蒺藜
蒺藜(学名:Tribulus terrestris,英文名称: Caltrop, Puncturevine Caltrop, Puncture Vine)[2],古名茨(音同“瓷”),为蒺藜科蒺藜属植物[2][3]。茎皮纤维可供作制纸之用[4];种子榨油可供作工业用[5],油饼则可作为肥料[6];全草于秋季时晒干可熏杀蚊虫[7];亦可作为牧草[8]。本种果实因具刺状物而得名刺蒺藜[9]。
蒺藜 | |
---|---|
科学分类 | |
界: | 植物界 Plantae |
演化支: | 维管植物 Tracheophyta |
演化支: | 被子植物 Angiosperms |
演化支: | 真双子叶植物 Eudicots |
演化支: | 蔷薇类植物 Rosids |
目: | 蒺藜目 Zygophyllales |
科: | 蒺藜科 Zygophyllaceae |
属: | 蒺藜属 Tribulus |
种: | 蒺藜 T. terrestris
|
二名法 | |
Tribulus terrestris | |
异名 | |
|
形态特征
编辑蒺藜是一种一年生或二年生匍匐草本植物[5][7][10],全株密披灰白色[11]绢丝状长柔毛[12]或白色硬毛[7]。茎淡褐色,从根部分枝[13],平卧于地面呈蔓生状[10]或略倾斜上升[6],披稍卷曲的绢丝状长柔毛或长硬毛[10],柔软强韧[4][7],长约10[5]-60[4]厘米,长可达1米[6][7][12]。
- 叶:叶为偶数羽状复叶,互生,平卧地面,不等大[10],长约1.5-5厘米[4][8];小叶2[12]-14[6]对,较大的复叶与较小的复叶交互对生[6],长圆形或长椭圆形[7],先端钝或具短凸尖头[14],基部稍歪斜[7],近圆形,全缘,具缘毛[15],表面无毛[13]或仅沿主脉披毛[10],背面披银色绢丝状毛[10],长约5-17[16]毫米,宽约2-5毫米[4];叶柄极短或近无柄[6];托叶4枚[15],对生,披针形,渐尖,边缘呈半透明状膜质[6],披丝状长柔毛[10],具柄[6],长约2-3毫米[5]。
- 花:花黄色,细小,单生于叶腋,春末夏初开放[9],直径约1厘米[10][14];花梗披丝状柔毛,短于叶片,长约1-1.6厘米[7];花萼5裂,狭披针形,绿色,外披丝状长柔毛[10],离生[6],宿存,长约3-5[7][8]毫米;花瓣5枚,黄色[7],长圆形[7]或楔形[9],顶端稍呈截形[7],稍长于花萼,早落[12],长约7毫米[6];雄蕊10枚,2轮排列[9],5长5短[12],5枚 1外轮较长的雄蕊与花瓣对生[9][11],5枚内轮较短的雄蕊基部有鳞片状腺体[6][9][11];子房上位[11],5室[5],卵形[11],披粗毛[10],每室有3-4颗胚珠[5],花柱短,单体[4][16],柱头5裂,线形[11]。
分布
编辑蒺藜原产于澳洲亚热带地区,现分布于非洲的西班牙加那利群岛、埃及、利比亚、摩洛哥、突尼斯、阿尔及利亚、索马里、 肯尼亚、乌干达、坦桑尼亚、加蓬、扎伊尔、喀麦隆、加纳、马里、尼日尔、尼日利亚、贝宁、多哥、塞内加尔、马拉维、赞比亚、津巴布韦、莫桑比克、南非、斯威士兰、纳米比亚、博茨瓦纳、莱索托及马达加斯加等;亚洲的中国、日本、蒙古、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 、塔吉克斯坦、土库曼斯坦、乌兹别克斯坦、俄罗斯、格鲁吉亚、亚美尼亚、阿塞拜疆、阿富汗、印度、巴基斯坦、塞浦路斯、以色列、约旦、伊拉克、伊朗、黎巴嫩、叙利亚、土耳其、沙特阿拉伯及科威特等;欧洲的奥地利、匈牙利、乌克兰、摩尔多瓦、阿尔巴尼亚、保加利亚、意大利、希腊、罗马尼亚、法国、西班牙、葡萄牙及澳大利亚等地区[1],中国国内分布于山东、河南、河北、安徽、江苏、山西、陕西及四川等省区[17],以长江以北分布最为普遍[8]。 野外分布于田边、路旁、坡地、草原、河边草丛、河边砂滩、海滨砂地及荒丘的干旱地[5][10][11][18]。
药用
编辑- 根:蒺藜以干燥根部入药,中药名为蒺藜根,主治牙齿外伤动摇[2]。
