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3日
日期
10月3日是阳历年的第276天(闰年是277天),离一年的结束还有89天。
<< | 2022年 10月 | >> | |||||||||||||||||||||||||||||||||||||||||||||||||
| |||||||||||||||||||||||||||||||||||||||||||||||||||
历史上的今天 | |||||||||||||||||||||||||||||||||||||||||||||||||||
2021年 2020年 2019年 |
大事记编辑
14世紀编辑
19世紀编辑
20世紀编辑
- 1910年:
- 1918年:保加利亚沙皇斐迪南一世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战败之后,依照协约国的要求,让位给儿子鲍里斯三世。
- 1928年:中國國民黨公布《训政纲领》。
- 1929年:亚历山大一世将塞爾維亞人、克羅地亞人和斯洛文尼亞人王國更名为南斯拉夫王国。
- 1935年:意大利入侵阿比西尼亞,阿比西尼亞衛國戰爭开始。
- 1936年:素有「太平洋戰神」之稱的約克鎮級航空母艦2號艦企業下水。
- 1942年:納粹德國研製的V-2火箭試飛成功,為世界上首款能夠飛抵次軌道的彈道飛彈。
- 1945年:世界工会联合会正式宣告成立。
- 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与苏联建交,蘇聯是世界上第一個承認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國家。
- 1950年: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一所新型正规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在北京正式成立。
- 1952年:英国在西澳洲成功試爆首枚原子彈,英国成为第三个拥有核武器的国家。
- 1970年:美国国家海洋和大气管理局成立。
- 1972年:丹麦投票决定加入欧洲共同体。
- 1980年:絕跡香港20多年的瘋狗症重現。
- 1981年:愛爾蘭共和軍囚犯在貝爾法斯特監獄結束為期7個月的絕食抗議,共有10人死亡。
- 1985年:美国阿特兰蒂斯号航天飞机首次發射,執行代号STS-51-J的任務。
- 1990年:
- 1993年:
- 1994年:联合国确认卢旺达发生大屠杀,至少有50万人遇害。
- 1998年:澳大利亚选举:約翰·霍華德连任澳大利亚联邦总理。
21世紀编辑
- 2004年:美國職棒大聯盟西雅圖水手球員鈴木一朗擊出單季第262支安打,成為美國職棒單季最多安打紀錄保持人。
- 2017年:受高空反氣旋影響,香港天文台在當日下午12時20分發出酷熱天氣警告,是該警告於2000年設立以來,首次於10月發出。下午2時許,香港天文台總部錄得最高氣溫33.5度,是自1890年10月錄得34.3度之後,第2個最高溫的10月,亦是自1963年10月錄得33.2度之後,再次在10月錄得氣溫超過33度[1][2][3]。另外,10月3日香港天文台總部錄得最低氣溫28.3度,是自有紀錄以來首次於10月出現的「熱夜」(最低氣溫28.0度或以上)。
- 2017年:大阪環狀線最後一列103系退役。
- 2021年:國際調查記者同盟公佈1190萬份泄露的文件,文件揭露多國領導人、政治家和名人利用離岸公司隱瞞資產、逃避稅務及迴避利益申報制度。
出生编辑
- 1789年:砵甸乍爵士,第一任香港總督(1856年逝世)
- 1804年:湯森·哈里斯,美國商人、外交官(1878年逝世)
- 1867年:皮爾·波納爾,法國畫家、版畫家(1947年逝世)
- 1905年:卡羅琳·布雷迪,美國語文學家(1980年逝世)
- 1930年:尼古拉·艾登,英国政治家(1985年逝世)
- 1943年:山本耀司,日本時裝設計師
- 1949年:亞歷山大·弗拉基米羅維奇·羅戈日金,俄羅斯電影導演、編劇(2021年逝世)
- 1951年:劉炳章,香港政界人物
- 1952年:安德烈·伊萬諾維奇·傑尼索夫,俄羅斯外交官。
- 1955年:湯米·維索,演員、導演、編劇、製片人、商人
- 1957年:矢野健太郎,日本漫畫家
