予乐院临书手鉴

予乐院临书手鉴》(日语:予楽院臨書手鑑よらくいんりんしょてかがみ Yorakuin Rinsho Tekagami */?)是日本京都府阳明文库日语陽明文庫的馆藏手鉴,手鉴名称中的予乐院即为近卫家熙。手鉴长38.2厘米,宽45.3厘米,厚8厘米,金银云母花菱纹日语唐花紋纸封面,衬页的秋草画也出自家熙手笔,没有题签,正文则采用厚和纸。1938年9月5日,手鉴以“近卫家熙写手鉴(二百二十二叶)一帖”的名义获指定为重要美术品日语重要美術品,因此又称为《近卫家熙写手鉴》(日语:近衛家熈写手鑑このえいえひろうつしてかがみ Konoeiehiro Utsushi Tekagami */?[1][2]

内容

编辑

手鉴正面和背面分别收录有139种和84种,总共223种古笔日语古筆,原书以手鉴《大手鉴》以及近卫家收藏的古笔为主,大部分由近卫家熙临摹,家熙以外也收录有由寺田无禅临摹的传藤原佐理日语藤原佐理笔贺歌切(编号3)以及由近卫信尹临摹的传藤原定家熊野怀纸,传藤原行成日语藤原行成笔针切(编号12)、传九条教家日语九条教家高光集切(编号13)、传小野道风笔继色纸日语三色紙(编号17)、传藤原行成笔和泉式部续集切(编号32)、传藤原佐理(藤原定实日语藤原定実)笔筋切(通切,编号73)、人麿和歌(编号86和170)以及传后崇光院笔迹(编号210和211)则被认为可能是由他人临摹。书体方面,汉字文献主要是行书草书手抄佛经日语写経楷书,仅有两种为隶书[1][2]

手鉴中记载有临摹日期的古笔[1][2]
名称 编号 临摹日期
法华经安乐行品 85 元禄4年4月30日(1691年5月27日)
后崇光院笔迹 210、211 元禄5年正月28日(1692年3月15日)
正亲町三条实继日语正親町三条実継让状日语譲状 212
传藤原行成笔诗 6 元禄5年7月
传藤原行成笔藤原菅根日语藤原菅根 46 元禄7年4月2日(1694年4月25日)
传藤原行成笔荒木切 8 元禄7年4月9日(5月2日)
藤原伊经日语藤原伊経笔和汉朗咏集切 78 元禄7年闰5月29日(7月21日)
不明 105 元禄7年6月5日(7月26日)
传藤原行成笔升色纸日语三色紙 198 元禄7年7月中旬
传小野道风笔本阿弥切日语本阿彌切 30 元禄7年10月28日(12月14日)
不明 80 元禄8年9月3日(1695年10月10日)
81
写经 102 元禄9年(1696年)2月
源俊赖(藤原定实)笔卷子本古今集切日语巻子本古今和歌集 11 元禄9年5月5日(6月4日)
传小野道风笔本阿弥切 37
传小野道风笔白氏文集切 39 元禄9年6月5日(7月3日)
传藤原佐理笔消息 213 元禄12年10月7日(1699年11月27日)
藤原朝隆日语藤原朝隆大般若经外题 136 宝永3年2月21日(1706年4月4日)
传小野道风笔小岛切 10 宝永7年(1710年)1月

一览

编辑
收录于《予乐院临书手鉴》内的古笔[1][2]
编号 传称笔者 名称 长度(厘米) 宽度(厘米) 内容
正面
1 藤原佐理(藤原定实) 室町切 22.6 17.2 西本愿寺本日语西本願寺本三十六人家集人麻吕集[注 1]
2 藤原佐理 无量义经 27.7 8.1 无量义经
3 贺歌切 24 34.9 拾遗和歌集卷第五贺[注 2]
4 白氏文集 28.5 18.6 白氏文集卷第五十三河亭晴望[5]
5 小野道风 涧底松 29.4 17.5 白氏文集卷第四涧底松[5]
6 藤原行成 33.6 43.5 藤原行成的诗[注 3]
7 白氏文集 27.7 44 白氏文集卷第四官牛[5]
8 荒木切 23.2 11.5 古今和歌集卷第九羁旅[注 5]
9 纪贯之 名家家集切深养父集 30 27.1 深养父集[注 6]
10 小野道风 小岛切 24.9 16.5 斋宫女御集[注 7]
11 源俊赖
(藤原定实)
卷子本古今集切 24.2 5.7 古今和歌集卷第五秋歌下[注 8]
12 藤原行成 针切 29.5 11.5 四首和歌[注 9]
13 九条教家 高光集切 34.3 7.3 高光集[注 10]
14 源俊赖 粽切(糟色纸) 23.2 14.4 后拾遗和歌集卷第十二恋二[注 11]
15 藤原公任 尾形切 23.1 18.8 业平集[注 12]
16 19.5 19.8 业平集[注 13]
17 小野道风 继色纸 12.8 9.5 古今和歌集卷第十一恋歌一[注 14]
18 藤原行成 针切相模集 16.4 10.7 相模集[注 15]
19 藤原公任
藤原行成
益田本和汉朗咏集切
关户本古今集日语関戸本古今和歌集
27.8 19.8 和汉朗咏集卷上春雨[注 16]
古今和歌集卷第四秋歌上[注 17]
20 藤原公任 公实集切 20.4 22.8 公实集[注 18]
21 小野道风 继色纸 12.5 18
12
古今和歌集卷第三夏歌[注 19]
22 藤原公任 太田切 29.2 13 和汉朗咏集卷下田家[注 21]
23 不明 法华经譬喻品 28.4 6 法华经譬喻品
24 法华经普门品 27.2 8 法华经普门品
25 法华经譬喻品 28.4 6 法华经譬喻品
26 小野道风 法华经普门品 27.3 8 法华经普门品
27 藤原公任 尾形切 19.6 20.6 业平集[注 22]
28 世尊寺行能日语世尊寺行能 源氏物语切 16.1 13 源氏物语总角日语総角 (源氏物語)
29 小野道风 本阿弥切 17.2 12.8 古今和歌集卷第十七杂歌上[注 23]
30 16.7 12.1 古今和歌集卷第十七杂歌上[注 24]
31 法华经譬喻品 28.5 4.2 法华经譬喻品
32 藤原行成 和泉式部续集切 23.6 15.4 歌集[7][注 25]
33 笔迹 29.7 25.5 笔迹
34 小野道风 法华经严王品 28.2 13.5 法华经严王品
35 28.7 14
36 不明 法华经譬喻品 27.3 6.6 法华经譬喻品
37 小野道风 本阿弥切 18.8 4.8 古今和歌集卷第十八杂歌下[注 26]
38 不明 遍昭集 20.6 15.3 遍昭集[注 27]
39 小野道风 白氏文集切 29.1 9.3 白氏文集卷第四涧底松[5]
40 藤原定赖 文选 28.9 16.2 文选卷第二十一答苏武书
41 小野道风 本阿弥切 17 26.2 古今和歌集卷第十八杂歌下[注 28]
42 不明 白氏文集 24.7 7.7 白氏文集
43 法华经譬喻品 27.2 6.8 法华经譬喻品
