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國璽

古代中國皇帝玉璽,被視為皇權象徵。

傳國璽傳國玉璽,作為中國皇帝信物的玉璽,亦被歷代視為正統皇權的象徵。其方圓四寸,上紐交五龍,相傳由和氏璧所雕成(一說是藍田玉),根據記載和流傳的拓片,玉璽字跡有「受命於天,既壽永昌」、「受命於天,既壽且康」以及「受(昊)天之命,皇帝壽昌」三種說法。

「受命於天,既壽永昌」想像圖,出自元陶宗儀南村輟耕錄》卷二十六「傳國璽」條所載的「蔡仲平本」

歷史

編輯

秦漢

編輯

秦以前,民眾喜歡用金屬玉石雕刻為私人印信,按照個人喜好通常都有龍或者是虎作為裝飾。秦以後,政府禁止皇帝以外的人以金玉作為私人印信,皇帝所用的印信被稱為「璽」。前221年,秦始皇滅六國統一中國後製成傳國璽,替代遺失的「九鼎」作為天子的象徵,[1]又命丞相李斯在傳國璽(一說是藍田玉)上寫八個鳥蟲篆字,有「受命於天,既壽永昌」、「受命於天,既壽且康」以及「受天之命,皇帝壽昌」三種說法,由玉工孫壽刻於其上,又稱之為「天子璽」。北魏時崔浩開始將秦始皇所琢傳國和氏璧聯繫起來。秦二世死後,秦王子嬰將傳國璽獻於漢高祖劉邦。王莽後,向孝元皇太后逼索玉璽,皇太后大怒,擲玉璽於地,摔崩一角,王莽命人以黃金鑲補,儘管手藝精巧,但玉璽終究留下缺角之痕。王莽敗亡後,玉璽落入更始帝劉玄手中,後來劉玄被赤眉軍打敗,玉璽落入劉盆子之手,後赤眉兵敗,獻璽於漢光武帝劉秀處。[2]

漢末三國

編輯
 
周曰校插圖版《三國志通俗演義》中的孫堅、袁紹爭奪玉璽

東漢末年各路諸侯討伐董卓時,爆發討伐董卓之戰孫堅軍率先攻入洛陽城,《後漢書》、《山陽公載記》、《吳書》、《資治通鑑》皆記載孫堅軍進入洛陽後獲取傳國璽[3],但後來被袁術奪取,作為稱帝的憑據[4],袁術死後被荊州刺史徐璆攜璽至許昌,當時曹操漢獻帝挾天子以令諸侯,至此玉璽得以重歸漢室[5]虞溥裴松之認為孫堅發現傳國璽之事為假。虞溥在其著作《江表傳》中表示,根據《漢獻帝起居注》的文字「天子從河上還,得六玉璽於閣上」,說明玉璽又回到漢朝皇帝手中,另外太康初年孫皓晉朝投降時交出的是六枚金璽,沒有玉璽,表明孫堅發現傳國璽這件事是假的[6][7][8];裴松之也認為從孫皓投降未有玉璽一事可看出孫堅獲得傳國璽一事為假,還認為孫堅在反董義軍中最有忠烈之稱,若得傳國璽而潛匿不言,則為陰懷異志,怎麼能稱得上忠臣[9]虞喜趙一清則支持孫堅發現傳國璽,虞喜《志林》認為天子六璽和傳國璽並不是一個概念,傳國璽不在六璽之列,皇帝平時使用六璽辦公,並不使用傳國璽[10];趙一清批駁裴松之忽視了范曄《後漢書》中徐璆盜袁術傳國璽獻給曹操一事,還以吳亡不見傳國璽為由反駁是得其一而忘其二[11]。但不論如何最終傳國璽仍從漢室手中傳給曹魏,之後西晉篡魏使玉璽歸晉。

兩晉與南北朝

編輯

西晉以後傳國璽的下落有多種說法:

