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戶:Jg451/議會任務文件

所有任務已經過資政院國是會議討論通過,任務的內容由國是會議下屬的維基任務委員會進行編寫。

任務文件一:理論性經典左翼主義活動的跟蹤觀察記錄 編輯

編寫中心:文件內容作為Jg451的參考資料。內容需符合當時社會人群的經濟收入,以及當時的各種社會環境。

維基內的參考來源:意識形態、共產主義、共產主義列表 維基外的參考來源:知乎、百度等

進程階段:質量緩慢完善及更新階段

編寫審議:0、現有共產黨信息要寫入(寫入標準的條件另外討論)1、討論大類和位置是否正確(經討論 不保留社會主義保留社會民主主義、進步主義併入社會民主主義,依據是社會民主主義基礎不在是社會主義而是柔和了對抗頑固勢力的各種激進思想)2、信息來源的整合(先混亂後按照編寫中心整合)3、對部分條目中的英文版、中文版要再次擴充內容,也要對社共分裂前的情況加入,例如共產黨前身的社會黨也要寫上去就是什麼時候開始共產黨,社會黨就不用寫4、在沒有實質共產主義運動的國家較可靠的左翼可不用星號而寫入5、各國政局現況要寫及其之前背景簡單描述即可

沿革 編輯

光譜 編輯

人們在日常生活中對現實社會要求的思想集合稱之為意識形態。意識形態有很多種分幾個大類,按歷史上遺留下來的習慣自左至右分為無政府主義、共產主義、社會民主主義(含進步主義尊重弱勢群體主義)、自由主義、中立、第三位置主義、保守主義、民族主義(含左翼民族主義地域主義納粹主義)、宗教主義。從社會進步角度來說,可取的是共產主義。

共產主義,達到全民富有沒有國家機器沒有階級之分。在世界歷史實踐中發現,共產主義社會無法瞬間達到,其中就有支持私有化的資本主義為了維護自己的國家機器抗拒共產主義社會、組織團體內的官僚運作方式,所以在短期內沒有國家機器不但無法消除資本主義還會被資本主義消滅,當消除資本主義後可以像業委會和物業那樣的模式,即由居住民選出的業委會委託物業公司管理居住民小區或者由業委會直接負責居住民小區一切需求。

早期 編輯

從人類進入原始社會開始就因為生產水平低下、生存環境惡劣的因素髮展成為適合生存的原始共產主義社會,隨時間推移隨着生產水平提高、生存環境得到提高原始共產主義社會逐漸瓦解,基於人性的貪婪人們有意識地將生產資料勞動成果私有化。但隨着生產資料勞動成果高度集中小部分人,人們開始意識到維護自己的勞動成果,進而要求將社會改造成為一個烏托邦社會。以馬克思主義的資本論、共產黨宣言以及社會民主黨左翼作為開端。

歐洲 編輯

蘇維埃其他政權沒有寫進去如德國蘇維埃共和國,包括其他洲的蘇維埃共和國

西歐 編輯

歐盟 編輯
 
共產黨聯盟-蘇聯共產黨黨旗
國際 編輯
 
共產國際旗幟
 
第一國際旗幟

(共產主義同盟有一段背景可以算作共產主義前的歷史)

  • 1834年,德意志籍移民技術工人在巴黎成立移民者同盟並確立所有人都是兄弟,並被當時認為是烏托邦共產主義者,受烏托邦社會主義啟發在德國建立社會主義共和國
  • 1936年,移民者同盟一派成立正義基督教共產主義者同盟
  • 1839年5月12日,正義基督教共產主義者同盟參與布蘭基特人的反抗,被法國當局認定為非法,但蘇黎世和巴黎分支倖存下來
  • 1840年2月7日,正義基督教共產主義者同盟在倫敦成立德意志人工人教育協會
  • 1845年,正義基督教共產主義者同盟發生路線分歧
  • 1846年,馬克思恩格斯成立共產主義者通信委員會
  • 1847年6月1日,正義基督教共產主義者同盟與在布魯塞爾由馬克思恩格斯領導的共產主義者通信委員會合併為共產主義者同盟,確立放棄秘密結社方式並推翻資產階級,建立無產階級統治和建立一個既沒有私有財產又沒有社會階層的新社會,座右銘為無產者聯合起來,11月,二大上共產主義者同盟發表共產黨宣言
  • 1848年,共產主義者同盟未能參與德意志大革命
  • 1849年底,共產主義者同盟重建
  • 1852年,科隆共產黨審判後,共產主義者同盟解散
  • 1863年1月,波蘭起義失敗後,英國和法國工人代表討論建立國際組織的需要
  • 1864年9月28日,英國工聯在倫敦聖馬丁堂召開大會,法國、德國、意大利、波蘭、愛爾蘭的工人代表出席,會上成立第一國際(國際工人協會),確立無產階級運動的目的:推翻資本主義,建立工人階級政權;宣佈工人運動的基本原則:工人階級的解放應該由工人階級自己去爭取,支持各國工人的罷工鬥爭,聲援壓迫民族的解放運動
  • 1865年4月,第一國際首次接納女性為組織成員
  • 1866年,第一國際一大確立8小時工作制
  • 1868年,第一國際共產主義派和無政府主義派發生分歧
  • 1871年,德意志人工人教育協會更名為共產工人教育協會,第一國際法國支部參加並領導巴黎公社運動但失敗
  • 1872年,第一國際五大海牙會議上,確定將政權改造為社會主義使用
  • 1873年9月15日,第一國際無政府主義一派成立無政府主義國際
  • 1876年,第一國際解散
  • 1880年代末,歐美國家先後有16個社會主義政黨成立
  • 1887年,德國、法國的社會主義政黨倡議成立國際社會主義者代表大會
  • 1889年7月14日,22個社會主義政黨在巴黎召開各國工人政黨國際會議,並成立第二國際(社會主義國際),確立《勞工法案》及《五一節案》,以同盟罷工作為工人鬥爭的武器
  • 1895年,恩格斯逝世,出現議會路線的修正主義一派和階級鬥爭的正統一派
  • 1900年,在歐洲成立,並於第二年拒絕了猶太復國主義
  • 1903年,在倫敦設立分支機構
  • 1905年11月,在巴勒斯坦設立了支部政黨
  • 1907年8月,一大舉行
  • 1914年,德國社會民主黨支持戰爭撥款違反了無產階級國際主義原則,社會愛國主義派先後與改良主義派、反戰人士、和平主義者、革命左派以及部分中派決裂
  • 1915年7月,第二國際反戰派在齊美爾瓦爾德召開會議
  • 1916年4月,第二國際反戰派在昆塔爾召開會議,7月,一戰開始第二國際解散
  • 1918年底,由於十月革命和德國革命,西歐各國社會黨左派在彼得格勒召開會議
  • 1919年1月,西歐各國社會黨左派在莫斯科召開會議並通過《告39個共產主義團體書》,2月3日,原第二國際中、右派(伯爾尼國際派)召開會議決定恢復第二國際,2月5日,第二國際正式恢復,3月,第二國際反戰派成立第三國際(共產國際),發生左右路線之爭
  • 1920年5月,第三國際設立遠東局東亞書記處
  • 1921年1月,第三國際遠東局東亞書記處升級為遠東書記處,的一個支部社會會注意工人黨更名為猶太共產黨
  • 1922年,原第二國際左派的第三國際、原第二國際伯爾尼國際右派以及1921年從第二國際伯爾尼國際右派分離出來的第二國際伯爾尼國際派改良中間派的社會黨國際工人聯合會(維也納國際)的代表在柏林舉行國際社會主義者代表會議,協商建立國際工人階級統一戰線和聯合行動問題但因革命主張和改良主義問題協商失敗,2月,遠東各國共產黨及民族革命團體第一次代表大會結束後,第三國際遠東書記處完成幫助建黨任務而轉型為第三國際執委會東方部
  • 1926年3月24日,共產國際將所有支部分為11個地區局
  • 1928年7月,共產國際6大確定第三時期理論路線
  • 1929年,托洛茨基等人建立托派的國際左翼反對派,確立繼承共產國際前四次大會的政綱和決議
  • 1932年,第三國際號召建立反法西斯陣線
  • 1934年,因納粹滅亡德國共產黨和德國社民黨,第三國際號召建立人民陣線
  • 1938年9月,受1930年代中期美國、1935年以後的法國和西班牙工人革命意識高漲影響,托派的世界社會主義革命黨(第四國際)成立並迅速發展
  • 1943年6月10日,出於反對納粹主義考慮,第三國際解散,早在1940年5月17日,在德軍佔領布魯塞爾後原第二國際中、右派的中左翼社會主義工人國際停止活動
  • 1947年10月,歐洲多個共產黨組建共產黨和工人黨情報局
  • 1953年,世界社會主義革命黨發生分裂
  • 1960年,世界社會主義革命黨分裂的部分回歸
  • 1968年,受託派思維影響在法國發生五月風暴
  • 1974年4月21日,托派的工人國際委員會成立
  • 1984年3月,多個毛派政黨建立了革命國際主義運動
  • 1990年,世界社會主義革命黨受到改良思想影響
  • 1992年,比利時工人黨主導的國際共產主義研討會成立
  • 1993年,受秘魯人民戰爭影響,革命國際主義運動部分成員成立馬列主義政黨和組織國際會議 (國際通訊),而革命國際主義運動隨後停止活動
  • 1994年8月,霍查主義政黨成立馬列主義政黨和組織國際會議 (團結和鬥爭)
  • 1998年5月22-24日,希臘共產黨主導的共產黨和工人黨國際會議成立,該組織是規模最大的左翼政治國際組織
  • 2010年10月6日,反修正的革命政黨和組織國際協調成立
安道爾 編輯

充分民主,左右兩黨,福利高,由於社會發展已經被社民黨完成,左派政黨的作用沒有機會體現

奧地利 編輯
 
奧地利共產黨黨旗

捷克在奧地利的問題沒有解決

充分民主,基督教主義主導,福利高,由於宗教氛圍濃厚,不利左派政黨的社會因素

比利時 編輯
 
比利時工人黨黨旗

充分民主,基督教主義主導,福利高,由於宗教氛圍濃厚,不利左派政黨的社會因素

丹麥 編輯
 
丹麥共產黨黨旗

充分民主,社民主義主導,福利高,由於社會發展已經被社民黨完成,左派政黨的作用沒有機會體現

芬蘭 編輯
File:SKP logo.svg
芬蘭共產黨黨旗
 
芬蘭共產黨(1994)黨旗
  • 1899年,芬蘭工人黨成立
  • 1903年,芬蘭工人黨更名為芬蘭社民黨
  • 1905年10月,芬蘭社民黨組織罷工
  • 1906年普選之前,芬蘭社民黨為議會外運動組織
  • 1907年,芬蘭工會聯合會成立,芬蘭社民黨與工會聯繫緊密,工會成員也是社民黨黨員
  • 1916年,國會選舉,芬蘭社民黨得47%選票
  • 1917年,芬蘭脫離俄羅斯共和國
  • 1918年,芬蘭社民黨宣佈成立社會主義共和國,但遭到芬蘭白軍的打擊。芬蘭社民黨遭到巨大打擊實力大減,但依舊獲得廣泛的支持,8月29日,其部分成員流亡俄羅斯成立芬蘭共產黨
  • 1920年代,受當局打壓的芬蘭共產黨以從芬蘭社民黨分裂出來的芬蘭社會主義工人黨和社會主義工人和小農選舉組織的身份進行政治活動
  • 1944年,蘇聯成功要求芬蘭取消反共條例後,10月29日,由芬蘭共產黨、芬蘭民主聯盟、學術社會主義社會、Suomen Toverikuntien Liitto、社會主義統一黨、社會主義學生聯盟和芬蘭民主青年聯盟合併成立芬蘭人民民主聯盟,確立聯合芬蘭社民黨的左翼,芬蘭人民民主聯盟成員主要來自芬蘭共產黨,在成立後的多次選舉中芬蘭人民民主聯盟獲得成功並進入政府
  • 1958年,國會選舉芬蘭人民民主聯盟得50席成為第一大黨
  • 1960年代中期,芬蘭共產黨成員增加到4萬
  • 1968年1月,受捷克斯洛伐克事件影響,芬蘭共產黨內部發生分裂,分成主張獨立自主的薩里寧派和親蘇的西尼沙洛派,致使民盟選票從戰後初期的23.5%降至目前的10%
  • 1969年,芬蘭共產黨確立爭取通過和平和民主的道路在芬蘭實現社會主義革命,建立工人政權
  • 1978年,芬蘭共產黨主張「歐洲共產主義」和「歷史性妥協」
  • 1984年,芬蘭共產黨內部出現反對派
  • 1985年10月13日,芬蘭共產黨內部親蘇反對派被芬蘭共產黨開除
  • 1987年6月5日,芬蘭共產黨內部反對派成立芬蘭共產黨(團結),6月12-14日,芬蘭共產黨21大確立強調堅持馬克思主義為指導思想,致力於消滅私有制,爭取實現芬蘭特色的社會主義
  • 1988年,不滿芬蘭共產黨(團結)合法登記得成員成立共產主義工人黨-爭取和平與社會主義
  • 1990年4月,芬蘭人民民主聯盟、芬蘭共產黨和芬蘭婦女民主聯盟合併改組為左翼聯盟,芬蘭共產黨(團結)積極參加左翼聯盟
  • 1994年,芬蘭共產黨(團結)更名為芬蘭共產黨 (1994年)
  • 2012年,市議會選舉,芬蘭共產黨 (1994年)得9席

Finnish People's Democratic League 充分民主,社民主義主導,福利高,由於社會發展已經被社民黨完成,左派政黨的作用沒有機會體現

法國 編輯
 
法國共產黨黨旗
  • 1905年,法蘭西社會黨和法國社會黨合併為工人國際法國支部
  • 1914年,工人國際法國支部支持政府一戰(前身介紹沒有完成)
  • 1918年10月,蘇俄革命發生後,隨着工人國際法國支部反戰派總書記上台,工人國際法國支部開始轉向左派
  • 1920年12月,在與共產國際接觸後,工人國際法國支部多數派成立法國共產黨並吸引了知識分子和藝術家後開始就發生路線分歧同時反對共產國際的強力指導以及爭奪領導法國左翼並因此實力減弱
  • 1924年,法國共產黨尋求與其他左派政黨合作並進行大罷工和遊行的革命運動
  • 1925年,法國共產黨支持摩納哥的反法殖民運動
  • 1927年,由於執行斯大林路線,法國共產黨成員減少
  • 1928年,國會選舉法國共產黨得票率增加
  • 1931年,法國共產黨舉辦了殖民地真相活動
  • 1934年,因德國共產黨與德國社民黨的不團結導致國會縱火案、納粹黨上台和共產黨社民黨在德國的被滅亡,因此法國共產黨採納組建反法西斯陣線
  • 1935年,法國共產黨成為地方選舉後工業城市的主要政黨,7月14日,法國共產黨參加左翼和工會組織的反法西斯遊行示威並一起組建人民陣線 (法國)從而實力大增,9月,法國共產黨工人國際法國支部簽署共同合作綱領
  • 1936年,法國共產黨以各種行動支持西班牙共和國政府並提供西班牙難民人道主義援助,5月,在西班牙人民陣線西班牙國會選舉勝利後的法國國會選舉取得優異成績得72席,6月4日,人民陣線 (法國)獲得治權但法國共產黨沒有進入政府並通過法律承認無產階級可以有組織地同資本家進行集體談判的權利
  • 1938年,法國共產黨反對慕尼黑協議,10月,人民陣線 (法國)因激進社會黨退出而解散
  • 1939年8月,二戰爆發,法國共產黨因蘇德簽訂合約導致出現路線分歧,9月,法國共產黨被政府禁止活動和解散共產黨地方政府並轉入秘密活動
  • 1940年,法國戰敗後,法國共產黨剛開始以溫和方式要求佔領軍釋放政治犯和合法化失敗而後反佔領武裝鬥爭並積極建立廣泛的抵抗運動的國民陣線運動同時同戴高樂保持合作,11月11日,法國共產黨組織學生和工人罷工和遊行
  • 1941年5月,法國共產黨領導10萬多名礦罷工,當局警察和佔領據開始逮捕法國共產黨成員,年底,法國共產黨成立武裝分支自由射手和法國游擊隊並成為最主要抵抗軍事組織
  • 1943年5月,法國共產黨建立的國民陣線運動加入全國抵抗委員會
  • 1944年,領導當地反佔領抵抗的法國共產黨影響力達到巔峰,包括巴勃羅·畢卡索等知名人士加入法國共產黨,甚至可以在佔領軍撤出法國時建立革命政府,戰後,7.5萬被處決者政黨法國共產黨進入政府主導經濟工業部門國有化
  • 1945年10月,國會選舉法國共產黨得158席成為國會最大政黨
  • 1947年5月,美國為防止法國轉向左派指導法國其他政黨排擠法國共產黨法國共產黨隨後退出政府並在莫斯科的指導下將工作集中在工會運動上。11月,由於第四共和國糟糕的經濟和工人的不滿在法國共產黨支持下總工會 (法國)領導了3百萬工人的大罷工
  • 1951年,國會選舉法國共產黨成為國會中得票率最高的政黨
  • 1956年,國會選舉法國共產黨得150席再次成為國會最大政黨
  • 1958年,法國共產黨反對戴高樂成立新的共和國同時與其他左派政黨和解,使法國共產黨實力大為增加,同時支持非洲反法殖民運動從而獲得法國大城市的廣泛支持
  • 1962年,法國共產黨與中左翼和中間派合作處理殖民地和社會經濟問題,部分成功的恢復了因反對極度有人氣的戴高樂而失去的影響力
  • 1965年,法國共產黨支持左翼總統候選人從而在1967年國會選舉中獲得73個席位,並依舊維持着國會得票率第二的地位
  • 1968年5月,法國爆發著名的五月風暴,起初法國共產黨同情該事件,但因為該運動一半是由托派主義者、毛主義者和無政府主義者領導的左派學生運動;另一半以環保主義者、同性戀者和囚犯權利者的新社會運動,5月3日,法國共產黨總書記在一篇文章名為必須暴露的假革命家 中,強烈譴責該次運動的學生領導人(現為綠黨成員),並因顧慮社會黨會因此威脅戴高樂下台從而讓民族主義者得逞,導致法國共產黨總工會 (法國)高層並未支援,但法國共產黨總工會 (法國)基層組織在學生組織的感染下自發組織起野貓罷工,在社會責任感的倒逼下,法國共產黨總工會 (法國)高層進行支援學生運動,5月30日,戴高樂解散國會,法國共產黨支持了這個決定
  • 1969年,總統選舉中法國共產黨放棄支持反共的右翼社會黨候選人,中歐事件發生後,法國共產黨首次對蘇聯的行動表達驚訝和不滿
  • 1972年,法國共產黨更換總書記,並與社會黨達成聯盟
  • 1973年,國會選舉法國共產黨得73席
  • 1974年,由1968年成立的革命共產主義青年和國際主義共產黨合併為革命共產主義聯盟 (法國)成立並開始銳意經營工會組織與工人運動、另類全球化、無證移民權益與反戰等社會運動
  • 1976年,法國共產黨放棄無產階級專政得表述並開始靠近意大利共產黨的理念
  • 1978年以前,法國共產黨一直都是法國社會除右翼以外最大的政黨
  • 1981年,法國共產黨因在總統選舉中支持社會黨候選人並使社會黨以2%的微弱優勢當選而進入政府同時支持女權運動和同性戀現象並限制非法移民
  • 1994年,法國共產黨更換總書記後開始溫和化但沒有止住實力減弱的頹勢
  • 1997年,法國共產黨加入由社會黨領導的複數左翼使得票率回升而進入政府
  • 2001年,法國共產黨更換總書記後,工作重心放在尋求廣泛的社會團結上導致在國會選舉糟糕的成績
  • 2005年,法國共產黨譴責薩科齊政府對勞資談判騷亂的處理方式並領導了對歐盟成立的條約運動
  • 2009年2月5日,革命共產主義聯盟 (法國)解散。10月,法國共產黨34大提出公民和進步陣線的呼籲,法國共產黨左翼黨 (法國)和其他小型左派組織組建左翼陣線 (法國),使法國共產黨在國會的力量上升

充分民主,保守主義主導,福利高,有利左派政黨的社會因素,但是法國左傾的風氣被很多派別主導,只是法國共產黨應二戰抗擊納粹獲得社會的認可,在地方上保持一定的影響力,戰後曾一大段時間在西歐的國家內為最有影響的共產黨並在戰後到1970年一直都是緊隨戴高樂政治集團之後

