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门( ?—552年),在《阙特勤碑》与《毗伽可汗碑》当中被称为布民可汗古突厥文:𐰉𐰆𐰢𐰣𐰴𐰍𐰣,拉丁转写Bumïn qaγan),[1][2] 古突厥人,出身阿史那氏,称号为伊利可汗Ilig Qaγan),是突厥汗国的创立者与第一位可汗阿史那吐务,祖阿贤设、曾祖父阿史那是阿史那氏始祖。[来源请求]他的在位时间不到一年(552年),在建立突厥汗国不久后即去世。[3]:987

名称

编辑

土门与布民

编辑

汉文史料(例如《周书》、《隋书》等)当中的土门(早期中古汉语:tho'-mən,晚期中古汉语:thuə'mun)[4] 和古突厥碑铭(《阙特勤碑》与《毗伽可汗碑》)当中的布民可汗(古突厥文:𐰉𐰆𐰢𐰣𐰴𐰍𐰣,拉丁转写Bumïn qaγan)被认为是同一名人物,即突厥汗国的开创者。[5][6][7][8] 然而这两者在语音方面无法契合,对此突厥学家里巴茨基 (Rybatzki) 认为,Bumïn伊朗语的角度解析可以拆成两个部分:词根 bum- 与后缀 -in,-in 时常出现在粟特语,功能是表示昵称与(或)父名;而 bum- 可以跟古梵语 bhūmi“大地、地面、土壤、土地”,古波斯语 būmī-“大地”,粟特语 ßωmh, ßωm-“大地、土地、世界”等伊朗语比较。而中文的“土”有“大地、土壤、领土”等意思;“门”有“入口、派系、家族”等意思。考虑到粟特文化对于第一汗国的强烈影响,Bumïn 一称的意义可能由粟特人传入中国,中国人再将其翻译为“土门”这个音义兼具的名称。[9] 突厥学家芮传明认为他的理论有合理之处。[10]

其他理论认为“土门”音译自突厥语的“一万”。[11]:892[6][12]隋唐史岑仲勉认为“布民”源自梵语 bhuman“广大、富有”,[11]:892 芮传明认为 Bumïn 也可能是土门的另一个称号,只是未被中国史家记录下来。[12]

伊利

编辑

统治

编辑

与西魏建立关系

编辑

据《周书》〈突厥传〉记载,古突厥人起初居住于阿尔泰山一带,臣属于柔然汗国。到了土门担任首领之时,部落逐渐强盛,他们前往西魏的边塞购买缯絮,并希望与中国建立关系。545年(西魏大统十一年),西魏的权臣宇文泰派遣使者酒泉胡人安诺槃陁出使于古突厥人。古突厥人对此非常欣喜,互相道贺说:“如今大国使者到来,我们国家要兴起了。”546年(大统十二年),土门也派遣使者至西魏赠送方物。[3]:986 [11]:499-500

收降铁勒

编辑

后来铁勒各部落出军攻击柔然,土门率领古突厥人截击并击败了他们,因而收降了五万多户铁勒。[3]:986《周书》〈突厥传〉并没有明确记录这次事件发生的时间,[13] 司马光编纂的《资治通鉴》将其定年于土门与长乐公主结婚(见下段)的551年(南梁大宝二年、西魏大统十七年),[14] 岑仲勉认为《通鉴》的定年有误,土门后来先后向柔然与西魏请求联姻,因此击破铁勒的时间不可能是551年。[11]:500 学者薛宗正与吴玉贵都同意他的观点,而薛宗正则进一步推测时间在550年(大统十六年)或更早之前。[15][16]

联姻大国

编辑

古突厥人在收降铁勒部落之后实力大增,土门因此向宗主国柔然汗国请求联姻。柔然可汗阿那瓌对此非常愤怒,派使者前去辱骂土门,说:“你是替我锻铁的奴仆,怎么敢说出这种话?”土门也很愤怒,杀死了使者,脱离了与柔然的从属关系并转而向西魏请求联姻,宇文泰同意了土门的提议。551年7—8月(大统十七年六月),[17] 土门迎娶了西魏的长乐公主。[11]:500 [3]:986-7