  1. 西晉永嘉之亂後,晉懷帝被俘虜,玉璽歸前趙後趙石勒滅前趙得此璽;其字跡為「受天之命,皇帝壽昌」,後於玉璽右側加刻「天命石氏」,並於五胡處流傳,最後傳到冉魏[12]。冉魏因戰禍求乞東晉軍救援,玉璽又歸於東晉。東晉時從五胡處奪回後便流傳於南朝[13]
  2. 前秦苻堅姚萇所殺時,玉璽被苻堅所埋藏。
  3. 北魏太武帝時於泥像中找到二方玉璽,字跡皆為「受命於天,既壽永昌」,其中一方旁邊還加註「魏所受漢傳國璽」[14]
  4. 北齊侯景敗亡後輾轉得到他在南朝梁所奪取的「受命於天,旣壽永昌」玉璽[15]

隋唐五代

編輯

隋朝統一後,傳國璽為隋朝所承襲[16]。後來隋煬帝楊廣被殺於江都,蕭皇后帶玉璽逃入漠北突厥處。唐貞觀四年(630年),李靖率軍討伐突厥,同年,蕭皇后與隋煬帝之孫楊政道背返歸中原,傳國璽歸到唐朝,至五代十國之後失去蹤影。

玉璽失蹤

編輯

有關玉璽的失蹤之說,現時有多種說法:

  1. 五代十國後唐末帝李從珂自焚之時失蹤。
  2. 五代十國後晉出帝遼太宗在公元946年俘虜時丟失。
  3. 遼朝保大二年(1122年),遼天祚帝遺失傳國璽於桑乾河[17]
  4. 宋哲宗時,曾有人宣稱發現了傳國璽,送至朝廷,直到靖康元年(1126年),靖康之禍徽宗欽宗被俘虜,金兵攻破大梁,「傳國璽」也被金兵掠走,從此銷聲匿跡。
  5. 元朝記錄曾獲宋金之玉璽,元順帝逃回漠北時失蹤。據傳被後金獲得,然而根據清朝史料記錄,其獲得的並非秦傳國璽而是來歷不明的「制誥之寶」[18][19],元編《遼史》也不支持此說法[20],且清乾隆皇帝也否認自蒙古得到的是真正的傳國璽。

明軍攻入元大都,「俘獲諸王子6人,玉璽兩枚,元成宗玉璽一枚,元朝共11個皇帝,其它皇帝玉璽均沒有繳獲。」 據《二十五史綱鑒》載:公元1370年5月,明軍橫掃塞北直搗應昌之時,繳獲元順帝出逃所帶到漠北的一批珠寶,但其中既沒有元朝諸帝的玉璽,亦沒有傳國璽。

由於傳國璽下落不明,兩朝均沒有傳國璽。是故明朝開國時,明太祖朱元璋有三件憾事,其中首件就是「少傳國之璽」[21]

再現傳聞

編輯

北宋紹聖三年時,農夫段義宣稱無意間發現了疑似傳國璽的玉印,經十三位大學士依據前朝記載多方考證,認定是始皇帝所制傳國璽,但是朝野不少有識之士懷疑它的真偽。靖康之亂時,金兵進入汴京,這塊「傳國璽」也消失無蹤。

弘治十三年,陝西巡撫熊翀進獻白玉璽一方,書小篆「受命於天,既壽永昌」。禮部尚書傅瀚奏曰其不合《輟耕錄》所載傳國璽受命寶,且人君治天下以德不以璽,高皇亦足以為一代受命之符而垂法萬世,請不用此印。明孝宗從其言,藏而不用。

崇禎八年,多爾袞出兵征服察哈爾蒙古,最後蘇泰太后持璽出迎並投降,被投降後金的漢臣孔有德耿仲明等人吹捧為所謂的「傳國璽」[22],次年皇太極據此稱帝,但事實上這方常見於皇太極聖旨的寶璽,其印文是小篆文「制誥之寶」[23][24],並非《輟耕錄》所載之鳥蟲篆文「受命於天,既壽永昌」傳國璽受命寶,也非元朝常用的疊篆印璽,僅是標榜身份正統性的政治操作,此印於乾隆朝廢而不用,但後又寶於盛京鳳凰樓,為盛京十寶之一。

