惡棍特工

2009年电影

惡棍特工》(英語:Inglourious Basterds,中國大陸譯《無恥混蛋》,香港譯《希魔撞正殺人狂》)是一部2009年德美合拍的黑色幽默特務戰爭電影,由昆汀·塔倫提諾編劇並執導,由布萊德·彼特克里斯多夫·華茲梅蘭妮·羅蘭麥可·法斯賓達伊萊·羅斯黛安·克魯格主演[7]。本片講述了二戰中兩起虛構的納粹德國高層刺殺計劃,分別由一位年輕的猶太裔電影院業主與一個籍猶太裔特工小隊謀劃。片名來源於恩佐·卡斯提拉里英語Enzo G. Castellari1978年導演的通心粉戰爭片英語Macaroni_combat戴罪立功英語The Inglorious Bastards》(The Inglorious Bastards)。

惡棍特工
Inglourious Basterds
電影海報
基本資料
導演昆汀·塔倫提諾
監製羅倫斯·本德英語Lawrence Bender
編劇昆汀·塔倫提諾
旁白山繆·傑克森
主演布萊德·彼特
梅蘭妮·羅蘭
克里斯多夫·華茲
麥可·法斯賓達
伊萊·羅斯
黛安·克魯格
丹尼爾·布爾
蒂爾·施威格
攝影李察遜·里察森
剪輯薩莉·門克英語Sally Menke
製片商法外之徒製片公司英語A_Band_Apart
巴貝爾堡攝影棚
片長148分鐘(坎城影展
153分鐘(國際版)[1]
產地 德國[2][3][4]
 美國[2][3]
語言英文
法文
德文
義大利文
上映及發行
上映日期2009年5月20日 坎城影展
2009年8月20日 (德國、香港)
2009年8月21日 (美國、台灣)
發行商溫斯坦影業(美國)
環球影業(國際)
預算75,000,000美元[5]
票房321,455,689美元[6]
各地片名
中國大陸無恥混蛋
香港希魔撞正殺人狂
臺灣惡棍特工

塔倫提諾於1998年開始創作劇本,但寫結尾時遭遇困難,便將其先擱置一邊。在完成《不死殺陣》(作為《刑房英語Grindhouse (film)》兩部曲的一部分)後,塔倫提諾重新開始本片的工作。本電影於2008年10月開始製作,以7500萬美元的預算在德國和法國拍攝。《惡棍特工》於2009年5月20日在第62屆坎城影展上首映,參與角逐金棕櫚獎。它於2009年8月在美國和歐洲的影院上映,分別由溫斯坦影業環球影業發行。

本片取得了商業成功,全球票房高達3.21億美元,是當時塔倫提諾票房最高的作品,目前為《決殺令》、《從前,有個好萊塢》後的第三高。它獲得了許多獎項和提名,包括8項奧斯卡獎提名,其中有最佳影片提名。飾演漢斯·蘭達英語Hans Landa克里斯多夫·華茲贏得了坎城影展最佳男演員,以及英國電影學院獎美國演員工會獎金球獎,和奧斯卡最佳男配角獎

劇情 編輯

二次大戰期間,1941年,納粹德國法國佔領區(可能指其傀儡維希法國),外號「猶太獵人」(The Jew Hunter)的黨衛隊上校漢斯·蘭達(Hans Landa克里斯多夫·華茲飾)在一位法國酪農皮埃爾·拉帕提(Perrier LaPadite)的家中審問他。拉帕提為了家人的安全供認了猶太裔的德瑞芙斯(Dreyfus)一家就藏在他家的地板下。蘭達讓親衛隊士兵隔著地板掃射殺害了這一家人,但少女蘇珊娜(Shosanna梅蘭妮·羅蘭飾)僥倖逃脫。

1944年春,美國第一特種部隊英語Devil's Brigade的艾杜·瑞恩中尉(First Lieutenant Aldo Raine布萊德·彼特飾)招募了8名美國猶太人士兵來完成一項敵後任務,說他們每人欠他100張納粹頭皮,並且不收俘虜。他們被稱為「惡棍特工」(片名字意「無恥的混蛋」)。阿道夫·希特勒私下詢問了一名叫布茨的士兵,他講述了自己的小隊是如何遭惡棍特工伏擊,他的中士拒絕洩露情報後如何被綽號「猶太熊」(Bear Jew)的唐尼·唐諾維茲中士(Sgt. Donny Donowitz伊萊·羅斯飾)用棒球棍活活打死。布茨因透露情報而倖免於難,但艾杜·瑞恩在他額頭上用刀刻了一個

1944年6月,使用化名的蘇珊娜在巴黎經營一家電影院。她遇到了一名德國狙擊手弗雷德里克·佐勒(Fredrick Zoller丹尼爾·布爾飾),他在宣揚自己戰功的政治宣傳影片英語Propaganda_film《國家的榮耀》(Nation's Pride)中飾演本人。佐勒愛上了蘇珊娜,為了討好她,佐勒說服了約瑟夫·戈培爾把首映典禮安排在蘇珊娜的影院舉行。蘇珊娜抓住這個機會,決意在她的放映員及戀人馬塞爾(Marcel)的幫助下在首映時燒毀影院,殺死出席的納粹德國領導人。同時,阿爾奇·希考克斯中尉(Lt. Archie Hicox麥可·法斯賓達飾),一位專長於德國電影的英國影評人,被愛德·費內奇上將(Gen. Ed Fenech)和首相溫斯頓·邱吉爾招入「電影院行動」(Operation Kino)。希考克斯將與作為間諜的德國影星布麗姬特·馮·漢莫斯馬克(Bridget Von Hammersmark黛安·克魯格飾)以及惡棍特工會合,一起混入首映典禮放炸藥。

希考克斯和兩位會德語的惡棍特工在一家地下室小酒館英語Rathskeller與布麗姬特見面。那裡有一位德國軍士長威廉(Master Sgt. Wilhelm)在和一群士兵慶祝他兒子的誕生。一位坐在陰影中的蓋世太保August Diehl飾)軍官注意到希考克斯的德語口音有點奇怪,感到懷疑。希考克斯差點掩蓋了過去,但他英式的比數字手勢使他暴露了身份。在接踵而來的槍戰中,除了威廉和布麗姬特外,其他人均喪命。當守在外面的艾杜·瑞恩進來和威廉談判時,布麗姬特伺機槍殺了威廉。從影星那得知希特勒本人也會參加首映禮後,瑞恩不顧他會德語的隊員已死,仍決定執行「電影院行動」。他、唐諾維茲和奧馬爾·奧莫(Omar Ulmer)會扮作布麗姬特的義大利男伴和攝影師,寄希望於他們蹩腳的義大利語能在不熟悉該語言又可以因德國與義大利同盟的關係,在德國人面前矇混過關。稍後,蘭達在地下室的槍戰現場發現了一支鞋和有布麗姬特簽名的手絹。

