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朝卫尉、卫尉卿列表

卫尉为汉魏九卿之一,掌管宫门屯兵,西晋时改掌冶铸,东晋不置。宋孝武帝元嘉三十年(453年),复置卫尉,掌管宫门屯兵,第三品,秩中二千石,置丞、五官、功曹、主簿等僚佐。[1][2]

梁武帝天监七年(508年)改置十二卿,改卫尉为卫尉卿,位居秋卿之首,位视侍中,官班十二。卫尉卿掌管宫门屯兵,置丞、五官、功曹、主簿等僚佐。南朝陈基本沿袭梁制,卫尉卿为第三品,秩中二千石。[3]

下表列出南朝可考的卫尉、卫尉卿。

卫尉 编辑

序次 爵位 姓名 在任时间 除拜皇帝
1兼 南郡王世子 刘恢[4] 453年 宋孝武帝
2兼 东昌县开国侯 文穆公 刘延孙[5] 453年—454年
3兼 湘东郡王 刘彧[6] 456年—463年
4兼 永嘉郡王 刘子仁[7] 463年—464年
5兼 平都县开国子 颜师伯[5] 464年—465年 宋前废帝
邓粹[8] 466年 刘子勋
未拜 巴陵郡王 哀王 刘休若[9] 465年除 宋明帝
6兼 乐安县开国伯 蔡兴宗[10] 466年—467年
7兼 南康郡开国公 文简公 褚渊[11] ?—472年
8兼 西阳县开国侯 萧道成[12] 472年 宋后废帝
未拜 刘秉[13] 473年除
未拜 段佛荣[8] 475年除
9 乐乡县开国男 定男 垣闳[14]
10兼 丰城县开国侯 陈显达[15] 479年 宋顺帝
11兼 康乐县开国侯 肃侯 李安民[16] 479年
1 萧惠基[17] 479年 齐高帝
2 临湘县开国侯 懿侯 萧顺之[18] ?—482年
3守 关内侯 肃侯 胡谐之[19] 483年—485年 齐武帝
4 王晏[20] 485年—486年
未拜 贞阳县开国公 忠武公 柳世隆[21] 488年除
5 关内侯 肃侯 胡谐之[19] 488年—490年
6兼 西昌县开国侯 萧鸾[22] 490年—492年
7兼 关内侯 肃侯 胡谐之[19] 492年—493年
8兼 安复县开国男 萧谌[20] 493年—494年 齐郁林王
9兼 孙谦[23] 494年 齐海陵王
10 南丰县开国伯 萧颖胄[24] 494年
11兼 临汝县开国伯 萧坦之[20] 494年
12守 安陆县开国侯 江祏[20] 494年—495年 齐明帝
13 南丰县开国伯 萧颖胄[24] 495年
14 江祀[20] ?—498年
15 刘暄[20] 498年—499年 齐东昏侯
16 临湘县开国侯 萧懿[25] 499年—500年
17守 江陵县开国侯 萧畅[26] 500年
18兼 醴陵县开国伯 宪伯 江淹[27] 500年—501年
19兼 张稷[28] 501年
20 湘西县开国伯 威伯 席阐文[29] 501年 齐和帝
21兼 乐蔼[30] 501年
22 洮阳县开国侯 愍侯 张弘策[31] 501年—502年
1 洮阳县开国侯 愍侯 张弘策[32] 502年 梁武帝
2 东兴县开国侯 忠侯 郑绍叔[32] 502年
3 作唐县开国侯 康侯 萧颖达[33] 502年
韦爱[34] 502年赠
4 东兴县开国侯 忠侯 郑绍叔[32] 502年—504年
5 平子 萧琛[35] 504年
6 东兴县开国侯 忠侯 郑绍叔[32] 504年—505年
7 宁都县开国侯 烈侯 杨公则[33] 505年
8 石阳县开国侯 忠侯 张惠绍[36] 506年
9 吴平县开国侯 忠公 萧昺[37] 506年—508年
10 丘仲孚[23] 508年

