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chan
4chan是於2003年推出的一個仿雙葉頻道(2chan)風格、以ACG相關討論為主題的美國貼圖討論版網站,原為分享圖片和討論日本動漫文化而建,現亦與英文互聯網的次文化和運動相關,許多英文網絡流行物也源由於此。此網站是匿名者和玩家門網絡行動的起源,用戶也曾引起各種著名網絡攻擊事件,該網站用戶大部分以匿名身份發文,其機制與具爭議的文化也引起了美國與他國媒體的關注[3][4]。
網站類型 | 貼圖討論版 |
---|---|
語言 | 英文 |
持有者 | 西村博之 |
創始人 | 基斯杜化·普爾 |
網址 | www |
商業性質 | 是 |
註冊 | 不需要 |
推出時間 | 2003年10月1日[1] |
歷史
編輯4chan在2003年由來自紐約的基斯杜化·普爾(網名 “moot”)創建[5][6],其創立時的目標就是建立一個仿造美國版本的2chan,以作為貼圖討論日本動漫、同人、御宅族文化的站點。[7][8]基斯杜化·普爾原本使用2chan下載二次元圖片的時候發現匿名發佈機制非常有趣,便萌生出了創建一個類似英文網站的想法。他在得到該網站的危機解密之後使用AltaVista的Babelfish平台的線上翻譯軟件將危機解密內的日文原文全部翻譯成英文。[9][10]
創建時,4chan的貼圖討論版包括日本動漫版、隨機版、H圖片版、可愛二次元圖片版和Yaoi版,而隨着時間的推移,4chan的版塊也有所增加,新增的版塊包括體育、科技、照相、音樂、電子遊戲、旅遊、健身、政治、武器、科學與數學、Cosplay、料理與電影等等。現今網站上的版塊有六大分類:日本文化、愛好、創意、成人(18禁)、其他和雜項(18禁),其中訪問流量最大的版面從多到少排序依次為/b/ (Random,隨機版)、/v/ (Video games,電子遊戲版)、/a/ (Anime and Manga,日本動漫版)和 /s/ (十八禁版);[9]據《洛杉磯時報》報道,4chan是網上流量最高的網站之一[11],其Alexa排名常保持在700左右[12],但有時候也能排到第56名[13]。跟大部分的網絡討論區不一樣的是,為了方便用戶匿名發文,4chan並沒有註冊功能。[6][14]用戶也可以使用自訂的名字,並以tripcode標識自己的身份。[15]匿名用戶發文的時候,用戶的名字會顯示成「Anonymous」(無名者),而大部分用戶都會保持匿名,因而在4chan上的一般理解中,「Anonymous」所指的不是特定的某個人,而是一個用戶群體[16]。管理員一般情況下也不使用名字,而是也使用「Anonymous」發文。同樣的,管理員可以用capcode認證自己,但是平時這種認證並無必要。[17]在2011年NICONICO動畫上的採訪中,基斯杜化·普爾曾說在4chan大概有20個志願管理員[9],每個版上亦有「janitor」(清潔工),專門負責刪除違反規則的訊息和圖片。[18]
4chan有時也會遭受有針對性的分散式阻斷服務攻擊。如在2010年12月28日的攻擊中,整個4chan網站被迫下線,而在這次事件中,基斯杜化·普爾在網誌中寫到「現在我們跟MasterCard,Visa和PayPal等等同一等級了——(就是)一個專屬俱樂部!」[19]
在2008年8月間,為把最大帶寬吞吐量從100Mbps增加到1Gbps,基斯杜化·普爾把4chan的伺服器從得克薩斯州運到加州。2010年,4chan開始使用reCAPTCHA以防止來自JavaScript病毒的垃圾發文,而後在2011年11月4chan的伺服器開始用CloudFlare聯網軟件來避免再度遭受分散式阻斷服務攻擊。2012年5月,為提高客戶端效能,所有的4chan貼圖版都以HTML5/CSS3重構,並於8月時發帖總數突破10億。[20][20]2012年9月5日,4chan網站開始提供所有貼圖版的JSON API。[21][22][23]2014年4月起,4chan開始支援上載WebM格式的影片檔,讓用戶分享3MB以下的短片。[24]
基斯杜化·普爾在2015年1月21日從管理員職位辭職,[25]並在同年9月21日宣佈把4chan賣給西村博之,但當時沒公開網站買賣價格。[26][27][28]
基斯杜化·普爾
編輯剛開始基斯杜化·普爾一直把自己的真實世界身份保密,只使用網名作標識,直到在2008年7月9日《華爾街日報》才透露真名[5]。同日,《時代雜誌》發表了一篇記者採訪,把基斯杜化·普爾描述為在網上內容協作的演變中的「一個重要人物」[29],但在當時《華盛頓郵報》一篇文章則稱「一切(只是)一場大騙局,一個意圖引人注目的報道。這只是你們想從4chan的建立者得到的(說法)而已。」(all a big hoax, a 'gotcha.' It would be just what you'd expect from the creator of 4chan.),暗示「基斯杜化·普爾」的身份也有可能是偽造的。[30]在2009年3月,基斯杜化·普爾入圍時代百大人物[31]。
在接受《華爾街日報》和《時代雜誌》採訪之前,基斯杜化·普爾一直刻意把自己的真實身份跟4chan相隔離,在《時代雜誌》採訪中,他也表示「我本人的私生活與我在網上的活動涇渭分明……就如中間有堵防火牆般。」[29]基斯杜化·普爾當時也在耶魯大學和麻省理工學院的會議上發過言[29],其中2008年一篇《觀察家報》的文章裏描述:「他是你們根本沒有聽說過的最有影響的網絡實業家」[32][33]。
在2009年2月,《華盛頓郵報》報道稱基斯杜化·普爾在弗吉尼亞聯邦大學里上了幾學期後就退學了,並在退學後一直與母親同住,欠下了2萬美元的運行費用債務以琢磨4chan。[30]
在2009年4月《時代雜誌》主持的網上選舉中,基斯杜化·普爾當選為2009年時代百大人物第一名。[34]不過,主辦者很快發現選舉中有惡搞行為,即4chan用戶用自動投票軟件把基斯杜化·普爾推到了第一名。[35][36][37]除此之外,前21名的第一字母還可以組合成一句話:「MARBLECAKE. ALSO, THE GAME」,這正是4chan上兩句流行語的組合。[38]
2009年9月12日,基斯杜化·普爾在奧地利維也納的Paraflows座談會發表了關於為什麼4chan能產生很多網絡潮流的演講,並在演講中將此歸功於4chan的無名發表系統。[39][40]2010年2月10日,基斯杜化·普爾在加利福尼亞州長灘參加了TED2010會議並發表演說,[41][42]他在演講中提到了現今保有固定的網絡身份與在Facebook和Twitter等站點上分享自己的個人資訊的風潮,並闡述了匿名發言對維護互聯網私隱和言論自由的重要性。[43]巴西的《聖保羅州報》報導稱:「基斯杜化·普爾參與TED2010會議的事件表明非同尋常的情況的發生……4chan的規則跟所有的網絡公約相反:它處於谷歌、社交網站和網誌的對立面。」[44]
2010年4月,基斯杜化·普爾在美國訴大衛·科勒爾案審判中作為政府證人提供證詞。[45]作為證人,基斯杜化·普爾向檢察官解釋了4chan上所使用的術語,包括「OP」(樓主,也即「Original Poster/原發文者」的縮寫)和「lurker」(中文稱作潛水員),也向法院解釋他給美國聯邦調查局的數據包括哪些內容,以及怎麼用這些資料確定網站用戶的身份。[46]
