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坤如(1884年—1936年)字達波廣東博羅七女湖人,粵系軍事將領[1]

楊坤如
出生1884年
 大清廣東省博羅縣七女湖
逝世1936年
 英屬香港
職業粵軍軍長

生平

編輯

早年軍事生涯

編輯

楊坤如是綠林出身,1917年為當時在廣東主政的舊桂系收編,任警衛軍第五營營長。1918年率部參加粵軍的援閩戰爭,任第三路第二十一營營長。1920年任援閩粵軍第十七統領。8月,參加了第一次粵桂戰爭,隨軍返粵[2]。他在河源擊敗桂軍卓桂廷部,升任粵軍第三獨立旅旅長,並收編東江民軍武裝,擴編為廣東警備游擊第一路,任少將司令。

1921年,楊參加第二次粵桂戰爭,6月,楊部18營與魏邦平、熊略等部組成中路軍,升任第五師師長。葉舉為指揮,由肇慶進擊梧州,後楊部奉命由梧州出發向潯州進攻;9月,楊部奉命暫駐潯防;12月,楊等回粵商善後辦法。1922年5月,楊部由桂回廣州,駐守黃沙、西村沿粵漢路至高塘街等處。6月,楊部奉命赴肇慶,後抵韶關收繳大本營姚雨平部槍械。六一六事變中,陳孫決裂,楊坤如站在粵系一邊。1922年冬,孫中山在滇軍桂軍的幫助下回攻廣州。粵軍於1923年1月15日退往惠州,隨後陳炯明與葉舉前往香港繼續指揮戰爭,命粵軍第二師師長楊坤如死守惠州。次日,廣州易手。

鎮守惠州城

編輯

1923年春,駐紮惠州的楊坤如稱脫離粵系,被孫中山改編為警備軍第二師,得到孫中山致電嘉獎。楊被孫中山委為中央直轄第二師師長,中央警備軍司令。1月,楊通電服從孫中山。4月,楊坤如奉孫命令收繳劉震寰部屬惠陽翁耀騰部槍械。楊隨後又被北洋政府任命為粵系第九師師長兼惠州清軍督辦,即於4月23日復轉投陳炯明,任第一軍第二師師長。2月7日,楊部退出惠州城;4月20日,北洋政府任楊為廣東陸軍第九師師長,後為第六軍軍長。楊率部與劉震寰部在增城劇戰。

楊被陳炯明任命為總司令部前特總指揮,在博羅防衛廣州政府及桂軍,旋退守惠州。因其曾投誠而後又轉投陳,孫中山對其「懸賞捉拿」。1923年惠州攻城戰中,由於楊坤如是博羅人,而孫文的軍隊曾在博羅劫掠,因此惠州城的附近的紳商和百姓紛紛向他求救。楊坤如與林烈率主力防衛惠州,滇桂聯軍進圍惠州城。孫中山到前線指揮作戰,出動飛機轟炸、炮擊、挖地道攻城。在粵系的第一次惠州防衛戰中,楊所率的粵軍堅守了四個多月,擊敗得到蘇聯援助的孫文軍隊,迫使廣州政府的聯軍撤至東莞。

陳炯光死後,所部拔歸楊坤如、熊略收編。1924年3月26日,楊參加陳炯明在香港召開的緊急軍事會議,反對放棄博羅、惠州,力主固守惠州。4月,在聯軍合圍惠州後,楊率部夜襲飛鵝嶺聯軍陣地,混戰3小時後退回城中。5月5日又率敢死隊衝出北門,在城外與聯軍激戰5小時後退入城。此後,經常深夜出襲,牽制聯軍,。7月下旬與鍾子廷部2000餘人,取道西湖突襲博羅,又迫聯軍退守蘇村。9月中旬,以困守城中援絕,每夜約派千人向水北突圍,均被聯軍擊退。

1925年,東江戰役爆發。粵軍第六軍軍長楊坤如五千人仍守惠州城;3月3日,楊派員與滇軍第三軍軍長胡思舜洽商輸誠,提出保有其在惠州城的一切家產,向所部發放3個月軍餉等5項條件,交出惠州城。楊所部2000多人由聯軍改編。當日楊部被迫投降,退出惠州城,由滇、桂軍代表入城接收。4月19日,楊通電下野,隱匿教堂,27日化裝逃至河西,隨即去香港。楊所部被改編,仍駐惠陽、惠州。6月,楊被國民政府軍許崇智任為第五軍軍長,駐守普寧、惠來、陸豐、紫金;7月,楊部返回惠州城;8月,由於蔣介石恐其在惠州不可靠,楊被要求調往海豐。9月,楊宣布惠州戒嚴,重新轉投粵系。

10月,第二次東江戰役爆發。楊與部將聯名通電全國,聲討蔣介石,宣布擁護陳炯明,脫離廣州國民政府,並在惠州城內構築防禦工事。10月4日,楊通電奉命就任粵軍第六軍軍長;7日蔣介石致電,飭其自動退出惠州城;11日,飛鵝嶺被占領,惠州城被包圍。12日東征軍進抵惠州城郊,包圍惠州城,並向楊發出勸降電,令他將軍隊撤往白芒花地區收編,楊不從。同日,楊在惠州城貼出布告反對國共兩黨進行的國民革命[3]

照得蔣逆中正,謀國不忠。實行共產、擾亂廣東。何謂共產,財產充公。不准私蓄,貧富皆窮。造作好語,名曰重農。三三三一,其實不通。三成地主,三成充公。己得三成,一成會用。如果實行,餓死老農;又造好語,名曰重工。仇視東家,鼓動罷工。迫離香港,盡返廣東。但給伙食,無工可庸。示威沙面,生命斷送。無論中外,聞之慘然。良好工人,迫之從戎。不教而戰,真可憐蟲。以上兩者,名曰勞農。創自俄國,已行不通。餓死大半,全國皆空。我若照辦,其禍何窮。蔣逆無道,試於廣東。恐我阻抗,迫挾總戎。粵籍軍隊,一掃而空。胡汪諸老,許梁諸公。生死不明,未知所終。犯上作反,天地難容。又來謀我,進兵石龍。奉競帥命,取彼殘凶。但誅首惡,不問脅從,布軍民等,勿被蔽蒙。師行所至,無驚無恐。布告遐邇,知所適從。

10月14日,得到蘇聯援助的國民革命軍黃埔團攻陷惠州,楊坤如負傷帶衛隊數百人經水東街向梁化圩撤退,經橫瀝、河源出逃香港並隱居餘生,在1936年夏病逝。

參考文獻

編輯
  1. ^ 林忠佳,蔡陽山主編,《陳炯明言行錄 陳炯明與粵軍研究史料之十》,海豐縣歷史文化研究會,陳炯明學術研究會,2004.11,第503頁
  2. ^ 陳予歡編著,民國廣東將領志,廣州出版社,1994年12月第1版,第106頁
  3. ^ 羅國明著,《黃埔軍校大傳》,中國青年出版社,2004年05月第1版,第147頁

參見

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