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共产党第二十届中央委员会
中国共产党第二十届中央委员会由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于2022年10月22日选举产生[1],成员包括中央委员、中央候补委员。随后举行的第一次全体会议上选出包括最高领导人职务的中央委员会总书记、最高权力及决策机关中央政治局、日常权力核心中央政治局常务委员会、中央办事机关中央书记处、最高军事机关中央军事委员会等中共中央领导机构及相关负责人。
第二十届 (2022年10月至今) 组成人员 | |
总书记 | 习近平 |
---|---|
中央政治局常委(7) | 习近平、 李 强、 赵乐际、 王沪宁、 蔡 奇、 丁薛祥、 李 希 |
中央政治局委员(24,按姓氏笔画为序) | 丁薛祥、 习近平、 马兴瑞、 王 毅、 王沪宁、 尹 力、 石泰峰、 刘国中、 李 希、 李 强、 李干杰、 李书磊、 李鸿忠、 何卫东、 何立峰、 张又侠、 张国清、 陈文清、 陈吉宁、 陈敏尔、 赵乐际、 袁家军、 黄坤明、 蔡 奇 |
中央书记处书记 | 蔡 奇、 石泰峰、 李干杰、 李书磊、 陈文清、 刘金国、 王小洪 |
中央委员 | 丁学东等205人 |
中央候补委员 | 丁向群等171人 |
机构概况 | |
上级机构 | 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 |
授权法源 | 中国共产党章程 |
本级纪检机构 | 中国共产党第二十届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 |
常设机构 | 中国共产党第二十届中央政治局 |
联络方式 | |
中共中央办公厅 | |
实际地址 | 北京市西城区府右街12号 |
机构设置编辑
除中国共产党中央军事委员会以外,中国共产党第二十届中央委员会设置下列机构(如無特別註明,均為正部級單位):
中共中央政治局编辑
中共中央工作机关编辑
中共中央职能部门编辑
(中央组织部保留国家公务员局牌子。中央宣传部加挂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国家新闻出版署(国家版权局)、国家电影局牌子。中央统一战线工作部保留国务院侨务办公室和国家宗教事务局牌子。)
中共中央办事机构编辑
(中央政策研究室加挂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办公室牌子。中央全面依法治国委员会办公室设在司法部。中央审计委员会办公室设在审计署。中央教育工作领导小组秘书组设在教育部。中央精神文明建设指导委员会办公室设在中央宣传部,由中央宣传部代管。中央网络安全和信息化委员会办公室与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一个机构两块牌子。中共中央台湾工作办公室与国务院台湾事务办公室一个机构两块牌子。中共中央金融工作委员会与中央金融委员会办公室合署办公[2]。中央机构编制委员会办公室接受中央组织部统一领导。)
中共中央派出机关编辑
(中共中央香港工作委员会与中央人民政府驻香港特别行政区联络办公室,中共中央澳门工作委员会与中央人民政府驻澳门特别行政区联络办公室,一个机构两块牌子,列入中共中央直属机关序列[3]。中共中央金融工作委员会与中央金融委员会办公室合署办公[2]。中央人民政府驻香港特别行政区维护国家安全公署,列入中共中央直属机关序列[3]。)
中共中央直属事业单位编辑
- 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党校
- 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党史和文献研究院
- 《人民日报》社
- 《求是》杂志社(副部級)
- 《光明日报》社(副部級)
- 中国浦东干部学院(副部級)
- 中国井冈山干部学院(副部級)
- 中国延安干部学院(副部級)
- 中央社会主义学院
(中共中央党校与国家行政学院,一个机构两块牌子。中共中央党史和文献研究院加挂中共中央编译局牌子。)
中共中央直屬機關的下属机构编辑
- 中央档案馆(副部級),由中央辦公廳管理
- 中央保密委员会办公室(副部級),由中央辦公廳管理
- 中央密码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副部級),由中央辦公廳管理
(中央档案馆與国家档案局、中央保密委员会办公室與国家保密局、中央密码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與国家密码管理局,一个机构两块牌子)
中央委员会委员编辑
中央政治局委员编辑
排名 | 肖像 姓名 |
党职 | 公职 | 全国人大选区 | 党代会选区 | 分工 |
---|---|---|---|---|---|---|
1 | 习近平 |
中共中央总书记 中央政治局常委 中央军委主席 |
国家主席 国家中央军委主席 |
江苏 | 广西 | 中央国家安全委员会主席 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主任 中央全面依法治国委员会主任 中央财经委员会主任 中央外事工作委员会主任 中央网络安全和信息化委员会主任 中央军民融合发展委员会主任 中央审计委员会主任 中央对台工作领导小组组长 中央军委深化国防和军队改革领导小组组长 中央军委联合作战指挥中心总指挥 主持中央经济工作会议 |
2 | 李 强 |
中央政治局常委 国务院党组书记 |
国务院总理 | 云南 | 上海 | 中央国家安全委员会副主席 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副主任 中央全面依法治国委员会副主任 中央财经委员会副主任 中央外事工作委员会副主任 中央网络安全和信息化委员会副主任 中央军民融合发展委员会副主任 中央审计委员会副主任 中央机构编制委员会主任 国家国防动员委员会主任 国家能源委员会主任 中央应对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工作领导小组组长 |
3 | 赵乐际 |
中央政治局常委 全国人大常委会党组书记 |
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长 | 四川 | 內蒙古 | 中央国家安全委员会副主席 中央全面依法治国委员会副主任 |
4 | 王沪宁 |
中央政治局常委 全国政协党组书记 |
全国政协主席 | 贵州 | 贵州 | 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办公室主任 中央统一战线工作领导小组组长 中央西藏工作协调小组组长 中央新疆工作协调小组组长 中央对台工作领导小组副组长 |
5 | 蔡 奇 |
中央政治局常委 中央书记处书记(排名第1) 中共中央办公厅主任 中共中央总书记办公室主任 |