德國 編輯
 
德國共產黨黨旗
 
德國統一社會黨黨旗
 
德國的共產黨黨旗

充分民主,左右兩黨,福利高,由於社會發展已經被社民黨完成,左派政黨的作用沒有機會體現

希臘 編輯
 
希臘共產黨黨旗

斯科比事件 充分民主,左右兩黨,福利高,有利左派政黨的社會因素

冰島 編輯

充分民主,左右兩黨,福利高,有利左派政黨的社會因素

愛爾蘭 編輯
 
愛爾蘭共產黨(1933)黨旗
  • 1896年5月,愛爾蘭社會主義俱樂部一派脫離成立愛爾蘭共和社會主義黨其目標是建立愛爾蘭工人共和國
  • 1903年,愛爾蘭共和社會主義黨內部發生路線分歧一派脫離成立愛爾蘭社會主義工人黨
  • 1904年,康諾利離開愛爾蘭共和社會主義黨後,愛爾蘭共和社會主義黨和愛爾蘭社會主義工人黨合併為共產主義的愛爾蘭社會黨
  • 1910年,愛爾蘭社會黨舉行黨代會
  • 一戰爆發後,愛爾蘭社會黨停止了活動,但在蘇俄革命支持者的支持下恢復活動
  • 1920年,愛爾蘭社會黨內反對派希望加入共產國際,愛爾蘭社會黨主席也支持用軍事行動來推動工人革命,同時愛爾蘭社會黨零個派別表示該黨是推動愛爾蘭獨立運動的重要力量,10月,黨內左派獲得主導權並更名為愛爾蘭共產黨並認為應該在愛爾蘭共和軍和愛爾蘭市民軍中發展成員
  • 1921年1月,愛爾蘭共產黨成員佔領一家醫院宣稱成立蘇維埃,12月,愛爾蘭共產黨支持反條約的共和黨,共和軍主要任務加入愛爾蘭共產黨並組建一隻小型紅軍
  • 1922年,愛爾蘭共產黨錯誤認為他們應該為當年的眾多革命運動承擔起責任
  • 1923年9月,愛爾蘭共產黨成員成立共產主義的愛爾蘭工人聯盟,在共產國際的建議下愛爾蘭共產黨解散
  • 1924年7月,愛爾蘭工人聯盟為共和軍戰俘募集資金
  • 1926年,康諾利之子、愛爾蘭共產黨前成員和其他共產主義者成立愛爾蘭工人黨並試圖取代愛爾蘭工人聯盟成為共產國際的支部
  • 1927年,康諾利之子領導的愛爾蘭工人黨解散其成員分別併入愛爾蘭工黨、愛爾蘭工人聯盟以及共和大會
  • 1933年,成立於1930年並在1931年被禁止活動的革命工人團體更名為愛爾蘭共產黨
  • 1934年4月8日,愛爾蘭共產黨、共和主義者、工會成員以及共和軍成員組建共和大會提出三聯同盟概念以推動愛爾蘭的工人事業:一個社會黨、一個準軍事力量和一個大聯盟
  • 1936年11月,共和大會停止運作
  • 西班牙內戰期間,愛爾蘭共產黨與共產主義的共和大會一起在西班牙支援西班牙共和國政府,但其國內西班牙人民陣線反天主教使得整個愛爾蘭社會反共
  • 1941年7月,由於二戰加入的問題,發生路線分歧,愛爾蘭共產黨北愛支部成立北愛爾蘭共產黨愛爾蘭共產黨26縣支部併入社民主義的工黨 (愛爾蘭)
  • 1942年10月,北愛爾蘭共產黨召開了會議
  • 1948年,北愛爾蘭共產黨和被愛爾蘭工黨開除的前愛爾蘭共產黨26縣支部成員以愛爾蘭工人聯盟名義成立
  • 1962年,愛爾蘭工人聯盟更名為愛爾蘭工人黨
  • 1965年,北愛爾蘭共產黨嘗試與主要的工會主義者和愛爾蘭共和黨建立民權運動。12月9日,愛爾蘭國際主義者成立
  • 1968年,愛爾蘭國際主義者反對比利時國王訪問三一學院
  • 1969年,愛爾蘭國際主義者更名為愛爾蘭共產黨(馬列)
  • 1970年3月,北愛爾蘭共產黨愛爾蘭工人黨合併為愛爾蘭共產黨並宣稱團結和社會主義並成立統一的愛爾蘭以結束資本主義制度和建立社會主義並批評英愛協議積極反對新自由主義和歐洲聯盟,在冷戰時期,愛爾蘭共產黨以武器支援愛爾蘭共和軍,並領導在愛爾蘭左翼勞工組織的形成中發揮了領導作用。新芬黨和共和軍左翼一派成立正式新芬黨並認為,宗教分化是資本主義的分而治之的行為,相信工人階級可以團結起來進行階級鬥爭,推翻他們的共同統治者,32個縣的社會主義共和國是必然的結果(例如印度人民黨的莫迪就是利用印度教教徒反對伊斯蘭教徒成功鞏固自己的地位)
  • 1974年12月8日,正式新芬黨激進一派脫離成立愛爾蘭共和社會黨成立後由於領導人的議案沒有獲得通過導致該黨的執委會失去對愛爾蘭共和社會黨的控制
  • 1977年1月,正式新芬黨更名為新芬工人黨並宣佈接受愛爾蘭工業革命的文件,文件中表示,北愛的持續暴力是將工人階級引向民族問題並譴責資產階級沒有將國家發展為經濟強國並以和平,民主,階級政治作為政治口號,該口號靈感來源於列寧的和平,麵包,土地的口號。新芬工人黨愛爾蘭共和社會黨達成停戰協議終止互相襲擊的行為
  • 1980年代初,愛爾蘭共產黨(馬列)是愛爾蘭學生運動的主要力量。新芬工人黨是少數幾個反對共和黨政治暴力的組織,被評論家指責為愛爾蘭聯合主義
  • 1982年,新芬工人黨更名為工人黨 (愛爾蘭)
  • 2003年,愛爾蘭共產黨(馬列)解散
  • 2021年1月,愛爾蘭共產黨開除其有康利諾青年運動身份的成員後,康利諾青年運動放棄支持愛爾蘭共產黨

充分民主,左右兩黨,福利高,有利左派政黨的社會因素,新芬黨較為有名

意大利 編輯
 
意大利共產黨黨旗
 
意大利共產黨黨旗
 
意大利重建共產黨黨旗

充分民主,左右兩黨,福利高,有利左派政黨的社會因素,意大利共產黨曾為為西歐人數最多共產主義政黨

列支敦士登 編輯

充分民主,保守主義主導,福利好,不利左派政黨的社會因素

盧森堡 編輯
 
盧森堡共產黨黨旗

充分民主,左右兩黨,福利高,由於社會發展已經被社民黨完成,左派政黨的作用沒有機會體現

摩納哥 編輯

充分民主,民族主義主導,君主立憲,還不知道該國體制和政治為什麼中左左翼那麼少

荷蘭 編輯
 
荷蘭共產黨黨旗
 
荷蘭新共產黨黨旗
  • 1860年代,荷蘭開始出現社會主義運動。第一國際的和荷蘭首個工會的建立為荷蘭社會主義發展提供了幫助。
  • 1871年,為了對抗第一國際中荷蘭人的影響,當地的自由主義者和新教徒建立了第一個全國性總工會,然而第一國際中的荷蘭人加入了這個全國總工會使工會變得運動起來
  • 1978年,在威廉·安西格的領導下成立了工會的政治分支社會民主協會,該協會在大城市有分支
  • 1893年,社會民主協會使用非常手段達到目的遭到法院取締而更名為社會主義者同盟
  • 1894年8月26日,為了防止無政府主義者影響社會主義者同盟彼得·耶勒斯·特勒斯特拉派成立了社會民主工黨,成立初期影響遠不如社會主義者同盟,並接受德國社民黨的援助
  • 1897年,國會選舉中社會民主工黨得2席並進入政府
  • 1900年,社會民主工人黨黨首訪問柏林並得到資金援助成立人民報,社會主義者同盟併入社會民主工黨
  • 1901年,國會選舉中社會民主工人黨得6席,並開始整合荷蘭的社會主義運動
  • 1903年1月,荷蘭碼頭工會工人組織了罷工,為了協調運動,鐵路工會工人同時也進行了罷工,資方立即解僱了罷工的工人,由於資方多年來對工會以及工人的壓迫,導致罷工運動升級,而後資方不得不答應了工人們的要求,然而,剛開始社會民主工黨支持罷工,希望它能引發社會主義革命。但是,由於對政府立法的反應,包括黨首在內的溫和派領導反對罷工。這在正統的馬克思主義者和溫和的修正主義者之間引起了爭議。
  • 1907年,社會民主工黨正統馬克思主義派創立了《論壇報》,該報抨擊了社會民主工黨的修正主義者的領導,並要求無產階級革命。
  • 1909年2月14日,社會民主工黨開除了黨內正統馬克思主義派。3月14日,被開除的派別成立了正統馬克思主義社會民主黨也就是荷蘭共產黨的前身。由於同年的國會選舉,社會民主工黨的自由主義盟友慘敗,社會民主工黨不得不從事議會外的運動,該黨最初策略是大罷工以實現普選,但是害怕資方解僱轉而進行溫和的請願運動,在此期間社會民主工黨的女性政治權力是沒有的,這在社會民主工黨產生了分歧,最後成立婦女部門並組建婦女的工會
  • 1910年代,社會民主工黨與社會民主黨就一戰的問題分歧很大
  • 1918年5月,社會民主黨左派創辦了國際報,並將社會民主黨的四個反對派團結起來達成反對議會路線,7月,國會選舉社會民主黨受蘇俄革命影響大量工人階級開始支持社會民主黨有不少自由社會主義組織加入得影響社會民主黨得2席,11月,受德國革命和布魯塞爾士兵蘇維埃的發展影響,荷蘭也受到波及。同月10日,社會民主黨要求組建士兵工人蘇維埃,以組建一個受歡迎的政府。同月17日,在社會民主黨全國大會上改稱荷蘭共產黨以強調其工人階級的身份。
  • 1919年4月,荷蘭共產黨加入共產國際。
  • 1921年9月,荷蘭共產黨左派分離並成立荷蘭共產主義工人黨
  • 1922年,國會選舉荷蘭共產黨得2席
  • 1925年,受蘇聯影響,荷蘭共產黨一派成立革命社會主義聯盟
  • 1926年,被開除的荷蘭共產黨成員建立荷蘭共產黨中央委員會
  • 1927年,地方選舉荷蘭共產黨中央委員會成績遠好於荷蘭共產黨成績
  • 1929年,革命社會主義聯盟與社會黨合併為革命社會主義黨,國會選舉中荷蘭共產黨中央委員會和荷蘭共產黨各得1席
  • 1930年3月荷蘭共產黨中央委員會決定併入荷蘭共產黨,7月荷蘭共產黨中央委員會正式併入荷蘭共產黨
  • 1932年3月28日,社會民主工黨一派因刊物問題被開除出黨
  • 1933年,國會選舉革命社會主義黨因支持士兵政變得1席、荷蘭共產黨得4席
  • 1935年,革命社會主義黨與獨立社會主義黨合併為革命社會主義工人黨
  • 1940年5月14日,荷蘭投降前一天革命社會主義工人黨改組為荷蘭首個地下軍事抵抗組織馬列盧森堡陣線,同月15日,荷蘭共產黨組織地下抵抗運動,同年7月,納粹取締荷蘭共產黨
  • 1941年2月,馬列盧森堡陣線和荷蘭共產黨發動對納粹的罷工,4月,馬列盧森堡陣線被納粹打擊
  • 1946年,由於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荷蘭共產黨領導工人運動,進行反法西斯鬥爭,力量發展較快,國會選舉荷蘭共產黨獲10.6%的選票得10席,成為首都阿姆斯特丹最大的黨
  • 1957年,美國政府特工策劃分裂荷蘭共產黨一派成立社會工黨
  • 1959年,國會選舉荷蘭共產黨比上屆減少3席,並開始受到荷蘭政府的孤立
  • 1964年,受中蘇影響,荷蘭共產黨強調獨立自主其中一派內部成立荷蘭共產主義統一運動
  • 1966年,荷蘭共產主義統一運動成立青年共產主義同盟
  • 1970年1月,荷蘭共產主義統一運動更名為馬列中心並吸收大量青年成員
  • 1971年10月22日,荷蘭共產黨一派成立毛派荷蘭共產黨/馬列
  • 1972年,國會選舉荷蘭共產黨得7席,力量有所回升,荷蘭共產黨/馬列更名為社會黨 (荷蘭)
  • 1977年,由大城市學生和在1976年被荷蘭共產主義統一運動(馬列)開除的成員成立馬列主義者團體/紅色黎明
  • 1979年,馬列主義者團體/紅色黎明領導了鹿特丹港口罷工
  • 1982年,荷蘭共產黨為了應對修正主義成立性別平等委員會,黨的領導決定奉行歐洲共產主義。1984年通過政治綱領,這也是荷共第一個綱領,確定黨的目標是通過民主道路,實現「民主、人道、進步、愛好和平和自由的荷蘭社會主義。」規定荷共的理論基礎除馬克思主義外,還包括「男女平等主義」。
  • 1984年,荷蘭共產黨全國代表大會,放棄民主集中制和馬列後,其中一派成立荷蘭共產主義同盟
  • 1985年,荷蘭共產主義團結運動(馬列)併入荷蘭共產黨
  • 1986年,荷蘭共產黨參加民主德國40周年國慶
  • 1989年,荷蘭共產黨與三個左翼小黨合併為綠色左派
  • 1991年6月,荷蘭共產黨宣佈解散,社會黨 (荷蘭)改制
  • 1992年,不願解散的荷蘭共產黨部分成員和荷蘭共產主義同盟合併成立荷蘭新共產黨
  • 1999年,荷蘭新共產黨地方支部成立聯合共產黨 (荷蘭)並在當地有地方議員
  • 2003年,荷蘭新共產黨成立青年組織
  • 荷蘭共產黨受到來自政府特工的滲透

充分民主,基督教主義主導,福利高,由於社會發展已經被社民黨完成,左派政黨的作用沒有機會體現

挪威 編輯
 
挪威共產黨黨旗
  • 1887年,在阿倫達爾工黨 (挪威)成立,並從成立開始擁有多個出版物
  • 1903年,國會選舉工黨 (挪威)得5席
  • 1918年,工黨 (挪威)加入共產國際
  • 1919年,工黨 (挪威)反對加入共產國際一派成立挪威社會民主工黨
  • 1923年11月,因蘇俄的芬蘭馴鹿計劃,工黨 (挪威)退出共產國際,其中一派成立挪威共產黨
  • 1924年,國會選舉挪威共產黨得6席,但部分成員因工會政策退出挪威共產黨
  • 1926年,挪威共產黨部分成員加入工人階級統一黨並參加了國會選舉得3席
  • 1927年,部分成員因工人階級統一黨退出挪威共產黨,因左翼知識分子得加入挪威共產黨偏向極左
  • 1930年代初,挪威共產黨失去在國內影響力
  • 1939年,挪威共產黨因支持蘇德的協議陷入政治危機
  • 1940年4月9日,德國入侵挪威,挪威北部的挪威共產黨積極組織抵抗活動,8月,殖民當局禁止挪威共產黨活動並轉為地下活動
  • 1941年12月31日,挪威共產黨舉行秘密會議並確立積極抵抗政策,很快挪威共產黨成為抵抗運動的主要力量
  • 1945年,國會選舉挪威共產黨得11席並進入內閣,其中一位部長成為挪威首位女性部長
  • 1968年,因捷克斯洛伐克問題,挪威共產黨勢力大減
  • 1973年,因參與社會主義人民黨和其他左翼組織組成的社會主義選舉聯盟在國會選舉得1席,20世紀60年代末和70年代初得激進思想和分裂自工黨得社會主義人民黨得青年組織激進化影響成立工人共產黨 (挪威)並確立推廣該組織的影響力,通過其群眾組織紅色選舉聯盟參加選舉
  • 1975年,挪威共產黨會議後,挪威共產黨併入社會主義左翼黨一派加入社會主義左翼黨
  • 1980年代初,社會主義左翼黨的青年組織中的兩派成立國際社會主義者(挪威)
  • 1981年11月,其他托派加入國際社會主義者(挪威)並確立組織各種罷工抗議活動
  • 1985年,受蘇聯總書記影響挪威共產黨轉向歐洲共產主義
  • 2003年,挪威共產黨地方議會選舉得3席
  • 2007年3月7日,工人共產黨 (挪威)紅色選舉聯盟合併為紅黨 (挪威)
  • 2008年,從挪威共產黨分離的共青團更名為青年共產主義者在挪威,1月13日,國際社會主義者(挪威)併入紅黨 (挪威)

未完成 充分民主,社民主義主導,福利高,由於社會發展已經被社民黨完成,左派政黨的作用沒有機會體現

葡萄牙 編輯
 
葡萄牙共產黨黨旗
  • 1918年,葡萄牙工人運動因一戰發生經濟危機和失業率上升而迅猛爆發
  • 1919年4月27日,受蘇俄革命影響,1875年成立的葡萄牙社會黨左翼成立葡萄牙強大聯盟其目標是促進社會主義和革命思想,組織和發展工人運動,同年9月,工人運動成立了首個葡萄牙全國總工會即勞動總聯合會,同年,葡萄牙強大聯盟在幾次工會大會上討論認為葡萄牙工人需要革命的先鋒隊
  • 1921年3月6日,葡萄牙共產黨因此成立,並成立青年分支,同年10月,葡萄牙共產黨創辦黨報
  • 1923年11月,葡萄牙共產黨一大召開
  • 1926年5月28日,在葡萄牙共產黨二大前葡萄牙發生軍事政變,葡萄牙共產黨被取締
  • 1929年,葡萄牙共產黨轉入地下活動的同時影響力擴大
  • 1933年,軍事強人薩拉查上台後,鎮壓力度加強,葡萄牙共產黨成員被大量抓捕和處決
  • 1936年,葡萄牙共產黨領導了海軍起義
  • 1938年,共產國際將葡萄牙共產黨除名
  • 1940年11月,葡萄牙開始釋放葡萄牙共產黨成員
  • 1943年,葡萄牙共產黨三大認為該黨與希望結束獨裁統治的所有人民團結起來以及在葡萄牙軍隊中提高該黨的影響力,同年12月,葡萄牙共產黨建立民族反法西斯統一運動
  • 1944年,葡萄牙共產黨領導了受納粹影響普遍的糧食短缺生活水平下降的罷工
  • 1945年10月,葡萄牙共產黨建立民主統一運動
  • 1946年7月,葡萄牙共產黨四大指出,大規模的人民鬥爭是推翻政權的唯一途徑,提出有助於該黨領導人民運動的政策
  • 1948年,民主統一運動陣線被列為非法
  • 1951年,在為民主鬥爭時葡萄牙共產黨成員被政府毆打
  • 1954年,葡萄牙共產黨成員卡塔琳娜被政府一名中尉謀殺使其成為該黨為農民爭取更好的生活條件而進行的鬥爭的烈士。康乃馨革命後,葡萄牙共產黨在她的家鄉卡塔琳娜建了一座紀念碑
  • 1957年9月,葡萄牙共產黨五大指出支持殖民地解放運動
  • 1958年,葡萄牙共產黨支持的總統候選人被政府暗殺
  • 1961年,殖民地解放運動導致本土的社會動盪
  • 1962年,政府取消了部分大學生學籍,同年3月24日,葡萄牙共產黨領導學生罷學遊行示威
  • 1964年1月,葡萄牙共產黨一派成立葡萄牙馬列委員會
  • 1965年,葡萄牙共產黨六大指出任務在民族和民主革命成為民主運動中重要影響,包含八個政治目標,經濟中的壟斷終結、土地改革和土地重新分配的需要、獲得文化和教育機會的民主化,黨認為使葡萄牙成為完全民主的國家必不可少的政策,葡萄牙馬列委員會成員被抓捕
  • 1968年,葡萄牙馬列委員會與其他組織合併為葡萄牙馬列共產主義組織
  • 1970年,葡萄牙共產黨軍事分支發動了一次攻擊,破壞了政府向非洲軍隊運送物資。葡萄牙馬列共產主義組織更名為葡萄牙共產黨(馬列),但1975年再次改回葡萄牙馬列委員會。無產階級革命黨成立
  • 1971年,無產階級革命党進行首次武裝行動
  • 1972年8月,葡萄牙共產黨軍事分支主要襲擊包括對政治警察學校的襲擊,PIDE的襲擊,破壞坦科斯空軍基地、美國大使館文化中心的以及奧埃拉斯的北約區域司令部
  • 1972年,葡萄牙共產黨成立共產主義學生聯盟
  • 1974年4月25日,爆發了康乃馨革命,27日,政治犯被釋放,在葡萄牙共產黨推動下開始了殖民地獨立運動的同時保證全國總工會的內部團結。10月,支持重建黨委員會(馬列)、革命馬列聯合和革命共產主義組織(馬列)組成人民民主聯盟
  • 1975年1月31日,托派的工人革命黨成立。3月11日,葡萄牙共產黨軍事分支挫敗了右翼軍事力量發動的一次政變企圖,這導致葡萄牙社會運動轉向左翼。同時,葡萄牙共產黨支持土地集體化的土地改革,受此影響大量農民參加了合作社。12月,馬列共產主義組織和馬列委員會和重建共產黨組織(馬列)合併為共產黨(重建)。無產階級革命黨建立無產階級學校以取代資產階級學校。國會選舉中人民民主聯盟得1席
  • 1976年4月2日,在葡萄牙共產黨的支持下,批准了新的民主憲法,其中包括對「社會主義」和「無產階級社會」的多次提及
  • 1978年,托派的工人革命黨和國際共產主義聯盟合併為革命社會黨 (葡萄牙)
  • 1979年12月,國會選舉葡萄牙共產黨得47席
  • 1982年,地方選舉葡萄牙共產黨贏得55個市政的執政權
  • 1986年,葡萄牙共產黨舉行非常大會,決定支持社會黨總統候選人,使蘇亞雷斯以微弱優勢當選總統
  • 1990年5月,葡萄牙共產黨舉行非常大會,決定保留該黨的「革命性的社會主義方式」,與世界上許多其他共產黨的做法保持一致,並保持其馬克思列寧主義的指導方針,社會主義陣營影響了獨特的歷史經驗,勞工運動的數項社會變革和數項成就
  • 1991年,人民民主聯盟進入葡萄牙共產黨得選舉名單中
  • 1995年,1992年更名為民主進步共產黨人黨的共產黨(重建)併入葡萄牙共產黨領導的人民民主聯盟
  • 1999年,革命社會黨 (葡萄牙)、毛派的人民民主聯盟和政治21組建了左翼集團
  • 2000年,由1983年成立的左派革命陣線一派成立托派的社會主義替代運動,該黨指出反對資本主義剝削和社會主義民主政權為了工人權力而對人類的壓迫,確保向社會主義和共產主義的過渡
  • 2002年11月,右翼政府對勞動法進行了幾項修改後,在葡萄牙共產黨領導下引發了多年以來的首次大罷工
  • 2007年,葡萄牙共產黨前領導人阿爾瓦羅·庫尼亞爾被評為葡萄牙十大偉人之一
  • 2013年,更名為革命社會主義政治協會的革命社會黨 (葡萄牙)解散

充分民主,兩黨主導,南歐模式,貧困依舊也有,左派口碑好,有利左派政黨的社會因素,有大量的小型共產組織

聖馬力諾 編輯
 
聖馬力諾共產黨黨旗
 
聖馬力諾重建共產黨黨旗
 
聖馬力諾聯合左派黨旗

充分民主,兩黨主導,福利好,左翼口碑好,有利左派政黨的社會因素

西班牙 編輯
 
西班牙共產黨黨旗
File:Psucviu.PNG
現存加泰羅尼亞統一社會黨黨旗

充分民主,兩黨主導,南歐模式,貧困依舊也有,左派口碑好,有利左派政黨的社會因素,有大量的小型而且區域型共產組織

瑞典 編輯
File:Left Party (Sweden) logo.svg
瑞典共產黨黨旗
 
瑞典共產黨(1970)黨旗

瑞典黨旗有疑問

充分民主,社民主義主導,福利好,由於社會發展已經被社民黨完成,左派政黨的作用沒有機會體現

瑞士 編輯
 
瑞士勞動黨黨旗

充分民主,基督教主義主導,福利好,由於社會發展已經被社民黨完成,左派政黨的作用沒有機會體現

英國 編輯
 
大不列顛共產黨黨旗
 
不列顛共產黨黨旗
  • 1880年,馬克思思想在英國開始形成
  • 1881年6月7日,由基金團體和個人成立社會民主聯合會(英國)確立代表議會中的勞工運動並要求非廢除每周工作48小時,廢除童工,強制免費和世俗教育,婦女平等以及生產資料的國有化
  • 1884年12月23日,社會民主聯合會(英國)發生內部分歧,反對海登曼的一派成立社會主義聯盟
  • 1885年,因經濟蕭條社會民主聯合會(英國)參與遊行活動
  • 1887年5月29日,無政府主義者主導了社會主義聯盟,11月13日,發生抗議活動社會民主聯合會(英國)影響力大增
  • 1890年,社會民主聯合會(英國)內部因不滿議會路線而輕視工會運動而分裂
  • 1900年2月27日,社會民主聯合會(英國)議員與獨立工黨組建聯合議會黨團
  • 1911年,英國社會黨成立
  • 1916年,英國社會黨內部反戰力量主導該黨
  • 1917年,英國社會黨與其他左翼政黨談判商議合併
  • 1920年7月31日,在第三國際支持下,由多個小型馬克思組織英國社會黨、社會主義工黨的共產主義聯合團體、南威爾斯社會主義團體和蘇格蘭共產主義工黨合併為大不列顛共產黨
  • 1921年,共產黨第三國際英國支部西爾維婭潘克赫斯特派多數和蘇格蘭共產主義工黨合併並重建大不列顛共產黨並參與紅色克萊德運動並在列寧要求下與工會和工黨合作
  • 1926年,因薪水嚴重偏低發生礦廠工人總罷工,之後大部分礦工加入大不列顛共產黨大不列顛共產黨積極發展工會運動
  • 1932年,大不列顛共產黨成員成立托派的共產主義同盟
  • 1935年,大不列顛共產黨反對當局對德國意大利的綏靖政策
  • 1939年8月23日,因反對當局戰爭態度而譴責和發起罷工
  • 二戰期間,澤西共產黨領導了澤西民主運動的抵抗佔領者的組織
  • 1946年,國會選舉大不列顛共產黨得2席,並在以後勢力大增
  • 1947年,托派的工人革命黨 (英國)成立
  • 1950年,托派的社會主義工人黨 (英國)成立
  • 1956年,大不列顛共產黨因匈牙利事件修改了黨內對社會主義路線使得勢力減弱
  • 1964年,中左政黨執政政策偏右,大不列顛共產黨未能進行抨擊導致勢力減弱
  • 1965年,不列顛和愛爾蘭共產主義組織成立
  • 1968年,因匈牙利和反對崇拜主義以及中蘇分歧原因,大不列顛共產黨一派成立不列顛共產黨(馬列),確立反對修正主義、反歐盟立場
  • 1972年,國會選舉澤西共產黨得1席
  • 1974年,中左政黨執政並向右派政黨妥協,大不列顛共產黨再次未能進行反對行動
  • 1977年7月15日,大不列顛共產黨Sid French一派成立不列顛新共產黨,確立反對修正主義、反歐盟立場
  • 1988年,大不列顛共產黨反對歐洲共產主義意識形態的一派成立不列顛共產黨不列顛新共產黨內部批評戈爾巴喬夫
  • 1991年,大不列顛共產黨歐洲共產主義意識形態的領導層解散該黨
  • 1992年,不列顛新共產黨參加左派的國際會議,1月,原大不列顛共產黨蘇格蘭地區成員成立蘇格蘭共產黨並支持蘇格蘭社會黨及蘇格蘭獨立
  • 2000年,不列顛新共產黨因工黨倫敦選舉導致分裂
  • 2009年,不列顛共產黨參與歐洲議會選舉
  • 2013年,不列顛共產黨反對當局的緊縮政策
  • 2017年,不列顛共產黨開始支持科爾賓領導下的工黨
  • 大不列顛共產黨不列顛共產黨受到來自政府特工的滲透

