鋼綫灣
鋼綫灣(英文:Telegraph Bay)位於香港南區沙灣之東南方及瀑布灣之西北方,現時該處已填海成為數碼港。
鋼綫灣的舊稱為大河灣[1]或大口灣,至少到1940年代仍然如此[2],但現時開叉灣一帶有多項以大口灣(大口環)命名的設施。
歷史编辑
鋼綫灣原址有村落(即以前的鋼綫灣村),早於1870年已有人居住[3]。1871年開始,英國大東電報局於鋼綫灣鋪設電報電纜連接香港與外地,鋼綫灣因而得名。1880年一名法國傳道會神父在此處首次發現洋紫荊,並於1908年證實為全新品種,其後更於1965年起成為香港市花。1930年代英軍於鋼綫灣沿岸興建機槍堡及防禦工事,惜於香港保衛戰中毫無用武之地。
1970年代後期,新世界發展獲批於鋼綫灣臨海山腰興建大型私人屋苑,即碧瑤灣。
1980年代初,香港政府於鋼綫灣進行填海工程,當中沙石來自同期施工的利東邨地盤平整工程。完工後,新填築土地曾丟空十多年,直至1990年代尾至2000年代初,才用作興建數碼港及私人屋苑貝沙灣。
物業發展编辑
社區設施编辑
教育编辑
交通编辑
主要交通幹道编辑
公共交通编辑
交通路線列表 |
---|
港島專線小巴
|
區議會議席分佈编辑
為方便比較,以下列表以域多利道由摩星嶺道、域多利道交界至域多利道、數碼港道交界為範圍。
年度/範圍 | 2000-2003 | 2004-2007 | 2008-2011 | 2012-2015 | 2016-2019 | 2020-2023 |
---|---|---|---|---|---|---|
域多利道由摩星嶺道、域多利道交界至域多利道、數碼港道交界 | 薄扶林選區
| |||||
沙宣道、大口環道、沙灣道、數碼港道沿線 |
參考資料编辑
參看编辑
|
|||||
---|---|---|---|---|---|
|
|||||
中西區、 灣仔區、東區 | |||||
離島區 |
本區主要地方 |
西貢區 | |||
薄扶林 - 鋼綫灣(數碼港) - 瀑布灣/雞籠灣(華富邨/華貴邨) - 田灣 - |
|||||
區內其他地方 |
|||||
聚居地:沙灣 - 深灣 - 壽臣山 - 馬坑 - 白筆山 |
|||||
廣東省珠海市香洲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