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门( ?—552年),在《闕特勤碑》與《毗伽可汗碑》當中被稱為布民可汗古突厥文:𐰉𐰆𐰢𐰣𐰴𐰍𐰣,拉丁轉寫Bumïn qaγan),[1][2] 古突厥人,出身阿史那氏,称號為伊利可汗Ilig Qaγan),是突厥汗国的创立者與第一位可汗阿史那吐務,祖阿賢設、曾祖父阿史那是阿史那氏始祖。[來源請求]他的在位時間不到一年(552年),在建立突厥汗國不久後即去世。[3]:987

名稱

编辑

土門與布民

编辑

漢文史料(例如《周書》、《隋書》等)當中的土門(早期中古漢語:tho'-mən,晚期中古漢語:thuə'mun)[4] 和古突厥碑銘(《闕特勤碑》與《毗伽可汗碑》)當中的布民可汗(古突厥文:𐰉𐰆𐰢𐰣𐰴𐰍𐰣,拉丁轉寫Bumïn qaγan)被認為是同一名人物,即突厥汗國的開創者。[5][6][7][8] 然而這兩者在語音方面無法契合,對此突厥學家里巴茨基 (Rybatzki) 認為,Bumïn伊朗語的角度解析可以拆成兩個部分:詞根 bum- 與後綴 -in,-in 時常出現在粟特語,功能是表示暱稱與(或)父名;而 bum- 可以跟古梵語 bhūmi「大地、地面、土壤、土地」,古波斯語 būmī-「大地」,粟特語 ßωmh, ßωm-「大地、土地、世界」等伊朗語比較。而中文的「土」有「大地、土壤、領土」等意思;「門」有「入口、派系、家族」等意思。考慮到粟特文化對於第一汗國的強烈影響,Bumïn 一稱的意義可能由粟特人傳入中國,中國人再將其翻譯為「土門」這個音義兼具的名稱。[9] 突厥學家芮傳明認為他的理論有合理之處。[10]

其他理論認為「土門」音譯自突厥語的「一萬」。[11]:892[6][12]隋唐史岑仲勉認為「布民」源自梵語 bhuman「廣大、富有」,[11]:892 芮傳明認為 Bumïn 也可能是土門的另一個稱號,只是未被中國史家記錄下來。[12]

伊利

编辑

統治

编辑

與西魏建立關係

编辑

據《周書》〈突厥傳〉記載,古突厥人起初居住於阿爾泰山一帶,臣屬於柔然汗國。到了土門擔任首領之時,部落逐漸強盛,他們前往西魏的邊塞購買繒絮,並希望與中國建立關係。545年(西魏大統十一年),西魏的權臣宇文泰派遣使者酒泉胡人安諾槃陁出使於古突厥人。古突厥人對此非常欣喜,互相道賀說:「如今大國使者到來,我們國家要興起了。」546年(大統十二年),土門也派遣使者至西魏贈送方物。[3]:986 [11]:499-500

收降鐵勒

编辑

後來鐵勒各部落出軍攻擊柔然,土門率領古突厥人截擊並擊敗了他們,因而收降了五萬多戶鐵勒。[3]:986《周書》〈突厥傳〉並沒有明確記錄這次事件發生的時間,[13] 司馬光編纂的《資治通鑑》將其定年於土門與長樂公主結婚(見下段)的551年(南梁大寶二年、西魏大統十七年),[14] 岑仲勉認為《通鑑》的定年有誤,土門後來先後向柔然與西魏請求聯姻,因此擊破鐵勒的時間不可能是551年。[11]:500 學者薛宗正與吳玉貴都同意他的觀點,而薛宗正則進一步推測時間在550年(大統十六年)或更早之前。[15][16]

聯姻大國

编辑

古突厥人在收降鐵勒部落之後實力大增,土門因此向宗主國柔然汗國請求聯姻。柔然可汗阿那瓌對此非常憤怒,派使者前去辱罵土門,說:「你是替我鍛鐵的奴僕,怎麼敢說出這種話?」土門也很憤怒,殺死了使者,脫離了與柔然的從屬關係並轉而向西魏請求聯姻,宇文泰同意了土門的提議。551年7—8月(大統十七年六月),[17] 土門迎娶了西魏的長樂公主。[11]:500 [3]:986-7

