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历史 / 中国历史年表
世纪 19世纪中国 / 20世纪中国 / 21世纪中国
年代 1880年代中国 / 1890年代中国 / 1900年代中国 / 1910年代中国 / 1920年代中国 / 1930年代中国 / 1940年代中国
年份 1912年中国 / 1913年中国 / 1914年中国 / 1915年中国 / 1916年中国 / 1917年中国 / 1918年中国 / 1919年中国 / 1920年中国
纪年 丙辰龙年)、中华民国5年

大事记

编辑
  • 护国军第二军总司令部在昆明成立,以李烈钧为总司令,何国钧为总参谋长[1]:725
  • 中华革命党党务部长居正孙中山命抵青岛,策划山东讨袁军事[1]:725
  • 1月1日——袁世凯建元,以是年为洪宪元年,大典筹备处是日通告,即日起“所有奏咨暨一切公牍,只署洪宪元年某月某日”;中华民国护国军政府在昆明正式成立,云南取消将军行署、巡按使署,改为都督府,举唐继尧为中华民国军政府都督;昆明民众举行拥护共和纪念大会;唐继尧、蔡锷、李烈钧联名发表讨袁檄文,历数袁世凯“叛国称帝”等20大罪状,宣布要约5条:一、“凡属中华民国之国民,其恪遵成宪,翊卫共和,誓除国贼”,二、“改选中央政府,由军府召集正式国会,更选元首,以代中华民国”,三、“罢除一切阴谋政治所发生,不经国会违反民意之法律,与国人更始”,四、“发挥民权政治之精神,实行代议制度,尊重各级地方议会之权能,期策进民力,求上下一心,全力外交之效”,五、“采取联邦制度,省长民选,组织活泼有为之地方政府,以观摩新治,维护国基”;袁世凯将原总统府改称新华宫,府内收发处改为“奏事处”,府内总指挥处改为“大内总指挥处”[1]:717
  • 1月3日——袁世凯以凡书“洪宪元年”之对外文件均被退回,遂令对外仍暂用民国名义,对内则书“洪宪”,暂时不加“帝国”字样[1]:718
  • 1月4日——袁世凯决定派农商总长周自齐为赴日赠勋特使,以大总统所佩之同等大勋章一座颁赠日皇,是日由外交部电令驻日公使陆宗舆通知日本政府;岑春煊抵上海,与梁启超密晤[1]:718
  • 1月5日——护国军第一军总司令蔡锷通电讨伐袁世凯,并告誓全民四事:一、与全国国民戮力拥护共和国体,使帝制永不发生,二、划定中央地方权限,图各省民力之自由发展,三、建立名实相副之立宪政体,以适应世界大势,四、以诚意巩固邦交,增进国际团体上之资格;袁世凯颁令讨伐唐继尧、任可澄、蔡锷,“着近滇各省将军巡按使一体严筹防剿,毋稍疏忽”,并派虎威将军曹锟督师待命;驻日公使陆宗舆访日本外相石井菊次郎,征询日本政府对袁世凯行帝制之意向[1]:719
  • 1月6日——广东中华革命党人朱执信及陈炯明等,相继在惠州等地举事讨袁,朱部号称中华革命军,陈部为护国军,是日两军分别攻占九龙新城盐田税关和淡水(属宝安县),旋因兵力不敌,均被驻军击退;云南都督府委朱德充步兵第十团团长,所部旋改编为护国军第一军第三梯团第六支队,朱任支队长[1]:719
  • 1月7日——护国军第一军总司令蔡锷函劝北方各师旅团营长,效鲁仲连之力拒强秦,取消帝号,法华盛顿之争取天赋人权,建树共和,共同讨伐袁世凯;袁世凯申令龙济光张勋冯国璋等简拔精锐,听候调用[1]:719
  • 1月8日——外交部电驻日公使陆宗舆,告以赴日赠勋特使周自齐准1月24日抵东京,希知照日本外务省;袁世凯任命王金镜为陆军第二师师长,特任王占元为襄武将军,督理湖北军务[1]:720