充分民主,精英保守主義主導,福利好,由於福利發展已經被工黨完善,左派政黨的作用有機會體現但幾率不明

梵蒂岡 編輯

限制民主,基督教主義主導,社會很小,不利左派政黨的社會因素

東歐 編輯

阿爾巴尼亞 編輯

充分民主,左右兩黨主導,社民黨是曾經的共產主義政黨

白俄羅斯 編輯
 
白俄羅斯共產黨黨旗

Komfarband of Bielorussia and Lithuania、Belarusian Peasants' and Workers' Union,其他完成 優勢民主,由政治強人控制

波黑 編輯
 
波黑共產黨黨旗

充分民主,保守主義主導,由伊斯蘭成分

保加利亞 編輯
 
保加利亞共產黨黨旗

優勢民主,靠近保守主義的左右兩黨主導

克羅地亞 編輯
 
克羅地亞共產黨黨旗
File:Srp-logo.png
克羅地亞社會主義工人黨黨旗

充分民主,基督教民主主義主導,有利左派政黨的社會因素,克羅地亞是南斯拉夫地區工業化程度最高的國家並且工人階級也是最多的

捷克 編輯
 
捷克斯洛伐克共產黨黨旗
 
捷克和摩拉維亞共產黨黨旗

社民黨左派變共前沒完成 充分民主,左右兩黨主導,福利高,有利左派政黨的社會因素,捷克斯洛伐克共產黨在去工業化地區、中小城市以及年齡大的支持度高

愛沙尼亞 編輯
 
愛沙尼亞共產黨黨旗

充分民主,自由主義主導,愛沙尼亞的民族性比拉脫維亞的弱,但反俄

匈牙利 編輯
 
匈牙利共產黨黨旗
 
匈牙利社會主義工人黨黨旗
File:Hungarian Workers' Party logo.png
匈牙利工人黨黨旗

優勢民主,基督教民主主義主導

拉脫維亞 編輯
 
拉脫維亞共產黨黨旗
File:Socialist Party of Latvia logo.png
拉脫維亞社會黨黨旗

充分民主,不固定,反俄,不利左派政黨的社會因素

立陶宛 編輯
 
立陶宛共產黨黨旗
File:Socialist People's Front (Lithuania) logo.png
立陶宛社會主義人民陣線黨旗

充分民主,反俄,不利左派政黨的社會因素

北馬其頓 編輯
 
馬其頓共產黨黨旗

充分民主,左右兩黨主導,是否要寫馬其頓內部革命組織的前半部?

馬耳他 編輯
File:Communist Party of Malta logo.png
馬耳他共產黨黨旗
  • 1920年代,馬耳他就存在小型共產主義組織
  • 1933年,因造船廠工人和知識分子擁有馬克思主義書籍遭到煽動性審判使得當地的共產主義發展受挫
  • 1969年,馬耳他共產黨秘密成立後,工黨 (馬爾他)左翼民族解放派脫離了工黨
  • 1971年,右翼政府下台後,馬耳他共產黨合法化並領導了抗議和集會以紀念工人階級運動和民族解放運動
  • 1987年,馬耳他共產黨參加國會選舉但失敗了

充分民主,左右兩黨主導,國家較小

摩爾多瓦 編輯
 
摩爾達維亞共產黨黨旗
 
摩爾多瓦共和國共產黨人黨黨旗
File:Pridnestrovie Communist Party flag.png
德涅斯特河沿岸的共產黨黨旗

充分民主,政局內亂嚴重

黑山 編輯
 
黑山共產黨黨旗
 
黑山南斯拉夫共產黨黨旗

充分民主,社民主義主導

波蘭 編輯
 
波蘭工人黨黨旗
 
波蘭統一工人黨黨旗
 
波蘭共產黨(2002)黨旗
  • 1890年,奧地利社會民主工人黨地方分支脫離成立波蘭加利西亞社會民主黨
  • 1892年,波蘭社會黨成立
  • 1893年,波蘭社會黨中的波蘭工人工會和第二無產階級聯盟因波蘭民族路線分歧根據國際主義與馬克思主義綱領脫離並成立波蘭王國和立陶宛社會民主黨並在1898年成為了俄國社會民主工黨的地方支部,8月,波蘭王國和立陶宛社會民主黨波蘭社會黨分歧加深
  • 1899年,立陶宛工人工會併入波蘭王國和立陶宛社會民主黨。波蘭加利西亞社會民主黨一派脫離成立烏克蘭社會民主黨
  • 1903年,俄國社會民主工黨黨代會上,波蘭王國和立陶宛社會民主黨地方支部非常關注黨內自治權和民族自決權
  • 1904年下半年,由於經濟不景氣,波蘭發生工人罷工,波蘭加利西亞社會民主黨與波蘭社會黨加強了合作
  • 1905年1月28日,因反對日俄戰爭在波蘭社會主義黨與波蘭王國與立陶宛社會民主黨領導下,波蘭發生大罷工,2月,學生加入示威活動
  • 1906年,波蘭社會黨一派因路線分歧發生分裂為波蘭社會黨-左派其主要目標是通過無產階級革命建立社會主義國家波蘭並可能成為某些國際共產主義國家的成員,但隨着俄國大起義的失敗、波蘭王國起義的失敗波蘭社會黨-左派影響力下降
  • 1914年8月2日,波蘭王國和立陶宛社會民主黨華沙委員會召集所有革命派別開會並強烈譴責帝國主義導致的一戰以及支持工人掌權11月,1897年在俄國成立的崩得在波蘭的地方分支(General Jewish Labour Bund in Poland)與總部的聯繫變得越來越困難,崩得任命了一個委員會以主持波蘭地方分支的活動。6月,波蘭加利西亞社會民主黨一派脫離成立波蘭加利西亞社會民主黨並成為當地最大猶太工人組織
  • 1917年2月,蘇俄革命後,蘇俄政府認可波蘭擁有自決權12月,崩得在波蘭的地方分支脫離並獨立
  • 1918年12月16日,為了統一工人的革命運動,波蘭王國和立陶宛社會民主黨波蘭社會黨左派脫離成立波蘭共產主義工人黨並組織了工人委員會以支持工人階級的支持
  • 1919年,因波蘭共產主義工人黨反對波蘇戰爭被當局禁止活動並秘密活動
  • 1920年,波蘭社會黨左派併入波蘭共產主義工人黨,使得波蘭共產主義工人黨在國會擁有席位,4月,加利西亞猶太社民黨併入崩得在波蘭的地方分支並召開1大
  • 1922年1月,因路線分歧崩得在波蘭的地方分支一派脫離成立波蘭猶太共產主義工人崩得(Jewish Communist Labour Bund in Poland)並取得工會的領導權,9月,與波蘭共產黨會談合併,11月,國會選舉波蘭共產主義工人黨得2席
  • 1923年,波蘭猶太共產主義工人崩得併入波蘭共產主義工人黨,8月,波蘭共產主義工人黨2大決定將黨綱馬列化
  • 1924年,在共產國際會議上波蘭共產主義工人黨支持托洛茨基和布蘭德勒
  • 1925年,波蘭共產主義工人黨3大後更名為波蘭共產黨其政治綱領是推翻地主資產階級的反動統治,建立無產階級專政的社會主義波蘭,並採取與蘇共在法國德國保加利亞相反的政策,繼續延續與波蘭社會黨合作的統一戰線
  • 1926年5月,因波蘭共產黨支持約瑟夫·畢蘇斯基以經濟大蕭條為由發動政變並支援其行動而發生路線分歧
  • 1928年,國會選舉波蘭共產黨得5席
  • 1929年,波蘭共產黨少數派在共產國際支持下取得領導權
  • 1930年,波蘭發生經濟大蕭條,波蘭共產黨發生新得路線分歧
  • 1935年,波蘭共產黨克服宗派主義傾向並建立反法西斯統一戰線工人和農民陣線
  • 1936年,波蘭共產黨參加了支援西班牙共和國政府的行動
  • 1938年7月,在共產國際關於民族主義派控制了波蘭共產黨的建議下波蘭共產黨宣佈解散
  • 1942年1月5日,波蘭工人黨成立其綱領號召一切波蘭愛國力量團結在反法西斯人民戰線周圍,同德國佔領者進行武裝鬥爭,把民族解放鬥爭同勞動群眾的社會解放結合起來並建立人民近衛軍
  • 1943年2月,波蘭工人黨與流亡政府進行嘗試性合作,11月,波蘭工人黨與波蘭社會黨左派、農民黨、民主黨和其它激進組織的代表秘密成立全國民族代表會議,結成了反法西斯的民族陣線,12月,波蘭流亡政府遭到盟國的拋棄
  • 1944年6月,波蘭愛國聯盟承認全國民族代表會議,7月,波蘭工人黨組建了作為臨時政府的波蘭民族解放委員會,7月30日,波蘭流亡政府成員前往蘇聯訪問以討論聯合政府問題但拒絕了臨時政府提出授予總理及4個部長職位給流亡政府條件,流亡政府返回倫敦後提出了自己的聯合政府方案但被波蘭工人黨拒絕,同時波蘭人民軍在華沙以南的維斯杜拉左岸建立橋頭堡並與佔領軍發生激烈交火,8月,波蘭流亡政府發動起義趕在佔領軍撤離後蘇聯武裝力量到來前光復華沙但行動因為時間沒有算準起義失敗並投降,華沙遭到大規模破壞,9月,波蘭人民軍以及蘇聯游擊隊撤往蘇聯邊境,臨時政府出台土地改革使得大量農民受益,12月31日,波蘭臨時政府最終建立
  • 1945年1月12日,波蘭人民軍恢復攻勢和蘇聯紅軍一起攻入和解放華沙,5月3日,波蘭人民軍配合蘇聯紅軍參加了柏林戰役,6月,在其他盟國要求進行普選的條件下,波蘭臨時政府被盟國以及流亡政府前總理廣泛承認,波蘭工人黨召開1大,強調波蘭的目標是逐步地、循序漸進地建設社會主義,並制訂了國家恢復和發展的三年計劃,7月5日,美英不在承認波蘭流亡政府,11月,波蘭工人黨籍領土部部長哥穆爾卡與蘇聯就德國地區工業設施在會議上進行了爭奪,並在之後兩年建設住房改善群眾的生活條件
  • 1946年6月,在盟國的要求下波蘭政府進行公投使得波蘭工人黨的政治立場得到強化,4月,民族團結政府設立民兵組織
  • 1947年,國會選舉由波蘭工人黨領導的民族團結陣線利用所屬的巨量成員和所屬的工人群眾政治組織力量得394席,民族團結政府在1945年大赦之後再次大赦了其他民間武裝
  • 1948年8月,波蘭工人黨波蘭社會主義路線派領導人哥穆爾卡失去對黨的控制,12月15日,波蘭工人黨波蘭社會黨得左派合併為波蘭統一工人黨表示主要目標是尋求改善無產階級的生活水平,向所有人提供教育和醫療保健,建立集中的計劃經濟建設重工業,使所有機構國有化,並通過維持一支強大的武裝部隊來提供內部或外部安全,同時容忍私有財產和自由市場的功能
  • 1956年,蘇共20大後發生路線分歧,6月,由於工作環境和稅賦問題發生波茲南工人遊行事件,波蘭統一工人黨因行政不專業而採用武力方式解決導致匈牙利同年也發生相同事件,這個事件後支持社會主義自由化派別取得波蘭統一工人黨得領導權
  • 1970年,因商品價格上漲導致遊行再次發生波蘭統一工人黨因行政不專業而採用武力方式解決,12月,在造船廠工人遊行後政局趨於緩和
  • 1976年6月,因商品價格再次上漲導致遊行再次發生波蘭統一工人黨因行政不專業而採用武力方式解決
  • 1970年代末,因石油危機爆發經濟動盪波蘭統一工人黨承諾進行經濟改革,並制定以實現工業現代化和增加消費品可行性的計劃,這主要是通過外國貸款實現,波蘭統一工人黨領導人愛德華·吉列克與西方政客的關係良好,尤其是法國的瓦萊里·吉斯卡·德斯塔因和聯邦德國的赫爾穆特·施密特,是他爭取到西方的貸款
  • 1980年,因高昂的外債、糧食短缺和過時的工業基礎迫使波蘭統一工人黨進行了新一輪的經濟改革,9月,波蘭統一工人黨主張與天主教和工會反對派合作
  • 1981年,波蘭統一工人黨通過政策抑制工會反對派
  • 1988年12月,在蘇聯總統戈爾巴喬夫的建議下波蘭統一工人黨同政黨團結工聯的領導人進行會談
  • 1989年,國會選舉波蘭統一工人黨佔下議院65%的席位,波蘭統一工人黨總統候選人當選,波蘭統一工人黨總統未能說服由美國中央情報局直接資金和政治技術資助的波蘭政黨團結工聯
  • 1990年7月7日,部分波蘭統一工人黨前成員成立波蘭共產主義者聯盟「無產階級」
  • 1991年,波蘭共產主義者聯盟「無產階級」加入政黨聯盟民主左派聯盟
  • 1997年,波蘭共產主義者聯盟「無產階級」又退出了民主左派聯盟
  • 2000年5月22日,波蘭共產主義者聯盟「無產階級」被當局利用反共法取締並秘密進行活動
  • 2002年7月,波蘭共產主義者聯盟「無產階級」成員成立波蘭共產黨 (2002年)
  • 2010年,波蘭共產黨 (2002年)支持民主左派聯盟總統候選人
  • 2011年,國會選舉波蘭共產黨 (2002年)個別成員以民主左派聯盟身份進入國會
  • 2015年,波蘭共產黨 (2002年)呼籲抵制國會選舉並加入波蘭左翼
  • 2018年,希臘共產黨比利時共產黨英國共產黨在波蘭大使館組織了遊行示威以支持被訟訴騷擾的波蘭共產黨 (2002年)

充分民主,保守主義主導,福利不高因反俄氛圍社會普遍喜歡保守主義,不利左派政黨的社會因素 共產黨及其前身和工人黨沒弄

羅馬尼亞 編輯
 
羅馬尼亞共產黨黨旗
 
羅馬尼亞耕種者陣線黨旗
  • 1834年,羅馬尼亞貴族依據法國作家傅里葉的設想在布加勒斯特北部建立空想社會主義基地但兩年後失敗了
  • 1870年代,社會主義思想在羅馬尼亞再度流行
  • 1893年,各激進團體聯合為羅馬尼亞社會民主工人黨並多次參加第二國際大會
  • 1899年4月,羅馬尼亞社會民主工人黨發生分裂實力下降,其中改革一派加入國家自由黨,激進派成立羅馬尼亞社會主義聯盟
  • 1905年,羅馬尼亞社會主義聯盟實力恢復並與布加勒斯特工會運動保持密切合作並成為工會運動的政治分支
  • 1910年2月,羅馬尼亞社會主義聯盟改組為羅馬尼亞社會民主黨並宣佈反戰從而被當局禁止活動而轉入秘密活動
  • 1916年,因懷疑羅馬尼亞社會民主黨支持德國再度被當局鎮壓而在佔領區羅馬尼亞社會民主黨在德國盟友的幫助下發展較好
  • 1917年2月,蘇俄革命後隨着當局處決和迫害加深,羅馬尼亞社會民主黨成員轉移到羅馬尼亞難民中心敖德薩活動並譴責當局和佔領者的屈辱性和平
  • 1918年11月,一戰結束後,面對佔領者簽字投降和激進的工人運動羅馬尼亞社會民主黨合法化。特蘭西瓦尼亞社會黨因奧匈帝國分裂而在羅馬尼亞活動。12月11日,羅馬尼亞社會民主黨改組為羅馬尼亞社會黨,12月26日,當局鎮壓遊行逮捕羅馬尼亞社會黨成員但最後同意了羅馬尼亞社會黨的要求
  • 1919年5月,羅馬尼亞社會黨與前奧匈帝國的特蘭西瓦尼亞、巴納特和布科維納的社會民主組織合併,國會選舉羅馬尼亞社會黨得7席
  • 1920年,羅馬尼亞社會黨宣佈致力於無產階級專政後領導了大罷工,原奧匈帝國地方支部則支持激進派,國會選舉羅馬尼亞社會黨得21席,10月,羅馬尼亞社會黨對蘇俄進行訪問
  • 1921年1月30日,羅馬尼亞社會黨代會上多數人支持激進路線,5月8日,羅馬尼亞社會黨多數親布爾什維克派將羅馬尼亞社會黨改組為社會主義-共產主義黨,少數派離開,當晚社會主義-共產主義黨成員遭到當局逮捕,12日,當局非法逮捕了社會主義-共產主義黨成員並轉入秘密活動,同時受到工業少工人少農民多沒有影響到知識分子以及少數民族黨員較多都影響到社會主義-共產主義黨的實力,導致社會主義-共產主義黨無法派國內成員參加共產國際的會議
  • 1922年,社會主義-共產主義黨更名為羅馬尼亞共產黨
  • 1924年,當局取締羅馬尼亞共產黨使得實力更弱
  • 1928年,共產國際與羅馬尼亞共產黨失去了聯絡
  • 1929年,羅馬尼亞大蕭條後,羅馬尼亞共產黨領導了幾次工人罷工並取得成功。當地得共產黨成員和國際主義社民黨成員成立羅馬尼亞烏克蘭工人黨並表示爭取工人和少數民族權利並與烏克蘭合併並與工人農民陣線合作但在30年代遭到當局禁止活動
  • 1920年代,雖然羅馬尼亞共產黨成員被逮捕或是在蘇俄,依舊通過農民工人集團等各種身份參與政治活動
  • 1931年,羅馬尼亞共產黨莫斯科派領導羅馬尼亞共產黨並健全了組織
  • 1934年,羅馬尼亞共產黨沒有接受斯大林的建議,並與耕種者陣線、匈牙利人民聯盟和社會主義農民黨組成選舉聯盟,同時創建與知識分子的統一戰線但在之後遭到取締。羅馬尼亞烏克蘭工人黨解散
  • 1936年,隨着羅馬尼亞共產黨成員被判刑進入快速衰退期
  • 1939年,羅馬尼亞共產黨再次中斷與共產國際的聯繫,共產國際建議羅馬尼亞共產黨加入獨裁當局設立的合法組織民族復興陣線但羅馬尼亞共產黨沒有答應
  • 1940年,隨着獨裁當局上台,羅馬尼亞共產黨與社會民主黨、全國農民黨和全國自由黨合作,羅馬尼亞共產黨試圖建立武裝組織但被很快逮捕和處決
  • 1944年以前,羅馬尼亞共產黨監獄派和監獄外的派系發生路線分歧並抗議割讓領土給匈牙利
  • 1944年3月,撤退的德國佔領軍處決了羅馬尼亞共產黨成員,6月,羅馬尼亞共產黨提議建立國家民主集團以安排羅馬尼亞退出佔領者的合作但遭到國家農民黨因以美英合作的談判拖延,8月23日,[羅馬尼亞共產黨]]聯合羅馬尼亞國王推翻獨裁當局並進入政府,10月8日,國家民主集團在羅馬尼亞共產黨倡議下解散並和社會民主、普洛夫人陣線、米哈伊社會主義農民黨、匈牙利人民聯盟和康斯坦丁內斯庫的愛國者聯盟組建人民民主陣線以參加選舉
  • 1945年3月6日,在蘇聯以支持羅馬尼亞取得特蘭西瓦尼亞主權的條件下,羅馬尼亞共產黨獲得治權並開始土地改革和戰爭罪審判
  • 1946年8月,為了應對羅馬尼亞貨幣的貶值,羅馬尼亞共產黨實施了貨幣改革作為穩定措施
  • 1947年12月,譴責馬歇爾計劃,羅馬尼亞國會廢除君主制並宣佈羅馬尼亞成為社會主義國家
  • 1948年,羅馬尼亞共產黨和羅馬尼亞社會民主黨合併為羅馬尼亞工人黨,6月11日,開始實行國有化和計劃經濟
  • 1945年,羅馬尼亞共產黨監獄派、莫斯科派聯合扳倒黨內的書記派
  • 1950年,羅馬尼亞共產黨格奧爾基·喬治烏-德治派取得領導權,並報告說無產階級在黨內佔64%在政府佔40%職位
  • 1953年,羅馬尼亞工人黨提出通向共產主義的國家道路的理論,1933年成立的耕種者陣線併入羅馬尼亞工人黨
  • 1956年,斯大林死後羅馬尼亞工人黨走上較為獨立的發展道路,完成一整套工業體系並和南斯拉夫關係緩和
  • 1960年代,自由化事件後,羅馬尼亞工人黨總書記尼古拉·齊奧塞斯庫加強了正統化馬克思主義,並遠離了蘇聯
  • 1964年年底,羅馬尼亞工人黨成功使蘇聯召回克格勃代表,使羅馬尼亞工人黨受到知識分子的歡迎
  • 1965年,羅馬尼亞共產黨工人黨更名為羅馬尼亞共產黨並恢復在斯大林死後大清洗中受損成員的名聲,整個羅馬尼亞人口的生活水平有了明顯提高,並執行農村城市化
  • 1966年,羅馬尼亞政府宣佈墮胎違法、同意德意志人移民聯邦德國
  • 1968年8月,羅馬尼亞共產黨反對蘇聯入侵捷克斯洛伐克並尋求南斯拉夫的支持
  • 1969年,尼古拉·齊奧塞斯庫成功取得對羅馬尼亞共產黨控制權
  • 1970年代,羅馬尼亞成為西方世界支持的國家並在西方國家的首都受到熱烈歡迎
  • 1977年8月,羅馬尼亞發生礦工工人罷工
  • 1983年,礦工罷工抗議減薪
  • 1987年,布拉索夫的工業工人發起罷工並引起了該市公民的共鳴
  • 1988年,羅馬尼亞共產黨工人比例達到55%農民比例減少到15%,導致黨內形成形式效忠和政治客戶主義,同時意識形態上發生變化,該黨不再被視為工人階級的先鋒隊,而是主要的社會因素和國家利益的體現都採用了新斯大林主義原則,羅馬尼亞共產黨達成與工會的權力分享協議後反而呼籲華約入侵波蘭
  • 1989年,成為東方集團中第二大共產黨,12月,由羅馬尼亞共產黨組成的救國陣線逮捕並擊斃尼古拉·齊奧塞斯庫,22日,羅馬尼亞共產黨改制
  • 1990年11月16日,工人社會主義黨成立
  • 1992年,國會選舉工人社會主義黨參議院得5席眾議院得13席並加入眾議院紅色四邊形聯盟進入政府
  • 2003年7月,工人社會主義黨併入社會民主黨,不願意併入社會民主黨得成員成立社會主義聯盟黨
  • 2009年,聯合左派黨併入社會主義聯盟黨並更名為社會主義另類黨
  • 2010年3月19日,建立羅馬尼亞共產黨重建委員會並宣佈成立羅馬尼亞共產黨,7月,社會主義另類黨決定更名為共產黨遭到法院拒絕
  • 2013年,地方選舉社會主義另類黨得13席
  • 2014年,社會主義另類黨更名為羅馬尼亞社會黨
  • 2015年,羅馬尼亞共產黨重建委員會更名為羅馬尼亞社群黨並註冊