同年西魏文帝去世,土門派遣使者前去弔唁並贈送兩百匹馬。[3]:987

古突厥—柔然戰爭

编辑

552年2—3月(西魏廢帝元年正月),[17] 土門出兵並在懷荒鎮的北方大敗柔然,柔然可汗阿那瓌兵敗自殺。[3]:987 [11]:17 柔然汗國經此一役過後分崩離析,並在555年徹底崩潰。[18][19][20]土門在戰役後自稱伊利可汗,創立了突厥汗國。[3]:987

去世與繼承

编辑

552年,土門在建立汗國不久後去世,薛宗正認為死因是與柔然作戰後傷重不治。[15] 汗位由他的兒子[11]:504(或是弟弟)[21][22] 科羅繼承,即乙息記可汗[3]:987

古突厥碑銘中的布民可汗(土門)

编辑

鄂爾渾碑銘

编辑

突厥第二汗國時期的《闕特勤碑[23][24][25] 與《毗伽可汗碑[26][27][28] 運用了幾乎相同的文句[29] 述說土門(碑文中稱為布民可汗(古突厥文:𐰉𐰆𐰢𐰣𐰴𐰍𐰣,拉丁轉寫:Bumïn qaγan))與室點密開創突厥汗國,創建法制,征服四方民族的功績,以及去世時四方民族前來弔信的情景。

《闕特勤碑》東面第一至四行:[30]

當上面藍天、下面褐色大地造成時,在二者之間(也)創造了人類之子。在人類之子上面,坐有我祖先布民可汗和室點密可汗。他們即位後,創建了突厥人民的國家和法制。

(這時候)四方皆是敵人。他們率軍征戰,取得了所有四方的人民,全都征服了(他們)。使有頭的頓首臣服,有膝的屈膝投降。並使他們住在東方直到興安嶺,西方直到鐵門(關)的地方。

他們統治著二者之間的沒有君長的藍突厥。他們是英明的可汗、勇敢的可汗。他們的梅祿(大臣)也是英明的,勇敢的;他們的諸官和人民也是忠義的(直譯:正直的)。因此,他們這樣統治了國家。他們統治了國家並創建了法制。他們(之後)

去世了。(作為)弔信者從前面,從日出之方,有莫離 (bökli) 荒原人、唐人、吐蕃人、阿瓦爾 (apar) 人、拂林 (purum) 人、黠戛斯人、三姓骨利干人、三十姓韃靼人、契丹人、奚 (tatabï) 人——這樣多的人民前來弔信。他們是那樣名聲顯赫的可汗。

塔里亞特碑銘

编辑

回鶻汗國時期的《塔里亞特碑》中提到了某位布民可汗,[31][32][33] 但因碑面毀損嚴重,[34] 因此無法確認文中的布民可汗是否就是土門。

《塔里亞特碑》東面第一行:[35]

(此處約缺損 75 個字符)藥利可汗 (yolïγ qaγan)……(此處約缺損 10 個字符)布民可汗 (bumïn qaγan),這三位可汗登了位,登位統治了二百年。

其他碑銘

编辑

第二汗國時期的《翁金碑》[36] 中提到的某位射摩可汗中古漢語擬音:Dzia-Mua中古藏語拉丁轉寫:Zhama ;古突厥文:𐰖𐰢𐰀𐰴𐰍𐰣,拉丁轉寫:yama qaγan[37] 被認為可能是布民可汗,[38][39][37] 但學界對於這種解讀仍存在爭議。[40][41][42][43]

《翁金碑》西面第一行:[44]

據說我的祖先射摩可汗 (Yama Qaγan) 鎮壓、聚集、擴張並奇襲了(世界的)四方。據說當那位可汗去世時,他的人民失去了方向且離散了。據說他組織了人民並依附於……。

除此之外,過去的研究也認為第一汗國時期的《布古特碑》當中提到了布民可汗,[45][46][47] 然而,後來對於《布古特碑》進一步的考察與研究證明了碑文中所謂的「布民可汗」其實是誤讀,實際上該文指的是菴羅可汗[48][49]

家庭

编辑
  • 乙息記可汗,又稱科羅,突厥汗國第二任可汗(552-553)
  • 木汗可汗,又稱俟斤、燕都,突厥汗國第三任可汗(553-572)
  • 他鉢可汗,突厥汗國第四任可汗(572-581)

