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大利亚华人

族群
(重定向自澳洲華人

澳大利亞華人(亦稱為澳籍華人澳洲華裔華裔澳大利亞人,英語:Chinese Australian)是指具有華人血統的澳大利亞公民,包括來自於中國大陸香港澳門台湾新加坡馬來西亞等地的第一代華人移民群體以及其後代。華裔族群為人數較多的少數民族之一,佔澳大利亞總人口中約5.5%。大多數澳大利亚華人居住在澳洲東岸的大都市,包括悉尼墨爾本

澳大利亞華人
Chinese Australian
Terence Tao Penny Wong James Wan
Cheltzie Lee Penny Wong Victor Chang
總人口
1,390,639人(2021年)[1]
佔澳大利亞總人口5.5%(2021年)[2]
出生於中国大陆:509,555人(2016年)[3]
出生於香港:86,886人(2016年)[3]
出生於台湾:46,882人(2016年)[3]
分佈地區
主要分佈於澳大利亚 澳大利亞
悉尼墨爾本布里斯本伯斯堪培拉阿德萊德
語言
官话
粤語(流行於悉尼、墨爾本的唐人街以及主要唐人街
其他漢語閩語閩南語閩東語)、吳語客家語
澳洲英語
宗教信仰
基督宗教佛教道教中國民間信仰無神論
相关族群
漢族英籍華人美籍華人紐西蘭華人加拿大籍華人
澳大利亚华人
繁体字 澳洲華人
简化字 澳洲华人
汉语别称
繁体字 澳洲華僑
简化字 澳洲华侨

歷史

编辑

華人移民澳大利亚的歷史可以追溯到1810年代,有東方紳士之稱的廣州麥世英被認為是第一個到達悉尼定居的華人[4]。而後澳大利亚東海岸的新南威爾斯州維多利亞州分別發現大量金礦,尤其是維多利亞州,掀起一股巨大的淘金熱潮,有“新金山”之稱的墨爾本引來大批中國礦工。截止到1857年,全澳有大約四萬名華人礦工。而伴隨著他們的後裔以及家屬的移民,澳大利亚境內的華人人數在二十世紀之前節節攀升。

白澳政策

编辑

刚建立起的以白人为主的自治政府持排华态度,陆续制定出一系列限制中国人移民的法案。到1888年,所有澳大利亚殖民地不再接受中国移民。第一任总理埃德蒙·巴顿宣称“人类平等的原则只适用于英国人之间,英国人跟中国人之间则不遵循这条原则。”這種狀況直接導致了1901年澳大利亚政府開始的白澳政策,這項政策被政府性為舉國政策,包括華裔在內的多個亞裔有色人種的少數族裔開始被官方以及政府排斥,使在澳華人在官方廢除白澳政策以前人數銳減,亦造成澳大利亚的多元文化的一個長時間的空白期。

北美以及歐洲的白人在當時对中国移民的敌视可从“黄祸”一詞中反映出,而这种态度在澳大利亚尤為顯著。1901年時的澳大利亚人口只有370万人,與東亞諸國相差甚遠,所以在北美以及澳大利亚有部份人士担心中国移民的湧入会“吞没”欧裔澳人。联邦政府担心越來越难以控制的亞洲移民潮流会大幅度降低白人的薪資水準,这种情绪在亨利·劳森(澳大利亚著名詩人)1906年写的一首诗“to be amused”中反映。

1901年,新的联邦政府所进行的第一项立法举措,就是通过了這項臭名昭著的移民限制法,在此之前在英國加拿大以及美國已經存在類似的法律。

白澳政策的真正有效废除通常被认为在1973年,当惠特兰的工党在移民法中增加了一系列阻止强化种族观点的修正案后。这些修正案确保了所有移民无论出生都有权在居住三年之后获取公民权,并认可所有关于移民与种族的国际协定。1975年的种族歧视法案则使得官方制定的带有种族色彩的规则为非法。

1970年代,在愛德華·高夫·惠特蘭馬爾科姆·弗雷澤兩屆政府对移民法的不斷修正下才最终将按出生国家选择移民的政策完全废除。

劃分

编辑

澳籍華人是指任何一個具有華人血統而已經歸化成為澳洲公民的華人或是華裔;這其中不包括在澳臨時工作的人士或是留學生。擁有澳洲永久居民簽證的非澳洲公民亦不屬於澳籍華人,只能算作華僑

  • 澳洲華裔:是指父母或祖先具有華人血統,出生在澳洲並以融入本地文化的華人之後,被稱為ABC(英語:Australian Born Chinese)。
  • 澳洲華人:泛指具有華人血統而生活在澳洲的人士,特指已經入籍并歸化成為澳大利亚公民的華人。
  • 澳洲華僑:僅持有澳洲永久居民簽證的具有華人血統人士,但並未入籍歸化成為澳洲公民的華人。

地位

编辑

自1970年代開始;澳大利亚政府廢除白澳政策后,華人的地位在澳大利亚社會中佔據越來越重要的角色。這其中不止體現在華人擁有傳統優勢的商業領域和學術領域,在政治領域亦是如此。而澳大利亚社會中的其他族裔亦在近四十年里對華人的貢獻具有充分的認同,華人的知識份子在醫學,經濟學,物理學等尖端學科中為國家做出了卓越的貢獻;2000年代開始后,以黃英賢蘇震西為代表的華人政客開始出現在人們的視野中,黃英賢曾任澳大利亚參議院的參議員,工黨領袖吉拉德內閣的財務部長(協助財政部長的部長之一),她是澳大利亚政治史中第一位亞裔女性參議員以及第一位亞裔財務部長。蘇震西為墨爾本市的第一位華裔市長,在任期間施政卓越獲得墨城市民的廣泛認可,并被評選為世界最佳市長。