充分民主,左右兩黨主導

俄羅斯 編輯
 
蘇聯共產黨黨旗
 
俄羅斯共產黨黨旗
 
俄羅斯聯邦共產黨黨旗

優勢民主,保守主義主導

塞爾維亞 編輯
 
南斯拉夫共產黨黨旗

南斯拉夫游擊隊沒有詳細寫入,希臘內戰 充分民主,民族主義主導

斯洛伐克 編輯
 
捷克斯洛伐克共產黨黨旗
 
斯洛伐克共產黨黨旗

充分民主,社民主義主導

斯洛文尼亞 編輯
 
斯洛文尼亞共產黨黨旗
 
斯洛文尼亞社會黨黨旗

完成

烏克蘭 編輯
 
烏克蘭共產黨(1918)黨旗
 
烏克蘭共產黨(1993)黨旗
  • 1897年,在工人階級解放鬥爭協會的支持下俄羅斯社民工黨在烏克蘭建立分支
  • 1898年,俄羅斯社民工黨烏克蘭分支也建立了布派
  • 1899年,波蘭加利西亞社會民主黨和烏克蘭激進黨一些成員成立波蘭社會民主黨
  • 1902年,波蘭社會民主黨領導了農民罷工
  • 1903年,波蘭社會民主黨的1大召開
  • 1904年,俄羅斯社民工黨南方局成立以團結敖德薩,葉卡捷琳諾斯拉夫,尼古拉耶夫等地的布爾什維克派成員
  • 1905年,蘇俄革命開始,在俄羅斯社民工黨3大指導工人與專制進行鬥爭,12月,布爾什維克實力發展迅速領導多次罷工和起義但同時遭到當局的打擊
  • 1906年,猶太社會民主工黨(錫安勞動者)(Jewish Social Democratic Labour Party (Poalei Zion))成立
  • 1907年6月,波蘭社會民主黨脫離波蘭加利西亞社會民主黨而獨立
  • 1912年,俄羅斯社民工黨6大指導下擴大和加強與群眾的聯繫互動工作
  • 1914年,烏克蘭的布爾什維克變帝國主義間戰爭為社會沙文主義與革命投降主義戰爭。波蘭社會民主黨採取親奧地利和親蘇維埃立場並建立農民和工人聯盟
  • 1917-20年,猶太社會民主工黨(錫安勞動者)進入烏克蘭政府
  • 1917年,俄國布爾什維克成員宣佈自己為俄國社民工黨(布)-烏克蘭社民並在俄國大城市的支援下在烏克蘭作戰,5月1日,俄國布爾什維克成員決定因人數較少不參加烏克蘭士兵代表蘇維埃改而舉行遊行示威,11月8日,俄國布爾什維克成員領導基輔工人起義但失敗了
  • 1918年1月,立陶宛、波蘭和俄羅斯猶太工人總聯盟一派成立共產主義立陶宛、波蘭和俄羅斯猶太工人總聯盟和共產主義立陶宛、波蘭和俄羅斯猶太工人總聯盟(Communist Bund (Russia))並與俄國社民工黨(布)-烏克蘭社民合作,同時烏克蘭社民工黨左派也併入俄國社民工黨(布)-烏克蘭社民,3月3日,俄國與德國簽訂合約烏克蘭地區的布爾什維克成員離開烏克蘭,7月17日,烏克蘭共產黨(布爾什維克)成立,8月10日,猶太社會民主工黨(錫安勞動者)共產主義一派成立猶太社會民主工黨(錫安勞動者)並通過了與立陶宛、波蘭和俄羅斯猶太工人總聯盟合併成為共產國際民族支部但反對成為俄共下的支部的決定。5月,烏克蘭社會革命黨一派脫離並成立共產主義的戰鬥者
  • 1919年5月,共產主義立陶宛、波蘭和俄羅斯猶太工人總聯盟和聯合猶太共產黨合併為烏克蘭共產主義聯盟Komfarband並以個人身份加入烏克蘭共產黨(布爾什維克)。8月,戰鬥者更名為烏克蘭共產黨(戰鬥者)並向共產國際申請加入
  • 1920年1月,烏克蘭社會民主工黨一派脫離成立烏克蘭共產黨(1920)。3月,烏克蘭共產黨(戰鬥者)4大決定併入烏克蘭共產黨(1920)。8月,烏克蘭共產黨(1920)申請加入共產國際
  • 1922年,猶太社會民主工黨(錫安勞動者)改名為猶太共產主義工黨(錫安勞動者)。國會選舉波蘭社會民主黨獲得席位並同時成為西烏克蘭共產黨成員
  • 1924年1月30日,當局禁止波蘭社會民主黨活動,波蘭社會民主黨一派併入西烏克蘭共產黨進行活動
  • 1925年,在共產國際的建議下烏克蘭共產黨(1920)併入烏克蘭共產黨 (1918年)
  • 1928年,猶太共產主義工黨(錫安勞動者)解散,因西烏克蘭共產黨在27年的中央委員會會議上民族主義派取得主導權後西烏克蘭共產黨在被共產國際開除後民族主義派解散
  • 1938年,因西烏克蘭共產黨被民族主義派主導而被共產國際建議解散
  • 1952年10月13日,烏克蘭共產黨(布爾什維克)更名為烏克蘭共產黨 (1918年)
  • 1991年8月30日,烏克蘭共產黨 (1918年)被當局取締
  • 1993年3月6日,全國各地的共產主義者召開了會議以重建共產黨,5月,國會同意建立共產黨合法化
  • 1993年6月19日,烏克蘭共產黨成立並追認此次大會為29大並在之後的國會中發揮重要作用,大量的前烏克蘭共產黨成員的烏克蘭社會黨成員加入烏克蘭共產黨
  • 1994年,總統選舉烏克蘭共產黨支持烏克蘭社會黨候選人
  • 1998年,國會選舉烏克蘭共產黨得121席
  • 1999年,烏克蘭共產黨22大上因共產黨和社會黨關係良好因此烏克蘭社會黨領導人在大會上發表講話,總統選舉烏克蘭共產黨得38.3%
  • 2000年,烏克蘭共產黨一派脫離分別成立工農共產黨烏克蘭共產黨(革新)
  • 2001年,烏克蘭當局承認禁止烏克蘭共產黨活動是違憲行為
  • 2007年,國會選舉烏克蘭共產黨得27席工農共產黨得1席
  • 2014年2月,烏克蘭共產黨反對支持入歐反總統的暴力活動,7月,烏克蘭共產黨重申支持烏克蘭的領土完整並開除黨內分裂主義者
  • 2015年9月30日,工農共產黨烏克蘭共產黨(革新)被當局取締。12月16日,烏克蘭共產黨被當局取締得到歐洲左翼黨團、俄羅斯國會以及英國全國鐵路海事和運輸工人聯盟的聲援

世界大戰只是讓勞動者去白白送死而資本主義危機從來沒有解決,實際就是讓勞動者的命在民族主義破旗下為資本主義危機買單。 充分民主,政局混亂,政黨間內鬥,反俄情緒高漲,不利左派政黨的社會因素

亞洲 編輯

蘇維埃 編輯

亞美尼亞 編輯
 
亞美尼亞共產黨黨旗
File:Armenian Communist Party logo (circular).png
亞美尼亞共產黨(1991)黨旗

充分民主,左右兩黨主導,左為自由主義,當局受美國支持而反俄,因阿塞拜疆內部自治共和國問題同時遭到土耳其和阿塞拜疆的強力反擊

阿塞拜疆 編輯
 
阿塞拜疆共產黨黨旗
File:Logo of the Communist Party of Azerbaijan (1993).png
阿塞拜疆共產黨(1993)黨旗

優勢民主,伊斯蘭教民主主義主導,因石油開發福利較好,不利左派政黨的社會因素,前蘇共當地領導人的兒子長期執政

格魯吉亞 編輯
 
格魯吉亞共產黨黨旗

1918年5月,在格魯吉亞等地建立了孟什維克領導的民主共和國

充分民主,中間派主導,反俄

哈薩克斯坦 編輯
 
哈薩克共產黨黨旗
 
哈薩克斯坦共產主義人民黨黨旗

充分民主,保守主義主導,因政治強人存在背後,不利左派政黨的社會因素

吉爾吉斯共和國 編輯
 
吉爾吉斯共產黨黨旗
 
吉爾吉斯斯坦共產黨人黨黨旗

充分民主,未知,窮人居多,俄國影響較大,美國也有資金干涉,政局因多次動亂而混亂

塔吉克斯坦 編輯
 
塔吉克共產黨黨旗
 
塔吉克斯坦共產黨黨旗

優勢民主,國家主義主導,窮人多,有利左派政黨的社會因素

土庫曼斯坦 編輯
 
土庫曼共產黨黨旗

限制民主,不利左派政黨的社會因素

烏茲別克斯坦 編輯
 
烏茲別克共產黨黨旗
 
烏茲別克斯坦共產黨黨旗

限制民主,不利左派政黨的社會因素

東亞 編輯

港澳台 編輯
 
中國共產黨黨旗
File:Socialist Action (Hong Kong) logo.png
香港社會主義行動黨旗
 
日本共產黨黨旗

香港的民主派因美國的資金使得曝光度很高但因為是高度資本主義同時要保證制度一百年不變,左派很難生存;台灣則由自由主義主導,最近被曝出自由主義的執政黨通過各種公關公司來帶輿論,其他意識形態無法獲得發展

孟加拉 編輯
 
孟加拉共產黨黨旗
File:Workers Party of Bangladesh logo.png
孟加拉工人黨黨旗
  • 1948年3月6日,因印巴分治,從印度共產黨分裂出巴基斯坦共產黨,巴基斯坦共產黨在兩邊分設中央
  • 1954-71年,巴基斯坦共產黨處於非法狀態
  • 1966年12月,巴基斯坦共產黨穆罕默德·托哈一派成立東巴基斯坦共產黨 (馬列),組織遊擊隊進行民族獨立武裝鬥爭
  • 1970年8月,東巴基斯坦共產黨 (馬列)一大確定以印度納薩爾巴里起義為榜樣,開展農民武裝鬥爭
  • 1971年3月26日,巴基斯坦共產黨支持人民聯盟流亡政府,爭取國家獨立的鬥爭。提出動員人民的一切創造力,恢復國家經濟,改善人民生活,徹底實現愛國力量的聯合。12月,因印度戰爭,從巴基斯坦共產黨分裂出孟加拉國共產黨東巴基斯坦共產黨 (馬列)分裂為杜哈派和哈克派
  • 1973年1月,杜哈派召開「二大」,繼續開展武裝鬥爭,東巴共(馬列)改稱孟共(馬列)。10月,孟加拉國共產黨同人民聯盟、民族人民黨(穆)結成人民統一陣線
  • 1975年1月,孟加拉國實行一黨制
  • 1978年,孟共(馬列)哈克派改名為孟加拉國革命共產黨(馬列)。年底,孟加拉國共產黨恢複活動
  • 1979年選舉,孟加拉國共產黨獲8萬張選票
  • 1980年,孟加拉共產黨(列寧主義)、革命共產主義同盟(孟加拉)、勞動者黨合併為孟加拉工人黨
  • 1983年1月,孟共與人民聯盟等組成十五黨聯盟,反對軍管統治
  • 1984年,孟加拉工人黨發生路線分歧
  • 1991年11月19日,孟共(馬列)與民族人民黨(馬列)和人民自由同盟(薩馬德派)成立愛國民主陣線
  • 1992年,孟加拉工人黨路線分歧和解
  • 2011年8月,孟共(馬列)被吸納為第四國際永久觀察員

充分民主,左翼民族主義主導,窮人多,有利左派政黨的社會因素

不丹 編輯
 
不丹共產黨(馬列毛)黨旗

限制民主,由於是君主制,極度不利左翼政黨發展

汶萊 編輯

1956年1月21日,馬來西亞人民黨汶萊分支成立,之後分支獨立活動併名為汶萊人民黨; 1962年8月,在國會選舉中汶萊人民黨獲巨大勝利,12月8日,發起革命但失敗; 限制民主,非黨化,福利高,由於是君主制,極度不利左派政黨發展

柬埔寨 編輯
 
柬埔寨共產黨黨旗

充分民主,社民主義主導,由於前共產黨組織的後繼改制組織存在,不利左派政黨的社會因素

中國 編輯
印尼 編輯
 
印度尼西亞共產黨黨旗
  • 1914年,由1894年8月26日成立的荷蘭社會民主工人黨和荷蘭社會黨在印尼支部成員合併為東印度社會民主聯盟
  • 1915年10月,東印度社會民主聯盟出版刊物
  • 1917年,東印度社會民主聯盟一派成立東印度社會民主黨,年末,受十月革命影響,受東印度社會民主聯盟影響的水軍起義並建立蘇維埃
  • 1920年5月23日,東印度社會民主聯盟改名為印度共產聯盟
  • 1922年,印度共產聯盟領導印度總工會發起全國大罷工,9月22日,印度共產聯盟將所有工會合併為印度尼西亞勞工組織聯盟
  • 1924年,印度共產聯盟改名為印度尼西亞共產黨
  • 1925年5月,共產國際要求印度尼西亞共產黨團結其他民族主義建立民族統一戰線並進行罷工
  • 1926年6月,印度尼西亞共產黨受到當局鎮壓和取締
  • 1945年後,印度尼西亞共產黨支持蘇加諾而實力大增
  • 1948年2月,印度尼西亞共產黨和印尼社會黨組建人民民主陣線,印尼社會黨隨後加入印度尼西亞共產黨,隨後印度尼西亞共產黨受到當局鎮壓,11月7日,Murba黨成立
  • 1949年,印度尼西亞共產黨重建
  • 1955年,因支持蘇加諾,國會選舉印度尼西亞共產黨得39席
  • 1957年12月3日,印度尼西亞共產黨領導下的工會開始國有化荷蘭的公司,並成為世界上第三大共產黨
  • 1962年3月,印度尼西亞共產黨進入政府
  • 1965年,印度尼西亞共產黨遭到當局鎮壓,部分成員流亡國外
  • 1973年1月11日,Murba黨併入民主黨

充分民主,伊斯蘭民主主義主導,極度不利左翼政黨發展;鬥爭民主黨的曝光度較高,但因本身性質和極右翼的政治攻勢很難為下層群眾謀福利

印度 編輯
 
印度共產黨黨旗
 
印度共產黨(馬)黨旗
 
印度共產黨(毛)黨旗

充分民主,民族主義主導,有少量高等種姓以及大量無產的賤民,在地方上形成了中左地方型政黨主導,有利左翼的社會因素,現印人黨利用民粹以及民族主義勢大,之後經濟增長消失時有利左翼政黨。在印度左翼政黨中印共為右派印共(馬)為中派印共(毛)為左派,另外,2008年印共(馬)徵收土地問題失敗導致丟失兩個邦的治權,於此同時在中國卻因相同發展模式中共經濟騰飛因此鞏固權力,這就是民主差別,本來沒有反對黨的情況下,印共(馬)在孟加拉邦能夠產業升級和經濟騰飛農民不但可以自己耕種還能去工業區工作收入成倍增加,在孟加拉模式的鼓舞下印共(馬)能在2015年成為執政黨並複製中國模式;國大黨和印度共產黨(馬)的內耗嚴重

日本 編輯
 
日本共產黨黨旗
  • 1922年7月15日,日本共產黨成立,而後日本帝國宣佈其非法,1925年解體,1926年復立,主張社會主義與民主主義的二階段革命,目標廢除絕對天皇制與實現國民主權
  • 1928年3月15日,日共再度被取締,1935年再解體,1945年復立
  • 1950年4月,美國當局取締日本共產黨日本共產黨領導層流亡北京
  • 1957年,革命的共産主義者同盟 (日本)從日本共產黨分離
  • 1958年7月,日本共產黨北京機關大部分成員返回日本。12月,日本共產黨青年黨員勢力成立共產主義者同盟 (日本)並開始進行安保鬥爭
  • 1960年,共產黨聯合社會黨反對《美日安保條約》,並領導安保鬥爭
  • 1979年,日共的眾議院席次增加到41席,是日共建黨以來眾議院席次最多的一次。日共一度有與日本社會黨合作的計劃,但是後來因為反對社會黨的右傾派系而沒有達成
  • 日共長期反對日本自由民主黨和抵制政黨交付金
  • 2014年,因日本民主黨執政讓人失望,日共國會勢力有所增加

充分民主,保守主義強勢主導,社會本身為保守主義,極度不利左派政黨的社會因素;立憲民主黨有曝光度但處理核危機時受日本特有官僚勢力的牽制使得泛左完全不被日本人看好,據傳聞,日本有一個特搜課是直接聽命於美國而不聽命於日本內閣或是天皇的,如果首相有激進做法,特搜課會直接出來逮捕首相

朝鮮 編輯
韓國 編輯
  • 1922年,新思想研究會成立
  • 1925年4月17日,在共產國際建議下,新思想研究會等共產主義小組成立朝鮮共產黨
  • 1925-28年,朝鮮共產黨領導工人農民罷工罷租
  • 1928年12月,朝鮮共產黨解散,成立小型朝鮮共產主義小組或者成員分散到僑居國和對抗殖民當局
  • 1946年11月23日,朝鮮共產黨、朝鮮人民黨與南朝鮮新民黨合併為南朝鮮勞動黨
  • 1949年6月27-30日,南朝鮮勞動黨和北朝鮮勞動黨合併為朝鮮勞動黨
  • 1952年,韓國當局鎮壓朝鮮勞動黨在韓國的支部
  • 2000年1月,勞動者運動組建民主勞動黨 (韓國)
  • 2004年,國會選舉民主勞動黨 (韓國)得第三大黨
  • 2011年12月5日,民主勞動黨、國民參與黨和進步新黨合併為統合進步黨

充分民主,左右兩黨主導,不利左派政黨的社會因素,因朴槿惠的任人唯親做法導致保守主義暫時不能恢復實力;南朝鮮的所有掌握國家命脈的大公司由美國華爾街直接控制,真正的社會主宰是華爾街而不是三星公司

老撾 編輯
馬來西亞 編輯
 
馬來亞共產黨黨旗
  • 1923年,南洋報刊《南洋評論》出版
  • 1926年5月,南洋總工會成立確立團結東南亞勞工、解放勞動階級,10月,中國共產黨南洋臨時委員會成立,年底,南洋總工會成立共青團南洋委員會
  • 1927年3月12日,中國共產黨南洋臨時委員會參與孫文逝世兩周年紀念,但遭到當局鎮壓,之後中國共產黨南洋臨時委員會改組為南洋共產黨確立領導印度尼西亞、馬來亞、馬來半島、菲律賓、緬甸反殖民運動的革命發展以及反日活動、工人運動、和反對英國干涉華文教育的活動
  • 1930年4月30日,南洋共產黨解散同時馬來亞共產黨成立並接受第三國際的指導,確立馬來亞地區的共產黨為多民族的主流意見
  • 1941年12月,馬來亞共產黨在當局支持下建立武裝組織馬來亞人民抗日軍武裝鬥爭帝國主義,組織獲得大力發展
  • 1945年,馬來亞共產黨進行反殖民活動,進行罷工、罷課,被當局取締並進行武裝鬥爭,婆羅洲民族解放陣線和婆羅洲抗日聯盟先後成立
  • 1953年,各抗日民族組織合併為沙撈越解放同盟並堅持武裝鬥爭反對組建大馬聯邦
  • 1960年代,馬來亞共產黨武裝鬥爭失敗,實力大減,退入泰國
  • 1962年12月,沙撈越解放同盟支持汶萊反殖民起義
  • 1964年3月30日,受印尼支持下沙撈越解放同盟成立武裝組織並和北加里曼丹人民軍聯合作戰並積極吸收支持者
  • 1965年,受印尼政變影響,沙撈越解放同盟實力大減
  • 1969年5月13日,國會選舉反對派獲得50.9%,爆發馬華民族衝突
  • 1971年9月19日,北加里曼丹人民軍和沙撈越解放同盟合併為北加里曼丹共產黨

充分民主,伊斯蘭教民主主義,不利左派政黨的社會因素;民主行動黨的曝光度較高

馬爾代夫 編輯

充分民主,保守主義主導,旅遊業,受印度影響大,未發現可以支持左翼的社會因素

蒙古 編輯

黨旗未知

充分民主,左右兩黨主導,由於前共產黨組織的後繼改制組織存在,不利左派政黨的社會因素

緬甸 編輯
 
緬甸共產黨黨旗
  • 1939年8月15日,緬甸共產黨成立
  • 1939年10月1日,德欽黨、緬甸共產黨、貧民黨等組成緬甸出路派
  • 1941年,緬甸共產黨領導人遭到當局逮捕,實力大減
  • 1942年1月,日軍入侵緬甸,緬甸共產黨領導人德欽丹東、德欽索等出
  • 1944年8月,緬甸共產黨、緬甸國民軍、緬甸人民革命黨成立緬甸反法西斯人民自由同盟
  • 1946年3月,由於清算白勞德路線造成緬甸共產黨內部第一次大分裂,德欽索一派成立紅旗共產黨,10月10日,由於共產黨批評昂山鎮壓罷工,同盟執行委員會解除緬甸共產黨關係
  • 1948年8月,緬甸共產黨堅持反對吳努政府,當局鎮壓緬甸共產黨,緬共轉入地下並開展武裝鬥爭
  • 1950年12月8日,緬甸社會黨一派成立緬甸工人黨
  • 1951年,國會選舉緬甸工人黨得12席
  • 1955年,國會選舉緬甸工人黨發起的民族團結陣線得48席
  • 1960年代,緬共武裝鬥爭失敗退入緬甸東北部
  • 1962年12月,緬甸工人黨和人民同志黨合併為聯合工人黨
  • 1970年代,紅旗共產黨受當局打擊武裝鬥爭失敗退入緬甸西部
  • 1989年3月,紅旗共產黨持續在緬甸西部進行武裝鬥爭
  • 1989年3月12日,受紅旗共產黨影響,緬甸共產黨武裝力量先後脫離緬共,實力大減,但繼續保持活動