在首映典禮上,精通義大利語的蘭達未被騙倒,他要求和布麗姬特私下聊聊。蘭達請她試穿那支鞋,在小酒館事故中受傷的布麗姬特無力逃脫,結果鞋子完全合腳,蘭達便將她勒死,並下令逮捕了瑞恩和史密森·尤提維奇下士(Pfc. Smithson Utivich)。蘭達強迫瑞恩與上司聯繫,要求和美國戰略情報局達成交易:如果蘭達放任爆炸計劃實行因而結束戰爭,蘭達將能得到美國政府庇護及豁免權、美國公民權、物質獎勵和榮譽勳章。此時,在影院放映電影期間,佐勒來到放映室見蘇珊娜,她先拒絕了他的示愛,隨後假意叫他鎖上門。當佐勒背對她時,蘇珊娜用槍射傷了他,但佐勒倒地後又轉身射傷了蘇珊娜,兩人一起死於放映室。留在影院中的唐諾維茲和奧莫設置好炸彈後,除掉了希特勒的守衛。

蘇珊娜的復仇短片被剪輯在影片當中播放,其中她告知觀眾他們馬上會死於一個猶太人手中。已經把影院出口鎖上的馬塞爾點燃了銀幕後的一堆極易燃的硝化底片。在大火中,希特勒和戈培爾被闖入的唐諾維茲和奧莫射殺,兩人隨後用MP40衝鋒鎗掃射被困住的人群,直到炸彈爆炸並摧毀了影院。清晨,蘭達和他的通訊官赫曼駕車載著艾杜·瑞恩和尤提維奇進入盟軍領地,之後他們按說好的計劃向艾杜·瑞恩投降。艾杜·瑞恩隨即射殺了赫曼,並令尤提維奇割下他的頭皮。艾杜·瑞恩不怨恨美軍上級與蘭達談成交易,但他無法接受蘭達就此逃脫作為納粹軍官應受的懲罰,於是在他額頭上刻下卐作為永久的記號。

演員 編輯

惡棍特工(美國) 編輯

演員 角色 備註
布萊德·彼特 艾杜·瑞恩中尉
Lt. Aldo Raine)
本片主角。惡棍特工的領袖,綽號「阿帕契人艾多」(Aldo the Apache),有著濃厚的美國南方口音,喜歡割德軍屍體的頭皮並在德軍俘虜的頭上刻字,小隊最後兩個倖存者之一。
伊萊·羅斯 唐尼·唐諾維茲中士
Sgt. Donny Donowitz
艾杜·瑞恩的副官,因為身材魁梧而得綽號「猶太熊」(Bear Jew),並且喜歡用棒球棍將德軍俘虜活活打死,故稱「棒球殺手」,最後完成影院自殺攻擊的二人之一。
哥德昂·布克哈德英語Gedeon Burkhard 威廉·維基下士
Cpl. Wilhelm Wicki
受艾杜·瑞恩徵召的猶太人之一。奧地利裔美籍猶太人,是惡棍特工中兩個會說德語的成員之一,帶慕尼黑口音。
蒂爾·施威格 雨果·史提格利茲中士
Sgt. Hugo Stiglitz
德意志國防軍士官,因為殺害蓋世太保軍官遭逮捕準備處死,押送途中被惡棍特工救出並加入行動。是惡棍特工中兩個會說德語的成員之一,帶法蘭克福口音。
班傑明·諾瓦克 一等兵史密森·尤提維奇
Pfc. Smithson Utivich
受艾杜·瑞恩徵召的猶太人之一。綽號「矮子」(The Little Man),最後小隊兩個倖存者之一。
奧馬爾·杜姆英語Omar Doom 一等兵奧馬爾·奧莫
Pfc. Omar Ulmer
受艾杜·瑞恩徵召的猶太人之一。最後完成影院自殺性攻擊的二人之一。
薩姆·萊文 一等兵赫史伯格
Pfc. Hirschberg
受艾杜·瑞恩徵召的猶太人之一。
保羅·魯斯特 一等兵安迪·卡根
Pfc. Andy Kagan
受艾杜·瑞恩徵召的猶太人之一。
麥可·巴卡爾英語Michael Bacall 一等兵麥可·齊默爾曼
Pfc. Michael Zimmerman
受艾杜·瑞恩徵召的猶太人之一。
卡洛斯·菲德爾英語Carlos Fidel 一等兵西蒙·薩克維茲
Pfc. Simon Sakowitz
受艾杜·瑞恩徵召的猶太人之一。

英國勢力 編輯

演員 角色 備註
麥可·法斯賓達 阿爾奇·希考克斯中尉
Lt. Archie Hicox
英軍突擊隊成員,戰前是影評人,尤其精通德國電影作品,會說德語,但被包括蘭達在內的在場德軍指出「口音很奇怪」,最後在比數字三的時候跟德國人習慣不同而被識破。
麥可·邁爾斯 愛德·費內奇上將
Gen. Ed Fenech
英軍指揮高層,「電影院行動」的組織者之一。
羅德·泰勒 溫斯頓·邱吉爾 英國首相。

納粹德國 編輯

演員 角色 備註
克里斯多夫·華茲 漢斯·蘭達上校
Col. Hans Landa
納粹親衛隊軍官,綽號「猶太獵人」,專責追捕佔領區內的猶太人,精通德語、英語法語義大利語
丹尼爾·布爾 二等兵弗雷德里克·佐勒
Fredrick Zoller
國防軍士兵,百發百中的狙擊手,事跡被拍成電影《祖國的榮耀》,愛上蘇珊娜。
馬丁·烏特克英語Martin Wuttke 阿道夫·希特勒 納粹德國元首。
西爾維斯特·格羅斯英語Sylvester Groth 約瑟夫·戈培爾 納粹德國國民教育與宣傳部部長,德國電影界領導。
奧古斯特·迪赫 迪特·海爾斯姆少校
Maj. Dieter Hellstrom
蓋世太保軍官。
亞歷山大·斐林 威廉軍士長
Master Sgt. Wilhelm
國防軍士兵,與朋友慶祝兒子誕生意外撞上惡棍特工在酒館的秘密接頭。
索恩克·莫寧英語Sönke Möhring 二等兵布茨
Pvt. Butz
國防軍士兵,被惡棍特工伏擊的德軍巡邏隊唯一的倖存者。
理察·塞梅爾英語Richard Sammel 沃納·羅哲曼中士
Sgt. Werner Rachtmann
國防軍士官,布茨所屬小隊的指揮官,之前因為作戰英勇曾獲得鐵十字勳章,被俘後因為拒絕出賣友軍情報而被唐諾維茲活活打死。

