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门市
天门市是中国湖北省四个省直辖县级市(副厅级行政区划建制)之一,茶圣陆羽的故里。地处鄂中腹地江汉平原,地理位置优越,西通荆沙,东临武汉,南濒江汉黄金水道,北枕三峡过境铁路,紧衔107、318国道和宜黄高速公路。全市国土面积2622平方公里,人口115.86万[1];在长江,汉水经济开发带中,具有强大的接纳和辐射能力。2014年荣膺“中国最具生态竞争力城市”称号。
天门市 天门 | |
---|---|
县级市 | |
![]() 天门市在湖北省、中国的地理位置 | |
坐标:30°40′00″N 113°10′00″E / 30.6666667°N 113.1666667°E | |
国家 | ![]() |
隶属行政区 | 湖北省 |
設立 | 公元1987年 |
語源 | 竟陵:大洪山余脉在此地嵌入江汉平原(即“陵之竟也”);天门:市境西北有天门山 |
政府駐地 | 竟陵街道 |
政府 | |
• 人大常委会主任 | 汪发良 |
• 市长 | 杨兴铭 |
• 市委书记 | 易先荣 |
• 政协主席 | 李启斌 |
面积 | |
• 总计 | 2,622 平方公里(1,012 平方英里) |
面积排名 | 湖北省第13位(佔全湖北省%) |
海拔 | 21 公尺(69 英尺) |
人口(2020-11-01) | |
• 總計 | 115.86万人 |
• 密度 | 0.02人/平方公里(0.05人/平方英里) |
• 城区人口 | 48 |
語言 | |
• 母语(方言) | 西南官话-武天片-天门话 |
时区 | 北京时间(UTC+8) |
郵政編碼 | 431700 |
气候 | 亚热带季风气候 |
• 年均温 | 15.7 ℃ |
行政区划代码 | 42 90 06 |
城市精神 | 敢为人先,敢闯天下,开放包容,诚实守信 |
国内生产总值(2016年) | ¥471.27亿 |
毗邻 | 孝感市,仙桃市,潜江市,荆门市 |
網站 | http://www.tianmen.gov.cn/ |
市象征 | |
花 | 桂花 |
树 | 栾树 |
历史编辑
先秦时,此地属风国。春秋时属郧国,战国时为楚国竟陵邑。秦置竟陵县。竟陵意为“陵之竟也”,即山陵至此终止。从秦置竟陵县算起,有2000多年县制历史。北宋以后,辖区范围固定[2]。清雍正四年(1726年),为避康熙帝墓名(景陵)讳,改为天门县。
民国时期,县域基本维持在光绪年间范围内。1939年6月,因抗日战争局势,县政府外迁。1945年9月,政府回迁竟陵镇。抗日战争期间,中共政权曾在此地设置天汉县、天京潜县。1948年9月24日,中共政权政权攻占天门县。其后多有变迁。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后,历属荆州专区、荆州地区。1987年8月3日,撤县建市,1994年10月24日,批准为省直管县(省直辖县级行政区)[2]。
地理编辑
1981–2010年间天门市的平均气象数据 | |||||||||||||
---|---|---|---|---|---|---|---|---|---|---|---|---|---|
月份 | 1月 | 2月 | 3月 | 4月 | 5月 | 6月 | 7月 | 8月 | 9月 | 10月 | 11月 | 12月 | 全年 |
平均高温 °C(°F) | 8.1 (46.6) |
10.7 (51.3) |
15.2 (59.4) |
21.9 (71.4) |
27.0 (80.6) |
30.0 (86.0) |
32.4 (90.3) |
32.2 (90.0) |
28.4 (83.1) |
23.0 (73.4) |
16.9 (62.4) |
10.7 (51.3) |
21.4 (70.5) |
日均气温 °C(°F) | 4.1 (39.4) |
6.6 (43.9) |
10.7 (51.3) |
17.2 (63.0) |
22.4 (72.3) |
25.9 (78.6) |
28.5 (83.3) |
27.9 (82.2) |
23.7 (74.7) |
18.1 (64.6) |
12.0 (53.6) |
6.3 (43.3) |
17.0 (62.5) |
平均低温 °C(°F) | 1.0 (33.8) |
3.3 (37.9) |
7.2 (45.0) |
13.4 (56.1) |
18.5 (65.3) |
22.5 (72.5) |
25.4 (77.7) |
24.6 (76.3) |
20.1 (68.2) |
14.5 (58.1) |
8.3 (46.9) |
2.9 (37.2) |
13.5 (56.3) |
平均降水量 mm(英寸) | 37.8 (1.49) |
51.6 (2.03) |
74.1 (2.92) |
117.7 (4.63) |
150.8 (5.94) |
169.0 (6.65) |
180.5 (7.11) |
117.6 (4.63) |
70.6 (2.78) |
79.6 (3.13) |
55.3 (2.18) |
26.3 (1.04) |
1,130.9 (44.53) |
平均相對濕度(%) | 74 | 74 | 75 | 76 | 74 | 78 | 80 | 80 | 76 | 75 | 74 | 72 | 76 |
数据来源:中国气象数据网 |
区划人口编辑
天门市现辖3个街道办事处、21个镇、1个乡;国营蒋湖农场,天门工业园,沉湖生态林业科技示范区,白茅湖棉花原种场。全市共有765个村民委员会,63个社区居民委员会,6570个村民小组。[3]
竟陵街道、侨乡街道、杨林街道、多宝镇、拖市镇、张港镇、蒋场镇、汪场镇、渔薪镇、黄潭镇、岳口镇、横林镇、彭市镇、麻洋镇、多祥镇、干驿镇、马湾镇、卢市镇、小板镇、九真镇、皂市镇、胡市镇、石家河镇、佛子山镇、净潭乡、蒋湖农场、白茅湖农场和沉湖管委会。