充分民主,由於軍方的優勢政治地位,不利左派政黨的社會因素;軍方將軍的女兒所建立的政黨曝光度較高

尼泊爾 編輯
 
尼泊爾共產黨(2018)黨旗
 
尼泊爾共產黨(聯合馬列)黨旗
 
尼泊爾共產黨(毛)黨旗

充分民主,泛左主導,窮人多,有利左派政黨的社會因素;共產主義政黨實力最強,問題是尼泊爾的土改不如印度共產黨(馬)的革命性,地主的利益沒有被觸動,但如果能像印度共產黨(馬)在西孟加拉的產業升級,可以跳過賤農,否則因親印度失敗的大會黨會成為第二個草根國大黨

菲律賓 編輯
File:Logo of the Communist Party of the Philippines-1930.jpg
菲律賓共產黨(1930)黨旗
 
菲律賓共產黨(1968)黨旗

充分民主,自由主義主導,社會基督教主義濃厚,不利左派政黨的社會因素

新加坡 編輯
 
新加坡社會主義陣線黨旗

1961年,人民行動黨激進派別成立社會主義陣線,並反對退出馬來西亞; 1963年,國會選舉社會主義陣線得13席; 1988年,社會主義陣線併入工人黨; 2010年,由工人黨成員和革新黨成員組建社會主義陣線; 優勢民主,保守主義主導,城市市民為主,有中左翼的工人黨存在,對左翼不利的共識,之前為馬來西亞一部分,受馬共影響過

斯里蘭卡 編輯
 
斯里蘭卡共產黨黨旗
 
斯里蘭卡蘭卡平等社會黨黨旗

充分民主,民族主義主導,有利左派政黨的社會因素

泰國 編輯
 
泰國共產黨黨旗
  • 1927年,學生組織成立共產主義小組並在工人、學生、貧民中開展活動
  • 1926-7年,南洋共產黨暹羅特別委員會成立
  • 1930年,暹羅共產黨臨時委員會成立
  • 1941年5月,暹羅共產黨臨時委員會改稱泰國共產黨工作委員會,12月,泰國共產黨工作委員會號召抗日鬥爭
  • 1942年12月1日,泰國共產黨工作委員會改組為泰國共產黨確立建立抗日民族統一戰線和開展抗日鬥爭,發動工人怠工、罷工,發展各種抗日團體,建立抗日義勇隊,反日大同盟、曼谷各業工人聯合會等抗日組織
  • 1945年,泰國共產黨認為泰國是半殖民地半封建國家,革命由民族解放鬥爭轉到民主自由鬥爭階段,在城市建立工會、各種群眾團體和出版大公報,並聯合民主黨派成立民主同盟
  • 1946年年底,國會選舉泰國共產黨得1席
  • 1947年11月,當局發生政變,泰國共產黨被判非法
  • 1950年,泰國共產黨組織反對當局支持越戰的遊行
  • 1952年2月,泰國共產黨2大認為泰國淪為美帝國主義殖民地,泰國人民主要任務是反對美帝國主義的侵略和法西斯軍人獨裁賣國政府,批評在缺乏群眾基礎的情況下發動武裝鬥爭的主張
  • 1955年,泰國共產黨領導工人和學生運動
  • 1958年10月,當局發生兩次政變,泰國共產黨遭到逮捕同時認為只有拿起武器進行鬥爭
  • 1960年代,泰國共產黨影響力不斷擴展
  • 1961年,因武裝鬥爭失敗的馬來亞共產黨開始獲得中國支持並在泰馬泰國邊境一側活動,9月,泰國共產黨三大把工作重心由城市轉到農村,在東北部、中部等地農村發動群眾,組織武裝隊伍
  • 1960年代末至1970年代初,馬來亞共產黨發生內鬥
  • 1965年,1月1日,泰共成立泰國愛國陣線它的宗旨是為徹底實現泰國的獨立、民主、和平、中立和繁榮而鬥爭並把活動範圍擴大到南部、中部、北部,泰國共產黨在泰國北部發起武裝鬥爭並擁有1萬多人武裝組織,11月1日,泰國獨立運動加入泰國愛國陣線
  • 1969年,泰國人民解放軍總司令部
  • 1970年2月15日,馬來亞共產黨一派成立馬來亞共產黨(馬列)馬來亞共產黨革命派
  • 1971年,泰國共產黨對當局的武裝鬥爭獲得不少勝利
  • 1973年10月14日,組織曼谷學生知識分子遊行
  • 1974年8月1日,馬來亞共產黨一派成立馬來亞共產黨革命派
  • 1976年10月6日,發生當局泰國法政大學屠殺事件,泰國共產黨實力大增
  • 1977年5月7日,泰國共產黨擴大同社會左翼力量聯合
  • 1978年,受紅色高棉影響泰國共產黨受到巨大打擊
  • 1980年,在當局影響下大量泰國共產黨成員離開
  • 1982年7月,泰國當局鎮壓馬來亞共產黨(馬列)馬來亞共產黨革命派
  • 1983年12月5日,馬來亞共產黨(馬列)馬來亞共產黨革命派合併為馬來西亞共產黨
  • 1987年,當局打擊泰國共產黨,4月28日,馬來西亞共產黨向泰國當局投降
  • 1989年12月2日,馬來亞共產黨解散

充分民主,由於是君主制,極度不利左派政黨發展;他信的政黨曝光度較高但次次都遭到軍方的取締

東帝汶 編輯
 
帝汶社會黨黨旗
  • 1997年2月,由印尼工人學生以及東帝汶學者工人組成帝汶社會黨

充分民主,社民主義主導

越南 編輯

西亞 編輯

庫爾德 編輯
 
庫爾德工人黨黨旗
 
庫爾德斯坦共產黨黨旗

充分民主,地區主義主導

阿富汗 編輯
 
阿富汗人民民主黨黨旗
 
阿富汗共產黨(毛)黨旗
  • 60年代,世界共產主義革命運動風起雲湧,從中國到拉美洲以及美國的猶太和黑人聚居區。全世界範圍的鬥爭點燃阿富汗爭取民主和正義的政治風暴
  • 1965年1月1日,努爾·穆罕默德·塔拉基建立阿富汗人民黨。10月4日,阿克拉姆·亞里建立青年進步者協會成立
  • 1967年初,青年進步者協會出版《永恆之火》。卡爾邁勒另組漸進式改革的阿富汗人民民主黨(旗幟派)
  • 1968年,查希爾查禁《永恆之火》和對遊行的鎮壓,導致青年進步者協會的領導被捕及路線分歧
  • 1972年,青年進步者協會解散
  • 1973年,旗幟派協助穆罕默德·達烏德汗推翻穆罕默德·查希爾·沙阿君主政權,成立共和國
  • 1977年,達烏德取締了旗幟派和人民派(努爾·穆罕默德·塔拉基所在的激進改革阿富汗人民民主黨派別)。年中,在蘇聯撮合下,人民派和旗幟派統一
  • 1978年4月,阿富汗人民民主黨(人民派)建立阿富汗民主共和國,並打擊阿富汗毛派
  • 1979年12月,蘇聯攻擊阿富汗,扶持阿富汗人民民主黨(旗幟派)
  • 1980年代後期,其中一個毛主義團體同右翼決裂,建立阿富汗共產主義革命者核心,它和其他毛組織形成阿富汗共產主義革命者同盟
  • 1990年6月,阿富汗人民民主黨改名為阿富汗祖國黨(1990)
  • 1991年,阿富汗共產主義革命者同盟改稱阿富汗共產黨
  • 1992年3月,伊斯蘭聖戰者攻克喀布爾,祖國黨解散
  • 2001年,美國及其盟友的佔領中,阿富汗共產黨呼籲所有毛主義者組織聯合起來成立統一的毛政黨
  • 2001年,阿富汗共產黨、爭取阿富汗人民解放鬥爭組織、阿富汗革命工人聯盟、另外2個毛澤東主義組織組成阿富汗馬列主義毛澤東思想運動聯合委員會
  • 2004年5月1日,經過三年的意識形態和政治觀點方面的爭論之後,聯合委員會召開了共產主義運動聯合大會,阿富汗共產(毛主義)黨成立

充分民主,伊斯蘭教主義主導,極度不利左派政黨的社會因素

巴林 編輯

限制民主,伊斯蘭教主義主導,由於是君主制,極度不利左派政黨發展 限制民主,非黨化,福利高,由於是君主制,極度不利左派政黨發展

塞浦路斯 編輯
 
塞浦路斯勞動人民進步黨黨旗
  • 1926年8月15日,塞浦路斯共產黨成立並把反對帝國主義、殖民主義的鬥爭作為主要任務,多次組織工人罷工,反對英國殖民統治,要求民族自治
  • 1931年,塞浦路斯共產黨支持民族主義暴動遭鎮壓
  • 1933年,英國殖民當局宣佈塞共非法
  • 1937年,普勞蒂斯·塞爾瓦斯重建塞浦路斯共產黨,大力開展工人運動,逐步恢復和擴大了黨的力量
  • 1941年4月14日,塞爾瓦斯另建勞動人民進步黨,作為塞共的統一戰線組織
  • 1944年,塞共併入勞動人民進步黨
  • 二戰期間,勞動人民進步黨堅持反法西斯立場,力量進一步發展
  • 1954年,勞動人民進步黨八大,確定新的路線,隨後同各進步團體組成「解放鬥爭聯合陣線」,積極開展擺脫英國殖民統治的鬥爭
  • 1955年,勞動人民進步黨被英國殖民當局禁止活動
  • 1959年12月4日,勞動人民進步黨恢復合法地位,並在議會選舉中獲5個席位
  • 1960年8月,塞浦路斯宣佈獨立,該黨支持政府的獨立政策,為維護國家的獨立和領土完整進行不懈的努力
  • 1974年,塞浦路斯發生政變,勞動人民進步黨陷入癱瘓
  • 1990年10月,勞動人民進步黨十七大,重申堅持社會主義方向,堅持馬列主義原則,深入基層,為勞動人民的利益而奮鬥,提高在群眾中的威信,黨的力量不斷發展,黨章規定,塞浦路斯勞動人民進步黨是以馬克思列寧主義理論武裝的工人階級先鋒隊組織,是工人階級的最高組織形式,是為全體塞浦路斯勞動人民而鬥爭的政黨。黨的最終目標是在塞浦路斯建立社會主義社會。該黨認為,塞浦路斯現處於反帝和爭取民族解放的階段當前的主要任務是爭取塞真正獨立,主張建立各政黨參加的民族團結政府,加強國防力量,實現國內的和平與穩定,確保人民的民主自由權利,維護工人、職員和全體勞動人民的利益
  • 2008年2月24日,勞動人民進步黨在大選中當選總統。勞動人民進步黨支持建立一個獨立、非軍事化、且不結盟的塞浦路斯,並在塞浦路斯問題中,提出以實行聯邦製作為解決問題的方向

充分民主,基督教主義主導,受到土耳其打擊

伊朗 編輯
File:Tudeh.PNG
伊朗人民黨黨旗
  • 1916年,正義黨在巴庫建立
  • 1920年,正義黨一大改名波斯共產黨確立支持庫切克汗政府和建立一切革命力量的統一戰線,反對國王、外國帝國主義者、買辦和大封建主,6月建立波斯社會主義蘇維埃共和國
  • 1921年前,波斯共產黨改名伊朗共產黨,1921年,波斯社會主義蘇維埃共和國滅亡,伊朗共產黨轉入非公開活動
  • 1941年9月,伊朗共產黨部分成員組建伊朗人民黨,成立後發展迅速,在伊朗的知識分子和城市工人中擁有很大的影響力
  • 1948年,伊朗人民黨成員發展到20萬
  • 1950年代初期,伊朗人民黨推動英伊石油公司國有化的主要力量
  • 1953年,思想較為開明的伊朗首相穆罕默德·摩薩台被政變推翻後,伊朗人民黨遭到大規模鎮壓,黨員大批流亡國外,黨的總部遷至東德萊比錫。巴列維國王實行獨裁統治期間,該黨在反對國王的政治鬥爭中扮演了重要角色
  • 1963年,建立,確立反帝反君主立憲制和革命武裝鬥爭反對改良主義,支持毛澤東切格瓦拉德佈雷的思想
  • 1971年,正式確立
  • 1976年,共產主義革命者組織(馬列)和Pooya小組合併為伊朗共產主義者聯盟,當時該黨在伊朗北部的阿莫勒附近武裝了其成員,準備發動反對伊斯蘭政權的起義
  • 1979年,伊朗人民黨支持伊朗伊斯蘭革命,伊朗人民敢死游擊隊從分裂,並繼續從事武裝鬥爭
  • 1982年1月25日,伊朗共產主義者聯盟發動阿莫勒起義但失敗
  • 1983年,伊朗共產主義者聯盟重組,5月4日,伊朗人民黨被伊朗神權當局取締並遭到大規模鎮壓,四分之三的黨員及許多支持者被逮捕(這些人很多死於1988年–1989年的大處決),少數倖免於難者大多流亡歐洲。伊朗人民黨總部設於德國柏林和英國倫敦,在伊朗國內也有地下組織
  • 1984年,伊朗共產主義者聯盟加入革命國際主義運動
  • 2001年,伊朗共產主義者聯盟改組為伊朗共產黨(馬列毛),該黨推崇美國革命共產黨領袖鮑勃·阿瓦基安提出的「新綜合」理論。該黨主張通過「人民戰爭」推翻伊朗伊斯蘭共和國政權

限制民主,伊斯蘭教主義主導,不利左派政黨的社會因素

伊拉克 編輯
File:Icpsymbol.PNG
伊拉克共產黨黨旗
  • 1924年,拉哈爾、穆罕默德·艾哈邁德·薩義德和幾個朋友建立伊拉克第一個馬克思主義研究小組
  • 1927年,伊拉克鐵路工人組織了第一次罷工
  • 1929年鐵路工人成立第一個工會
  • 1934年3月31日,伊拉克共產黨成立
  • 1937年8月,伊拉克國會宣佈伊拉克共產黨為非法組織
  • 1944年,蘇聯人民反抗納粹德國入侵的英勇壯舉,使越來越多的人對共產主義產生了興趣
  • 1945年4月,伊拉克共產黨一大,通過黨章
  • 20世紀40年代,伊拉克共產黨的領導幹部中,阿拉伯什葉派,遜尼派和庫爾德人一直都佔一定的比例
  • 1944-46年,貿易工會快速發展,在成立的十六個貿易工會中,有十二個是受伊共領導,伊共在庫爾德地區也建立了黨組織。伊共一貫支持庫爾德人民爭取自決權和自治權的鬥爭
  • 1947年,伊拉克阿爾巴特村(the village of Arbat)爆發了第一次反對土地酋長的農民起義,1月英國逮捕了法赫德和伊共的一些領導人
  • 1948年1月,伊拉克發生全國大起義,伊共成為國內主要政治力量。這次起義的導火索是朴次茅斯條約簽署,該條約使英國在伊拉克能夠繼續保留其軍事基地及其他壓制伊拉克主權的手段。在伊拉克共產黨的領導下,成千上萬民眾走上巴格達街頭遊行示威,四百名民眾被荷槍實彈的警察射殺。伊拉克總理大臣逃跑,伊政府被迫拒絕履行條約內容。伴隨着群眾運動的是一波工人罷工,4月,伊拉克爆發了一次具有歷史意義的示威遊行,3000多名工人從哈迪撒石油開採站出發,遊行250公里到達巴格達,這一事件燃起全國的罷工浪潮,政府在實行了一段時間的緊急戒嚴後,逮捕和審判了數百名共產黨員並判處死刑,三位伊共領導人的屍體被懸掛在巴格達市三個不同地方,以恐嚇人民群眾。不過,政府的鎮壓使伊拉克共產黨成為"烈士黨",人們對伊共的尊崇與膜拜更加強烈
  • 1950年代初期,伊共得以重建,新的年輕領導集體開始應對挑戰。又一輪的群眾鬥爭發展起來
  • 1950-60年,伊拉克共產黨成為伊拉克最大政黨,也是中東地區最有影響力的共產黨
  • 1952年11月,爆發了起義,特點是伊共通過農民社會組織來領導農民同封建地主進行鬥爭,政府隨即派軍隊進行武力鎮壓
  • 1954年末,越來越多士兵也積極地參與到群眾鬥爭中去,伊共遂決定組建一個士兵和軍官的全國聯合委員會。從這一年起到1958年,伊拉克共產黨和群眾性組織得到穩定發展
  • 1958年,伊拉克成立新的共和國
  • 1958年7月的革命活動中,伊拉克共產黨成為革命的主要力量,並最終推翻傀儡政權。接着卡塞姆上台
  • 1959年,二十五萬工人加入了貿易工會;農村建立了三千個農民協會,代表全國二十萬農民;伊拉克婦女協會發展了兩萬多成員,民主青年聯盟有八萬四千成員。具有重要意義的是,許多軍官和士兵也加入了伊共。伊共發揮了重大的作用。伊共的發展使新的統治集團和民族資產階級感到惶恐。伊共的影響達到一個新的高度,政府不得不採取新的土改措施和勞動法來滿足人們的需要
  • 1960年,新一輪的反共浪潮開始,卡塞姆政權承認其他政黨合法,卻拒絕承認伊共。伊共也承認當時放棄建立一個有共產黨參加的民主革命政府的口號,是犯了錯誤。由於受蘇聯共產黨的影響,伊共也採取向卡塞姆政權和民族資產階級妥協的路線。這可以回想起50年代末(蘇共二十大之後),蘇維埃政黨開始主張同民族資產階級合作的路線,這削弱了共產黨的獨立性。伊共也像第三世界其他政黨一樣,沒有擺脫蘇聯指令的影響
  • 1963年2月,反對派以及薩達姆復興黨發動政變成功,反對派在推翻卡塞姆政權之後,對共產黨人和聲援者進行瘋狂屠殺,伊共被迫撤離,在庫爾德地區建立自己的游擊武裝,11月,復興黨政權就垮台了
  • 1968年,復興黨政權再次上台並繼續鎮壓伊拉克共產黨,伊共後來提出建立一個體現民主原則的立憲政體的主張,包括選舉自由,自治原則解決庫爾德問題,拒絕向外國公司妥協等,但復興黨對伊共的鎮壓一直持續到1971年,伊共號召建立一個包括所有進步人士的愛國陣線,成立聯合政府,而復興黨當時面對的國際環境,使其有可能通過一些措施來擺脫伊拉克石油公司的控制,為了發展現代資本主義,伊政府需要石油資源來積累資本。為了在石油生產上得到蘇聯的幫助,他們於1969年同伊共簽署第一個協議。經過1971年到1972年漫長談判,最終復興黨與伊共達成一項協議,同意在"民族行動綱領"的基礎上組成"全國民族進步陣線"。兩名伊共部長加入了政府。
  • 1978年,復興黨鎮壓伊共,逮捕"全國民族進步陣線"中的伊共代表。5月31日,復興黨以伊共在軍隊中建立黨組織為由,處死31名伊共黨員和追隨者
  • 1979年4月,伊共對外宣佈,"全國陣線"已不再是一個聯盟,而成為復興黨的統治工具,反對復興黨政府,1月,伊共在庫爾德地區建立自己的游擊武裝輔士游擊隊
  • 1980年,伊共認為爆發的兩伊戰爭是伊拉克不義之戰,反映薩達姆獨裁政權的侵略性,呼籲立即結束戰爭,反對侵佔他國領土;伊共反對伊拉克侵佔科威特,認為薩達姆發動這場戰爭是為轉嫁因兩伊戰爭造成的國內矛盾和經濟危機,無益於本國和地區人民,要求制裁獨裁者,救人民於水火之中,認為應通過伊國內愛國力量、依靠人民群眾、國際和平人士和合法力量推翻薩達姆政權。在庫爾德問題上,伊共主張和平、民主地解決這一問題,滿足庫爾德人的要求,實現在伊拉克共和國範圍內庫爾德人的自治,加強庫爾德人同阿拉伯人的團結。伊共與庫爾德民主黨和庫爾德社會黨建立聯盟,開展武裝鬥爭,共同反對復興黨政權,伊共在反對復興黨建立一黨獨裁政府的鬥爭中,遭受到巨大損失
  • 2003年,當美國決定入侵伊拉克時,伊共表示堅決反對。在美軍入侵伊拉克之後,伊共拒絕參加2002年在倫敦召開的由美國政府發起的反對派會議,這次會議旨在為伊拉克建立親美政府奠定基礎。伊共堅決反對薩達姆政權和美軍的佔領,當伊拉克人民起來共同反對美國佔領,並推翻伊拉克傀儡政權而進行長期鬥爭時,伊共又一次站在了歷史的十字路口。伊共需要增強其群眾基礎,同時還要面對開展強力民主鬥爭的考驗,鑑於當時伊拉克社會濃厚的多民族和多教派色彩以及該黨社會基礎薄弱的政治環境,穆薩書記接受了管制當局的參政邀請。這樣一來,伊共還要與試圖把伊拉克變為神權國家的伊斯蘭勢力作鬥爭
  • 伊拉克重建起,先後參加了臨管會,黨的總書記哈米德成為其25名成員之一;與其它政黨結盟組成「伊拉克團結名單」參加議會選舉獲25席;積極推動制定《民族和解綱領》,將落實《綱領》確定為黨當前首要任務,表示將進一步加強同其它愛國力量的團結與協作,在國家事務中發揮更大作用
  • 時至今日,伊共力量逐漸恢復。伊共成為民眾廣泛支持的大黨,社會主義在伊拉克取得成功。但伊拉克社會濃厚的多民族和多教派色彩,伊共雖有一定影響,其群眾基礎並非牢固、廣泛,仍需進一步改革和發展,適應形勢變化發展不斷調整方略,擴大自身在伊的影響,與其它愛國力量一道為將伊拉克建設為一個民主、聯邦、統一的國家
  • 2014年6月,伊拉克isis發生內戰,伊拉克政府軍不敵isis,伊共組織武裝力量反抗isis

充分民主,伊斯蘭教主義主導,有利左派政黨的社會因素

以色列 編輯
File:Communist Party of Israel (Maki) symbol 1959 or 1961.png
以色列共產黨(1948)黨旗
File:Communist Party of Israel Logo.svg
以色列共產黨(1965)黨旗
  • 1948年,以色列建國後以色列地的巴勒斯坦共產黨改名為以色列共產黨 (1948年)
  • 1964年7月,該黨分裂為兩派:以原總書記米庫尼為首的馬基派主張在互讓原則上解決阿以衝突,反對阿拉伯民族主義力量開展的反以色列立場;以梅爾·維爾納為首的拉赫派,支持蘇聯的立場,要求同阿拉伯民族主義運動協調一致
  • 1965年9月1日,梅爾·維爾納為首的拉赫派成立新共產主義名單
  • 1975年,馬基派自行解散,拉赫派直稱以色列共產黨。稱是猶太人和阿拉伯人的黨,政治目標是在以色列實現社會主義。近期任務是尋找和平解決阿以衝突的途徑,維護中東地區的和平與穩定,在尊重巴勒斯坦人自決權的基礎上解決巴勒斯坦問題
  • 1977年,以色列共產黨成立選舉聯盟和平與平等民主陣線