乾隆三年,督河高斌進獻碧玉璽一方,書鳥蟲篆字「受命於天,既壽永昌」,雕刻古澤可愛,頗有秦漢古意,與《輟耕錄》所載傳國璽受命寶也頗為吻合。然而清高宗認為其材質並非玉質,且推定其應不是秦代流傳下來的傳國璽,只是好事者仿古所作,並表示「即使尚存之物,何得與本朝傳寶同貯,於義未當」,僅當作玩物而未用作國寶。[25]

印文

編輯

元代陶宗儀南村輟耕錄》的卷二十六中,刊載了三種版本的傳國璽印文及璽印的螭鈕,流傳十分廣泛:

相關文學作品

編輯
  • 《斧聲燭影》,吳蔚著,中國民主法制出版社
  • 《和氏璧》,吳蔚著,中國民主法制出版社
  • 《鄭成功密碼》,張國立着,讀癮出版社

參考文獻

編輯
  1. ^ 学者称破解千古之谜:和氏璧是超级裸钻无关玉玺——中新网. www.chinanews.com.cn. [2023-11-15].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3-11-15). 
  2. ^ 文獻通考》卷一百十五·王禮考十:秦以印稱璽,以玉,不通臣下,用制乘輿六璽:曰「皇帝行璽」、「皇帝之璽」、「皇帝信璽」、「天子行璽」、「天子之璽」、「天子信璽」。又始皇得藍田白玉為璽,螭虎鈕,文曰「受天之命,皇帝壽昌。」;《文獻通考》卷一百十五·王禮考十引注衛宏曰:秦前民皆佩綬、金、玉、銀、銅、犀、象為方寸璽,各服所好。秦以來天子獨稱璽,又以玉,群下莫得用。其玉出藍田山,題李斯書,其文曰「受命於天,既壽永昌。」高祖入咸陽,秦王子嬰以璽降,其璽乃始皇藍田玉璽、螭獸鈕,在六璽之外。帝既誅項籍,即天子位,因服其璽,世世傳受,號曰「漢傳國璽」。平帝崩,孺子未立,璽藏長樂宮。及王莽即位,請璽,太后不肯授莽。莽使安陽侯舜諭指,太后怒罵之,且曰:「若自以金匱符命為新皇帝,變更正朔服制,亦當自更作璽,傳之萬世,何用此亡國不祥璽為?我漢家老寡婦,旦暮且死,欲與此璽俱葬。終不可得。」太后因涕泣,左右皆垂涕,舜亦悲不能止良久,乃謂太后,「臣等巳無可言,莽必欲得傳國璽,太后寧能終不與邪?」太后聞舜語切,恐莽欲脅之,乃出漢傳國璽,投之地以授舜,曰:「我老且死,而兄弟今族滅也。」舜既得璽,奏之。莽大說;《後漢書》卷四十八引注衛宏曰:秦以前以金、玉、銀為方寸璽。秦以來天子獨稱璽,又以玉,腢下莫得用。其玉出藍田山,題是李斯書,其文曰「受命於天,既壽永昌」,號曰傳國璽。漢高祖定三秦,子嬰獻之,高祖即位乃佩之。王莽篡位,就元後求璽,後乃出以投地,上螭一角缺。及莽敗時,仍帶璽紱,杜吳殺莽,不知取璽,公賓就斬莽首,並取璽。更始將李松送上更始。赤眉至高陵,更始奉璽上赤眉。建武三年,盆子奉以上光武。
  3. ^ 三國志》卷四十六引《吳書》曰:堅入洛,掃除漢宗廟,祠以太牢。堅軍城南甄官井上,旦有五色氣,舉軍驚怪,莫有敢汲。堅令人入井,探得漢傳國璽,文曰「受命於天,旣壽永昌」,方圜四寸,上紐交五龍,上一角缺。初,黃門張讓等作亂,劫天子出奔,左右分散,掌璽者以投井中;《資治通鑑》卷六十·漢紀五十二:堅進至雒陽,擊呂布,復破走。堅乃掃除宗廟,祠以太牢,得傳國璽於城南甄宮井中;分兵出新安、澠池間以邀卓。
  4. ^ 後漢書》卷七十五:又少見識書,言「代漢者當塗高」,自云名字應之;又以袁氏出陳為舜後,以黃代赤,德運之次,遂有僭逆之謀。又聞孫堅得傳國璽,遂拘堅妻奪之;《三國志》卷四十六引《山陽公載記》:袁術將僭號,聞堅得傳國璽,乃拘堅夫人而奪之。
