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党优势制

(重定向自一黨獨大制

一党优势制(英語:dominant-party systemone-party dominant system)是形容一個國家由某政黨透過民主選舉制度下,長期勝出而得以達到穩固執政之政局情境。通常發生在共和制的发展中国家。此種政黨通常在立法機關國會)中連續數次取得大多數議席,又或贏得總統選舉。雖然一黨獨大制與一党执政在结果上有某些類似特徵,但絕不應被混淆。例如:中華人民共和國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越南古巴等屬於一党执政(中国和朝鲜允许其余的合法政党,但只有参政议政的权利,不能执政。因此狭义上中国和朝鲜不是一党制,广义上是一党“执政”制)而日本新加坡俄羅斯南非等則屬於一黨獨大。一般而言,一黨獨大制產生於完全民主或部份民主國家,在攸關政權的中央選舉中會有數個政黨角逐權力及議席,但選舉結果卻是由一個大政黨勝選,長期壟斷執政權。此外,一黨多元制也被視為一党优势制的變體。

特徵及利弊编辑

在一黨獨大的情況下,國內的政治局勢相當穩定,而政策的落實亦較長久,因為國家政策不受政黨輪替而經常改變。亦由於政黨在國會中取得多數議席,政府提出的法案較易得到立法機關通過,行政效率較高。其次,執政黨推出的政策會相對溫和,這是因為執政黨需要向中間派靠攏,以圖在選舉贏取多數議席。[來源請求]

例子编辑

亞洲编辑

歐洲编辑

非洲编辑

美洲编辑

大洋洲编辑

  •   萨摩亚人權保護黨從1982年開始,除了1986年至1987年短暫失去政權之外,其餘時間均為薩摩亞的執政黨。

参见编辑

註釋编辑

  1. ^ 兩者容許雙重提名設定,即候選人同時參選單一選區及名列政黨比例代表名單,一旦在單一選區獲勝,就從名單中剔除、順位遞補;若落選可依政黨得票分配席次「敗部復活」。其公式以該單一選區落選者得票數除以該單一選區當選者得票數。政黨可將不同單一選區候選人在名單中排同一優先順位,以單一選區落選但惜敗率高者取得席次。

参考文献编辑

  1. ^ Why Japan Seems Content to Be Run by One Party. [2016-10-0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12-01) (英语). 
  2. ^ 民主・維新両代表、両党が合流し新党を結成することで一致. [2019-11-2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02-22). 
  3. ^ 徐家仁. 日眾議院提前改選 "希望之黨"異軍突起. 公共電視. 2017-09-29 [2017-10-0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7-10-02) (中文(繁體)). 
  4. ^ 日民進黨分裂戰術奏效 7成連任. 自由時報. 2017-10-29 [2017-10-2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7-10-28) (中文(简体)). 
  5. ^ 論人民行動黨與新加坡的一黨優勢之發展 (PDF). [2016-10-04]. (原始内容存档 (PDF)于2016-10-09) (中文(臺灣)). 
  6. ^ India 2014: Return of the One-Party Dominant System. [2016-10-0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12-24) (英语). 
  7. ^ Turkey is turning into a paranoid one-party state. [2016-10-0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05-10) (英语). 
  8. ^ Russia: The New And Improved Single-Party State. [2016-10-0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12-01) (英语). 
  9. ^ Ethiopia's 'one-party democracy' is spreading. [2016-10-0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12-01) (英语). 
  10. ^ Gedamu, Yohannes. The new political party of Ethiopia’s Abiy holds much promise but faces significant hurdles. Quartz Africa. Quartz. 13 December 2019 [5 January 202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7-06). 
  11. ^ In South Africa, Democracy May Breed One-Party Rule. [2016-10-0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12-01) (英语). 
  12. ^ Mexico’s history of one-party rule. [2016-10-0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3-17) (英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