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區 (香港)
此條目尚未参照香港行政區劃專題之格式編寫。 |
南區(英語:Southern District),又稱港島南、香港南,是香港十八區之一。自香港開埠以前,已經有早期原居民和水上人居住。南區為香港島四區中,面積範圍覆蓋最廣的一區,總面積達4,000公頃。根據2021年香港人口普查的數字,南區人口為263,278人[1]。南區是基層、中產、富豪互存的地區,半數人口居於公屋以及居屋之中[2][3],南區由十七個區議會分區組成,人口主要分佈在鴨脷洲、薄扶林、香港仔和黃竹坑。而壽臣山、深水灣、淺水灣、大潭及赤柱人口則較少,是香港高尚住宅區。
南區 | ||
---|---|---|
區議會分區 | ||
| ||
![]() | ||
坐标:22°14′50″N 114°09′32″E / 22.2472°N 114.159°E | ||
所在地 | ![]() | |
地區直選選區 | 香港島西 | |
成立 | 1975年 | |
政府 | ||
• 民政事務專員 | 鄭港涌 | |
• 區議會主席 | 空缺 | |
面积 | ||
• 总计 | 39.40 平方公里(15.21 平方英里) | |
人口(2021年) | ||
• 總計 | 263,278人 | |
• 密度 | 6,779人/平方公里(17,560人/平方英里) | |
區議會選區數目 | 17 |

地理 编辑
南區位於香港島南部,東起大浪灣,西起薄扶林。當中包括香港仔、鴨脷洲、鋼綫灣、黃竹坑、壽臣山、深水灣、淺水灣、赤柱、舂坎角、大潭及石澳等地。
歷史 编辑
1968年,政府推行民政主任計劃,將港九市區分為十區,當時的南區地域分別屬於西區及東區。現時南區的赤柱及石澳選區(D17)原屬東區,而其餘部份則屬於西區。
1975年9月29日,政府因考慮到赤柱、石澳、香港仔、黃竹坑等地的地理位置和居民生活習慣,將原來西區摩星嶺道以南及原來東區的赤柱及石澳合併,組成南區。[4]而剩餘的西區則與中區合併為中西區。另外介乎奇力山及田灣山之間的部份地段亦有所調整,由原屬中區及西區,分別劃給南區及中西區。
南區一帶在新石器時代已有人定居,現存的古蹟有大浪灣石刻。明朝時期,南區一帶開始有較多人聚居,但居民主要是在黃竹坑,薄扶林及赤柱生活的農民。而當時香港仔的石排灣曾以轉口香木製品而著名。當時由郭棐編撰的《粵大記》中,更載有多個位於現時南區的地名。
在薄扶林水塘興建以前,山上的水都會在瀑布灣的瀑布流入海裡,而瀑布灣則鄰近廣州與外國的海路貿易航線,所以不少中外航海人士到該處取淡水補給。而區內薄扶林村,赤柱村及黃竹坑舊圍更是香港島少數由原居民建立的村落。他們曾多次向政府要求享有與新界原居民同等的待遇,但遭到政府拒絕。
香港開埠時,赤柱為當時香港島最繁盛的地區,英國人曾計劃以赤柱為發展基地。然而由於赤柱土地狹較少,加上當時該處爆發疫症,因此英國人決定轉往香港島北岸發展,赤柱得以繼續成為华人聚居地之一。
另一方面,香港開埠初年起,南區一帶亦擔當著工業區的角色。在1857年建成的夏圃船塢,是香港首個大型船塢,後來於1860年代被黃埔船塢收購發展成香港仔旱塢。1950年代起香港工業急促發展,黃竹坑一帶便發展成工業區。
南區一帶於1960年代之前,一直是漁民的主要據居地。根據1961年的香港人口普查,屬於現時南區範圍的漁民數目達28,000人,佔當時香港漁民總數四分之一以上[5]。直至1960年代政府開發南區,先後興建漁光村、石排灣邨、華富邨等公共房屋,使不少漁民上岸定居;而部份較富裕的漁民則於鴨脷洲北岸鴨脷洲大街定居及開設店鋪[5]。
民政事務專員 编辑
現任南區民政事務專員為鄭港涌先生,於2019年12月31日接替馬周佩芬出任該區專員。 [6]
歷任南區民政事務專員 编辑
家庭收入 编辑
根據統計處出版《2022年按區議會分區劃分的人口及住戶統計數字》最新報告當中顯示的地區月入中位數,南區的家庭住戶收入中位數為$34,200,為全港第四位[1]。雖然南區有不少豪宅地區,按2016人口普查結果顯示[7],當中D16海灣分區包括壽臣山、深水灣、淺水灣是香港豪宅區,從事經濟活動的家庭住戶每月收入中位數達137,710港元[8],為全港最高之一。但是大部份人口則居於香港仔、黃竹坑和鴨脷洲一帶,亦住了不少基層,有九個公屋,因此整個南區排名低於中西區和灣仔區。
區內住在私人住宅的人口不足區內一半的總人口,只有42 868/85 837戶,即超過一半人居住在公屋和居屋之中。
統計資料 编辑
|
|
社區環境 编辑
公共屋邨 编辑
居者有其屋 编辑
中價屋苑 编辑
大型私人屋苑 |
其他私人屋苑 |
大型商場 |
大型屋苑豪宅 编辑
洋房式別墅 编辑
- 赤柱崗道3號共5幢洋房
- 環角道33號共14幢洋房
政府及司法機構 编辑