卫尉卿 编辑

序次 爵位 姓名 在任时间 除拜皇帝
1兼 始兴郡王 忠武王 萧憺[38] 509年 梁武帝
2 安陆县开国侯 李庆绪[39]
未拜 南安县开国男 壮男 康绚[36] 520年除
未拜 保城县开国侯 桓侯 夏侯夔[40] 526年除
3 湘阴县开国侯 恭侯 萧昂[37] 528年
4 石阳县开国侯 愍侯 张澄[36]
5 鄱阳嗣王 萧范[38]
6 王铨[41]
7 荀伯道[42]
8 宜丰县开国侯 萧脩[43]
9 新渝县开国侯 宽侯 萧暎[43]
10兼 夷陵县开国侯 壮侯 裴之礼[40]
11 武林县开国侯 萧咨[43] ?—550年
12 彭隽[44] 551年前后 梁简文帝
13守 永脩县开国侯 定侯 陈拟[45] 556年 梁敬帝
14兼 始平县开国伯 忠伯 赵知礼[46] 556年—557年
1 寿昌县开国公 成公 周宝安[47] 562年—563年 陈文帝
2 建城县开国侯 成侯 沈钦[48] ?—565年
3 寿昌县开国公 成公 周宝安[47] 565年—566年
4 东兴县开国侯 裴忌[49] 566年—569年
5 许亨[50] 569年—570年 陈宣帝
6 樊俊[51] 571年前后
7 祁子 沈君高[52] ?—576年
8 东兴县开国侯 元侯 沈恪[53] 579年
9 宜都郡王 陈叔明[54] 579年—581年
10 东兴县开国侯 元侯 沈恪[53] 581年
11 柳庄[55] ?—587年 陈后主

参见 编辑

参考文献 编辑

  1. ^ 《宋书 卷三十九 志第二十九》
  2. ^ 《南齐书 卷十六 志第八》
  3. ^ 《隋书 卷二十六 志第二十一》
  4. ^ 《宋书 卷六十八 列传第二十八》
  5. ^ 5.0 5.1 《宋书 卷七十七 列传第三十七》
  6. ^ 《宋书 卷八 本纪第八》
  7. ^ 《宋书 卷八十 列传第四十》
  8. ^ 8.0 8.1 《宋书 卷八十四 列传第四十四》
  9. ^ 《宋书 卷七十二 列传第三十二》
  10. ^ 《宋书 卷五十七 列传第十七》
  11. ^ 《南齐书 卷二十三 列传第四》
  12. ^ 《南齐书 卷一 本纪第一》
  13. ^ 《宋书 卷五十一 列传第十一》
  14. ^ 《南史 卷二十五 列传第十五》
  15. ^ 《南齐书 卷二十六 列传第七》
  16. ^ 《南齐书 卷二十七 列传第八》
  17. ^ 《南齐书 卷四十六 列传第二十七》
  18. ^ 《南齐书 卷三 本纪第三》
  19. ^ 19.0 19.1 19.2 《南齐书 卷三十七 列传第十八》
  20. ^ 20.0 20.1 20.2 20.3 20.4 20.5 《南齐书 卷四十二 列传第二十三》
  21. ^ 《南齐书 卷二十四 列传第五》
  22. ^ 《南齐书 卷六 本纪第六》
  23. ^ 23.0 23.1 《梁书 卷五十三 列传第四十七》
  24. ^ 24.0 24.1 《南齐书 卷三十八 列传第十九》
  25. ^ 《南齐书 卷七 本纪第七》
  26. ^ 《南齐书 卷五十一 列传第三十二》
  27. ^ 《梁书 卷十四 列传第八》
  28. ^ 《梁书 卷十六 列传第十》
  29. ^ 《梁书 卷一 本纪第一》
  30. ^ 《梁书 卷十九 列传第十三》
  31. ^ 《梁书 卷十一 列传第五》
  32. ^ 32.0 32.1 32.2 32.3 《梁书 卷十一 列传第五》
  33. ^ 33.0 33.1 《梁书 卷十 列传第四》
  34. ^ 《梁书 卷十二 列传第六》
  35. ^ 《梁书 卷二十六 列传第二十》
  36. ^ 36.0 36.1 36.2 《梁书 卷十八 列传第十二》
  37. ^ 37.0 37.1 《梁书 卷二十四 列传第十八》
  38. ^ 38.0 38.1 《梁书 卷二十二 列传第十六》
  39. ^ 《南史 卷七十四 列传第六十四》
  40. ^ 40.0 40.1 《梁书 卷二十八 列传第二十二》
  41. ^ 《南史 卷二十三 列传第十三》
  42. ^ 《陈书 卷十三 列传第七》
  43. ^ 43.0 43.1 43.2 《南史 卷五十二 列传第四十二》
  44. ^ 《梁书 卷四 本纪第四》
  45. ^ 《陈书 卷十五 列传第九》
  46. ^ 《陈书 卷十六 列传第十》
  47. ^ 47.0 47.1 《陈书 卷八 列传第二》
  48. ^ 《陈书 卷三 本纪第三》
  49. ^ 《陈书 卷二十五 列传第十九》
  50. ^ 《陈书 卷三十四 列传第二十八》
  51. ^ 《陈书 卷二十四 列传第十八》
  52. ^ 《陈书 卷二十三 列传第十七》
  53. ^ 53.0 53.1 《陈书 卷十二 列传第六》
  54. ^ 《陈书 卷二十八 列传第二十二》
  55. ^ 《陈书 卷七 列传第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