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Devymex!歡迎加入維基百科!

感謝您對維基百科的興趣與貢獻,希望您會喜歡這裡。除了歡迎辭以外,也請您了解以下重要文章:

政策
政策
GNU
GNU
版權問題解答
貢獻內容必須是您所著或獲得授權
並同意在CC-by-sa-3.0和GFDL條款下發布
手冊
手冊
問號
問號
有問題?請到互助客棧詢問,或在我的對話頁提出。別忘記:討論後要簽名,方式之一是留下4個波浪紋「 ~~~~ 」。
If you have any questions about the Chinese Wikipedia, please leave a message here. Thank you for visiting!

我是歡迎您的維基人:蘋果派.留言 2009年8月18日 (二) 18:03 (UTC)回覆

Re: 請求幫助重命名條目

編輯

 完成,祝編輯愉快,另在您做出50次編輯之後就可以自行移動頁面了,見自動確認用戶。--Jimmy Xutalk·+ 2009年8月19日 (三) 07:29 (UTC)回覆

邀請您加入中文維基百科QQ討論群

編輯
中文維基社群中,有許多人申請了Skype與各地的維基人共同討論。因為大陸多數網民(包括大陸維基人)都更適應即時通訊工具QQ,所以一些老維基人創建了這些QQ討論群:
 
快快入群吧
  • 新手互助(群名為「[新#1]維基百科」)推薦) 25169201 主要通過一些老維基人在群回答維基新手的疑問,如編輯方針、經驗、編輯技巧等;
  • 綜合討論(群名為[討#1]維基百科) 41992671 用於綜合性的討論等;
  • 維基技術(群名為[技#1]維基百科) 33697389 主要討論與維基百科及MediaWiki等相關的技術問題。

註:入群需要接受驗證,請您配合填寫個人的維基ID以便識別。

在下誠邀Devymex您一起入群,共同成長,為維基計劃添磚加瓦。

如果有所打擾,希望您能見諒。祝您 !——Wcam (留言) 2009年8月20日 (四) 09:14 (UTC)回覆

您好,中文維基百科有一個Google Group https://groups.google.com/group/zh_wikipedia 另外,中文維基人主要使用Skype進行交流,閣下有興趣的話歡迎聯繫加入。—Wcam (留言) 2009年8月20日 (四) 09:35 (UTC)回覆

巴赫

編輯

「巴赫」與「巴哈」之間的繁簡轉換牽涉到的頁面比較多。老巴赫目前有四個兒子在中文版維基百科有頁面:W.F.巴赫C.P.E.巴赫J.C.巴赫J.C.F.巴赫,如果要弄繁簡轉換,麻煩把這些頁面都做一下。謝謝!—音樂愛好者 ♫♪Clestur♂♥♀ (留言) 2009年8月24日 (一) 09:30 (UTC)回覆

古典音樂作曲家

編輯

您的Template:古典音樂作曲家模版我建議修改一下,把「古希臘羅馬時期」去掉,因為那個時候基本上不會有作曲家的音樂流傳下來,也不屬於現在我們所說的西歐古典音樂傳統,音樂史講古典音樂史,一般是從中世紀算起的,格里高利聖詠等宗教音樂才是古典音樂的真正源流。同時在浪漫主義時期後面請加上20世紀,因為缺了斯特拉文斯基肖斯塔科維奇倫納德·伯恩斯坦等人的古典音樂史是不完整的。但是本人並不是很贊成這一個模板,因為作曲家數量實在太多,難以列舉在小小的一個框裡。不過如果您決定做下去,我建議您到古典音樂作曲家列表 (1850年至1899年出生)‎以及其相關聯的頁面去尋找已經存在的作曲家添加到閣下的模板當中。但是那幾個列表我還在建設當中,希望閣下暫時先不要隊那幾個列表進行編輯修改。謝謝!—音樂愛好者 ♫♪Clestur♂♥♀ (留言) 2009年8月24日 (一) 09:41 (UTC)回覆


謝謝您對我留言的關注!讓我們都為古典音樂類詞條的增進努力吧。你需要哪方面的幫助的話,我都會盡力而為的。—音樂愛好者 ♫♪Clestur♂♥♀ (留言) 2009年8月24日 (一) 23:59 (UTC)回覆