平民 編輯

演員 角色 備註
梅蘭妮·羅蘭 蘇珊娜·德瑞芙斯
Shosanna Dreyfus
法籍猶太人,全家被德軍殺害,隻身逃到巴黎後改名換姓投靠叔嬸,叔嬸相繼去世後繼承電影院。在確認納粹高層都將出席電影首映後決意放火燒死所有人為家人報仇,最後與佐勒同歸於盡。
黛安·克魯格 布麗姬特·馮·漢莫斯馬克
Bridget Von Hammersmark
德國電影明星,英國雙面間諜,「電影院行動」的構思者。在影院被蘭達識破並掐死。
朱莉·德賴弗斯英語Julie Dreyfus 弗朗西斯卡·蒙迪諾
Francesca Mondino
戈培爾的法國私人助理、翻譯與情婦。
傑奇·伊多英語Jacky Ido 馬塞爾
Marcel
蘇珊娜影院的黑人放映員與她的戀人,從蘇珊娜的叔叔和嬸嬸還在世時就在影院中工作。執行最後的放火工作,最後亦死於大火。
丹尼斯·門諾切特英語Denis Menochet 皮埃爾·拉帕提
Perrier LaPadite
法國奶農,曾幫助蘇莎娜一家躲藏德國人的追捕。
蕾雅·瑟杜 夏洛特·拉帕提
Charlotte LaPadite
皮埃爾·拉帕提的女兒。
張曼玉 米米厄夫人
Madame Mimieux
戲院老闆。(鏡頭被刪)

製作 編輯

發展 編輯

塔倫提諾用了超過十年來寫本片的劇本,他在一次採訪中對查理·羅斯說,他變得「太寶貝每一頁了」,這個故事不斷地發展擴大[8][9]。塔倫提諾把該劇本視為正在發展中的傑作,他感覺它一定會成為他寫過的最好的作品[10]。塔倫提諾預想這部電影會是「一幫傢伙接下任務」那類影片[11],他說它會是「我自己的《決死突擊隊》、《血染雪山堡》或《納瓦隆大砲英語The Guns of Navarone (film)》之類的東西」[12]。據塔倫提諾說,他所有的電影都能讓觀眾對著那些本不該搞笑的東西發笑,但每部電影的幽默都是不同的。[13]

「我打算找到一個很像義大利式西部片中西班牙的地方——一個無主之地。有美國士兵、法國農民、法國抵抗勢力和德國占領軍,它算是無主之地。那真的會是我自己的義大利式西部片,不過是加上二戰標籤的。但我不會很在意這部電影的特定歷史背景。我不會僅僅演奏艾迪特·皮雅芙安德魯斯姐妹的音樂。我還可以說唱,我可以無所不能。關鍵是讓內部飽滿。」[14]
—昆汀·塔倫提諾

到了2002年,塔倫提諾發現《惡棍特工》的製作規模會比他構想中的大,並看到有其他導演在拍二戰題材的電影[15]。那時,他已經寫出了三版幾乎完成的劇本,宣稱它是「我的最佳作品之一,但我無法想出一個結尾」[16]。於是,他將其擱置一邊,先導演了兩部《追殺比爾》(2003-2004年)[15]。完成後,塔倫提諾重新審視了他的第一稿故事線,想出把它變成一個迷你系列劇的主意。然而,他修剪了劇本,用《黑色追緝令》的劇本來作為長度的參照依據[17]。然後他計劃於2005年開始《惡棍特工》的製作[18]。修改後的版本講述了一群逃脫死刑的士兵開始一項幫助盟軍的任務。他描述這些人為「不是你們那種常規的、在二戰中陷入了重要事件的英雄類型」[19]

2004年11月,塔倫提諾決定暫緩該片的製作,而是去三池崇史義大利式西部片日式牛仔一品鍋》中出演了一個角色,並想要拍一部完全用中文功夫[20]。這個計劃也失敗了,最終他導演了《刑房英語Grindhouse (film)》中的一部,之後回到了本片的製作上來[18]。本片片名來自恩佐·卡斯提拉里英語Enzo G. Castellari1978年導演的戰爭片《戴罪立功英語The Inglorious Bastards》的英文片名「The Inglorious Bastards[21][22]。在坎城影展的新聞發布會上,塔倫提諾被問到對《惡棍特工》片名拼寫的解釋,他說:「我永遠不會解釋這個問題的。[23]」被繼續逼問後,他雖然沒有解釋「Inglourious」中多出來的「u」,但他說:「混蛋?這就是你說這個詞的正常方式:混蛋。[a][22][24]」塔倫提諾在後來的一次採訪中表示他拼錯片名中的單詞「是一種巴斯奇亞式的手段」[25]。他在晚間秀上進一步解釋「Inglourious Basterds」是一種「昆汀·塔倫提諾式拼法」[26]

選角 編輯

 
2009年坎城影展上的克里斯多夫·華茲

塔倫提諾原想讓李奧納多·狄卡皮歐扮演漢斯·蘭達[27],之後決定應讓更年長的德國演員出演[28]。該角色最終歸於奧地利演員克里斯多夫·華茲,塔倫提諾本害怕該角色「無法被演繹」,稱華茲「成就了我的電影」[29]。彼特和塔倫提諾幾年來一直想合作,但沒有等到合適的影片[30]。當塔倫提諾的劇本寫到一半時,他感覺彼特可能會很合適艾多·瑞恩這個角色。等他完成劇本後,他認為彼特「會非常棒」,便聯繫了彼特的經紀人問他是否有時間[30]

塔倫提諾讓亞當·山德勒扮演唐尼·唐諾維茲,但山德勒因影片《滑稽人物英語Funny People》的檔期衝突而拒絕邀約[31]伊萊·羅斯取而代之,他也導演了電影中的電影《國家的榮耀》[32],用了300位群眾演員[33]。導演也原想讓賽門·佩吉出演英國影評人阿爾奇·希考克斯,但佩吉因史匹柏的《丁丁歷險記》的時間安排而被迫退出[34]。德裔愛爾蘭演員麥可·法斯賓達於2008年8月加入劇組出演該角色[34]。美劇《辦公室》的演員及編劇班傑明·諾瓦克也在2008年8月加入,飾演一等兵史密森·尤提維奇,「一位紐約出生、體格纖弱的士兵」[35]

塔倫提諾和德國演員娜妲莎·金斯基談過讓她扮演影星布麗姬特·馮·漢莫斯馬克,甚至飛到德國和她見面,但他們沒有協商成功[36],而黛安·克魯格最終出演此角色[31][37]羅德·泰勒本已經從演藝界退休,不再有經紀人,但在塔倫提諾提出讓他出演溫斯頓·邱吉爾後,他重新復出接下角色[38]。泰勒為正確模仿首相的姿態、手勢、聲音,甚至口齒不清的說法方式,看了許多邱吉爾的影像片段[38]。泰勒原本在談話中推薦亞伯特·芬尼出演該角色,但因塔倫提諾的「熱情」而同意出演[38]麥可·邁爾斯(愛德·費內奇上將飾演者)是塔倫提諾的影迷,曾詢問是否能出演本片,因為他的父母曾是英國軍人[39]。他用公認發音作為角色的口音以符合他軍官階層的身份,但態度大致上為「我已經受夠了這個戰爭,如果這位老兄可以結束它,那太好了,因為我的國家已經成了廢墟」[b][40]

