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鍾羲

楊鍾羲(1865年—1939年)[1],原名钟广,又鍾慶,字子勤梓琴子晴芷晴芷夝芷廎慏盫,号留垞梓励,又号雪桥雪樵,晚号圣遗居士南湖鲜民内务府汉军正黄旗人,籍奉天辽阳(襄平)。光绪十五年己丑(1889)進士,江宁府知府。

生平编辑

家族世居辽阳,原隶内务府满洲正黄旗乾隆间改为内务府汉军正黄旗。光绪十一年乙酉(1885)顺天乡试举人,十五年己丑(1889)進士,同年五月,改翰林院庶吉士[2]。光緒十六年四月,散館,授翰林院編修[3]。光绪二十五年(1899年)保送知府,分发浙江,但未实授,改派外任时冠姓杨。二十七年入湖北巡抚端方幕府,三十一年任湖北襄阳府知府。三十二年入两江总督端方幕府,补授淮安府知府,三十四年任江宁府知府。出任光绪二十年(1894)顺天乡试同考官,二十一年(1895)会试同考官。諡文敬

辛亥革命后,寓居上海法租界,不问世事(先避居法租界升平里,后移寓茄勒路之顺元里,又迁打铁浜之馨德里)。1912年,遭母忧。为刘承干的《嘉业堂丛书》校阅。“鍾羲楼居终岁,伏案整辑,往往彻夜不睡。微倦则于胡床假寐,少醒则灯尚荧然,与晨曦相映,十余年如一日。而尤珍惜物品,凡属片纸寸缣,无不手自捡存。灯下常为其哲嗣讲掌故,或为长孙课文选。……盖辛亥之变,鍾羲脱身出险,藏书被掠”(载郑逸梅《艺林旧事》)。1923年由沪回京。宣统十五年(1923年)三月初一日,與景方昶王國維温肃三人均著南书房行走,十二月初三日均著在紫禁城内骑马[4]。1928年于北京开设雪桥讲舍,著述课徒。1933年应邀赴日本访书。

1927年为逝去的学者王国维作《诰授奉政大夫赏食五品俸南書房行走特谥忠悫王公墓誌銘》。1939年与画家徐操(字燕孙)合作人物、书法扇面图(扇骨阴刻溥心畬书画)。与光緒三十年(1904年)甲辰恩科探花商衍鎏(字藻亭)合作行书扇面。与溥心畬盛昱的《行书祝寿序》手卷作跋(由瑞洵弟子铃木吉武收藏)。

著作编辑

  • 在沪十一年间,著有《雪橋詩話》12卷(1913,1914,缪荃孙沈曾植孙德谦序)、《雪桥诗话续集》8卷(同榜进士陈三立序)、《雪桥诗话三集》12卷(同榜进士金蓉镜序)、《雪桥诗话余集》8卷(陈宝琛序),共四十卷(以上各集均属吴兴刘承干《嘉业堂丛书》刻本,各集均有刘承干序;又有现代版《雪桥诗话全编》,2011)。胡適根据《雪桥诗话》的记载認定曹雪芹曹寅之孙[5]
  • 又有《圣遗诗集》5卷(1921,1935)、《白山词介》、《留垞丛刻》,《日知荟说讲义》等;又与表兄镶白旗宗室盛昱(字伯羲)合辑《八旗文经》六十卷。自编家谱兼年谱《来室家乘》(其子杨鉴资于1940年补成发表)。
  • 参与主撰《续修四库全书总目提要》(1925-1945),参与纂述《奉天通志》。