人口和語言

编辑
澳大利亞人口普查
年份人口±% p.a.
1986201,331—    
2001556,554+7.01%
2006669,896+3.78%
2011866,205+5.27%
20161,213,903+6.98%
城市[5][6][7][8] 人口 (2016年普查) %
悉尼 487,976 10.8
墨尔本 356,324 8.5
布里斯班 99,593 4.7
珀斯 99,229 5.5
阿德莱德 50,216 4.1
堪培拉 22,445 6
 
圖中一個黑點即代表100個出生於海外居住於悉尼的華人 (不包括香港和澳門) [9]從這張圖可以看到車士活(Chatswood)以及好士圍(Hurstville)等華人社區的位置
 
圖中一個黑點即代表100個出生於海外居住於墨爾本的華人(包括香港和澳門) [9]從這張圖可以看到博士山(Boxhill)以及威夫利谷(Glen Waverley)等華人社區的位置

澳洲早期華人移民多數是廣府人客家人,華埠所使用的語言亦多數為粵語。1970年代澳大利亞政府推行多元文化主義政策,香港東南亞(新加坡、馬來西亞、印尼、越南、柬埔寨等)通行粤语的華人移民澳洲,華埠所使用的語言亦多數為粵語。1980年代后,隨著中国大陆改革开放,越來越多的中國內地移民湧入澳洲,加之自1970年代后悉尼和墨爾本等東岸大城形成眾多的臺裔社區官话(華語)逐漸成為英語以外的使用語言。2001年人口普查中,澳洲華人中只有不到40%出生於中國大陸、香港或臺灣; 26%出生在澳大利亞,其他出生地有馬來西亞(10%)和越南(8%)。根據2011年人口普查,官话粵語為華人常講的兩種語言,其他使用語言包括閩南語客家話

與其他西方國家的華埠一樣,隨著越來越多的華人社區的形成,澳洲的大城市雪梨和墨爾本的華埠亦自2000年代後開始衰落。但一些主流的華人組織以及老字號商鋪依舊設立在華埠;華埠在某種程度上依舊代表華裔種族在充滿多元文化的國際都會地位。

  • 2001年澳大利亞人口普查列出了澳洲華人的主要來源的國家和地區:
國家/地區 人口 國家/地區 人口
  中国大陆 132,020   东帝汶 4,880
  香港 59,810   菲律賓 2,230
  马来西亚 51,910   泰國 2,210
  越南 41,230   老挝 1,450
  臺灣 21,520   緬甸 1,030
  印度尼西亞 19,620   模里西斯 820
  新加坡 19,120   韩国 190
  柬埔寨 9,500   加纳 110

宗教

编辑
澳大利亞華人宗教信仰[10]
宗教 2006 2011 2016
人數 % 人數 % 人數 %
無宗教或中國民間信仰 238,678 37.8 359,139 43.7 633,056 55.4
基督宗教 188,111 29.8 233,070 28.4 267,256 23.4
佛教 152,544 24.1 177,902 21.6 179,384 15.7
伊斯蘭教 1,466 0.23 2,280 0.27 3,120 0.27
印度教 212 0.03 301 0.03 828 0.07
猶太教 139 0.02 170 0.02 219 0.02
其他 2,433 0.38 3,249 0.4 4,330 0.37
不清楚 2,375 0.37 3,423 0.4 2,883 0.25
未回答 44,643 7.0 41,074 5.0 50,364 4.4
總數 630,598 100.0 820,613 100.0 1,141,440 100.0

華人廟宇

编辑

知名人士

编辑

政治

编辑

商業

编辑

科文

编辑

演艺

编辑

體育

编辑
  • 切爾特茲·李:花樣滑冰運動員。
  • 周玉蓮:羽毛球運動員。
  • 黄穗:前中國羽毛球國家隊運動員,后歸化成為澳洲公民,并代表澳洲參加公開賽。
  • 黑嘉嘉:華裔圍棋運動員。
  • 伍麗群:著名華裔跳水運動員,奧運會以及世錦賽銀牌得主。
  • 黃嘉琪:前中華台北隊奧運羽毛球選手,后歸化成為澳洲公民。

参考文献

编辑
  1. ^ 存档副本. [2022-07-2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10-25). 
  2. ^ 存档副本. [2022-07-2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08-18). 
  3. ^ 3.0 3.1 3.2 2016 Census of Population and Housing. Censusdata.abs.gov.au. [2017-08-2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7-10-10). 
  4. ^ 谁是悉尼第一中国人. 《人民日報》海外版. 2004年12月8日 [2011年7月15日].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5年5月22日). 
  5. ^ 存档副本. [2017-10-2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3-15). 
  6. ^ 存档副本. [2017-10-2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3-23). 
  7. ^ 存档副本. [2017-10-2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7-07-14). 
  8. ^ 存档副本. [2017-10-2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3-23). 
  9. ^ 9.0 9.1 The Australian Bureau of Statistics publishes this data as being a count of people born in "China (excludes SARs and Republic of China (Taiwan))"
  10. ^ Australian Bureau of Statistics. Census Table Builder. [2018-01-1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7-08-12). 

参见

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