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fimprove |time=2009-12-13T07:17:50+00:00 }}

{{Expert|time=2015-12-14T03:46:42+00:00}} {{LGBT sidebar}}

一对同志情侣

男同性恋者是指具有同性恋性取向男性。男同性恋者的身体生理构造与其他性取向男性无异,惟心理生理上受到同性所吸引。在很多情况下,“同性恋”被用来指代“男同性恋者”,这是起因于忽略或者未意识到女同性恋者也是同性恋群体的一部分。

在法律定义上,“男同性恋”一词倾向归于男性之间的性关系。男同性恋的身份认同过程因人而异,有些在青春期就已察觉自己被男性所吸引,而有些人在青春期过后(如:投入社会工作后)才意识到自己同性恋的倾向。

同义词

编辑

中文

编辑

在中国古代,对于男性同性恋有数种委婉说法:

在现代,对于男性的同性恋人士,中文的规范说法为男同性恋者,而一般口语中则常以男同志称呼之。

粤语中,通常会用来源于英文“gay”的音译“基”或“基佬”来指称男同性恋者。通常“基佬”一词带有贬损色彩。

英文

编辑
 
在阿根廷的同性恋群体

英文中,代表“同性恋”的用语“{{lang|en|gay}}”也通常被用来指代男同性恋者(虽然女同性恋者也会在很少场合被称为gay)。“Gay”一词原本用于表示“快乐”、“开心”或“明亮”。到了19世纪开始,并在20世纪开始逐渐被大众使用[1]

到了20世纪末,“gay”一词被主要的LGBT群体推荐用来指称同性恋者[2][3],以取代具有医学意味的“homosexual”一词。在同一时间,该词也开始被附带出一些贬义的用法,并在某些英语国家流行起来。比如“That's so gay.”。

此外还有带有冒犯含义的“queer”(酷儿,通常用于指称一切非异性恋的性取向人士)、“{{lang|en|faggot}}”或医学上使用的{{lang|en|homosexuals}}。

人口数目

编辑

对男同性恋者在人口中所占比例的统计不同立场的群体,根据不同的统计方式会得出差别很大的统计数字。统计男同性恋者在人口中的比例有困难的原因,一个是调查者调查的本质,比如是根据发生同性性行为来定义同性恋或是根据对同性的性吸引力来定义同性恋。另一个原因是因为这些统计很大部分都是根据受访者自己的报告,在同性恋者受到法律迫害或社会歧视或其他因素影响而对于承认自身为同性恋有风险的地区,同性恋者并不会真实报告自己的性取向,这也影响了统计数据的准确性。

金赛博士最著名的于1948年发表的关于男性性行为的研究《人类男性性行为》中,根据金赛量表来统计,总结出美国37%的男子在成年后通过与另一名男子的接触达致性高潮[4]

澳洲

编辑

澳洲2001年-2002年的一份调查,电话访问了19,307人,其中1.6%的人士自我定义为男同性恋者[5]。其中有8.6%的男性说他们对同性感觉吸引力或发生过同性性行为[6]。总体而言,5.9%的男性说他们一生当中经历过同性性行为。一半发生过同性性行为的男性自我认为是异性恋者[7]

丹麦

编辑

丹麦1992年的一份随机调查中发现1,373名受访者当中有2.7%报告说他们曾经有同性性行为的经历。[8]

法国

编辑

法国一份1992年的调查发现,受访的20,055人当中,4.1%的男性一生中至少有一次同性性行为的经验。[9]

英国

编辑

英国一份1992年的调查发现,受访的8,337名英国男性中,6.1%有过“同性恋经验”,以及3.6%的人曾有“一名或以上同性伴侣”。[10]

人权

编辑

自我认同

编辑
 
一间位于美国西雅图的男同志酒吧

男同性恋者在意识到自己对同性感到吸引力、认识自己同性性取向到接受并认同的过程是男同性恋自我身份认同和建立的过程。这一过程受到社会认同的影响。在同性恋与主流价值观有冲突的社会,同性恋者因为受到社会和大众压力的影响,造成同性恋者自我认同的主要障碍,同时带来了一些家庭和社会问题。

