灣仔區
坐标:22°16′47″N 114°10′18″E / 22.27972°N 114.17167°E
此香港行政區劃尚未参照香港行政區劃專題之格式編寫。 |
灣仔區(英語:Wan Chai District)位於香港島,是香港十八區中人均收入第二高[2],全港第二高學歷的地區,49.4%人口擁有大學學歷[3]。同時亦是香港十八區中人口第二低的一區[4],2016年中的人口為180,123人[1]。
![]() | |
![]() | |
地區 | 香港島 |
---|---|
面積 | 10.02平方公里 |
總人口(2016年中) | 180,123人[1] |
人口密度 | 17,137人/平方公里 |
成立日期 | 1981年 |
民政事務專員 | 陳天柱 |
區議會主席 | 楊雪盈 |
區議會選區數目 | 13 |
地理编辑
灣仔區東接東區,南接南區,西接中西區,北部水域是維多利亞港。灣仔區由13個選區組成,包括渣甸山、大坑、天后、維園、銅鑼灣、樂活、跑馬地、鵝頸、愛群、軒尼詩、修頓、大佛口及司徒拔道[5]。
在政府的文件中,灣仔區包括銅鑼灣、大坑、跑馬地和灣仔四個分區[6]。
要留意銅鑼灣東面包括(海底隧道以東、維多利亞公園、港鐵天后站)等維園選區的地方、大坑東面盡頭勵德邨及上林原本都是位於東區,但於立法會於2014年1月22日通過的《二○一三年區議會條例修訂令》,原屬東區的「維園」及「天后」兩個選區,會於2016年區議會選舉開始改劃入灣仔區議會的範圍,屆時海底隧道以東、維多利亞公園、港鐵天后站、天后廟道著名的僑興大廈、以及大坑的勵德邨及上林都劃入灣仔區。
歷史编辑
區界設定编辑
香港政府在2016年一屆的區議會取消委任制,灣仔區的議員數目將由13人下降到11人,而事實上灣仔區的人口只得15萬,是全港最少的區份中西區的25萬人口的一半多些,以及東區的4份1[7],扣除人口減少的議席,應只餘下9人[8],因為人數太少,不足以應付正常區議會的運作,而且浪費政府資源,必須在人口過多的東區抽取一些鄰近灣仔的區份再整合以維持灣仔區的正常運作,而另一個建議便是灣仔和中西區合併,但中西區人口已接近港島四份一,人口已達合理水平,合併後亦有區份過大以及資源分的問題,所以不少意見便支持灣仔區的銅鑼灣和東區的銅鑼灣(三個分區)以及北角(七個分區)合併,使人口增長回30萬,比中西區和南區略多,以及使人口回到全港島四份一的水平,加上灣仔和銅鑼灣一帶比中西區以西區為主的地緣更相近,合併後又使東區人口下降到43萬,即全港島1/3多些[9],亦有建議灣仔首先併合屬銅鑼灣的兩區[10]以至四區而改名銅灣區[11]以免灣仔區因為人口太少而被取消區份。香港實行地區行政時,區議會選區區界的最初設定是考慮到分區人口和康樂設施,但因為中國大陸政居動盪,柴灣、南區人口急增,南洋華僑及其中國大陸親屬又不停遷入中西區和東區,灣仔區沒有大量人口加入,又加上市區重建,人口遷出到外區的新建屋苑,人口慢慢成為全港最少的地區。港英政府在1990年代便嘗試重新劃分東區以及灣仔區的區界[12]。灣仔和銅鑼灣位於原維多利亞城東面,早期維多利亞城的邊界在炮台山,炮台山的作用在於保護維多利亞城,隨住香港人口由清末的20萬擴展到抗日戰爭的160萬,香港島的建城區一直擴展到鰂魚涌,維多利亞城的概念在清末已經消失,取而代之的是灣仔區以及東區的概念,灣仔區則包括灣仔市區,東區則包括跑馬地、[來源請求]銅鑼灣、北角(包括鰂魚涌)。
民政事務專員编辑
現任灣仔區民政事務專員為陳天柱先生,於2016年3月22日接替陸綺華出任該區專員。 [13]
歷任灣仔專員编辑
中西區及灣仔政務專員编辑
灣仔政務專員编辑
灣仔民政事務專員编辑
社區環境编辑
公共房屋编辑
原本灣仔區是香港十八區唯一沒有公共房屋的區份,但在2016年開始加入原屬東區的維園及天后兩選區後,天后區範圍內的房協屋邨勵德邨,便成為灣仔區唯一一個公共屋邨。
私人屋苑编辑
本區跑馬地、大坑及渣甸山屬於富裕階層住宅區,有不少豪宅屋苑;而灣仔及銅鑼灣則以單幢式樓宇為主。因為灣仔市區交通方便,同時距離銅鑼灣及中環這些商業中心區很近,地理位置優越造成尺價相當高。區內有不少酒店。
