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济宗
临济宗是漢傳佛教禅宗南宗五个主要流派之一,自洪州宗門下分出,始於臨濟义玄(?-867年)大師。义玄从黄蘗希运禅师学法33年,之后往镇州(今河北正定)滹沱河畔建临济院, 广为弘扬希运禅师所倡启“般若为本、以空摄有、空有相融”的禅宗新法。这种禅宗新法因义玄在临济院举一家宗风而大张天下,后世遂称之为“临济宗”,而临济寺(位于河北石家庄正定)也因之成为临济宗祖庭。因其禅风比较刚劲,故而后世与理论较为细密的曹洞宗相比,称“临济将军,曹洞士民”。[1]
思想编辑
义玄的師父希运禅师(唐,-850年) 继承了马祖道一“即心即佛”的思想,力倡“心即是佛”之说。“性即是心,心即是佛,佛即是法”。提倡无心,“无心者,无一切心也。如如之体,内如木石,不动不摇;外如虚空,不塞不碍。无方所,无相貌,无得失。”又说:“但能无心,便是究竟”。
义玄(唐,-867年)从希运学法33年。他要求弟子和信徒首先必须建立对佛法、解脱和修行的“真正见解”;确立“自信”,相信自己“佛性”与釋迦文佛、達摩老祖无别,无需向外求佛求祖,寻求解脱成佛;主张修行不离日常生活。
临济义玄主张“以心印心,心心不异”,后世有 “心心相印”一说。临济义玄上承六祖惠能,历南岳怀让、马祖道一、百丈怀海、黄蘗希运的禅法,以其机锋凌厉,棒喝峻烈的禅风闻名于世。现存《临济录》和《祖堂集》卷十九、《景德传灯录》卷十二等记载了他的生平事迹和禅法。
中土臨濟宗编辑
臨濟宗傳至宋代,临济宗传至石霜楚圆(986年-1039年),石霜门下高足二人,開設黃、楊二派。黃龍慧南禪師,下開黃龍派;楊岐方會禪師,下開楊岐派。
黄龙派开宗者为慧南(1002年-1069年),慧南初学云门宗,后从临济宗,大闡禪門,因其住黄龙山(在今江西修水县)而得名。
杨岐派开宗者为方会(992年-約1049年),因住杨岐山(在今江西萍乡北)而得名。南宋時,因為楊岐派傳人徑山寺住持大慧宗杲大倡話頭禪的影響力,使得臨濟宗一支獨秀,成為禪宗與漢傳佛教最具代表性的宗派。
臺灣臨濟宗编辑
佛光山编辑
法鼓山编辑
- 由聖嚴法師於1989年於台灣台北縣金山鄉(今日新北市金山區)創立。
- 法鼓山的宗旨為「提昇人的品質,建設人間淨土」。
- 2006年傳位於第二代方丈果東法師。
- 聖嚴師父最後力推「心六倫」與「你可以不必自殺」的心靈淨化活動。
中台禪寺编辑
- 由惟覺法師承接師父靈源和尚的中國禪宗五法脈而創立。
- 2001年9月1日於南投縣埔里鎮正式落成,推崇「對上以敬,對下以慈,對人以和,對事以真」的中國倫理教育。
- 開山惟覺大和尚於2016年圓寂,傳給弟子見燈法師,繼續推廣佛教文化與藝術等淨化心靈的社會公益活動。
法脈编辑
- 曹洞宗第四十六代鼓山鼎峰耀成禪師(1858年-?)。
- 1949年,虚云老和尚,中国近代禪宗高僧。中国曹洞宗第四十七代,临济宗第四十三代,云门宗第十二代,法眼宗第八代,沩仰宗第八代。
- 1963年秋,基隆十方大覺禪寺靈源長老(臨濟宗释虚云門下嫡傳弟子),
- 1991年,临济宗突空智板禅师之智祖派:惟覺禪師、圣严法师
- 2005年,临济宗智祖派:見燈和尚(臨濟宗惟覺禪師門下嫡傳弟子)[來源請求]
靈鷲山编辑
- 由心道法師於中國 弘法寺住持釋本煥以及佛光山開山宗長釋星雲兩位長老座下承接臨濟宗法脈。
- 在2007年於中國深圳弘法寺住持本煥老和尚座下納受法脈,成為臨濟宗第四十五世、別傳堂上第二代傳人,號常妙心道禪人。
- 在2013年於台灣高雄佛光山開山宗長釋星雲座下,領受禪宗法卷、袈裟與念珠。成為臨濟宗第四十九代、佛光山第二代法子,法名心道智達。
- 自1984年於台灣福隆開山後,心道法師以慈悲與禪為宗風,提出「生活即福田,工作即修行」的生活禪理念,教育信眾要以「般若」的精神,在日常生活中照見自己澄淨的本心,以菩提心來利益眾生,獲得心靈的寧靜與滿足。對於現代人忙碌的生活、虛無的心靈,靈鷲山以「平安禪」為簡易禪法,來引導人心,轉化社會,積極推展「寧靜運動」,亦即讓自己每天「心靈歸零」的平安口訣,幫助忙碌的現代人獲得平靜、充實與快樂的心靈。
西禪寺尋牛禪院编辑
日本臨濟宗编辑
1187年,日僧明庵榮西将黄龙派引入日本,使临济宗在日本得到极大发展。1246年中国僧人蘭溪道隆东渡日本,又传去杨岐派禅法。
日本镰仓时代禅宗24派中,有20派出于杨岐派。1980年代,日本佛教中临济宗信徒逾500万人。而临济宗对日本的茶道,书法,武术,绘画,文学,建筑,能乐,连歌,园艺,料理等都有很大的影响。最有名弟子是北條時宗。
建仁寺派编辑
東福寺派编辑
建長寺派编辑
圓覺寺派编辑
南禪寺派编辑
國泰寺派编辑
大德寺派编辑
妙心寺派编辑
天龍寺派编辑
永源寺派编辑
向嶽寺派编辑
方廣寺派编辑
相國寺派编辑
佛通寺派编辑
興聖寺派编辑
資料來源编辑
- ^ 什么是“禅宗一花五叶”?. 国学咨询. 2008-04-10 [2016-09-2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09-27).
- ^ 日本京都的建仁寺. [2009-12-0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12-03).
- ^ 日本京都的東福寺. [2009-12-0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11-29).
- ^ 日本鎌倉的建長寺. [2009-12-0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11-30).
- ^ 日本鎌倉的圓覺寺. [2009-12-0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5-04-10).
- ^ 日本京都的南禪寺. [2009-12-0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8-03-20).
- ^ 日本京都的妙心寺. [2009-12-0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5-18).
- ^ 妙心寺的退藏院. [2009-12-0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11-23).
- ^ 日本濱松的方廣寺. [2009-12-0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11-25).
- ^ 日本京都的相國寺. [2009-12-0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9-03-15).
- ^ 日本廣島的佛通寺. [2009-12-0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06-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