分版
編輯/a/
編輯/a/版(Anime and Manga,日本動畫與漫畫)是4chan上專門討論日本動漫文化的貼圖版。[47]/a/的版民常討論的內容有目前正播的日本動畫、美少女塑料模型、共用漫畫圖片。/a/版是全4chan上最老的討論區。[9][10]在英文世界裏的動畫圈中,/a/版是非常有影響力的——版上偶爾出現過各樣的輕小說作家來訪問。[48][49]
/b/
編輯/b/版(Random,隨機版)是4chan上最流行的貼圖版,佔據全網站30%的流量。網站推出時,/b/版是4chan第一個創建的貼圖版,原始目標就是仿照2chan的「二次元裏」版設計版塊。[50][51]/b/版有一個「no rules」(沒有規則)的方針:除了違法內容以外(如兒童色情物品和發垃圾郵件),什麼都可以貼。 「no rules」方針所針對的也包括管理員的管理行為,也即用戶亦可以在任何時候以任何理由——甚至沒理由——被封禁。[46][52]在一次《紐約時報》的採訪中,基斯杜化·普爾表示在/b/版中:「版民的力量在於:以自己的標準來決定」,管理員只是擔當平台提供者而已。[53]
/b/版的特點是錯綜複雜的內部笑話和黑色喜劇。[54]/b/版的用戶自稱「/b/tards」(/b/精神病人),[53]這是外來人往往難以理解的一種很特別的幽默感;而用戶亦常把其他用戶叫成「fags」(同性戀的傢伙),[13]因而外來人容易把他們看成白目。[53][55]《紐約觀察家》周刊把/b/的用戶描述為「不成熟的惡作劇者,而網站的匿名與無存檔機制也鼓勵了他們的不良行為」。[56]Gawker的尼克·道格拉斯甚至寫道「看/b/會把你的大腦給融化掉……(/b/是)互聯網的屁眼」(reading /b/ will melt your brain... the asshole of the Internets)[4]《連線》雜誌則以「臭名昭著」(「notorious」)相稱。[54]
/v/
編輯/v/版(Video Games,電子遊戲)是討論電腦與電子遊戲的貼圖版。[47]/v/上的管理員經常鬆懈,因此版民常常討論無關的話題,一個由此衍生出的很常見的/v/版玩笑是「/v/ never talks about video games(/v/版從不討論電子遊戲)」。[9]由於很多人因在/v/上帖關於寵物小精靈系列的資訊而被其他版民騷擾,基斯杜化·普爾在2010年新創建了專門討論寵物小精靈的/vp/版,並於2012年將/v/版分割出一般討論相關遊戲系列專用的/vg/版。[57]
4chan許多的有名事件或網絡爆紅是從/v/開始的。[58][59]GamerGate事件剛開始在/v/啟動,可是由於一些關於管理員的爭議,大部分支援GamerGate的用戶為了繼續活動移到8chan。[60][61]從2011年開始,/vp/版開始製造一個滑稽模仿版本寵物小精靈遊戲,叫做「Pokémon Sage」(寵物小精靈 下げ版)。[62]
/jp/
編輯/jp/版(Otaku Culture,日本御宅族文化)是討論御宅族相關話題的貼圖版。[47]在2008年前,有些人在/a/版常常貼關於東方Project,視覺小說和同人遊戲的內容,由於這些話題跟動畫漫畫無關,大部分的/a/版民對此也有所抱怨。有鑑於此,基斯杜化·普爾把/a/版分成兩半:/a/版專門討論動漫,/jp/討論其他話題,並以「Japan/General」(日本/一般性討論)為版名,[63]但後來/jp/版民又抱怨經常有外來人貼無關的日本社會內容,再將版名改成「Otaku Culture」。 /jp/版的話題有輕小說、視覺小說、美少女遊戲、日本成人遊戲、同人文化、東方Project、VOCALOID、同人遊戲、同人音樂、同人誌、美少女人形、NEET生活、隱蔽青年問題等等。[64]
4chan上眾所周知/jp/版民經常對版外人有敵意。[65]/jp/版民為自己有一個較小的網絡社區而自豪,因此如果有外來人發主題,版上的標準回應就是「get out of /jp/」(滾出/jp/)。/jp/的社區也發起過很多4chan以外的項目,如各種IRC頻道及/jp/版討論檔案。[註 1]
/pol/
編輯/pol/版(Politics,政治)是討論政治與新聞的貼圖版。[47]剛開始這版本來在/n/,名為「News」(新聞版),但因版上大部分討論與種族歧視有關,結果全版被基斯杜化·普爾刪除。在收到大量的騷擾郵件之後於/new/重建新聞版,並特地聲明說若/new/再度成為一個種族歧視發言版,他會再度刪版,結果因此/new/版在2011年1月又被刪除。[66]可是在2011年8月21日,moot向當時的/new/版民道歉:他談到他曾批評過標榜言論自由的Encyclopedia Dramatica一站的創建者,指其毫無預警就關閉網站的行為忽視社群並妨礙了言論自由,但這次卻發現自己在/new/的事情上也犯了同樣的錯誤——之後,moot於/pol/重建新聞版。[20][67]
許多的/pol/版民與當年的/new/版民有共同的特徵,其傾向包括種族主義,種族歧視,反非洲人主義,反猶太主義,否認納粹大屠殺,美國民族主義等等,因而/pol/版的許多話題與美國黑人犯罪率與猶太陰謀相關。雖然/pol/版民的政見繁雜,但總體來說右翼政治內容數量多,基斯杜化·普爾也曾將/new/跟一個白人優越主義的網站——「風暴前線」相提並論。[66]
各種西方媒體,例如《華盛頓郵報》曾經把/pol/形容成一個種族歧視或性別歧視的討論區,而且也包含新納粹主義的情緒。[68][69][70][71]南方貧困法律中心認為各種白人優越主義網站經常仿真/pol/版的特製談話風格——其中的《每日風暴》也承認這一點。[69]2012年特雷沃恩·馬田命案時,一些黑客把特雷沃恩的社會媒體帳戶資訊在/pol/上公開。[72][73]版民也曾經引起過各種反阿拉伯,反女權和反跨性別的Twitter運動。[70][74][75]
其他
編輯版塊 | 全名 | 簡介[47][76] |
---|---|---|
/c/ | Anime/Cute | 可愛二次元圖片版 |
/d/ | Hentai/Alternative | 非主流H圖片版。圖片內容有觸手攻擊與扶他那裏等等。 18禁。 |
/e/ | Ecchi | エッチ圖片版。圖片有黃色內容,但無性交。 18禁。 |
/f/ | Flash | Adobe Flash版 |
/g/ | Technology | 科技版,討論電腦電器的貼圖版。 |
/gif/ | Adult GIF | 成人動畫GIF圖片版。18禁。 |
/h/ | Hentai | H圖片版。 18禁。 |
/hr/ | High Resolution | 高清晰度圖像版 |
/k/ | Weapons | 討論武器與軍事的貼圖版。 |
/m/ | Mecha | 機甲動漫版 |
/o/ | Automobiles | 汽車版 |
/p/ | Photography | 照相版 |
/r/ | Request | 請求版。請求內容包括圖片和下載連結。 |
/s/ | Sexy Beautiful Women | 無露骨內容的女性圖片版。 18禁。 |
/t/ | Torrents | BT版 |