藏书编辑

家藏書數萬卷;收各朝詩集凡數千種,後由後裔售於復旦大學圖書館收藏。钤印有“杨钟羲印”、“己丑翰林”等。

家庭编辑

  • 先世居辽阳,後金天聪二年,始祖讨塞(《八旗满洲氏族通谱》、《钦定八旗通志》作陶色,1620s-?)从皇太极入关,任第一任内务府正黄旗包衣第一参领第一管领(系顺治六年(1649)分立),三任織造。“陶色,正黄旗包衣管領下人,世居遼陽地方,天聰時來歸,原任内管領。其子華色亦原任内管領,孫浩善現任内管領”(据《八旗满洲氏族通谱》卷76)。繼妻邰氏。
  • 二世祖搖臣。妻张氏。胞兄般臣,蓝翎侍卫;傑臣,官司库;華塞(又華色,1650s-?),康熙朝襲内务府管领,河东巡盐御史。
  • 三世祖和善(又浩善,1685-1774),雍正朝襲内务府管领。妻完顏氏。
  • 太高祖海德(1707-1787),乾隆朝襲内务府管领,營造司郎中兼驕騎參領,誥授武顯將軍。妻李氏、董氏。胞弟姱色,乾隆六年辛酉(1741年)科举人,奉天府开原县知县。
  • 高祖虔礼宝(字席珍、律斋,号古愚,1732-1791),乾隆二十四年己卯(1759)科举人(时隶内务府正黄旗满洲海德管领下),历任山西太原府知府、山西按察使、广西巡抚、刑部与兵部右侍郎,管理清漪园(现颐和园)事务,乾隆庚戌科武會試監射大臣。妻郭氏、方氏。先世本隶内务府正黄旗满洲,因由广西按察使入觐,召见,不能用满语奏对,敕改隶内务府正黄旗汉军;著有《椿蔭堂稿》;在山西大同县知县任上于乾隆三十六年(1771)重建大同县魁星楼,重修大同县署并作《重修县内署碑记》(载道光十年《大同县志》);乾隆四十九年(1784)作《代州志序》。友乾隆十九年(1754年)甲戌科进士紀昀。胞兄一赴會寶(字楚堂),内务府筆帖式,其女楊氏(继配)嫁内务府正白旗汉军李萬樞(高祖总管内务府大臣李延禧,从堂兄道光九年(1829年)己丑科进士舒貴)。胞兄二得勝寶(字芝亭),袭內务府正黄旗满洲佐領。
  • 曾祖恆桂(字丹巖,1760s-?),乾隆朝襲内务府管领,内务府郎中,总管咸安宫、景山官学事务,钦差山西殺虎口監督(相关走西口)、山東督糧道,誥授中憲大夫。妻方氏、張氏。
    • 胞兄嘉慶辛酉科舉人恆杰(字英甫),山西平定直隶州知州。其女一杨佳氏侧福晋嫁惠端親王綿愉;女二杨氏嫁正蓝旗蒙古、咸丰二年顺天乡试举人哈郎果羅氏桂齡(字杏鄰,父嘉慶丁丑繙譯進士布延柏勒格)。
    • 胞兄盛京佐領恆森(字幹庭),义州城守尉。其女杨氏嫁内务府镶黄旗满洲、嘉庆己卯科翻译进士葉赫那拉氏興泰 (繙譯進士)(其孙清末军机大臣那桐)。子文煐(字粹庵),孙儿巴哈納娶李氏(父內務府正白旗漢軍、吏部左侍郎基溥;胞姊李氏嫁内务府正白旗滿洲、嘉慶甲戌科進士索綽絡氏奎照之子錫晉(祖父英和);胞兄道光癸卯科舉人鍾文,娶镶红旗满洲、清朝小说家费莫氏文康之女,其子光緒癸未科進士熙麟 (光緒進士))。
    • 胞兄乾隆庚子科舉人恆琳(字潤夫),廣西潯州府通判,誥授奉直大夫。
    • 胞兄恆梧(字養山),广西桂林府知府、左江道,誥授朝議大夫。
    • 胞姊杨氏,嫁镶黄旗满洲鈕祜祿氏善慶。其女鈕祜祿氏(1787-1860),封嘉庆帝之恭順皇貴妃(如妃),即惠端親王綿愉之生母。
    • 胞姊杨氏,嫁正白旗蒙古、陝甘總督勤襄公薩爾圖克氏惠齡(胞兄文华殿大学士一等威勇公長齡)。
    • 胞姊杨氏,嫁内务府正白旗汉军王鶴齡(胞兄广西布政使王長齡,父乾隆丁卯科舉人、四川布政使王站柱;胞姊王氏嫁内务府正黄旗蒙古石氏豫順,其子嘉慶戊辰科進士榮慶 (嘉慶進士),父乾隆二十六年(1761)辛巳恩科進士嵩貴)。
  • 祖父文燿(字星聯,1803-1866),内务府管领,同知銜湖南永州府寧遠縣知縣。祖母汪氏(1803-1853)(胞侄汉军旗画家汪恩綬,号静泉,官湖南同知,载《八旗画录》;其子汪玉書,字錫麟,科举人;孙儿汪宝彝,字晋桓,民国时期曾任北平邮局分局长)。胞兄知府銜廣西平樂府同知文燦,其子長埏,娶尚氏(胞兄内务府正白旗汉军、道光戊戌(1838)进士延恒、道光庚子(1840)进士延愷,父内务府庆丰司员外郎兼镶黄旗公中佐领純嘏,先祖内务府尚大德;母李氏,属内务府正白旗汉军繼昌 (光緒進士)家族;胞侄女尚氏,系正蓝旗汉军进士胡俊章儿媳)。