同年西魏文帝去世,土门派遣使者前去吊唁并赠送两百匹马。[3]:987

古突厥—柔然战争

编辑

552年2—3月(西魏废帝元年正月),[17] 土门出兵并在怀荒镇的北方大败柔然,柔然可汗阿那瓌兵败自杀。[3]:987 [11]:17 柔然汗国经此一役过后分崩离析,并在555年彻底崩溃。[18][19][20]土门在战役后自称伊利可汗,创立了突厥汗国。[3]:987

去世与继承

编辑

552年,土门在建立汗国不久后去世,薛宗正认为死因是与柔然作战后伤重不治。[15] 汗位由他的儿子[11]:504(或是弟弟)[21][22] 科罗继承,即乙息记可汗[3]:987

古突厥碑铭中的布民可汗(土门)

编辑

鄂尔浑碑铭

编辑

突厥第二汗国时期的《阙特勤碑[23][24][25] 与《毗伽可汗碑[26][27][28] 运用了几乎相同的文句[29] 述说土门(碑文中称为布民可汗(古突厥文:𐰉𐰆𐰢𐰣𐰴𐰍𐰣,拉丁转写:Bumïn qaγan))与室点密开创突厥汗国,创建法制,征服四方民族的功绩,以及去世时四方民族前来吊信的情景。

《阙特勤碑》东面第一至四行:[30]

当上面蓝天、下面褐色大地造成时,在二者之间(也)创造了人类之子。在人类之子上面,坐有我祖先布民可汗和室点密可汗。他们即位后,创建了突厥人民的国家和法制。

(这时候)四方皆是敌人。他们率军征战,取得了所有四方的人民,全都征服了(他们)。使有头的顿首臣服,有膝的屈膝投降。并使他们住在东方直到兴安岭,西方直到铁门(关)的地方。

他们统治著二者之间的没有君长的蓝突厥。他们是英明的可汗、勇敢的可汗。他们的梅禄(大臣)也是英明的,勇敢的;他们的诸官和人民也是忠义的(直译:正直的)。因此,他们这样统治了国家。他们统治了国家并创建了法制。他们(之后)

去世了。(作为)吊信者从前面,从日出之方,有莫离 (bökli) 荒原人、唐人、吐蕃人、阿瓦尔 (apar) 人、拂林 (purum) 人、黠戛斯人、三姓骨利干人、三十姓鞑靼人、契丹人、奚 (tatabï) 人——这样多的人民前来吊信。他们是那样名声显赫的可汗。

塔里亚特碑铭

编辑

回鹘汗国时期的《塔里亚特碑》中提到了某位布民可汗,[31][32][33] 但因碑面毁损严重,[34] 因此无法确认文中的布民可汗是否就是土门。

《塔里亚特碑》东面第一行:[35]

(此处约缺损 75 个字符)药利可汗 (yolïγ qaγan)……(此处约缺损 10 个字符)布民可汗 (bumïn qaγan),这三位可汗登了位,登位统治了二百年。

其他碑铭

编辑

第二汗国时期的《翁金碑》[36] 中提到的某位射摩可汗中古汉语拟音:Dzia-Mua中古藏语拉丁转写:Zhama ;古突厥文:𐰖𐰢𐰀𐰴𐰍𐰣,拉丁转写:yama qaγan[37] 被认为可能是布民可汗,[38][39][37] 但学界对于这种解读仍存在争议。[40][41][42][43]

《翁金碑》西面第一行:[44]

据说我的祖先射摩可汗 (Yama Qaγan) 镇压、聚集、扩张并奇袭了(世界的)四方。据说当那位可汗去世时,他的人民失去了方向且离散了。据说他组织了人民并依附于……。

除此之外,过去的研究也认为第一汗国时期的《布古特碑》当中提到了布民可汗,[45][46][47] 然而,后来对于《布古特碑》进一步的考察与研究证明了碑文中所谓的“布民可汗”其实是误读,实际上该文指的是菴罗可汗[48][49]

家庭

编辑
  • 乙息记可汗,又称科罗,突厥汗国第二任可汗(552-553)
  • 木汗可汗,又称俟斤、燕都,突厥汗国第三任可汗(553-572)
  • 他钵可汗,突厥汗国第四任可汗(572-581)

