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alk:承宣布政使司
1F616EMO在话题“请求与省 (清朝)合并”中的最新留言:5个月前
本条目页依照页面评级標準評為丙级。 本条目页属于下列维基专题范畴: |
|||||||||||||||||||||||||||||||||
---|---|---|---|---|---|---|---|---|---|---|---|---|---|---|---|---|---|---|---|---|---|---|---|---|---|---|---|---|---|---|---|---|---|
|
承宣布政使司曾於2010年8月7日通过新条目推荐投票,登上維基百科首頁的「你知道嗎?」欄位。 |
承宣布政使司曾於2009年11月10日通过新条目推荐投票,登上維基百科首頁的「你知道嗎?」欄位。 |
此頁面為第八次動員令的作品。 此條目屬於分類未知的作品之一,而此條目是一篇未知品質的作品。 |
新條目推薦
编辑- ~移動自Wikipedia:新条目推荐/候选~(最後修訂)
- 明太祖通过设立什么机构以取代行省负责的民事事务部分?--编辑维基,让真实更闪亮…… (留言) 2009年11月6日 (五) 17:12 (UTC)
- (+)支持希望以后看到关于其他两司的内容-Mys 721tx (留言) 2009年11月7日 (六) 15:38 (UTC)
- (+)支持—黑暗魔君 (留言) 2009年11月7日 (六) 16:13 (UTC)
- (+)支持-井里的绳子 (留言) 2009年11月7日 (六) 20:30 (UTC)
- (+)支持—Iflwlou [ M { 2009年11月8日 (日) 14:25 (UTC)
- (+)支持—Ai6z83xl3g (留言) 2009年11月8日 (日) 14:28 (UTC)
- (+)支持—Akimotokenta 2009年11月9日 (一) 18:25 (UTC)
- (+)支持—条目选得挺好的,一直觉得中国历史中很多机构官职等是空白的。-孙学 (留言) 2009年11月10日 (二) 16:27 (UTC)
关于本条目现在版本是否侵权之问题
编辑根据系统显示,“承宣布政使司,前身为元朝的行中书省,自太祖朱元璋攻下集庆之后自领江南行中书省;韩宋龙凤四年(1358年)在婺州设中书分省,之后每攻掠地方即设行省。太祖洪武九年(1376年)行政区划变革,明太祖将原行中书省一分为三,其中负责一省民事事务的部分列出,设立“承宣布政使司”……一般布政使进入中央多为尚书、侍郎,而中央一般委任都察院都御史、御史等出任布政使[5]。”本段主体部分编辑早于2010年1月1日以前。而根据百度百科的系统记录http://baike.baidu.com/update/id=142407,是于2010年6月30日22:39张贴,此时的维基百科主体条目完全如此,究竟是哪个版本在抄袭?难道还是维基抄袭百度?-- 上海工部局 總辦處 財務處 2010年7月31日 (六) 15:52 (UTC)
新条目推荐讨论
- 明清兩朝的哪個省級機關掌理各省民政與財政?
- (~)補充:大幅擴充與修正原條目內容錯誤。--Aaa8841 (留言) 2010年7月29日 (四) 16:50 (UTC)
- (+)支持—香港の達人重出江湖 DC8 2010年7月30日 (五) 00:42 (UTC)
(=)中立- 参考资料过于单薄。-- 上海工部局 總辦處 財務處 2010年7月30日 (五) 07:22 (UTC)(+)支持,实属不易-- 上海工部局 總辦處 財務處 2010年7月31日 (六) 18:19 (UTC)- (:)回應:不知何出此言…明史、清史稿職官志與地理志的龐大篇幅仍不足?—Aaa8841 (留言) 2010年7月30日 (五) 08:21 (UTC)
- (:)回應:明史、清史稿职官志与地理志的篇幅尽管庞大,但是对于历史类的东西不免有时会出现多种情况,仅两部史书不能说明选取的材料充分。此外,就“承宣布政使司”的问题,按照理解应该是一级行政区划,是省的另一种说法,而不是省级机关。省级机关应当是承宣布政使司衙门。-- 上海工部局 總辦處 財務處 2010年7月30日 (五) 10:50 (UTC)
- (:)回應:不知何謂「多種情況」,僅存在於明清兩朝之制度還要如何錦上添花?條目中所編寫內容只是二史書篇幅的濃縮擷取,純編列客觀的變革與管轄事實,何言不充分?辭典上與公法上,機關者:「辦理事務、有組織的機構」。布政使司全等於省是狹義指稱明朝三司制度,但在明清二朝公文奏議中「布政使司」或「布政使」即直接意表機關(官職本身即是機關!)清代布政司更完全成為省級民財機關,習慣上已非一級行政區劃。衙門則單指機關所在之硬體。--Aaa8841 (留言) 2010年7月30日 (五) 14:56 (UTC)