认同自己同性恋身份并向他人透露的过程称为出柜。个人根据自身家庭情况、受教育程度、宗教信仰、社会地位等因素而对与自己关系亲疏的人士进行出柜。有人只在寻找伴侣时出柜,有人会选择告诉自己的朋友甚至家人,也有人会完全公开自己的性取向。同时也有一些男同性恋者一辈子也不愿公开自己的同性恋倾向。在中国内地,因传宗接代思想的影响,很多男同性恋者不敢向家人坦白自己的性取向,有些外出打工的人士每到过年回家被家人催促婚事时都受到巨大的精神压力,部分人担心家人不能接受其同性恋取向。很多男同性恋会与异性恋的女性结婚,这些男同性恋者的妻子被称同妻(中国民间称呼)。亦有男同性恋者在网上相约女同性恋者腐女等回家见父母,甚至进行形式婚姻

婚姻

编辑

{{Main|同性婚姻|同妻}} 目前全球有15个国家在全国性的法律中设有同性婚姻制度,4个国家的部分州或省份有此制度。在承认同性婚姻的国家,男同性恋者可以注册结婚。在中国,同性恋婚姻不受认可,因此很多男同性恋者迫于社会文化传宗接代的压力,而与异性恋女性结婚。也有男同性恋者与女同性恋者进行协商,之后进行只有结婚名义的形式婚姻。虽然这种婚姻受到法律的实际认可,但是夫妻双方通常不发生性行为。

圈内术语

编辑

在中文男同性恋社区,有不少社区内使用而外界并不熟知的术语。表列如下:

 
男同志的标志

类型代称

编辑
  • 猴:体型偏瘦或很瘦者,由于体脂肪偏低因此多半容易看得出线条。
  • 狼:男同志中体态比较结实精壮且成熟者;
  • 狒狒:普通体形,不胖不瘦,体型比较匀者;
  • 熊:体形壮硕,虎背熊腰,部分胖中带有肌肉,包括毛毛熊(有胸毛等体毛者)、黑熊、肌肉熊、小熊;
  • 狸、猫:男同志中体态比较圆圆可爱者;
  • 猪:男同志中体态过胖者;
  • 直男、异男:异性恋男性;
  • MB({{lang|en|Money Boy}}):为男同性恋者提供性服务的男性(部分为直男)。

体位

编辑

地方称呼

编辑
  • 风臀:古吴语词汇。意指男子同性做爱时的肛门,也指男子同性做爱时被动的一方。[11]
  • 飘飘:男同志(四川语)。

其它

编辑
  • BAREBACK (BB):无套性行为
  • No face, no chat (NFNC):没放脸照不回复
  • Long Term Relationship (LTR):长久关系

择偶模式

编辑

部份男同性恋者在选择伴侣时,会有特定的喜好。很多的男同性恋者认同自己的男性性别身份,并喜爱具有阳刚气质和健硕外型的伴侣,例如运动肌肉选手外型的男性或是熊族。也有男同性恋者喜欢具有阴柔气质的外型,例如长相较白晢、斯文的男性。

另外,亦有部分男同性恋者会聚集在健身房,以提升自己的吸引力,相比起不太在意男性肌肉的女性,部分男同性恋者喜欢拥有健硕胸肌腹肌、身材强壮的“肌肉男”,这点与异性恋男性喜欢乳房较丰满的女性类似。

部分男性对穿着制服、西装等的男性比较感觉吸引力,被称为“正装控”男同性恋者。

除了与自己年纪相约的人,部分男同性恋者也会打破年龄介限,喜欢跟年长者或是较年轻的男性(每国的性自主权年龄不同)发生性行为。

性行为

编辑
 
在柏林的一对同志恋人

{{Main|男男性行为}}

从社会学角度看,同性恋是一种自我身份的认同,即男同性恋者认同自己是男人并倾慕同性的倾向。同性性行为不直接等同于同性恋,例如士兵服役时因环境缺乏女性,为发泄性欲会与同行男性发生境遇性性行为,但这并不代表他们是同性恋。虽然某些社会群体认为男同性恋者更倾向于滥交,但男同性恋者也可以与伴侣保持专一性关系

因为男性没有阴道,因此男同性恋之间无法进行阴道性交

肛交是在男同性恋人群性行为方式的一种。在中文的同性恋群体中,进行插入的一方称为“1”(号),接受插入的一方被称为“0”(号)。由于肛交较阴道性交危险,为了避免各种性病的传染,有许多男同性恋者与其他性倾向者一样会在发生性行为时会选择戴上保险套,避免体液交换,以达到安全性行为。然而也有些人进行不使用保险套的性行为,以免去保险套阻碍性行为的不便。