/u/ | Yuri | 百合圖片版。 18禁。 |
/vg/ | Video Game Generals | 電子遊戲(一般性討論)版 |
/vr/ | Retro Games | 復古電子遊戲版 |
/w/ | Wallpapers | 桌面壁紙版 |
/wg/ | Wallpapers/General | 桌面壁紙(非日本動漫)版 |
/i/ | Oekaki | 網上描繪版 |
/ic/ | Artwork/Critique | 藝術品批判版 |
/r9k/ | ROBOT9001 | 「機械人九千一版」。這個貼圖版有使用xkcd的ROBOT9001程式指令碼。版上什麼內容都可以貼,可是必須是原始內容。如果指令碼發現用戶提交的內容複製自他人文章,則會拒絕傳送。 |
/s4s/ | Shit 4chan Says | 「4chan廢文版」。一個留廢文的玩笑版。名稱來自Reddit的「Shit Reddit Says」討論區。 |
/cm/ | Cute/Male | 可愛二次元男孩圖片版 |
/hm/ | Handsome Men | 男人圖片版。 18禁。 |
/lgbt/ | Lesbian, Gay, Bisexual, & Transgender | 女同性戀,男同性戀,雙性戀與變性版 |
/y/ | Yaoi | Yaoi版 |
/3/ | 3DCG | 三維計算機圖形版 |
/adv/ | Advice | 求建議版 |
/an/ | Animals & Nature | 動物與自然界版 |
/asp/ | Alternative Sports | 另類體育活動版 |
/biz/ | Business & Finance | 商業與金融版 |
/cgl/ | Cosplay & EGL | Cosplay版 |
/ck/ | Food & Cooking | 食物與料理版 |
/co/ | Comics & Cartoons | 美國漫畫與動畫片(卡通)版 |
/diy/ | Do-It-Yourself | 自作創意項目版 |
/fa/ | Fashion | 時尚版 |
/fit/ | Health & Fitness | 健康健身版 |
/gd/ | Graphic Design | 平面設計版 |
/hc/ | Hardcore | 發有滲透性交的黃片版。 18禁。 |
/int/ | International | 國際版,世界文化交流的貼圖版。在/int/上每人發的內容都顯示用戶IP位址的國旗,為了確認所有用戶的來源。 |
/lit/ | Literature | 文學版 |
/mlp/ | Pony | 小馬寶莉:友情就是魔法版 |
/mu/ | Music | 音樂版 |
/n/ | Transportation | 運輸版。內容包括火車與飛機。 |
/out/ | Outdoors | 戶外世界版 |
/po/ | Papercraft & Origami | 摺紙版 |
/sci/ | Science & Math | 科學與數學版 |
/soc/ | Social | 社交版 |
/sp/ | Sport | 體育版 |
/tg/ | Traditional Games | 棋盤遊戲版 |
/toy/ | Toys | 玩具版 |
/trv/ | Travel | 旅遊版 |
/tv/ | Television & Film | 電視劇與電影版 |
/vp/ | Pokémon | 寵物小精靈系列版 |
/wsg/ | Worksafe GIF | 動畫GIF圖片(非成人內容)版 |
/x/ | Paranormal | 超自然現象版[註 2] |
/rs/ | Rapidshares | 下載連線版 |
已被刪除的貼圖版包括:
互聯網爆紅
編輯- 力克搖:瑞克搖擺的來源是4chan的/v/版,出現於2007年5月。[82]惡搞者將歌手李察·艾斯利唱的1987年歌曲《Never Gonna Give You Up》(永遠不會放棄你)的音樂影片連結貼在版面上,並謊稱此影片與主題有關,結果受害者點擊該連結後會到達錯的影片。[46]2008年之後,這網絡潮流在許多其他網站也流行起來,[83]結果得到主流媒體關注。[84]《洛杉磯時報》有報告這個網絡爆紅現象,在採訪李察·艾斯利的時候,他說他認為這種玩笑「又奇怪,又可笑」。[3][85]
- 巧克力雨:一個YouTube音樂影片在/b/版貼上之後在全網上便流行。大量的/b/用戶不斷提升泰·桑迪的歌《Chocolate Rain》(巧克力雨)在YouTube上的排名。影片中的一句「I move away from the mic to breathe in」(我喘氣的時候離麥克風遠一點)成為一個網絡流行語。[86][87][88]
- Pedo熊:/b/版用戶創造的戀童癖吉祥物。原來的外形來自一個2chAA繪圖人物,它的基本模樣被改裝之後成為了一個新人物。[89]
- 波蘭球:來自美國4chan和德國Krautchan兩不同網站的/int/版,用來擬人化全球各種國家。[90]
- 暴走漫畫:2007年起源於4chan,在Reddit上變流行,然後發展到許多其他網站。[91]
- Nice boat:關於日本動畫《School Days》的最終回因為2007年9月的京田邊警官殺害事件停播[92],一個用戶在/a/版寫了一句「Nice boat」(好船)嘲笑電視台代替播放的風景節目,此後這句話在各個日本網站成為爆紅流行語。[93][94]
- SCP基金會︰一個有關於超常現象的虛構作品集。第一篇真正意義上SCP基金會的文章在/x/版發佈,該文章啟發了更多SCP文章的出現,其後SCP愛好者建立了一個獨立的wiki來處理有關於SCP基金會的事項。[95]
爭議與媒體關注
編輯網絡攻擊
編輯據《華盛頓郵報》稱,「在互聯網歷史中,4chan的用戶幹了最引人注目的集體行動」。[96]
4chan用戶「襲擊」了哈爾·特納——一個秉持白人民族主義並否認納粹大屠殺的網誌作者,他的網站遭遇DDoS攻擊,主持的廣播節目也經常受到惡作劇電話干擾。為此特納起訴4chan和一些其他網站,但是沒成功。[97]
在2007年7月26日,美國KTTV Fox 11電視台廣播了一個關於Anonymous的報告,稱之為「用了合成代謝類固醇的黑客」(hackers on steroids),「國內恐怖分子」(domestic terrorists)和「互聯網仇恨機器」(Internet hate machine)。[98]
2008年,莎拉·佩林的私人Yahoo電子郵箱帳號密碼被一個4chan /b/版用戶破解,[99]並被貼在/b/上。[100]之後,另一個/b/用戶把密碼改變了,然後發了截圖,證明他使用佩林的email帳號傳送郵件給佩林的朋友,告訴他佩林的帳號被破解,而這個用戶沒有把密碼從截圖去掉,[101]結果之後許多/b/用戶使用新密碼嘗試登錄,然而帳號卻已自動被Yahoo系統封鎖了。[102]事件發生後,美國FBI和特勤局對此展開調查。[103]此即美國訴大衛·科勒爾案。
2008年10月,CNN的iReport網站發佈了一條史提夫·喬布斯心臟病發作的假訊息,結果導致蘋果公司股票急劇下滑,而情報起源追蹤的結果表明這一訊息源於4chan。[104][105]