44 小野道风 白氏文集 32.7 22.9 白氏文集卷第三华原磬[5]
45 30.6 20 白氏文集卷第三道州民[5]
46 (藤原行成) 藤原菅根诗 33.6 25.1 藤原菅根日语藤原菅根的诗[注 29]
47 不明 七弦琴铭 26.4 18.3 七弦琴铭文
48 催马乐“梅枝” 30.4 13.1 催马乐日语催馬楽“梅枝”[15]
49 圣武天皇 大圣武 29.5 7.4 大宝积经[16]
50 28.7 6.7 “秽贱翼弊𭕒惭瓶撩𨐧瓶鄙物避弘男愧”
51 小野道风 白氏文集 29.4 10.3 白氏文集卷第二十五想归田园[5]
52 藤原佐理 26.7 9.8 白氏文集
53 圣宝日语聖宝 笔迹 26.4 4.7 双勾填墨
54 4.9
55 空海 南院切 28.9 6.2 新撰类林抄
56 不明 秀句 27.6 8 推测是藤原行成的笔迹
57 空海 笔迹 29.9 3.7 笔迹
58 源俊赖 京极关白集 27.1 40 京极关白集[注 30]
59 27.1 14.8 京极关白集[注 31]
60 藤原公任 益田本和汉朗咏集切 26.1 11.3 和汉朗咏集卷上春梅和红梅[注 32]
61 不明 写经 27.4 7.9 佛说摩诃迦叶度贫母经日语経集部 (大正蔵)[17]
62 小野道风 白氏文集 28.8 9 白氏文集卷第四涧底松[5]
63 伏见天皇 古今集切 36.2 28.3 古今和歌集卷第二春歌下[注 33]
64 纪贯之 名家家集切深养父集 28.1 15.9 深养父集[注 34]
65 不明 和汉朗咏集秀句 29.5 25.4 和汉朗咏集卷下云[注 35]
66 藤原佐理 白氏文集 28.7 11.5 白氏文集
67 不明 28.4 4.8 “乃至童子戏皆已成佛刻雕成众”
68 大贰三位 端白切 23.6 15.6 大贰三位集[注 36]
69 23.7 14.6 大贰三位集[注 37]
70 22.3 12.3 大贰三位集[注 38]
71 22 33.6 大贰三位集[注 39]
72 不明 30.1 5.6 白氏文集卷第四缭绫[5]
73 藤原佐理(藤原定实) 筋切(通切) 24.2 11 古今和歌集卷第十五恋歌五[注 40]
74 小野道风 白氏文集 28.5 8.6 白氏文集卷第四涧底松[5]
75 藤原行成 诗怀纸 35.1 21.6 藤原菅根的诗[注 41]
76 不明 29.4 5.3 “乃至童子戏皆已成佛刻雕成众”
77 小野道风 本阿弥切 17 21.7 古今和歌集卷第十八杂歌下[注 28]
78 藤原伊经日语藤原伊経 和汉朗咏集切 27.6 13.4 和汉朗咏集卷上秋落叶[注 42]
79 藤原赖通 御堂御记抄 31.9 40.7 御堂御记抄
80 不明 30.6 12.5 白居易的江州司马厅记[18]
81 30.3 21.7 王绩的醉乡记[19]
82 30.3 9.7 白居易的醉吟先生传[20]
83 藤原忠通 消息 29 41.1 书信
84 31.6 24.2
85 不明 法华经安乐行品 25.1 7.4 法华经安乐行品
86 人麿和歌 23.7 7.2 古今和歌集卷第九羁旅歌[注 4]
和汉朗咏集卷下行旅[注 43]
等等
87 小野道风 河原院赋 28 37.5 河原院赋[注 44]
88 藤原公任 益田本和汉朗咏集切 27.4 37.4 和汉朗咏集卷上春子日和若菜[注 45]
89 一难宝郎 尼善光一切经 28.1 12.7 增一阿含经[21][22]
90 27.7 29.1 中阿含经[23]
91 不明 尼善光一切经奥书 27.6 19.5 尼善光一切经奥书
92 高枝王日语高枝王 河岳英灵集 30.9 21 河岳英灵集的双勾[注 46]
93 藤原公任 尾形切 23 15.1 业平集[注 47]
94 藤原佐理 叔望和歌 27.2 25.2 古今和歌集卷第五秋歌下[注 48]
95 空海 南院切 30 43.2 新撰类林抄
96 藤原定实 贯之集上 21.3 11.1 贯之集[注 49]
97 藤原师实 御堂关白记 27.1 29.5 御堂关白记[注 50]
98 小野道风 本阿弥切 17.4 28.3 古今和歌集卷第十八杂歌下[注 28]
99 源经信 法华经譬喻品 28.5 15.3 法华经譬喻品
100 王羲之 丧乱帖 27.8 23.3 丧乱帖
101 源俊赖
(藤原定实)
卷子本古今集切 25.7 16.9 古今和歌集卷第十六哀伤歌[注 51]
102 不明 写经 28 4.5 增一阿含经[25]
103 28.1 6 增一阿含经[26]
104 高枝王 河岳英灵集 30.8 20.7 河岳英灵集[注 46]
105 不明 31.4 8.3 四分律[27]
106 藤原行成 王羲之尺牍 27.2 28 王羲之尺牍[注 52]
107 源俊赖 京极关白集切 18.5 14.2 京极关白集[注 53]
108 藤原公任 拾遗抄切 19.2 14.1 拾遗抄卷第六别[注 54]
109 纪贯之 寸松庵色纸日语三色紙 14.9 13.5 古今和歌集[注 55]
110 藤原行成 升色纸 15.2 13.1 深养父集[注 56]
111 小野道风 本阿弥切 18.4 24.4 古今和歌集卷第十八杂歌下[注 58]
112 不明 写经 26.7 4.9 大方广佛华严经[30]
113 不明 23.7 8.2 不明
114 藤原行成 和歌朗咏集抄 26 11.7 和汉朗咏集卷上秋秋夜[注 59]
115 藤原佐理
(藤原定实)
筋切
(通切)
24.7 10.9 古今和歌集卷第十三恋歌三[注 60]
116 藤原伊经 久世切 26.2 17.9 万叶集卷第七杂歌[注 61]
117 藤原行成 贯之集切 26.9 42.1 贯之集[注 62]
118 藤原雅经
藤原教长日语藤原教長
今城切 17.2 17 古今和歌集卷第八离别歌[注 63]
119 小野道风 继色纸 16 22.6 古今和歌集卷第二十东歌[注 64]
120 不明 不明 9.1 44.2 俊乘上人日语重源自笔挂物[31]
121 9.1 34.2
122 写经 28.2 7.2 佛说摩诃迦叶度贫母经[17]
123 藤原良经 阿弥陀经 22.7 15.9 阿弥陀经
124 不明 16.1 12 双勾填墨
125 藤原公任 拾遗抄切 18.3 8.4 拾遗抄卷第四冬[注 65]
126 不明 未详歌集切 23.3 18.6 未详私撰集[注 66]