国家主席办公室主任 | 青海 | 北京 | 中央国家安全委员会办公室主任 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副主任 中央全面依法治国委员会副主任 中央宣传思想工作领导小组组长 中央党的建设工作领导小组组长 中央“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领导小组组长 中央机构编制委员会副主任 中央网络安全和信息化委员会副主任 中央财经委员会成员 中央军民融合发展委员会副主任 党和国家功勋荣誉表彰工作委员会主任 |
6 | 丁薛祥 |
中央政治局常委 国务院党组副书记 |
国务院副总理 (排名第1) |
辽宁 | 中央和国家机关 | 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副主任 中央港澳工作领导小组组长 中央空中交通管理委员会主任 国家能源委员会副主任 国务院食品安全委员会主任 中央财经委员会成员 中央军民融合发展委员会副主任兼办公室主任 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领导小组组长 推进“一带一路”建设工作领导小组组长 京津冀协同发展领导小组组长 推进海南全面深化改革开放领导小组组长 国务院推进政府职能转变和“放管服”改革协调小组组长 京津冀及周边地区大气污染防治领导小组组长 粤港澳大湾区建设领导小组组长 全国绿化委员会主任 国务院第三次全国国土调查领导小组组长 |
7 | 李 希 |
中央政治局常委 中央纪委书记 |
福建 | 广东 | 中央审计委员会副主任 中央党的建设工作领导小组副组长 中央巡视工作领导小组组长 中央深化国家监察体制改革试点工作领导小组组长 |
姓氏笔画数 | 肖像 姓名 |
党职 | 公职 | 分工 |
---|---|---|---|---|
3 | 马兴瑞 |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党委书记 新疆兵团党委第一书记 |
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一政委 | |
4 | 王 毅 |
中央外事工作委员会办公室主任 | ||
4 | 尹 力 |
北京市委书记 | ||
5 | 石泰峰 |
中央书记处书记 中央统战部部长 |
全国政协副主席 | |
6 | 刘国中 |
国务院副总理 | ||
7 | 李干杰 |
中央书记处书记 |
||
7 | 李书磊 |
中央书记处书记 中央宣传部部长 |
中央精神文明建设指导委员会办公室主任 | |
7 | 李鸿忠 |
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 | 京津冀协同发展领导小组副组长 | |
7 | 何卫东陆军上将 |
中央政治局委员 中央军委副主席 |
||
7 | 何立峰 |
国务院党组成员 | 国务院副总理 | |
7 | 张又侠陆军上将 |
中央军委副主席 | 国家中央军委副主席 | 中央军委深化国防和军队改革领导小组副组长 中央军委巡视工作领导小组组长 |
7 | 张国清 |
中央政治局委员 | 国务院副总理 | |
7 | 陈文清 |
中央书记处书记 中央政法委书记 |
中央国家安全委员会办公室常务副主任 | |
7 | 陈吉宁 |
上海市委书记 | ||
7 | 陈敏尔 |
天津市委书记 | 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领导小组副组长 | |
10 | 袁家军 |
重庆市委书记 | ||
11 | 黄坤明 |
广东省委书记 |
中央书记处书记编辑
排名 | 肖像 姓名 |
党职 | 公职 | 分工 |
---|---|---|---|---|
1 | 蔡 奇 |
中央政治局常委 中央书记处书记 |
||
2 | 石泰峰 |
中央政治局委员 中央书记处书记 中央统战部部长 |
||
3 | 李干杰 |
中央政治局委员 中央书记处书记 |
||
4 | 李书磊 |
中央政治局委员 中央书记处书记 中央宣传部部长 |
中央精神文明建设指导委员会办公室主任 | |
5 | 陈文清 |
中央政治局委员 中央书记处书记 中央政法委书记 |
中央国家安全委员会办公室常务副主任 | |
6 | 刘金国 |
中央书记处书记 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副书记(排名第一) |
国家监察委员会主任 | |
7 | 王小洪 |
中央书记处书记 公安部党委书记 中央政法委副书记 |
公安部部长 |
中央委员会候补委员编辑
历次全体会议编辑
一中全会编辑
第一次全体会议(简称二十届一中全会)于2022年10月23日召开。会议选举中共新一届中央政治局委员、常委及总书记,并根据新一届中央政治局常务委员会的提名,产生新一届中央书记处成员,决定中国共产党中央军事委员会组成人员,以及批准第二十届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第一次全体会议选举产生的书记、副书记和常务委员会委员人选。习近平在會上再度連任總書記,爲開啓此職第三屆次完整任期的首例[註 1]。
二中全会编辑
第二次全体会议(简称二十届二中全会)于2023年2月26日召开。
三中全会编辑
四中全会编辑
五中全会编辑
六中全会编辑
七中全会编辑
参见编辑
注释编辑
参考资料编辑
- ^ 第二十届中央委员会和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已选举产生. 澎湃新闻. [2022-10-2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10-22).
- ^ 2.0 2.1 新华社北京. 中共中央 国务院印发《党和国家机构改革方案》.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政部. [2023-03-16].
- ^ 3.0 3.1 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 GB/T 4657-2021 中央党政机关、人民团体及其他机构代码. 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全国标准信息公共服务平台. 2021-12-31 [2022-06-2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07-02).
- ^ 中国共产党第二十届中央委员会第一次全体会议公报. 新华社. 2022-10-23 [2022-10-23].
中国共产党中央组织 | ||
---|---|---|
前任: 中国共产党第十九届中央委员会 2017年—2022年 |
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 第二十届 2022年— |
繼任: 中国共产党第二十一届中央委员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