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笳十八拍〉,簡稱〈胡笳〉,中國樂府詩,古琴曲,相傳為東漢末年蔡文姬胡笳音色融入古琴中而作成,流傳有「大胡笳」和「小胡笳」等多個版本,最早見於《神奇秘譜》。

明代佚名《胡笳十八拍卷》,大都會博物館

歷史

編輯

於魏晉以後逐漸演變成為兩種不同的器樂曲,稱「大胡笳鳴」、「小胡笳鳴」。[1]需注意的是明朝萬曆年間孫丕顯琴適》中的「胡笳十八拍」,是由蔡琰的〈胡笳十八拍〉(我生之初尚無為)騷體詩為詞組成的琴歌,有十八段。[2]而《神奇秘譜》本中的器樂曲 〈大胡笳〉是以唐李商的〈胡笳十八拍〉詩句作為段落小標題。[3]大小胡笳兩曲與琴歌「胡笳十八拍」除了定弦相同外,在音樂上完全沒有關係。[4]而大、小胡笳具有類似的定弦法、樂曲結構、樂句型、以及指法運用,可以確認兩曲系出同源。[5][6]

朱權在《神奇秘譜》中收錄了〈大胡笳〉和〈小胡笳〉,琴曲解題原文為:臞仙按《琴史》曰:「漢書蔡琰字文姬,蔡邕之女也。博學有才辯,又妙於音律。其父邕夜彈琴絃絕,琰聞之曰,第一絃也,復斷聞之曰,第四絃也,父甚異之。後適河東衛仲道,夫亡歸寧於家。末大亂,琰為胡騎所掠,入番為王后十二年,生二子,王甚重之。春月登胡車,琰感笳之音,作詩言志曰,胡笳動兮邊馬鳴,孤雁歸兮聲嚶嚶。後武帝與邕有舊勑大將軍,贖文姬歸漢,二子留胡中。後胡人思慕文姬,乃捲蘆葉為吹笳奏哀怨之音。後唐董庭蘭,善為沈家聲、祝家聲,以琴寫胡笳聲,為大、小胡笳是也。」[7][8]從其琴曲描述的情境可以看出,全曲的基調委婉悲傷,撕裂肝腸 。其中〈小胡笳〉記載在上卷「太古神品」中,為失傳之古譜,明初幾乎無人會彈,吳文光的《神奇秘譜樂詮》中打譜為六段;大胡笳則見於「霞外神品」,是朱權自己曾習彈過的,吳文光的《神奇秘譜樂詮》中打譜為十八段。[9]

長篇騷體詩〈胡笳十八拍〉最早見於宋代郭茂倩的《樂府詩集》,後在朱熹的《楚辭集注·後語》卷三中也有記載,[10]但是兩本書記載的內容小有出入,[11]至於作品是否是蔡琰所作,學術界爭議頗大。[12]後曾改編為管子(仿胡笳)獨奏曲,以及聲樂和國樂團合奏曲。

版本

編輯

古琴曲有12首含有「胡笳」二字,即〈大胡笳〉、〈小胡笳〉、〈小胡笳十九拍〉、〈胡笳十八拍〉、〈別胡兒〉、〈憶胡兒〉、〈胡笳明君〉、〈小胡笳鳴〉、〈大胡笳鳴〉、〈胡笳五弄〉、〈胡笳調〉、 〈胡笳聲〉。但只有〈大胡笳〉、〈小胡笳〉、〈胡笳十八拍〉 留存至今,而三者之間相似度也較高。[13]

常見版本

編輯

參考文獻

編輯
  1. ^ 張卓「琴歌《胡笳十八拍》研究」 中央音樂學院碩士論文(2010年)
  2. ^ 燕閒四適.20卷.明孫丕顯編.王基校.明萬曆三十九年刊本(卷四)
  3. ^ 朱權神奇秘譜》(上卷) 明萬曆年間(1573-1619)刻本 上海圖書館藏
  4. ^ 張卓《胡笳十八拍》版本源流考 『星海音樂學院報』 1008-7389(2011) 01-0061-08
  5. ^ 葉鴻霈. 《古琴曲〈大胡笳〉及〈小胡笳〉的研究》. doi:10.6342/NTU.2010.02368. 
  6. ^ 沈冬. 〈唐代琴曲《胡笳》研究”〉. 《曲學》. 2015, 3: 73-96. 
  7. ^ 朱權. 《神奇秘譜》. 明洪熙元年. 
  8. ^ 查阜西 (編). 《存見古琴曲譜輯覽》. 北京: 人民音樂. 2003. 
  9. ^ 9.0 9.1 9.2 吳文光. 《神奇秘譜樂詮》. 中國: 上海音樂出版社. 2008. ISBN 9787807512516. 
  10. ^ 楚辭集注》後語巻三 胡笳第二十
  11. ^ 武鶯歌 「千古絕唱《胡笳十八拍》的作者考證分析」 《蘭台世界》 2014年08期 153-154頁
  12. ^ 林友標 王頲 「蔡文姬與後世《胡笳十八拍》」《西夏研究》2016年01期
  13. ^ 陳忠松. 胡笳疑析. 黃河之聲. 2011, 13: 78–8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9-06-10). 
  14. ^ 14.0 14.1 陳長林. 《陳長林古琴譜集》. 文化藝術出版社. 2013. ISBN 9787503956904. 
  15. ^ 15.0 15.1 姚丙炎著,姚公白整理. 《琴曲鉤沉》. 中國: 中華書局. 2018. ISBN 9787101125634. 

外部連結

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