127 小大君 香纸切日语香紙切 21 11.6 丽花集卷第一春上[注 67]
128 藤原公任 敦忠集切 28.2 8.2 敦忠集[注 68]
129 下绘和汉朗咏集切 29.6 18.1 和汉朗咏集卷上秋槿[注 69]
130 16.6 和汉朗咏集卷上冬佛名[注 70]
131 源俊赖 唐纸拾遗抄切 23.3 13.8 拾遗抄卷第七恋上[注 71]
132 不明 辅亲集 25.5 28.5 辅亲集日语大中臣輔親[注 72]
133 25.5 29 辅亲集[注 73]
134 白氏文集 36.3 9.5 白氏文集卷第三华原磬[5]
135 紫式部 久海切 25.2 6.1 古今和歌集卷第十二恋歌二[注 74]
136 藤原朝隆 大般若经外题 22.4 36.8 大般若经外题
137 纪贯之 高野切日语高野切第一种 30.4 43.6 古今和歌集卷第一春歌上[注 75]
138 小野道风 八幡切 27 11.8 丽花集卷第一春上[注 76]
139 源俊赖
(藤原定实)
卷子本古今集切 25.8 30.1 古今和歌集卷第九羁旅歌[注 78]
背面
140 伏见天皇 筑后切 29.3 41.1 拾遗和歌集卷第十六杂春[注 79]
141 手本切 36.1 44.8 字帖[注 80]
142 筑后切 29.2 16.7 拾遗和歌集卷第二十哀伤[注 81]
143 15.3 拾遗和歌集卷第二十哀伤[注 82]
144 堀川切 29.1 11.1 古今和歌集卷第十三恋歌三[注 83]
145 玉叶集切 28.9 17.8 玉叶和歌集日语玉葉和歌集卷第十一恋歌三[注 84]
146 筑后切 29.2 22.3 后撰和歌集卷第一春上[注 85]
147 未详和歌 28.9 23.5 一首和歌[注 86]
148 筑后切 29.3 18 拾遗和歌集卷第二十哀伤[注 87]
149 29.7 17.4 拾遗和歌集卷第十九杂恋[注 88]
150 近卫基平日语近衛基平 深心院关白记见返 30.1 19.8 深心院关白记日语深心院関白記的衬页
151 小野道风 消息 32.3 42.8 书信
152 藤原良经 诗怀纸 36 44.5 良经的诗[注 89]
153 近卫道嗣日语近衛道嗣 笔迹 30.3 34.9 笔迹
154 近卫房嗣日语近衛房嗣 日记 31.8 22.9 后知足院关白日记[35]
155 近卫尚通 近代秀歌 28.4 13.5 近代秀歌日语近代秀歌
156 不明 不明 23.6 16.5 不明
157 日记 28.3 16.6 日记
158 寂莲 和汉朗咏集切 20.5 10.3 和汉朗咏集卷上夏郭公[注 90]
159 不明 日记抄出 31.8 17.4 日记摘录
160 寂莲 能宣和歌 28.4 22.9 拾遗和歌集卷第三秋等等[注 91]
161 近卫家基日语近衛家基 消息 31 44.1 书信
162 不明 30.6 38.6 不明
163 尊圆亲王 和汉朗咏集切 31.3 28.2 和汉朗咏集卷下山[注 92]
164 不明 35.5 5.5 不明
165 不明 消息手本 35.5 42.7 书信字帖
166 西行 假名消息 27 38 假名书信
167 世尊寺行能 源氏物语系图 28.1 40.4 源氏物语系图日语源氏物語系図
168 空海 大和州益田池碑铭 36.6 44.9 大和州益田池碑铭日语益田池的双勾
169 不明 28.8 27.4 大毘卢遮那成佛神变加持经[36]
170 不明 人麿和歌 16.3 14.3 古今和歌集卷第九羁旅等[注 4]
171 藤原定家 信实和歌 16.7 11.5 续后撰和歌集日语続後撰和歌集卷第十六杂歌上等[注 93]
172 不明 不明 29.7 44.1 大毘卢遮那成佛神变加持经的双勾[36]
173 和歌怀纸 27.3 43.6 法华经要文和歌怀纸[注 94]
174 藤原定家 31 43.4 两首和歌[注 95]
175 熊野怀纸 31.3 44.4 熊野怀纸[注 96]
176 消息 30 44.2 书信
177 珍贺[注 97] 运庆愿经 34.3 43.6 运庆愿经法华经卷第一的奥书
178 藤原定家 消息 26.3 36.5 书信
179 不明 35.2 42.8 不明
180 藤原家隆 熊野怀纸 29.5 39.5 熊野怀纸[注 98]
181 不明 27.3 42.9 不明
182 纪贯之 友则和歌 14.6 40.3 古今和歌集卷第十八杂歌下[注 99]
183 小野道风 本阿弥切 18.2 30.9 古今和歌集卷第十八杂歌下[注 100]
184 18.7 4.9 古今和歌集卷第十八杂歌下[注 26]
185 不明 法华经譬喻品 24.4 2 法华经譬喻品
186 小野道风 本阿弥切 18.2 5 古今和歌集卷第十八杂歌下[注 26]
187 白氏文集 29.3 17.4 白氏文集卷二十五想归田园和太湖石[5]
188 不明 不明 30.1 18.4 “隔水”
189 咏人不知和歌 29.9 44 古今和歌集卷第十七杂歌上[注 101]
190 最澄 久隔帖 36.9 43.1 久隔帖
191 藤原忠通 消息 32.9 34.2 书信
192 慈道法亲王 手本 29.8 42.9 和汉朗咏集卷下文词[注 102]
193 藤原经朝[注 103] 和歌 31.8 12.5 古今和歌集卷第九羁旅歌[注 4]
194 愿文 37.9 29.7 祈祷文
195 藤原定成[注 104] 29.3 19.3
196 源俊赖(藤原定实) 卷子本古今集切 23.7 21.5 古今和歌集卷第十一恋歌一[注 105]
197 藤原行能日语世尊寺行能 兼辅和歌 20.1 17.4 新千载和歌集卷第一春歌上等[注 106]
198 藤原行成 升色纸 13.9 13.1 深养父集[注 107]
199 世尊寺经朝[注 103] 和汉朗咏集切 34.5 23 和汉朗咏集卷下云[注 108]
200 34.5 24 和汉朗咏集卷下云[注 109]
201 小野道风 涧底松 32.5 18.9 白氏文集卷第四涧底松[5]
202 不明 宗于和歌 33.4 27.4 古今和歌集卷第一春歌上等[注 110]
203 写经 27.8 15.8 手抄佛经
204 藤原俊忠日语藤原俊忠 廿卷本类聚歌合
永延二年七月七日藏人头实资歌合
28.9 30.2 廿卷本类聚歌合日语類聚歌合
永延二年七月七日藏人头实资歌合[注 111]
205 不明 写经 27.8 13 手抄佛经
206 米元章 笔迹 30 44.8 笔迹