本片片名靈感來源《戴罪立功英語The Inglorious Bastards》的導演恩佐·卡斯提拉里英語Enzo G. Castellari在片中的首映典禮部分彩蛋式出境。他也在自己1960年的原作中友情客串了一位德國人,在本片中他客串的是軍階和所屬組織不同的相同角色[41][42]。主演了《戴罪立功》的博·史文森英語Bo Svenson也在《國家的榮耀》中友情客串了一位美國上校[43]。兩位之前主演過塔倫提諾電影的演員山繆·傑克森哈維·凱托在本片中貢獻了聲音,分別作為旁白和美國戰略情報局指揮官[44]克勞斯·利特曼張曼玉飾演的兩個角色的戲份因電影長度原因被最終刪除[45][46]

拍攝 編輯

塔倫提諾與溫斯坦影業合作製片[47]。2008年7月,他和執行製片哈維鮑勃·溫斯坦英語Bob_Weinstein為使本片趕上2009年的坎城影展競爭金棕櫚獎而安排了加快的日程計劃[48][49]。溫斯坦影業投資了影片預算的一部分,並成為它在美國的發行商。環球影業與其簽訂協議,投資了剩餘部分,負責美國國外的發行[50][51]。德國和法國被選為拍攝地,主要拍攝工作英語Principal photography於2008年10月在德國的外景地開始[52][53][54]。拍攝按計劃開始於10月13日[55][56]喬治·尼克特洛英語Gregory Nicotero的工作室(KNB Efx Group)負責特效[57]。大部分影片在德國波茨坦巴貝爾堡攝影棚[4]和德國捷克邊境的溫泉小鎮英語Spa_town巴德尚道完成拍攝和剪輯[58]。羅斯說他們在影院著火那場戲中「幾乎被焚燒了」,原先安排的火焰溫度為400℃(750℉),但實際溫度為1200℃(2000℉)。他還聲稱影院的納粹標誌也不該倒下來,因為它是用鋼纜固定的,但鋼在火中變軟折斷了[59]。2013年1月11日,在BBC電台的節目「格萊漢姆·諾頓秀」上 ,塔倫提諾說在克魯格被勒死的那場戲中,他自己用手勒了她,只拍了一遍就完成,為了增加真實度[60]

影片在坎城上映後,塔倫提諾表示他會在院線公映前的六月重新剪輯本片,讓他有時間加入一些趕不及坎城首映的場景[61]

配樂 編輯

塔倫提諾原想讓顏尼歐·莫利克奈為本片創作配樂[22],但莫利克奈無法參與,因為和他為朱賽貝·托納多雷的影片《巴阿里亞英語Baarìa (film)》的配樂工作在時間上有衝突[62]。然而,塔倫提諾在片中仍然用了8首莫利克奈創作的音樂,其中4首被收錄進原聲帶CD中[63][64]

本片的開場主題旋律是取自偽民謠謠曲《夏日綠葉》(The Green Leaves of Summer),該曲是迪米特里·迪奧姆金保羅·弗朗克西斯·維布斯特英語Paul Francis Webster為1960年的影片《邊城英烈傳英語The Alamo (1960 film)》的開場所作[63][65]。本片配樂中用到了多種音樂類型,包括義大利式西部片音樂、節奏藍調大衛·鮑伊在1982年電影《豹人英語Cat People (1982 film)》中的同名主題曲[66]。這是第一張其中不包含片中部分對話的塔倫提諾作品原聲帶[67],發行於2009年8月18日[68]

發行 編輯

 
2009年8月一個首映典禮上的伊萊·羅斯梅蘭妮·羅蘭和製片人羅倫斯·本德英語Lawrence Bender

劇本的最終版完成後,被洩露到網路上,幾個塔倫提諾的影迷網站開始發布評論和劇本節選[69][70]

影片完整的先行預告片(teaser trailer)於2009年2月10日在《今夜娛樂英語Entertainment Tonight》節目中首發[71],並於接下來的一周在影院附著影片《黑色星期五》播放[72]。該預告片中主要展示了艾多·瑞恩對惡棍特工的訓話,告訴他們伏擊、殺害、折磨並割下納粹士兵頭皮的計劃,以及一些其他場景[73]。它也突出了義大利式西部片語句「從前在納粹占領的法國」(Once Upon A Time In Nazi Occupied France[73],把它作為電影的片名[74],還有「一個混蛋的工作永不會完成」(A Basterd's Work Is Never Done)這句沒有出現在正片裡的台詞(這句話出現在劇本中猶太熊的背景故事裡)[75]

本片於2009年8月19日在英國和法國上映[76],比美國的上映日期早兩天[77]。它於8月20日在德國上映[78]。然而,一些歐洲影院從8月15日起就舉行了一些預映會[79]。在波蘭,片名沒有按原意翻譯,被譯為《Bękarty Wojny》(戰爭的混蛋),從而讓納粹標誌卐得以被設計在字母「O」內,影片的其他部分沒有遭到改動[80]

審查 編輯

由於德國法律限制納粹標誌的展示環球影業檢查了本片的德國宣傳網站。片名上的卐被移除,德式鋼盔上的納粹標誌被一個彈孔所替代[81]。展示納粹標誌的海報在德國網站上無法被下載[82]。儘管廣告海報和牆紙不能展示納粹標誌,但根據德國法律這一規定不適用於藝術作品,因此電影本身不會在德國遭到限制[83]

家庭媒體 編輯

本片於2009年12月15日在美國[84]和澳大利亞[85]發行了單碟DVD版、雙碟DVD特別版和藍光版,由環球影業家庭娛樂部英語Universal Studios Home Entertainment出品。它於同年12月15日在英國發行了DVD和藍光版碟片[86]。在發行後的首周,本片的銷售量位於第二,僅次於《醉後大丈夫》,在美國售出價值為28,467,652美元的1,581,220張碟片[87]

德國版比美國版長了50秒,因為小酒館的場景被加長了。儘管該加長場景在其他國家被收錄於花絮中,但只有德國院線版、DVD版和藍光版是將其包含在正片內的。[88]

反響 編輯

票房 編輯

本片開映銀幕有3165張,在北美的首個周五賺得1430萬美元[89],到首個周末的票房為3800萬美元,創下塔倫提諾的個人最佳紀錄,並超越《第九禁區》登上票房榜榜首[90]。本片在第二個周末退居第二,讓位給《絕命終結站4》。第二個周末的票房成績為2000萬美元,在上映後10天內的票房為7380萬美元[91]。《惡棍特工》以榜首身份在美國國外的22個市場的2650張銀幕上開映,收入2749萬美元。本片榜首開映的市場包括法國,在500張銀幕上收入609萬美元。英國市場表現緊隨其後,在444張銀幕上收入了592萬美元(380萬英鎊)。德國市場為439張銀幕和420萬美元,澳大利亞市場為266張銀幕和256萬美元(280萬澳元)[92]。它在美國和加拿大的票房淨收入為1.205億美元,其他國家的票房總和為2.009億美元,全球總票房為3.214億美元。《惡棍特工》是當時塔倫提諾本土和全球票房都為最高的電影,直到被2012年的《決殺令》超越[93]