充分民主,民族主義主導,因被四周的阿拉伯國家仇視,不利左派政黨的社會因素

約旦 編輯
 
約旦共產黨黨旗

充分民主,伊斯蘭教主義主導

科威特 編輯
File:Kuwaiti Progressive Movement.png
科威特進步運動黨旗

1975年3月14日,隨着越南埃塞俄比亞以及智利事件得發生科威特人民聯盟秘密成立; 2011年3月14日,該黨正式成立; 限制民主,非黨化,福利高,由於是君主制,且伊斯蘭強烈極度不利左派政黨發展

黎巴嫩 編輯
 
黎巴嫩共產黨黨旗

充分民主,各教各世俗很均衡,有利左派政黨的社會因素

阿曼 編輯

1965年,由當地得共產主義(馬列)成員成立佐法爾解放陣線,其目的是為當地發展籌集資金和推翻君主制,同年5月,開始革命; 1968年,佐法爾解放陣線改組為解放被佔領阿拉伯海灣人民陣線; 1974年,解放被佔領阿拉伯海灣人民陣線分為阿曼分支和巴林分支; 1976年7月,革命經過十年後失敗,放棄武裝鬥爭; 1992年,解放被佔領阿拉伯海灣人民陣線改組為阿曼人民民主陣線; 限制民主,非黨化,福利高,由於是君主制,且伊斯蘭強烈極度不利左派政黨發展

巴基斯坦 編輯
 
巴基斯坦共產黨黨旗

充分民主,伊斯蘭教主義主導,不利左派政黨的社會因素;當局的執政黨是軍方背書的

卡塔爾 編輯

限制民主,非黨化,福利高,由於是君主制,且伊斯蘭強烈極度不利左派政黨發展,沒有實際存在的政黨

沙特阿拉伯 編輯

限制民主,非黨化,福利高,由於是君主制,且伊斯蘭強烈極度不利左派政黨發展

敘利亞 編輯
File:Syrian communist party logo.png
敘利亞共產黨黨旗
 
敘利亞共產黨(巴格達什)黨旗

優勢民主,伊斯蘭教主義主導,由軍事強人主導,不利左派政黨的社會因素;且社會發生動亂

土耳其 編輯
File:Türkiye Komünist Partisi.png
土耳其共產黨(2001)黨旗

優勢民主,伊斯蘭教主義主導,不利左派政黨的社會因素

阿聯酋 編輯

限制民主,非黨化,福利高,由於是君主制,且伊斯蘭強烈極度不利左翼政黨發展,沒有實際存在的政黨

也門 編輯
 
也門社會黨黨旗
  • 1959年,納賽爾主義影響到南也門,殖民當局決定組建南阿拉伯聯邦
  • 1962年,亞丁工會聯合會奪取聯邦的控制權
  • 1963年7月,民族解放陣線成立,10月14日,民族解放陣線與殖民當局進行武裝鬥爭
  • 1967年11月30日,殖民當局撤離,民族解放陣線建立政權
  • 1968年初,民族解放陣線發生分歧,6月,北也門的阿拉伯民族主義運動一派成立也門革命民主黨,8月23日,也門革命民主黨與當局發生衝突
  • 1969年11月,也門社會黨發生路線分歧
  • 1970年初,也門革命民主黨組建武裝力量對抗當局的鬥爭
  • 1976年2月2日,也門革命民主黨與北也門的也門革命抵抗者組織、勞動黨、人民先鋒、人民民主聯盟創建民族民主陣線
  • 1978年10月11日,民族解放陣線改組為也門社會黨
  • 1979年3月5日,也門革命民主黨與北也門的也門革命抵抗者組織、勞動黨、人民先鋒、人民民主聯盟合併為也門人民團結黨並併入也門社會黨
  • 1990年,也門社會黨改制

優勢民主,伊斯蘭教主義主導,不利左派政黨的社會因素;政局動盪

非洲 編輯

阿爾及利亞 編輯

 
阿爾及利亞共產黨黨旗
 
阿爾及利亞工人黨黨旗

充分民主,民族主義主導,有利左派政黨的社會因素

安哥拉 編輯

 
安哥拉人民解放運動黨旗
  • 1955年10月,安哥拉共產黨受葡萄牙共產黨指導建立
  • 1956年12月,安哥拉共產黨與安哥拉非洲人聯合鬥爭黨合併為安哥拉人民解放運動,安人運的核心包括姆本杜族和首都羅安達的知識分子,此後,又有安哥拉民族獨立運動和安哥拉民主解放陣線等多個政黨陸續併入
  • 1960年,安人運與幾內亞比紹和佛得角的幾內亞和佛得角非洲獨立黨結成聯盟,反抗葡萄牙殖民
  • 1961年,葡萄牙殖民地民族主義者組織大會取代了葡萄牙殖民地民族獨立革命陣線,新增莫桑比克解放陣線和聖多美和普林西比解放運動-社會民主黨的前身聖多美和普林西比解放委員會
  • 1974年,葡萄牙發生康乃馨革命,並向安哥拉三黨聯盟移交權力。但聯盟迅速瓦解,安哥拉陷入內戰
  • 1975年11月11日,在葡萄牙人放棄羅安達當天,控制首都和沿海石油資源的安人運宣佈安哥拉獨立
  • 1977年,安人運一大馬克思列寧主義被定為黨的指導思想
  • 1990年,安人運改制

充分民主,由於前共產黨組織的後繼改制組織存在,不利左派政黨的社會因素

貝寧 編輯

File:Pcbimage002.PNG
貝寧共產黨黨旗

博茨瓦納 編輯

File:MELS Movement Botswana symbol.png
博茨瓦納馬恩列斯運動黨旗

布基納法索 編輯

 
布基納法索爭取民主和社會主義黨/梅特巴黨旗

布隆迪 編輯

喀麥隆 編輯

  • 1947年4月10日,馬克思主義的喀麥隆人民聯盟成立
  • 1948年6月9日,迫於非洲民主聯盟和法國共產黨施壓,喀麥隆殖民當局給予喀麥隆人民聯盟合法地位
  • 1955年,喀麥隆人民聯盟被殖民當局取締。此後的30多年裏,該黨一直於地下運作,曾是反對喀麥隆獨裁政權的最主要反對派力量
  • 1991年,喀麥隆人民聯盟獲得合法地位該黨在國民議會有3個席位

佛得角 編輯

 
佛得角非洲獨立黨黨旗
  • 1962年3月,非洲獨立黨 (幾內亞和佛得角)開始反抗殖民當局
  • 1975年,佛得角獨立,非洲獨立黨 (幾內亞和佛得角)在佛得角執政
  • 1980年11月14日,維埃拉發動政變上台,非洲獨立黨 (幾內亞和佛得角)佛得角支部隨當時的總書記阿里斯蒂德斯·馬里亞·佩雷拉分離出來並改制

中非 編輯

國家較小且中左力量主導社會

乍得 編輯

科摩羅 編輯

社會較小

剛果 (布) 編輯

 
剛果勞動黨黨旗
  • 1945年,剛果進步黨成立,起初作為非洲民主大會剛果支部,和法共有聯繫,同樣法國工會聯合總會剛果成員都是剛果進步黨成員
  • 1946年,法國國會選舉中剛果進步黨得1席
  • 1947年,剛果布殖民地區議會選舉中剛果進步黨得15席
  • 1957年年末,剛果進步黨併入非洲重建黨
  • 1963年2月,努馬扎萊、克勞德•歐內斯特-恩達拉等20多名留歐青年秘密成立馬列主義小組,內部稱剛果勞動黨,8月,勞動黨參加推翻尤盧政府的「八月革命」
  • 1964年6月29日,努馬扎萊等人與馬桑巴-代巴組建剛果全國革命運動
  • 1968年7月31日,努馬扎萊等人支持青年軍官恩古瓦比發動政變。推翻馬桑巴-代巴政府,成立全國革命委員會
  • 1969年12月31日,剛果人民共和國河剛果勞動黨成立,宣稱以馬列主義為指導思想
  • 1984年7月,勞動黨「三大」。提出現階段是「民族、民主、人民革命」
  • 1990年7月,剛果勞動黨改制

充分民主,由於前共產黨組織的後繼改制組織存在,不利左派政黨的社會因素

剛果 (金) 編輯

File:P.C.CO logo.svg
剛果共產黨黨旗

科特迪瓦 編輯

File:Revolutionary Communist Party of Côte d'Ivoire logo.png
科特迪瓦革命共產黨黨旗

吉布提 編輯

國家較小且中左力量主導社會

埃及 編輯

 
埃及共產黨黨旗
  • 1918年,開羅、亞歷山大港、塞得港等大城市出現了社會主義和共產主義小組
  • 1920年,這些小組聯合創立埃及社會黨,意大利血統的埃及人約瑟夫羅森塔爾領導的歐洲知識分子把埃及社會黨總部設在開羅。薩拉馬穆薩,阿里埃爾納尼,穆罕默德阿卜杜拉伊南和馬赫穆德胡斯尼烏拉比簽署埃及社會黨成立宣言
  • 1922年,埃及社會黨改名為埃及共產黨確立反對帝國主義統治、爭取民族獨立和實行民主作為鬥爭任務。提出蘇伊士運河收歸國有,英軍撤出埃及,沒收大地主土地,進行徹底的土地改革,實行8小時工作制和勞動立法等。積極從事工人運動,領導建立了勞動總同盟,聯合了6萬會員和100個工會
  • 1924年,埃及共產黨黨員人數發展到2000多人,3月,華夫脫黨政府對此極為不安下令解散埃共及其領導的勞動同盟,該黨轉入地下
  • 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埃及共產黨分裂為20多個派別
  • 1942年,Iskra成立,Iskra強調了馬克思主義理論研究及其在埃及社會中的應用,其做法是,共產黨人首要任務是在革命知識分子中建立一個基地,並在稍後階段進行大規模動員
  • 1944年,Iskra建立研究中心Dar al-abahth al-'ilmiya(科學研究之家)。該中心出版文學,並開設了共產主義思想課,Shudi Atiya ash-Shafi是科學研究之家負責人,後來的al-Jamahir編輯
  • 1945年,Iskra是全國人民大學成立的力量之一,該機構為勞工積極分子提供政治和社會科學課程
  • 1946年2月,「火星報」是組織全國工人和學生委員會的組織之一,這是一場民族獨立和社會改革的群眾運動。全國委員會一直持續到同年7月
  • 1947年,埃及民族解放運動和火星運動合併為民主解放民主運動並出版Al-Jamahir周報,是當時最大的共產主義組織
  • 1950年,民主解放民主運動是埃及工會運動主導力量
  • 1952年,因支持政變民主解放民主運動為合法共產主義組織,年末因工會鬥爭要求工會妥協,而因工會領導被槍決工會與民主解放民主運動關係緊張
  • 1953年1月,政府關閉了民主解放民主運動的報刊,其共產主義學生聯盟進行激進抗議但遭到民主解放民主運動的反對,8月,因政府發起對共產主義團體的鎮壓,民主解放民主運動批評政府政策
  • 1953-5年,民主解放民主運動處於混亂時期。因涉及政權的爭議、處理泛阿拉伯民族主義的崛起、泛阿拉伯的外交政策取向,1954年9月,政府對民主解放民主運動進行鎮壓
  • 1955年2月,民主解放民主運動、共產黨先鋒隊等其餘4個組織合併為統一埃及共產黨,確立支持納賽爾政府、和平解決以色列衝突,但埃及共產主義拉雅派批評統一埃及共產黨延續民主解放民主運動的綱領
  • 1956年,統一埃及共產黨嘗試與以色列共產黨建立關係,蘇伊士戰爭期間,統一埃及共產黨動員了塞德港的大眾抵抗活動,統一埃及共產黨創辦Dar al-fikr,4月,統一埃及共產黨發表帝國主義是主要敵人,該報告呼籲支持納賽爾政府,並捍衛其反對帝國主義陰謀。在對埃及民主自由受到限制的批評中,該黨為了建立反帝國主義統一而將這些要求置之不理,年底,統一埃及共產黨、ar-Raya和工農共產黨在意大利和伊拉克共產黨的幫助下合併為聯合埃及共產黨
  • 1957年2月,聯合埃及共產黨正式合併,之後埃及共產黨ar-Rayat ash-Sha'ab派併入
  • 1958年1月8日,與工農共產黨的合併為埃及共產黨,聲明支持納賽爾政府的政治、經濟政策,號召建立一切愛國階層的民族統一戰線,該黨多次遭到納賽爾政府打壓
  • 1965年,埃及共產黨解散
  • 1967年4月,前埃及共產黨成員以個人身份加入執政的阿拉伯社會主義聯盟
  • 1975年,由活躍的埃及共產黨 (1958年)成員成立埃及共產黨
  • 1995年4月,80年代活躍的托派學生組織轉制為政治組織的革命社會主義者 (埃及)成立
  • 2011年,2011年埃及革命中,穆巴拉克被關押後埃及共產黨公開活動並組織工人遊行,5月10日,5個左翼政黨埃及共產黨、社會主義人民聯盟黨、革命社會主義者 (埃及)、埃及社會黨和工人民主黨 (埃及)組成競選聯盟社會主義力量聯盟

充分民主,伊斯蘭教主義主導,有利左派政黨的社會因素;穆斯林兄弟會實力非常強,但軍方比較維護世俗化

赤道幾內亞 編輯

1958年,人民理念成立;

厄立特里亞 編輯

 
厄立特里亞人民解放陣線黨旗

埃塞俄比亞 編輯

 
埃塞俄比亞人民革命黨黨旗
 
全埃塞俄比亞社會主義運動黨旗
File:Tigray People's Liberation Front logo.png
埃塞俄比亞提格雷人民解放陣線黨旗

可以追加提格雷人民解放陣線等擴展

加蓬 編輯

1992年由3黨組成的非洲重建論壇;

岡比亞 編輯

  • 1980年,岡比亞社會主義革命黨成立
  • 1981年7月30日,岡比亞社會主義革命黨發起革命但失敗

1986年7月31日成立的爭取獨立和社會主義人民民主組織

加納 編輯

1992年7月27日,全國人民大會成立;

幾內亞 編輯

中左力量主導社會

幾內亞比紹 編輯

 
幾內亞和佛得角非洲獨立黨黨旗
  • 1954年,葡萄牙幾內亞民族獨立運動成立
  • 1956年9月19日,由葡萄牙幾內亞民族獨立運動組建的非洲獨立黨 (幾內亞和佛得角)成立
  • 1959年,發生皮吉古提大屠殺,9月,非洲獨立黨 (幾內亞和佛得角)在幾內亞成立新的總部
  • 1961年,非洲獨立黨 (幾內亞和佛得角)與莫桑比克的FRELIMO和安哥拉的MPLA成立國際組織
  • 1962年3月,非洲獨立黨 (幾內亞和佛得角)開始反抗殖民當局
  • 1964年2月,召開非洲獨立黨 (幾內亞和佛得角)一大
  • 1967年,非洲獨立黨 (幾內亞和佛得角)控制三分之二的幾內亞比紹
  • 1970年,殖民當局加強攻勢
  • 1973年9月24日,非洲獨立黨 (幾內亞和佛得角)宣佈幾內亞比紹獨立
  • 1980年11月14日,維埃拉發動政變上台,非洲獨立黨 (幾內亞和佛得角)繼續執政
  • 1991年5月,非洲獨立黨 (幾內亞和佛得角)改制

肯雅 編輯

 
肯雅共產黨黨旗

萊索托 編輯

  • 1962年5月5日,萊索托共產黨成立,出版莫塞貝特西,南非共產黨成員曾提供資金.受到南非匈牙利東德的共產黨的歡迎
  • 1960年代,萊索托共產黨分裂親蘇和親華派
  • 1970年2月,萊共被宣佈非法
  • 1986年,萊索托政變後,萊索托共產党進入政府
  • 1991年,萊索托共產黨獲得合法地位

利比里亞 編輯

1980年聯合人民黨成立;

利比亞 編輯

充分民主,伊斯蘭教主義主導,有利左派政黨的社會因素;政局動盪,穆斯林兄弟會實力非常強有土耳其的強力支援

馬達加斯加 編輯

馬拉維 編輯

國家較小,意識形態沒有;

馬里 編輯

File:African Solidarity for Democracy and Independence logo.png
馬里非洲爭取民主和獨立團結黨旗

毛里塔尼亞 編輯

國家較小,伊斯蘭;

毛里裘斯 編輯

 
毛里裘斯鬥爭黨旗
  • 1976年,作為政黨社會主義運動激進派別形成鬥爭 (政黨),確立反對私人或任何其他民主控制政府職能,反對外國駐軍,出版物為自由表達
  • 1981年,托派的鬥爭 (政黨)正式成立

摩洛哥 編輯

 
摩洛哥共產黨黨旗
File:Nahj-logo.png
摩洛哥民主道路黨旗
  • 1943年11月,摩洛哥共產黨在1920年隸屬於法共的並建立的個人共產團體基礎上成立
  • 1946年4月,摩洛哥共產黨一大呼籲摩洛哥人民共同參與爭取獨立,民主自由和改善工人狀況的鬥爭
  • 1946年8月,摩洛哥共產黨發表爭取摩洛哥統一和獨立,建立一個統一的國家陣線
  • 1953-1956,摩洛哥共產黨參加對法國殖民當局的武裝鬥爭
  • 1956年,摩洛哥獨立,摩洛哥共產黨主張加強民族獨立,從摩洛哥撤出外國軍隊,消除外國軍事基地,解放國家免受外國統治壟斷,國有化銀行,開採公司,土地改革,提高群眾生活水平
  • 摩洛哥共產黨多次被禁止
  • 1968年1月26日,摩洛哥共產黨倡導適應摩洛哥國情的社會主義,呼籲在具有反帝和反資產階級特色的「聯合民陣」中統一愛國力量,7月,摩洛哥共產黨改組為解放與社會主義黨作為掩護對外宣稱伊斯蘭社會主義
  • 1969年,解放與社會主義黨被禁止
  • 1970年,解放與社會主義黨一派別成立Ila al-Amam(先鋒),Ila al-Amam為宣傳馬克思主義做出了重要貢獻,3月,學生首次發動總罷工抗議西班牙外交部長來訪
  • 1971年9月,Ila al-Amam內學生和工會組織的人民群眾路線和武裝鬥爭路線產生分歧
  • 1972年,Ila al-Amam(先鋒)發動絕食抗議
  • 1973年,當局對Ila al-Amam學生和工會組織進行抓捕行動
  • 1974年,解放與社會主義黨改組為進步與社會主義黨,它是摩洛哥主要左派政黨中,Ila al-Amam遭到打擊
  • 1992年,進步與社會主義黨改制
  • 1977年12月11日,Ila al-Amam成員因絕食抗議審判行為飢餓死亡
  • 1985年,當局逮捕Ila al-Amam
  • 1995年,Ila al-Amam(先鋒)改組為霍查主義民主道路,主要目標是建設社會主義,建立一個結束資本主義和人類剝削的民主社會。批評「交替幻象」,民主之路抵制了自創建以來舉行的所有選舉,因為他們認為那時沒有自由選舉。參加工會,捍衛公共社會服務或支持社會鬥爭,失業大學生運動反對私有化、自由化、放鬆管制等的野蠻自由主義,其武裝分子支持摩洛哥人權運動,反對該政權的侵犯人權行為,爭取民主的鬥爭,通過積極的抵制選舉的運動,譴責實際的「幕後民主」,並以組成民主憲法為基礎,解放自由和真實的選舉,反對摩洛哥依賴的鬥爭,削減軍事上聯合軍事演習,北約重聚,合作打擊「恐怖主義」等,反對大中東、摩洛哥 - 美國自由貿易協定、摩洛哥-自由貿易協定、地中海聯盟等的政策和經濟、帝國主義的關係,爭取承認阿馬齊格語言和文化為官方,並給予阿馬齊格多數地區最大的自治權,支持人民的鬥爭,以及巴勒斯坦人,伊拉克人和黎巴嫩人的鬥爭、「反對猶太復國主義實體正常化」的鬥爭,支持撒哈拉人民爭取自決,摩洛哥與波利薩里奧陣線之間的直接談判以及和平解決辦法。支持2月20日運動的示威活動。民主道路領導兩個主要工會(摩洛哥工人聯合會 - 民主工人聯合會 - 民主工人聯合會 - CDT)、摩洛哥人權協會、Attac-Morocco、摩洛哥失業畢業生全國協會和婦女維權運動
  • 2003年,Ila al-Amam(先鋒)一成員領導了阿拉伯之春期間的平等與和解委員會
  • 2004年,政黨和發揮以後,民主道路統一社會黨 (摩洛哥)、社會主義先鋒黨、忠於民主黨、民族聯邦大會黨結成聯盟
  • 2011年4月,民主道路拒絕摩洛哥憲法所謂的修正方案,並呼籲加強和鞏固動員,並繼續為民主政權進行鬥爭
  • 2012年7月,政黨合法化以來民主道路發展迅速

莫桑比克 編輯

 
莫桑比克解放陣線黨旗

充分民主,由於前共產黨組織的後繼改制組織存在,不利左派政黨的社會因素

納米比亞 編輯

 
納米比亞人組黨黨旗
File:Communist party of namibia symbol as it appeared on 2009 ballot.png
納米比亞共產黨(1989)黨旗

尼日爾 編輯

中左黨為主

尼日利亞 編輯

盧旺達 編輯

1991年,盧旺達社會黨成立;

聖多美和普林西比 編輯

 
聖多美和普林西比解放委員會黨旗
  • 1960年,聖多美和普林西比解放委員會成立
  • 1961年,該黨與其他共產主義和社會主義政黨一起加入葡萄牙殖民地民族主義組織會議
  • 1974年4月,葡萄牙康乃馨革命後,該黨獲得政權並執政至今
  • 1970年代末至1980年代末,該黨普遍與社會主義國家關係密切
  • 1989年下半年,該黨中一個派系獲得主導權,該黨改制

塞內加爾 編輯

File:Ldmpt.PNG
塞內加爾民主聯盟/爭取勞動運動黨黨旗

塞舌爾 編輯

人民黨 (塞舌爾)一直為中左黨。原以社會主義和建設社會主義國家為號召;

塞拉利昂 編輯

中左黨主導

索馬里 編輯

 
索馬里革命社會主義黨黨旗
  • 原為埃塞俄比亞領土
  • 1976年7月1日,索馬里革命社會主義黨由軍事強人成立,確立是索馬里勞動人民和其他一切進步力量的先鋒隊,是以科學社會主義思想武裝起來的。任務是建立一個以社會主義、平等、團結和進步為基礎的社會。對內主張維護民族獨立和國家主權,反對部族主義和地方主義,實行社會保險、免費醫療和義務教育。對外奉行中立和不結盟政策
  • 1978年4月9日,發生軍事政變
  • 1991年1月,索馬里聯合大會上台,索馬里革命社會主義黨解散

