胭脂扣
《胭脂扣》(英語:Rouge)是一部1987年香港劇情片,由成龍監製,關錦鵬執導,梅艷芳及張國榮等主演,改編自李碧華的同名小說。劇情講述十二少及名妓如花的愛情故事。
胭脂扣 Rouge | |
---|---|
![]() DVD封面 | |
基本资料 | |
导演 | 關錦鵬 |
监制 | 成龍 |
制片 | 羅國強、王雅琳 |
動作指導 | 成家班 |
编剧 | 邱戴安平 李碧華 |
故事 | 李碧華 |
原著 | 胭脂扣 李碧華作品 |
统筹 | 陳自強 |
主演 | 梅艷芳 張國榮 萬梓良 朱寶意 |
配乐 | 黎小田、鄧少林 |
片尾曲 | 〈胭脂扣〉/梅艷芳 |
摄影 | 黃仲標 |
剪辑 | 張耀宗 |
制片商 | 嘉禾(香港)有限公司 威禾電影製作有限公司 嘉峰電影有限公司 |
片长 | 96分鐘 |
产地 | ![]() |
语言 | 粵語 |
上映及发行 | |
上映日期 | ![]() ![]() ![]() ![]() |
发行商 | 嘉禾電影 |
票房 | 香港:HK$ 17,476,414.00[2] 台灣:NT$ 10,448,600.00[3] |
本片囊括第24屆金馬獎及第8屆香港電影金像獎多項大獎,包括最佳電影、最佳導演、最佳編劇、最佳女主角、最佳攝影、最佳剪接及最佳電影歌曲等[4][5];亦奪下第10屆南特影展金熱氣球獎[6]。梅艷芳憑本作獲頒金馬獎、香港電影金像獎最佳女主角;許多文獻稱她另外獲得亞太影展最佳女主角,成為三料影后[7],疑似記載錯誤(詳見花絮 8)。總之,如花已成為華語電影中的經典人物。2005年,電影獲香港電影金像獎協會票選為「最佳華語片一百部」之一[8]。
劇情编辑
1934年的香港。陳振邦(十二少)(張國榮 飾)是南北行海味店的太子爺,是個經常出入鴉片煙窟、風月場所的花花公子,他遇上了石塘咀綺紅樓「紅牌阿姑」(名妓)如花(梅艷芳 飾),二人旋即陷入熱戀。但是,十二少的父母不接納他們的關係,希望十二少可以與其表妹淑賢(溫碧霞 飾)結婚承繼家業,十二少在如花的幫助下學戲但不成功。最後在山窮水盡下,於1934年3月8日晚上11時,十二少與如花吞食鴉片殉情自盡。如花約定十二少,若有何偏差,也要記著「3811」為她找十二少的記認。
53年後,已成鬼魂的如花在陰間久等不見情郎,遂回陽間尋訪,可是時代變遷,周遭情景依然但人事已非。在報館工作的袁永定(萬梓良 飾)和其女友凌楚絹(朱寶意 飾)同情如花的遭遇,在他們熱心幫助下,如花終能登報尋訪十二少,並附上當日約定的密碼「3811」──三月八日晚上十一時正(二人自殺的時間)。永定與楚絹二人用盡方法都找不到十二少,最後從報章記錄得知十二少沒有死,而從十二少的兒子口中得知,十二少獲救後與淑賢結婚,但敗光家產。現時77歲的十二少貧窮潦倒,在片場中以從事臨時演員為生,與兒子不相往來。如花最終在片場找到了十二少。看見貧窮潦倒的十二少,如花將十二少當年贈予她的胭脂扣歸還後,心死流淚離開了不屬於她的人世間。
演員编辑
演 員 | 角 色 | 備註 |
梅艷芳 | 如花 | 與陳振邦相愛,但遭其母親反對,與陳振邦殉情,但陳振邦被救活而獨自在陰間等著愛人 袁永定、楚娟之人間好友 |
張國榮 | 陳振邦(十二少) | 與如花相愛,但遭母親反對,與如花殉情,最後被救活 程淑賢之夫,與其育有一子 老年時窮困潦倒,在電視城做臨記 |
萬梓良 | 袁永定 | 凌楚絹之男友 因同情如花而幫助其找到陳振邦 |
朱寶意 | 凌楚絹 | 袁永定之女友 因同情如花而幫助其找到陳振邦 |
朱瑞棠 | 陳父 | (客串) |
譚倩紅 | 陳母 | (客串) |
溫碧霞 | 程淑賢 | (客串)陳振邦之妻,與其育有一子 |
劉家榮 | 片場導演 | (客串) |
惠英紅 | 片場女演員 | |
謝賢 | 嫖客 | (客串) |
汪禹 | (客串) |
電影歌曲编辑
主題曲编辑
歌名 | 演唱者 | 作曲 | 填詞 |
〈胭脂扣〉 | 梅艷芳 | 黎小田 | 鄧景生 |
獎項编辑
年份 | 頒獎典禮 | 獎項 | 名字 | 結果 |
---|---|---|---|---|
1987年 | 第24屆金馬獎 | 最佳劇情片 | 威禾電影製作有限公司 | 提名 |
最佳女主角 | 梅艷芳 | 獲獎 | ||
最佳攝影 | 黃仲標 | 獲獎 | ||
最佳剪輯 | 張耀宗 | 提名 | ||
最佳美術設計 | 朴若木、馬光榮 | 獲獎 | ||
最佳服裝設計 | 朴若木、馬光榮 | 提名 | ||
1988年 | 第6屆都靈電影節[9] | 最佳劇情片 | 提名 | |
評審團特別獎 | 獲獎 | |||
第10屆法國南特影展 | 金熱氣球獎 | 獲獎 | ||
1989年 | 第33屆亞太影展 | 最佳女主角 | 梅艷芳 | 獲獎 |
第8屆香港電影金像獎 | 最佳電影 | 獲獎 | ||
最佳導演 | 關錦鵬 | 獲獎 | ||
最佳編劇 | 邱戴安平、李碧華 | 獲獎 | ||
最佳男主角 | 張國榮 | 提名 | ||
最佳女主角 | 梅艷芳 | 獲獎 | ||
最佳剪接 | 張耀宗 | 獲獎 | ||