評價 編輯

影評網站爛番茄顯示,273位影評人中的89%給予了本片正面評價,平均分為7.7/10[94]。該站的總體評價為「一段經典塔倫提諾式混合類型的刺激旅程,《惡棍特工》是暴力的、放縱的,極具娛樂性。[95]」百分制影評網站Metacritic的36篇評論給了本片69分的平均分[96]

 
2009年坎城影展上的演員陣容和工作人員

本片獲得了許多積極的評價。它最初在坎城影展上獲得的反響褒貶不一。在坎城的首次放映後,本片獲得了影評人8到11分鐘的起立鼓掌[97][98]。而法國的著名報刊《世界報》則不欣賞它,寫道:「塔倫提諾迷失在虛構的二戰中。[99]」除此之外,《綜藝》雜誌的安妮·湯普森(Anne Thompson)讚揚了本片,但認為它不算一部傑作,說:「《惡棍特工》很具有觀賞性,但不完全很有魅力……你不會以一種特別的方式進入電影中的世界,而是保持一定距離地觀看,欣賞其中的指涉和出色的鏡頭語言(mise en scène)。這是一部最好看第二遍的電影。[100]」影評人詹姆士·貝拉迪內利英語James Berardinelli給了本片他2009年的第一篇四星評論,認為「《惡棍特工》是昆汀·塔倫提諾自《黑色追緝令》後最好的作品」,它「觀看起來非常享受」[101]。《芝加哥太陽報》的羅傑·艾伯特也給了本片四星的評論,寫道:「昆汀·塔倫提諾的《惡棍特工》是一部宏大、冒失、大膽的戰爭片,會使一些人惱怒,令其他人吃驚,展示了他的真才實學,他是一個帶來狂想式愉悅的導演。[102]」作家和評論家丹尼爾·曼德爾森英語Daniel_Mendelsohn為描繪美籍猶太人的方式感到困擾,片中美籍猶太人模仿了德國人對歐洲猶太人的暴行,他指出:「在《惡棍特工》中,塔倫提諾沉溺於復仇的暴力快感中,把猶太人變成了納粹。[103]」《衛報》的彼得·布拉德肖英語Peter Bradshaw說自己「因它糟糕得令人生氣,非常讓人失望而遭到了打擊」[104]。《紐約客》的大衛·丹拜英語David Denby儘管稱讚了克里斯多夫·華茲的表演(「美國觀眾不熟悉的好演員」),但對電影持負面評價:「該電影的製作技巧不錯,但它太愚蠢了以至於無法被享受,甚至把它當做一個笑話來看都是如此。[……]塔倫提諾已經變成了一個尷尬的存在:他在電影方面的幼稚愚蠢(idiot de la cinémathèque)蓋過了他在製作影像方面的高超技藝。[105]克里斯多福·希欽斯把觀影經歷比作「坐在黑暗中讓一壺熱尿非常緩慢地倒在你頭上」[106]

本片也受到了一些猶太媒體的批評。在《藥片》(Tablet)中,里爾·利波韋茨(Liel Liebowitz)批評本片缺乏道德深度。他認為電影的力量來自於它傳達的知識和微妙的理解,但《惡棍特工》更像是「現實的替換物,一個神奇的、摩尼教式的世界,在其中不用擔心道德的複雜性,暴力可以解決一切問題,而第三帝國的結局只是一堆底片和一根點燃的火柴造成的卡通片式的戰敗」[107]。網絡雜誌《Galus Australi》的作者安東尼·弗洛什(Anthony Frosh)批評本片沒有塑造好角色,稱該電影「迷人,但缺乏猶太人的內容」[108]

2023年,爛番茄滿25週年特別專題中,本片在該站名列「影評家選出過去25年的最佳電影」排行榜第21名[109]

榮譽 編輯

克里斯多夫·華茲收穫了本片唯一的坎城影展榮譽——最佳男演員獎[110]。影評人德溫·法拉希(Devin Faraci)說:「在這篇影評寫就的很久之前就已產生了這樣的呼聲,但讓我來繼續呼籲吧:克里斯多夫·華茲不需要一個奧斯卡提名,而是真正地拿到這個獎項……他必須贏得小金人」[111]。本電影獲得了4項金球獎提名[112],包括最佳戲劇類影片提名和華茲的最佳電影男配角提名,他最終獲得了該獎項[113]。本片也獲得了3項美國演員工會獎提名,並最終獲得了最佳整體演出英語Screen Actors Guild Award for Outstanding Performance by a Cast in a Motion Picture最佳男配角獎[114]。本片獲得了英國電影學院獎的6項提名,包括塔倫提諾的最佳導演提名[115],但只贏得了一項——華茲的最佳男配角獎。在2010年2月的第82屆奧斯卡獎上,《惡棍特工》得到了8項提名,包括最佳影片最佳導演最佳男配角最佳原創劇本最佳攝影最佳剪輯最佳音效剪輯最佳混音[116]。最終華茲獲得了奧斯卡最佳男配角獎[117]

流行文化 編輯

2010年5月12日,於播放的《辛普森一家》第22季第8集《聖誕節前的一戰英語The Fight Before Christmas》中,有指涉《惡棍特工》情節的一段二戰閃回[118]

身高為6英尺7英寸(2.01公尺)、體重為314英磅(142公斤)的猶太裔美式足球選手加布·卡里米英語Gabe Carimi2011年NFL選秀會英語2011 NFL Draft上在第一輪就被芝加哥熊隊選中後,他得到了「猶太熊」(The Bear Jew)的綽號,來源自《惡棍特工》中的角色[119][120]

注釋 編輯

  1. ^ 原文:The Basterds? That's just the way you say it: Basterds.
  2. ^ 原文:I'm fed up with this war and if this dude can end it, great because my country is in ruins.

