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民國衛生福利部
中華民國有關公共衛生、醫療與社會福利事務的最高主管機關
(重定向自衛生福利部)
衛生福利部(簡稱衛福部)是中華民國有關公共衛生、醫療與社會福利事務的最高主管機關,同時監督各縣市地方政府衛生局(處)與社會局(處)。其前身為1971年成立的行政院衛生署,2013年升格改制為部並改為現名。
衛生福利部
Ministry of Health and Welfare(英語) | |||||||||||||||||||||||||||||||||
---|---|---|---|---|---|---|---|---|---|---|---|---|---|---|---|---|---|---|---|---|---|---|---|---|---|---|---|---|---|---|---|---|---|
![]() | |||||||||||||||||||||||||||||||||
![]() 衛生福利部部徽 | |||||||||||||||||||||||||||||||||
基本信息 | |||||||||||||||||||||||||||||||||
機關類型 | 中央二級行政機關 | ||||||||||||||||||||||||||||||||
所屬部門 | 行政院 | ||||||||||||||||||||||||||||||||
員額 | 1萬2,000餘人 | ||||||||||||||||||||||||||||||||
年度預算額 | 新臺幣1,616億元 | ||||||||||||||||||||||||||||||||
授權法源 | 行政院組織法、衛生福利部部組織法 | ||||||||||||||||||||||||||||||||
主要官員 | |||||||||||||||||||||||||||||||||
部長 | 薛瑞元 | ||||||||||||||||||||||||||||||||
政務次長 常務次長 | 李麗芬、王必勝 周志浩 | ||||||||||||||||||||||||||||||||
主任秘書 | 張雍敏 | ||||||||||||||||||||||||||||||||
任命者 | 行政院院長提請總統任命 | ||||||||||||||||||||||||||||||||
組織編制 | |||||||||||||||||||||||||||||||||
內部單位 | 8司、6處 | ||||||||||||||||||||||||||||||||
附屬機關 | 5署、1研究所、29醫療機構、13社福機構 | ||||||||||||||||||||||||||||||||
任務編組 | 1組、5會、1訓練中心 | ||||||||||||||||||||||||||||||||
成立沿革 | |||||||||||||||||||||||||||||||||
成立日期 | 1928年4月 | ||||||||||||||||||||||||||||||||
前身機關 | 行政院衛生署 | ||||||||||||||||||||||||||||||||
聯絡信息 | |||||||||||||||||||||||||||||||||
![]() 衛生福利部衛生福利大樓 | |||||||||||||||||||||||||||||||||
地址 | 臺北市南港區忠孝東路六段488號 | ||||||||||||||||||||||||||||||||
電話 | +886 2 8590-6666 | ||||||||||||||||||||||||||||||||
網站 | www |
歷史编辑
中華民國歷史上,中央衛生主管機關曾多次調整,計設衛生勤務部、衛生部(二次)、內政部衛生署(三次)、內政部衛生司(二次)、行政院衛生署(三次)。自1987年起,從《行政院組織法修正草案》提出調整提案,到最後定名為止,曾出現過「衛生福利部」、「厚生部」、「社會福利暨衛生部」、「社會福利暨勞動部」等名稱構想。[1]最後在2013年7月,正式以原行政院衛生署為基礎,整合公共衛生醫療、社會福利等兩大社會民生事務,設置「衛生福利部」。
- 1928年4月,國民政府內政部成立「衛生司」。司长陈方之。