除了肛交之外,男同性恋者还会进行口交互相自慰的方式来达到性高潮

有部分男同性恋者对于特定事物有著特殊的偏好,譬如特别迷恋制服、靴子、袜子等。个别男同性恋者甚至会进行BDSM拳交等。应当注意这些偏好与性取向无关。

宗教信仰

编辑

台湾

编辑

林建宏对UThome男同志聊天室发放网路问卷调查,一共回收352份。该份调查显示台湾男同性恋当中,无宗教信仰者最多占比为59.09%,佛教占比为20.45%,道教占比为11.36%,一贯道占2.56%,基督教3.98%,天主教1.14%,其它1.42%,主要以无宗教信仰和佛教为多数[12]

中国大陆

编辑

联合国开发计划署发布的“中国性少数群体生存状况”报告,以线上问卷的形式,利用网络社交平台以滚雪球方式获取问卷调查。该问卷回收28454份,其中LGBTI群体占18088份,主要的组成群体为居住在城市、具有大学教育程度的“80后”及“90后”。该份调查显示,约五分之一的LGBTI群体有宗教信仰,其中大多数信仰佛教,也有一定比例信仰基督教新教、道教等其他宗教[13]

美国

编辑

皮尤研究中心对美国民众进行电话访问调查其宗教信仰,在35071位成人中,有1604位表明自己是同性恋或双性恋。在LGB群体里,基督信仰占48%(新教占29%,天主教占17%,摩门教占1%),无特别宗教信仰者占41%,一神普救派等自由信仰运动占2.9%,新时代运动(如威卡教新异教主义等)占2.4%,犹太教2%,佛教2%,伊斯兰1%,印度教1%[14][15]。相较于美国大众有71%为基督徒,LGB群体比较倾向于非基督教信仰[16]

社会态度

编辑

爱滋污名

编辑

肛交为男同性恋者间常见的性交方式之一,如同其它进行体液交换的男女性交方式一样,同为感染HIV病毒的管道之一。

2013年很多国家的艾滋病控管机构发表当年的统计,发现艾滋病的感染率在男同性恋者当中有上升的趋势。总结其因素为不使用保险套的性行为增加,以及没有进行适时的艾滋病病毒检测。

根据美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2013年的报告显示,2005年到2011年间,美国男男性行为者在过去12个月中不使用安全套的肛门性交行为增加了20%。2011年,全美48个州中,一半的新感染案例都是通过男男性行为发生的[17]

英国公众健康部门2013年发布的统计发现,2012年共有3,250名男同性恋者和双性恋者感染HIV,为英国有记录以来最高的数字[18]

研究显示,对爱滋感染者污名化,以及对群体的各种标签化行为,容易导致个体会避免面对HIV的相关检测,而成为疾病筛检预防上的漏洞。在整个疾病预防的角度上,污名化与安全性行为呈现负相关,显现出在污名化严重的区域中,安全性行为的推行更加不易[19]

恐同情绪

编辑

恐同症的全名是“同性恋恐惧症”,由George Weinberg于1972年提出,指畏惧跟同性恋者有近距离接触,且想施加惩罚于同性恋者身上的一种病症,这种恐惧大多是不理性的。但此概念逐渐脱离临床症状,而应用于社会及文化范畴,指对于同性恋者没来由的恐惧、歧视、偏见、攻击等。有学者区分出“内化恐同” (internalized homophobia),以及“制度化恐同” (institutional homophobia)两种概念。前者指人们对于自己被同性吸引的事实产生羞耻感、自我憎厌等,而后者则指学校、政府、商业机构、宗教团体等社会体制,在政策及人事上,对不同性倾向人士的不公对待和歧视[20]

“恐同”产生的机制困扰著心理学家们,直到现在,人们还没有得到一个明确的结论。基尔马丁教授(Prof. Kilmartin)主张,男性恐同者的恐惧可能来自性别刻板印象。换言之,对于一些男性而言,与男同性恋来往让他们感觉自身“男子气概”受到威胁。当他们与男性同性恋接触时,他们感到自己的价值观受到挑战,进而产生不安全、焦虑、恐惧、愤怒等负面情感。恐同态度“保护”他们不被“同性恋式的行为”威胁,从而保全自己的“男子气概”[21]