參考文獻 編輯

  1. ^ Inglourious Basterds (18). British Board of Film Classification. 2009-07-27 [2012-11-12]. 
  2. ^ 2.0 2.1 McCarthy, Todd. Film Reviews: Inglourious Basterds. Variety. 2009-05-20 [2014-06-07].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2-09-20). 
  3. ^ 3.0 3.1 Goodridge, Mike. Inglourious Basterds. Screen International. 2009-05-25 [2014-06-07].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4-05-02). 
  4. ^ 4.0 4.1 Kulish, Nicholas. Winslet and Cruise Star in a German Studio's Latest Act. The New York Times. 2009-02-15 [2010-01-20].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7-12-30). 
  5. ^ Thompson, Anne. Weinstein Co. Up Against the Wall. Variety (Reed Business Information). 2009-06-08 [August 6, 2009]. (原始內容存檔於2009-08-28). 
  6. ^ Inglourious Basterds (2009). Box Office Mojo. Amazon.com. [2012-12-05].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9-07-26). 
  7. ^ INGLOURIOUS BASTERDS. Cannes Film Festival. 2009 [2014-04-23].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4-10-26). 
  8. ^ Westmark, Jan. Quentin Tarantino Spends Decade Writing WWII Drama. All Headline News (AHN Media). 2008-07-24 [2010-01-25].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0-02-01). 
  9. ^ Quentin Tarantino, Charlie Rose. An hour with Filmmaker Quentin Tarantino about his film 'Inglourious Basterds'. Charlie Rose. 事件發生在 10min 38s. 2009-08-21 [2010-02-24]. (原始內容 (FLV)存檔於2010-03-04).  存档副本. [2014-06-08].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0-03-04). 
  10. ^ Inglourious Basterds: Review By WiseGuy. MovieWeb. Fandango. September 2009 [2010-02-0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0-02-01). 
  11. ^ Hohenadel, Kristin. ‘Bunch of Guys on a Mission Movie’. The New York Times (The New York Times Company). 2009-05-06 [2013-02-22].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8-11-15). 
  12. ^ Lee, Marc. Battle of the blockbusters. The Daily Telegraph (London). 2009-03-26 [2010-02-28]. (原始內容存檔於2009-03-30). 
  13. ^ There Is a Sense of Humour In All of My Movies. Gomolo. IN. 2009-10-01 [2010-01-26].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0-02-01). 
  14. ^ Callaghan, Dylan. Dialogue with Quentin Tarantino. The Hollywood Reporter (Nielsen). 2003-10-10 [2011-10-16]. (原始內容存檔於2009-03-01). 
  15. ^ 15.0 15.1 Lyman, Rick. Tarantino Behind the Camera in Beijing. The New York Times (The New York Times Company). 2002-09-05 [2010-01-26].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0-02-01). 
  16. ^ Bowles, Scott. Tarantino goes for the 'Kill'. USA Today (Gannet). 2003-10-06 [2010-01-26].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0-02-01). 
  17. ^ Jones, Rachel. Tarantino's glorious 'masterpiece'. The Courier Mail. 2009-08-17 [2010-02-28].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04-20). 
  18. ^ 18.0 18.1 Carroll, Larry. Tarantino Gushes About 'Grind,' Says Next 'Kill Bill' Is 10 Years Away. MTV. 2005-09-20 [2010-02-28].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0-02-11). 
  19. ^ Quentin Tarantino – Film Maker. H2G2. BBC. [2010-02-28].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0-11-30). 
  20. ^ Rose, Steve. Tarantino plans old-style kung fu film – in Mandarin. The Guardian (London: Guardian Media). 2004-11-12 [2010-01-26].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0-02-01). 
  21. ^ Inglourious Basterds Review. CBC News. 2009-08-21 [2010-01-18].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0-02-01). 
  22. ^ 22.0 22.1 22.2 Wise, Damon. Inglourious Basterds Guide. The Guardian (London: Guardian Media). 2009-08-15 [2010-01-19].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0-02-01). 
  23. ^ Inglourious Basterds has one tricky title. MSNBC.com. Associated Press. 2009-08-27 [2010-01-18].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0-02-01). 
  24. ^ Quentin Tarantino on the Inglourious Basterds Trailer. Empire. Bauer Media. 2009-02-12 [2009-08-19].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0-02-01). 
  25. ^ Glorious Bastard: Tarantino Talks About His Not-A-Holocaust-Movie. The Forward. Forward Association. 2009-08-21 [2009-09-12].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0-02-01). 
  26. ^ Letterman, David and Tarantino, Quentin. Quentin Tarantino Interview. Late Show with David Letterman. August 17, 2009. CBS. 
  27. ^ Fleming, Michael. Quentin Tarantino seeks 'Bastards'. Variety (Reed Business Information). 2008-07-15 [July 29, 2008].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0-02-01). 
  28. ^ Fleming, Michael; Tatiana Siegel. Eli Roth on deck for 'Bastards'. Variety (Reed Business Information). 2008-08-05 [August 6, 2008]. (原始內容存檔於2009-09-02). 
  29. ^ Fleming, Michael. Tarantino Reflects On 'Basterds'. Variety (Reed Business Information). 2009-05-17 [December 23, 201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0-02-01). 
  30. ^ 30.0 30.1 Stenman, Jim. Tarantino and Pitt: The long-awaited love affair. CNN (Time Warner). 2009-08-21 [2010-01-3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0-01-14). 
  31. ^ 31.0 31.1 Ditzian, Eric. Inglourious Basterds Original Cast Plans Called For Leonardo DiCaprio, Adam Sandler. MTV.com. Viacom. 2009-08-24 [January 18, 2010].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0-02-01). 
  32. ^ Kroll, Justin. Film Faux Draws A Double Take. Variety (Reed Business Information). 2009-08-14 [January 31, 2010].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0-01-31). 
  33. ^ Callan, Jonathan. Eli Roth Talks Sci-Fi Movie ENDANGERED SPECIES and More. Collider.com. 2009-01-15 [January 31, 2010].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0-05-22). 
  34. ^ 34.0 34.1 Jaafar, Ali. Fassbender in talks for 'Bastards'. Variety (Reed Business Information). 2008-08-19 [August 20, 2008]. (原始內容存檔於2009-08-30). 
  35. ^ Sciretta, Peter. B.J. Novak Cast in Tarantino's Inglorious Basterds. SlashFilm. /Film. 2008-08-06 [2011-01-0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2-09-27). 
  36. ^ Kit, Borys. Tarantino gets his French girl. The Hollywood Reporter (Nielsen Business Media). 2008-09-02 [2010-01-30].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0-02-01). 
  37. ^ Fleming, Michael. Kruger, Waltz join Tarantino film. Variety (Reed Business Information). 2008-08-29 [January 30, 2010]. (原始內容存檔於2009-09-23). 
  38. ^ 38.0 38.1 38.2 Eyman, Scott. Tarantino Comes Calling With A Role For Rod Taylor. The Miami Herald (The McClatchy Company). 2009-08-23 [2009-08-20]. (原始內容存檔於2009-10-05). 
  39. ^ Mike Myers a perfect fit for 'Basterds': Tarantino. The Canadian Press. CTV News. 2009-08-13 [January 31, 2010].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2-03-10). 
  40. ^ Mike Myers: I Feel So Honored To Be Able To Do What I Do. Gomolo.in. 2010-09-30 [January 18, 2010].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0-01-31). 