2010年9月,一些4chan匿名用戶對美國電影協會與美國唱片業協會進行了一次大範圍的分散式阻斷服務攻擊,以報復一些電影業公司對海盜灣網站的網絡攻擊行為。[106][107][108][109]
2012年8月31日,由於被一些4chan用戶在Twitter上以發他們自己的陰莖相片的方式騷擾,日本聲優喜多村英梨宣佈停用Twitter帳號。[110]事件的起因是動畫心連·情結的導演山中隆弘在該動畫的先行上映會上的一次惡作劇——這次惡作劇中男聲優市來光弘受到羞辱。[111]而在發現喜多村英梨和山中隆弘兩人之間有浪漫關係後,為市來光弘感到不平的4chan用戶為了報仇便開始鼓動所有人在她的Twitter上發陰莖相片。[110]
2014年8月,一些互聯網用戶揭露了遊戲媒體中的腐敗醜聞事件,要點關於女性遊戲開發商素兒·奎因和遊戲記者通姦的指控。[112][113]根據指控,素兒和某些電子遊戲新聞網站的記者進行性交,目的為得到好評價的文章,因此引起利益衝突問題。[114]經過進一步調查,互聯網用戶發現她跟各種遊戲開發商也為了特別的優惠進行性交,其中包括她的僱主(一位已婚男士)。[115]關於這事件素兒表示她認為4chan的/v/版在針對她因為她是女權主義者,受到過大量來自4chan用戶的騷擾和仇恨言論在網絡上,也表示這事件是一種厭惡女人的網絡攻擊。某些網絡媒體用「GamerGate」(遊戲玩家門)描述此次遊戲產業醜聞事件。[116][117]
同月,電子遊戲獨立開發者菲爾·費舍聲稱他受到4chan /v/用戶的黑客攻擊,並且他本人大量的私人和公司敏感資訊被透露。[118]不過,客觀證據和他所講的故事有矛盾,黑客的真實身份也不能確認來自/v/——有些懷疑論者認為所謂的黑客攻擊其實是費舍自取的假旗行動用來責怪/v/,由於事件中各種可疑的漏洞。[119][120]
暴力威脅
編輯2006年10月18日,美國國土安全部向國家欖球聯盟官員警告稱恐怖分子可能在體育場使用髒彈。[121]情報源為/b/版上一條威脅資訊,該資訊稱在10月22日(賴買丹月最後一天)一些體育場將遭襲。[122]最後球賽仍未取消,但體育場方面為此仍派遣了大量保安以保證安全。[123]而後在10月20日,一個男子積·布拉姆向當局自首,然後由於謊稱恐怖襲擊的行為而被指控。[124]2008年2月28日,布拉姆在審判中認罪。6月5日,他被判處6個月監禁,6月軟禁,並需支付26750美元罰款。[125]
2007年9月11日午夜,一個學生貼出一些相片,其中有他本人扛着(假)炸彈的場景。[126]他在資訊裏威脅要炸自己所在的美國德州普弗拉熱維爾中學:
“ | Hello, /b/.
On September 11, 2007, at 9:11 A.M. Central time, two pipe bombs will be remote-detonated at Pflugerville High School. Promptly after the blast, I, along with two ther[sic] Anonymous, will charge the building, armed with a Bushmaster AR-15, IMI Galil AR, a vintage, government-issue M1 .30 Carbine, and a Benelli M4 semi auto shotgun. 你好,/b/。 在美洲中部時間2007年9月11日早上9點11分,兩個炸彈會在普弗拉熱維爾中學被遙控引爆。炸完之後,我和兩位「無名者」會衝進學校,並以一把Bushmaster的AR-15、一把IMI Galil AR、一把舊式軍用M1 .30卡賓槍及一把伯奈利M4半自動獵槍作為武裝。 |
” |
——威脅資訊 |
其他4chan用戶在相片裏的exif數據發現這個人的父親的姓名,然後報警,[127]於是在開學前這位學生被警察抓捕,[128][129][130][131]結果發現這一事件是惡作劇,因為這位學生本就沒有武器炸藥,相片裏的所有東西全是玩具。[132]
2007年12月8日,一個來自澳大利亞墨爾本的20歲男子賈里德·威利斯被警方抓獲,之前他在4chan上寫「我想開槍打死很多人,一直到我被打死為止」。[133]但這位男子在調查時(判刑之前)就已死亡。[134]
2009年2月4日,在/b/版上有人寫在瑞典埃斯基爾斯蒂納會有校園槍擊案,[135]結果1250學生和50老師被疏散。[136]根據4chan給警察的IP位址調查之後,一位21歲男子被警方抓獲。據警方透露,嫌疑人當日所作一切全是玩笑,而警方也沒有發現任何證據能證明威脅是真實的。[137]
匿名者
編輯《巴爾的摩市報》指責4chan是匿名者的發源地,[13]美國《全國郵報》也認為匿名者跟4chan和一些IRC頻道有關係。[138]匿名者被廣泛報導跟黑客行動和公眾抗議有關係。根據匿名者的交往,4chan也跟Project Chanology—— 一個全世界反山達基教會(科學教)活動組織——有關聯。[13][139]
其他事件
編輯2012年2月17日,FBI以持有兒童色情物品的指控逮捕了紹斯菲爾德的一名男子賽迪斯·毛百萬克爾(Thaddeus McMichael)。[140]根據FBI的刑事指控,其所持有的部分違法兒童色情圖片是從/b/版取得的。[141]
2014年8月31日,100名歐美明星裸體相片由於iCloud系統安全受到損害而被洩露,大量相片被上載在4chan上。[142]
2017年2月,為了諷刺自由主義者,4chan上開始流行傳播「OK手勢代表白人至上主義」的謠言。後來該謠言越傳越大,導致西方大部分民眾都認為「OK手勢代表白人至上主義」是真實的[143],例如基督城清真寺槍擊案中的兇手在出庭時就做出OK手勢[144],而暴雪也在2019年4月就禁止OWL的粉絲在直播中做OK手勢[145]。
ISP封鎖
編輯2009年7月26日,美國AT&T於當日零時把img.4chan.org封鎖,4chan用戶當時認為AT&T在進行互聯網審查,表達大量敵意。[146][147]而在7月27日,AT&T發表聲明表示這件事是一個意外。[148]
2012年9月18日,4chan開始賣年票(4chan Pass),定價為一張20美元。[149]擁有年票的用戶發言時不必輸入reCAPTCHA驗證碼,且會被加入ISP禁言豁免名單(意指如該用戶使用的ISP在禁言名單內,用戶也一樣可以發言)。[150]
參見
編輯註釋
編輯- ^ 4chan的/a/版與/jp/版有站外的自動討論檔案,存檔網址為這裏 (Foolz)和這裏 (Warosu)。這些檔案網站全由版民自行建立,跟4chan的員工無關。許多4chan貼圖版存檔站使用基於Perl的開源軟件fuuka(Yotsuba archiver)或其衍生軟件抓取頁面進行存檔,如foolz存檔站所用即是基於PHP的fuuka衍生軟件FoOlFuuka。fuuka軟件起初是為easymodo檔案網站編寫的(此網站已停止執行);關於檔案網站的歷史,請看這裏。
- ^ 西方人喜歡用「x」代表未知事物。這源於法國哲學家和數學家勒內·笛卡爾喜歡用「x」代表未知數的習慣。科技名詞「X染色體」和「X射線」的命名由來與之相同。
參考文獻
編輯- ^ moot. Welcome. 4chan. 2003-10-01 [2008-08-02].