  5. ^ 《後漢書》卷四十八:術死軍破,璆得其盜國璽,及還許,上之;《後漢書》卷四十八引注衛宏曰:孫堅從桂陽入雒討董卓,軍於城南,見井中有五色光,軍人莫敢汲,堅乃浚得璽。袁術有僭盜意,乃拘堅妻求之。術得璽,舉以向肘。魏武謂之曰:「我在,不聽汝乃至此。」時璆得而獻之
  6. ^ 《三國志》卷四十六引注江表傳曰:案漢獻帝起居注云「天子從河上還,得六玉璽於閣上」,又太康之初孫皓送金璽六枚,無有玉,明其偽也。
  7. ^ 拾遺記》卷八:至晉太康元年,孫皓送六金璽云:「時無玉工,故以金為印璽。」
  8. ^ 宋書》禮五:吳無刻玉工,以金為璽。孫晧造金璽六枚是也。又有麟鳳龜龍璽,駞馬鴨頭雜印,今代則闕也。
  9. ^ 《三國志》卷四十六裴松之註:臣松之以為孫堅於興義之中最有忠烈之稱,若得漢神器而潛匿不言,此為陰懷異志,豈所謂忠臣者乎?吳史欲以為國華,而不知損堅之令德。如其果然,以傳子孫,縱非六璽之數,要非常人所畜,孫皓之降,亦不得但送六璽,而寶藏傳國也。受命於天,奚取於歸命之堂,若如喜言,則此璽今尚在孫門。匹夫懷璧,猶曰有罪,而況斯物哉!
  10. ^ 《三國志》卷四十六引注虞喜志林曰:天子六璽者,文曰「皇帝之璽」、「皇帝行璽」、「皇帝信璽」、「天子之璽」、「天子行璽」、「天子信璽」。此六璽所封事異,故文字不同。獻帝起注云「從河上還,得六玉璽於閣上」,此之謂也。傳國璽者,乃漢高祖所佩秦皇帝璽,世世傳受,號曰傳國璽。案傳國璽不在六璽之數,安得總其說乎?應氏漢官、皇甫世紀,其論六璽,文義皆符。漢宮傳國璽,文曰「受命於天,既壽且康」。「且康」「永昌」,二字為錯,未知兩家何者為得。金玉之精,率有光氣,加以神器秘寶,輝耀益彰,蓋一代之奇觀,將來之異聞,而以不解之故,強謂之偽,不亦誣乎!陳壽為破虜傳亦除此說,俱惑起居注,不知六璽殊名,與傳國為七者也。吳時無能刻玉,故天子以金為璽。璽雖以金,於文不異。吳降而送璽者送天子六璽,曩所得玉璽,乃古人遺印,不可施用。天子之璽,今以無有為難,不通其義者耳。
  11. ^ 盧弼《三國志集解》卷四十六:趙一清曰孫堅於井中得傳國璽。堅死,袁術逼其夫人而奪之。術死軍破,徐璆得而獻之。《後漢書徐璆傳》雲得其盜國璽,及還許上之是也。章懷注引堅事以證之。而裴世期猶以吳亡不見此璽相詰難可謂得其一而忘其二也。
  12. ^ 《晉陽秋》曰:冉閔大將軍蔣幹以傳國璽付河南太守戴施,施獻之,百僚皆賀。璽光照洞徹,上蟠螭文隱起,書曰「(旻)〔昊〕天之命,皇帝壽昌」。秦舊璽也;《後漢書》卷三十引注徐廣曰:傳國璽文曰「受天之命,皇帝壽昌」。
  13. ^ 宋書》卷十八:高祖入關,得秦始皇藍田玉璽,螭虎紐,文曰「受天之命,皇帝壽昌」。高祖佩之,後代名曰傳國璽,與斬白蛇劍俱為乘輿所寶。傳國璽,魏、晉至今不廢;斬白蛇劍,晉惠帝武庫火燒之,今亡。晉懷帝沒胡,傳國璽沒於劉聰,後又屬石勒。及石勒弟石虎死,胡亂,晉穆帝代,乃還天府。
  14. ^ 魏書》卷四下、《北史》魏本紀第二:夏四月甲申,車駕至自長安。戊子,毀鄴城五層佛圖,於泥像中得玉璽二,其文皆曰:「受命於天,既壽永昌」。其一刻其旁曰「魏所受漢傳國璽」。