207 30.3 40.3
208 藤原家良日语衣笠家良 御文库切 31.3 41 后鸟羽院定家知家入道撰歌日语衣笠家良[注 112]
209 31.3 42 家良集奥书
210 后崇光院 笔迹 18.3 43.6 笔迹
211
212 正亲町三条实继日语正親町三条実継 让状 36.5 28.5 让状日语譲状
213 藤原佐理 消息 32.1 12 书信
214 不明 43.3 30.2 不明
215
216 藤原忠通 消息 32.9 41.9 书信
217 坊门局[注 113] 清正集兴风集笔者不详奥书 22.3 16.2 清正集兴风集奥书的前三行
218 藤原佐理 白氏文集 28.9 17.1 白氏文集
219 空海 南院切 28.9 5.9 新撰类林抄
220 二条为世日语二条為世 消息 30.9 42.2 书信
221 京极为兼日语京極為兼 28.3 40.8
222 不明 44.8 35.8 双勾填墨
223 36 37.3 不明

注解

编辑
  1. ^ 新编国歌大观编号196至201[3]
  2. ^ 新编国歌大观编号300和297,分别是清原元辅大中臣能宣的作品[4]
  3. ^ 收录于《日本诗纪拾遗》,歌书集成编号1400[6]
  4. ^ 4.0 4.1 4.2 4.3 新编国歌大观编号409,为咏人不知的作品,同时记载有人称是柿本人麻吕的作品[4]
  5. ^ しなかとりゐなのをゆけはありま山ゆふきり立ちてくれぬこのひは”和新编国歌大观编号409[注 4]
  6. ^ 新编国歌大观编号41、38、25、28、29和30的上半句[3]
  7. ^ 新编国歌大观编号252至255[3]
  8. ^ 新编国歌大观编号295,为藤原敏行的作品[4]
  9. ^ 第一首仅有下半句,与第二和第四首收录于《相模集》,新编国歌大观编号分别是47、538和540,第三首是“わたるよのひかりはかりはみゆれともおほつかなしやさみたれのそら[7]
  10. ^ 新编国歌大观编号12的上半句[3]
  11. ^ 新编国歌大观编号680和691,分别是赤染卫门和泉式部的作品[4]
  12. ^ 新编国歌大观编号47至49的上半句[3]
  13. ^ 私家集大成编号58[8]
  14. ^ 新编国歌大观编号487,为咏人不知日语よみ人しらず[4]
  15. ^ 私家集大成编号28[9]
  16. ^ 新编国歌大观编号86,为伊势的作品[10]
  17. ^ 新编国歌大观编号233和234,均为凡河内躬恒的作品[4]
  18. ^ 私家集大成编号1和2[9]
  19. ^ 新编国歌大观编号156,为纪贯之的作品[4]
  20. ^ 斋宫内侍是雅子内亲王日语雅子内親王女房日语女房[11]
  21. ^ 新编国歌大观编号569至571[10],569和570分别是斋宫内侍和纪贯之的作品[注 20]。571根据贞和本说法是凡河内躬恒的作品,《和汉朗咏集注》称是藤原敏行,《古今和歌集》则记载为咏人不知[12]:299-300
  22. ^ 新编国歌大观编号81[3]
  23. ^ 新编国歌大观编号932,为坂上是则的作品[4]
  24. ^ 新编国歌大观930的词书,为三条町日语紀静子的作品[4]
  25. ^ 第一首和歌收录于《和泉式部集(传行成笔和泉式部续集切)》(新编私家集大成编号5)[13],仅接的词书则见于《御形宣旨集》(新编国歌大观编号10)[14]
  26. ^ 26.0 26.1 26.2 新编国歌大观编号996,为咏人不知的作品[4]
  27. ^ 新编国歌大观编号19的下半句和20的部分词书[3]
  28. ^ 28.0 28.1 28.2 新编国歌大观编号1000,为伊势的作品[4]
  29. ^ 收录于《日本诗纪拾遗》,歌书集成编号45[6]
  30. ^ 私家集大成编号4至9的上半句[9]
  31. ^ 私家集大成编号10和11的词书[9]
  32. ^ 新编国歌大观编号95至97[10],分别是山部赤人、凡河内躬恒和元稹的作品[12]:65-66
  33. ^ 新编国歌大观编号134,为凡河内躬恒的作品[4]
  34. ^ 私家集大成编号3和4[8]
  35. ^ 新编国歌大观编号405[10],为元稹的作品[12]:217
  36. ^ 私家集大成编号27至28[9]
  37. ^ 私家集大成编号3至5[9]
  38. ^ 私家集大成编号1和2[9]
  39. ^ 私家集大成编号9、10、11、6、7和8[9]
  40. ^ 新编国歌大观编号823至825,为平贞文日语平貞文和咏人不知(两首)的作品[4]
  41. ^ 收录于《日本诗纪拾遗》,歌书集成编号47和48的前半部分[6]
  42. ^ 新编国歌大观编号308、310和311[10],分别是白居易、源顺高丘相如日语高岳相如的作品[12]:167-169
  43. ^ 新编国歌大观编号647,为柿本人麻吕的作品[10]
  44. ^ 河原院赋收录于《本朝文粹》卷第一赋居处,为源顺的作品[1]:20
  45. ^ 新编国歌大观编号29至35[10],分别是菅原道真橘在列日语橘在列壬生忠岑、大中臣能宣、藤原清正、菅原道真和柿本人麻吕的作品[12]:31-34
  46. ^ 46.0 46.1 内文是陶翰的《赠郑员外》[24]
  47. ^ 新编私家集大成解题编号44至47[13]
  48. ^ 新编国歌大观编号251,为纪淑望日语紀淑望的作品[4]
  49. ^ 新编国歌大观编号190[3]
  50. ^ 记载有四首和歌,均收录于《御堂关白集》(新编国歌大观编号1至4)[3]
  51. ^ 新编国歌大观编号832和833的词书,分别是上野岑雄日语上野岑雄纪友则的作品[4]
  52. ^ “既高枕将无逼卒云称风流以寄酒托怀不尔万物何以见”[28]
  53. ^ 私家集大成编号16[9]
  54. ^ 新编国歌大观编号204和205的上半句,分别是纪贯之和咏人不知的作品[4]
  55. ^ つきかけもはなもひとつに見ゆるよはおほそらをさへをらむとそおもふ”,收录于元永本古今和歌集日语元永本古今和歌集[2]:205-206
  56. ^ 新编国歌大观编号37[3]
  57. ^ 陆奥是橘葛直日语橘葛直之女[29]
  58. ^ 新编国歌大观编号991至993,分别是纪友则、陆奥和藤原忠房日语藤原忠房[4][注 57]
