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ser:Antigng/翻译
看到中文维基百科上没有某个条目,英文维基百科上有,英文功底不错的你想不想直接把英文条目原封不动地翻译过来?看到中国古代某知名将领在中文维基百科上没有传记,熟读文言文的你想不想将《二十四史》中相应列传翻译过来?……也许你已经尝试但遭来他人的反对;也许别人建议你这么做但你自己有些疑惑。那么问题来了:我们究竟该不该翻译?该如何翻译?
第一部分:维基百科上的三类条目
编辑翻译条目、原创条目与复制条目
编辑中文维基百科上的条目大致可分为三类:翻译条目、原创条目与复制条目。复制条目,指直接复制其他现代汉语材料而产生的条目(当然,对来源材料有版权要求);翻译条目,指对非现代汉语材料进行翻译而创作出的条目;原创条目,指通过自行搜集材料,按照编写百科全书的方式创作的条目。
各类条目的创作过程
编辑复制条目直接复制粘贴,不必赘述。
按照原创的方法创作一个条目大约需要四个过程:
- 搜集材料:查找关于条目主题、且具有可信度的材料。如果不存在这样的材料,意味着这一主题缺乏关注度,不能写。
- 分离要点:从这些材料中分离出与主题直接相关的要点,并且按照一定的比例取舍,以保证待撰条目的中立性。
- 撰写条目:根据这些要点撰写条目,同时做好注释。
- 检查与清理:检查条目有无疏漏,如有,需补查来源。最后需要加分类、模版、内部链接等。
创作翻译条目省去了“搜集材料”与“分离要点”两个过程,直接从第三步开始“翻译条目”,再“维护清理”。
原创条目创作之难
编辑与创作翻译条目相比,严格按照上述方法创作原创条目往往更为困难:
- 搜集材料:有时需要查找线下材料,包括书籍、档案、早期的论文等。去档案馆、图书馆查资料有时不可避免。
- 分离要点:注意各种观点的取舍,尤其是不同材料不同观点发生冲突时,需反思材料的可靠性问题。要点过多,条目会充斥不必要细节。过少,则条目内容匮乏——除非你做原创研究。完全不分离,成段照抄语句——对不起,很多材料有版权,你侵权了。
既然创作原创条目有那么多困难,有翻译不翻译,不是愚蠢的行为吗?且慢……
第二部分:翻译条目可能存在的问题
编辑翻译是一种剽窃、抄袭行为
编辑这句话说得有点难听。维基百科不是不允许抄袭吗?说翻译条目是抄袭,意味着所有翻译条目都该删掉了?其实,维基百科不反对抄袭,它只反对抄袭版权不符的内容。如果你抄袭无版权的材料,才不会因为版权问题删掉呢。(所以才有“复制条目”存在)。
看看《中华人民共和国著作权法》中是怎么说的:
第十条 著作权包括下列人身权和财产权: …… (十五)翻译权,即将作品从一种语言文字转换成另一种语言文字的权利;
也就是说,把版权与维基百科不相容的作品翻译后以维基百科的授权协议发布,是一种侵权行为。所以对翻译材料的版权有要求,这一要求基本与复制条目的版权要求相同。当然,你找本有版权的国外书翻译过来,那帮无能的巡查员估计十年八年都查不出来呢……
待翻译的材料可能并不适合维基百科
编辑即使待翻译材料与维基百科版权相容,其内容也可能不完全适合维基百科。举例说明:
- 你找某个外文维基农场上的条目进行翻译。事实上那个条目可能完全是没关注度的原创研究。
- 你找其他语言维基百科上的条目进行翻译。事实上那个条目可能内容不准确还挂着一堆维护模版。
- 你翻译了史书中的某个列传。于是在你的条目中,那人的轶事、所写的奏折全文与生平事迹混杂在一起。
于是,你说找个高质量的材料翻译不就没有问题了吗?但这样的材料寥寥无几。要内容具有百科全书性,最好翻译其他语言的维基百科。但即使是英文维基百科的优、特有时内容亦错漏百出,经不起推敲。(本质上说,维基百科自身是不可靠来源,因为任何人都可以编写。但绝大多数的可靠非现代汉语来源几乎都是有版权的。)
缺乏翻译技巧
编辑翻译本身需要技巧,如果按照字面意思硬翻,其结果与机器翻译无异。
由此可见,翻译好像也没想象中那么容易吧……
第三部分:如何翻译
编辑何时翻译
编辑在判断是否创作反应条目时,有三个原则:
- 如果有能力创作原创条目,不要翻译。乌克兰语的李白是优良条目,该不该翻译到中文来呢?答案很显然。
- 如果没有合适的素材,不要翻译。问题素材翻译后问题不会减少,只会更多。
- 如果没有能力翻译,不要翻译。如果对待反应材料的语言了解不足,误译、错译难以避免。
如何翻译
编辑既然高质量的翻译材料寥寥无几,直接翻译或多或少有些问题。那么,为什么不能以原创的思路对待翻译呢?举例而言:
- 翻译问题比较大的材料,需要对该材料所述的任何一个观点保持警惕,小心求证。如不可查证则剔除。
- 翻译英文维基百科优、特条目,不如通读一遍英文条目,然后阅读所有来源,按照原创条目的处理方法,自己找要点,创作,复查。如果认为内容不足,还可以自己补查来源。
- 翻译一篇史传,需要去除不必要细节。同时有必要查阅其他史书,来补足传记中所涉历史事件的一些细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