  • 父長坦(又長垣,字寬夫,号履堂,1826-1900.11.15),湖北武昌府同知。妻舒舒覺羅氏(1826-1853)、烏蘇氏、佟氏(1832-1867;父佟開運),庶妻藍氏(生母)。
  • 姑母杨氏,嫁内务府正白旗汉军、湖南知县李恆琦(字月珊)(胞兄湖北荆州府知府李恆琛,父湖南按察使魁聯(著《守寶錄》25卷,敕祀湖南寶慶府名宦祠),祖父内务府东陵郎中慶玉(清东陵端悯固伦公主园寝监修大臣);堂姊李氏嫁镶蓝旗满洲赫舍里氏恩玉(其父湖北按察使、骑都尉忠壯公多山,姑母赫舍里氏封道光帝之常妃 (道光帝),胞叔道光十八年戊戌科进士如山;胞侄科举人、词人画家李孺)。
  • 胞弟楊鍾齡(字子壽,庶母蓝氏)。原配葉赫瓜爾佳氏(胞兄榕盛,字蔭庭);继配蒋氏(父镶蓝旗汉军、福建建宁府知府蔣斯岱,母盧氏(祖父嘉慶己未恩科進士、两广总督敏肃公盧坤);祖父道光十五年乙未科三甲进士、貴州巡撫勤慤公蔣霨遠,曾祖乾隆四十九年甲辰進士、两江总督文勤公蔣攸銛)。
  • 胞姊杨氏(母佟氏)(1863-1906),继配嫁正蓝旗汉军、清光绪八年壬午(1882)顺天乡试科举人、苏州府候补知府胡玉瀛(父光緒二年丙子恩科進士胡俊章,祖伯父道光三十年(1850年)庚戌科进士吉惠 (道光进士))。
  • 胞妹杨氏(母佟氏)(c.1866-1899),嫁内务府正白旗汉军李寶頤,民國三年任北洋政府國史館主事(父湖北荆州府知府李恆琛,养父李恆琦(妻杨氏,楊鍾羲的姑母),祖父湖南按察使魁聯(字荫庭),曾祖内务府东陵郎中慶玉;嫡堂兄科举人、词人画家李孺)。
  • 胞妹杨氏(庶母蓝氏),嫁内务府正白旗汉军李寶蒙,其父湖北荆州府知府李恆琛。
  • 胞妹杨氏(庶母蓝氏),嫁阿克占氏錫嘏 (字介眉);阖家殉难于庚子京师之乱,杨钟羲有纪念诗。
  • 妻李寶蘩 (字伯祁)(1861-?)。其父内务府正白旗汉军、湖北荆州府知府李恆琛 (字献之),母章佳氏(其父正白旗滿洲、道光丙申恩科進士慶廉 (道光進士),母鈕祜祿氏,祖父伊犁將軍容安,曾祖父乾隆五十四年(1789年)进士那彦成),姨父光緒六年进士镶蓝旗宗室溥良(字玉岑),祖父魁聯(字荫庭)任湖南按察使(胞侄女李氏嫁镶蓝旗满洲赫舍里氏恩玉,其胞叔道光戊戌科進士如山)。胞兄寶豐(字子年),妻博爾濟吉特氏(祖父正蓝旗满洲、山西布政使葆亨,曾祖嘉慶丙辰恩科進士莊勤公鄂山);胞兄寶謙 (字子鳴)(母季氏),光绪十一年乙酉举人,江蘇候補同知,善画山水,工鉴赏,收藏多精品(载入《繪境軒讀畫記》、《八旗画录》);堂兄光绪乙酉科举人李寶巽(又李孺,字子申,号五峰山人,1862-1935),以候补道员任湖北提学史、清政府驻日本学监,辛亥后改名李孺,活跃于天津画坛与词社,系正蓝旗汉军进士胡俊章胞侄女婿;寶巽(李孺)、寶謙与楊鍾羲顺天乡试同榜,且胡俊章与宗室溥良有师生关系;胞姊李氏,嫁内务府旗人張文棫(字叔瑟)(父热河总管毓泰;胞姊张氏眉君,嫁内务府正白旗漢軍、光绪元年(1875年)乙亥科舉人、词人鄭文焯)。
  • 子楊懿涑(字鑒資,1900-1967),为其父校勘、编纂著述,曾在上海商务印书馆工作,1949年之后,只身渡海赴台湾。妻曹氏(父光绪二十年(1894)苏州籍举人曹元忠 (资政院),工诗词,富藏书;祖父举人曹毓秀(字實甫);堂伯叔名医曹元恒、光绪九年进士曹福元、光绪二十一年进士曹元弼)。 孙儿楊徵幹,楊徵棐。孙女楊瑮,楊璪,楊瓅。
  • 女楊慰洵(1889-1936),嫁烏佳氏啟光(字仲謙);其父直隶口北兵备道吉順,祖父侍衛忠元(字善亭),祖母庫雅勒氏齡文(自號竹友女史,幼年师从湘军将领、兵部尚书彭玉麟,著有《絮香吟馆小草》一卷,彭玉麟、翰林張佩綸等序,清光緒十二年(1886)刊本、十三年[1887]刻本;父正白旗满洲、湖南衡州協副將嵩山,胞叔道光与咸丰年间廣州將軍勤慤公穆特恩;胞姊庫雅勒氏嫁正黃旗蒙古鄂卓爾氏穆金泰,其养子光緖丙戌科進士文恪公榮慶彭玉麟之孙女嫁俞樾之孙、光緒二十四年(1898)戊戌科探花俞陛云)。其子烏錕,烏鐸,烏钤。