  59. ^ 新编国歌大观编号238和239,分别是柿本人麻吕和凡河内躬恒的作品[10]
  60. ^ 新编国歌大观编号635和636,分别是小野小町和凡河内躬恒的作品[4]
  61. ^ 新编国歌大观编号1101和1106的上半句[10]
  62. ^ 私家集大成编号19至23[8]
  63. ^ 新编国歌大观编号382,为凡河内躬恒的作品[4]
  64. ^ 新编国歌大观编号1091,为陆奥国的和歌[4]
  65. ^ 新编国歌大观编号163的下半句,为咏人不知的作品[4]
  66. ^ 第一首和歌收录于《古今和歌集》,新编国歌大观编号是902,为在原栋梁日语在原棟梁的作品。第二首收录于《后撰和歌集》,新编国歌大观编号是1232,为在原业平的作品[2]:216-217
  67. ^ 新编国歌大观编号31和32,分别是宰相君和柿本人麻吕的作品[32]
  68. ^ 新编私家集大成解题编号16和123[13]
  69. ^ 新编国歌大观编号291至292[10],分别是白居易和兼明亲王的作品。293根据专大本和古典文学会本记载是源顺,《和汉朗咏集注》则称是藤原道信,294同为藤原道信的作品[12]:159-160
  70. ^ 新编国歌大观编号393至396,分别是白居易、菅原道真、咏人不知和平兼盛的作品[10]
  71. ^ 新编国歌大观编号241至243,分别是咏人不知(两首)和大中臣辅亲的作品[4]
  72. ^ 私家集大成编号100至105的词书、87和88[9]
  73. ^ 私家集大成编号89、90、97至99[9]
  74. ^ 新编国歌大观编号596的下半句和552,分别是纪友则和小野小町的作品[4]
  75. ^ 新编国歌大观编号57至60,分别是纪友则(57和60)和纪贯之(58和59)的作品[4]
  76. ^ 新编国歌大观编号2,为大中臣能宣的作品[32]
  77. ^ 乙是壬生益成日语壬生益成之女[33]
  78. ^ 新编国歌大观编号413至415,分别是乙、凡河内躬恒和纪贯之的作品[4][注 77]
  79. ^ 新编国歌大观编号1048和1049的词书,为清原元辅和藤原长能日语藤原長能的作品[4]
  80. ^ 第一首是“湖声夜入伍员庙 柳色春藏苏小家”,第二首收录于《新古今和歌集》卷第一春歌上(新编国歌大观编号30的下半句),为咏人不知的作品[4]
  81. ^ 新编国歌大观编号1280,为女藏人兵库的作品[4]
  82. ^ 新编国歌大观编号1303,为清原元辅的作品[4]
  83. ^ 新编国歌大观编号623,为小野小町的作品[4]
  84. ^ 新编国歌大观编号1576的上半句,为藤原定家的作品[4]
  85. ^ 新编国歌大观编号38,为敦固亲王日语敦固親王的作品[4]
  86. ^ とひとはれみちとちはつる心地してまちしやいつとやるかたもなき[2]:233-234
  87. ^ 新编国歌大观编号1286,为村上天皇的作品[4]
  88. ^ 新编国歌大观编号1261和1262的部分词书,分别是伊势和咏人不知的作品[4]
  89. ^ “宫阙樱花不限匂 年年岁岁几芳辰 玉庭犹在当初露 紫殿日语四角 (記号)期后日春 象外自经多甲子 树中汝作一仙人 就妆日日忘勤节 羽卫将军启令臣”,诗题是春日同赋宫花不限年[34]
  90. ^ 新编国歌大观编号182和183,分别是许浑明日香皇子日语明日香親王的作品[10]
  91. ^ 新编国歌大观编号190,为大中臣能宣的作品[4]
  92. ^ 新编国歌大观编号491至495,分别是贺兰遂、白居易、都良香日语都良香具平亲王大江以言日语大江以言的作品。496根据贞和本和《拾遗和歌集》记载虽然是纪贯之的作品,不过未有收录于《贯之集》内,嘉祯本指是大江以言,《拾遗抄》则称是咏人不知。497和498分别是壬生忠见和平兼盛的作品[10][12]:262-265
  93. ^ 新编国歌大观编号1073,为藤原信实日语藤原信実的作品[4]
  94. ^ 法华经要文是譬喻品的“我皆济拔 令出三界”,和歌是“たらちをのすくはむと思おもひあれはこのふるさとに誰かのこ覧”,为正亲町忠季的作品[37]
  95. ^ 收录于《拾遗愚草日语拾遺愚草》,新编国歌大观编号1001和1002[3]
  96. ^ 新编国歌大观编号93和94,均为藤原定家的作品[38]
  97. ^ 珍贺是一名宿曜师日语宿曜道[39]
  98. ^ 新编国歌大观编号47和48,均为藤原家隆的作品[38]
  99. ^ 新编国歌大观编号991,为纪友则的作品[4]
  100. ^ 新编国歌大观编号994和995,均为咏人不知的作品[4]
  101. ^ 新编国歌大观编号906,为咏人不知的作品[4]
  102. ^ 新编国歌大观编号471,为白居易的作品[10]
  103. ^ 103.0 103.1 藤原经朝(世尊寺经朝)是广桥赖资日语広橋頼資之子,世尊寺行能日语世尊寺行能的养子[40]
  104. ^ 藤原定成(世尊寺定成)是世尊寺经朝之子[40]
  105. ^ 新编国歌大观编号500,为咏人不知的作品[4]
  106. ^ 新编国歌大观编号58,为藤原兼辅的作品[4]
  107. ^ 新编国歌大观编号31[3]
  108. ^ 新编国歌大观编号404的前半部分[10],为纪齐名日语紀斉名的作品[12]:217
  109. ^ 新编国歌大观编号408和409[10],408是大江以言的作品,409根据后宇多本记载是橘直干,《新编日本古典文学全集》认为此说法有可疑,《和汉朗咏集注》和《新古今和歌集》则称是咏人不知的作品[12]:219
  110. ^ 新编国歌大观编号24的上半句,为源宗于的作品[4]
  111. ^ 新编国歌大观编号1至4的歌人名称,分别是“むらただ”(可能是茂贤或孝忠)、少将之君、橘行赖和侍从君的作品[41][42]
  112. ^ 新编国歌大观编号78的下半句至85[14][43]
  113. ^ 坊门局是藤原俊成之女[44]:157

参考资料

编辑
  1. ^ 1.0 1.1 1.2 1.3 1.4 春名好重日语春名好重. 予楽院臨書手鑑. 阳明文库日语陽明文庫 (编). 大手鑑 予楽院臨書手鑑. 陽明叢書 国書篇 15. 思文阁出版日语思文閣出版. 1978-12-30. NCID BN03050190 (日语). 
