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Jenoistheworld!歡迎加入維基百科!

感謝您對維基百科的興趣與貢獻,希望您會喜歡這裏。除了歡迎辭以外,也請您了解以下重要文章:

政策
政策
GNU
GNU
版權問題解答
貢獻內容必須是您所著或獲得授權
並同意在CC-BY-SA 4.0和GFDL條款下發佈
手冊
手冊
問號
問號
有問題?請到互助客棧詢問,或在我的對話頁提出。別忘記:討論後要簽名,方式之一是留下4個波浪紋「 ~~~~ 」。
If you have any questions about the Chinese Wikipedia, please leave a message here. Thank you for visiting!

我是歡迎您的維基人:

-- Tiger留言2024年6月11日 (二) 18:52 (UTC)回覆

2024年6月

編輯

  您好,感謝參與維基百科。惟閣下最近的編輯中(例如在陳信延中的編輯)有至少一項不具建設性且已被回退。如閣下想進行編輯測試,請使用沙盒。如閣下有任何疑問,可以到互助客棧尋求協助。祝編安。-Photoyi留言2024年6月12日 (三) 14:02 (UTC)回覆

 您好,請勿對維基百科作出無建設性的編輯(正如閣下於陳信延的編輯)。您的編輯已構成破壞,並已被回退。如果您想進行測試,請使用沙盒。持續的破壞行為會導致閣下失去編輯權限。敬請留意。--Photoyi留言2024年6月12日 (三) 18:49 (UTC)回覆

在世人物的爭議性內容必須帶有來源且來源充分可靠,否則就不能加入至條目中。如果條目或討論頁中存在這類內容,必須立即移除,特別是當它們會對在世人物造成誹謗時。若這些內容被反覆地加入,在移除時不受到回退不過三原則的約束。--Jenoistheworld留言2024年6月13日 (四) 04:16 (UTC)回覆
該章節已參考多篇可靠來源報導,並且媒體將臺灣士林地方法院審理結果報導出來,本人編寫內容未扭曲引用來源及不實誹謗。--Photoyi留言2024年6月13日 (四) 13:42 (UTC)回覆

  請閣下停止破壞維基百科。如果您繼續這樣的行為(正如閣下於陳信延的編輯),您可能將被禁止編輯。敬請合作。--Photoyi留言2024年6月13日 (四) 13:43 (UTC)回覆

  這是對閣下的最後警告!如果閣下繼續破壞維基百科(正如閣下於陳信延的編輯),您將被禁止編輯。--Photoyi留言2024年6月13日 (四) 17:48 (UTC)回覆

您好,這不是破壞,而是維護個人的權益吧。他本人不希望這個事跡被記載在他的維基百科裏,希望您能手下留情,並且尊重個人意願。謝謝--Jenoistheworld留言2024年6月13日 (四) 18:18 (UTC)回覆
生而為人,我們得饒人處且饒人。真的有必要把犯罪記載到一個人的維基百科裏面嗎?能否求求您可以不記載呢?而且維基百科本來就是大家有權利編輯的,所以希望您能大發慈悲,擁有足夠的同理心。謝謝您--Jenoistheworld留言2024年6月13日 (四) 18:20 (UTC)回覆
維基不審查內容,請注意生者傳記的指引,並不是負面內容便必需移除。謝謝。-千村狐兔留言2024年6月13日 (四) 22:30 (UTC)回覆
 
由於持續移除頁面內容,例如您在陳信延做出的行為,您已被禁止1天內編輯維基百科。當封鎖結束後,我們歡迎您作出有建設性的貢獻
如果您認為有合理的理由可獲解封,請閱讀封鎖申訴指導,然後在討論頁上的封鎖通知下添加以下文字:{{unblock|您的理由 ~~~~}}。若您重新註冊賬戶使用匿名身份在討論頁申訴,會被視為繞過封鎖發言,可能導致您的封鎖時間被延長 )dt 2024年6月13日 (四) 22:36 (UTC)回覆
您好,請詳讀維基百科不會審查內容內容聲明。只要符合中立的觀點並附有可靠來源佐證,維基百科並不會移除公眾人物的負面消息。您也可以參考中文維基百科的生者傳記方針以了解編輯應盡量如何撰寫在世人物的相關條目。若您還有更多問題,您可以在封鎖結束後到互助客棧詢問或到我的討論頁留言。-- )dt 2024年6月13日 (四) 22:39 (UTC)回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