作曲家繁簡轉換建議

編輯

以下是我一些有關作曲家名字繁簡轉換框的建議。主要是我整理出的一部分常見的作曲家不同譯名。 左邊的是簡體字地區的常用譯名,右邊是繁體字地區的常用譯名(在這裡也暫時用簡體字打出,到時您用繁體打出來即可)。

  • 柏遼茲=白遼士
  • 德沃夏克=德弗札克
  • 斯美塔那=史麥塔納
  • 施特勞斯=史特勞斯
  • 里姆斯基-科薩科夫=林姆斯基-高沙可夫
  • 勛伯格=荀白克
  • 瓦格納=華格納
  • 韋伯恩=魏本
  • 雅納切克=揚納傑克
  • 德彪西=德布西
  • 勃拉姆斯=布拉姆斯
  • 布里頓=布列頓
  • 科普蘭=柯普蘭
  • 達律斯·米約=大流士·米堯
  • 梅西安=梅湘
  • 格什溫=蓋希文
  • 艾夫斯=艾伍士
  • 福萊=佛瑞
  • 珀西·格蘭傑=帕西·葛人傑
  • 柯達伊=高大宜
  • 沃爾頓=華爾頓
  • 西貝柳斯=西貝流士
  • 戴留斯=戴流士
  • 沃恩-威廉斯=佛漢·威廉斯


其實有大量作曲家在不同的地方都有不同的譯名,全部列在轉換模板里幾乎是不可能的。所以如果是比較次要的作曲家就單獨轉換行了。而且大部分的譯名差異其實不是很大,不同地區的人都可以接受的。因此在很大程度上這個問題在作曲家裡也不算很嚴重。此外就是我覺得主要做好姓氏的轉換就好了,名字的轉換除了極個別的以外基本上沒有很大必要,而且做了的話有時還有可能帶來意料之外的混亂。例如像「喬治」「佐治」這樣的我覺得就不必轉換了,即使廣東人香港人也會有時使用「喬治」有時使用「佐治」的,完全不影響閱讀的。

當然,最終如何定奪還是閣下的決定,我這些只是建議而已。謝謝!—音樂愛好者 ♫♪Clestur♂♥♀ (留言) 2009年8月25日 (二) 03:24 (UTC)回覆

一個小提醒

編輯

Vaughan Williams宜專門再做一個全名的轉換,因為簡體字一般稱為「沃恩-威廉斯」,中間是連字符(槓);繁體字則是「佛漢·威廉斯」中間是分隔號(點)。謝謝。—音樂愛好者 ♫♪Clestur♂♥♀ (留言) 2009年8月26日 (三) 06:18 (UTC)回覆

謝謝。不過作曲家的名字中,簡體字地區的習慣一般是,如果姓氏本身不止一個部分,那就用槓連接起各部分來。名跟姓之間才用點隔開。而且,沃恩-威廉斯這一寫法基本上已成慣例,望理解。—音樂愛好者 ♫♪Clestur♂♥♀ (留言) 2009年8月26日 (三) 10:38 (UTC)回覆

關於Template: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編輯

注意到閣下將這個模板改為Infobox表示,沒有和您商量便進行了回退,在此表示歉意。這個模板目前確實有一些問題,比如下方幾項的內容如果都過短時就會自動居中,很不美觀。應用Infobox也許能解決這個問題。您不用費事重新做一個模板再把所有條目都鏈接過去了,這樣更容易造成混亂。在下有幾點想法,想與閣下討論:

  1. 如果替換為Infobox,題頭文字大小的比例不應有太大改動,目前新模板ex的字體較好,昨日被撤銷的則字體過大。
  2. 中華人民共和國不應該標成紅色,紅色在維基中一般表示此條目不存在,按照原來的顏色就很好了。
  3. 下方應該能添加分類,而且寬度應做到最長的「近現代重要史跡及代表性建築」填寫之後仍然不用換行。
  4. 由於有了分省文保模板(如Template:北京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目前cat這一項其實沒有必要,只要分省模板中自動添加分類就可以了,可以去掉。
  5. 這個模板已經應用數年,鏈接它的頁面有數百個,任何形式上的變化都會給老維基人造成唐突感。而且如果參看此條目的歷史,這是許多維基人多次試驗和討論才得來的穩定模式,希望閣下能理解,不要憑藉個人好惡而改換。如果要用更方便的Infobox,希望可以編寫成基本不改變樣式的方式。