  2. ^ 2.0 2.1 2.2 2.3 2.4 2.5 2.6 村上翠亭、高城竹苞. 近衞家熈写手鑑の研究〔仮名古筆篇〕. 思文阁出版. 1998-02-28. ISBN 4-784-20968-9 (日语). 
  3. ^ 3.00 3.01 3.02 3.03 3.04 3.05 3.06 3.07 3.08 3.09 3.10 3.11 谷山茂日语谷山茂田中裕日语田中裕后藤重郎日语後藤重郎樋口芳麻吕日语樋口芳麻呂桥本不美男日语橋本不美男藤平春男日语藤平春男岛津忠夫日语島津忠夫井上宗雄日语井上宗雄有吉保日语有吉保片桐洋一日语片桐洋一福田秀一日语福田秀一久保田淳日语久保田淳 (编). 新編国歌大観 私家集編Ⅰ. 新编国歌大观 3 日本文学Web図書館. 角川书店. 1985-05-16. ISBN 4-040-20132-9 (日语). 
    1. 片桐洋一、山崎节子. 人丸集〔1人丸〕. 
    2. 片桐洋一. 業平集〔6業平〕. 
    3. 片桐洋一、片冈利博日语片岡利博. 遍昭集〔7遍昭〕. 
    4. 岛田良二日语島田良二. 敦忠集〔18敦忠〕. 
    5. 田中登. 貫之集〔19貫之〕. 
    6. 片桐洋一、福嶋昭治. 斎宮女御集〔30斎女御〕. 
    7. 芦田耕一. 高光集〔34高光〕. 
    8. 桥本不美男. 深養父集〔39深養父〕. 
    9. 增田繁夫. 御堂関白集(道長)〔75御堂〕. 
    10. 斋藤熙子. 相模集〔89相模〕. 
    11. 石川常彦. 拾遺愚草(定家)〔133拾遺愚〕. 
  4. ^ 4.00 4.01 4.02 4.03 4.04 4.05 4.06 4.07 4.08 4.09 4.10 4.11 4.12 4.13 4.14 4.15 4.16 4.17 4.18 4.19 4.20 4.21 4.22 4.23 4.24 4.25 4.26 4.27 4.28 4.29 4.30 4.31 4.32 4.33 4.34 4.35 4.36 4.37 4.38 4.39 4.40 4.41 谷山茂、田中裕、后藤重郎、樋口芳麻吕、桥本不美男、藤平春男、岛津忠夫、井上宗雄、有吉保、片桐洋一、福田秀一、久保田淳 (编). 新編国歌大観 勅撰集編. 新编国歌大观 1 日本文学Web図書館. 角川书店. 1983-02-08. ISBN 4-040-20112-4 (日语). 
    1. 藤平春男. 古今和歌集〔1古今〕. 
    2. 杉谷寿郎. 後撰和歌集〔2後撰〕. 
    3. 片桐洋一. 拾遺和歌集〔3拾遺集〕・拾遺抄〔3´拾遺抄〕. 
    4. 后藤祥子日语後藤祥子. 後拾遺和歌集〔4後拾遺〕. 
    5. 松野阳一日语松野陽一. 千載和歌集〔7千載〕. 
    6. 后藤重郎、杉户千洋. 新古今和歌集〔8新古今〕. 
    7. 樋口芳麻吕. 続後撰和歌集〔10続後撰〕. 
    8. 福田秀一、岩松研吉郎日语岩松研吉郎. 玉葉和歌集〔14玉葉〕. 
    9. 伊藤敬日语伊藤敬. 新千載和歌集〔18新千載〕. 
  5. ^ 5.00 5.01 5.02 5.03 5.04 5.05 5.06 5.07 5.08 5.09 5.10 5.11 5.12 千叶仁美. 本文資料としての書跡「白氏文集」について (PDF). 明治大学. 2018-01-01: 49–50 [2024-06-06]. CRID 1110003904322551680. (原始内容存档 (PDF)于2024-06-06) (日语). 
  6. ^ 6.0 6.1 6.2 后藤昭雄日语後藤昭雄. 日本詩紀拾遺〔詩紀拾遺〕. 久保木秀夫日语久保木秀夫 (编). 古筆切をはじめとする散佚歌集関連資料の総合的調査研究 歌書集成. 日本文学Web図書館. NCID BA86928835 (日语). 
  7. ^ 7.0 7.1 伊井春树日语伊井春樹 (编). 13・14 行成(藤原). 古筆切資料集成 私撰集・歌合・朗詠集 5. 思文阁出版. 1991-11-01: 104. ISBN 4-784-20686-8 (日语). 
  8. ^ 8.0 8.1 8.2 和歌史研究会 (编). 私家集大成 中古Ⅰ 1. 明治书院. 1973-11-25 [2024-06-01]. 国立国会图书馆书志ID00000125880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4-05-02) (日语). 
