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羽龍屬名:Pedopenna)是種小型、有羽毛手盜龍類恐龍,化石發現於中國道虎溝化石層。足羽龍可能比始祖鳥還要古老,雖然道虎溝化石層的地質年代仍未確定。有些測量認為該地層屬於早白堊紀,但最近的放射性定年法顯示該地曾屬於侏羅紀中期末(1億6800萬年前),到侏儸紀晚期(約1億6400萬年前到1億5200萬年前)之間[1]

足羽龍屬
化石時期:侏羅紀晚期,164 Ma
科學分類 編輯
界: 動物界 Animalia
門: 脊索動物門 Chordata
綱: 蜥形綱 Sauropsida
總目: 恐龍總目 Dinosauria
目: 蜥臀目 Saurischia
亞目: 獸腳亞目 Theropoda
演化支 鳥翼類 Avialae
科: 近鳥龍科 Anchiornithidae
屬: 足羽龍屬 Pedopenna
Xu & Zhang, 2005
模式種
道虎溝足羽龍
Pedopenna daohugouensis

Xu & Zhang, 2005

足羽龍的屬名Pedopenna指的是牠們蹠骨上的長正羽;種名daohugouensis則是指正模標本的發現地道虎溝[2]。道虎溝足羽龍身長可能約1公尺,或者更小;但因為足羽龍僅有發現後肢化石,因此很難估計牠們的身長。足羽龍最初被分類於近鳥類恐爪龍下目,近鳥類包含鳥翼類與牠們的最近親;某些研究人員提出足羽龍屬於鳥翼類,親緣關係接近於現代鳥類,而離恐爪龍下目較遠[3]

敘述

編輯

足羽龍的腳掌類似馳龍科傷齒龍科(兩者組成恐爪龍下目)的腳掌,但足羽龍的腳掌更為原始。足羽龍的第二趾並沒有其他恐爪龍類那樣特化。足羽龍擁有加大的趾爪與稍短的第二趾,並沒有形成牠們近親的高度發展、彎曲、類似鐮刀的趾爪。

徐星張福成認為道虎溝化石層,即足羽龍化石的發現地,屬於侏儸紀中期到晚期;並將鳥綱演化支的早期物種,例如足羽龍,與許多關係接近的支系中的原始物種作比較,以支持鳥類起源於亞洲的理論[2]

羽毛

編輯

足羽龍的類似鳥類傾向,是恐龍與鳥類演化關係的進一步證據。除了非常類似鳥類的後肢結構,足羽龍最特別的特徵是蹠骨上的長正羽。有些恐爪龍類也擁有這些後肢上的羽毛,例如小盜龍,但牠們的足部羽毛與足羽龍的足部羽毛不同。足羽龍的足部羽毛較小,形狀較圓。最長的羽毛稍短於蹠骨,約5.5公分長。另外,足羽龍的足部羽毛是對稱的,而有些恐爪龍類與鳥類的羽毛是不對稱的。因為不對稱的羽毛是典型的飛行動物特徵,足羽龍極可能代表這些羽毛結構的早期發展階段。在化石中,許多這些羽毛的壓痕是脆弱的,但仍很清楚可以看到每根羽毛的羽軸與羽支;而足羽龍的足部羽毛正確數量雖然不確定,但仍比小盜龍的足部羽毛還多。也有證據顯示足羽龍的長足部羽毛之上還有較短的羽毛,這些羽毛是現代鳥類也擁有的覆羽。因為足羽龍的後肢比小盜龍的後肢有較少的氣動力,而且足羽龍的後肢似乎較不堅挺,這些顯示如果這些足羽龍擁有某種氣動力功能,將會比恐爪龍類與鳥類還少。在徐星張福成對於足羽龍的2005年研究裡,顯示這些羽毛可能是裝飾物,或者是退化的羽毛。後翼可能存在於恐爪龍類與鳥類的身上,但隨後鳥類支系失去了這些後翼,而足羽龍代表者後翼從滑翔功能萎縮,到僅存展示功能的中間階段[2]

參考資料

編輯
  1. ^ Liu Y., Liu Y., Ji S., Yang Z. U-Pb zircon age for the Daohugou Biota at Ningcheng of Inner Mongolia and comments on related issues. Chinese Science Bulletin. 2006, 51 (21): 2634–2644. doi:10.1007/s11434-006-2165-2. 
  2. ^ 2.0 2.1 2.2 Xu, X., and Zhang, F. A new maniraptoran dinosaur from China with long feathers on the metatarsus. Naturwissenschaften. 2005, 92 (4): 173–177. Bibcode:2005NW.....92..173X. PMID 15685441. doi:10.1007/s00114-004-0604-y. 
  3. ^ Hone D.W.E., Tischlinger H., Xu X., Zhang F. Farke, Andrew Allen , 編. The extent of the preserved feathers on the four-winged dinosaur Microraptor gui under ultraviolet light. PLoS ONE. 2010, 5 (2): e9223 [2012-09-23]. Bibcode:2010PLoSO...5.9223H. doi:10.1371/journal.pone.0009223.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2-1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