区划名称 | 面积(公里²) | 常住人口 | 户籍人口 |
---|---|---|---|
天门市 | 2622 | 1158640(2020年)[1] | 1691318 |
侨胞编辑
天门市是中国内地著名侨乡,湖北省的重点侨乡。天门旅居海外的华侨、华人及港澳同胞有280,000多人,分布在世界五大洲40多个国家和地区。全市有归侨500多人,侨、港、澳眷属82,000多人。
天门华侨出国始于18世纪末,先后经历了北上(欧洲)时期、南下(东南亚)时期和新移民时期等几个阶段。
文化编辑
天门市是享有盛誉的文化之乡。世界文化名人“茶圣”陆羽、唐代诗人皮日休、明代竟陵派文学代表人物钟惺、谭元春和清代状元蒋立镛诞生于此。恢复高考制度以来,天门共为国家输送大学生54000多人,被誉为全国的“状元之乡”。
名胜古迹遍天门。境内有迄今为止长江流域最大的原始社会村落遗址——石家河新石器时代村落遗址,有保存完好、气势宏伟,始建于南朝的著名佛寺——白龙寺,有纪念陆羽的陆羽亭、文学泉、古雁桥,有凭吊钟惺、谭元春的钟惺墓、谭元春墓,还有东湖、西湖风景区。
湖北省天门中学是一所享誉全国的省级示范高中,始建于1912年,坐落在茶圣陆羽故里——湖北省天门市竟陵钟惺大道西端,是湖北省园林式学校、省级示范中学、全国教育系统先进集体、全国精神文明建设工作先进单位,至今有一百多年的历史。
湖北省天门实验高级中学坐落在天门东湖北岸。学校的办学历史可追溯到清末光绪32年(公元1906年)创办的天门师范传习所,后经简师、中师和高中等历程,先后九易其名、八次迁址。2004年,在湖北省重点中学综合实力排行榜上,天门实验高中排行28名。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编辑
经济编辑
截至2015年底,天门市地区生产总值达440.1亿元,增长8.9%;公共财政预算收入19.58亿元,增长12.9%;工业增加值201.67亿元,增长8.9%;固定资产投资373.41亿元,增长17.9%;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58.9亿元,增长12.1%;城镇和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为22618元和13178元,分别增长9.68%和9.04%。天门市2016年政府工作报告
交通编辑
铁路编辑
- 长荆铁路天门站(有开往宜昌、成都、武汉等城市直达列车停靠)
- 沪渝蓉高速铁路、 汉宜铁路天门南站(已于2012年7月1日开通运营,是沪渝蓉高铁、汉宜铁路的重要站点。但本站距離天門市區約37公里,而距離仙桃市市區僅6公里)
- 江汉平原货运铁路(包括天门至仙桃、天门至潜江两条支线,全长120.7公里,是江汉平原地区目前唯一的货运铁路专线。线路2013年开工建设,2017年9月全线铺轨完成,预计2017年底通车[4])
公路编辑
政治编辑
历任市委书记编辑
历任市长编辑
名人编辑
- 陆羽:茶圣,《茶经》作者。
- 皮日休:唐代著名诗人。
- 钟惺:明代文学家,竟陵派领袖。
- 谭元春:明代文学家,竟陵派领袖。
- 周嘉谟:明代政治家,历任户部尚书、工部尚书、吏部尚书等职。
- 蒋立镛:清代状元。
- 胡聘之:晚清政治家,官至山西巡抚。
- 沈鸿烈:国民革命军海军上将。曾任青岛特别市市长,山东省政府主席,浙江省政府主席。
- 邱衍汉:中央候补委员、兰州军区副司令员,中将军衔。
- 祖籍天门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少将:陈华堂、李人林、黄忠学、吴子杰、邓可运、史可全、王绍南、别祖厚、李国良、魏天禄、范忠祥、杨虎城、范保顺、宋庆生、熊元吉、严焰南、张万华、刘纪林。
- 卢醒:国民革命军整编74师58旅少将旅长。
- 谢伏瞻:曾任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统计局局长,河南省委书记,现任中国社会科学院院长。
- 张业遂:中国外交官,现任中国外交部副部长。
- 陈东升:企业家,泰康人寿创始人,董事长兼CEO。
参考文献编辑
- ^ 1.0 1.1 湖北省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公报(第二号). [2021-07-0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6-11).
- ^ 2.0 2.1 《天门市志》(地理环境)志稿公示……2、区域演变……3.建置沿革. 天门市人民政府网站. 2010-04-19 [2019-02-25] (简体中文).[永久失效連結]
- ^ 2022年统计用区划代码和城乡划分代码:天门市.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统计局. 2022-10-31.
- ^ 存档副本. [2017-11-1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7-09-25).
- ^ 中共中央 国务院印发国家综合立体交通网规划纲要_中央有关文件_中国政府网. www.gov.cn. [2021-08-2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8-21).
- ^ 国家综合立体交通网规划纲要. 北京: 人民出版社. 2021. ISBN 9787010232959.
- ^ 《国家综合立体交通网规划纲要》学习读本. 北京: 人民交通出版社股份有限公司. 2021. ISBN 97871141697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