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勁夫

中共政治人物

張勁夫(1914年6月6日—2015年7月31日),原名張世德,男,漢族安徽肥東人,中華人民共和國政治人物。曾任中共中央顧問委員會常務委員、國務委員財政部部長、中國科學院黨組書記兼副院長。[1][2]

張勁夫
张世德
張勁夫同志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徽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經濟貿易委員會主任
任期
1982年5月—1984年9月
領袖鄧小平
前任袁寶華
繼任呂東
中國共產黨 中國共產黨安徽省委員會書記
任期
1980年—1982年
前任萬里
繼任周子健
第五任中華人民共和國財政部部長
任期
1975年1月17日—1979年9月13日
前任殷承禎
繼任吳波
個人資料
出生張世德(张世德
(1914-06-06)1914年6月6日
 中華民國安徽省肥東縣
逝世2015年7月31日(2015歲—07—31)(101歲)
 中華人民共和國北京市
國籍 中華民國(1914年-1928年)
 中華民國(1928年-1949年)
 中華人民共和國(1949年-2015年)
政黨中國共產黨 中國共產黨
配偶胡曉鳳
兒女張渤海
張茅
母校南京曉莊學校
漢語名稱
繁體字 張勁夫
簡化字 张劲夫

生平 編輯

1924年冬,隨父母遷居江浦縣租地耕種。15歲進入縣城一所私立國文補習學校。1930年,靠租地種的父母,交不起學膳費。校長兼老師的鄧西亭推薦了陶行知創辦的南京曉莊師範學校,說那裏不收學費,吃住在農民家、費用低,很適合家庭困難的學生。1930年5月,到曉莊學校時,學校已被當局勒令解散,師生正在進行護校運動,在校學習三個月,成為曉莊師範的末期學生。曉莊學校被迫解散後,到南京太平門外蠶桑試驗場作工讀生;兩年畢業後,當了蠶桑指導所主任。1931年後,參加編輯《生活教育》雜誌,九一八事變後參與宣傳抗日救亡。1932年冬,到寶山縣上海之間的大場山海工學團擔任教師,後來升任團長(即校長)。山海工學團,是陶行知創辦的教育團體,1932年10月1日成立,主要招收農民和工人的子弟,實行半工半讀。因為大場地處寶山與上海之間,故以「山海」名之。1933年,開始受到上海地下黨的影響,知道了「社會主義」思想;受蘇聯第一個五年計劃結局的影響,確定了共產主義信念。1934年,向曉莊學校時的同學、地下黨員王洞若提出入黨的請求,加入中國共產黨的外圍組織「新興教育工作者聯盟」(又稱左翼教育工作者聯盟)。1935年12月,經王洞若介紹,加入中國共產黨。歷任上海國難教育社中共黨團委員、戰地服務團中共特別支部委員。[1][2]1935年12月27日,上海成立「文化界救國會」,山海工學團以集體的名義加入救國會。1936年1月23日成立國難教育社,陶行知被推舉為理事長,張勁夫擔任國難教育社總幹事,秘密身份是國難教育社總黨團委員。

1937年抗日戰爭爆發後,救國會決定,由錢俊瑞和張勁夫負責對歸國參加抗日的青年辦短期訓練班,兩周一期。「八一三」抗戰爆發後,應張發奎的要求,救國會派戰地服務團到張發奎部從事戰地服務工作,做政治動員思想教育工作。張勁夫帶戰地服務團去粵系第66軍,任該部隊戰地服務團團長。日軍佔領上海後,率領戰地服務團轉至上海市郊打游擊。不久,奉調至中共江蘇省委軍委機關任職。1937年11月,撤到武漢,與長江局接上關係。當時安徽省的黨組織已被破壞殆盡,長江局派張勁夫回安徽開闢工作。1938年4月,任中共安徽省工作委員會常務委員兼宣傳部部長。1938-1939年在皖西大別山地區,通過公開的政權組織「安徽省動員民眾委員會」,組織愛國青年成立了數十個工作團,發動群眾開展抗日救亡運動。1939年5月,任新四軍江北指揮部政治部副主任、中共鄂豫皖區黨委常務委員兼民運部部長。1939年7月,執行中共中央的指示,將大別山區黨員幹部及靠近黨的進步人士,分批撤退到皖東新四軍活動地區,共撤出3000多人,這批人後來成為開闢和建立華中各抗日根據地的骨幹力量。

1939年底,胡服到皖東,貫徹執行中共中央「發展華中」的戰略任務。1940年1月,張勁夫任中共皖東津浦路東省委書記,兼新四軍第五支隊政治部主任。參加領導創建了津浦路東抗日根據地。1941年1月皖南事變後,張勁夫任新四軍第二師政治部副主任。1942年2月起,張勁夫擔任新四軍第二師四旅政治委員,兼中共淮南區黨委宣傳部部長。率部在淮南開展敵後抗日游擊戰。[1]1944年他主動要求到華中黨校學習,結業後該校改為華中建設大學,張勁夫留校任副校長。