  41. ^ Inglourious Basterds (PDF). Cannes Festival. [January 18, 2010]. (原始內容存檔 (PDF)於2010-02-01). 
  42. ^ Vivarelli, Nick. Enzo and Tarantino: 'Basterds' brothers. Variety (Reed Business Information). 2009-05-19 [January 18, 2010]. (原始內容存檔於2009-08-29). 
  43. ^ Goodridge, Mike. Inglourious Basterds Review. Screen Daily. EMAP Media. 2010-05-25 [January 19, 2010].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0-02-01). 
  44. ^ Nashawaty, Chris. 'Inglourious Basterds':Playing spot the Tarantino reference. Entertainment Weekly. 2009-08-19 [2010-02-22].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0-02-22). 
  45. ^ Yuan, Jada. Cloris Leachman on Dancing, Inglourious Basterds, and Her Sex Pact With Ed Asner. New York (New York Media LLC). 2009-06-19 [2010-02-28]. (原始內容存檔於2009-06-23). 
  46. ^ Maggie Cheung Okays with 'Basterds' Cut. China Daily (People's Republic of China). 2009-05-22 [January 21, 2010].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0-02-01). 
  47. ^ Maher, Kevin. Has Tarantino Been Flushed Away?. The Times (London: News Corp). 2007-04-19 [2010-01-26].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0-02-01). 
  48. ^ Tarantino Prepping "Bastards" for an October Start. My Movies. 2008-09-07 [2010-01-25].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0-02-01).  外部連結存在於|publisher= (幫助)
  49. ^ Tarantino Up For Top Cannes Prize. News (BBC). 2009-04-23 [2010-01-25].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0-02-01). 
  50. ^ Cieply, Michael. Weinstein Company Takes Step to Ease Debt. The New York Times. 2009-06-07 [2010-02-28].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3-05-13). 
  51. ^ Kit, Borys. Universal, Weinstein Co. negotiating 'Bastards'. The Hollywood Reporter (Nielsen). 2008-07-29 [2008-07-30].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0-02-01). 
  52. ^ Photos & une vidéo du tournage d’" Inglorious basterds " à Paris dans le 18ème [Photos and a video of the shooting of "Inglourious Basterds" at Paris in the 18ème arondissement]. KD buzz. 2008-12-18 [2010-01-19].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0-02-01) (法語). 
  53. ^ Fleming, Michael. Universal eyes Tarantino's 'Bastards'. Variety (Reed Business Information). 2008-07-29 [2008-07-29].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0-02-01). 
  54. ^ Quentin Tarantino's "Inglourious Basterds" Began Principal Photography. WorstPreviews.com. 2008-10-15 [2010-01-20].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0-02-01). 
  55. ^ Fleming, Michael; Siegel, Tatiana. Brad Pitt is officially a 'Bastard'. Variety (Reed Business Information). 2008-08-07 [2008-08-07].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0-02-01). 
  56. ^ Inglourious Basterds Begins. IGN Entertainment (News Corp). 2008-10-14 [2008-10-14].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0-02-01). 
  57. ^ Contender Q and A With Greg Nicotero. KNB EFX. 2009-12-12 [2010-02-0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0-02-01). 
  58. ^ Movie Review: Inglourious Basterds. ATN zone. 2009-08-27 [2010-01-20].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0-02-01). 
  59. ^ Lee, Chris. Eli Roth barely survives acting in Quentin Tarantino's 'Inglourious Basterds'. Los Angeles Times (Tribune Company). 2009-08-16 [2010-02-05].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0-02-05). 
  60. ^ Graham Norton Show, BBC1 (broadcast), Series 12 (Episode 11), 2013-01-11 [2014-06-07],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4-05-28) 
  61. ^ Thompson, Anne. Thompson on Hollywood – Tarantino Update. Variety (Reed Business Information). 2009-05-25 [2009-05-26].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0-02-01). 
  62. ^ Morricone u Basterd!. JoBlo.com. [2009-09-26].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0-02-02). 
  63. ^ 63.0 63.1 Quentin Tarantino on his WW2 epic Inglourious Basterds. Wales Online. 2009-08-23 [2010-01-26].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0-02-02). 
  64. ^ Cataldo, Jesse. Inglourious Basterds Original Soundtrack Review. Slant Magazine. 2009-08-31 [2009-11-23].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0-02-02). 
  65. ^ Vincent, Mal. 'Inglourious Basterds' is great fun for fans of war movies. Hampton Roads. 2009-08-22 [2010-01-26].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0-02-02). 
  66. ^ Milian, Mark. Quentin Tarantino's method behind 'Inglourious Basterds' soundtrack mix-tape. The Los Angeles Times (Tribune Co). 2009-08-22 [2009-02-0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0-02-02). 
  67. ^ Quentin Tarantino's Inglourious Basterds CD. Barnes & Noble. All Media Guide. [2010-02-0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0-02-02). 
  68. ^ Inglourious Basterds Motion Picture Soundtrack. Inglourious basterds music. [2010-01-24]. (原始內容存檔於2009-07-22). 
  69. ^ Script For Tarantino's Inglourious Basterds Surfaces. First showing. 2008-07-10 [2010-01-18].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0-02-01). 
  70. ^ Connolly, Kate. Tarantino's Nazi 'Reservoir Dogs of War' Leaked Online. The Guardian (London: Guardian Media). 2008-08-15 [2010-01-19].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0-02-01). 
  71. ^ Your First Look at Inglourious Basterds. New York (New York Media). 2009-02-10 [2010-01-18].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0-02-01). 
  72. ^ Rich, Katey. Inglourious Basterds Trailer Coming This Week. Cinema Blend. 2009-02-09 [January 21, 2010].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0-02-01). 
  73. ^ 73.0 73.1 Inglourious Basterds Trailer Now Online. Empire (Bauer Media Group). [January 20, 2010].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0-02-01). 
  74. ^ Cinema Junkie: Inglourious Basterds. KPBS. San Diego State University. 2009-08-21 [January 20, 2010].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0-02-01). 
  75. ^ Once Upon a Time In Nazi-Occupied France: The 'Basterds' Screenplay. The Film Stage. 2010-03-02 [March 22, 2010].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0-03-10). 
  76. ^ Keddie, Lisa. Inglourious Basterds UK Review. Film. RealNetworks. 2009-08-14 [2010-02-23].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0-03-10). 
  77. ^ Inglourious Basterds Gets a Release Date. Empire. Bauer Media. [2010-01-20].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0-02-01). 
  78. ^ In Pictures: Berlin Première of Inglourious Basterds. Monsters & Critics. WOTR. [2010-02-0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0-02-01). 
  79. ^ Gant, Charles. Inglourious Basterds Box Office Previews. The Guardian (London: Bauer Media). 2009-08-25 [2010-01-22].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0-02-01). 
  80. ^ Polish Inglourious Basterds Poster. Chomik. [2010-02-09].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0-03-01). 
