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義車站
本文或本章節是關於中華民國嘉義市施工中或已進行細部計畫的建設。 它可能包含推测的性质的信息,可能與竣工情況有所出入。 |
嘉義車站位於嘉義市西區,為臺灣鐵路管理局縱貫線南段、林務局阿里山森林鐵路阿里山線的鐵路車站及往高鐵嘉義站的嘉義BRT車站,早期亦為臺灣糖業鐵路北港線(原稱嘉義線)、朴子線的嘉義站,為台灣第一座三鐵共構的車站,但目前糖業鐵路皆已廢止。現今的臺灣鐵路管理局嘉義後站即為早期糖業鐵路車站的站址,因擴充興建嘉義市先期交通轉運中心之故,旅客須可利用站內地下道以及站內、外天橋方可到達嘉義後站,目前本站正在興建嘉義市區鐵路高架化計畫,預計2026年1月完工啟用。
| |||||||||||
位置 |
![]() ![]() 前站:番社里13鄰中山路528號 後站轉運中心:後驛里9鄰中興路1號 | ||||||||||
地理坐标 | 23°28′45.3″N 120°26′27.1″E / 23.479250°N 120.440861°E | ||||||||||
车站类别 | 平面車站(高架車站興建中) | ||||||||||
运营机构 |
![]() ![]() | ||||||||||
途经线路 |
![]() ![]() | ||||||||||
距离 |
距基隆端291.8公里 距沼平端72.7公里 | ||||||||||
站台 | 島式月台、岸式月台各一座 | ||||||||||
车站构造 | |||||||||||
其他信息 | |||||||||||
车站代码 |
163(縱貫線) 360(阿里山線) | ||||||||||
拼音码 | ㄐㄧㄚ | ||||||||||
车站等级 | 一等站 | ||||||||||
历史 | |||||||||||
启用日期 | 1902年4月20日 | ||||||||||
旧称 | 嘉義驛 | ||||||||||
营运信息 | |||||||||||
乘客數量 | 21,117 [1] | ||||||||||
排行 | 第13名(2018年) | ||||||||||
邻近车站 | |||||||||||
| |||||||||||
|
嘉義車站 | |
---|---|
![]() | |
![]() 嘉義車站路軌及列車,右方為車站月台。 | |
舊稱 | 嘉義驛 |
登錄等級 | 市定古蹟 |
位置 |
![]() |
建成年代 |
![]() |

阿里山森林鐵路站牌
在嘉義市區鐵路高架化計畫完工前,嘉義市政府無法設立永久性質的交通轉運中心,故將臺灣鐵路管理局嘉義後站擴充,興建與其共站、臨時性質的嘉義市先期交通轉運中心。嘉義市先期交通轉運中心於2010年2月完工、2011年1月20日啟用,分為前後棟,其間以天橋連接,共有15席月台供公路汽車客運業者使用;其地下1層設有停車場,計有65個小客車席位供來客使用。嘉義市先期交通轉運中心第一月台和第二月台專供嘉義公車捷運(嘉義BRT)使用。
歷史编辑
- 1902年4月20日:增設「嘉義驛」。
- 1912年12月:銜接阿里山森林鐵路。[2]
- 1933年6月:車站本體改建。[2]
- 1942年:嘉義-民雄間雙線完工,兩站相距9.3公里,中間無號誌站。在臺中線新三義隧道完成以及嘉北車站啟用之前,為西幹線站間距離最遠之兩站。
- 1988年:林宗正牧師、黃昭凱等率領數名原住民青年以電鋸與鋼索拆毀站前的吳鳳銅像,使「吳鳳神話」開始破滅。[3][4]
- 1995年:嘉義機務段設立南部通勤電車保養基地。
- 2007年1月5日:配合高鐵通車,嘉義公車捷運開始行駛。
- 2011年1月20日:嘉義市先期交通轉運中心完工啟用,與原嘉義後站共構。
- 2013年9月30日:啟用多卡通刷卡機。
- 2016年4月21日:改點後本站開始停靠普悠瑪號。
- 2019年7月3日,台鐵152次自強號列車(事發車廂PPT1081)於晚間8點42分晚14分抵達嘉義車站時,一名鄭姓男旅客因補票問題與列車長發生衝突,25歲鐵路警察李承翰上車處理時,遭鄭男以水果刀刺傷,送往醫院急救,翌日上午8點27分因大量失血而宣告不治[5][6][7][8]。