  • 1月9日——唐继尧之代表李宗黄抵达上海,次日访陈其美商讨袁事宜,并托转寄唐致孙中山函:“如蒙训示,当由李君就近趋候,禀承一切”;孙中山以日本政府派青木中将来华抵沪调查各派反袁势力,为争取日本援助,是日覆电上海中华革命党人:“日府派青木中将来沪调查,而后定方针,宜秘密间接图利之”;袁世凯任命吴敬修为肃政史[1]:720
  • 1月12日——河南巡按使田文烈等奏请将前明蓟辽督师袁崇焕从祀关岳庙[1]:721
  • 1月14日——袁世凯任命李炳之为陆军第十三混成旅旅长[1]:721
  • 1月15日——日本外相石井菊次郎急电日置益公使,令拒绝庆贺日皇加冕特使周自齐赴日,1月16日日置益照会外交部,请周暂缓赴日[1]:721
  • 1月16日——蔡锷率云南护国军第一军主力部队,由昆明出发向四川纳溪、泸州进发;驻日公使陆宗舆电外交部,称日本政府“此次拒绝周使,即是蔑视元首之发端。其机关报口气图画,已不以友谊相待”[1]:722
  • 1月17日——驻日公使陆宗舆电外交部,极力主张延缓帝制,使“乱事无从蔓延”[1]:722
  • 1月18日——孙中山致书康德黎夫人,吁请英国官员停止与袁世凯合作迫害党人:“香港、上海及新加坡之英国官员,居然与袁世凯合作而热衷于迫害我爱国同胞……此种行径,必贻英国政府以不良之后果。”[1]:722
  • 1月19日——新华宫发现图谋剌袁事件,宫内查得炸弹50余枚,京师警察厅督察长袁英被捕,内史沈祖宪、内尉瞿克明等人亦有牵连;曹锟奉袁命,离岳州西上入川督战;日本内阁会议通过警告袁政府不得忽视南方动乱而实行帝制之决议[1]:722-723
  • 1月中旬——广东陆军第一师师长龙觐光奉令攻云南,率部进入广西[1]:723
  • 1月21日——蔡锷所部入川护国军刘云峰部攻占叙州;日公使日置益以护国战争爆发,要袁世凯延期实行帝制,同日日外相石井通知陆宗舆:“若北京政府无视各国劝告及国内动乱情况,实行帝制,日本政府决不承认。……若至国交中止,殊为二国前途忧虑”;外交部通告各国驻华公使,袁世凯暂缓登极,并电驻日公使陆宗舆:“现因戡平滇乱,政务殷繁,元首不肯正位。二月初旬登极之期现已作罢。此间已密告驻使,希密与外部接洽。”[1]:723
  • 1月22日——《民国日报》在上海创刊,该报系中华革命党为反对袁世凯复辟帝制而创办,邵仲辉任经理,叶楚伧任主笔;护国军第一军朱德支队离昆明北上,兼程奔赴泸州前线[1]:723
  • 1月23日——日本海军中将青木宣纯奉令来中国“调查”政局,是日抵上海,次日与梁启超晤面;京张铁路张绥铁路归并办理,改名京绥铁路[1]:723
  • 1月25日——袁世凯以蔡锷所部进川,川南重镇叙州失守,急令“附近各将军及统兵大员分途进剿”[1]:724
  • 1月26日——第十六混成旅旅长冯玉祥率部由泸州进犯叙州[1]:724
  • 1月27日——贵州宣布独立,原护军使刘显世称都督,以戴戡任护国军第一军右翼总司令,另以王文华为东路军总司令,出兵湖南,以拒入湘北军;欧事研究会成员程潜等10余人,由香港抵昆明,与唐继尧等共商讨袁事宜,4月30日程赴湖南靖县组织讨袁军事力量[1]:724
  • 1月28日——梁启超致函日人犬养毅,综述反袁情形,并派周善培往见,“期于患难相扶”[1]:724
  • 虞畊霞等在上海创立三友实业社股份有限公司,机器制造棉线、烛芯,资本银3万元[1]:731
  • 2月1日——川军第二师师长刘存厚在纳溪宣布独立,改称护国军四川总司令,率兵反攻泸州[1]:725
  • 2月3日——贵州护国军分兵三路攻入湖南西部,是日东路军总司令王文华部占领晃县;《春声》杂志在上海创刊,姚锡钧编辑,文明书店发行[1]:726