  81. ^ Universal Studios. Nazi Symbols removed from German Movie Site. 2009-07-29 [2009-07-29].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0-03-01). 
  82. ^ Bierach, Barbara. A non-Jewish German journalist's take on "Inglourious Basterds". Jwire.com. 2009-09-13 [September 26, 2009].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0-03-01). 
  83. ^ Anderson, Nate. German politician sues, unsues Wikipedia over Nazi symbols. Ars Technica. Condé Nast Publications. 2007-12-07 [September 26, 2009].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1-06-06). 
  84. ^ 'Inglourious Basterds' Gets a Blu-Ray/DVD Release Date. Backseat cuddler. [2010-01-27].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0-01-25). 
  85. ^ Inglourious Basterds 2009 DVD. Ezy DVD. [2010-01-19].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0-01-31). 
  86. ^ Inglourious Basterds DVD. W H Smith. [2010-01-19].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0-01-21). 
  87. ^ US DVD Sales Chart for Week Ending Dec 20, 2009. The Numbers. Nash Information Services. 2009-12-20 [2010-02-26].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0-01-19). 
  88. ^ Lowrey, Michael 『Mike’. Inglorious Basterds. Movie Censorship. 2010-01-17 [2012-12-05].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3-02-19). 
  89. ^ Nicole Sperling. Inglourious Basterds gives Quentin Tarantino a box office win on Friday. Entertainment Weekly. 2009-08-04 [August 22, 2009]. (原始內容存檔於2009-08-25). 
  90. ^ Nicole Sperling. Inglourious Basterds rules the weekend box office. Entertainment Weekly. Time Warner. 2009-08-23 [September 4, 2009]. (原始內容存檔於2009-08-27). 
  91. ^ 'Final Destination' slays 'Inglourious Basterds' at the box office. Ticket News. 2009-08-31 [September 4, 2009]. (原始內容存檔於2009-09-04). 
  92. ^ International Top Five – Glourious Debut for Basterds. The-Numbers. Nash Information Services. 2009-08-26 [2010-02-25]. (原始內容存檔於2009-08-31).  外部連結存在於|work= (幫助)
  93. ^ Brandon Gray. Weekend Report: Moviegoers Feast on 'Meatballs,' Slim Pickings for 'Jennifer'. Box Office Mojo. IMDb. 2009-09-21 [2009-09-27]. (原始內容存檔於2009-09-24). 
  94. ^ Inglourious Basterds (2009). Rotten Tomatoes. Flixster. [2012-07-19].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0-02-11). 
  95. ^ Inglourious Basterds RT. Rotten Tomatoes. Flixster. [2012-07-19].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2-04-19). 
  96. ^ Inglourious Basterds Reviews. Metacritic. CNET Networks. [2009-09-30]. (原始內容存檔於2009-08-16). 
  97. ^ Inglourious Basterds Gets 8 Minute Standing Ovation. Backseatcuddler.com. 2009-05-20 [January 18, 2010].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2-07-10). 
  98. ^ Inglourious Basterds Debuts To Standing Ovation. The Insider. CBS Interactive. 2009-05-20 [January 18, 2010].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0-01-17). 
  99. ^ "Inglourious Basterds" Tarantino wanders in a fictional World War II. Le Monde (La Vie-Le Monde). 2009-05-21 [July 1, 2009]. (原始內容存檔於2009-05-22) (法語). 
  100. ^ Thompson, Anne. Tarantino's Inglourious Basterds Plays Cannes. Variety (Reed Business Information). 2009-05-20 [May 21, 2009]. (原始內容存檔於2009-05-23). 
  101. ^ Inglourious Basterds Movie Review. Reelviews.net. James Berardinelli. 2009-08-18 [January 19, 2010].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0-02-01). 
  102. ^ Ebert, Roger. Review: Inglourious Basterds. Chicago Sun-Times (RogerEbert.com). 2009-08-20 [August 20, 2009].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0-02-01). 
  103. ^ Mendelsohn, Daniel. Review: 'Inglourious Basterds': When Jews Attack. Newsweek. The Washington Post Company. 2009-08-14 [August 21, 2009].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0-02-02). 
  104. ^ Bradshaw, Peter. Film review: Inglourious Basterds. The Guardian (London: Guardian Media Group). 2009-09-19 [August 20, 2009].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3-06-25). 
  105. ^ Denby, David. Americans in Paris. The New Yorker (Condé Nast Publications). 2009-08-24 [2010-05-23].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0-03-19). 
  106. ^ Clayfield, Matthew. Interview: Christopher Hitchens. The Punch. News Limited. 2009-10-03 [2012-03-09].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2-12-30). 
  107. ^ Leibovitz, Liel. Inglorious Indeed. Tablet Magazine. Nextbook. 2009-08-21 [September 9, 2009].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1-09-18). 
  108. ^ Frosh, Anthony. Inglourious Basterds Enthralling But Lacking In Jewish Content. Galus Australis. 2009-09-29 [January 19, 2010].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04-20). 
  109. ^ CRITICS PICK THE BEST MOVIES OF THE LAST 25 YEARS. Rotten Tomatoes. Flixster. [2023-08-20].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3-08-20). 
  110. ^ Best Actor to Christoph Waltz for his role in "Inglourious Basterds". Cannes Festival. 2009-05-24 [August 21, 2009].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0-01-18). 
  111. ^ Faraci, Devin. Inglourious Basterds. Chud.com. 2009-08-18 [August 20, 2009]. (原始內容存檔於2009-08-20). 
  112. ^ Barnes, Brooks. 'Up in the Air' Nominated for 6 Golden Globes. The New York Times (The New York Times Company). 2009-12-15 [January 26, 2010].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8-06-17). 
  113. ^ Golden Globes 2010: Christoph Waltz Wins for Best Supporting Actor. Screen Crave. 2010-01-17 [January 26, 2010].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1-07-26). 
  114. ^ Inglourious Basterds Wins Top Screen Actors Guild Award. BBC News. 2010-01-24 [January 24, 2010].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0-02-02). 
  115. ^ BAFTA Nominations 2010 Announced!. Empire. Bauer Consumer Media. 2010-01-12 [2010-02-10].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2-01-22). 
  116. ^ The 82nd Academy Awards (2010) Nominees and Winners. Academy of Motion Picture Arts and Sciences. [2011-11-22].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4-10-06). 
  117. ^ Dobuzinskis, Alex. Christoph Waltz Wins Oscar For "Basterds". The New York Times (The New York Times Company). 2010-03-07 [2010-03-08]. [失效連結]
  118. ^ VanderWerff, Todd. "The Fight Before Christmas"/"Murray Christmas"/"Beer Walk!"/"The People Vs. Martin Sugar". The A.V. Club. The Onion. 2010-12-06 [2011-05-15].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1-04-12). 
  119. ^ Pervos, Stefanie. Bear Down, Bear Jew!. Juf.org. 2011-06-02 [2012-01-3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2-03-29). 
  120. ^ Liebenson, Donald; Cox, Brian L. Chicago's Jewish community embraces first-round Chicago Bears draft. Chicago Tribune (Tribune Company). 2011-05-25 [2012-01-3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1-10-05). 

外部連結 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