- 茎叶:蒺藜以干燥茎叶入药,味辛,性平,中药名为蒺藜苗,具除湿、袪风、止痒、消痈等功效,主治呕吐泄泻、暑湿伤中、皮肤风痒、疥癣、痈肿等症状[2]。
- 花:蒺藜以干燥花入药,中药名为蒺藜花,主治白癜风等症状[2]。
- 果实:蒺藜以干燥成熟果实入药,味苦、辛,性平[19]或微温[20][21],有小毒[11],归肝经[20],属驱瘀血药[19],中药名为蒺藜、蒺藜子、刺蒺藜,以蒺藜子之名始载于《神农本草经》,列为上品[22],记载为“蒺藜子,味苦,温。主恶血,破症结积聚;喉痹;乳难。久服长肌肉;明目;轻身。一名旁通,一名屈人,一名止行,一名犲羽,一名升推。生平泽或道旁。”[20]。药材主产于山东、河南、河北、安徽、江苏、山西、陕西及四川等省份[23],以长江流域以北产量较大[22],具苦温补肾[19]、袪风明目、辛温泻肺气而散肝风[19]、活血、疏肝解郁[19]、行气破血、止痒、下气等功效[11][20][21],主治虚劳腰痛[19]、肝阳上亢、能散肝经风热[20]、头痛、眩晕、肝郁气滞、胸胁胀痛、乳房胀痛、乳闭不通、经闭、遗精带下[19]、痔漏阴颓[19]、风热上热、目赤翳障、白癜风、 风疹瘙痒、疮疽、瘰鬁、催生坠胎[19]、脏腑气血积聚及清除死血、瘀血、坏血、腹部肿块等症状[2][20],长期服用可改善视力、生长肌肉、身体灵便轻捷等[20][22],现代药理研究表明蒺藜具抗过敏、抗炎、 抗肿瘤、抗心肌缺血、抗动脉硬化[19]、抗肠痉挛[19]、镇痛、保肝、保护视网膜神经细胞、降血糖、降血压[19]、利尿、延缓衰老[19]、提高性欲等作用[22],临床应用于肝气郁结、胸胁不舒、目赤肿痛、眼结膜炎、怕光多泪、头痛眩晕、冠心病、高血压、经闭、经痛、乳胀、乳房结块、乳汁不下等治疗上[22],孕妇慎服[19]。
- 种子:蒺藜以种子入药,为强壮缓和药,能促进乳汁分泌、通经、诸疡等治疗上,种子炒至微黄后除刺,可磨面作烧饼或蒸食作救荒之用[14]。
鉴定
编辑- 果实:中药蒺藜以干燥成熟果实入药,于秋季果实成熟时采割全株,晒干后打下果实并除去杂质[9][21],再次晒干;本品质地坚硬,由5枚分果瓣聚合而成[19],为放射状排列成五棱状球形,直径约7-12毫米[23];常分裂成单一的分果瓣,呈斧状三角形[23]或橘瓣状[9],黄白色,长约4.5毫米,宽约4.5毫米,厚约3毫米[9];果皮坚硬,木质,侧面粗糙,较薄,绿白或灰白色[19],具网纹,背部淡黄绿色[21][23],弓形隆起[9],有纵棱及小刺,并有对称的长、短刺各1对,成八字形分开,1室内含种子约3-4枚;种子长卵圆形,稍扁,具油性[9][21][23]。饮片刺手,质地坚硬,切断面可见黄白或白色具油性的种仁[19]。气微,无臭[19],味苦、辛,传统经验则认为以色灰白、背部淡黄绿色[9]、果粒均匀及坚实饱满者为佳[21]。
成份
编辑别名
编辑别称蒺藜蓇葖、蒺藜骨子、蒺藜狗子、蒺藜拉子、蒺利子、蒺藜子、硬蒺藜、刺蒺藜、土蒺藜、社蒺藜、即藜、地菱、地菱儿、蒺骨子、白蒺藜、白蒺藜子、三角蒺藜、三角刺、三脚虎、三脚丁、三脚马仔、七里丹、七里丹、八角刺、地菱、野菱角、菱角刺、陀罗刺、旱草、拦路虎、虎郎子、鬼头刺、鬼见愁、伊曼-章古、止行、章古、旁通、屈人、犲羽、升推及茨等[9][11][19][24][25][26],
参考文献
编辑- ^ 1.0 1.1 Tribulus terrestris L.. USDA GRIN.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8-12-21).
- ^ 2.0 2.1 2.2 2.3 2.4 2.5 蒺藜 Jili. 香港浸會大學中醫藥學院藥用植物圖像數據庫. [2011-09-1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09-15).
- ^ 蒺藜. 臺灣植物名錄. [2011-09-1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03-04).