  15. ^ 北齊書》卷三十八:獲傳國璽送鄴,文宣以璽告於太廟。此璽卽秦所制,方四寸,上紐交盤龍,其文曰:「受命於天,旣壽永昌。」二漢相傳,又傳魏、晉。懷帝敗,沒於劉聰。聰敗,沒於石氏。石氏敗,晉穆帝永和中,濮陽太守戴僧施得之,遣督護何融送於建鄴。歷宋、齊、梁,梁敗,侯景得之。景敗,侍中趙思賢以璽投景南兗州刺史郭元建,送於術,故術以進焉。
  16. ^ 隋書》卷十一:天子六璽:文曰「皇帝行璽」,封常行詔敕則用之。「皇帝之璽」,賜諸王書則用之。「皇帝信璽」,下銅獸符,發諸州征鎮兵,下竹使符,拜代徵召諸州刺史,則用之。並白玉為之,方一寸二分,螭獸鈕。「天子行璽」,封拜外國則用之。「天子之璽」,賜諸外國書則用之。「天子信璽」,發兵外國,若徵召外國,及有事鬼神,則用之。並黃金為之,方一寸二分,螭獸鈕。又有傳國璽,白玉為之,方四寸,螭獸鈕,上交五蟠螭,隱起鳥篆書。文曰「受天之命,皇帝壽昌」,凡八字。
  17. ^ 《遼史》卷五十七‧志第二十六 儀衛志三符印
  18. ^ 《清史稿列傳十九》「旋自察哈爾得元傳國璽,承先請命工部制璽函,卜吉日,躬率戝臣郊迎入宮,仍以得璽敕示滿﹑漢、蒙古」;《朝鮮列傳》「九年,平察哈爾林丹汗,得元傳國璽」
  19. ^ 《清實錄·太宗文皇帝實錄》卷二四「庚辰,出師和碩墨爾根戴青貝勒多爾袞……等征察哈爾國,獲歷代傳國玉璽。先是,相傳此璽藏於元朝大內,至順帝為明洪武帝所敗,遂棄都城,攜璽逃至沙漠,後崩於應昌府,璽遂遺失。越二百餘年,有牧羊於山岡下者,見一山羊三日不嚙草,但以蹄跑地,牧者發之,此璽乃見。既而歸於元後裔博碩克圖汗,後博碩克圖為察哈爾林丹汗所侵,國破,璽複歸於林丹汗。林丹汗亦元裔也。貝勒多爾袞等聞璽在蘇泰太后福金所,索之,既得,視其文,乃漢篆「制誥之寶」四字。璠璵為質,交龍為紐,光氣煥爛,洵至寶也……」
  20. ^ 《遼史》卷五十七‧志第二十六 儀衛志三符印
  21. ^ 見明 陳建《皇明通紀》:高帝謂天下一家,尚有三事未了。一,少傳國璽;一,王保保未擒;一,元太子無音問。
  22. ^ 鍾焓. 1635年皇太极获取“制诰之宝”的政治意义 试析 ——以传国玉玺与成吉思汗哈斯宝的性质比较为中心. 《清史研究》. 2021年, (第一期) [2023-11-14].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3-11-14). 
  23. ^ 宣和堂. その後の「制誥之寶」とマハーカーラ像. 宣和堂遺事. 2017-05-21 [2019-11-16].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07-24) (日語). 
  24. ^ 中研院歷史語言研究所歷史文物陳列館. museum.sinica.edu.tw. [2019-11-16].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07-03). 
  25. ^ 紫砂覆斗纽“受命于天既寿永昌”传国玺. 故宮博物院. [2020-11-30].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08-13). 

外部連結

編輯

參見

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