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南圭(1876年2月23日—1961年3月),字通齋,江蘇無錫盪口鎮人,中國土木工程專家、建築師。[1]曾任天津工商學院院長。

生平 編輯

華南圭早年在家鄉無錫秀才,入江蘇滄浪亭中西學堂(後更名為江蘇高等學堂),在學堂期間學習了法文。後來,華南圭升入京師大學堂。1904年初,華南圭被官派赴法國巴黎市政工程建築學院(Ecole Spéciale des Travaux Publics, du Bâtiment et de l'Industrie (ESTP Paris))學習土木工程,為該大學首位中國留學生,1908年獲得工程師學位。畢業後,華南圭在法國大北鐵路進行了兩年實習,1910年歸國。1911年,華南圭以最優的成績通過了清朝學部舉辦的留學生考試,獲進士[1]

1913年到1916年,華南圭擔任北京政府交通部傳習所(今北京交通大學的前身)教務主任。1916年,署北洋政府交通部技正[2]。幫交通部長葉恭綽創辦天津扶輪中學(後為天津鐵一中,又改為天津市扶輪中學)以及交通傳習所土木工程系。該系起初以英文法文等西方語文授課,後來華南圭在教學中編寫出了一套中文教材,為中國最早的中文現代土木工程教材之一,其中鐵路工程教材是中國首部中文鐵路工程教材,出版於1916年。此後,華南圭先後編著出版了《房屋工程》、《力學撮要》、《材料耐力》、《土石工程》、《建築材料撮要、置辦及運用》、《公路及市政工程》等十多部高等教育教材。[1]

1913年起,華南圭兼任其在交通傳習所內創辦的交通博物館的館長,1914年該博物館對外開放,為中國最早的現代博物館之一。1914年起,華南圭幫朱啟鈐社稷壇建設中央公園(即今中山公園,也是北京首座公園),並參與主持該園建築的建設以及布局。1915年到1917年,華南圭任留學生出國考試總考官。1918年起,擔任北京政府交通部鐵路技術委員會總工程師。1920年到1922年,任京漢鐵路總工程師,後來於1924年到1928年再度擔任該職務。[1]

1913年起,華南圭幫詹天佑創建及主持中華工程師學會。1919年詹天佑逝世後,華南圭繼續主持該學會,曾任副會長、總幹事、會務主任,一直到該會於1931年和其他學會合併為中國工程師學會[1]

1928年7月到1929年9月,華南圭擔任北平特別市工務局局長。其間,華南圭制定了《玉泉源流之狀況及整理大綱計劃書》、《北平河道整理計劃》等,提出了整治永定河及修建官廳水庫,將景山中南海闢為公園等意見。任內,華南圭還主持辟出沙灘經景山前門至西四丁字街的道路,辟出地安門東大街地安門西大街[1]

1929年到1934年,華南圭任北寧鐵路局總工程師兼北寧鐵路改進委員會主席。1930年,在朱啟鈐創辦的中國營造學社內任評議,後來又任幹事。1932年,華南圭出任天津整理海河委員會主任,倡導且主持了天津海河挖淤工程。1933年到1937年,擔任天津工商學院院長。其間,華南圭引入了法國公益工程大學的實習制度,該實習制度在當時歐洲也是一項創舉。華南圭還常帶學生赴長辛店機車車輛廠實習。1938年到1945年,華南圭因不願意替日本人工作而流亡法國[1]

1949年起,應北京市人民政府邀請,華南圭出任北京都市計劃委員會總工程師,後又擔任顧問,直到1961年逝世。其間,華南圭參與了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初期北京市的規劃。1949年8月到1957年8月,連續擔任北京市人大代表。其間,1949年8月,華南圭以北京市人大代表的身份提交了在北京市西郊建新城的提案並獲得通過,但後來被蘇聯專家否定。他還提議整理玉泉水系,並獲得採納。他的其他許多提案也都獲得的採納,如建設煤氣工廠,在北京市東郊建設工業區,為北京市全部胡同路面鋪瀝青,繼續對永定河的整治並修建官廳水庫,開通京密運河並修建密雲水庫等。1951年,華南圭擔任北京市科學普及協會(今北京市科學技術協會的前身)副主席。[1]

1961年3月,華南圭在北京同仁醫院病逝,享年84歲。[1]

家庭 編輯

  • 妻:華羅琛(Stephaine Horose,1883年—1970年),波蘭人
  • 子:華攬洪,建築師。
  • 女:華西蒙,後移民比利時,成為建築師。

參考文獻 編輯

  1. ^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华南圭,东华流韵,于2012-10-09查阅. [2012-10-09].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4-09-03). 
  2. ^ 《政府公報》第九十一冊第二百零二號. 交通部令第七十一號. 民國五年八月十四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