- ^ 4chan.org Site Info. Alexa Internet. [2018-03-16].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8-03-16).
- ^ 3.0 3.1 Sean Michaels. Taking the Rick. 倫敦: 衛報. 2008-03-19 [2008-07-24]. (原始內容存檔於2008-07-27) (英語).
- ^ 4.0 4.1 Nick Douglas. What The Hell Are 4chan, ED, Something Awful, And "b"?. Gawker. 2008-01-18 [2008-07-15]. (原始內容存檔於2008-07-24) (英語).
- ^ 5.0 5.1 Jamin Brophy-Warren. Modest Web Site Is Behind a Bevy of Memes. 華爾街日報. 2008-07-09 [2008-07-24]. (原始內容存檔於2008-08-29) (英語).
- ^ 6.0 6.1 Jerry Langton. Funny how `stupid' site is addictive. Toronto Star. 2007-09-22 [2008-07-16]. (原始內容存檔於2008-06-22) (英語).
- ^ Danny O'Brien. Tuning into innovation outside the confines of English-speaking web. 愛爾蘭時報. 2008-05-02 [2009-01-17].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2-02-26) (英語).
- ^ FAQ – What is 4chan?. 4chan. [2008-07-15].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2-02-26) (英語).
- ^ 9.0 9.1 9.2 9.3 9.4 西村博之, moot. 4chムート x ひろゆきのトークセッション「ソーシャルメディアってなぁに?」 (ID: 57271090). Niconico動畫. 2011年7月27日 [2012年3月17日].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4年8月31日) (日語).
- ^ 10.0 10.1 Dibbell, Julian. Radical Opacity. Technology Review. 2010-09-10 [2012-03-17].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2-04-30) (英語).
- ^ David Sarno. Rise and fall of the Googled swastika. 洛杉磯時報. 2008-07-12 [2008-07-14]. (原始內容存檔於2008-07-15) (英語).
- ^ 4chan.org — Site Information. Alexa. [2010-08-26]. (原始內容存檔於2009-03-29) (英語).
- ^ 13.0 13.1 13.2 13.3 Chris Landers. Serious Business. 巴爾的摩市報. 2008-03-02 [2008-07-13]. (原始內容存檔於2008-04-08) (英語).
- ^ FAQ – How do I post anonymously?. 4chan. [2008-07-16].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2-02-26) (英語).
- ^ FAQ – How do I use a "tripcode"?. 4chan. [2008-07-16].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2-02-26) (英語).
- ^ FAQ – Who is "Anonymous"?. 4chan. [2008-07-16].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2-02-26) (英語).
- ^ FAQ – What is a capcode?. 4chan. [2008-07-16].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2-02-26) (英語).
- ^ FAQ – What are "janitors"?. 4chan. [2009-01-12] (英語).
- ^ Web attack takes Anonymous activists offline. 英國廣播公司新聞. 2010-12-29 [2010-12-29].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0-12-30) (英語).
- ^ 20.0 20.1 20.2 moo. BEYOND ONE BILLION. 4chan News. 2012-08-06 (英語).
- ^ moot. JOINING THE FUTURE, ONE COMMIT AT A TIME. 4chan News. 2012-09-05 (英語).
- ^ Josh Constine. The Future Of Memes: 4chan Hits 22M Monthlies, Unveils New API. TechCrunch. 2012-09-05 [2012-09-06].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2-09-07) (英語).
- ^ Jessica Roy. 4Chan Emerges From Its Dark Corner of the Internet with a Faster API. Betabeat. 2012-09-05 [2012-09-06].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2-09-07) (英語).
- ^ moot. WebM support on 4chan. 4chan Blog (官方網誌). 2014-04-06 [2014-04-07].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4-04-06) (英語).
- ^ Christopher Poole Leaves 4chan. 國際財經時報. 2015-01-21 [2015-01-23].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5-01-23) (英語).
- ^ Mike Isaac. 4chan Message Board Sold to Founder of 2Channel, a Japanese Web Culture Pioneer. 紐約時報. 2015-09-21 [2015-09-2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7-05-01) (英語).
- ^ Lauren Orsini. How The 4chan Sale Returns The Controversial Forum To Its Anime Roots. 福布斯. 2015-09-21 [2015-09-22].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5-09-21) (英語).
- ^ Doug Bolton. Christopher 'Moot' Poole sells anarchic imageboard 4chan to 2channel owner Hiroyuki Nishimura. 獨立報. 2015-09-21 [2015-09-22].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5-09-22) (英語).
- ^ 29.0 29.1 29.2 Grossman, Lev. The Master of Memes. 時代 172 (3) (United States). 2008-07-09: 50–51 [2008-07-24]. (原始內容存檔於2008-07-24) (英語).
- ^ 30.0 30.1 Hesse, Monica. A Virtual Unknown; Meet 'Moot,' the Secretive Internet Celeb Who Still Lives With Mom. 華盛頓郵報. 2009-02-17: 23–24 [2009-04-16].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0-03-25) (英語).
- ^ moot - The 2009 TIME 100 Finalists. 時代. 2009-03-19 [2009-09-02]. (原始內容存檔於2009-05-25) (英語).
- ^ David Smith. The 20-year-old at heart of web's most anarchic and influential site. 倫敦: 觀察家報. 2008-07-20 [2008-07-20]. (原始內容存檔於2008-07-23) (英語).