- (:)回應:多种情况指的是就同一历史事件在叙事过程、时间等方面,同时期多部史书表达阐述不一致的情况。此外,至于承宣布政使司是否为机关还是行政区划名的问题。承宣布政使司的前身是行中书省,而行中书省是一个行政区划的单位名称。两直隶十三布政司于公文行文中直称为两京十三省,所以不是一个机关名称而仍为行政区划名。且文中还有错误,据《大明太祖实录》卷129第一页(中华民国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1962年出版的《明实录·明太祖实录》第2044页),胡惟庸案发生于大明洪武十三年而非明洪武九年。-- 上海工部局 總辦處 財務處 2010年7月31日 (六) 03:40 (UTC)
- (:)回應:若有同时期多部史书表达阐述不一致,自應一並列出,但現在沒有。布政司既是行政區劃亦是行政機關,您不厭其煩反覆張貼的百度百科「其中负责一省民事事务的部分列出,设立承宣布政使司」同樣明確表示此機關負責民事事務,布政使既為省級區劃首長亦為該機關首長,有將職官代稱區劃之特性乃因其特定之地方管轄範圍;從職官志編排之南京宗人府、六部、都察院、通政司、王府長使司、布政司、按察司、各道、行太僕寺…etc. 無非皆乃行政機關,設職設官者即是機關,要因為可代指區劃之特性而否定機關之本質,倒果為因了。胡惟庸案已更正,查平章政事廢於九年,十三年始罷中書省無誤。另外,按司、都司與各布政司的詳細情況應歸其各自條目編寫,此處不宜繁雜。--Aaa8841 (留言) 2010年7月31日 (六) 07:00 (UTC)
- (:)回應:对不起,百度百科不是我在张贴,而是百度百科张贴维基百科的条目在先,现在百度百科的承宣布政使司条目的文章是原文张贴您编辑的文章以前的,这一点希望维基百科巡查员明察。况且我无法苟同维基百科现在在承宣布政使司明朝方面的阐述。现在的阐述无法说明南北两直隶不同于一般行省的地方。而且最近的一个版本,已经最大限度的包含了您的编辑,是将新旧两种版本进行了综合,但是阁下如此反复撤销,并且认为是维基百科抄袭百度百科,对不起,如果我更改回来的部分是维基百科抄袭百度百科在先,则本人发誓从此不再编辑维基百科,并且要求对维基百科之承宣布政使司条目进行审查,以正视听。您说我张贴百度百科,这视作是对于2009年11月10日时,所有投票通过该条目的支持者的侮辱,希望您收回“反复张贴百度百科”的这句话,谨谢-- 上海工部局 總辦處 財務處 2010年7月31日 (六) 15:38 (UTC)
- (:)回應您既釋明,我願收回「反复张贴百度百科」之語,並為受管理員附註誤導向您致歉。至於您的編版次序與年份寫法我無法苟同,恕我堅持。直隸與布政使司相異處接受您的看法,已適度編入;承宣布政使司本與直隸迥異,直隸既不設布政司,則不該於此條目細論異同,如同府條目內不應執著與直隸州異同、都指揮使司條目不應執著分辨布政使司。您若要這麼做,請移駕明朝行政區劃好好發揮,兩直隸的沿革也請至主條目北直隸、南直隸細論。--Aaa8841 (留言) 2010年7月31日 (六) 17:43 (UTC)
- (:)回應既然误会已释,而误会源于管理员的附注,则错不在您您亦不必再行致歉。至于排版与年份问题,我仍旧保留个人看法,但为了保证该条目之稳定,则不再更改。而关于直隶部分,既然文中业已说明直隶与承宣布政使司之区别,则建议移除该处的明朝直隶与承宣布政使司部分,仅留有承宣布政使司一处,此致。-- 上海工部局 總辦處 財務處 2010年7月31日 (六) 18:19 (UTC)
- (:)回應:感謝諒解,欣然接受。--Aaa8841 (留言) 2010年7月31日 (六) 18:52 (UTC)
- (:)回應您既釋明,我願收回「反复张贴百度百科」之語,並為受管理員附註誤導向您致歉。至於您的編版次序與年份寫法我無法苟同,恕我堅持。直隸與布政使司相異處接受您的看法,已適度編入;承宣布政使司本與直隸迥異,直隸既不設布政司,則不該於此條目細論異同,如同府條目內不應執著與直隸州異同、都指揮使司條目不應執著分辨布政使司。您若要這麼做,請移駕明朝行政區劃好好發揮,兩直隸的沿革也請至主條目北直隸、南直隸細論。--Aaa8841 (留言) 2010年7月31日 (六) 17:43 (UTC)
