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協廣場

(重定向自第一廣場

坐标24°08′21″N 120°41′02″E / 24.1393005°N 120.6838692°E / 24.1393005; 120.6838692

東協廣場(舊稱台中第一廣場,簡稱一廣)為台灣臺中市中區複合商業大樓,是一間由台灣大道一段、繼光街、成功路及綠川西街包圍的綜合式娛樂休閒廣場,建築為地上十三層、地下三層,佔地8,824平方公尺[1],樓板面積96,321.95平方公尺,建築高度49.95公尺[2]。一至三樓為臺中市政府所有(設公有第一市場),土地為私立台中仁愛之家所有[3]

東協廣場
ASEAN Square
其他名稱國際移工新天地、台中小東南亞
成立1908年(第一市場
總部 中華民國
台中市中區綠川西街135號
产业貿易百貨
東協廣場入口,即Pyramid Taichung之由來
東協廣場1樓商店
東協廣場2樓商店
東協廣場3樓商店

位於臺中火車站站前商圈內,整棟建物有地下停車場東南亞超市美食街酒吧KTV電動遊藝場撞球館俱樂部保齡球館、溜冰場與生活柑仔店商務旅館辦公空間、住宅食物銀行等,以及國際移工生活照顧服務中心、東協四國駐臺辦事處巡迴服務中心與行政院中區新創基地(臺中跨境電商體驗中心),多為青少年與國際移工休閒去處,此商圈又稱外籍移工新天地國際移工新天地,簡稱移工新天地。大廈鄰近綠川臺中火車站臺中公園臺中州廳等,因東南亞異國商店聚集,又有「台中小東南亞」之稱號[4]。另因為入口有一金字塔型意象,東南亞移工俗稱此處為Pyramid Taichung

歷史编辑

 
第一廣場前廣場,曾為第一市場與市公車站用地。廣場下方為綠川,2017年因綠川景觀改造而拆除。攝於2006年

臺中市市區部分知名老店如瑞成書局、幸發亭蜜豆冰、正老牌台中香菇肉焿、高家意麵等,均是從第一市場發跡。其歷史可追溯至1908年(明治41年)開設台中市公有第一市場。1978年10月22日發生火災,災後臺中市政府成立「第一市場改建小組」推動改建計畫,將原第一公有零售市場改建為綜合性休閒娛樂大樓「第一廣場」(一至三樓仍為第一市場)[5]。1987年第一廣場大樓興建工程開工,設計師為彭蔭宣,1990年竣工[6]。1991年再次整建,成為今日大樓樣貌。在1990年代,第一廣場是中區的「心臟」,生意好到店家是「用麻布袋來裝錢的[7]。」

1995年,因當時火災發生頻繁,政府加強消防安檢,加上民間的「幽靈船都市傳說,間接導致人潮銳減。而臺灣人的離開,讓2000年代初在臺灣的東南亞外籍勞工找到了假日聚集處[7],第一廣場周邊陸續有東南亞商店聚集[8]

2010年10月,二樓正式設立「東南亞購物美食廣場」[9]

2016年3月,台灣國際勞工協會進駐第一廣場[7]。7月3日,臺中市政府將第一廣場更名為「東協廣場[10]。2017年1月,「東協廣場溝通互動平臺」、「東協廣場國際移工生活照顧服務中心」及「東協四國(菲律賓印尼泰國越南)駐臺辦事處巡迴服務中心」於東協廣場成立。

2021年1月,臺中市政府與東協廣場二樓成立「臺中跨境體驗示範基地」,由靜宜大學專業經營臺中跨境電商媒合服務。

週邊環境编辑

  • 東協廣場前廣場:過去曾為第一市場的範圍,整頓後改建為廣場(市公車站用地),廣場下方為綠川。2017年綠川景觀改造,廣場拆除,改為綠川景觀步道。
  • 繼光街:以前為台中市的布街,現仍存有幾家布店維持營業。如今台灣大道以東大多為餐飲小吃為主,以西為一般商家與夜店為主;每年春節前夕會設置年貨大街。
  • 青草街:原屬於第一市場區域,至今仍保留原貌。
  • 千越大樓

交通编辑

臺鐵:就在臺中車站周邊
高鐵:高鐵台中站轉乘臺鐵到臺中車站,或搭乘市區公車
臺中市市區公車(站牌名:第一廣場)
往西;往自由路、三民路方向
往東;往火車站方向
臺灣大道幹線公車 彰化銀行站
  • 300、301、302、303、304、305、306、307、308、309、310

參考資料编辑

外部連結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