- 1928年10月25日国民政府发布设立卫生部的命令。1928年11月,内政部卫生司升格為「衛生部」。[2]颁布了《医师暂行条例》、《药师暂行条例》、《护士暂行条例》、《助产士暂行条例》等法令。1928年12月26日召开第一届全国卫生行政会议。
- 1932年2月,衛生部併入內政部,成為「內政部衛生署」。刘瑞恒以禁煙委員會委员长兼内政部卫生署长。但《内政部卫生署组织法》在立法院审议了3年,直至1934年4月才由国民政府公布。[3]
- 1936年11月,升格為行政院直屬機關,成為「行政院衛生署」。
- 1938年4月,再次改組為「內政部衛生署」。
- 1940年4月,再次改組為「行政院衛生署」。[4]
- 1947年5月,國民政府改組為中華民國政府,行政院衛生署再次改組為「衛生部」。[5]
- 1949年5月,改為「內政部衛生署」。署长王祖祥。8月,再縮編成為「內政部衛生司」。
- 1971年3月17日,改組為「行政院衛生署」。
- 1995年元旦,配合全民健康保險即將實施,中央健康保險局(今中央健康保險署)成立。
- 1999年7月1日,因應精省措施,臺灣省政府衛生處改為「行政院衛生署中部辦公室」;原衛生處所轄的36家省立醫院及家庭計畫研究所、公共衛生研究所與婦幼衛生研究所,亦改為衛生署附屬機關。
- 2001年7月12日,整合保健處、家庭計畫研究所、公共衛生研究所及婦幼衛生研究所,成立國民健康局(今國民健康署);重建結核病防治體系,原「慢性病防治局」改制為「胸腔病院」。
- 2004年7月,醫政處更名為醫事處(今醫事司),中部辦公室改組為醫院管理委員會(今附屬醫療及社會福利機構管理會),增設護理及健康照護處(今護理及健康照護司)、國際合作處(今國際合作組)。
- 2010年元旦,食品藥物管理局(今食品藥物管理署)成立後,原食品衛生處、藥政處改編入該局下的醫療器材及化粧品組、藥品及新興生技藥品組。
- 2013年5月31日,依照政府組織再造規劃,立法院三讀通過《衛生福利部組織法》和相關組織法,[6]並於同年6月19日公告施行。[7]
- 2013年7月23日,改組升格為「衛生福利部」,[8]成為中華民國政府遷臺後第二個新組成的部,本部仍位於臺北市大同區塔城街36號;原內政部社會司的社福業務移置衛生福利部成立社會救助及社工司、保護服務司、社會保險司,內政部兒童局與教育部的國立中國醫藥研究所亦改隸衛生福利部,分別改制為社會及家庭署與國家中醫藥研究所。
- 2013年12月30日,位於臺北車站3樓的統計處、全民健康保險會、全民健康保險爭議審議會、護理及健康照護司以及位於本部3樓的社會保險司,先行搬至衛生福利大樓(臺北市南港區忠孝東路六段488號)。
- 2014年6月3日,衛生福利部位於塔城街辦公區、大坪林辦公區、雙城街辦公區的部本部機關(除護健司、醫管會及衛福人訓中心另於臺灣中部設有辦公區或本部)均搬至衛生福利大樓。
- 2017年4月12日,成立少子化辦公室,目標將目前的生育率1.1人提升至1.6~2.1人。[9]
- 2017年11月24日,啟用1966長照服務專線。[10]
- 2020年1月20日,因嚴重特殊傳染性肺炎(COVID-19),疾管署宣布成立「嚴重特殊傳染性肺炎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全面防範肺炎疫情。[11]
- 2022年5月4日,組織調整將心理及口腔健康司改制分成心理健康司、口腔健康司。
歷任首長编辑
衛生福利部因執掌醫療衛生、食品安全與社會福利等攸關民生的政務,在成立之初即有中華民國「天下第一大部」之稱。該部(及前身衛生署)首長,時常因健保費調漲或是出現食安問題就引咎下台,替換較為頻繁。[12]
內政部衛生司 司長(第1次) | |||||
---|---|---|---|---|---|
任別 | 姓名 | 政黨 | 就職時間 | 卸任時間 | 備註 |
1 | 陳方之 (1884–1969) |
1928年4月3日 | 1928年11月1日 | ||
衛生部 部長(第1次) | |||||
任別 | 姓名 | 政黨 | 就職時間 | 卸任時間 | 備註 |
1 | 薛篤弼 (1892–1973) |
1928年10月24日 | 1929年11月4日 | 後由劉瑞恆代理 | |
內政部衛生署 署長(第1次) | |||||