- ^ Cohen, Stefanie. Grosses and ’Nets. 紐約郵報. 2009-02-22: 25 [2009-04-16]. (原始內容存檔於2009-04-23) (英語).
- ^ The World's Most Influential Person Is.... 時代. 2009-04-27 [2009-09-02].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3-08-26) (英語).
- ^ Heater, Brian. 4Chan Followers Hack Time's 'Influential' Poll. PC Magazine. 2009-04-27 [2009-04-27]. (原始內容存檔於2009-04-30) (英語).
- ^ Schonfeld, Erick. 4Chan Takes Over The Time 100. 華盛頓郵報. 2009-04-21 [2009-04-27].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2-11-10) (英語).
- ^ moot wins, Time Inc. loses « Music Machinery. Musicmachinery.com. 2009-04-27 [2009-09-02]. (原始內容存檔於2009-08-03) (英語).
- ^ Reddit Top Links. Marble Cake Also the Game [PIC]. BuzzFeed. [2009-09-02]. (原始內容存檔於2009-07-15) (英語).
- ^ Paraflows 09, Program for Saturday, Sep 12 2009. Paraflows.at. [2010-05-18].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1-05-11) (德語).
- ^ Herwig, Jana. Partial transcript: Moot on 4chan and why it works as a meme factory. Digiom Blog. 2010-04-06 [2010-04-07].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0-04-13) (英語).
- ^ TED2010 Program. TED大會. [2012-02-06].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1-07-13) (英語).
- ^ Fisher, Ken. 4chan's moot takes pro-anonymity to TED 2010. Ars Technica. 2010-02-11 [2010-02-12].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1-06-07) (英語).
- ^ 4chan founder: Anonymous speech is 'endangered' « SciTechBlog. CNN. 2010-02-12 [2010-02-12].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0-02-15) (英語).
- ^ Leal, Fred. Feio, sujo e surreal. O Estado de S. Paulo. 2010-04-19: L1 [2010-04-25].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0-09-09) (葡萄牙語).
- ^ Jamieson, Alastair. Sarah Palin hacker trial provides 'lolz' courtesy of 4chan founder. 每日電訊報 (倫敦). 2010-08-11 [2012-03-17].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0-08-16) (英語).
- ^ 46.0 46.1 46.2 Transcript of Chris Poole before the Honorable Thomas W. Phillips on April 22, 2010 (PDF). 美國訴大衛·科勒爾案,美國地方法院田納西州東區北科. 2010-04-22 [2011-10-29]. (原始內容 (PDF)存檔於2010-08-20) (英語).
- ^ 47.0 47.1 47.2 47.3 47.4 4chan rules: Image Boards. 4chan (英語).
- ^ Log Horizon Creator Holds Q&A on 4Chan's /a/ Board. Anime News Network. 2013-12-08 [2020-09-24].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7-07-31) (英語).
- ^ "Log Horizon" Author Returns to 4Chan. Crunchyroll. 2013-12-08 [2015-09-16].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5-04-16) (英語).
- ^ Sorgatz, Rex. An Interview With The Founder of 4chan. Fimoculous.com. 2009-02-18 [2009-05-18]. (原始內容存檔於2009-07-10) (英語).
- ^ moot. /b/. 4chan. 2008-07-11 [2008-07-14].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3-06-30) (英語).
- ^ 4chan — Rules – /b/ - Random. 4chan. [2006-08-18] (英語).
- ^ 53.0 53.1 53.2 Schwartz, Mattathias. The Trolls Among Us. 紐約時報. 2008-08-03: 24 [2009-01-1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8-07-07) (英語).
- ^ 54.0 54.1 Julian Dibbell. Mutilated Furries, Flying Phalluses: Put the Blame on Griefers. 連線. 2008-01-18 [2008-01-18]. (原始內容存檔於2008-07-08) (英語).
- ^ Jonathan Kay. You'll miss us when we're gone. National Post. 2008-08-06 [2008-08-06].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2-09-05) (英語).
- ^ Jeffries, Adrianne. From the Creator of 4chan Comes the More Mature Canvas. 紐約觀察家. 2011-01-31 [2011-02-07].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1-02-04) (英語).
- ^ moot !Ep8pui8Vw2. Introducing /vg/ - Video Game Generals. 4chan /v/ (檔案在foolz). 2012-02-16 [2012-08-17].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2-03-04) (英語).
- ^ Spencer Hart. Everything You Need to Know About the Rickroll – The Internet's Favourite Prank. Gizmodo. 2015-02-06 [2015-09-16].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5-09-08) (英語).
May 2007 brought the first known instance of 'Rickrolling'. In 4chan's video game forum, /v/, a user posted a mirror-link to the first Grand Theft Auto IV trailer
- ^ Johannah King-Slutzky. The Secret of the Bro. The Awl. 2015-02-20 [2015-09-16].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5-09-07) (英語).
The brofist was eventually popularized on /v/, 4Chan’s videogames sub, where... people say the phrase 『PUT UP YOUR BROFIST.』 to act like they have a 『network』 of friends
- ^ Erik Kain. GamerGate: A Closer Look At The Controversy Sweeping Video Games. 福布斯. 2014-09-04 [2015-09-16].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4-09-05) (英語).
- ^ Chen, Adrian. Gamergate Supporters Partied at a Strip Club This Weekend. 紐約雜誌. 2014-10-27 [2015-09-16].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4-11-01) (英語).
- ^ 4chan’s Project Pokémon Sage and Why You Should Be Playing It. DualShockers. 2014-06-25 [2014-07-0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4-06-29) (英語).
- ^ moot !Ep8pui8Vw2. RE: /a/ vs. /jp/ (Screencap of /a/ post No.9743814). 2008-02-20 [2012-06-02].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2-07-14).
- ^ Anonymous ## Mod (4chan管理員). No.9549154 - /jp/ ("The new guidelines of what is acceptable on /jp/" sticky). 4chan (檔案在foolz). 2012-08-10 (英語).[永久失效連結] (warosu檔案)
- ^ /jp/ Guidelines. [2012-03-17].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2-03-17) (英語).
- ^ 66.0 66.1 moot. Why were /r9k/ and /new/ removed?. 2011-01-19 [2012-03-20].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1-08-20) (英語).
- ^ moot !Ep8pui8Vw2. Welcome back, robots. 4chan /r9k/. (WebCite archive). 2011-10-23 [2012-03-20].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2-12-11) (英語).
- ^ Absolutely everything you need to know to understand 4chan, the Internet’s own bogeyman. 華盛頓郵報. 2014-09-25 [2015-07-17].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5-07-22) (英語).
- ^ 69.0 69.1 Dylann Roof, 4chan, and the New Online Racism. The Daily Beast. 2015-06-29 [2015-07-17].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5-07-15) (英語).
- ^ 70.0 70.1 #EndFathersDay is the work of 4chan, not feminists. The Daily Dot. 2014-10-08 [2015-07-17].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5-06-29) (英語).
