討論:康熙

由Jimmy-bot在話題為什麼康熙重定向到康熙帝?上作出的最新留言:7 年前
          本條目頁依照頁面品質評定標準被評為小作品級
本條目頁屬於下列維基專題範疇:
年號專題 (獲評小作品級高重要度
本條目頁屬於年號專題範疇,該專題旨在改善中文維基百科年號類內容。如果您有意參與,請瀏覽專題主頁、參與討論,並完成相應的開放性任務。
 小作品級小作品  根據專題品質評級標準,本條目頁已評為小作品級
   根據專題重要度評級標準,本條目已評為高重要度

條目名

編輯

是否應該按照常用性移動到康熙 (年號),而將此恢復為重定向。在現代中文中,無特定語境提及的「康熙」基本肯定是指康熙帝、康熙朝,而不是康熙几几年。—Msuker (留言) 2009年3月29日 (日) 09:25 (UTC)回覆

完成。--風中的刀劍2016年12月1日 (四) 14:18 (UTC)回覆

如何可以區分的第一個和最後一年的政府康熙時代的每個其他?

編輯

康熙 元年 .................

公元 1662年 .................

干支 壬寅.................

.

.

.

康熙 六十一年

公元 1722年

干支 壬寅--Dudy001 (留言) 2011年11月27日 (日) 17:28 (UTC)回覆

上壬寅? - 下壬寅?--Dudy001 (留言) 2011年11月27日 (日) 17:41 (UTC)回覆

建議改名:「康熙 (年號)」→「康熙」

編輯

康熙 (年號)」 → 「康熙」:年號 ( "XX" 兩個字) 與皇帝本身不能等同, 長期沒有回應的討論不代表默認共識, 用戶user:風中的刀劍於本年12月1日作出的移動, 已脫離原有的 "皇帝/年號" 統一格式 (如 雍正帝/雍正 以及 乾隆帝/乾隆 等等).--Gzyeah留言2016年12月21日 (三) 06:36 (UTC)回覆

