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因茲小體(英語:Heinz body,又稱「亨氏小體」或「亨氏-埃利希小體」,Heinz-Ehrlich body)是由變性血紅蛋白組成的紅血球內的包涵體,透過常規血液染色技術看不到它們,但可透過超活體染色法看到它們,海因茲小體的存在代表血紅蛋白血紅蛋白受損,通常在葡萄糖-6-磷酸去氫酶缺乏症中觀察到。在獸醫學中貓、狗和某些靈長類動物食用硫代硫酸鹽丙二醇化合物的食物後可能出現海因茲小體。

貓的一個血細胞,有三個海因茲小體

歷史

編輯

它們以德國醫生羅伯特·海因茨維基數據所列Q94764881(Robert Heinz,1865-1924)命名,他於1890年描述了與血溶性貧血病例有關的包涵體

形狀和外觀

編輯

海因茲小體的外表為紅血球紅血球體內的小圓形包涵體,但用羅曼諾夫斯基染料染色時不可見,但可透過超活體染色法清晰地看到它們(例如使用:新亞甲基藍結晶紫溴甲酚綠)。

形成原因

編輯

海因茲小體是由血紅素成分分子受損而形成的,通常是透過使用藥物造成的氧化應激或是遺傳突變(內部胺基酸殘基的變化)。血紅蛋白中的電子被轉移到氧分子,從而產生活性氧(ROS),可能導致嚴重的細胞損傷,導致細胞過早裂解。受損的細胞被脾臟中的巨噬細胞清除,沉澱物和受損的細胞膜被清除,形成「咬細胞」。變性過程是不可逆的,受損細胞的不斷消除會導致海因茲小體貧血

有多種途徑導致血紅蛋白損傷:


當脾臟受損或缺失時,海因茲小體的存在也可能是脾臟功能減退或無脾臟的一個特徵,無法將這些受損細胞從循環中清除。

獸醫

編輯

海因茲小體與貓、狗和各種靈長類動物對乙醯氨基酚大蒜洋蔥的消耗有關,尤其洋蔥果肉中的硫代硫酸鹽化合物已被確定為原因。
丙二醇曾經是軟濕貓糧中常見的成分,根據FDA(美國食品藥物管理局)的說法:「大多數人早就知道丙二醇會導致貓的紅血球中海因茲小體的形成(在顯微鏡下觀察時在細胞中看到小塊蛋白質),但無法證明它會導致明顯的海因茲小體形成。然而,最近獸醫文獻中科學合理的研究表明,丙二醇會縮短紅血球的存活時間,使紅血球更容易受到氧化應激,並對食用丙二醇的貓產生其他副作用。根據這一新數據,CVM(獸醫中心,為美國食品藥物管理局的一個分支機構)修改了法規,明確禁止在貓糧中使用丙二醇。」

治療

編輯

海因茲小體沒有特別的治療方法;然而,它們作為上述病因的診斷指標很重要。

參考

編輯

翻譯自英語版維基百科[1]

  1. ^ https://en.wikipedia.org/wiki/Heinz_body#Caus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