  • 2月4日——护国第一军总司令蔡锷率第二梯团由永宁进驻纳溪[1]:726
  • 2月6日——曹锟吴佩孚旅王承斌团到达泸州[1]:726
  • 2月7日——中华民国政治顾问莫理循会见袁世凯,劝其放弃帝制,3月21日莫理循呈递《关于放弃帝制的备忘录》[1]:726
  • 2月8日——袁世凯下令查办刘显世,免其贵州护军使职,以唐尔锟为贵州护军使,暂署督理贵州军务,2月14日复令革夺刘显世官爵勋章,并派各路军队“进剿”,严拿惩办[1]:726-727
  • 2月12日——孙中山在东京与梁启超所派代表周善培及岑春煊商反袁事宜,旋又与周善培及岑之代表多次商谈;陆军第二十七师师长张作霖到北京商出兵湖南[1]:727。奉天省锦县辟为商埠[1]:728
  • 2月13日——袁世凯任命蒋雁行为驻宁专员,是日蒋奉派由北京抵宁,名为协办防务,实则衔命就近监视冯国璋[1]:728
  • 2月14日——中华革命党总理孙中山特派冯自由前往南洋、澳洲等地,筹募讨袁军饷[1]:728
  • 2月16日——谢兆鸾集合民军1,000余人在四川合州成立中华民国革命军四川第一支队,自任司令官,黎握中为参谋,活动于合州、酆都、万县、云阳一带[1]:728
  • 2月17日——唐继尧之代表李宗黄持唐致冯国璋函是日与冯密商共同讨袁,冯以环境扞格未作表示,后复作第二次晤谈,冯始允严守中立;朱德率部自昆明抵纳溪,代替董鸿勋任第二梯团第三支队支队长职务,旋率部开赴棉花坡参加战斗[1]:728
  • 2月18日——根据日本临时阁议决定,日本驻俄公使本野一郎向俄国外交部提议将中东铁路哈尔滨至长春段转让与日本,日本允向俄国供应武器,与俄国订立同盟[1]:729
  • 2月19日——袁世凯设临时军务处于统率办事处内,负责调配防务,对付滇黔护国军[1]:729
  • 2月20日——护国第二军总司令李烈钧率部自昆明出发,向滇桂边挺进,抵御袁军广东陆军第一师师长龙觐光部进袭;外交部奏准在英属北婆罗洲(今马来西亚沙巴区)设置总领事,2月25日派谢天保署理总领事[1]:729
  • 2月22日——陆荣廷之代表唐绍慧及唐继尧之代表李宗黄在上海晤梁启超,邀梁赴广西;中华革命党总理孙中山委陈其美为江浙皖赣四省总司令,并负责联络湘鄂两省[1]:729-730
  • 2月23日——袁世凯宣布延期实行帝制,申令“从缓办理”,并不许呈递“吁请早正大位”文电[1]:730
  • 2月26日——袁军第六师师长兼第一路司令马继增以连遭败北,于湘省辰溪服毒自杀,全军残溃,3月19日袁世凯派周文炳继任第六师师长[1]:730
  • 2月27日——广西将军陆荣廷电请袁世凯速拨饷械,以备攻云南[1]:730
  • 2月29日——参政院代行立法院宣告闭会[1]:731
  • 第十六混成旅旅长冯玉祥与护国军第一军左翼第一梯团长刘云峰部达成局部停战协定,共同讨袁,为暂时防止误会冲突,商定刘不过安边场,冯军不过柏树溪,双方不越金沙江沿江之两岸[1]:740
  • 中华革命党总理孙中山致书东北军总司令居正,嘱着意经营山东[1]:740
  • 陕西、湖北、安徽、江西、山西、河南、云南、贵州、广东、广西、浙江、江苏、直隶、奉天、湖南、山东、福建、甘肃、四川19省公民井勿幕等41人联名主张以武力迫令袁退位,拥护黎元洪副总统代行民国大总统职权[1]:740
  • 3月1日——日本海军中将青木宣纯往访梁启超,商讨袁事,约以提供交通便利,助梁离开上海赴广西;孙毓蕃与日人佐佐江嘉吉在内蒙东部开办钱家店农场,占耕地4.8万余亩[1]:731-732
  • 3月3日——冯玉祥第十六混成旅攻陷叙州,3月7日占领纳溪,蔡锷率部移驻大洲驿[1]:732