- ^ 4chan Trolls Take Over Electronic Billboard, Racism Ensues. Vocativ. 2014-12-07 [2015-07-17].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8-01-11) (英語).
- ^ White Supremacist Claims to Have Hacked Trayvon Martin’s Email, Social Media Accounts. 紐約客. 2012-03-29 [2015-07-17].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5-07-22) (英語).
- ^ Bloggers Cherry-Pick From Social Media to Cast Trayvon Martin as a Menace. 紐約時報. 2012-03-29 [2015-07-17].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5-09-11) (英語).
- ^ What the Internet's Most Infamous Trolls Tell Us About Online Feminism. Vice媒體. 2014-06-20 [2015-07-17].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6-12-31) (英語).
- ^ Trolls Are Paying Twitter to Promote Hate Speech — And There's Nothing Stopping Them. Mic. 2015-05-20 [2015-07-17].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5-07-21) (英語).
- ^ Stryker, Cole. Epic Win for Anonymous: How 4chan's Army Conquered the Web. 紐約: The Overlook Press. 2011 [2015-09-16]. ISBN 9781590207383.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5-09-23) (英語).
- ^ moot. WAHO!. 4chan. 2003-09-10 [2011-10-29] (英語).
- ^ moot. UPDATE. 4chan. 2003-08-11 [2011-10-29] (英語).
- ^ 4chan history. Jonathan's Reference Pages (英語).
- ^ 4Chan's Moot writes rare update after billionth post, opens new /q/ board for site discussion. The Verge. 2012-08-06 [2013-10-02].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3-10-04) (英語).
- ^ 4chan. Everything Shii Knows. [2015-09-10].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5-12-20) (英語).
- ^ The Biggest Little Internet Hoax on Wheels Hits Mainstream. 霍士新聞頻道. 2008-04-22 [2008-04-22]. (原始內容存檔於2008-04-22) (英語).
- ^ Rick Roll related Google Trends. Google Trends. Google. [2008-04-03].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1-04-22).
- ^ Williams, Andy. You've been tRicked. Wigan Today. Johnston Press Digital Publishing. 2007-06-16 [2008-04-0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2-08-26) (英語).
- ^ David Sarno. Web Scout exclusive! Rick Astley, king of the 'Rickroll,' talks about his song's second coming. 洛杉磯時報. 2008-05-25 [2008-07-24]. (原始內容存檔於2008-03-26) (英語).
- ^ Ricketson, Matthew. YouTube research shows picture is changing rapidly. 世紀報 (墨爾本). 2008-07-16 [2008-07-16]. (原始內容存檔於2008-07-20) (英語).
- ^ Mathew Ingram. Who is Tay Zonday?. 環球郵報. 2007-08-15 [2008-07-14].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3-05-18) (英語).
- ^ Garth Montgomery. Chocolate Rain goes huge. 每日電訊報 (news.com.au). 2007-08-01 [2008-07-14] (英語).
- ^ Kelly, Jon. The strange virtual world of 4chan. 英國廣播公司新聞. 2010-08-31 [2010-09-13].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2-07-06) (英語).
- ^ Wojciech Orliński. Wyniosłe lol zaborców, czyli Polandball. Gazeta Wyborcza. 2010-01-16 [2012-03-25].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2-01-01) (波蘭語).
- ^ 没看过暴走漫画,你就OUT了!. 鳳凰網. 2012-05-12 [2013-10-02].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3-10-05) (中文(中國大陸)).
- ^ Last School Days Episode Preempted by Real-Life Crime. Anime News Network. 2007-09-20 [2012-04-08]. (原始內容存檔於2008-11-19) (英語).
- ^ Nice boat. Hatena. [2012-04-08].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0-12-18) (日語).
- ^ Nice Boat.. Know Your Meme. [2012-01-10].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1-12-29) (英語).
- ^ The SCP Foundation contains and reports on the horrors of the Internet. The Daily Dot. 2014-01-09 [2018-10-30].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8-10-22) (美國英語).
- ^ Cha, Ariana Eunjung. 4chan users seize Internet's power for mass disruptions. 華盛頓郵報. 2010-08-10 [2010-08-10].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2-11-11) (英語).
- ^ Harold C. "Hal" Turner v. 4chan.org. Justia 聯邦地區法庭檔案. 2007-01-19 [2008-07-14]. (原始內容存檔於2008-04-20) (英語).
- ^ FOX 11 Investigates: 'Anonymous'. MyFOX Los Angeles. KTTV (霍士廣播公司). 2007-07-26 [2007-08-1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08-05-22) (英語).
- ^ Ted Bridis. Hackers claim break-in to Palin's e-mail account. 美聯社. 2008-09-17 [2008-09-17].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6-03-08) (英語).
- ^ Tom Phillips. Sarah Palin's email gets hacked. Metro (英國報紙). 2008-09-17 [2008-09-17]. (原始內容存檔於2008-09-20) (英語).
- ^ M. J. Stephey. Sarah Palin's E-mail Hacked. 時代. 2008-09-17 [2008-09-17]. (原始內容存檔於2008-09-19) (英語).
- ^ David Sarno. 4Chan's half-hack of Palin's email goes awry. 洛杉磯時報. 2008-09-17 [2008-09-17]. (原始內容存檔於2009-02-07) (英語).
- ^ Steve Bosak. Suspect Nabbed in Palin E-mail Hack. NewsFactor. 2008-09-20 [2008-09-2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09-05-04) (英語).
- ^ Sandoval, Greg. Who's to blame for spreading phony Jobs story?. CNET新聞. 2008-10-04 [2009-01-1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09-07-28) (英語).
- ^ Cheng, Jacqui. Friday Apple links: Steve Jobs still not dead edition. Ars Technica. 2008-10-03 [2009-01-1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08-12-09) (英語).
- ^ 網上示威 攻擊唱片業協會. 東方日報. 2010年9月22日 [2012年9月2日].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6年3月5日) (中文(香港)).
- ^ Singh, Divyesh. Bollywood hiring cyber hitmen to combat piracy. Daily News & Analysis. 2010-09-05 [2012-09-02].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2-01-25) (英語).
- ^ Saetang, David. RIAA, MPAA Websites Pummeled By 4chan’s Wrath. PC World. 2010-09-20 [2011-10-29].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1-11-13) (英語).
- ^ 4chan Attack Brings Down MPAA Website. Gawker. 2010-09-18 [2011-10-29].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2-01-22) (英語).
- ^ 110.0 110.1 被外国网友发不雅照 喜多村英梨宣布停用推特. 新浪網. 2012年9月1日 [2013-10-02].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3-10-05) (中文(中國大陸)).
- ^ Anime Practical Joke Goes Over The Line And Incites Mass Flaming. Kotaku. 2012-08-30 [2013-10-02].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2-09-02) (英語).
- ^ GamerGate: Misogyny or corruption in the gaming community?. 半島電視台. 2014-09-03 [2014-09-07].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4-09-07) (英語).