結構编辑
車站编辑
- 月台配置:島式月台、岸式月台各1座。
- 臺鐵車站(非管制區):分為前站及後站;前站直接與月台區相通,後站則與嘉義市先期交通轉運中心共站,需經由站內地下道或站外天橋才能到月台區(嘉義市先期交通轉運中心後棟)乘車,目前計畫改建成高架車站。
- 阿里山森林鐵路車站:使用臺鐵第一月台北端東側上下車,並無獨立設置之車站。但在嘉義市區鐵路高架化計畫中預計遷移並設置獨立車站,將與台鐵縱貫線南段之高架嘉義車站共站但不再共構,並預計規劃兩車站之轉乘區。
- 旅遊服務中心:位於前站大廳左側。
月臺配置编辑
阿里山 | 林鐵 | █ 阿里山線(上山) | 往 阿里山 方向 | |
1 | 1 | █ 西部幹線(下行) | 往 臺南、高雄、屏東、潮州 方向 | |
█ 南迴線(直通下行) | 往 臺東 方向 | |||
2 | 無月台 | |||
3 | 2A | █ 西部幹線(上行) | 往 彰化、臺中、臺北、基隆 方向 | |
█ 東部幹線(跨線下行) | 往 宜蘭、蘇澳、花蓮、臺東 方向 | |||
█ 西部幹線(下行待避) | 往 臺南、高雄、屏東、潮州 方向 | |||
4 | 2B | █ 西部幹線(上行待避) | 往 彰化、臺中、新竹、臺北、基隆方向 | |
█ 西部幹線(上行始發) | 往 彰化、臺中、新竹、臺北、基隆方向 | |||
█ 西部幹線(下行始發) | 往 臺南、高雄、屏東、潮州 方向 |
←阿里山線(往阿里山) | 大廳 |
1 | →1 南下 往 台南 高雄方向 |
---|---|
2 | 通過線 |
3 | ←2A 北上 往 台北 台中方向 |
4 | 北←2B 上下行待避 始發月台→南 |
利用狀況编辑
年度 | 日均進站旅次(人) |
---|---|
1998 | 11,226 |
1999 | 11,408 |
2000 | 12,004 |
2001 | 11,654 |
2002 | 11,313 |
2003 | 10,282 |
2004 | 10,453 |
2005 | 10,336 |
2006 | 10,036 |
2007 | 9,497 |
2008 | 9,603 |
2009 | 9,229 |
2010 | 9,595 |
2011 | 9,844 |
2012 | 10,035 |
2013 | 10,280 |
2014 | 10,650 |
2015 | 10,667 |
2016 | 10,568 |
2017 | 10,588 |
2018 | 10,560 |
轉乘運輸编辑
- 嘉義市先期交通轉運中心
車站週邊编辑
鄰近車站编辑
- 廢止營運模式
- 現行營運模式
- 未來營運模式
參考來源编辑
- ^ 臺鐵各站客貨運起訖量. 交通部臺灣鐵路管理局. 2018年 [2019-08-21].
- ^ 2.0 2.1 戴震宇. 《台灣的老火車站》. 台灣地理百科. 遠足文化. 2005. ISBN 957304935X.
- ^ 盧俊義. 改變歷史的一剎那. 2004-02-29 [2010-06-2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8-11-21).
- ^ 那個時代:戒嚴時代…座談會對談紀錄, 鄭南榕紀念館, 2012-8-30
- ^ 快訊/嘉義鐵路警察遭刺傷勢過重 今日8:27不治身亡.民視新聞2019-07-04
- ^ 戴志揚 、 吳家詮 、中國時報、 廖素慧 、 陳科廷.排解補票糾紛遭刺 鐵路勇警上午傷重不治.中時電子報.2019-07-04
- ^ 汪淑芬. 補票爭議旅客襲警 台鐵:加強落實禁無票上車. 中央社. 2019-07-04 [2019-07-04].
- ^ 翁伊森、莊智勝. 快訊/鐵路勇警遭刺肚「臟器外露」 送醫搶救今上午宣告不治亡. ETtoday新聞雲. 2019-07-04 [2019-07-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