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源市
(重定向自济源)
济源市为中国河南省下辖的一个省直辖县级市(副地级市),也是河南省唯一的省直辖县级行政区,位于河南省西北部,黄河北岸,与山西省接壤。济源因济水发源地而得名,隋开皇十六年(596年)置济源县,1988年撤县设市,1997年实行省直辖,直辖前由焦作市代管。全市辖域总面积1,965平方公里[2],常驻人口68.37万人(2009年)。济源为焦柳铁路线上一座重要的能源工业城市,2009年,济源经济总量位居河南省各县(市)的第七位,GDP总量274.55亿元(折合40.19亿美元),人均GDP为42,181元(合6,175美元)[3]。
济源市 | |
---|---|
![]() 济源夜景 | |
![]() 济源市在河南省的地理位置 | |
概览 | |
国家 |
![]() |
省 | 河南 |
行政区类型 | 省直辖县级市(副地级市) |
市长 | 石迎军 |
市委书记 | 张战伟 |
地理 | |
经纬度 | 35°04′01.55″N 112°36′04.61″E / 35.0670972°N 112.6012806°E |
总面积 | 1,931 km² |
- 市区面积 | 50 km² |
人口 | |
总人口(2016年) | 73.3[1] 万人 |
官方语言 | 汉语 |
经济 | |
GDP(2016年) | 533亿 元(本币) |
其他 | |
时区 | UTC+8(东八区) |
邮政编码 | 459000 |
电话区号 | +86 (0)0391 |
车辆号牌 | 豫U |
網站:www |
历史编辑
古代為轵县、沁水县,隋代设置济源县,得名于此地是中国古代四大水系之一的济水发源地。现有始建于唐代用于祭水的宫观济渎庙,是河南省现存年代最久的古建筑。还有传说为愚公家乡的王屋山也在境内。元太宗六年(1234年),改济源县为原州。元太宗七年(1235年),原州废,复为济源县。
1986年1月,新乡地区撤销,济源县划归焦作市管辖,成为焦作的七县四区之一。1988年6月25日,国务院批准,撤销济源县,建立济源市(县级市)。《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政部关于河南省临汝、济源、禹县改为县级市的批复》(民政部行批〔1988〕10号)。1988年10月1日,济源各单位正式开始以济源市的名义办公。1997年改由省直辖。
地理编辑
行政区划编辑
人口编辑
区划名称 | 面积(公里²) | 常住人口 | 户籍人口 |
---|---|---|---|
济源市 | 1931 | 733,000 | 703,100[5] |
经济编辑
其中电力工业是整个城市的经济支柱,建有黄河上最大规模的水电站——小浪底水利枢纽和河南省最大的火力发电厂——华能沁北电厂。济源钢铁是河南省重要的钢铁企业,豫光金铅是世界最大的铅冶炼企业,中国最大的白银生产企业。富士康(鴻海)科技集團于2012年起于虎崚工業區設有工廠。力帆集团2014年于高新区建设了新能源电动车项目。
文化和旅游编辑
名人编辑
参考文献编辑
- ^ 济源百科,济源之窗
- ^ 地区面积数据来源于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政部-行政区划网 互联网档案馆的存檔,存档日期2010-12-01.
- ^ 经济数据来源于《河南统计年鉴2010》,人口数据来源于《济源市2009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 ^ 2017年统计用区划代码和城乡划分代码:济源市.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统计局. 2017.
- ^ 人口民族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济源之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