第二次國共內戰時期,參加了華東解放戰爭,張勁夫要求到基層鍛煉,被分配到魯南二軍分區任副政委。1947年夏,國軍重點進攻山東,魯南地區成為敵占區,魯南黨政軍機關撤退到濱海分區。根據魯南區黨委書記傅秋濤的指示,張勁夫帶領魯南第18團第三營及特務連,返回魯南敵後打游擊,張勁夫全權負責黨政軍工作。1947年8月的雷雨之夜急行軍,一夜越過沭河沂河,行程上百華里,通過了封鎖線,進入魯南敵後。泅渡過河時,由於不會游泳,騎在馬上過河,馬立起來用兩個前蹄刨着游泳,被拋來拋去死死抓住馬鬃堅持到上岸,差一點被捲入山洪激流中溺亡。率部與山東主力部隊內外線配合作戰,至1947年底將魯南地區全部收復。張勁夫回憶時認為回魯南打游擊,是其軍旅生涯中最有收穫的一次鍛煉。1948年初任魯中南行政公署副主任,負責支前工作。淮海戰役時,任華東軍區支前司令部糧食部長兼前方辦事處主任。淮海戰役結束後,成立安徽省委宋任窮任書記兼省長,張勁夫任副省長,主要任務是動員安徽人民支援大軍過江。1949年4月,安徽省委即撤銷,隨大軍過江接管城市,宋任窮去南京,1949年5月3日張勁夫任中共杭州市委副書記兼杭州市副市長,譚震林任市軍管會主任、市委書記、市長。[1]1949年8月,浙江省人民政府成立,譚震林任主席,張勁夫任省委常委、省政府黨組書記,主持日常工作。不久,成立省人民政府財政經濟委員會,張勁夫任主任。

1952年秋調任華東軍政委員會財政經濟委員會副主任。1954年11月1日任中華人民共和國地方工業部黨組書記、第一副部長。1956年春節被主管中國科學院的副總理陳毅調到科學院任黨組書記、常務副院長,主持中國科學院日常工作(院長郭沫若)。[1]同時兼任國務院科學規劃委員會秘書長,按照周恩來總理的指示「抓大事」,把科學院的日常工作託付給中科院秘書長裴麗生,全身心地抓規劃。《1956-1967年科學技術發展遠景規劃綱要(草案)》及其附件,共計600多萬字。規劃中提出57項重要任務,包括616個研究課題。明確的重點任務有12個。其中最重要最緊急的有六項,原子彈和導彈這兩項屬於軍口尖端技術任務,此外還有四項:計算技術、半導體、自動化技術、無線電電子學是重中之重,要擺在其它重點任務的前面來抓,即「四項緊急措施」。組織中國科學院的科技工作者支援軍口的「原子彈和導彈」的研製工作,直接領導科學院落實完成「四項緊急措施」。[3]

1959年11月27日,張勁夫以個人名義寫了一個關於麻雀益害問題的簡短報告並附送了《有關麻雀益害問題的一些資料》,請胡喬木轉遞。11月29日,毛澤東對該報作出批示:印發各同志。將其作為中共中央1959年11月30日至12月4日在杭州召開的工作會議的第十八號文件散發給與會者。[4]1958年,中共中央成立以聶榮臻為組長的中共中央科學小組,張勁夫是成員之一。

毛澤東於1960年9月提出要「各行各業總結自己的經驗教訓」後,經過長時間廣泛調研座談,提出草案,1961年7月19日中共中央批准發佈《科學工作十四條》。1961年9月3日,《十四條》針對科學院進一步具體化,頒發了《中國科學院自然科學研究所暫行條例》,即《七十二條》。1962年兼任國家科學技術委員會副主任。1964年4月,制定了《中國科學院工作條例》,即《三十六條》。1965年補選為中央專門委員會委員。

1967年1月受運動衝擊。1974年應邀出席了國務院的國慶宴會,恢復領導崗位工作,擔任國務院聯絡員幫助鐵道部解決交通阻塞問題。1975年起,張勁夫歷任第四屆國務院財政部部長。1979年3月,成立由陳雲主持的國務院財政經濟委員會姚依林和張勁夫為專職成員。1979年底,任中共安徽省委第一書記安徽省省長安徽省軍區第一政治委員。1982年夏,任國務委員國家經濟委員會主任,協助姚依林副總理管國務院的經濟工作。[1]1982年擔任物價改革小組組長。

張勁夫是中共第八屆中央候補委員、第十一、十二屆中央委員,第三、四屆全國政協常務委員。在中共十三大上,張勁夫當選為中央顧問委員會常務委員,中央財經領導小組成員兼秘書長,主持中央財經領導小組的日常工作。直到1989年秋離休。[1]

逝世 編輯

2015年7月31日23時58分張勁夫因病在北京逝世,享嵩壽101歲,他也是中顧委常委中最後離世者。[5]官方對他的評價為:「中國共產黨的優秀黨員,久經考驗的忠誠的共產主義戰士,無產階級革命家,我國科技和財經戰線的傑出領導人」。

參考文獻 編輯

  1. ^ 1.0 1.1 1.2 1.3 1.4 1.5 1.6 张劲夫. 中國政府網. [2008-10-23].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07-11). 
  2. ^ 2.0 2.1 安徽当代名人---张劲夫. 新華網. [2007-03-28].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4-02-02). 
  3. ^ 我国第一颗人造卫星是怎样上天的,纪念中国航天事业创建50周年,2006-10-17. [2013-06-23].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3-05-02). 
  4. ^ 熊卫民:“麻雀的悲歌”,《南方周末》2013-11-15. [2015-08-09].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01-06). 
  5. ^ 原中顾委常委张劲夫同志在北京逝世 享年101岁. 新華網. 2015-08-01 [2015-08-0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01-06). 

參見 編輯

  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職務
前任:
殷承禎
中華人民共和國財政部部長
1975年1月-1979年8月
繼任:
吳波
前任:
萬里
安徽省革命委員會主任
安徽省人民政府省長
1979年12月-1981年3月
繼任:
周子健
前任:
袁寶華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經濟委員會主任
1982年5月-1984年9月
繼任:
呂東
  中國共產黨職務
前任:
萬里
中國共產黨安徽省委員會第一書記
1980年3月-1982年4月
繼任:
周子健
(代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