- ^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蒺藜 (PDF). 秦岭植物誌 1(3): 130.[永久失效链接]
- ^ 5.0 5.1 5.2 5.3 5.4 5.5 5.6 蒺藜 (PDF). 四川植物誌 9: 75–76.[永久失效链接]
- ^ 6.00 6.01 6.02 6.03 6.04 6.05 6.06 6.07 6.08 6.09 6.10 蒺藜 (PDF). 山東植物誌 山东植物志: 496–497.[永久失效链接]
- ^ 7.00 7.01 7.02 7.03 7.04 7.05 7.06 7.07 7.08 7.09 7.10 7.11 蒺藜 (PDF). 浙江植物誌 3: 409–410.[永久失效链接]
- ^ 8.0 8.1 8.2 8.3 蒺藜 (PDF). 河南植物誌 2: 420–421.[永久失效链接]
- ^ 9.00 9.01 9.02 9.03 9.04 9.05 9.06 9.07 9.08 9.09 9.10 9.11 9.12 9.13 9.14 9.15 蒺藜. 金門縣農業試驗所.
- ^ 10.00 10.01 10.02 10.03 10.04 10.05 10.06 10.07 10.08 10.09 10.10 10.11 10.12 蒺藜 (PDF). 福建植物誌 2: 351–352.[永久失效链接]
- ^ 11.00 11.01 11.02 11.03 11.04 11.05 11.06 11.07 11.08 11.09 11.10 11.11 11.12 11.13 《中國的野菜319種中國野菜圖鑒》. 朱橚、周自恒. 南海出版公司. 2008年9月: 第210页. ISBN 978-7-5442-4210-3.
- ^ 12.0 12.1 12.2 12.3 12.4 蒺藜 (PDF). 安徽植物誌 3: 227–228.[永久失效链接]
- ^ 13.0 13.1 蒺藜 (PDF). 青海植物誌 3: 291.[永久失效链接]
- ^ 14.0 14.1 14.2 14.3 14.4 14.5 蒺藜 (PDF). 海南植物誌 1: 412–413.[永久失效链接]
- ^ 15.0 15.1 2. Tribulus terretris L. 蒺藜 . 台灣維管束植物 第参卷: 110. [2011-09-1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11-27).
- ^ 16.0 16.1 16.2 蒺藜 (PDF). 北京植物誌 上册: 502.[永久失效链接]
- ^ 藥園植物簡介 蒺藜. 中國醫藥大學玄天中醫藥展示館.[永久失效链接]
- ^ 蒺藜 (PDF). 青海植物誌 3: 292.[永久失效链接]
- ^ 19.00 19.01 19.02 19.03 19.04 19.05 19.06 19.07 19.08 19.09 19.10 19.11 19.12 19.13 19.14 19.15 19.16 19.17 19.18 刺蒺藜. 中國醫藥大學中藥知識學習網. [2011-09-1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11-24).
- ^ 20.0 20.1 20.2 20.3 20.4 20.5 20.6 《圖解神農本草經》. 陶隐夕. 山东美术出版社. 2008年8月: 第107-108 页. ISBN 978-7-5330-2529-8.
- ^ 21.0 21.1 21.2 21.3 21.4 21.5 《常用中藥材鑑別圖典》. 赵中振、陈虎彪. 万里机构. 2010年1月: 第385页. ISBN 978-962-14-4150-8.
- ^ 22.0 22.1 22.2 22.3 22.4 22.5 《當代藥用植物典 2》. 赵中振、萧培根. 香港赛马会中药研究院. 2007年2月: 第479-482页. ISBN 978-988-99226-10.[永久失效链接]
- ^ 23.0 23.1 23.2 23.3 23.4 《香港中藥材圖鑑》. 赵中振. 香港浸会大学中医药学院. 2003年10月: 第376页. ISBN 988-97448-1-3.
- ^ 《本草綱目白話精譯本》. 陈玟玟. 大地出版社. 2009年3月: 第123-124 页. ISBN 978-986-7480-94-1.
- ^ Tribulus terrestris L. 蒺藜. 中国自然标本馆 NM 物種信息卡.[失效链接]
- ^ 蒺藜. 台灣野生植物資料庫. [2011-09-1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12-05).
外部链接
编辑- 蒺藜 Jili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药用植物图像数据库 (香港浸会大学中医药学院) (中文)(英文)
- 蒺藜 中药材图像数据库 (香港浸会大学中医药学院) (中文)(英文)
- 蒺藜 Ji Li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中药标本数据库 (香港浸会大学中医药学院) (繁体中文)(英文)
- (简体中文)蒺藜 Tribulus terrestri. 中国自然博物馆物种相册. [September 18, 2011].[失效链接]
- Tribulus terrestris L.. 台湾本土植物资料库. [September 18, 201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11-28).
- Tribulus terrestris L., 1753. 台湾生物多样性资讯入口网. [September 18, 201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4-05-17).
- Tribulus terrestris L.. 台湾植物资讯整合查询系统. [September 18, 201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03-05).
- 蒺藜(三腳虎、三腳丁). 二仁溪整治生态效益网站 生态调查结果. [September 18, 2011].[永久失效链接]
- Tribulus terrestris L.. Tropicos. [September 18, 201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10-28).
- 蒺藜 Tribulus terrestris L.. 中山大学生物数字博物馆. [September 22, 201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3年12月2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