根据加拿大学者安德森(Richard Andersen)与费特娜(Tina Fetner)的研究,对同性恋的友善程度可能和贫富差距有关。他们比较三十五个民主国家的“世界价值调查”样本后发现:经济不平等扩大时,对同性恋不友善的程度会升高。反之,国家经济成长后,对同性恋宽容度随之提高[22]

一份美国研究综述发现,对同性恋持负面态度的人,通常[23]

  • 较少和男女同性恋有接触往来
  • 较少参与同性性行为或认同自身为同志
  • 倾向对同侪感知到负面态度
  • 童年时期居住在把“反对同性恋”当作规范的地区
  • 比较年长和未受过教育
  • 较为虔诚,常上教堂,并且保有保守派的宗教意识形态
  • 倾向表达传统、刻板的性别角色
  • 对性持保守、负面或罪恶的态度
  • 倾向威权主义或具相关之人格特质

对同性恋的恐惧和刑事定罪阻碍了关于MSMHIV传播的研究,也阻碍了这些国家控制HIV的努力[24]

性悖轨法

编辑

{{main|性悖轨法}} 男男之间的性交行为在历史上曾被很多国家所禁止,违者会受到严厉的惩罚。即使在今天,两名成年男子之间自愿的性交行为在全球70个国家有刑事风险。联合国人权理事会,在1994年认定将同性性行为入罪,是以国家法律歧视他人性倾向,违反人权保障[25]

著名的同性恋人士

编辑

{{seealso|LGBT人士列表}} 在历史上有不少著名的男同性恋人士,当中有受到迫害而死的奥斯卡·王尔德、电脑之父艾伦·图灵等。随著西方世界对同性恋态度越趋宽容,越来越多的男同性恋者开始公开自己的身份,如苹果公司CEO提姆·库克