(+)支持移回。——蘇州宇文宙武的主頁 ♨留言 ☎交友 ★貢獻 2016年12月21日 (三) 07:30 (UTC)回覆
(+)支持將康熙 (年號)移動至康熙。-游蛇脫殼/克勞 2016年12月21日 (三) 08:48 (UTC)回覆
讀者搜尋「康熙」這兩個字,大多數情況是想看康熙帝這個人,還是想去查這個年號?相信你們都會回答前者。既然如此,我們就應當讓「康熙」這個頁面展示康熙帝的信息,即重定向到「康熙帝」。「康熙」重定向到「康熙帝」只能表示這兩個詞有關,不一定表示二者等同,更何況「康熙帝」可以簡稱「康熙」,完全符合重定向規則。PS:別人討論頁留言,放了六年都沒人反對,真有人動手就着急了:P--風中的刀劍2016年12月23日 (五) 10:21 (UTC)回覆
關鍵是如果這個維持許多類似條目就都要移動,需要統一達成共識--淺藍雪 2016年12月24日 (六) 11:45 (UTC)回覆
@淺藍雪,那就先移回去吧,反正也耗不過fans……--風中的刀劍2016年12月25日 (日) 09:54 (UTC)回覆
(:)回應:嚴格來講,「康熙皇帝」或者「康熙帝」僅為後人對於使用「康熙」這個年號的大清國皇帝的一個慣稱,並非出自皇帝本名,而皇帝本人也只有自稱為「朕」、「寡人」,或在對話上直接忽略第一人稱,並沒有糊塗到以年號作為個人暱稱的現象。現代社會有很多將錯就錯的謬誤做法,而閣下所提的「讀者搜尋康熙這兩個字,大多數情況是想看康熙帝這個人」便是一例,此類邏輯也確實在影視娛樂產業的衝擊下應運而生。但這不代表維基百科就要跟風下去,畢竟還是要遵循客觀事實,在概念上做到黑白分明。Gzyeah留言2016年12月25日 (日) 05:06 (UTC)回覆
(~)補充:百科知識需要深化演進,所以請不要冒然為讀者預設立場、影響中立性,多謝。Gzyeah留言2016年12月25日 (日) 06:03 (UTC)回覆
「康熙」兩個字在學術上指年號,這是客觀事實,「很多人『誤用』康熙兩個字」,這也可以是客觀事實,維基百科要反應的是後一類事實。維基百科不是歷史專題百科,學術內外的用法都要算進去,因此「康熙」這個詞有年號和皇帝兩種意思。WP:DPAGES指出「如該名稱明顯地有一個解釋非常重要及常用,而其他解釋只屬較窄的範疇及較少人知道,那麼我們應讓該名稱成為該主要解釋的條目名稱」。顯然皇帝的含義非常重要且常用,而年號的解釋更多屬於歷史研究範疇,因此「康熙」條目應該被皇帝的含義佔據。至於皇帝條目用不用「康熙」兩個字做標題,是叫康熙帝還是叫玄燁,我想一般讀者會尊重你們歷史研究者的意見的。--風中的刀劍2016年12月25日 (日) 09:30 (UTC)回覆
問題是誰符合「讀者搜尋○○這兩個字,大多數情況是想看○○帝這個人」?雍正乾隆顯然是符合的,天順成化隆慶泰昌顯然是不符合的,但是順治嘉慶道光咸豐呢?嘉靖萬曆崇禎呢?好像符合又好像不符合,這該怎麼辦?-游蛇脫殼/克勞 2016年12月25日 (日) 10:48 (UTC)回覆
個案討論?--風中的刀劍2016年12月25日 (日) 11:36 (UTC)回覆
(*)提醒:閣下可以參考user:Dirrival於2009年在移動請求「Talk:康熙帝#康熙帝 to 康熙」中的意見。--Gzyeah留言2016年12月26日 (一) 00:22 (UTC)回覆
我知道康熙皇帝學術上不能叫「康熙」,所以條目也沒叫「康熙」不是麼?我的意思就是重定向要考慮非學術用法,六合塔這種錯字都能重定向了,更何況康熙?。--風中的刀劍2016年12月27日 (二) 04:43 (UTC)回覆
您這麼堅持,何不把雍正乾隆也重定向到雍正帝、乾隆帝,看有沒有人反對?-游蛇脫殼/克勞 2016年12月27日 (二) 05:20 (UTC)回覆
(:)回應:可惜這裏討論的並非{{錯字重定向}},而是「康熙」一詞的用法、含意與指代問題。--Gzyeah留言2016年12月27日 (二) 05:25 (UTC)回覆
(~)補充:「康熙帝」中的「帝」,從另一個角度來說,就是對應於「康熙」所作出的WP:消歧義。--Gzyeah留言2016年12月27日 (二) 05:29 (UTC)回覆
@克勞棣,雍正乾隆都一個道理。@Gzyeah,我在說重定向要考量非學術領域的用法,你卻一直在和我討論學術上該怎麼說,而重定向不是給條目命名。消歧義的問題我上面就說了,WP:DPAGES指出,「如該名稱明顯地有一個解釋非常重要及常用,而其他解釋只屬較窄的範疇及較少人知道,那麼我們應讓該名稱成為該主要解釋的條目名稱」,表示年號的那個意思只屬於學術領域的窄範疇。--風中的刀劍留言2016年12月27日 (二) 07:12 (UTC)回覆
那您就把雍正乾隆也改掉啊!-游蛇脫殼/克勞 2016年12月27日 (二) 07:21 (UTC)回覆
(:)回應:這個「非常重要及常用」的解釋,就是有史書記載和印證的年號性質,而不是看完「戲說XX (電視劇)」、「XX皇帝 (小說)」之後產生的聯想偏差。此外,既然您堅持將錯就錯,倘若真的把相關條目名和其它內容對應連結,全部換成「XX (年號)」的形式,其修訂工程與影響之浩大,不知閣下是否有曾考慮斟酌過呢?請指教。--Gzyeah留言2016年12月28日 (三) 01:06 (UTC)回覆
(:)回應:也不算太浩大,也只有明清兩朝的皇帝可以這樣弄。-游蛇脫殼/克勞 2016年12月28日 (三) 04:13 (UTC)回覆

為什麼康熙重定向到康熙帝?

編輯

為什麼康熙重定向到康熙帝?然後另外弄一個康熙 (年號)

乾隆雍正也沒重定向到乾隆帝、雍正帝阿!人物是人物,年號是年號,條目頂部已有提示,應該不會搞混。-游蛇脫殼/克勞 2016年12月14日 (三) 03:28 (UTC)回覆

確實無意義,要找康熙皇帝的人從年號也可連過去---Koala0090留言2016年12月14日 (三) 14:08 (UTC)回覆
還有沒有人對此有意見的?或是能幫忙移動的?謝謝!-游蛇脫殼/克勞 2016年12月20日 (二) 09:13 (UTC)回覆
@克勞棣Koala0090:已調整原有重定向, 並於討論頁提出退回原名之移動請求. 先前的改動出自user:風中的刀劍之手.--Gzyeah留言2016年12月21日 (三) 06:55 (UTC)回覆
返回 "康熙" 頁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