南非 編輯

 
南非共產黨黨旗

充分民主,左翼民族主義主導,有利左派政黨的社會因素;南非國大黨實力較強,但地位遭到其他政黨挑戰

南蘇丹 編輯

蘇丹 編輯

 
蘇丹共產黨黨旗
  • 1946年,受埃及共產黨影響,蘇丹共產黨成立並作為埃及共產黨蘇丹支部運行,並成為中東第二大有影響力的共產黨
  • 1949年,受蘇丹共產黨影響,學生運動建立學生聯合會
  • 1954年,蘇丹共產黨建立民主陣線進行反帝國主義
  • 1964年10月,蘇丹共產黨通過領導革命推翻易卜拉欣阿布德政府並進入過渡政府
  • 1965年,國會選舉蘇丹共產黨得8席其中一名議員為女性,受中蘇路線分歧,一派成立蘇丹共產黨-革命領導
  • 1969年5月25日,蘇丹政府推翻了軍事政變,蘇丹共產黨獲得政府肯定再次進入政府
  • 1971年,因蘇丹共產黨推翻政府中路線分歧失敗遭到鎮壓
  • 1985年,阿卜杜勒拉赫曼施瓦爾達哈布發動政變,蘇丹共產黨獲得合法承認
  • 1986年,國會選舉蘇丹共產黨得3席
  • 1989年,蘇丹發生政變,蘇丹共產黨再次被鎮壓
  • 1990年,蘇丹共產黨支持
  • 2006年,蘇丹共產黨未改制,但影響減小

斯威士蘭 編輯

File:Communist Party of Swaziland logo.png
斯威士蘭共產黨(2011)黨旗

坦桑尼亞 編輯

 
坦桑尼亞非洲-設拉子黨黨旗

多哥 編輯

File:Communist Party of Togo logo.png
多哥共產黨黨旗

突尼西亞 編輯

 
突尼斯工人黨黨旗

烏干達 編輯

部族政治,幾乎沒有農民工人,不可分類為社會主義

贊比亞 編輯

1991年,革命社會黨成立; 1998年3月,革命社會黨解散; 2014年12月16日,彩虹黨成立;

  • 左翼民族

津巴布韋 編輯

  • 1923年,工會積極分子在參加1920年選舉和1922年選舉之後,羅得西亞工黨參照英國工黨以鐵路工會會員為中心成立。
  • 1928年,羅得西亞工黨在立法大選中獲得3個席位。
  • 1934年,羅得西亞工黨成為津巴布韋最大的反對黨。
  • 1941年,因二戰政策分歧羅得西亞工黨一派成立南羅得西亞共產黨
  • 1961年12月17日,共產主義的津巴布韋非洲人民聯盟成立
  • 1962年,因白人少數政府取締,津巴布韋非洲人民聯盟進行地下武裝活動
  • 1980年,津巴布韋非洲人民聯盟因選民集中在城市工人身上未能大選成功
  • 1987年,津巴布韋非洲人民聯盟與津巴布韋非洲民族聯盟合併
  • 2008年11月8日,津巴布韋非洲人民聯盟退出合併並獨立

美洲 編輯

中美 編輯

伯利茲 編輯

國家較小且中左力量主導社會;

哥斯達黎加 編輯
 
哥斯達黎加人民先鋒黨黨旗
  • 1931年,人民先鋒黨成立,當時取名為工農黨,不久更名為哥斯達黎加共產黨
  • 1943年改用現名
  • 20世紀30-40年代,人民先鋒黨為議會第二大黨
  • 1949年,人民先鋒黨被宣佈非法
  • 1970年,人民先鋒黨合法
  • 1975年4月,解放聯盟(中美洲工人革命黨的前身)成立為多部門群眾組織,由1972年選舉的ERP-RN左派成立中美洲工人革命黨,並在墨西哥、美國、伯利茲、危地馬拉、尼加拉瓜和巴拿馬建立支部進行革命活動
  • 1976-78年,中美洲工人革命黨在除尼加拉瓜外所有中美洲國家建立支部,在危地馬拉加入武裝人民革命組織以參加反抗危地馬拉軍政府的武裝革命運動
  • 1979年,中美洲工人革命黨在薩爾瓦多進行農民運動和人民運動並進行革命武裝鬥爭
  • 1980年10月,中美洲工人革命黨不在以超國家政黨活動,中美洲工人革命黨薩爾瓦多部分加入馬解陣線,中美洲工人革命黨洪都拉斯部分以中美洲工人革命黨洪都拉斯部分名義活動
  • 1984年,人民先鋒黨一派成立哥斯達黎加人民黨
  • 一毛派武裝工農黨成立
薩爾瓦多 編輯
 
薩爾瓦多共產黨黨旗
  • 1930年3月,薩爾瓦多共產黨成立
  • 1932年1月,薩爾瓦多共產黨領導薩爾瓦多人民進行反對美國支持的馬丁內斯軍事獨裁的起義,遭到鎮壓,黨組織瓦解
  • 1935年,薩爾瓦多共產黨重建
  • 1944年,薩爾瓦多共產黨積極參加總罷工,迫使馬丁內斯獨裁政府下台。在薩共參加下,成立了統一的工人和農民組織——勞動者全國聯盟和薩爾瓦多勞動者總同盟
  • 1951年,薩爾瓦多共產黨又遭鎮壓,黨領導的工會組織受到嚴重破壞
  • 1960年代,以薩爾瓦多共產黨為主的反政府武裝法拉本多·馬蒂民族解放陣線成立為推翻軍政府進行革命武裝鬥爭
  • 1964年3月,薩爾瓦多共產黨五大通過新黨章、總綱領草案和土地綱領草案
  • 1969-70年,薩爾瓦多共產黨因革命道路分歧,一部分黨員在1970年4月1日建立法拉本多·馬蒂解放人民力量及其人民革命軍,並在中部北部組織農民和大學生的政治社會工作
  • 1971年,薩爾瓦多共產黨公開活動,與基督教民主黨和全國革命運動組成全國反對派聯盟
  • 1979年4月,薩爾瓦多共產黨七大通過《黨的總路線的根據和理論》,認為薩爾瓦多革命條件正在成熟,革命將以反對帝國主義的民主革命開始,實質上是社會主義革命,確定了武裝鬥爭的方針,法拉本多·馬蒂解放人民力量和其他左翼進行武裝力量整合
  • 1975年,薩爾瓦多共產黨成立薩爾瓦多革命黨(馬列)
  • 1980年10月,薩爾瓦多共產黨建立了自己的武裝力量,並加入法拉本多·馬蒂民族解放陣線
  • 1980年1月,法拉本多·馬蒂民族解放陣線向軍政府發起解放全國的武裝鬥爭
  • 1992年,薩爾瓦多內戰結束,法拉本多·馬蒂民族解放陣線成為合法政黨
  • 1994年,薩爾瓦多共產黨、法拉本多·馬蒂解放人民力量、中美洲工人革命黨薩爾瓦多部分等五個法拉本多·馬蒂民族解放陣線的成員黨都解散了自己的組織,完全融入到法拉本多·馬蒂民族解放陣線中
  • 2005年3月27日,薩爾瓦多共產黨 (2005年)成立
危地馬拉 編輯
 
危地馬拉勞動黨黨旗
  • 1922年,危地馬拉共產黨成立
  • 1932年,危地馬拉共產黨遭到鎮壓
  • 1949年9月28日,危地馬拉勞動黨成立
  • 1949年,危地馬拉勞動黨積極支持阿雷瓦洛政府和阿本斯政府的土地改革政策並為民主改革做了大量工作
  • 1952年,該黨改名為危地馬拉勞動黨
  • 1953年,國會選舉危地馬拉勞動黨得4席
  • 1954年,在美國的支持下危地馬拉發生軍事政變後,危地馬拉勞動黨被宣佈為非法,遭到殘酷鎮壓
  • 1960年11月13日,危地馬拉勞動黨領導下發生軍事暴動,學生激進分子成功轉移
  • 1962年,危地馬拉勞動黨創立了武裝組織起義武裝力量,反對危地馬拉軍政府的獨裁統治
  • 1969年,危地馬拉勞動黨四大提出在軍事法西斯專政的條件下,危地馬拉的革命要沿着武裝鬥爭與人民運動的其它形式相結合的道路發展。現階段的革命是土地革命、反帝革命、人民革命,前途是社會主義革命
  • 1978年,因對軍政府路線武裝鬥爭問題發生分歧分裂並在之後再次合併
  • 1982年,危地馬拉勞動黨游擊隊同其它游擊隊組織聯合成立「危地馬拉全國革命團結」組織,宣稱將用一切合法的、不合法的手段反對國家的法西斯化,儘可能地團結各階層人士建立共同行動陣線,推翻專制統治,建立人民政權
  • 1996年,聯合國秘書長加利的主持下,危地馬拉全國革命團結同危地馬拉政府簽署了一項和平協定,從而結束了長達36年的危地馬拉內戰
  • 1998年,危地馬拉全國革命團結從一個政黨聯盟轉變為一個政黨,包括危地馬拉勞動黨在內的原聯盟成員黨都由此解散了自己的組織
  • 2005年10月,前危地馬拉勞動黨各派組建危地馬拉勞動黨 (2005年)成立
洪都拉斯 編輯
尼加拉瓜 編輯
File:Psnica.PNG
尼加拉瓜社會黨黨旗
File:Mapml.PNG
尼加拉瓜馬列主義人民行動運動黨旗

充分民主,左右兩黨主導

巴拿馬 編輯
File:Partidodelpueblodepanama.png
巴拿馬人民黨黨旗
  • 1927年,勞動黨(巴拿馬)成立
  • 1929年,勞動黨(巴拿馬)參加拉美共產黨會議
  • 1930年4月4日,勞動黨(巴拿馬)成立巴拿馬人民黨,初名共產黨
  • 1943年,巴拿馬人民黨改名為人民黨,在二戰期間實力大增,並領導大學生聯合會和工會聯合會
  • 1953年,因反對美國在巴拿馬的存在遭到當局取締
  • 1968年10月11日,美國支持的軍方發動政變,左翼人士大量被捕
  • 1970年代,巴拿馬人民黨支持民主革命黨政府,
  • 1970年,來自巴拿馬人民黨的革命聯合運動和民族行動先鋒隊兩個地下抵抗組織合併為人民抵抗陣線,7月與其他小型抵抗團體合併為MLN-29作為最大的反政府武裝,確立以反帝反資產階級反性別反種族革命武裝鬥爭的反奧馬爾托里霍斯的軍事專政
  • 1973年,因中蘇路線分歧巴拿馬人民黨親中一派成立社會主義工人陣線(馬列)
  • 1980年,國會選舉巴拿馬人民黨得1席
  • 1983年9月,托派的社會主義工人黨 (巴拿馬)成立,反對獨裁政府抗議美國入侵,MLN-29聯合民主革命黨左翼抗議美國入侵
  • 1984年,巴拿馬人民黨因政府反對繼續改革放棄支持

充分民主,左右兩黨主導,受到美國的直接控制

北美 編輯

加拿大 編輯
File:CommunistPartyofCanadalogo 2018.png
加拿大共產黨黨旗
 
加拿大共產黨(馬列)黨旗
  • 1921年5月,由美國共產黨和美國統一共產黨在加拿大支部成立加拿大共產黨,該黨為爭取勞動群眾的社會經濟利益和民主權利進行積極和不斷鬥爭
  • 1922年2月,加拿大共產黨以加拿大工人黨名義公開活動
  • 1930年,加拿大共產黨各支部成立合法的地區共產黨
  • 1936年,加拿大共產黨動員1200多名黨員、團員參加西班牙反佛朗哥法西斯的鬥爭
  • 1940年,加拿大共產黨被政府禁止活動
  • 1943年8月,加拿大共產黨建立合法組織勞動-進步黨,並以其名義進行活動
  • 1954年3月,5大提出以「和平的、合乎憲法的道路」過渡到社會主義的綱領
  • 1959年,加拿大共產黨恢復名稱
  • 1970年3月31日,霍查主義的加拿大共產黨(馬列)成立
  • 1971年,加拿大共產黨21大提出要利用議會前進到社會主義。主張建立民主的、反壟斷的、反帝聯盟的政府,然後過渡到社會主義
  • 1986年,加拿大共產黨26次代表大會提出了反對軍事危險和爭取鞏固普遍和平的綱領;擬定了反擊保守政府向勞動人民的生活水平和民主權利進攻的具體計劃
  • 1988年,加拿大共產黨總書記發生路線分歧
  • 1992年12月,加拿大共產黨三十大批判已經退黨的休伊森「改革主義」路線,重申以馬克思列寧主義為黨的指導思想
  • 2005年,加拿大共產黨在魁北克省的組織魁北克共產黨發生分裂

充分民主,左右兩黨主導,因受到美國的影響,不利左派政黨的社會因素

墨西哥 編輯
 
墨西哥共產黨(1919)黨旗
 
墨西哥統一社會黨黨旗
 
墨西哥社會主義人民黨(1948)黨旗
 
墨西哥工人革命黨(1976)黨旗
File:Communist Party of Mexico logo.png
墨西哥共產黨(1994)黨旗
  • 1919年9月14日,由馬克思主義、共產主義小組和社會主義團體成立墨西哥共產黨
  • 1929年2月,墨西哥共產黨推動成立墨西哥統一工會聯合會
  • 1929年6月-1934年,墨西哥共產黨處於非法狀態
  • 1936年2月,墨西哥共產黨成立墨西哥勞工聯合會
  • 墨西哥共產黨在二戰期間,片面執行共產國際關於建立統一戰線的決議,犯了右傾錯誤
  • 1948年,社會主義人民黨 (墨西哥)成立
  • 1954年,墨西哥共產黨十二大提出建立工人階級領導的,有農民、知識分子、小資產階級和民族資產階級參加的反帝統一戰線
  • 1963年12月,墨西哥共產黨十四大通過新的政治綱領,提出無產階級希望通過和平道路達到目的
  • 1975年,起源於1968年學生運動的組織成立托派的墨西哥工人黨
  • 1976年,工人革命黨 (墨西哥)成立
  • 1978年5月,國會選舉中墨西哥共產黨得18席。該黨以科學社會主義理論為指導思想,把完成民族民主革命作為主要任務,在國際共運中強調尊重各黨的獨立和平等
  • 該黨曾於1950年和1973年發生兩次分裂
  • 1981年10月,墨西哥共產黨二十大一致通過與社會主義行動和團結運動、墨西哥人民黨、人民行動運動合併為墨西哥統一社會黨的決議
  • 1981年11月5日,墨西哥共產黨、墨西哥人民黨、社會主義行動和團結運動以及人民行動運動合併為墨西哥統一社會黨
  • 1982年3月,墨西哥統一社會黨一大宣稱以科學社會主義為指導思想,致力於建設一個工人階級和一切城鄉體力、腦力勞動者的政黨。認為墨西哥已形成金融資本和壟斷集團占統治地位的資本主義生產關係,大資產階級已失去反帝性,黨的鬥爭目標是用革命手段使資本主義變為社會主義,消滅剝削制度和一切形式的壓迫。建立工人民主政權,實行廣泛的自治制度和直接的、由多數人決定一切的社會主義民主。在國際問題上,主張世界和平,反對軍備競賽,支持民族解放運動。在國際共運中強調獨立自主,反對干涉他黨內政
  • 1981年11月7日,墨西哥大選中,墨西哥統一社會黨得17席
  • 1987年3月29日,墨西哥統一社會黨和墨西哥工人黨合併為
  • 1989年,墨西哥社會主義黨併入民主革命黨
  • 1997年,墨西哥社會主義人民黨社會主義人民黨 (墨西哥)分離
  • 1999年,工人革命黨 (墨西哥,1999年)工人革命黨 (墨西哥)分裂出

充分民主,左翼民族主義主導,因受到美國的影響,不利左派政黨的社會因素

美國 編輯
 
美國共產黨黨旗

理論上來說是充分民主,但整個社會,無論是總統還是政黨都受到華爾街的直接控制

南美 編輯

阿根廷 編輯
 
阿根廷共產黨黨旗
 
阿根廷革命共產黨黨旗
 
阿根廷工人黨黨旗
 
阿根廷社會主義工人黨黨旗
 
阿根廷工人左翼陣線黨旗
  • 1918年1月6日,阿根廷社會黨一派成立阿根廷共產黨,致力於開展工人運動,進行反帝鬥爭,為社會生活的公正和民主化而奮鬥
  • 1922年,主張通社會黨聯合的一派回到社會黨
  • 1925年,阿根廷共產黨托派組織火花派成立工人共產黨
  • 1927年,阿根廷共產黨何塞·佩內隆一派同部分工人領導人成立阿根廷共和國共產黨
  • 1930年,阿根廷共和國共產黨改名為工人集中黨
  • 1930年,軍人政變後,阿根廷共產黨變為非法,但30年代由於工人運動發展,其力量迅速壯大
  • 二大期間,阿根廷共產黨成立全國反法西斯民族陣線
  • 1943年,阿根廷共產黨為爭取工人力量同庇隆主義展開激烈鬥爭
  • 1946年,該黨與激進黨、社會黨、進步民主黨建立民主聯盟參加大選但失敗
  • 1955年,庇隆政府下台後,阿根廷共產黨控制19個工會組織
  • 1958年,大選中同庇隆主義黨一起支持弗朗迪西上台
  • 1962年,政變後阿根廷共產黨又一起成為非法黨,阿根廷共產黨共產主義青年聯合會成立親中的阿根廷革命共產黨(阿根廷共產黨(全國革命復興委員會));阿根廷共產黨共產主義先鋒派與社會黨內分裂出去的共產主義先鋒黨組成阿根廷共產黨(馬列)
  • 1973年,阿根廷共產黨同不妥協黨、基督教革命黨組成人民革命聯盟參加競選
  • 1976年,軍人政變後阿根廷共產黨採取談判立場,主張軍人、文人合作
  • 1983年,競選中,阿根廷共產黨提出自己的候選人,後又宣佈支持正義黨的競選方案
  • 最近阿根廷共產黨認為現階段是資產階級的和反帝的土地革命階段,希望通過同同庇隆主義運動的和睦相處將共產黨由先鋒黨變為群眾黨,以工會工作為重點,推動建立工人階級領導的民族與社會解放陣線
  • 2011年4月14日,由1964年成立的工人黨 (阿根廷)、1988年成立的社會主義工人黨 (阿根廷)社會主義左翼 (阿根廷)組建的工人左翼陣線成立
  • 2015年,國會選舉工人左翼陣線得3席

充分民主,左翼民主主義主導,有利左派政黨的社會因素

玻利維亞 編輯

充分民主,左翼民主主義主導,有利左派政黨的社會因素

巴西 編輯
 
巴西共產黨(1922)黨旗
 
巴西共產黨(1962)黨旗

充分民主,左右兩黨主導,有利左派政黨的社會因素

智利 編輯
 
智利共產黨黨旗
 
智利革命左翼運動黨旗
 
智利革命工人黨黨旗
  • 1849年,智利上層階級中的自由主義者一派成立智利自由黨並成為智利保守黨的反對黨並積極修改不利於智利自由黨的憲法
  • 1851年,智利自由黨發動改革運動但失敗了
  • 1859年,智利自由黨發動改革運動但失敗了從而導致自由主義者離開智利
  • 1863年,智利自由黨一派脫離成立智利激進黨並和智利共濟會保持聯繫
  • 1880年,智利激進黨推動神學改革
  • 1887年,智利激進黨左翼脫離成立智利民主黨
  • 1888年4月,智利民主黨領導進行遊行示威
  • 1896年,智利民主黨內部因路線問題發生分裂
  • 1912年6月4日,智利民主黨一派領導礦工工人脫離成立社會主義工人黨 (智利)
  • 1922年1月2日,社會主義工人黨 (智利)3大改組為智利共產黨確立為勞動者的利益,為自由、民主和社會正義進行了不懈的鬥爭
  • 1932年,智利共產黨成立智利共產主義青年
  • 1936年,智利共產黨同激進黨、社會黨等結成人民陣線,在1938年大選中獲勝
  • 1941年,人民陣線破裂後智利共產黨又組民主聯盟,取得1942—1946年大選勝利
  • 1948年,智利共產黨被擠出政府,轉入地下
  • 1956年,智利共產黨10大提出國內迫切的革命任務是反對帝國主義,進行土地改革,奮鬥目標是社會主義
  • 1965年8月15日,社會黨大學支部成立革命左翼運動並擁有武裝組織
  • 1966年,被智利共產黨開除的斯巴達克派和革命共產主義聯盟派合併為革命共產黨 (智利)
  • 1970年,智利共產黨同社會黨、激進黨、統一人民運動等6個政黨和組織結成人民團結陣線,參加競選獲勝,社會黨人阿連德當選總統
  • 1973年9月,智利發生軍事政變,智利共產黨被取締,革命左翼運動遭到鎮壓並轉入秘密活動以打擊獨裁當局
  • 1979年,智利共產黨提出「人民造反」路線,要求立即結束軍政權。11月8日,革命共產黨 (智利)一派脫離成立智利共產黨(無產階級行動)
  • 1980年,革命左翼運動挫敗由美國軍事顧問團提供支持的獨裁當局軍事進攻
  • 1983年,智利共產黨同社會黨阿爾梅達派等組成「人民民主運動」,革命左翼運動刺殺了一名獨裁當局將軍
  • 1985年,智利共產黨被憲法法庭宣佈為非法
  • 1990年10月,智利共產黨恢復合法地位
  • 1999年,革命工人黨 (智利)成立

充分民主,左右兩黨主導,有利左派政黨的社會因素

哥倫比亞 編輯
 
哥倫比亞共產黨黨旗
 
哥倫比亞共產黨(馬列)黨旗
File:Pccc1.gif
哥倫比亞秘密共產黨黨旗

充分民主,保守主義主導,受到來自美國的控制

厄瓜多爾 編輯
 
厄瓜多爾共產黨黨旗
 
厄瓜多爾馬列共產主義黨黨旗

充分民主,左翼民族主義主導,有利左派政黨的社會因素

圭亞那 編輯
 
圭亞那人民進步黨黨旗

充分民主,泛左主導,有利左派政黨的社會因素

巴拉圭 編輯
 
巴拉圭共產黨黨旗
 
巴拉圭自由祖國黨黨旗

充分民主,民族主義主導,有利左派政黨的社會因素

秘魯 編輯
File:Peruvian Communist Party logo.png
秘魯共產黨黨旗
 
秘魯共產黨(光輝道路)黨旗
File:Communist Party of Peru RF.png
秘魯共產黨(紅色祖國)黨旗

充分民主,主導力量未知,有利左派政黨的社會因素

蘇里南 編輯
烏拉圭 編輯
委內瑞拉 編輯
 
委內瑞拉共產黨黨旗
File:Red Flag Party logo.png
委內瑞拉紅旗黨黨旗
  • 1926年,流亡的共產主義者在墨西哥成立委內瑞拉革命黨,並在墨西哥及拉美活動
  • 1929年,委內瑞拉革命黨在委內瑞拉發起武裝鬥爭但失敗
  • 1931年3月5日,委內瑞拉革命黨改組為委內瑞拉共產黨,並在長達40年中作為左翼的主要力量
  • 1950年代,委內瑞拉共產黨反對獨裁統治的鬥爭中力量有很大發展
  • 1958年,委內瑞拉共產黨領導反對希門尼斯獨裁政府的人民起義,勝利後參加大選,在參議院和眾議院分別獲得2個和7個席位
  • 1960年,委內瑞拉共產黨因武裝鬥爭尾貨當地農民支持遭到政府鎮壓轉入地下
  • 1963年前,委內瑞拉共產黨黨員有3萬人
  • 1964年,國際主義 (委內瑞拉)成立
  • 1965年,委內瑞拉共產黨停止武裝鬥爭
  • 1966年4月,委內瑞拉共產黨一派主張武裝鬥爭成立革命黨
  • 1969年,委內瑞拉共產黨恢復合法地位認為委內瑞拉是資本主義國家,但又對帝國主義有依賴性,革命的任務是實現民族解放,並向社會主義過渡。主張徹底改組國家經濟,對石油、鐵礦等部門國有化
  • 1970年,霍查主義紅旗 (政黨)成立並擁有武裝並長期與當局進行武裝鬥爭
  • 1980年8月,委內瑞拉共產黨6大呼籲民主力量聯合起來,建立一個爭取民族解放的政府。在國際上,反對帝國主義,主張緩和國際緊張局勢,得到蘇聯共產黨支持
  • 1970年12月,委內瑞拉共產黨中央書記龐佩約·馬克斯等22名中央委員因反對蘇侵捷帶領大多數黨員成立爭取社會主義運動,委內瑞拉共產黨實力大減,而活躍成員成立激進原因
  • 1974年5月,委內瑞拉共產黨一派成立共產主義統一先鋒黨
  • 現在委內瑞拉共產黨黨員僅存幾千人
  • 2009年,紅旗 (政黨)成員嚴重銳減
  • 2012年,委內瑞拉共產黨支持總統並表示委內瑞拉向社會主義的過渡將是緩慢的