註釋

编辑
  1. ^ Kultegin's Memorial Complex. TÜRK BITIG. [2024-07-1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02-26) (英语). 
  2. ^ 耿世民(2005),頁 120-121。
  3. ^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令狐德棻等(2022),《周書》卷五十〈異域下·突厥傳〉。
  4. ^ Ryabatzki (2000), p. 206.
  5. ^ Ryabatzki (2000), p. 206-7.
  6. ^ 6.0 6.1 耿世民(2005),頁 143。
  7. ^ 芮傳明(2017),頁 204。
  8. ^ 吳玉貴(2017),頁 18。
  9. ^ Ryabatzki (2000), p. 218.
  10. ^ 芮傳明(2017),頁 204,注 1;頁 204。
  11. ^ 11.0 11.1 11.2 11.3 11.4 11.5 11.6 岑仲勉(1958)
  12. ^ 12.0 12.1 芮傳明(2017),頁 204。
  13. ^ 《周書》卷五十〈異域下·突厥傳〉:「十二年,土門遣使獻方物。時鐵勒將伐茹茹……(土門)乃求婚於茹茹。」只能知道擊破鐵勒在546年或之後,參見令狐德棻等(2022),頁 986。
  14. ^ 司馬光編,胡三省音註(1956),《資治通鑑》卷一百六十四〈梁紀二十〉,第 27 條,頁 5069-5070。
  15. ^ 15.0 15.1 薛宗正(1992),頁 88。
  16. ^ 吳玉貴(2017),頁 10,注 9。
  17. ^ 17.0 17.1 兩千年中西曆轉換. [2024-07-2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9-05) (中文). 
  18. ^ 李延壽(1974),《北史》卷九十八〈蠕蠕傳〉,頁 3266-3267。
  19. ^ 吳玉貴(2017),頁 11-13。
  20. ^ 袁剛(2020),頁 67-72。
  21. ^ 薛宗正(1992),頁 88-91。
  22. ^ 魏徵等(2019),《隋書》卷八四〈北狄·突厥傳〉,頁 2098。
  23. ^ Kultegin’s Memorial Complex. TÜRK BITIG. [2024-07-1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02-26) (英语). 
  24. ^ 芮傳明(2017),頁 179。
  25. ^ Chen, H. (2021), p. 199.
  26. ^ Bilge kagan’s Memorial Complex. TÜRK BITIG. [2024-07-2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02-04) (英语). 
  27. ^ 耿世民(2005),頁 150-151。
  28. ^ Chen, H. (2021), p. 218.
  29. ^ 芮傳明(2017),頁 233。
  30. ^ 耿世民(2005),頁 120-121。
  31. ^ Inscription El etmish Bilge kagan. TÜRK BITIG. [2024-07-2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4-01-19) (英语). 
  32. ^ Tekin (1983), p. 46, 48.
  33. ^ Katayama (1999), p. 168, 171, 172.
  34. ^ 耿世民(2005),頁 206-207。
  35. ^ 耿世民(2005),頁 212。
  36. ^ Memorial Complex Eletmiš Yabgu (Bilge atačim). TÜRK BITIG (英语). 
  37. ^ 37.0 37.1 Ōsawa (2011), pp. 176-177.
  38. ^ Radloff (1894-1899), p.253.
  39. ^ Marquart (1898), p.39.
  40. ^ Clauson (1957), p. 184.
  41. ^ Tekin, Talat (1968), p. 291.
  42. ^ 耿世民(2005),頁 186-187。
  43. ^ 芮傳明(2017),頁 259、262-263。
  44. ^ Ōsawa (2011), p. 168, 173.
  45. ^ Kljaštornyj & Livšic (1972), p. 73, 75, 76, 86.
  46. ^ 林梅村(1994),頁 68-70。
  47. ^ 吉田豐(2020),頁 105-106。
  48. ^ Yoshida & Moriyasu (1999), pp. 123-4.
  49. ^ 吉田豐(2020),頁 109、113-115。
  50. ^ 歐陽脩、宋祁(1975),《新唐書》,卷二一五下〈突厥下〉,頁 6055。
  51. ^ 孟楷卓、于子軒(2022),頁 171-177。

