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家卫於1958年出生于中國上海,5岁时随父母移民香港,後再随父母移民美國。1976年畢業於格致書院中五年級,1980年在讀了香港理工学院美术设计系兩年後,便放棄繼續修讀,进入電視廣播有限公司导演训练班,並任制作助理[4]。其后,受到时任香港无线电视节目部经理的香港著名媒体人甘国亮的垂青,获得大量戏剧创作机会,因此王家卫一直视甘国亮为恩师。
1981年离开無綫電視,投身电影圈任编剧。1980年代王家衛共写过13个电影剧本,憑《最後勝利》获提名香港电影金像奖最佳编剧。
1987年,王家衛擔任《江湖龍虎鬥》的編劇,讓鄧光榮發現王家衛的才華。
1988年,鄧光榮資助王家衛開拍他的第一部电影《旺角卡門》,他啟用了當時剛剛在電影界嶄露頭角的日後影壇巨星:劉德華、張學友和張曼玉出任主角,這部電影上映后獲得成功,亦是王氏風格作品的一個起點。1990年,鄧光榮再度資助王家衛拍攝《阿飛正傳》,拍片耗費4000萬港幣,但票房只有900萬港幣,賣座奇慘,1991年他憑《阿飛正傳》贏得該年香港電影金像獎最佳導演;王家衛其後和好友劉鎮偉合夥開了澤東電影公司,自己製作自己發行電影。當年他們的公司開在九龍城秀竹園道,旁邊就是啟德機場,每天不斷有飛機從樓頂飛過,就想到了Jet Tone Film production這個名字(Jet有噴氣式飛機的意思),後來根據相近的發音取了「澤東電影」這個中文名。
1995年憑《重慶森林》再次取得最佳導演獎。1997年,凭借《春光乍泄》获第50届坎城影展最佳导演奖,是第一位获此奖项的香港導演。王家卫获邀担任2006年法国坎城影展的評審團主席,成为首位获此殊荣的香港人[5]。他於2007年11月獲香港公開大學頒授榮譽社會科學博士[6],亦於同年執導首部好萊塢電影《藍莓之夜》。
2009年,为纪念张国荣,王家卫耗时4年时间重新剪辑的《東邪西毒: 終極版》,并在世界各地巡回上映[7][8]。
2016年6月1日,王家衛私人公司Master China Films Limited配發和發行歡喜傳媒集團有限公司100,000,000股股份[9]。同年6月17日,按歡喜傳媒集團有限公司根據發行事項發行新股份之公平值約513,500,000港元,原因陳可辛和王家衛收購後評估價值總數[10]。
王家卫的电影作品通常在处理私密、孤独与困惑的感情问题,他的电影作品也倾向通过光影与语言寓意表现而非明显对抗化。他的题材范围很广,包括武侠、都市、幻想等,但最终的核心都是关于情欲与回忆。在他的电影中,台词往往被精良设计。“你知道喝酒跟喝水的分别吗?酒,越喝越暖;水,越喝越寒。”“很多年之后,我有个绰号叫做“西毒”。任何人都可以变得狠毒,只要你尝试过什么叫妒忌。”(《东邪西毒》)“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在什么东西上面都有个日期,秋刀鱼会过期,肉罐头会过期,连保鲜纸都会过期,我开始怀疑,在这个世界上,还有什么东西是不会过期的?”(《重庆森林》)
而电影《花样年华》与《2046》则从题材、人物名称、感情主线上是相承的[11]。《花样年华》中讲述中年人的婚外恋问题,两位试图挽回彼此眷侣的人最终不可避免地产生了深刻的眷恋;而《2046》中男主角试图找回曾经那份真情,却发现自己早已尘封了感情,只好把自己写到一部名为《2046》的小说中怀念。其中台词久经考究,“當一個人心裡有個不可告人的秘密,他會跑到深山裡,找一棵樹,在樹上挖個洞,將秘密告訴那個洞,再用泥土封起來,這秘密就沒有人知道。”(同时出现在《花样年华》与《2046》中)“去2046的目的只有一个,那就是找回失去的记忆,因为在2046一切事物永不改变。”“所有的记忆都是潮湿的。”“我很快就适应了这种生活,虽然有时只是逢场作戏,虽然很多都是露水情缘,不过没关系,哪来那么多一生一世。”(《2046》)其中电影《2046》更是用了五年时间拍摄[12],被称为“五年磨一剑”[13]。