任別 | 姓名 | 政黨 | 就職時間 | 卸任時間 | 備註 |
1 | 劉瑞恆 (1891–1961) |
1930年12月15日 | 1936年12月12日 | ||
行政院衛生署 署長(第1次) | |||||
任別 | 姓名 | 政黨 | 就職時間 | 卸任時間 | 備註 |
1 | 劉瑞恆 | 1936年12月12日 | 1937年1月18日 | ||
衛生勤務部 部長(第2次) | |||||
任別 | 姓名 | 政黨 | 就職時間 | 卸任時間 | 備註 |
1 | 1937年8月 | 1938年1月 | |||
內政部衛生署署長(第2次) | |||||
任別 | 姓名 | 政黨 | 就職時間 | 卸任時間 | 備註 |
1 | 顏福慶 (1882–1970) |
1938年8月17日 | 1940年4月24日 | ||
2 | 金寶善 (1893–1984) |
1940年6月20日 | |||
行政院衛生署 署長(第2次) | |||||
任別 | 姓名 | 政黨 | 就職時間 | 卸任時間 | 備註 |
1 | 金寶善 | 1940年4月 | 1947年4月23日 | ||
衛生部 部長(第3次) | |||||
任別 | 姓名 | 政黨 | 就職時間 | 卸任時間 | 備註 |
1 | 周詒春 (1883–1958) |
1947年4月23日 | 1948年12月22日 | ||
2 | 林可勝 (1897–1969) |
1948年12月22日 | 1949年1月18日 | 國防醫學院院長兼任。後由朱章賡代理 | |
3 | 金寶善 | 未到任 | |||
內政部衛生署 署長(第3次) | |||||
任別 | 姓名 | 政黨 | 就職時間 | 卸任時間 | 備註 |
1 | 朱章賡 (1900–1978) |
1949年1月13日 | 1949年3月21日 | 代理,副署長王祖祥 | |
內政部衛生司 司長(第2次) | |||||
任別 | 姓名 | 政黨 | 就職時間 | 卸任時間 | 備註 |
1 | 王祖祥 | 1950年4月28日 | 1955年10月27日 | ||
2 | 郭松根 (1903–1982) |
1955年10月27日 | 1958年1月28日 | ||
3 | 吳靜 (1905–?) |
1958年1月28日 | 1958年9月16日 | 後由李之琳代理。 | |
4 | 張智康 | 1960年6月2日 | 1971年3月17日 | ||
行政院衛生署 署長(第3次) | |||||
任別 | 姓名 | 政黨 | 就職時間 | 卸任時間 | 備註 |
1 | 顏春輝 (1907–2001) |
無黨籍 | 1971年3月17日 | 1974年6月25日 | 醫學博士 |
2 | 王金茂 (1913–2002) |
無黨籍 | 1974年6月25日 | 1981年5月9日 | 公共衛生博士學位 |
3 | 許子秋 (1920–1988) |
無黨籍 | 1981年5月9日 | 1986年1月14日 | 公共衛生碩士學位 |
4 | 施純仁 (1923–2017) |
無黨籍 | 1986年1月14日 | 1990年6月2日 | 醫師體系 |
5 | 張博雅 (1942–) |
無黨團結聯盟 | 1990年6月2日 | 1997年9月1日 | 醫師體系 |
6 | 詹啟賢 (1948–) |
中國國民黨 | 1997年9月1日 | 2000年5月20日 | 醫師體系 |
7 | 李明亮 (1936–) |
無黨籍 | 2000年5月20日 | 2002年9月1日 | 醫師體系。離職後由涂醒哲代理。 |
8 | 涂醒哲 (1951–) |
民主進步黨 | 2002年12月31日 | 2003年5月18日 | 醫師體系 |
9 | 陳建仁 (1951–) |
無黨籍[註 1] | 2003年5月18日 | 2005年2月1日 | 公共衛生學家.離職後由台灣護理協會王秀紅代理。 |
10 | 侯勝茂 (1950–) |
無黨籍 | 2005年2月17日 | 2008年5月20日 | 醫師體系 |
11 | 林芳郁 (1950–) |
中國國民黨 | 2008年5月20日 | 2008年9月25日 | 醫師體系。離職後由宋晏仁代理。 |
12 | 葉金川 (1950–) |