參考文獻

编辑
  • 令狐德棻等(2022),《周書》,點校本二十四史修訂本,北京:中華書局ISBN 978-7-101-15945-5
  • 魏徵等(2019),《隋書》,點校本二十四史修訂本,北京:中華書局ISBN 978-7-101-13628-9
  • 李延壽(1974),《北史》,北京:中華書局。
  • 歐陽脩宋祁(1975),《新唐書》,北京:中華書局。
  • 司馬光編,胡三省音註(1956),《資治通鑑》,北京:中華書局。
  • 吉田豐(2020),〈布古特碑粟特語部分再考〉,《中山大學學報( 社會科學版)》,第 60 卷,第 4 期,頁 105-115。
  • 岑仲勉(1958),《突厥集史》,北京:中華書局。
  • 吳玉貴(2017),《突厥汗國與隋唐關係史研究》,北京:商務印書館ISBN 978-7-100-13887-1
  • 林梅村(1994),〈布古特所出粟特文突厥可汗紀功碑考〉,《民族研究》,第 2 期,頁 64-71。
  • 耿世民(2005),《古代突厥文碑銘研究》,北京:中央民族大學出版社。
  • 芮傳明(2017),《古突厥碑銘研究》,增訂本,北京:商務印書館。
  • 孟楷卓、于子軒(2022),〈以室點密為中心再探突厥早期史〉,《歷史研究》,第 4 期,頁 165-187。
  • 薛宗正(1992),《突厥史》,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
  • 袁剛(2020),〈552~555年柔然餘部史事稽考〉,《內蒙古社會科學》,第 41 卷,第 6 期,頁 67-73。
  • Chen, Hao (2021) A History of the Second Türk Empire (ca. 682–745 AD). Leiden: Brill. ISBN 978-90-04-46493-3.
  • Clauson, Gerard (1957) "The Ongin Inscription", The Journal of the Royal Asiatic Society of Great Britain and Ireland, No. 3. pp. 177-192.
  • Katayama, Akio(片山章雄) (1999) "タリアト碑文 Tariat Inscription", in Takao Moriyasu & Ayudai Ochir (eds), Provisional Report of Researches on Historical Sites and Inscriptions in Mongolia from 1996 to 1998(モンゴル国現存遺蹟・碑文調査研究報告). Toyonaka: Osaka University, The Society of Central Euroasian Studies. pp. 168-176.
  • Kljaštornyj Sergej G. & Livšic Vladimir A. (1972) "The Sogdian Inscription of Bugut Revised", Acta Orientalia Academiae Scientiarum Hungaricae, Vol. 26, No. 1. pp. 69-102.
  • Marquart, Josef (1898) Die Chronologie der Alttürkischen Inschriften. Leipzig: Dieterich'sche verlags.
  • Ōsawa Takashi (2011) "Revisiting the Ongi inscription of Mongolia from the Second Turkic Qaγanate on the basis of rubbings by G. J. Ramstedt", SUSA/JSFOu, Vol. 93. pp. 147-203.
  • Radloff, Wilhelm (1894-1899) Die alttürkischen Inschriften der Mongolei. St. Petersburg: Imp. Akademii Nauka.
  • Ryabatzki, Volker (2000) "Titles of Türk and Uigur Rulers in the Old Turkic Inscriptions", Central Asiatic Journal, Vol. 44, No. 2. pp. 205-292.
  • Tekin, Talat (1968) A Grammar of Orkhon Turkic. Bloomington: Indiana University.
  • Tekin, Talat (1983) "The Tariat (Terkhin) Inscription", Acta Orientalia Academiae Scientiarum Hungaricae, Vol. 37, No. 1. pp. 43-68.
  • Yoshida, Yukata(吉田 豐)& Moriyasu Takao(森安孝夫)(1999) "ブグト碑文 Bugut Inscription", in Takao Moriyasu & Ayudai Ochir (eds), Provisional Report of Researches on Historical Sites and Inscriptions in Mongolia from 1996 to 1998(モンゴル国現存遺蹟・碑文調査研究報告). Toyonaka: Osaka University, The Society of Central Euroasian Studies. pp. 122-125.
新頭銜 東突厥可汗
552年
繼任者:
乙息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