句号
表示句子結束的標點符號
用法编辑
在有些时候,句号也可以用在语气舒缓的反问句的末尾。
句号表示一句话的结束,新一句话的开始,提示读者该句的表达意思已结束。在朗读时,读到句号处应作出适当的停顿,一是给朗读者适当的休息,二是提示听者一句话结束了。
句點「.」亦有時可在中文使用,替代句號:
- 在中国大陆,中西文同时大量混排时,为避免“。”和“.”穿插使用时的不便,可统一采用“.”(全角句点)。
- 在科技文獻及數理書籍中,為避免句號被排版人員誤會作“0”或者“o”相混淆,也可采用“.”來替代。[1]
书面语中使用的「.」并不都是句點,常见的有
形狀编辑
濫用编辑
電腦处理编辑
參考資料编辑
- ^ 1.0 1.1 1.2 国家技术监督局.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标点符号用法》.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2-10-20) (中文(中国大陆)). 1995年12月13日发布,1996年6月1日实施
- ^ 2.0 2.1 教育部國語推行委員會. 《重訂標點符號手冊》修訂版--句號. 中華民國97年12月 (中文(台灣)).
- ^ http://www.unicode.org/charts/PDF/UFE10.pd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