中國國民黨 | 2008年9月26日 | 2009年8月6日 | 衛生公務人員體系 |
13 | 楊志良 (1946–) |
中國國民黨 | 2009年8月6日 | 2011年2月9日 | 公共衛生博士學位 |
14 | 邱文達 (1950–) |
無黨籍 | 2011年2月9日 | 2013年7月22日 | 醫師體系 |
衛生福利部 部長(第1次) | |||||
任別 | 姓名 | 政黨 | 就職時間 | 卸任時間 | 備註 |
1 | 邱文達 | 無黨籍 | 2013年7月23日 | 2014年10月3日 | 醫師體系。 |
代理 | 林奏延 (1948–) |
無黨籍 | 2014年10月3日 | 2014年10月21日 | 衛福部政務次長代理部長,醫師體系。 |
2 | 蔣丙煌 (1952–) |
無黨籍 | 2014年10月22日 | 2016年5月19日 | 首位食品科學學者 |
3 | 林奏延 (1948–) |
無黨籍 | 2016年5月20日 | 2017年2月7日 | 醫師體系 |
4 | 陳時中 (1952–) |
民主進步黨 | 2017年2月8日 | 2022年7月17日 | 牙醫師體系,曾任衛生署副署長。首位牙醫師部長[13]。 |
5 | 薛瑞元 (1955—) |
民主進步黨 | 2022年7月18日 | 現任 | 醫師體系,首位擁有醫師、律師雙執照的部長[14]。 |
組織编辑
- 衛生福利部部長(特任政務職文官)
- 政務次長(兩名,比照簡任第十四職等)
- 常務次長(一名,簡任第十四職等或師(一)級)
- 主任秘書(一名,簡任第十二職等)
- 參事(八名,簡任第十二職等)
- 技監(五名,簡任第十二職等或師(一)級)
- 司長(十名,簡任第十二職等或師(一)級)
- 處長(兩名,簡任第十二職等)
- 副司長(十名,簡任第十一職等或師(一)級)
- 副處長(兩名,簡任第十一職等)
- 專門委員(十六名,簡任第十職等至第十一職等)
- 高級分析師(一名,簡任第十職等至第十一職等)
- 科長(五十九名,薦任第九職等)
- 秘書(十四名,薦任第八至第九職等)
- 技正(五十五名,薦任第八至第九職等)
- 視察(三十六名,薦任第八至第九職等)
- 分析師(八名,薦任第七至第九職等)
- 專員(七十六名,薦任第七至第九職等)
內部單位编辑
|
|
|
所屬機關(構)编辑
三級機關编辑
三級機構编辑
四級機構编辑
- 醫療機構(由醫管會管理)
- 綜合醫院:基隆醫院、雙和醫院、臺北醫院、桃園醫院、苗栗醫院、豐原醫院、臺中醫院、彰化醫院、南投醫院、埔里醫院、嘉義醫院、朴子醫院、新營醫院、臺南醫院、旗山醫院、屏東醫院、花蓮醫院、玉里醫院、臺東醫院、富里醫院、恆春醫院、澎湖醫院、金門醫院
- 特殊療養院:八里療養院、樂生療養院、桃園療養院、草屯療養院、嘉南療養院、胸腔病院
- 社會福利機構(由社家署代管)
- 老人之家:北區老人養護中心、中區老人養護中心、彰化老人養護中心、南區老人養護中心、東區老人養護中心、澎湖老人養護中心
- 少年之家
- 兒童之家:北區兒童之家、中區兒童之家、南區兒童之家
- 教養院:南投啟智教養院、雲林教養院、臺南教養院
政府捐助財團法人编辑
参考資料编辑
- ^ 從「衛生福利部」到「衛生及社會安全部」:行政院研修社會福利行政組織的回顧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孫健忠,社區發展季刊113期,2006年3月
- ^ 1928年10月,特任内政部原部长薛笃弼为卫生部部长。内政部原秘书长许世璇调任为卫生部秘书长。内政部民政司司长胡毓威调升卫生部政务次长,刘瑞恒任常务次长。内设:总务司(杨天受)、医政司(严智钟)、防疫司(蔡鸿)、保健司(金宝善)、统计司(金诵盘)、技监室(陈方之)、参事室(孟广澎)。后增设海港检疫处(伍连德)。直属单位包括设在北平的中央防疫处、南京黄埔路的中央医院、上海海港检疫所、上海虬江路的中央卫生试验所。
- ^ 1934年4月,卫生署内设总务科(金泰)、医政科、保健科,周文达任医政科兼保健科科长。
- ^ 1940年4月行政院衛生署内设:中医委员会(陈郁[需要消歧义][需要消歧义])、秘书室(许世璇)、总务处(许世璇兼)、医政处(汤蠡舟)、防疫处(容启荣)、保健处(严镜清)、技术室(许世瑾)、人事处(戴芳渊)、会计处(龚树森)、统计室(王士奇)、中央衛生實驗院、西北卫生专员办事处(龙毓莹)、西北防疫处(杨守绅/杨永年)、蒙绥防疫处(齐长庆/桑沛恩)、设在兰州的西北医院(张查理)