謝謝。 余兮 (留言) 2009年8月30日 (日) 11:14 (UTC)回覆

您好,您說的問題確實存在,我的想法是,建成具體年份不必包含在模板中,在正文第一段寫出就可以了,目前模板的「時代」一項已經指出了文保所屬的歷史時期,且與國務院公布名單中保持一致;類型一項,舊有模板已有;第幾批國保,目前是用編號的形式寫出的,如2-10就代表第二批國保的第十項;地理坐標,一般加在條目右上角,而不是模板中。所以,沿用舊有的模板就可以了。您其實不必重新建立一個模板,這樣會耗費您許多精力,不如直接修改原來的模板,但沿用相同的項目名稱,如果能做到十分相似再好不過,這樣就無需每次都更換模板造成不統一了。另外,在下建立的兩個模板Template:省級文物保護單位Template:市縣級文物保護單位也是類似的代碼,如果一個更改,這三個最好使用相同的格式。在下這方面水平不高,還是要靠專業人士來修正。余兮 (留言) 2009年8月30日 (日) 13:07 (UTC)回覆

謝謝,您新編纂的模板代碼要比第一次在老模板上的修改完善得多,除了中華人民共和國的紅色之外。我們可以試試用這個代碼替換老模板的代碼。您改動之後,我會看一下引用這個模板的條目,看有沒有出現什麼異常。如果有我再來和您商量修改。余兮 (留言) 2009年8月30日 (日) 13:14 (UTC)回覆

Mac上也可以,辛苦了!有一個小問題:舊版的「分類」、「編號」等幾項標題會隨着後面內容的長度而改換位置,新版的標題是固定位置還是也可以變化的?余兮 (留言) 2009年8月30日 (日) 13:56 (UTC)回覆

我在西安鐘樓上試了一下,新版本的項目標題是不會自動移動的,所以還需要整體向左移動,不然右面會太長。

我目前是在firefox下測試。圖片用196有些太小了,以前大家的標準似乎是250,但是很寬,我以前的測試結果是橫圖用220px,縱圖用190px比較美觀。似乎標題移動和圖片關係不大,只和後面內容長度有關,當寫成「古建築及歷史紀念建築物」時,還沒有撐寬框欄,題頭沒有移動,這樣整體就顯得比較靠右;而如果寫成「古建築及歷史紀念建築物xxxx」時,框欄被撐寬了,題頭也會向左移。不知道在ie下是不是類似效果(我不喜歡用ie)。目前的模板確實不能換行,換行都是用「< br >」解決的。如果允許自動換行,會不會把「類型」「編號」等項目的兩個字從左右排列變成上下排列的?余兮 (留言) 2009年8月30日 (日) 14:21 (UTC)回覆

確實,圖片用px,導致在不同大小和分辨率的顯示器上圖片和邊框的比例有區別,這個我也早就發現了。按照您的意見,是不是不用指出圖片文件寬度而設置成默認的?這樣好處很多,只有兩個困擾,一是不能分辨縱向和橫向的照片,縱向的照片占得面積可能過大;二是目前所有的條目都需要修改。不知道如何能解決這兩個問題。關於自動換行,其實這系列條目會自動換行的情況極少,只要居中問題能解決就可以了。舊的模板很老,當時的維基百科還很不完善,當然沒必要完全被它舒服,能做到新模板在視覺上的改變不給老讀者造成唐突就好了。舊模板的大小很合適,再大有喧賓奪主之嫌。參看法蘭西第一帝國,就是模板使用的惡例。

另外,新模板能不能照顧國民政府外交部舊址這種大標題套小標題的條目?

