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布杜勒·伊拉
阿布杜勒·伊拉(阿拉伯語:عبد الإله;英語:'Abd al-Ilah,1913年11月14日—1958年7月14日),統治伊拉克的哈希姆家族成員之一,阿里·本·海珊之子。1932年起,哈希姆王朝於伊拉克興起後,他亦為該國領導階層。費薩爾二世在1939年繼位時,由於過於年幼,由他擔任攝政王。1953年起擔任伊拉克的王儲,於1958年的國內流血革命中,遭阿卜杜勒-卡里姆·卡塞姆殺害。
阿布杜勒·伊拉 | |
---|---|
伊拉克王儲 | |
伊拉克攝政王 | |
任期 | 1939年4月4日-1953年5月23日 |
君主 | 費薩爾二世 |
出生 | 鄂圖曼帝國漢志州塔伊夫 | 1913年11月14日
逝世 | 1958年7月14日 伊拉克巴格達 | (44歲)
配偶 | Melek Khanum Faiza Khanum Hiyam Abdullah |
王朝 | 哈希姆家族 |
父親 | 阿里·本·海珊 |
母親 | Nafissa Khanum |
宗教信仰 | 伊斯蘭教遜尼派[1] |
生平
編輯阿布杜勒·伊拉是伊拉克國王費薩爾一世及阿里婭·賓特·阿里的哥哥漢志國王阿里·本·海珊國王的兒子和繼承人,當內志的伊本·沙特篡奪了他父親的權力時,他的家人逃離了漢志。當加齊國王在一場車禍中喪生時,由於繼任的國王費薩爾二世未成年,阿卜杜勒·伊拉掌權成為攝政王。[2]
1941年伊拉克政變
編輯在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阿布杜勒·伊拉被前總理拉希德·阿里·蓋拉尼短暫免職。在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拉希德·阿里領導了一場親德政變,反對阿布杜勒·伊拉的親英政府。在他逃離這個國家後,謝里夫·沙拉夫取代了阿布杜勒·伊拉成為攝政王。謝里夫·沙拉夫是費薩爾二世的一位年老、聖潔的親戚。這位被廢黜的攝政王在安曼以避難者身份與前總理努里·賽義德共度時光。阿卜杜勒·伊拉是外約旦酋長國埃米爾阿卜杜拉的客人。[3]
5月2日,聯合王國對伊拉克叛軍發起進攻行動。5月26日,《紐約時報》報道說,阿布杜勒·伊拉呼籲部族和宗教領袖起義,幫助他推翻叛亂政府。他特別呼籲伊拉克人民、軍隊和警察完成「這項艱巨的任務」。
到6月2日,拉希德阿里的「國防政府」已經垮台,拉希德·阿里已經逃到伊朗。阿布杜勒·伊拉返回巴格達,並恢復為攝政王。[4]
與努里·賽義德一起工作時,阿布杜勒·伊拉在與盟國保持密切關係的同時,奉行溫和的民族主義方針。[2]
1942年,溫德爾·威爾基作為羅斯福總統的私人代表前往英國和中東。在伊拉克,阿布杜勒·伊拉為其舉行了一次盛大的國宴。[5]
1945年,阿布杜勒·伊拉訪問了美國。他是新美國第一夫人貝絲·杜魯門主持的第一次國宴的主賓。[6]「友好的伊拉克」攝政者收到了哈里·S·杜魯門總統授予的一個勳章。[7]
1953年,費薩爾二世成年後,王儲阿布杜勒·伊拉辭去攝政王。但他仍然是這位年輕國王的親密顧問,也是親西方外交政策的擁護者。
1955年,伊拉克通過了《巴格達公約》(也被稱為中央條約組織,即CENTO)。該組織的其他成員包括伊朗、巴基斯坦、土耳其和聯合王國。該組織的總部最初設在巴格達。
1957年5月,沙特國王對伊拉克進行了為期8天的訪問。在抵達時會見了費薩爾二世、阿布杜勒·伊拉及總理努里·賽義德。這是沙特國王首次訪問伊拉克,並紀念伊拉克加入阿拉伯聯邦以及與納賽爾的阿拉伯聯合共和國決裂。[8]
1957年阿布杜勒·伊拉出訪亞洲,11月1日至8日訪問中華民國一星期,會見了總統蔣中正、副總統陳誠等政要並參訪各處。[9]
7月14日政變
編輯在7月14日的政變中,王儲阿布杜勒·伊拉和大部分皇室成員被殺。1958年7月14日,阿卜杜勒-卡里姆·卡塞姆上校領導的政變推翻了伊拉克政府,結束了伊拉克的君主制。王儲阿布杜勒·伊拉的屍體被拖在拉希德街上,並被切割成碎片。根據7月21日出版的《時代》雜誌,賈邁勒·阿卜杜-納賽爾的中東通訊社愉快地描述了對王儲阿布杜勒·伊拉的暗殺:「人們把阿布杜勒·伊拉的屍體拖到街上,就像一條狗一樣,並把他的四肢割了下來。然後暴民燒了屍體。」[10]
家族
編輯
|
參考資料
編輯- ^ IRAQ – Resurgence In The Shiite World – Part 8 – Jordan & The Hashemite Factors. APS Diplomat Redrawing the Islamic Map. 2005 [2019-05-05].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2-07-09).
- ^ 2.0 2.1 'Abd al-Ilah. Encyclopædia Britannica. I: A-Ak - Bayes 15th. Chicago, Illinois: 大英百科全書公司: 14. 2010. ISBN 978-1-59339-837-8.
- ^ Trouble in Paradise. 時代雜誌. 21 April 1941 [2009-07-15].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3-08-28).
- ^ Lyman, Robert. Iraq 1941: The Battles for Basra, Habbaniya, Fallujah and Baghdad. Campaign. Oxford and New York: 魚鷹出版. 2006: 86. ISBN 1-84176-991-6.
- ^ Points East. 時代雜誌. 1942-09-28 [2009-10-30].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0-06-25).
- ^ Family at Home. 時代雜誌. 1945-06-04 [2009-10-30].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1-12-22).
- ^ Talk & Ceremony. 時代雜誌. 1945-06-11 [2009-10-60].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1-12-21).
- ^ Gathering of Kings. 時代雜誌. 1957-05-25 [2009-10-28].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1-10-19).
- ^ 《徵信新聞》1957年11月1日至9日報導
- ^ Revolt in Baghdad. 時代雜誌. 1958-07-21 [2009-07-27].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8-12-25).
- ^ Kamal Salibi. The Modern History of Jordan. I.B.Tauris. 1998-12-15 [2018-02-07].
- ^ Family tree. alhussein.gov. 2014-01-01 [2018-02-08].
延伸閱讀
編輯- Churchill, Winston. Chapter 14: The Revolt in Iraq. The Second World War, Volume III, The Grand Alliance. Boston: Houghton Mifflin Company. 1985 [1950]. ISBN 0-395-41057-6.
- O'Sullivan, Christopher. FDR and the End of Empire: The Origins of American Power in the Middle East. Palgrave Macmillan. 2012. ISBN 978-1-137-0252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