- ^ 1947年卫生部部长周贻春,政务次长金宝善,常务次长严慎予。
- ^ 立法院三讀/設立衛生福利部 納入社福業務. 今日新聞網. 2013-05-31 [2013-10-1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3-10-19).
- ^ 《總統府公報》第7091號 (PDF). 中華民國總統府. 2013-05-31 [2013-10-18]. (原始内容存档 (PDF)于2021-02-02).
- ^ 龍瑞雲. 衛生福利部 23日掛牌. 中央社. 2013-07-21 [2013-07-2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3-07-23).
- ^ 羅真. 刺激生育率!衛福部成立「少子化辦公室」. 聯合報. 2017-04-12 [2017-04-1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7-04-13).
- ^ 1966長照服務專線開通記者會. 衛福部長照專區. 2018-01-24 [2020-04-2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2-02).
- ^ 疾管署宣布成立「嚴重特殊傳染性肺炎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全面防範中國大陸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確保我國防疫安全. 衛生福利部. 2020-01-20 [2020-04-2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1-24).
- ^ 張瀞文. 新衛福部長陳時中「鎮」得住「社福派」?. 信傳媒. 2017-02-08 [2020-03-0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3-07) (中文(臺灣)).
- ^ 《國衛院podcast》人物專訪陳時中部長 開業牙醫師成為衛福部部長 角色轉變的心路歷程 -國家衛生研究院. [2022-07-1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07-16).
- ^ 薛瑞元接衛福部長擁醫師、律師雙身分成亮點| 政治 - 中央社. [2022-07-1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07-15).
- ^ 行政組織圖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衛生福利部社會保險司首頁
- ^ 行政組織圖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衛生福利部社會救助及社工司首頁
- ^ 17.0 17.1 行政組織圖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衛生福利部心理及口腔健康司目前未改版前的原本首頁
- ^ 行政組織圖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衛生福利部
註釋编辑
- ^ 2021年底,在現任中華民國總統蔡英文親自邀請下申請加入民進黨
外部連結编辑
维基文库中相关文献分类:中華民國衛生福利部 |
维基新闻中的相关報導:中華民國衛生福利部 |
维基共享资源中相关的多媒体资源:中華民國衛生福利部 |
- (繁體中文)(英文)衛生福利部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 衛生福利部的Facebook專頁
- 衛生福利部的Twitter帳戶
- YouTube上的中華民國衛生福利部頻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