- 1959年:張晨光,台灣演員
- 1961年:謝龍介,台南市議員
- 1964年:克里夫·欧文,英國演員
- 1966年:蓋鳴暉,香港粵劇女演員
- 1967年:丹尼·維勒納夫,加拿大電影導演、編劇
- 1969年:石田百合子,日本藝人
- 1969年:tetsu,日本歌手、貝斯手,彩虹樂團隊長
- 1969年:關·史蒂芬妮,美國歌手、詞曲作家、演員、音樂製作人
- 1972年:金柱赫,韓國男演員(2017年逝世)
- 1973年:内芙·坎贝尔,加拿大女演員
- 1973年:琳娜·海蒂,英國女演員
- 1975年:格雷格·弗萊瑟,澳大利亞電影攝影師
- 1976年:西恩·威廉·史考特,美國演員
- 1978年:克勞迪奧·皮薩羅,秘魯足球員
- 1979年:柯以柔,台灣藝人
- 1979年:蛯原友里,日本模特兒
- 1981年:兹拉坦·伊布拉希莫维奇,瑞典足球員
- 1981年:詹宇豪,台灣男歌手
- 1984年:艾希莉·辛普森,美國流行搖滾歌手、歌曲創作人、女演員
- 1984年:尹恩惠,韓國女演員、歌手
- 1987年:李菲兒,中國演員
- 1988年:曾美慧孜,中國演員
- 1988年:艾莉西亞·薇坎德,瑞典女演員
- 1991年:高城亞樹,日本女子偶像團體AKB48成員
- 1997年:高橋朱里,日本女子偶像團體AKB48前成員、韓國女子偶像團體Rocket Punch成員
- 1997年:方燦,韓國男子偶像團體Stray Kids隊長
- 1999年:阿拉米斯·奈特,美國男演員
- 2000年:陳立農,中國男子偶像團體NINE PERCENT成員
- 2001年:遠藤櫻,日本偶像團體乃木坂46四期生成員
逝世编辑
- 1207年:辛棄疾,南宋词人(1140年出生)
- 1226年:亞西西的方濟各,方濟各會(又稱「小兄弟會」)的創辦者(1182年出生)
- 1363年:陈友谅,元末南方红巾军领袖
- 1611年:夏爾·德·吉斯,法國貴族,舊教神聖聯盟軍事領袖(1554年出生)
- 1704年:讓-巴蒂斯特·德尼,法國醫生,完成了人類手術史上首次有詳細記載的輸血(1643年出生)
- 1904年:文廷式,清末学者(1856年出生)
- 1931年:卡尔·尼尔森,丹麦作曲家、指挥家(1865年出生)
- 1987年:尚·阿諾伊,法国剧作家(1910年出生)
- 1999年:盛田昭夫,日本企業家,索尼公司的共同創辦人(1921年出生)
- 1999年:禹作敏,大邱庄镇原党支部书记(1930年出生)
- 2003年:張耀麟,前香港足球代表隊隊長(1978年出生)
- 2004年:馬豪斯·海茨瑙亞,二戰德軍狙擊冠軍王(確認有效擊殺紀錄為345人)(1924年出生)
- 2006年:約翰·克蘭克,英國數學物理學家(1916年出生)
- 2006年:鄔維庸,香港醫生,港區全國人大代表、全國人大常委會香港基本法委員會委員(1937年出生)
- 2014年:張炎憲,日本東京大學博士,著名台灣史學者(1947年出生)[4]
- 2021年:喬治·梅迪納,智利天主教司鐸級樞機(1926年出生)
- 2021年:陶德·艾金,美國政治人物(1947年出生)
节假日和习俗编辑
參考資料编辑
- ^ 【秋天失蹤】歷來最遲酷熱天氣警告 市區33.5度小心中暑,香港01,2017年10月3日. [2017年10月3日].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7年10月3日).
- ^ 天文台破紀錄10月發酷熱警告 創1890年以來最高溫,星島日報,2017年10月3日. [2017年10月3日].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7年10月3日).
- ^ 今日酷熱高溫33.5度 成第2個最高溫10月,香港經濟日報,2017年10月3日. [2017年10月3日].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8年3月17日).
- ^ 前國史館長張炎憲病逝 享年67歲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蘋果日報新聞,2014年10月3日 (UTC+8)(繁體中文)
维基共享资源中相关的多媒体资源:10月3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