充分民主,左翼民族主義主導,不利左派政黨的社會因素

加勒比 編輯

安提瓜和巴布達 編輯

1968年,進步勞工運動成立安提瓜加勒比解放運動與古共和新寶石運動有密切往來; 1992年,與其他政黨合併; 國家較小且中左力量主導社會

巴哈馬 編輯

國家較小且中左力量主導社會

巴巴多斯 編輯
  • 1985年,巴巴多斯工人黨成立
古巴 編輯
多米尼克 編輯

國家較小且中左力量主導社會

多米尼加 編輯
  • 1944年,多米尼加共產黨成立,原名多米尼加革命民主黨,長期反對特魯希略獨裁統治的鬥爭,處於非法狀態
  • 1959年6月,多米尼加共產黨參加反對特魯希略專政的武裝起義
  • 1960年6月,多米尼加共產黨會議討論該國的情況確定黨加強反政府鬥爭的挑戰表示強烈支持古巴革命
  • 1961年,特魯希略政權下台,多米尼加共產黨流亡領導人回國活動
  • 1962年9月,多米尼加共產黨強調戰略目標是民族解放,反帝反封建革命。該黨加強政治影響力,建立工會,其領導層現已包括相當數量的共產主義者
  • 1963年10月,軍事政變後,多米尼加共產黨轉入地下
  • 1965年3月,多米尼加共產黨提出恢復憲政秩序和建立民主秩序的口號,這一舉措得到了其他反對力量的支持,並參加愛國軍人卡馬尼奧領導的起義和反對美國干涉的武裝鬥爭,8月多米尼加共產黨呼籲國內進步力量加強團結,繼續為人民民主權利的鬥爭和從多米尼加共和國驅逐外國軍隊
  • 1977年10月,多米尼加共產黨獲合法地位
  • 1979年,多米尼加工人黨成立
  • 1980年,多米尼加人民運動一派脫離成立勞動共產黨
  • 1996年,多米尼加共產黨與七月二十一日革命力量、革命和人民解放力量、一月十二日解放運動合併為新政黨革命力量
  • 2019年12月17日,多米尼加工人黨改制
格林納達 編輯
  • 1973年3月,寶石運動和人民大會運動合併為新寶石運動確立實現社會主義,建立一個「人民參政」的國家,滿足人民的物質和精神需求。主張廢除剝削權利、進行經濟改革和土地改革;恢復民主自由,包括選舉自由、宗教自由和政治言論自由;國家控制全部資源
  • 1979年,新寶石運動武裝推翻獨裁當局
  • 1983年10月23日,新寶石運動發生內鬥,美國應總督邀請隨即入侵格林納達,之後新寶石運動解散
  • 1984年,莫里斯·畢曉普的支持者成立莫里斯·畢曉普愛國運動未能有大影響
  • 2002年,莫里斯·畢曉普愛國運動和另外一個左翼政黨合併為人民勞工運動而解散
海地 編輯
 
新海地共產黨(馬列)黨旗
牙買加 編輯
聖吉斯納域斯 編輯

國家較小且有較大的中左翼政黨

聖盧西亞 編輯

國家較小且中左力量主導社會

聖文森特和格林納丁斯 編輯

國家較小且中左力量主導社會

特立尼達和多巴哥 編輯

大洋洲 編輯

澳大利亞 編輯

 
澳大利亞共產黨黨旗
 
澳大利亞共產黨(1996)黨旗
 
澳大利亞共產黨(馬列)黨旗

斐濟 編輯

國家較小,充分民主,左右兩黨主導

基里巴斯 編輯

國家較小,充分民主

馬紹爾群島 編輯

國家較小,充分民主,政黨政治不充分

密克羅尼西亞 編輯

國家較小,充分民主,政黨政治不充分,因受美國援助而被美國主導

瑙魯 編輯

國家較小,充分民主,政黨政治不充分

新西蘭 編輯

 
新西蘭共產黨黨旗

帕勞 編輯

國家較小,充分民主,政黨政治不充分

巴布亞新幾內亞 編輯

充分民主,光譜屬性未知

薩摩亞 編輯

國家較小,充分民主,只有酋長階層才有被選舉權

所羅門群島 編輯

國家較小,充分民主

湯加 編輯

國家較小,充分民主

圖瓦盧 編輯

國家較小,充分民主,政黨政治不充分

瓦努阿圖 編輯

1971年,瓦努阿庫黨成立 1987年6月3日,由當地工會倡議組織成立瓦努阿圖工黨 國家較小,充分民主,左右兩黨主導

任務文件二:政治公共代表選舉 編輯

簡單介紹,針對性屬性,舉例代表性、針對性的案例 簡單說明選舉的內容,在非左翼政黨中競爭的差異,有關大眾支持的左翼被保守主義設計的看法,可以從新加坡香港,台灣以及英國美國入手,印度也可以。 召開具有普遍意義的國是會議,制訂選舉制度,召開制憲會議,確定基本法和各類法,新的法律下的選舉以及換屆後的換屆選舉 以及席位計算方式,標明常用,突出特點,以及典型或代表案例 其他選舉相關的在其他地方表示 要不要該選舉制度的深層目的?

多複數制 編輯

多數制 編輯

  • 其他名稱:多數代表制
  • 定義:選民投一票即可,計票時,誰票數多誰就全取的原則,多用於政府最高實際負責人、國會議席的計算分配,有利形成兩黨制
  • 分類:相對多數制:1單一選區(見領先者當選)2複數選區(投票中可使用單記不可讓渡投票制、連記投票的投票方式,但容易衍生出激進候選人的問題,經典的是美國選舉人團制度)、絕對多數制:1兩輪選舉制(見兩輪選舉制)2多輪絕對多數制3選擇投票制(見選擇投票制)、其他:1條件多數決2單純多數決
  • 相對多數:只要第一名比第二名票數多第一名就當選;絕對多數制:超過50%及以上
  • 多輪絕對多數制:在候選人取得票數過半前,進行多輪投票並淘汰每輪最後一名候選人。在大型普選中代價高昂,所以改用相同原則理念的選擇投票制(見選擇投票制-排序複選制)
  • 連記投票(全額連記制-全票制、限制連記制、政黨連記制-集選區、累積選舉制、總選票制-選舉人團 (美國)的選出方式)
領先者當選 編輯
  • 其他名稱:簡單多數制、先馳得點制、贏者全得制
  • 定義:單數議員選區得票多就當選
  • 應用:三分之一的國家(包括大部分西方國家)
  • 性質:有利形成兩黨制不利小黨生存,例如二戰後的法國國會選舉法國共產黨得票第一但在當局設計下反而是當局的政黨聯盟不及共產黨的得票的情況下席位遠超共產黨?2015年英國大選的自由民主黨2019年加拿大大選的保守黨
不可轉移單票制 編輯
  • 其他名稱:複數選區單記不可讓渡投票制、複數選區相對多數決、單記非讓渡投票制、多議席單票制
  • 定義:複數議員選區中,投票者只能投一個人,依得票高低當選
  • 應用:波多黎各日本韓國香港台灣中華民國
  • 技巧:政黨在複數議員選區人氣高的常使用配票戰術(見配票),使複數選區該政黨多拿或者全拿
有限投票制 編輯
  • 定義:複數議員選區中,投票者按選舉規範的規定多投其中幾人但不可投給同一人,依得票高低當選
  • 應用:西班牙參議院
全票制 編輯
  • 其他名稱:全額連記制、多議席多票制
  • 定義:複數議員選區中,投票者勾選數量不超過議席的數量,依得票高低當選
  • 分類:簡單全票制、排序全票制(見排序全票制)
  • 應用:香港中國巴西加拿大
總選票 編輯

未成條目

多輪選舉制 編輯

兩輪選舉制 編輯
  • 其他名稱:兩輪投票制、兩輪決選制
  • 定義:在最高行政負責人和單複數議員選區中,第一輪沒有候選人超過50%的話前兩位就進入第二輪
  • 疑問:複數選區采名單比例代表制的選舉也可兩輪投票,例如過去匈牙利國會、現今法國部份地方議會選舉。
  • 應用:總統制為奧地利,巴西,芬蘭,法國,波蘭,捷克共和國,斯洛伐克,葡萄牙,羅馬尼亞、蒙古國、烏克蘭、俄羅斯;議會制為法國
  • 說明:當時法國當局為了專門排除人氣非常高的戴高樂主義者和共產主義者使用這項制度,不知道為什麼共產主義者沒有戴高樂主義者這麼幸運,可能是因為當局是資本主義,在匈牙利也是這樣專門針對設計共產主義者和小型政黨,以鞏固大黨
多輪絕對多數制 編輯

未成條目

排序投票制 編輯

未成條目 排序投票制之下有很多席位計算方式,用星號代替

排序複選制 編輯
  • 其他名稱:順位同票制、優序投票制、選擇投票制、偏好投票制、排序選擇投票制
  • 定義:選民按自己的支持度排列候選人,計票時,每輪最後一個候選人的選民第二支持者獲得這個選民的選票,直到候選人達到50%,比兩輪制簡約,不利小黨也不利大黨取得國會絕對多數,可排除領先者當選產生不被大多數選民認可的候選人
  • 效果:第一輪的支持者不一定是當選者
  • 應用:澳大利亞國會、愛爾蘭總統、巴新國會、美國州級、英國地方、英國倫敦市、香港議會功能
  • 說明:英國保守黨允諾舉行公投改革國會選制為排序複選制,拉攏自民黨組閣,即使保守黨反對這個制度
孔多塞投票法 編輯
  • 其他名稱:雙序制
  • 較多的席位計算方式的分類
  • 定義:在選票上,所有候選人進行比拼,由選民進行比拼輸贏評判,計票時,只要一個選項在大多數選票上的位置高於另一個選項即可當選或者依次當選
位置性投票 編輯

未成條目,但分類有條目

  • 波達計數法:選民按自己的支持度排列候選人,計票時,按選舉規定累加所有選民選票上候選人的排序得分;應用:斯洛文尼亞國會議員、基里巴斯總統、斯洛文尼亞部分選舉;效果:不易選出偏激或極具爭議性的人士
巴克林制 編輯
  • 定義:選民按自己的支持度排列候選人,計票時,第一喜好候選人都沒過50%的則將第二喜好的票數都加上,直到有候選人超過50%
  • 應用:美國剛成立初期使用過
偏好全票制 編輯

未成條目

基數投票制 編輯

計分投票制 編輯
  • 定義:選民按自己的滿意度(分值範圍由選舉規範規定)給候選人打分,計票時,得票最高的當選
  • 效果:不易選出極端的領導人
  • 研究文件:選舉的困境 美國北卡大學教授趙心樹著 書中探討各種現行選舉制度的優缺點並提出接近完美的選舉制度
同意投票制 編輯
  • 其他名稱:認可投票、贊成投票
  • 定義:選民認可的候選人都可勾選,計票時,得同意最多的候選人當選或依次當選
滿意度同意投票制 編輯

未成條目

多數判斷 編輯

未成條目

STAR投票制 編輯

未成條目

比例代表制 編輯

  • 定義:選民在當次選舉的整個選區區域(以當次選舉整個區域作為一個複數選區)或是複數選區投票給政黨或是個人集合,計票時,政黨或是個人集合的席位按得票比例分配席位,有利小黨發展,不利於總統制和君主制
  • 效果:反應所在選區區域內的不同社會意見,小黨在小選區無法得到席位但可在整個區域的複數選區得到席位
  • 分類:投票機制方面︰名單比例代表制(見名單比例代表制)和可轉移單票制(見可轉移單票制);席次分配方面:最大餘額法(見最大餘額法)及最高均數法(見最高均數法)

名單比例代表制 編輯

  • 其他名稱:政黨名單比例代表制
  • 定義:選民投一票給政黨或是個人集合之下的候選人即可,計票時,政黨或是個人集合按得票比例獲得相應比例的席位
  • 效果:有利於小黨不利於政局穩定,無黨派人士需要通過個人集合方式當選
  • 分類:開放式名單(見開放式名單)、封閉式名單(見封閉式名單)、自由式名單
  • 自由式名單:選民可勾選的數量最高與應當選數量一樣,有利於地方上名氣高或知名度高當選
  • 應用:集中在歐亞美洲
開放名單 編輯
  • 定義:選民投一票給政黨或是個人集合之下的候選人,計票時,政黨或是個人集合按得票比例獲得相應比例的席位,然後按選民投給政黨或是個人集合之下的候選人的得票多寡確定優先當選次序
  • 分類:相對封閉、很大開放、最開放
封閉式名單 編輯
  • 定義:由於政黨的候選人當選次序固定,選民只能投一票給政黨或是個人集合,專業領域或是從政經驗豐富的候選人放前面有利於得票,不能將有爭議的候選人放在靠前位置會引起選民的反感
在地化名單 編輯

未成條目

最高均數法 編輯
  • 其他名稱:除數制
  • 定義:非選民投票,此為席位分配計算方式,對所有政黨得票除以1至席位數,所有政黨的除數最高的幾位(幾位的數量和席位數相等)即可當選,改良漢狄法和聖拉古法的結果接近最大餘額法
  • 分類:漢狄法(見漢狄法)、改良漢狄法(見改良漢狄法)、聖拉古法(見聖拉古法)、改良聖拉古法、亨廷頓-希爾法(見亨廷頓-希爾法)
  • 效果:未知
  • 應用:僅意大利眾議院和澳門立法會
漢狄法 編輯
  • 其他名稱:頓特法、抗特計算法
  • 定義:對所有政黨得票除以1至席位數(除數以1單位遞增),所有政黨的除數最高的幾位(幾位的數量和席位數相等)即可當選,各黨席位比例較接近政黨得票數,有利大黨但不取得多數席次
  • 適用範圍:席位數少
  • 應用:絕大部分議會制國家使用
改良漢狄法 編輯
  • 定義:對所有政黨得票除以1至席位數(除數以2倍數單位遞增),所有政黨的除數最高的幾位(幾位的數量和席位數相等)即可當選,有利大黨或導致小黨組團爭取兩席
  • 適用範圍:席位數多
  • 應用:澳門立法會
聖拉古法 編輯
  • 定義:對所有政黨得票除以1至席位數(除數以2單位遞增),所有政黨的除數最高的幾位(幾位的數量和席位數相等)即可當選,有利小黨
  • 適用範圍:席位數多
因佩里亞利法 編輯
  • 定義:對所有政黨得票除以1至席位數(除數以2倍數單位遞增),所有政黨的除數最高的幾位(幾位的數量和席位數相等)即可當選,應用於比利時地方選舉
亨廷頓-希爾法 編輯
  • 定義:對所有政黨得票除以一個非常複雜的數,所有政黨的除數最高的幾位(幾位的數量和席位數相等)即可當選
配額制度 編輯
  • 最簡單的計算方法,先將總票數除以席位數得一席需要多少票,然後以得出的商再做為除數去分別除以各黨得得票數即為各黨所得席位(含小數點),而該黨席位數後的小數點按D'Hondt法和Sainte-Laguë法處理
最大餘額法 編輯
  • 其他名稱:數額制
  • 定義:非選民投票,此為席位分配計算方式,先將所有票數除以總席位數,得出的商作為得到席位的依據直到不能被商的倍數減去,在無法扣除商的情況下,餘數高的優先獲得剩下的席位,具有廣泛代表性,有利於小黨
黑爾數額 編輯
  • 定義:先將所有票數除以總席位數,得出的商作為得到席位的依據直到不能被商的倍數減去,在無法扣除商的情況下,餘數高的優先獲得剩下的席位
  • 應用:香港立法會、意大利、台灣
特羅普數額 編輯
  • 定義:先將所有票數除以(總席位數+1席位),得出的商再加1之後的和作為得到席位的依據直到不能被商的倍數減去,在無法扣除商的情況下,餘數高的優先獲得剩下的席位
  • 應用:南非國會
因佩里亞利數額 編輯
  • 定義:先將所有票數除以(總席位數+2席位),得出的商作為得到席位的依據直到不能被商的倍數減去,此時席位已經分配完畢
  • 應用:厄瓜多爾國會
哈根巴赫-比斯卓夫數額 編輯
  • 定義:先將所有票數除以(總席位數+1席位),得出的商作為得到席位的依據直到不能被商的倍數減去,在無法扣除商的情況下,餘數高的優先獲得剩下的席位

比例制排序複選制 編輯

未成條目,見多數制相關內容

可轉移單票制 編輯
  • 其他名稱:單一可轉移票制、單記可讓渡投票制
  • 定義:複數議員選區中,投票者只能投一個人,但可以按自己認可度對候選人進行排序,計票時,超出當選門檻的票數以比例分配給第二喜好人,接着,沒有喜好人超過門檻時,淘汰票數最少的喜好人,票數最少的喜好人的票分給次偏好者,如果依舊沒喜好人當選,循環淘汰喜好人和以比例分給其他喜好人,以致出現超過門檻者,再重複超出當選門檻的票數以比例分配給第二喜好人,直到席位分配完
  • 應用:大多數西方國家的國會

比例制孔多塞投票法 編輯

未成條目,見多數制相關內容

成對結果比較可轉移單票制 編輯

未成條目

舒爾策可轉移單票制 編輯

未成條目

比例制同意投票 編輯

未成條目,見多數制相關內容

比例同意投票制 編輯

未成條目

貫序比例同意投票制 編輯

未成條目

雙比例分配製 編輯

未成條目

單一選區兩票制 編輯

  • 其他名稱:混合制
  • 定義:選民要投兩票(多數代表制的選區候選人和比例代表制的政黨候選人),計票時,按多數代表制的統計方式和比例代表制的統計方式確定這兩類席位並將其加和,基本用於各級議會選舉
  • 應用:來自35個所有洲的國家和地區
  • 分類:聯立制(見聯立制)、並立制(見並立制)、附帶席位制(見附帶席位制)

聯立制 編輯

  • 其他名稱:補償制
  • 定義:選民要投兩票(多數代表制的選區候選人和比例代表制的政黨候選人),計票時,政黨的議席按所獲選區議席或比例票席位兩者中取最高的席位確定最終席位數,獨立候選人不受限制,更接近於比例代表制,容易產生政黨超額議席,有利小黨生存,同時設置政黨門檻的話有利政府組成,典型代表是德國,2017年德國選舉中自民黨
附帶席位制 編輯
  • 其他名稱:額外席位制、連用制
  • 定義:選民要投兩票(多數代表制的選區候選人和比例代表制的政黨候選人),按照選舉規範在一定選舉區域內(由幾個單複議席選區還大的幾個選舉區域)額外再專門分配給政黨的議席而不是在總的所有選區作為一個唯一的政黨比例選區,計票時,按多數代表制的統計方式和比例代表制的統計方式確定這兩類席位並將其加和,有利小黨,典型代表是英國地方議會

並立制 編輯

  • 其他名稱:混合名額多數制、補充制
  • 定義:選民要投兩票(多數代表制的選區候選人和比例代表制的政黨候選人),計票時,席位總數按選區獲得的議席和政黨比例所獲的議席之和,有利於大黨,不利小黨和無黨派人士,更接近於單一選區制,典型代表是日本
  • 惜敗率:成為雙重提名後,在單複選區中的惜敗率越高越能在政黨比例制中復活

扣除制 編輯

  • 其他名稱:半補償式混合制、部分補償式混合制
  • 定義:選民要投兩票(多數代表制的選區候選人和比例代表制的政黨候選人),計票時,先在政黨比例票中,該黨的比例票數要減去該黨所有獲勝選區的次高票者得票,減去後然後計算減去後的政黨比例席位,席位總數按選區獲得的議席和減去後政黨比例所獲的議席之和,介於聯立制和並立制,未說明對誰較為有利
  • 應用:意大利、匈牙利

多數獎勵 編輯

  • 定義:既不是用來選舉也不是席位的計算方式,而是席位(非選舉性質)分配方式,以選後得席位最多的政黨額外獲得的非選舉席位,有利於政局的穩定
  • 應用:意大利國會及其地方議會、希臘國會、亞美尼亞國會

選擇性投票補償制 編輯

未成條目

雙重式比例代表制 編輯

未成條目

城鄉比例代表制 編輯

未成條目

其他選制和相關理論 編輯

少數代表制 編輯

  • 其他名稱:半比例代表制
  • 定義:有利於少數黨在複數選區選出議席,以補救多數黨獨大或壟斷情形,非比例代表制的選舉制度。因選民配票行為可能產生偏向比例性的結果
  • 分類:並立制、不可轉移單票制、累積選舉制、有限投票制、比例批准投票制、滿意度批准投票制
累積選舉制 編輯
  • 其他名稱:混合連記投票
  • 定義:選民可多投給多人或者都投給一人,有利小黨
雙席位制 編輯
  • 其他名稱:雙提名選舉制
  • 定義:在雙席選區選民只可投一票給候選人,計票時,因選舉規範規定,第一高票者名單需兩倍於次高票者名單才可全拿2席位,反之則第一高票和次高票者各得一席
  • 效果:是當局專門針對設計左翼政黨的選舉,典型案例是智利的軍事獨裁強人為維護右翼政黨利益而故意設計一種剝奪了本該屬於左翼政黨席位的選舉方式

代理投票制 編輯

未成條目

隨機選擇制 編輯

抽籤式民主 編輯
  • 定義:選民通過抽籤決定哪個是第一高票者
隨機選票 編輯

未成條目

選區分類 編輯

選區劃分的奧秘

單席位選區 編輯

小選區制是指每個選區只有一個議員席位

多席位選區 編輯
  • 複數選區制是指指在某一個選區中有2名或以上議員席位。相對於單一選區要有利於弱勢政黨以及同黨內不受推舉的被選舉人,同黨自行參選劇烈競爭,金權政治以及滋生賄選等弊端。容易造成「通通有獎」:素行不良或名聲不良的人容易當選。複數選區制因可操作政黨配票,從另一方面可以出現限制政黨的數目。日本萬年執政黨利用選民基本偏向保守方式通過多席位選區配票方式達到長期執政
  • 例如二戰後的法國國會選舉法國共產黨得票第一但在當局設計下反而是當局的政黨聯盟不及共產黨的得票的情況下席位遠超共產黨?
  • 分類:集選區(見集選區)、雙席位制(見雙席位制)

選舉制度比較 編輯

未成條目

社會選擇理論 編輯

阿羅悖論 編輯
  • 定義:不可能存在一種社會選擇機制,使個人偏好通過多數票規則轉換為成社會偏好
吉巴德-薩特思韋定理 編輯

未成條目

公共選擇理論 編輯

  • 由於選民間有着理性的無知現象,被人利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