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姓
姓氏 | |
孔 | |
《百家姓》第25位 | |
3: | 朱秦尤许 何吕施张 |
4: | 孔曹严华 金魏陶姜 |
5: | 戚谢邹喻 柏水窦章 |
郡望 | 鲁郡 |
孔姓为中文姓氏之一,在《百家姓》中排第25位,2007年数据按人口计算排名第98位。来自公安部2009年身份证数据库数据,孔姓人口计算排名第83,约270万。
來源
编辑- 一、出自子姓,是殷商成汤之后裔,其子孙中有一支以商族的姓“子”以成汤名字中的“乙”组合起来,为子姓孔氏。[1]
- 二、出自子姓。西周初期,成汤的后裔微子启被封于宋國,微子启死后,其弟宋微仲继位。微仲九世孙孔父嘉为宋上卿,遭受迫害,他的后代逃到魯國,以其名字中的「孔」為氏,也是子姓孔氏。仲尼(孔子)即是孔父嘉七世孙[2]。
- 三、出自姬姓,春秋时,鄭穆公之子公子志,字“士孔”,后为姬姓孔氏;鄭穆公另有一子公子嘉,字“子孔”,其后代中有人名叫孔张,後代亦成姬姓孔氏。
- 四、出自姜姓,春秋时齐国公族孔虺,其后为姜姓孔氏。
- 五、出自妫姓,春秋时陈国公族孔宁,其后代成为妫姓孔氏。
- 六、出自姞姓,黄帝裔孙伯鯈为姞姓,封于南燕国,后被郑国攻灭。该国公族奔卫,世为卫卿,为姞姓孔氏。孔达(庄叔),孔文子(孔圉)即属于此族。[3]
- 七、少数民族改姓,清代满族有孔姓,世居沈阳;满族温屯氏、温都氏、扣岱氏、库雅拉氏、崆果罗氏,后均改姓孔;锡伯族孔果尔氏、孔佳氏、孔格里氏,汉姓均为孔;景颇族支孔氏、木图氏,汉族均为孔;裕固族孔萨氏,汉姓为孔;独龙族孔当家有改姓孔者。
- 八、冒姓孔,南朝刘宋元嘉十九年(公元442年),朝廷下令拨鲁郡上民五户给曲阜孔子后裔,为孔林扫洒户。其中一户因改随主姓,名为孔景。五代十国时期,孔景的后代孔末杀害孔子的第四十二世孫孔光嗣,以孔子后裔自居,此事造成孔子的嫡系血統差點斷絕。孔光嗣之子孔仁玉长大成人后禀明后唐明宗,将孔末处死,並成為孔子世家的中興家主。但孔末后代,有继续冒姓孔姓者,形成偽孔一脈。
繁衍
编辑由於孔氏先祖孔子在中國史上備受尊崇,因此孔家自古祖譜完善,獲尊為“天下第一家”、“儒家第一姓”,歷代孔家後人都有社會和經濟方面的殊遇。自古有「天下孔姓一家人」之稱。
孔家後人不斷繁衍、開枝散葉,其家族最初分为五大嫡系血脈,后又擴增為二十大分支,到明清两代,增加至六十戶。嘉庆十年《六十户户头户举点名清册》列举了這六十户的名称。乾隆十年(1745年)修《孔子世家谱》时,在谱人数约二万人。
真孔与“伪孔”
编辑南朝刘宋元嘉十九年(公元442年),朝廷下令拨鲁郡上民五戶給曲阜孔子后裔,为孔林扫洒户。其中一戶因改随主姓,名为孔景。五代后梁乾化三年(公元913年),天下大乱,孔景的后裔孔末杀害了孔子第四十二代嫡长孙孔光嗣,以孔子后裔自居。孔光嗣的独子孔仁玉年方九月,其母张氏将他抱回娘家,被外祖父张温藏匿起来,幸免于难。后唐明宗长兴元年,孔光嗣之子孔仁玉禀明朝廷,唐明宗下令诛杀孔末,由孔仁玉主孔子祀,任曲阜县主簿。两年后又加封孔仁玉为“文宣公”。险些断宗的孔子世家得以中兴,孔氏后世尊称孔仁玉为“中兴祖”。孔仁玉为报母家救命养育之恩,奏请皇上恩准孔府认张家为世代恩亲,张家的后人不管哪一代到了孔府,都必须以贵宾相待。此事称为孔末亂孔,但此说最早出自元朝衍圣公孔思晦,不见于之前的史书以及孔仁玉墓志铭,因此,真实性值得怀疑。
宋朝建立后,孔仁玉的后裔均同居于孔庙內,称为“內院”,世称“真孔”或“内院孔”。孔景后代称为“外院”,世称“伪孔”或“外院孔”。內院孔仁玉有曾孙十一人,其中三人无嗣,一人后嗣失考,一人传一代而绝,一人的后裔外迁,剩下的五人世称“五位”,即袭封位(嫡长)、中散位、侍郎位、中舍位以及博士位。外院亦別其子孙为五系,称为五院,依次为宅上院,为小薛社民;洙泗院,为张阳社民;驾部院,为西隅社民;文登院,为东忠社民;三传院,为西忠社民。因孔末之乱,双方永为世仇。之后又有大量外孔试图造假,混入真孔,享受朝廷对真孔的免徭役待遇,所以历代衍圣公对孔子世家谱的修订极为审慎。
字派
编辑括号内为表字的字派,前带*表示为偏旁。五十八代之前的字派因不是事先制定,有时并非完全统一。
四十五代至五十五代:
延、宗/辅、若、 端、*王、
*扌、元/应、之/万、 *氵、思、克。
五十六代至六十五代(明建文二年[4]定):
希(士)、言(伯)、公(文)、彦(朝)、 承(永)、
宏(以)、闻(质)、贞(用)、 尚(之)、衍(茂)。
六十六代至七十五代(明崇祯元年(1628年)定):
兴(起)、毓(钟)、传(振)、继(体)、 广(京)、
昭(显)、宪(法)、庆(泽)、 繁(羽)、祥(瑞)。
七十六代至八十五代(清同治二年(1863年)定):
令、德、维、垂、佑,钦、绍、念、显、扬。
八十六代至一百零五代,民国时期定:
建、道、敦、安、定,懋、修、肇、彝、常,
裕、文、焕、景、瑞,永、锡、世、绪、昌。
注釋
编辑相關
编辑延伸阅读
编辑[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