王家衛的電影,有著強烈的個人風格,喜用緩慢的節奏,配以適當的音樂,帶出電影的氣氛,其攝影手法亦非常獨特。[14]。他常與杜可風、張叔平合作,被外界稱為鐵三角[15]。張、杜二人也使王家衛的電影在畫面上更有美感[16]。杜可風拍攝王家衛的電影時,其摄影手法亦非常獨特,其“手提式”及“半掩式”的手法成為了他們的標誌[17][18]。
王家衛鍾情於在他的電影中任用一些具有強烈個人風格以及演技口碑及敬業精神極好的演員,如:梁朝偉、張國榮、張曼玉、張學友、劉嘉玲、王菲等都是他作品中的常客;而在他作品的職員表中,更是始終貫徹名單一致的政策;鮮有更改。
王家卫导演的戲大多是沒有預先的劇本[19],只在拍攝當日才會給演員台詞,這令演員在觀看影片成品之前也不會知道戲的內容[20]。甚至有「拍電影的方法有兩種,第二種是王家衛的拍法」之說。直到拍摄《蓝莓之夜》时候,因成本缘故,才开始采用剧本[21]。王家卫的执导风格,令很多演員在王家卫的電影中也有異常好的演出[22],亦有很多演員表示拍過王家卫的電影後演技進步,如張曼玉、章子怡及梁朝偉[23][24]。
也都因爲王家衛「慢工出細貨」的緣故,很多電影的拍攝時間都非常長。其中《2046》用了5年時間,而《一代宗師》更加是用了10年。但以上兩片口碑都不俗,而《2046》中的梁朝偉和章子怡更加在第24屆香港電影金像獎分別奪得影帝和影后。9年後,章子怡再凴《一代宗師》問鼎影后。
王家卫常配戴深色太陽眼鏡示人[25],又喜愛吸菸[26]。
2019年王家卫获得香港编剧家协会颁发的“荣誉大奖”。王家卫接受记者访问否认了他的电影是没有剧本。而是自嘲自己喜欢在酒吧,茶餐室和各种餐厅写剧本。并且带了他的《重庆森林》完整的剧本让记者看。王家卫还透露了自己慢工出细货的原因。因为他写剧本不会一气呵成。而是先有故事剧本大纲整体,故事剧本流程是一边想一边写。如果当遇到问题的时候放下笔休息去走走。慢慢的剧本的灵感就回来了。
王家衛的電影,多被形容為浪漫,題材多是探討愛情為主。王家衛导演的電影都是以文藝性質居多,並非大部分人所喜好,更有部分人常批評他的電影沉闷、難懂[27],甚至批評故事支離破碎,毫無內容[28]。但其作品在互联网电影数据库(Imdb)、爛番茄(Rottens Tomatoes)等網站也都有很好的評價,但也因為他所執導拍攝的電影工作時間太長、進度太慢,部份藝人、演員的支持者、粉絲都在抗議,認為他們的偶像為了王家衛的新片拍攝導致無法在其他活動、媒體上曝光,間接降低了人氣、知名度。
香港電影金像獎编辑
威尼斯國際電影節编辑
柏林國際電影節编辑
中國電影金雞獎编辑
北京國際電影節编辑
香港電影評論學會獎编辑
香港電影金紫荊獎编辑
亞洲電影大獎编辑
香港电影导演会年度大奖编辑
以香港當地原始片名為主:
上映日期 |
电影名称 |
英文名称 |
备注
|
---|
1982年 |
《彩雲曲》 |
Once Upon A Rainbow |
|
1983年 |
《空心大少爺》 |
Just For Fun |
|
1984年 |
《伊人再見》 |
Silent Romance |
|
1985年 |
《吉人天相》 |
Chase A Futune |
|
《龍鳳智多星》 |
The Intellectual Trio |
|
《小狐仙》 |
Unforgetable Fantasy |
|
1986年 |
《我要金龜婿》 |
The Millionaire Chase |
|
《神勇雙響炮續集》 |
Rosa |
|
《惡男》 |
Goodbye My Love |
|
1987年 |
《最後勝利》 |
Final Victory |
|
《江湖龍虎鬥》 |
Flaming Brothers |
|
《猛鬼差館》 |
The Haunted Cop Shop |
台譯:魁星踢斗
|
1988年 |
《猛鬼學堂》 |
The Haunted Cop Shop 2 |
台譯:抓鬼特訓班
|
《旺角卡門》 |
As Tears Go By |
台譯:熱血男兒
|
1990年 |
《再戰江湖》 |
No Rish, No Gain |
|
《阿飛正傳》 |
Days of Being Wild |
|
1991年 |
《九一神鵰俠侶》 |
Saviour of the Soul |
|
1994年 |
《重慶森林》 |
Chungking Express |
|
《神探Power之問米追凶》 |