    1. 片桐洋一. 16 業平 Ⅲ 在原業平朝臣集(神宮文庫蔵・文一二〇四). : 100 [2024-06-0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4-06-01). 
    2. 片野达郎日语片野達郎. 43 深養父 Ⅲ 【深養父集】(部類名家集切). : 195 [2024-06-0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4-06-01). 
    3. 萩谷朴日语萩谷朴奥村恒哉日语奥村恒哉. 59 貫之 Ⅲ 【貫之集】(伝藤原行成筆貫之集切). : 305 [2024-06-0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4-06-01). 
  9. ^ 9.00 9.01 9.02 9.03 9.04 9.05 9.06 9.07 9.08 9.09 9.10 和歌史研究会 (编). 私家集大成 中古Ⅱ 2. 明治书院. 1975-05-02 [2024-06-01]. 国立国会图书馆书志ID00000125880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4-05-02) (日语). 
    1. 增田繁夫. 11 輔親 Ⅱ 輔親集(陽明文庫蔵 一三〇五八). : 111 [2024-06-0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4-06-01). 
    2. 犬养廉日语犬養廉、斋藤熙子. 32 相模 Ⅳ 【相模集】(針切). : 271 [2024-06-0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4-06-01). 
    3. 增田繁夫日语増田繁夫. 39 大弐三位 Ⅱ 【大弐三位集】(端白切). : 315–316 [2024-06-0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4-06-01). 
    4. 名和修、桥本不美男. 45 師実 【師実集】(伝俊頼筆切). : 346 [2024-06-0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4-06-01). 
    5. 名和修、久保木哲夫日语久保木哲夫. 50 公実 公実集(陽明文庫蔵). : 363 [2024-06-0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4-06-01). 
  10. ^ 10.00 10.01 10.02 10.03 10.04 10.05 10.06 10.07 10.08 10.09 10.10 10.11 10.12 10.13 10.14 10.15 谷山茂、田中裕、后藤重郎、樋口芳麻吕、桥本不美男、藤平春男、岛津忠夫、井上宗雄、有吉保、片桐洋一、福田秀一、久保田淳 (编). 新編国歌大観 私撰集編. 新编国歌大观 2 日本文学Web図書館. 角川书店. 1984-03-15. ISBN 4-040-20122-1 (日语). 
    1. 芳贺纪雄、神堀忍、竹下丰、岛津忠夫、伊藤博日语伊藤博 (万葉学者)桥本四郎日语橋本四郎、身崎寿、村田正博. 万葉集〔1万葉〕. 
    2. 大曾根章介日语大曽根章介. 和漢朗詠集〔6和漢朗〕. 
  11. ^ 市古贞次堤精二日语堤精二大曾根章介日语大曽根章介、堀内秀晃、益田宗、篠原昭二、久保田淳日语久保田淳揖斐高日语揖斐高、市古夏生 (编). 斎宮内侍. 国書人名辞典. 国书人名辞典 2. 岩波书店. 1995-05-25: 310. ISBN 4-000-80082-5 (日语). 
  12. ^ 12.0 12.1 12.2 12.3 12.4 12.5 12.6 12.7 12.8 菅野礼行日语菅野禮行 (编). 和漢朗詠集. 新编日本古典文学全集日语日本古典文学全集 19 JapanKnowledge. 小学馆. 2008-12-24 [1999-10-20]. ISBN 4-096-58019-8 (日语). 
  13. ^ 13.0 13.1 13.2 井上宗雄、久保木哲夫、片桐洋一、松野阳一、长崎健、平野由纪子、田中登、兼筑信行、小林一彦、小川刚生日语小川剛生 (编). 新編私家集大成 日本文学Web図書館. エムワイ企画. 2008-12. ISBN 978-4-904-47000-8 (日语). 
    1. 片桐洋一. *17~20 1巻‐14~17 業平・*60~61 1巻‐54~55 敦忠. 
    2. 岸本理惠、久保木哲夫. *171 2巻‐新編増補 和泉式部 Ⅴ 和泉式部集(伝行成筆和泉式部続集切) 〔甲類〕. 
  14. ^ 14.0 14.1 谷山茂、田中裕、后藤重郎、樋口芳麻吕、桥本不美男、藤平春男、岛津忠夫、井上宗雄、有吉保、片桐洋一、福田秀一、久保田淳 (编). 新編国歌大観 私家集編Ⅲ. 新编国歌大观 7 日本文学Web図書館. 角川书店. 1989-04-10. ISBN 4-040-20172-8 (日语). 
    1. 中周子. 御形宣旨集〔15御形〕. 
    2. 佐藤恒雄日语佐藤恒雄. 後鳥羽院定家知家入道撰歌(家良)〔85家良〕. 
  15. ^ 臼田甚五郎日语臼田甚五郎 (编). 催馬楽 呂歌 梅枝. 神楽歌 催馬楽 梁塵秘抄 閑吟集. 新编日本古典文学全集日语日本古典文学全集 42 JapanKnowledge. 小学馆. 2006-08-20: 138 [2000-12-20]. ISBN 4-096-58042-2 (日语). 
  16. ^ 大寶積經卷/篇章 四十六. 法鼓文理学院. [2024-05-2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4-05-29) (中文(台湾)). 
  17. ^ 17.0 17.1 佛說摩訶迦葉度貧母經卷/篇章 一. 法鼓文理学院. [2024-05-2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4-05-29) (中文(台湾)). 
  18. ^ 全唐文 卷六百七十六 白居易二十一 ○江州司馬廳記. 中国哲学书电子化计划. [2024-05-3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4-05-31) (中文(繁体)). 
  19. ^ 全唐文 卷一百三十二 王績二 ○醉鄉記. 中国哲学书电子化计划. [2024-05-31] (中文(繁体)). 
  20. ^ 古今事文類聚 卷三十二 古今文集 雜著 醉吟先生傳 白居易. 中国哲学书电子化计划. [2024-05-3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4-05-31) (中文(繁体)). 
  21. ^ 增壹阿含經卷/篇章 七. 法鼓文理学院. [2024-05-2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4-05-29) (中文(台湾)). 
  22. ^ 增壹阿含經卷/篇章 七. 法鼓文理学院. [2024-05-2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4-05-29) (中文(台湾)). 
  23. ^ 中阿含經卷/篇章 五. 法鼓文理学院. [2024-05-2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4-05-29) (中文(台湾)). 有好池水既清且美其渊平满翠草被岸华树四周若有人来热极烦闷饥渴顿乏风热所逼彼至池已脱衣置岸便入池中恣意快浴除热烦闷饥渴顿乏如是诸贤或有一人身净行口意净行常当念彼身之净行口意净行若慧者见设生恚恼应如是除诸贤我向所说五除恼法者因此故说尊者舍梨子所说如是诸比丘闻已欢喜奉行水喻经第五竟千一百一字中阿含经卷第五 
  24. ^ 河岳英靈集 卷上 ○陶翰十一首 贈鄭員外. 中国哲学书电子化计划. [2024-06-0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4-06-01) (中文(繁体)). 