  • 3月4日——梁启超应陆荣廷密约,偕同唐绍慧等乘日轮离开上海前往广西,4月4日抵达南宁[1]:732
  • 3月5日——袁世凯批准以国民会议复选当选人为立法院复选当选人之施行办法[1]:733
  • 3月7日——袁世凯特派陆荣廷为贵州宣抚使,进兵贵州,以陈炳煜兼护督理广西军务,3月11日陆率部由南宁至柳州,停师不前,策划反袁,并联络滇军,潜师围攻百色龙觐光军;日本内阁开会研讨中国局势和确定对华方针,决定乘袁世凯失势之际,“确立在华优势”,使袁“引退”,于适当时机承认护国军为“交战团体”,并以民间形式出面,支持中国国内反袁活动,3月21日外相石井特派森田宽藏前往中国,向驻华日使及有关领事转达上述决定[1]:733
  • 3月9日——孙中山在东京同久原矿业株式会社社长久原房之助签订借款合同,借款额70万日元,用作反袁经费[1]:733
  • 3月10日——江苏将军冯国璋宣布“政躬渐就平复,自即日起销假视事”;袁世凯公布《洪宪元年六厘内国公债条例》,发行总额2,000万元;袁世凯特派熊希龄为湘西宣慰使,旋熊希龄复电拒绝受命[1]:734
  • 3月11日——袁世凯特派曾鉴为川南宣慰使[1]:734
  • 3月12日——陆荣廷、李烈钧所部及护国军赵锺奇部进攻百色,次日将龙觐光军包围,勒令缴械投降[1]:734
  • 3月13日——孙中山通告直隶、山东、山西各省中华革命党人,特派居正为中华革命军东北军总司令,“统筹直隶、山东、山西革命军进行事宜”,嗣后居正即赴山东青岛活动;孙中山电告居正各地讨袁军事形势,并望山东方面月内起事,夺居济南[1]:734-735
  • 3月15日——广西宣布独立,陆荣廷为都督,梁启超为总参谋,并组军队进攻湖南,同日陆荣廷通电宣布“誓除专制之余腥,重整共和之约法”,联合云贵声罪致讨,“诛彼独夫,载宣国威”[1]:735
  • 3月16日——护国第二军第二梯团方声涛所率朱德、毛本良两营及张怀信警卫大队1个中队与黄恩锡部血战3昼夜,是日占领石洞、龙潭,龙觐光悬五色旗,遣使请暂停战[1]:735
  • 3月17日——袁世凯召梁士诒入府商撤销帝制,袁以案上各省速请取消帝制,日本政府决派兵进驻中国要地及袁军战况失利之文电交梁阅看,且谓“事已至此,吾意决矣,今分数段进行,撤销帝制后,中央政事由徐菊人(世昌)、段芝泉(祺瑞)任之,安定中原军事,由冯华甫(国璋)任之”,并嘱梁电陈宧与蔡锷议和;蔡锷所部总反攻,是日朱德第三支队收复纳溪等地,北军张敬尧所部受挫,退守泸州;龙觐光被迫缴械投降,并通电各省,宣布“辞云南查办使责任,赞助共和,以谢天下”[1]:735
  • 3月18日——教育部通知各省酌办露天学校[1]:736
  • 3月19日——中华革命党总理孙中山电请陈其美兼任江苏司令官[1]:736
  • 3月20日——岑春煊、章士钊、张耀曾在东京与日商竹内维彦签订借款日金100万元合同,作为护国军行政费用;袁世凯特任龙觐光督理云南军务兼署云南巡按使;袁世凯特派凌福彭、蔡乃煌、李翰芬帮办广东防务;南洋兄弟烟草公司上海分公司开幕[1]:736
  • 3月21日——袁世凯特任徐世昌为国务卿,准陆徵祥辞去国务卿,专任外交总长;袁世凯特任李厚基为建武将军,仍督理福建军务;江苏将军冯国璋、江西将军李纯、长江巡阅使张勋、山东将军靳云鹏、浙江将军朱瑞联名密电袁世凯,要求取消帝制,以平滇黔之气;康有为致书劝袁世凯早让权位是为上策[1]:736