謝謝 余兮 (留言) 2009年8月31日 (一) 11:54 (UTC)回覆

授予維基見習編輯(C)榮譽

編輯

恭喜!您現在已經符合維基見習編輯(C)的最低要求;透過申請榮譽審核後現在授予 閣下:

  感謝您對中文維基百科的貢獻。根據您的貢獻,現授予您維基見習編輯(C)榮譽。歡迎您繼續幫助改進維基百科。

特此授予。日後如果要申請更高級的榮譽請再到維基百科:維基榮譽與獎勵申請與變更申請。

授予人:〖Tlrmq^太辣·勿昆新論題2009年8月31日 (一) 02:34 (UTC)回覆

維基百科研究問卷

編輯

感謝您多年來在Wikipedia的努力,使得網路上有一個正向的,提供優良資訊的管道。 近年來,隨著網路的發展,越來越多人使用網路,也越來越多人投入Wikipedia的寫作; 這種集合眾人力量的合作關係,建立起龐力又堅固的網路社會。 我們很羨慕這樣一群不認識的夥伴,能無私的朝共同目標而努力; 卻也遺憾,現實的社會中,沒有這樣的團隊完成這樣的工作。

為了了解此種虛擬社群所建立起的關係,以便協助現實團體改進結構, 我們是中華大學資訊管理系的研究團隊,在此設計了一份簡單的問卷, 只要您花五分鐘的時間,回答問卷中的題目, 將可以協助我們分析出虛擬社群的結構關係,與改進現實團體的方法, 越多人的投入,將可以幫助我們越正確的評估, 以下是問卷的連結 http://www.my3q.com/go.php?url=degas2010/87158 再次謝謝您的幫忙

敬祝 身體健康 諸事順心

中華大學資訊管理學系 周菡苹 敬上
--Jasonzhuocn (留言) 2011年1月13日 (四) 09:07 (UTC)回覆

邀請您參加第十三次動員令

編輯
  第十三次動員令邀請函
 
維基娘,第十三次動員令的吉祥物

親愛的維基百科用戶Devymex您好:

首先,感謝你對維基百科的貢獻!為了提升中文維基百科的條目品質及數量,第十三次動員令會於2015年7月4日至2015年9月6日期間進行,我們誠摯地邀請您來積極參與動員活動。

詳細動員事項請參見第十三次動員令,讓您從動員令說明書中了解什麼是動員令,並請參考主頁的報名指引報名參與本次動員令(報名處現已開放)。

本次動員令分為大動員令及小動員令,大動員令是可以在任何主題中貢獻的動員令項目,而小動員令主題有:地球科學數學物理電子資訊歐洲歷史地理以及多於15種外語版本的條目

請收到本邀請函的維基人,將{{subst:動員令}}轉貼到其他尚未收到本動員令的維基人討論頁上(或參考推廣工具),如果您由於各種原因不能響應本次動員令、積極建立新條目,也請幫忙散發動員令,因為能否將動員令傳播出去,是歷次動員令成敗之關鍵,大家一起合力才能提升維基的服務、品質及數量!非常感謝您的參與!


維基百科獎勵紙本授獎機制調查

編輯

維基百科使用者及患心理疾病使用者交流上的實踐策略調查

編輯

您好。身為一個較新使用者具備更多經驗的的維基百科社群成員,您可能已經了解到中文維基百科一直以來都有許多罹患精神疾病的使用者參與貢獻的狀況,而為尋找優化中文維基百科使用者與患心理疾病使用者的交流的更佳策略,我們舉辦了一場調查,希望利用調查取得的結果作為研究及策略規畫參考之用。這個調查不會花費您太多寶貴時間,經過測試,完成調查所需的時間約為2到3分鐘。這一調查的有效時間至 2017年10月28日 (六) 23:59 (UTC) ,我們由衷期待您的參與。

[-現在就參與調查!-]

十分感謝您的參與! ——Aotfs2013 留於 2017年10月17日 (二) 19:37 (UTC) (使用MediaWiki message delivery留言)執行)回覆

邀請您參與管理人員任免及仲裁委員會制度討論

編輯
註:此通告由MediaWiki message delivery留言)於2024年9月21日 (六) 13:42 (UTC)寄送。若您未來長期或目前暫時不欲接收任何類似訊息,可考慮婉拒消息發送回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