- ^ How Zoe Quinn Screwed Her Way Through The Video Game Industry. Return of Kings. 2014-08-21 [2014-09-07].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4-09-07) (英語).
- ^ No, Zoe Quinn's Sexual Affairs Aren't a "Private Matter". Talking Ship. 2014-08-19 [2014-09-07].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4-09-06) (英語).
- ^ The Zoe Quinn Controversy: Just the Facts. 8CN. 2014-08-19 [2014-09-07].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4-09-07) (英語).
- ^ Exclusive: 4Chan and Quinn Respond to Gamergate Chat Logs. The Escapist. 2014-09-07 [2014-09-07].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4-09-10) (英語).
- ^ Gamergate: the community is eating itself but there should be room for all. 衛報. 2014-09-03 [2014-09-07].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4-09-16) (英語).
- ^ 4chan hacks and doxes Zoe Quinn's biggest supporter. The Daily Dot. 2014-08-22 [2014-09-07].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4-10-06) (英語).
- ^ Zoe Quinn, Phil Fish and the Great Social Justice Swindle. Matt Forney. 2014-08-25 (英語).[永久失效連結]
- ^ Phil Fish and Polytron allegedly doxxed. Continue Play. 2014-08-22 [2014-09-07].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4-09-07) (英語).
- ^ Chris Dolmetsch, David Voreacos. Wisconsin Man Is Charged in Fake NFL Stadium Threats. 彭博新聞社. 2006-10-20 [2006-10-20].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2-02-26) (英語).
- ^ Roy Mark. Man Charged in Internet Bomb Threats. InternetNews.com. 2006-10-20 [2008-07-24]. (原始內容存檔於2008-09-29) (英語).
- ^ Pierre Thomas. NFL Stadium Threat: Officials Skeptical But Issue Warning. ABC新聞. 2006-10-16 [2008-07-2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08-10-13) (英語).
- ^ Ronald Smothers. Man, 20, Arrested in Stadium Threat Hoax. 紐約時報. 2006-10-20 [2007-07-27].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1-05-12) (英語).
- ^ Sharon Gaudin. Man gets six months for posting terror threat online. Computerworld. 2008-06-16 [2008-07-2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2-10-12) (英語).
- ^ 4chanarchive — Thread 39101047. 4chanarchive.com. 2007-09-11 [2008-01-18]. (原始內容存檔於2008-01-05) (英語).
- ^ 4chanarchive — Thread 39168208. 4chanarchive.com. 2007-09-11 [2008-01-18]. (原始內容存檔於2008-02-21) (英語).
- ^ Pflugerville Student Arrested After Posting Bomb Threats. KXAN-TV. 2007-09-12 [2008-01-18]. (原始內容存檔於2007-10-11) (英語).
- ^ Police Investigate Bomb Threat at Pflugerville High School. 霍士廣播公司. 2007-09-11 [2008-01-18]. (原始內容存檔於2008-04-10) (英語).
- ^ Teen arrested for threatening to blow up school. Twean News Channel of Austin, L.P. d.b.a. News 8 Austin. 2007-09-11 [2012-02-06].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2-06-24) (英語).
- ^ Juvenile arrested in Pflugerville H.S. bomb threat. KVUE. 2007-09-11 [2008-01-18]. (原始內容存檔於2008-01-06) (英語).
- ^ Letter from Pflugerville Highschool. Pflugerville High School. [2008-09-11] (英語).[永久失效連結]
- ^ Hudson, Fiona; Houlihan, Liam. Student faces jail over online joke. Herald Sun (新聞集團). 2007-12-09 [2008-07-14]. (原始內容存檔於2008-01-06) (英語).
- ^ Shaun Davies. Mall massacre hoax accused dies. ninemsn. 2008-07-31 [2008-07-3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08-08-05) (英語).
- ^ Sivesson, Sara. Hemsidan som chockar "vuxen-Sverige". realtid.se (Alternativ Media Stockholm AB). 2009-02-04 [2009-02-04]. (原始內容存檔於2009-02-06) (瑞典語).
- ^ Sæby, Inger-Marit. Svensk skole evakueres etter trusler. Verdens Gang. 2009-02-04 [2009-02-04]. (原始內容存檔於2009-02-05) (挪威語).
- ^ Young man arrested over school threat. The Local / Tidningarnas Telegrambyrå. 2009-02-04 [2009-02-04]. (原始內容存檔於2009-02-05) (英語).
- ^ David George-Cosh. Online group declares war on Scientology. National Post. 2008-01-25 [2008-07-13]. (原始內容存檔於2008-06-03) (英語).
- ^ Parmy Olson. 4Chan创始人:悼念死去的“互联网文化”. 福布斯中文網. 2012-12-21 [2013-07-14].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3-08-27) (中文(中國大陸)).
- ^ Tresa Baldas. Man, 21, posts bond in child porn case over Facebook postings. Detroit Free Press. 2012-03-02 [2012-09-02].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2-06-12) (英語).
- ^ 刑事申訴, United States of America v. THADDEUS LEWIS MCMICHAEL (PDF). (案件卷宗 1, 2), 美國地方法院密歇根東區 (9頁), 2012-02-29 備案
- ^ Jennifer Lawrence, Kate Upton, Ariana Grande Among Celebrities Exposed in Massive Nude Photo Leak. 綜藝. [2014-09-03].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4-09-03) (英語).
- ^ 新西兰枪击案犯打“白人至上”手势,该赖特朗普?. new.qq.com. [2019-04-1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9-04-11).
- ^ 網易. 新西兰枪击案嫌犯比. news.163.com. 2019-03-16 [2019-04-1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9-04-11).
- ^ 《鬥陣特攻》不准比「OK」!官方禁止OWL粉絲使用白人至上手勢 | 電競. 新頭殼 Newtalk. 2019-04-06 [2019-04-1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9-04-11) (中文(臺灣)).
- ^ Jason Kincaid. AT&T Reportedly Blocks 4chan. This Is Going To Get Ugly.. Tech Crunch. 2009-07-26 [2012-03-17].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3-10-23) (英語).
- ^ AT&T Blocking Access to Portions of 4chan (Updated Again). Christopher Price. CentralGadget. 2006-07-26 [2006-07-26]. (原始內容存檔於2009-08-07) (英語).
- ^ AT&T Confirms 4chan Block After DoS Attack. Chloe Albanesius. PC Magazine. 2009-07-27 [2009-07-27].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0-08-22) (英語).
- ^ moot. IF ONLY IT GREW ON TREES. 4chan News. 2012-09-18 (英語).
- ^ moot. 4CHAN PASS. 4chan News. 2012-09-28 (英語).
外部連結
編輯- 4chan網站
- catalog.neet.tv (4chan貼圖版目錄)(頁面存檔備份,存於互聯網檔案館)
- archive.moe檔案
- 4chan X 用戶指令碼(頁面存檔備份,存於互聯網檔案館) (支援Google Chrome,Firefox與Opera)
- 其他檔案(Yotsuba archiv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