  25. ^ 增壹阿含經卷/篇章 七. 法鼓文理学院. [2024-05-2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4-05-29) (中文(台湾)). 
  26. ^ 增壹阿含經卷/篇章 十. 法鼓文理学院. [2024-05-2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4-05-29) (中文(台湾)). 
  27. ^ 四分律卷/篇章 四十三. 法鼓文理学院. [2024-05-2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4-05-29) (中文(台湾)). 
  28. ^ 角井博. 近衛家熙と王羲之の帖. 东京国立博物馆 (编). Museum 237. 东京国立博物馆. 1970-12: 6 [2024-06-06]. 国立国会图书馆书志ID00000000038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4-06-06) (日语). 
  29. ^ 市古贞次、堤精二、大曾根章介、堀内秀晃、益田宗、篠原昭二、久保田淳、揖斐高、市古夏生 (编). 陸奥. 国書人名辞典. 国书人名辞典 4. 岩波书店. 1998-11-25: 456. ISBN 4-000-80084-1 (日语). 
  30. ^ 大方廣佛華嚴經卷/篇章 七十七. 法鼓文理学院. [2024-05-2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4-05-29) (中文(台湾)). 
  31. ^ 林岱云. 東大寺再建と榮西禪師 (PDF). 禪學研究 26. 花园大学禅学研究会. 1936-12-25: 113 [2024-05-29]. CRID 1050001202936077824. (原始内容存档 (PDF)于2024-05-31) (日语). 
  32. ^ 32.0 32.1 久保木哲夫. 麗花集〔5麗花集〕. 谷山茂、田中裕、后藤重郎、樋口芳麻吕、桥本不美男、藤平春男、岛津忠夫、井上宗雄、有吉保、片桐洋一、福田秀一、久保田淳 (编). 新編国歌大観 私撰集編Ⅱ. 新编国歌大观 6 日本文学Web図書館. 角川书店. 1988-04-20. ISBN 4-040-20152-3 (日语). 
  33. ^ 市古贞次、堤精二、大曾根章介、堀内秀晃、益田宗、篠原昭二、久保田淳、揖斐高、市古夏生 (编). . 国書人名辞典. 国书人名辞典 1. 岩波书店. 1993-11-01: 406. ISBN 4-000-80081-7 (日语). 
  34. ^ 古谷稔. 後京極良経と法性寺流書法の展開 ——三井文庫本詩懐紙を中心として———. 东京国立博物馆 (编). Museum 498. 东京国立博物馆. 1992-09: 7 [2024-06-04]. 国立国会图书馆书志ID00000000038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4-06-04) (日语). 
  35. ^ 伊井春树、高田信敬. 古筆切索引稿――既刊古筆手鑑篇―― (PDF). 国文学研究資料館調査研究報告 2. 人类文化研究机构日语人間文化研究機構国文学研究资料馆日语国文学研究資料館. 1981-03-31: 102 [2024-06-06]. CRID 1390853649752998144. (原始内容存档 (PDF)于2024-02-08) (日语). 
  36. ^ 36.0 36.1 大毘盧遮那成佛神變加持經卷/篇章 二. 法鼓文理学院. [2024-06-0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4-06-04) (中文(台湾)). 我觉本不生出过语言道诸过得解脱远离于因缘空虚空 
  37. ^ 羽田聪. 「法華経要文和歌懐紙」の伝来と復元―立命館本を中心として― (PDF). アート・リサーチ 8. 立命馆大学艺术研究中心. 2008-03: 68 [2024-06-04]. CRID 1390009224877588224. (原始内容存档 (PDF)于2024-06-04) (日语). 
  38. ^ 38.0 38.1 田村柳壹. 熊野懐紙〔134熊野懐〕. 谷山茂、田中裕、后藤重郎、樋口芳麻吕、桥本不美男、藤平春男、岛津忠夫、井上宗雄、有吉保、片桐洋一、福田秀一、久保田淳 (编). 新編国歌大観 定数歌編Ⅱ 歌合編Ⅱ 補遺編. 新编国歌大观 10 日本文学Web図書館. 角川书店. 1992-04-10. ISBN 4-046-22579-3 (日语). 
  39. ^ 久纳庆一. 初期の慶派について (一) (PDF). 相愛女子大学相愛女子短期大学研究論集. 10-11(2-1). 相爱女子大学日语相愛大学相爱女子短期大学. 1964-06: 24 [2024-06-06]. CRID 1050564287588353408. (原始内容存档 (PDF)于2024-06-06) (日语). 
  40. ^ 40.0 40.1 久保木哲夫、后藤祥子日语後藤祥子、中村文、大谷俊太、渡部泰明日语渡部泰明田渊句美子日语田渕句美子、田中大士、铃木健一日语鈴木健一 (日本文学者)、浅田彻、高松寿夫 (编). 和歌文学大辞典 日本文学Web図書館. 古典图书馆. 2014-12. ISBN 978-4-904-47001-5 (日语). 
    1. 鹿野しのぶ. 経朝. 
    2. 谷知子日语谷知子. 定成. 
  41. ^ 增田繁夫. 蔵人頭家歌合永延二年七月七日〔46蔵人頭〕. 谷山茂、田中裕、后藤重郎、樋口芳麻吕、桥本不美男、藤平春男、岛津忠夫、井上宗雄、有吉保、片桐洋一、福田秀一、久保田淳 (编). 新編国歌大観 歌合編 歌学書・物語・日記等収録歌. 新编国歌大观 5 日本文学Web図書館. 角川书店. 1987-04-10. ISBN 4-040-20152-3 (日语). 
  42. ^ 萩谷朴 (编). 九一 永延二年七月七日蔵人頭実資歌合. 平安朝歌合大成 2 赤堤居私家版. 萩谷朴. 1958-01-20: 631–632 [2024-06-05]. 国立国会图书馆书志ID00000095885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4-06-05) (日语). 
  43. ^ 伊井春树 (编). 5 家良(藤原). 古筆切資料集成 私家集・詠草 3. 思文阁出版. 1989-12-15: 23. ISBN 4-784-20575-6 (日语). 
  44. ^ 小松茂美日语小松茂美 (编). 国宝手鑑 翰墨城 解題. 中央公论社. 1979-11-25. NCID BN02434222 (日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