近年有一些政府部門總部及公營機構搬遷到南區辦公,令南區承接了部分原本屬於其他區域的政治功能。
公共設施 编辑
教育機構 编辑
大專院校 编辑
基督宗教神學院校 编辑
中學教育 编辑
小學教育 编辑
幼兒教育 编辑
國際學校 编辑
特殊教育 编辑
其他教育機構 编辑
醫療服務 编辑
公營醫院(港島西、港島東聯網) 编辑
- 瑪麗醫院 – 大型地區性急症醫院,亦為香港大學李嘉誠醫學院的教學醫院,提供第三層和第四層的先進科技服務,如肝臟、心肺及骨髓移植。香港薄扶林道102號
- 葛量洪醫院 – 成人心肺疾病治療的第三層轉介中心,為病患者提供全面的內科治療,亦有提供紓緩醫學及急症老人科服務,同時設有護士學校,培訓登記護士。香港香港仔黃竹坑道125號
- 黃竹坑醫院 – 為需要長期護理的病人提供護養服務。香港黃竹坑徑二號
- 大口環根德公爵夫人兒童醫院 – 一間專注於兒童矯形外科、脊柱外科、兒童發育、兒童腦科及腦科康復的第3層專科醫院,為全港的兒科病人服務。 香港薄扶林大口環道12號
- 東華三院馮堯敬醫院 一間延續護理的醫院,提供老人服務,並為內科及矯形科病人提供復康及療養服務;透過社區老人評估小組為區內老人提供外展服務。香港薄扶林大口環道9號
- 麥理浩復康院 – 提供全面復康服務。香港薄扶林沙灣徑七號
- 舂磡角慈氏護養院 – 為需要長期護理的病人提供護養服務,位於香港舂磡角道995地段。
私營醫院 编辑
工業 编辑
旅遊 编辑
海灘 编辑
交通 编辑
在南港島綫通車前,南區是香港十八區之中,唯一一個沒有鐵路到達的地區,居民只靠路面運輸出入,而南區對外只有兩條主要快速公路(薄扶林道、香港仔隧道)及兩條绕山的普通道路(域多利道、黃泥涌峽道),而香岛道以东的主要干道更是以单程线行车来往,加上诸多弯路,因此繁忙時間快速公路十分擠塞;而隨著港鐵南港島綫於2016年12月28日通車,南區成爲香港十八區中最後一個有鐵路到達的地區。南港島綫通車後,路面擠擁情況期望會有所改善。
港鐵 编辑
道路 编辑
- 幹線道路
巴士 编辑
專營巴士路線列表 | |||||||||||||||||||||||||||||||||||||||||||||||||||||||||||||||||||||||||||||||||||||||||||||||||||||||||||||||||||||||||||||||||||||||||||||||||||||||||||||||||||||||||||||||||||||||||||||||||||||||||||||||||||||||||||||||||||||||||||||||||||||||||||||||||||||||||||||||||||||||||||||||||||||||||||||||||||||||||||||||||||||||||||||||||||||||||||||||||||||||||||||||||||||||||||||||||||||||||||
---|---|---|---|---|---|---|---|---|---|---|---|---|---|---|---|---|---|---|---|---|---|---|---|---|---|---|---|---|---|---|---|---|---|---|---|---|---|---|---|---|---|---|---|---|---|---|---|---|---|---|---|---|---|---|---|---|---|---|---|---|---|---|---|---|---|---|---|---|---|---|---|---|---|---|---|---|---|---|---|---|---|---|---|---|---|---|---|---|---|---|---|---|---|---|---|---|---|---|---|---|---|---|---|---|---|---|---|---|---|---|---|---|---|---|---|---|---|---|---|---|---|---|---|---|---|---|---|---|---|---|---|---|---|---|---|---|---|---|---|---|---|---|---|---|---|---|---|---|---|---|---|---|---|---|---|---|---|---|---|---|---|---|---|---|---|---|---|---|---|---|---|---|---|---|---|---|---|---|---|---|---|---|---|---|---|---|---|---|---|---|---|---|---|---|---|---|---|