  • 3月22日——袁世凯被迫下令撤销“承认帝位案”,仍称大总统,令曰:“着将上年十二月十一日承认帝位之案即行撤销,由政事堂将各省区推戴书一律发还参政院代行立法院转发销毁。所有筹备事宜,立即停止”,并谓:“本大总统有统治全国之责,亦不能坐视沦胥而不顾也。……嗣后文武百官,务必痛除积习,黾勉图功,凡应兴应革诸大端,各尽职守,实力进行”;袁世凯下令召集参政院代行立法院临时令,并宣告于3月23日起开会[1]:736-737
  • 3月23日——袁世凯下令取消“洪宪”年号,仍以本年为中华民国五年,自“洪宪”建元始至是日,袁世凯称帝凡83天;袁世凯以黎元洪、徐世昌、段祺瑞之名义致电蔡锷、唐继尧、刘显世、陆荣廷等,要求停战,派代表至北京商议善后:“帝制取消,公等目的已达,务望先收干戈,共图善后”;袁世凯令准冯国璋辞去参谋总长,仍督理江苏军务,特任段祺瑞为参谋总长[1]:737
  • 3月24日——云南都督唐继尧致电广西都督陆荣廷等,主张迫袁退位,谓依旧约法及大总统选举法,袁氏犯罪当然丧失总统资格,应由副总统黎元洪继任,而不容其姑以取消帝制为敷衍目前之计,仍䩄颜就总统职;袁以康有为、伍廷芳、唐绍仪等为调人,出面致电蔡锷,谓:“帝制取消,诸公目的已达,请从此罢兵息民,共维大局。”[1]:737
  • 3月25日——袁电令四川将军陈宧与护国军第一军司令蔡锷商议停战[1]:737-738。参政院代行立法院开临时会议,国务卿徐世昌代表袁出席并致词,谓时事急迫,盼各参政为国宣劳,会议达成三项议案:一、咨请政府撤销国民大会公决之君主立宪案,二、取消参政院为国民代表大会总代表名义案,三、咨请政府恢复因帝制失其效力之民国法令案[1]:738
  • 3月26日——孙中山致电上海革命党人,促早日发难;李烈钧电袁,指斥其取消帝制托人调停,乃“欲以市井无赖之口,矢约于义军之前,以再售其使贪使诈之术”;唐绍仪电劝袁退位,指出云南“此次义举,断非武力所可解决”,退位为“唯一良策”[1]:738
  • 3月27日——袁下令恢复因帝制失其效力之民国法令;陈宧致电蔡锷,要求即日停战,妥筹善后,同时密遣雷飚至大洲驿晤蔡,面告“将一致倒袁,行联邦制,而举冯、段、徐为总统”,并称已得湘鄂赣三省赞同;陆荣廷命朱超群率部向广东廉州灵山县进发,迫该县于次日宣布独立;粤军驻潮州团长莫擎宇率部占领潮州城,宣布独立,3月30日汕头警卫军响应独立,潮汕各界推莫擎宇为潮汕护国军总司令[1]:738
  • 3月28日——梁启超电复陆荣廷,谓“今日之事,除袁退位外,更无调停之余地”;广东钦廉镇守使隆世储宣布钦州、廉州独立;袁申令追赠前第六师师长马继增为陆军上将;上海兴华银行开幕,资本100万元,总理张瀛亭[1]:739
  • 3月29日——袁令总统府焚毁帝制公文800余件;蔡元培吴玉章李石曾汪精卫吴稚晖张静江法国人欧乐、穆岱等人,在巴黎召开“华法教育会发起会”,并推选干事,拟定会章,举蔡元培、欧乐为会长,汪精卫、穆岱为副会长,规定以“发展中法两国之交通,尤重以法国科学与精神之教育,图中国道德知识经济之发展”为宗旨,6月22日该会召开成立会[1]:739
  • 3月30日——袁以政事堂、统率办事处名义,致电蔡锷、唐继尧等,要求“罢兵”停战,称“在诸君目的已达,帝制永无复活之期”,“若以爱国始,而以祸国终,诸君明达,当不其然”[1]:739
  • 3月31日——蔡锷电覆陈宧同意所率滇、黔护国军自即日起至4月6日停战一周;护国军四川总司令刘存厚部占领四川南溪[1]:739日本陆军参谋本部次长田中义一密令关东军支持宗社党在东北加紧策划“满蒙独立”,由黑龙会骨干川岛浪速等人参与活动,拟于6月间在庄河、复州、辽阳、本溪湖等地举行暴乱,旋因袁毙命作罢[1]:739-740