注释

编辑
  1. ^ Kultegin's Memorial Complex. TÜRK BITIG. [2024-07-1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02-26) (英语). 
  2. ^ 耿世民(2005),页 120-121。
  3. ^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令狐德棻等(2022),《周书》卷五十〈异域下·突厥传〉。
  4. ^ Ryabatzki (2000), p. 206.
  5. ^ Ryabatzki (2000), p. 206-7.
  6. ^ 6.0 6.1 耿世民(2005),页 143。
  7. ^ 芮传明(2017),页 204。
  8. ^ 吴玉贵(2017),页 18。
  9. ^ Ryabatzki (2000), p. 218.
  10. ^ 芮传明(2017),页 204,注 1;页 204。
  11. ^ 11.0 11.1 11.2 11.3 11.4 11.5 11.6 岑仲勉(1958)
  12. ^ 12.0 12.1 芮传明(2017),页 204。
  13. ^ 《周书》卷五十〈异域下·突厥传〉:“十二年,土门遣使献方物。时铁勒将伐茹茹……(土门)乃求婚于茹茹。”只能知道击破铁勒在546年或之后,参见令狐德棻等(2022),页 986。
  14. ^ 司马光编,胡三省音注(1956),《资治通鉴》卷一百六十四〈梁纪二十〉,第 27 条,页 5069-5070。
  15. ^ 15.0 15.1 薛宗正(1992),页 88。
  16. ^ 吴玉贵(2017),页 10,注 9。
  17. ^ 17.0 17.1 兩千年中西曆轉換. [2024-07-2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9-05) (中文). 
  18. ^ 李延寿(1974),《北史》卷九十八〈蠕蠕传〉,页 3266-3267。
  19. ^ 吴玉贵(2017),页 11-13。
  20. ^ 袁刚(2020),页 67-72。
  21. ^ 薛宗正(1992),页 88-91。
  22. ^ 魏徵等(2019),《隋书》卷八四〈北狄·突厥传〉,页 2098。
  23. ^ Kultegin’s Memorial Complex. TÜRK BITIG. [2024-07-1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02-26) (英语). 
  24. ^ 芮传明(2017),页 179。
  25. ^ Chen, H. (2021), p. 199.
  26. ^ Bilge kagan’s Memorial Complex. TÜRK BITIG. [2024-07-2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02-04) (英语). 
  27. ^ 耿世民(2005),页 150-151。
  28. ^ Chen, H. (2021), p. 218.
  29. ^ 芮传明(2017),页 233。
  30. ^ 耿世民(2005),页 120-121。
  31. ^ Inscription El etmish Bilge kagan. TÜRK BITIG. [2024-07-2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4-01-19) (英语). 
  32. ^ Tekin (1983), p. 46, 48.
  33. ^ Katayama (1999), p. 168, 171, 172.
  34. ^ 耿世民(2005),页 206-207。
  35. ^ 耿世民(2005),页 212。
  36. ^ Memorial Complex Eletmiš Yabgu (Bilge atačim). TÜRK BITIG (英语). 
  37. ^ 37.0 37.1 Ōsawa (2011), pp. 176-177.
  38. ^ Radloff (1894-1899), p.253.
  39. ^ Marquart (1898), p.39.
  40. ^ Clauson (1957), p. 184.
  41. ^ Tekin, Talat (1968), p. 291.
  42. ^ 耿世民(2005),页 186-187。
  43. ^ 芮传明(2017),页 259、262-263。
  44. ^ Ōsawa (2011), p. 168, 173.
  45. ^ Kljaštornyj & Livšic (1972), p. 73, 75, 76, 86.
  46. ^ 林梅村(1994),页 68-70。
  47. ^ 吉田丰(2020),页 105-106。
  48. ^ Yoshida & Moriyasu (1999), pp. 123-4.
  49. ^ 吉田丰(2020),页 109、113-115。
  50. ^ 欧阳脩、宋祁(1975),《新唐书》,卷二一五下〈突厥下〉,页 6055。
  51. ^ 孟楷卓、于子轩(2022),页 171-177。