---|---|---|---|---|---|---|---|---|---|---|---|---|---|---|---|---|---|---|---|---|---|---|---|---|---|---|---|---|---|---|---|---|---|---|---|---|---|---|---|---|---|---|---|---|---|---|---|---|---|---|---|---|---|---|---|---|---|---|---|---|---|---|---|---|---|---|---|---|---|---|---|---|---|---|---|---|---|---|---|---|---|---|---|---|---|---|---|---|---|---|---|---|---|---|---|---|---|---|---|---|---|---|---|---|---|---|---|---|---|---|---|---|---|---|---|---|---|---|---|---|---|---|---|---|---|---|---|---|---|---|---|---|---|---|---|---|---|---|---|---|---|---|---|---|---|---|---|---|---|---|---|---|---|---|---|---|---|---|---|---|---|---|---|---|---|---|---|---|---|---|---|---|---|---|---|---|---|---|---|---|---|---|---|---|---|---|---|---|---|---|---|---|---|---|---|---|---|
港島巴士
大嶼山或機場巴士
過海隧道巴士
|
渡輪 编辑
- 香港仔(行人隧道口/香港仔珍寶碼頭) ⇄ 鴨脷洲(鴨脷洲大街)
- 香港仔/赤柱 ⇄ 蒲台島(星期二、四、六、日開出)
- 香港仔 ⇄ 海洋公園大樹灣碼頭(星期六、日、公眾假期開出)
- 香港仔 ⇄ 北角村 ⇄ 榕樹灣
- 香港仔 ⇄ 索罟灣(經模達灣)
未來 编辑
體育 编辑
南區足球隊是南區康樂體育促進會(英文:Southern District Recreation & Sports Assn Ltd)轄下的一支地區足球隊,於2011-12年度球季,獲得香港乙組足球聯賽亞軍,歷史性晉升上香港甲組足球聯賽競逐,在2012年-2013年香港甲組足球聯賽,球隊以香港仔運動場為其主場。
區議會 编辑
南區區議會是香港十八個區議會之一,負責協助處理南區的事務,共有17名議員,現屆南區區議會由建制派主導,現任3名議員當中1名為民主派議員,2名為建制派議員。
参考文献 编辑
- ^ 1.0 1.1 香港18區月入中位數排名. [2021-04-18]. (原始内容存档 (PDF)于2023-04-04).
- ^ 區內住在私人住宅的人口不足區內一半的總人口,只有42 868/85 837戶
- ^ 存档副本. [2013-05-1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3-12-06).
- ^ 〈鴨脷洲大橋明年招標 兩年內建成〉,載《華僑日報》,1975-10-30,第三張第一頁
- ^ 5.0 5.1 亞洲電視:《香港風華》,青桐社 ISBN 962-451954-4
- ^ 新任南區民政事務專員履新. [2019-12-3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5-11).
- ^ 由於目前顯示分區統計表只有2016年為最新版本,因此暫時使用2016年作參考。
- ^ 香港政府. 2016年人口普查 (表格). 香港政府. 2016年 [2022-02-1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4-18) (中文).
- ^ [1]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香港政府統計署
外部連結 编辑
|
|||||
---|---|---|---|---|---|
|
|||||
中西區、 灣仔區、東區 | |||||
離島區 |
本區主要地方 |
西貢區 | |||
薄扶林 - 鋼綫灣(數碼港) - 瀑布灣/雞籠灣(華富邨/華貴邨) - 田灣 - |
|||||
區內其他地方 |
|||||
聚居地:沙灣 - 深灣 - 壽臣山 - 馬坑 - 白筆山 |
|||||
廣東省珠海市香洲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