  • 4月1日——袁世凯下令国民会议与立法院之组织及其议员选举,“应恪遵各该本法所定程序”,分别办理;袁咨覆参政院,在立法院尚未成立以前,仍以参政院代行立法院职务;黎元洪、徐世昌、段祺瑞致电唐继尧等,谓袁“业经宣布取消帝制,诸君志愿已达,尚望共济时艰,和平解决”[1]:740
  • 4月2日——政事堂奉袁明令,公告参政院代行立法院撤销国民总代表名义及君主立宪国体案;护国第一军总司令蔡锷电覆黎元洪、徐世昌、段祺瑞,力主袁“洁身引退”,称:“国是飘摇,人心罔定,祸源不靖,乱终靡已。默察全国形势,人民心理尚未能为项城曲谅”,4月4日唐继尧亦覆电黎元洪等指出:袁倘“真诚悔祸”,即应“毅然引退”;蔡锷致电云南都督唐继尧等,称:“冯玉祥两次派人来言,渠已决心效顺,其主张在倒袁以推冯,并担任联络北军。……其部曲亦多识大义,现已嘱令速举。”[1]:741
  • 6月1日——岑春煊率两广军事将领致电独立各省,提出解决时局四原则[1]:757
  • 7月1日——梁启超致电唐继尧、岑春煊等称:“我辈要求已达,军院宜立即宣言撤废”[1]:766
  • 8月1日——国会复会举行第二次常会(国会于1914年1月10日被袁世凯解散至是日复会)[1]:774
  • 9月1日——众议院通过北京政府咨送全体国务员任命案[1]:781
  • 10月1日——陈独秀于《新青年》第二卷第二号发表《驳康有为致总统总理书》:定孔教为国教,不但违反思想自由之原则,而且违反宗教信仰自由之原则[1]:788
  • 12月1日——陈独秀在《新青年》第二卷第四号发表《孔子之道与现代生活》一文,主张抛弃封建时代之旧道德旧礼教[1]:799

逝世

编辑

参考文献

编辑
  1. ^ 1.00 1.01 1.02 1.03 1.04 1.05 1.06 1.07 1.08 1.09 1.10 1.11 1.12 1.13 1.14 1.15 1.16 1.17 1.18 1.19 1.20 1.21 1.22 1.23 1.24 1.25 1.26 1.27 1.28 1.29 1.30 1.31 1.32 1.33 1.34 1.35 1.36 1.37 1.38 1.39 1.40 1.41 1.42 1.43 1.44 1.45 1.46 1.47 1.48 1.49 1.50 1.51 1.52 1.53 1.54 1.55 1.56 1.57 1.58 1.59 1.60 1.61 1.62 1.63 1.64 1.65 1.66 1.67 1.68 1.69 1.70 1.71 1.72 1.73 1.74 1.75 1.76 1.77 1.78 1.79 1.80 1.81 1.82 1.83 1.84 1.85 1.86 1.87 韩信夫、刘明逵、郭永才、王明湘、齐福霖、范明礼、张允侯、张友坤、章伯锋、胡柏立、耿来金、刘寿林、锺碧容、锺卓安、陈崧、王好立、朱信泉、任泽全、蔡静仪、丁启予、陈永福、严如平、柏宏文、吴以群、罗文起、查建瑜、娄献阁、白吉庵、李静之、张小曼、石芳勤、徐玉珍、江绍贞、熊尚厚、吴以群、刘一凡、郭光、郭大钧、王文端、李起民、李隆基、常丕军、刘敬坤、陈道真、李振民、张振德、梁星亮、陈仁庚、董国芳、张守宪、王荣斌、陈敏、章笑明、汪朝光、卞修跃、贾维、陈民、朱宗震编著. 李新总主编,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中华民国史研究室,韩信夫、姜克夫主编 , 编. 《中華民國史大事記》. 北京: 中华书局. 2011. ISBN 97871010799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