参考文献

编辑
  • 令狐德棻等(2022),《周书》,点校本二十四史修订本,北京:中华书局ISBN 978-7-101-15945-5
  • 魏徵等(2019),《隋书》,点校本二十四史修订本,北京:中华书局ISBN 978-7-101-13628-9
  • 李延寿(1974),《北史》,北京:中华书局。
  • 欧阳脩宋祁(1975),《新唐书》,北京:中华书局。
  • 司马光编,胡三省音注(1956),《资治通鉴》,北京:中华书局。
  • 吉田丰(2020),〈布古特碑粟特语部分再考〉,《中山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第 60 卷,第 4 期,页 105-115。
  • 岑仲勉(1958),《突厥集史》,北京:中华书局。
  • 吴玉贵(2017),《突厥汗国与隋唐关系史研究》,北京:商务印书馆ISBN 978-7-100-13887-1
  • 林梅村(1994),〈布古特所出粟特文突厥可汗纪功碑考〉,《民族研究》,第 2 期,页 64-71。
  • 耿世民(2005),《古代突厥文碑铭研究》,北京: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
  • 芮传明(2017),《古突厥碑铭研究》,增订本,北京:商务印书馆。
  • 孟楷卓、于子轩(2022),〈以室点密为中心再探突厥早期史〉,《历史研究》,第 4 期,页 165-187。
  • 薛宗正(1992),《突厥史》,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 袁刚(2020),〈552~555年柔然余部史事稽考〉,《内蒙古社会科学》,第 41 卷,第 6 期,页 67-73。
  • Chen, Hao (2021) A History of the Second Türk Empire (ca. 682–745 AD). Leiden: Brill. ISBN 978-90-04-46493-3.
  • Clauson, Gerard (1957) "The Ongin Inscription", The Journal of the Royal Asiatic Society of Great Britain and Ireland, No. 3. pp. 177-192.
  • Katayama, Akio(片山章雄) (1999) "タリアト碑文 Tariat Inscription", in Takao Moriyasu & Ayudai Ochir (eds), Provisional Report of Researches on Historical Sites and Inscriptions in Mongolia from 1996 to 1998(モンゴル国现存遗迹・碑文调查研究报告). Toyonaka: Osaka University, The Society of Central Euroasian Studies. pp. 168-176.
  • Kljaštornyj Sergej G. & Livšic Vladimir A. (1972) "The Sogdian Inscription of Bugut Revised", Acta Orientalia Academiae Scientiarum Hungaricae, Vol. 26, No. 1. pp. 69-102.
  • Marquart, Josef (1898) Die Chronologie der Alttürkischen Inschriften. Leipzig: Dieterich'sche verlags.
  • Ōsawa Takashi (2011) "Revisiting the Ongi inscription of Mongolia from the Second Turkic Qaγanate on the basis of rubbings by G. J. Ramstedt", SUSA/JSFOu, Vol. 93. pp. 147-203.
  • Radloff, Wilhelm (1894-1899) Die alttürkischen Inschriften der Mongolei. St. Petersburg: Imp. Akademii Nauka.
  • Ryabatzki, Volker (2000) "Titles of Türk and Uigur Rulers in the Old Turkic Inscriptions", Central Asiatic Journal, Vol. 44, No. 2. pp. 205-292.
  • Tekin, Talat (1968) A Grammar of Orkhon Turkic. Bloomington: Indiana University.
  • Tekin, Talat (1983) "The Tariat (Terkhin) Inscription", Acta Orientalia Academiae Scientiarum Hungaricae, Vol. 37, No. 1. pp. 43-68.
  • Yoshida, Yukata(吉田 丰)& Moriyasu Takao(森安孝夫)(1999) "ブグト碑文 Bugut Inscription", in Takao Moriyasu & Ayudai Ochir (eds), Provisional Report of Researches on Historical Sites and Inscriptions in Mongolia from 1996 to 1998(モンゴル国现存遗迹・碑文调查研究报告). Toyonaka: Osaka University, The Society of Central Euroasian Studies. pp. 122-125.
新头衔 东突厥可汗
552年
继任者:
乙息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