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話白話字Hak fa pha̍k fa sṳ),是一種用於書寫台灣客語羅馬字系統。翻譯工作始於1985年,直至2012年全書出版的《客語聖經:現代台灣客語譯本》採用此方案,語音以苗栗腔為主,新竹腔為輔。[1]客話白話字主要在台灣的客家人基督徒中流行。

客話白話字
Hak fa pha̍k fa sṳ
1924年刊行的汕頭客話新約
类型 (修订版)
创造者紀多納
使用时期
1905
语言台灣客語
 本條目包含國際音標 (IPA) 符號。 有關 IPA 符號的介紹指南,請參閱 Help:IPA[ ]/ / 及 ⟨ ⟩ 之間的區別,參閲IPA§方括號與轉錄定界符
客話白話字
客家語漢字 白話字
客語白話字 pha̍k fa sṳ

方案 编辑

字母 编辑

客話白話字使用17個基本羅馬字母(A, C, E, F, H, I, K, L, M, N, O, P, S, T, U, V, Y),一個變體字母(),五個二合字母(Ch, Kh, Ng, Ph, Th),一個三合字母(Chh)。

客話白話字使用四(或五)種附加符號來標示聲調。

大寫字母 A Ch Chh E F H I K Kh L M N Ng O P Ph S T Th U V Y
小寫字母 a ch chh e f h i k kh l m n ng o p ph s t th u v y
  • 其餘十個基本羅馬字母(B, D, G, J, Q, R, W, X, Z)僅在書寫外來語時使用。
  • 部分腔調中Ch, Chh, S 後接 i 時會形成顎化音,故有時會將Chi, Chhi, Si視為合成字母。

声母 编辑

唇音 齒齦音 齦後音 齦顎音 硬顎音 軟顎音 聲門音
清音 濁音 清音 濁音 清音 清音 濁音 清音 濁音 清音
鼻音 m [m] n [n] ngi [ɲ] ng [ŋ]
塞音 不送氣 p [p] t [t] k[k]
送氣 ph [pʰ] th [tʰ] kh[kʰ]
塞擦音 不送氣 ch [ʦ] ch [ʧ] chi [ʨ]
送氣 chh [ʦʰ] chh [ʧʰ] chhi [ʨʰ]
擦音 f [f] v [v] s [s] s [ʃ] si [ɕ] h [h]
近音 y [j][2]
邊音 l [l]
客話白話字 台灣客家語拼音方案 臺語方音符號 國際音標 範例
p b p pak kûng 伯公
ph p pha̍k fa 白話
m m m Mî koet 美國
f f f fî kî 飛機
v v v/ʋ vùn sṳ 文字
t d t tú sṳ́ 肚子
th t thai ngìn 大人
n n n nài sâ 泥沙
l l l lî mà 斗笠
ch z/j/zh[3] ㄗ/ㄐ/ㄓ ʦ/ʨ/ʧ cho tet 做得
chh c/q/ch[3] ㄘ/ㄑ/ㄔ ʦʰ/ʨʰ/ʧʰ chhâ é 車仔
s s/x/sh[3] ㄙ/ㄒ/ㄕ s/ɕ/ʃ se ngìn 細人
k g k kâ yèn 家園
kh k khiung ha 共下
ng ng ŋ ngiù ngiuk 牛肉
h h h heu sâng 後生
y i[4] [4] [4] yá têu 這兜
-p -b 入聲韻尾
-t -d 入聲韻尾
-k -g 入聲韻尾

韵母 编辑

台湾客話白话字有6个单韵母。[5]

前元音 央元音 後元音
閉元音 i [i] [ɨ] u [u]
中元音 e [e] er [ə] o [o]
開元音 a [a]

韻尾 编辑

台湾客話白话字有6个韵尾。

韻尾
雙唇音 齒齦音 軟顎音
鼻音 -m [m] -n [n] -ng [ŋ]
塞音 -p [p̚] -t [t̚] -k [k̚]

聲調 编辑

臺灣客話白話字聲調表列如下:[6]

調名 調符 調值(四縣腔) 調值(海陸腔) 例字
陰平 ◌̂ 24 53 夫 fû
陽平 ◌̀ 11 55 扶 fù
上聲 ◌́ 31 24 府 fú
陰去 55 11 富 fu
陽去 ◌̊ 33 護 fů
陰入 2 5 福 fuk
陽入 ◌̍ 5 2 服 fu̍k

對比 编辑

下文比較臺灣客語白話字與20世紀初汕頭客家白話字之差異。下文以汕頭客語聖經譯本(1924)和現代客語聖經譯本(1993)作比較:[7][8]

聲母對應關係 编辑

兩地白話字聲母比較
對應規則 漢文 汕頭 臺灣
ny→ng nyên ngièn
sh→s shìn sṳn
ts→ch tsò cho
tsh→chh tshṳ̀ chhṳ
kw→k kwong kông
khw→kh

聲調對應關係 编辑

兩地客家語白話字與閩南語白話字比較
調名 汕頭客語 臺灣客語 台灣話
陰平 a â a
陽平 â à â
陰上 á á á
陽上 (ǎ)
陰去 à a à
陽去 (å) ā
陰入 ap ap ap
陽入 a̍p a̍p a̍p

註:

  1. 台灣話通行腔之陽上調已併入陽去
  2. 客語苗栗腔之去聲不分陰陽。

透過上表可以發現,汕頭客家白話字的調符標記的調名台灣話白話字幾乎一致。

不過,客語白話字調符在苗栗腔的調值台灣話白話字通行腔較相似。可見台灣客語白話字早已在地化。

註釋 编辑

  1. ^ 《客語聖經 : 現代台灣客語譯本》序言. 賴永祥長老史料庫. 台灣聖經公會. [2019-08-2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08-14). 
  2. ^ 台灣的北四縣腔為[i̯];南四縣腔為[j](或[ji̯][i̯]);海陸腔為[ʒ]
  3. ^ 3.0 3.1 3.2 j、q、x 僅用於台灣的四縣腔,各表[ʨ][ʨʰ][ɕ];zh、ch、sh 僅用於台灣的海陸等腔,各表[ʧ][ʧʰ][ʃ]
  4. ^ 4.0 4.1 4.2 此處採台灣北四縣腔發音。
  5. ^ er[ə]用于海陆、饶平二腔,读音又作[ɤ]
  6. ^ 客家語拼音聲調表。收錄於客家委員會。(2019)。客語能力認證基本詞彙-初級四縣腔(頁24)。
  7. ^ 沈曉瑩. 從客語聖經翻譯看臺灣教會客家運動 (碩士论文).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 2011. 
  8. ^ 劉敏貞. 比較兩種客語聖經譯本底背ke語音差異—用汕頭客語聖經譯本lâu現代客語聖經譯本底背ke約翰福音為例. 客語信望愛. [2019-08-2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06-24). 

相關條目 编辑

外部連結 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