参见

编辑

参考文献

编辑

{{Reflist}}

外部链接

编辑

{{-}} {{性别和性身份}} {{LGBT}}

Category:男同性恋

  1. ^ {{cite web | last = Harper | first = Douglas | authorlink = Douglas Harper | title = Gay | work = Online Etymology dictionary | date = 2001–2013 | url = http://www.etymonline.com/index.php?term=gay}}
  2. ^ {{cite web|url=http://www.glaad.org/reference/offensive%7Ctitle=GLAAD Media Reference Guide – Offensive Terms To Avoid|date = 2012-04-21}}
  3. ^ {{cite web|url=http://www.apastyle.org/sexuality.html%7Ctitle=APA Style Guide: Avoiding Heterosexual Bias in Language}}
  4. ^ The Kinsey Institute Data from Alfred Kinsey's Studies {{webarchive|url=https://web.archive.org/web/20100726194522/http://www.kinseyinstitute.org/research/ak-data.html |date=2010-07-26 }}. Published online.
  5. ^ http://www.ncbi.nlm.nih.gov/pubmed/14696704
  6. ^ http://www.ncbi.nlm.nih.gov/pubmed/14696706
  7. ^ {{cite journal |author=Smith AM, Rissel CE, Richters J, Grulich AE, de Visser RO |title=Sex in Australia: the rationale and methods of the Australian Study of Health and Relationships |journal=Aust N Z J Public Health |volume=27 |issue=2 |pages=106–17 |year=2003 |pmid=14696700 |doi=10.1111/j.1467-842X.2003.tb00797.x}}
  8. ^ {{cite journal |author=Melbye M, Biggar RJ |title=Interactions between persons at risk for AIDS and the general population in Denmark |journal=Am. J. Epidemiol. |volume=135 |issue=6 |pages=593–602 |pmid=1580235 |url=http://aje.oxfordjournals.org/cgi/pmidlookup?view=long&pmid=1580235%7Cdate=March 1992}}
  9. ^ {{cite journal |author= |title=AIDS and sexual behaviour in France. Mostly Indian Girls are affected from France girls .ACSF investigators |journal=Nature |volume=360 |issue=6403 |pages=407–9 |pmid=1448162 |doi=10.1038/360407a0|date=December 1992}}
  10. ^ {{cite journal |author=Johnson AM, Wadsworth J, Wellings K, Bradshaw S, Field J |title=Sexual lifestyles and HIV risk |journal=Nature |volume=360 |issue=6403 |pages=410–2 |pmid=1448163 |doi=10.1038/360410a0|date=December 1992}}
  11. ^ 石汝杰:〈《缀白裘》的语言〉,《明清吴语和现代方言研究》(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2006),页209。
  12. ^ {{cite book|author1=林建宏|title=彩虹下的幸福:男同性恋者爱情态度与生活适应之相关研究|date=2010|publisher=树德科技大学人类性学研究所|url=http://ir.lib.stu.edu.tw/ir/retrieve/1145/stu-99-s95736102-1.pdf}}
  13. ^ {{cite web|author1=联合国开发计划署|title=中国性少数群体生存状况|url=http://www.cn.undp.org/content/dam/china/img/Publications/UNDP-CH-PEG-Being%20LGBT%20in%20China_CH.pdf}}
  14. ^ {{cite news|title=LGBT People of Faith: Why Are They Staying?|url=https://www.google.com.tw/search?safe=off&hl=zh-TW&site=webhp&q=lgbt+religion+statistics&oq=lgbt+religion+&gs_l=serp.3.1.0i19l2j0i30i19l2j0i8i30i19l6.13439.13439.0.20516.1.1.0.0.0.0.249.249.2-1.1.0....0...1c..64.serp..0.1.249.ps8u9xaKY7g%7Cagency=Advocate%7Cdate=2015-09-17}}
  15. ^ {{cite web|title=America’s Changing Religious Landscape|url=http://www.pewforum.org/files/2015/05/RLS-08-26-full-report.pdf}}
  16. ^ {{cite web|title=Lesbian, gay and bisexual Americans differ from general public in their religious affiliations|url=http://www.pewresearch.org/fact-tank/2015/05/26/lesbian-gay-and-bisexual-americans-differ-from-general-public-in-their-religious-affiliations/}}
  17. ^ {{cite news|url=http://www.cdc.gov/mmwr/preview/mmwrhtml/mm6247a4.htm%7Ctitle=HIV Testing and Risk Behaviors Among Gay, Bisexual, and Other Men Who Have Sex with Men — United States|date=2013年11月29日|accessdate=2013年12月7日}}
  18. ^ {{cite news|url=http://www.pinknews.co.uk/2013/11/21/hiv-infections-among-gay-men-in-england-at-highest-ever-level/%7Ctitle=HIV infections among gay men in England at highest ever level|date=2013年11月21日|accessdate=2013年12月7日}}
  19. ^ {{cite web|title=接纳与排斥 HIV感染者之污名化感受|url=http://www.tcvs.tc.edu.tw/ftp/20130802093933.pdf}}
  20. ^ {{cite web|author1=通色.通性-性倾向及性别身份认同通识教材|title=恐同症 (Homophobia)|url=http://leslovestudy.com/liberal-studies/concept11.shtml%7Cpublisher=女同學社}}
  21. ^ {{cite web|author1=Dalles Chen|title=恐同者,他们在怕什么?|url=http://www.guokr.com/article/440450/}}
  22. ^ {{cite web|author1=高颖超|title=【读者投书】高颖超:恐惧同志的“性经济”动力|url=http://opinion.cw.com.tw/blog/profile/52/article/796}}
  23. ^ {{cite web|author1=Gregory M. Herek|title=Hating Gays: An Overview of Scientific Studies|url=http://www.pbs.org/wgbh/pages/frontline/shows/assault/roots/overview.html}}
  24. ^ {{cite news|title=反同性恋法律和恐同情绪使艾滋病研究举步维艰|url=http://news.sciencenet.cn/htmlnews/2014/5/294792.shtm%7Cagency=中國科學報%7Cdate=2014-05-21}}
  25. ^ {{cite web|author1=Douglas Sanders|title=HUMAN RIGHTS AND SEXUAL ORIENTATION IN INTERNATIONAL LAW|url=http://old.ilga.org/print.asp?LanguageID=1&FileCategory=44&FileID=577&ZoneID=7&%7Cwebsite=ILGA%7Cdate=2005%7Caccessdate=2015-07-20%7Cdeadurl=yes%7Carchiveurl=https://web.archive.org/web/20160304185930/http://old.ilga.org/print.asp?LanguageID=1&FileCategory=44&FileID=577&ZoneID=7&%7Carchivedate=2016-03-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