Oh! Yes Sir! |
(掛名陳家聲)[35] |
《東邪西毒》 |
Ashes of Time |
|
1995年 |
《墮落天使》 |
Fallen Angels |
|
1997年 |
《春光乍洩》 |
Happy Together |
|
2000年 |
《花樣年華》 |
In The Mood For Love |
|
2004年 |
《2046》 |
2046 |
|
2005年 |
《愛神》 |
Eros |
包括三段電影,王家衛導演其中《手》
|
2007年 |
《藍莓之夜》 |
My Blueberry Nights |
|
2009年 |
《東邪西毒: 終極版》 |
Ashes of Time Redux |
|
2013年 |
《一代宗師》 |
The Grandmaster |
|
2016年 |
《擺渡人》 |
See You Tomorrow |
|
上映日期 |
电影名称 |
英文名称 |
备注
|
---|
1988年 |
《猛鬼學堂》 |
The Haunted Cop Shop 2 |
台譯:抓鬼特訓班,执行監製
|
1993年 |
《射鵰英雄傳之東成西就》 |
Dong Cheng Xi Jiu |
|
1995年 |
《墮落天使》 |
Fallen Angels |
|
1997年 |
《春光乍洩》 |
Happy Together |
|
1997年 |
《初纏戀后的二人世界》 |
First Love the Litter on the Breeze |
|
2000年 |
《花樣年華》 |
In The Mood For Love |
|
2002年 |
《天下無雙》 |
A Chinese Odyssey 2002 |
|
2003年 |
《地下鐵》 |
Sound Of Colors |
|
2004年 |
《2046》 |
2046 |
|
2007年 |
《藍莓之夜》 |
My Blueberry Nights |
|
2013年 |
《一代宗師》 |
The Grandmaster |
|
2016年 |
《擺渡人》 |
See You Tomorrow |
|
2018年 |
《撞死了一只羊》 |
Jinpa |
|
2021年 |
《心之所向》 |
|
Mercedes-Benz出品微電影
|
《一杯上路》 |
One for the Road |
泰国电影
|
上映日期 |
电影名称 |
英文名称 |
备注
|
---|
1984年 |
《君子好逑》 |
The Other Side of Gentleman |
|
1984年 |
《伊人再見》 |
Silent Romance |
|
1988年 |
《猛鬼學堂》 |
The Haunted Cop Shop 2 |
台譯:抓鬼特訓班
|
1988年 |
《愛情謎語》 |
Chaos By Design |
|
2016年 |
《潮遊鏡花水月》紀錄片 |
《The First Monday in May》 |
台譯:時尚惡魔的盛宴
|
上映日期 |
劇名 |
英文名称 |
备注
|
---|
待定 |
《繁花》 |
Blossoms |
監製兼總導演
|
上映日期 |
劇名 |
英文名称 |
备注
|
---|
取消 |
《北京之夏》 |
summer in beijing |
總導演[36] |
入行的因緣编辑
1980年,王家衛還在理工學院讀二年級時,在一間牛仔褲連鎖店找了一份兼職。一晚收工後,到附近酒吧消遣,邂逅了一位戴墨鏡的女子,大家閒聊到電影的話題,十分投契。原來該女子是在TVB任節目監制,臨別前告知她的公司正招收導演班學生。王聞言後翌日即報名參加,最終也被取錄。王與該女子也繼續交往,最後更結成夫妻。可以說當晚的偶遇十分關鍵,既開啟王的電影事業,也引至了王的愛情和婚姻[34]。
墨鏡背後的故事编辑
王家衛長年幾乎都戴著墨鏡示人。他曾經說過墨鏡是太太給他的定情信物,永遠都不會把它摘下[32]。。
- 英文资料
- Botz-Bornstein, Thorsten. Films and Dreams: Tarkovsky, Bergman, Sokurov, Kubrick, and Wong Kar-Wai. Lanham, Md.: Lexington Books, Rowman & Littlefield, 2008. ISBN 0-7391-2187-1.
