龔德柏(1891年8月—1980年6月13日),湖南瀘溪人,知名報人。

生平

編輯

1891年8月,龔德柏生於湖南瀘溪縣城。世代耕讀,祖父是府學生員,父親因為家中子女甚多,故棄儒從商,經營桐油生意,維繫家計。六歲由父親發蒙,九歲入私塾,但瀘溪縣地處偏僻,未能尋得良師。1905年,科舉廢除,父親認為去學堂讀書已經沒什麼用處,十六歲之後就沒再去上過學,跟隨父親經商。桐油業在7月到11月是休息期,在這期間學會了賭博打牌,沉迷於此。

1908年,投考辰州中學堂,僥倖考取。在學堂中要學習英文、算學,龔德柏程度很差,又水土不服而生水痘。第二學期,他治好了病,又惡補學問,同學對其都另眼相看。1913年,因鬧風潮向知府景芳昶請願而被開除。之後,經老師介紹到譚延闓處,被安排進入胡元琰開辦的明德中學。同時考取了湖南公立工業專門學校和留日公費,最後選擇留日。8月14日,正式離開長沙赴日求學。

1913年10月,入弘文學院學習日文。宋案後,湖口起義失敗,譚延闓被免職,湯薌銘被任為湖南都督,留日公費在此後中斷。1915年1月18日,二十一條被提出,激起日本留學生憤慨,但沒有爆發回國的風潮。7月,考取第一高等學校預科,預科結束後留在一高讀德文科。1916年暑期,返回瀘溪縣。1917年秋,石井菊次郎到美國宣揚亞洲門羅主義,引起中國學生不滿,要打時任公使章宗祥。龔德柏對殷汝耕曾天宇十分反對,組織『誅漢奸會』決定懲辦殷、曾二人,與之發生矛盾。1918年5月,傳出日本要與段祺瑞政府簽署軍事同盟協議的消息,因害怕中國淪落至日韓合併的下場,學生發起運動,東京的學生多數返國。這次回國在上海的有曾琦王宏實俞育之溫晉城等人,他們組織救國日報,宣傳反對軍事協定的主張。龔德柏此時有得知父親病故,便離開啟程返回瀘溪。風潮平息後,返回東京,因未參加考試,留級。1919年4月29日,章宗祥回國,吳一峰、龔德柏等學生在東京車站聚集抗議。五四之後,5月7日,與李培天胡駿從青年會出發向中國公使館集中,與警察發生衝突。

暑期再次留級,索性不再往一高報到,成了浪人在留學生總會居住,同時被取消了公費。後應中日通訊社的鄺摩漢的邀請,到社任編輯,兼任京津泰晤士報的東京通訊員。1920年春,返國參加全國學生聯合會,與方維夏程天放狄侃等人同事,亦同時在上海的陳獨秀張東蓀接觸。秋,返回東京,搬去巢鴨。1921年,任上海商報通信員。8月,返國,經范源濂介紹與王芃生赴美報導華盛頓會議。1922年,回國,在北京開辦國民外交雜誌,兼任宋發祥開辦的中美通訊社編輯。很快離開,與成舍我張恨水合辦世界晚報。1924年,第二次直奉戰爭後,報內引發產權糾紛,因此退出自辦大同晚報。1926年,三一八事件發生後,指中共利用學生謀取政治利益,進一步與中共發生矛盾。邵飄萍林白水兩案接連發生,北京言論空間緊縮,龔也被張宗昌搜捕。於是從天津逃至武漢,後轉赴南昌、上海。

1927年3月,受殷桐的接濟,轉赴漢口,住在殷公武處。4月中,被陳銘樞委任到南京辦革命軍日報。1928年5月17日,經潘公展介紹,任申報國際版編輯。8月27日,離開申報,為香港國民日報寫文章。1929年4月,到長沙做外交部駐湖南交涉,處理涉外事宜。12月,交涉署撤銷,返回南京被張我華延攬,任內政部參事。同時開辦救國日報,鼓吹抗日。1932年,一·二八第一次淞滬會戰爆發,獲張學良招攬北上。3月,赴洛陽參加國難會議,會後返回南京。

1946年,在南京復刊救國日報,反對中共。

1949年初到台。

1980年6月13日,在台去世。


參考文獻

編輯
  • 楊有釗. 龔德柏先生評傳. 1984: 世界和平雜誌社. 
  • 龔德柏. 愚人愚話. 台北: 傳記文學出版社. 19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