- (:)回應:对不起,百度百科不是我在张贴,而是百度百科张贴维基百科的条目在先,现在百度百科的承宣布政使司条目的文章是原文张贴您编辑的文章以前的,这一点希望维基百科巡查员明察。况且我无法苟同维基百科现在在承宣布政使司明朝方面的阐述。现在的阐述无法说明南北两直隶不同于一般行省的地方。而且最近的一个版本,已经最大限度的包含了您的编辑,是将新旧两种版本进行了综合,但是阁下如此反复撤销,并且认为是维基百科抄袭百度百科,对不起,如果我更改回来的部分是维基百科抄袭百度百科在先,则本人发誓从此不再编辑维基百科,并且要求对维基百科之承宣布政使司条目进行审查,以正视听。您说我张贴百度百科,这视作是对于2009年11月10日时,所有投票通过该条目的支持者的侮辱,希望您收回“反复张贴百度百科”的这句话,谨谢-- 上海工部局 總辦處 財務處 2010年7月31日 (六) 15:38 (UTC)
- (:)回應:若有同时期多部史书表达阐述不一致,自應一並列出,但現在沒有。布政司既是行政區劃亦是行政機關,您不厭其煩反覆張貼的百度百科「其中负责一省民事事务的部分列出,设立承宣布政使司」同樣明確表示此機關負責民事事務,布政使既為省級區劃首長亦為該機關首長,有將職官代稱區劃之特性乃因其特定之地方管轄範圍;從職官志編排之南京宗人府、六部、都察院、通政司、王府長使司、布政司、按察司、各道、行太僕寺…etc. 無非皆乃行政機關,設職設官者即是機關,要因為可代指區劃之特性而否定機關之本質,倒果為因了。胡惟庸案已更正,查平章政事廢於九年,十三年始罷中書省無誤。另外,按司、都司與各布政司的詳細情況應歸其各自條目編寫,此處不宜繁雜。--Aaa8841 (留言) 2010年7月31日 (六) 07:00 (UTC)
- (:)回應:多种情况指的是就同一历史事件在叙事过程、时间等方面,同时期多部史书表达阐述不一致的情况。此外,至于承宣布政使司是否为机关还是行政区划名的问题。承宣布政使司的前身是行中书省,而行中书省是一个行政区划的单位名称。两直隶十三布政司于公文行文中直称为两京十三省,所以不是一个机关名称而仍为行政区划名。且文中还有错误,据《大明太祖实录》卷129第一页(中华民国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1962年出版的《明实录·明太祖实录》第2044页),胡惟庸案发生于大明洪武十三年而非明洪武九年。-- 上海工部局 總辦處 財務處 2010年7月31日 (六) 03:40 (UTC)
- (:)回應:不知何謂「多種情況」,僅存在於明清兩朝之制度還要如何錦上添花?條目中所編寫內容只是二史書篇幅的濃縮擷取,純編列客觀的變革與管轄事實,何言不充分?辭典上與公法上,機關者:「辦理事務、有組織的機構」。布政使司全等於省是狹義指稱明朝三司制度,但在明清二朝公文奏議中「布政使司」或「布政使」即直接意表機關(官職本身即是機關!)清代布政司更完全成為省級民財機關,習慣上已非一級行政區劃。衙門則單指機關所在之硬體。--Aaa8841 (留言) 2010年7月30日 (五) 14:56 (UTC)
- (:)回應:明史、清史稿职官志与地理志的篇幅尽管庞大,但是对于历史类的东西不免有时会出现多种情况,仅两部史书不能说明选取的材料充分。此外,就“承宣布政使司”的问题,按照理解应该是一级行政区划,是省的另一种说法,而不是省级机关。省级机关应当是承宣布政使司衙门。-- 上海工部局 總辦處 財務處 2010年7月30日 (五) 10:50 (UTC)
- (:)回應:不知何出此言…明史、清史稿職官志與地理志的龐大篇幅仍不足?—Aaa8841 (留言) 2010年7月30日 (五) 08:21 (UTC)
- (+)支持:古代条目就是这样,基本上就只能从几本儿古书里找到,因为大部分的古书早就淹没在浩瀚的历史堆里了,没淹没的,也都是些不出名不可信的。-治愈 (留言) 2010年7月30日 (五) 09:18 (UTC)
- (+)支持: 已经很不容易了。 --Mrseacow (留言) 2010年7月31日 (六) 05:54 (UTC)
- (+)支持—Wallace High Tea with me 2010年7月31日 (六) 14:25 (UTC)
- (+)支持--玖巧仔●□留言 2010年8月3日 (二) 04:46 (UTC)
- (+)支持—Iflwlou [ M { 2010年8月4日 (三) 07:37 (UTC)
省在清朝爲承宣布政使司的別稱,無必要分開介紹,僅在歷史或命名段介紹本名由來即可 1F616EMO(喵留言) 2024年4月4日 (四) 13:17 (UT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