最佳攝影 | 黃仲標 | 提名 | ||
最佳美術指導 | 朴若木、馬光榮 | 提名 | ||
最佳電影配樂 | 黎小田 | 獲獎 | ||
最佳電影歌曲 | 〈胭脂扣〉 主唱:梅艷芳 作曲:黎小田 填詞:鄧景生 |
獲獎 | ||
1990年 | 第5屆電影獨立精神獎 | 最佳國外電影 | 獲獎 |
取景地编辑
花絮编辑
- 電影的英文名稱Rouge(字面意思是胭脂、口紅)是指現代口紅出現前,婦女用細長紙片染上紅色色素,然後用嘴唇抿住紙片,讓顏色附於唇上。如花在影片開始時便是用此方法抹上口紅。
- 片中男主角陳振邦稱為「十二少」,但事實上他在家中排行第二。這是1930年代時的習俗,流行於望族之間,讓人聽來人丁旺盛一點。
- 據悉陳振邦原本的戲份相當少,但因導演關錦鵬很喜歡這個角色,所以要求李碧華加了陳振邦的戲份。(註:張國榮曾於《今夜不設防》提及過。)
- 關錦鵬於DVD中收錄的訪談中講及電影中的青樓「綺紅樓」乃於澳門取景,原為一家舊式旅館。
- 依據張國榮本人於1988年在演唱會上的說法,關於吞鴉片服毒自殺那場戲中的道具鴉片,其實是麥芽糖加巧克力。
- 根據關錦鵬本人於2013年在《懷念梅艷芳演唱會》上對何韻詩的訪問,梅艷芳因為特別鍾愛如花的角色,所以她願意等待拍攝,而鄭少秋(十二少)、劉德華(永定)和鍾楚紅(楚娟)因為等檔期等太久,官宣退出劇組;關錦鵬亦在商業電台一訪問中表示,梅艷芳當時為嘉禾演員,張國榮為新藝城演員,故梅豔芳為新藝城拍攝一部電影《開心勿語》,換取張國榮可以拍攝胭脂扣。
- 監製成龍曾因看試片時睡著,一口咬定該片沉悶,在沒有通知導演關錦鵬下,找來創作總監及剪接師打算重新剪過,甚至提議補拍一些鏡頭,以增加「商業元素」關錦鵬得知此事後,曾和李碧華一同前往嘉禾總部找陳自強理論,及後由於該版本已獲金馬獎六項提名,並獲得三個獎項,最後順利以該版本在港上映。[10]
- 第三十三屆亞太影展(1988年)於泰國普吉島舉行,最佳影片得主為台北代表團作品《稻草人》,最佳女主角陸小芬,獲獎作品是《桂花巷》。《胭脂扣》並不在最終得獎名單中。第三十四屆亞太影展(1989年)於印尼雅加達舉行,最佳女主角由陸小芬蟬連,獲獎作品《晚春情事》。
參考資料编辑
- ^ Rouge (1987) Release Info. IMDb. [2021-06-1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05-14) (英语).
- ^ 1988 香港票房. 中國電影票房榜. [2021-06-1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1-30).
- ^ 1987年台灣票房. 台灣電影資料庫. [2021-06-0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09-22).
- ^ 第二十四屆金馬獎入圍暨得獎名單. 台北金馬影展. [2021-06-0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5-22) (中文).
- ^ 第8屆香港電影金像獎提名及得獎名單. 香港電影金像獎. [2021-05-1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9-19).
- ^ Official Selection - International Competition 1988. Festival des 3 continents. [2021-06-1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1-16).
- ^ 香港估估吓:梅艷芳憑哪套戲成為三料影后?. 東方日報. 2020-01-16 [2021-06-1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6-18) (中文(香港)).
- ^ 最佳華語片一百部 The Best 100 Chinese Motion Pictures. 香港電影金像獎協會. [2010-07-2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3-09).
- ^ 6° FESTIVAL INTERNAZIONALE CINEMA GIOVANI. Torino Film Festival. [2021-07-2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3-01).
- ^ 【集體回憶】當年金馬獎救了《胭脂扣》?. 明周娛樂. 2017-06-10 [2021-10-1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01-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