- Brown, Andrew M. J. Directing Hong Kong: The Political Cinema of John Woo and Wong Kar-Wai. Political Communications in Greater China: the Construction and Reflection of Identity. London: RoutledgeCurzon, 2001. ISBN 0-7007-1734-X.
- Brunette, Peter, and Kar-wai Wong. Wong Kar-Wai. Contemporary Film Directors. Urbana, Ill.: University of Illinois Press, 2005. ISBN 0-252-02992-5, ISBN 0-252-07237-5.
- Redmond, Sean. Studying Chungking Express. Leighton Buzzard: Auteur, 2004. ISBN 1-903663-30-X.
- Teo, Stephen. Wong Kar-Wai: Auteur of Time. World Directors. London: BFI, 2004. ISBN 1-84457-028-2, ISBN 1-84457-029-0.
- Wong, Kar-wai, Yichang Liu, and Kar-wai Wong. Tête-bêche: A Wong Kar Wai Project. Hong Kong: Block 2 Pictures, 2000. ISBN 962-86051-1-9.
- Wong, Kar-wai, and Tony Rayns. Wong Kar-Wai on Wong Kar-Wai. London: Faber, 2002. ISBN 0-571-19397-8.
- 其他语言资料
- Aleksandrowicz, Joanna. Pomiędzy obrazem a wskazówkami zegarów: o estetyce nietrwałości w filmach Wong Kar-waia. Kraków: Rabid, 2008. ISBN 83-60236-30-5. (波兰文)
- Alovisio, Silvio, Vanessa Durando, and Micaela Veronesi. Le ceneri del tempo: il cinema di Wong Kar Wai. Piombino (LI): Traccedizioni, 1997. ISBN 88-7205-096-0. (意大利文)
- Gliatta, Leonardo. Wong Kar-Wai: [saggio critico, foto, filmografia, dichiarazioni del regista, antologia della critica]. Roma: D. Audino, 2004. ISBN 88-86350-77-5. (意大利文)
- Jousse, Thierry. Wong Kar-Wai. Les petits cahiers. Paris: Cahiers du cinéma, 2006. ISBN 2-86642-457-3, ISBN 2-240-02519-0. (法文)
- Schnelle, Josef, and Rüdiger Suchsland. Zeichen und Wunder das Kino von Zhang Yimou und Wong Kar-Wai. Marburg: Schüren, 2008. ISBN 3-89472-438-2. (德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