注釋编辑

  1. ^ 光緒己丑科會試同年齒錄
  2. ^ 《大清德宗同天崇运大中至正经文纬武仁孝睿智端俭宽勤景皇帝实录》(卷二百七十):光绪十五年。己丑。五月。丙午朔。……○乙卯。引见新科进士。……杜本崇、周树模、饶士腾、刘彭年、丁惟禔、费念慈、魏时钜、熊方燧、陈嘉言、许叶芬、曾广钧、江标、陈长橿、徐仁铸、陈钟信、叶昌炽、王万芳、王同愈、张孝谦、卢丛林、何尔钧、陈祥燕、恽毓鼎、刘启端、程棫林、刘若曾、陆钟琦、熙元、邓维琪、孙鼎烈、豫泰、陈鸣秋、张澂、崇寿、欧阳熙、马步元、刘尔炘、傅世炜、熙瑛、曹树藩、段友兰、叶新第、薛启荣、朱锦、爱仁、刘奉璋、李传元、姚士璋、景方昶、余诚格、张鸿翊、孔繁昌、王祖同、徐德沅、薛宝辰、高枬、王尤、朱延薰、戚扬、张维彬、钟广、王继香、赵秉璋、冯端、林孝恂、吴嘉瑞、武玉润、唐右桢、刘元亮、孙廷翰、钱骏祥、希廉、李鹏飞、陈曾佑、宫耀月、梁銮藻、喻兆蕃、王垿、刘秉钧、宝丰、黄炳辰、程丰厚、萨嘉乐、劳肇光、温仲和、梁肇荣、俱著改为翰林院庶吉士。
  3. ^ 《大清德宗同天崇运大中至正经文纬武仁孝睿智端俭宽勤景皇帝实录》(卷二百八十四):光绪十六年。庚寅。夏。四月。庚子。朔。享太庙。上亲诣行礼。……○引见己丑。科散馆人员。得旨。修撰张建勋。编修邹福保、李盛铎、刘世安、业经授职。二甲庶吉士张孝谦、费念慈、景方昶、刘启端、周树模、程棫林、余诚格、高熙喆、王万芳、刘若曾、叶昌炽、熊方燧、豫泰、陈嘉言、李传元、曾广钧、瑞洵、陈昌绅、许叶芬、段友兰、连捷、徐德沅、曹树藩、杜本崇、吴嘉瑞、魏时钜、王同愈、丁惟禔、恽毓鼎、崇寿、马步元、刘元亮、王继香、张鸿翊、傅世炜、钟广、余朝绅、张澂、高枬、饶士腾、朱延薰、卢丛林、熙瑛、薛宝辰、熙元、陆钟琦、江标、徐仁铸、王祖同、宋滋兰、俱著授为编修。
  4. ^ 刘烜《王国维与罗振玉来往书信手稿述评》
  5. ^ 杨钟羲《雪桥诗话》:“敬亭尝为《琵琶亭传奇》一折,曹雪芹(沾)题句有云:‘白傅诗灵应喜甚,定教蛮素鬼排场’。雪芹为楝亭通政孙,平生为诗,大概如此,竟坎坷以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