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in1kei4,又稱kei4焉耆語Arśi),是位於新疆塔里木盆地東北部古國。其國都是員渠(「焉耆」的同名異譯),在今焉耆回族自治縣黑城遺址(維吾爾語قاراشەھەرQarašähär;英語:Karasahr)。

焉耆(塔里木盆地東北部淺綠色區域)

焉耆人稱呼自己的國家為「Arśi」。「焉耆」這一譯名是原始焉耆龜茲語中「*Ārke-」一詞的上古漢語音譯。梵語將焉耆稱呼為Agni,為「火焰」之意,法顯將其譯為烏夷玄奘將其譯為阿耆尼

地理

編輯

焉耆國都為員渠城,離長安七千三百里。公元前二世紀至元年間約四千戶,人口約三萬餘人,兵士六千人。西南至都護治所四百里,南至尉犁百里,北與烏孫[1]

歷史

編輯

漢朝時代

編輯

漢朝時代,匈奴西邊日逐王設置僮僕都尉,令其統領西域,常居焉耆、危須尉犁間,並向諸國徵稅,收入頗豐 [1]

新朝時代

編輯

王莽始建國五年(13年)西域諸國中焉耆先叛王莽,殺都護但欽天鳳五年(18年),王莽遣大使五威將王駿、西域都護李崇率領戊己校尉出西域,諸國皆郊迎貢獻。諸國先前曾殺都護但欽,王駿欲攻擊,命佐帥何封、戊己校尉郭欽別將。焉耆詐降,伏兵擊王駿等。王欽、何封后到,襲擊老弱,從車師還入塞。王莽拜王欽為填外將軍,封劋鬍子,何封為集胡男。

唐朝時代

編輯

唐朝時代,焉耆都督府本焉耆國,國王姓龍,名突騎支,常受西突厥驅使。貞觀十八年(644年),安西都護郭孝恪為西州道行軍總管,討伐焉耆,平定之,自此臣屬於唐,並成為安西四鎮之一[2]

清朝時代

編輯

清朝光緒二十四年(1898年)升喀喇沙爾直隸廳置;治所在今焉耆,轄境大約相當今新疆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地;1913年廢。

 
北魏時代焉耆與周邊國。
 
唐代焉耆與周邊國。

君主

編輯

兩漢時期

編輯

焉耆(58-792)

  • (30) 戊午 58
  • (3) 戊子 88
  • (3) 辛卯 91
  • 元孟 (34) 甲午 94-127

兩晉時期

編輯

南北朝時期

編輯

隋唐時期

編輯

語言

編輯

焉耆人使用吐火羅語(也稱焉耆語或東吐火羅語)。

宗教

編輯

唐貞觀元年(627年)著名高僧玄奘印度取經,在《大唐西域記》對於焉耆國的佛教有詳細的敘述:

「伽藍十餘所,僧徒二千餘人習學小乘佛教一切有部。經教律儀,既遵印度。」

「荒城北四十餘里。接山阿。隔一河水。有二伽藍。同名照怙厘。而東西隨稱。佛像莊飾殆越人工。僧徒清齋誠為勤勵東。照怙厘佛堂中有玉石。面廣二尺 餘。色帶黃白狀如海蛤。其上有佛足履之跡。長尺有八寸。廣餘六寸矣。或有齋 日照燭光明。大城西門外路左右各有立佛像。高九十餘尺。於此像前建五年一大 會處。每歲秋分數十日間。舉國僧徒皆來會集。上自君王下至士庶。捐廢俗務奉 持齋戒。受經聽法渴日忘疲。諸僧伽藍莊嚴佛像。瑩以珍寶飾之錦綺。載諸贊輿 謂之行像。動以千數雲集會所。常以月十五日晦日。國王大臣謀議國事。訪及高 僧然後宣佈。會場西北渡河至阿奢理貳伽藍(唐言奇特)庭宇顯敝佛像工飾。僧徒肅穆精 勤匪怠。」

焉耆文的佛教文獻有《彌勒會見記》等。

阿耆尼、烏夷

編輯

東晉法顯傳》有記載:「復西北行十五日到烏夷國。僧亦有四千餘人。皆小乘學。」英國漢學家理雅各在所譯《高僧法顯傳》中考證「烏夷國」就是焉耆。

玄奘在《大唐西域記》中寫道:「出高昌近地,自近者始,曰阿耆尼國。舊曰焉耆。」法國漢學家儒蓮最早指出「阿耆尼」是梵文Agni的對音。伯希和指出,以Agni稱呼焉耆見於566年的梵文典籍,那是在焉耆國受印度影響而崇信佛教之後,因此國名梵語化,而並非早已存在;早已存在的是土名「焉耆」。

關連項目

編輯

參考文獻

編輯
  1. ^ 1.0 1.1 漢書·西域傳》
  2. ^ 唐書

延伸閱讀

編輯

[]

 欽定古今圖書集成·方輿彙編·邊裔典·焉耆部》,出自陳夢雷古今圖書集成
 後漢書·卷88》,出自范曄後漢書
 晉書·卷097》,出自房玄齡晉書
 魏書·卷102》,出自魏收魏書
 周書·卷50》,出自令狐德棻周書
 北史·卷097》,出自李延壽北史
 隋書·卷83》,出自魏徵隋書
 舊唐書·卷198》,出自劉昫舊唐書
 新唐書·卷221上》,出自《新唐書

參考

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