而跑馬地及大坑雖然不及市區方便,但因為鄰近銅鑼灣,呎價也頗高。另外鄰近銅鑼灣的禮頓山及比華利山,是區內的老牌豪宅,雖然不少地產經紀當成銅鑼灣的樓宇出售,不過實屬跑馬地,呎價與銅鑼灣地段看齊。
灣仔區主要私人屋苑:
大型商場编辑
文康设施编辑
統計資料编辑
人口编辑
根據2011年的人口普查資料[17],灣仔區的人口資料如下:
|
|
公共設施编辑
大專院校编辑
基督宗教神學院校编辑
- 建道神學院市區校園
中學教育编辑
小學教育编辑
幼兒教育编辑
國際學校编辑
|
特殊學校编辑
醫療服務编辑
- 公營醫院(港島東聯網)
- 鄧肇堅醫院– 社區醫院,提供急症及部份專科服務,包括內科、呼吸內科、老人科及外科。
- 律敦治醫院– 社區醫院,提供急症及部份專科服務,包括內科、呼吸內科、老人科及外科。
- 東華東院 – 提供基健及部份專科服務的社區醫院,包括內科、眼科、復康及療養服務。
- 灣仔分科診所
- 私營醫院
旅遊编辑
區議會编辑
灣仔區議會是香港十八個區議會之一,負責協助處理灣仔區的事務,共有13名議員,現屆灣仔區議會由民主派主導,13名議員當中9名為民主派議員,只有4名為建制派議員。
交通编辑
港鐵编辑
電車编辑
道路编辑
- 幹線道路
- 市區道路
- 郊區道路
巴士编辑
- 巴士 (只限指定日子服務)
101R | 跑馬地馬場 | → | 觀塘(裕民坊) | 只限跑馬地馬場賽馬日服務
|
102R | 跑馬地馬場 | → | 美孚 | 只限跑馬地馬場賽馬日服務
|
105R | 灣仔(會展新翼) | → | 美孚 | 只限特定日子服務
|
111R | 灣仔(會展新翼) | → | 觀塘(裕民坊) | 只限特定日子服務
|
117R | 香港大球場 | → | 旺角(弼街) | 只在香港大球場舉行指定大型活動完結後提供服務
|
N106 | 小西灣(藍灣半島) | → | 黃大仙 | 通宵服務
|
N116 | 北角(健威花園) | ⇄ | 慈雲山(中) | 只限特定日子服務
|
N601 | 金鐘(東) | → | 寶達 | 只限特定日子服務
|
N603 | 中環渡輪碼頭 | → | 平田 | 只限特定日子服務
|
N681 | 中環碼頭 | 馬鞍山市中心 | 只限特定日子服務
| |
R108 | 啟業 | → | 銅鑼灣(維園正門) | 只限特定日子服務(渣打馬拉松賽事)
|
R307 | 大埔(汀太路) | → | 銅鑼灣(維園正門) | 只限特定日子服務(渣打馬拉松賽事)
|
R603 | 安泰(西) | → | 銅鑼灣(維園正門) | 只限特定日子服務(渣打馬拉松賽事)
|
R673 | 上水(清河邨) | → | 銅鑼灣(維園正門) | 只限特定日子服務(渣打馬拉松賽事)
|
R678 | 上水 | → | 銅鑼灣(維園正門) | 只限特定日子服務(渣打馬拉松賽事)
|
R680 | 馬鞍山(錦英苑) | → | 銅鑼灣(維園正門) | 只限特定日子服務(渣打馬拉松賽事)
|
R930 | 荃灣(愉景新城) | → | 銅鑼灣(維園正門) | 只限特定日子服務(渣打馬拉松賽事)
|
R934 | 荃灣(灣景花園) | → | 銅鑼灣(維園)/灣仔 | 只限特定日子服務(渣打馬拉松賽事)
|
R936 | 石圍角 | → | 銅鑼灣(維園)/灣仔 | 只限特定日子服務(渣打馬拉松賽事)
|
R948 | 長宏 | → | 銅鑼灣(維園正門) | 只限特定日子服務(渣打馬拉松賽事)
|
R960 | 洪水橋(洪元路) | → | 銅鑼灣(維園正門) | 只限特定日子服務(渣打馬拉松賽事)
|
R961 | 屯門(山景邨) | → | 銅鑼灣(維園正門) | 只限特定日子服務(渣打馬拉松賽事)
|
R962 | 屯門(龍門居) | → | 銅鑼灣(摩頓台) | 只限特定日子服務(渣打馬拉松賽事)
|
R968 | 元朗(鳳翔路) | → | 銅鑼灣(維園正門) | 只限特定日子服務(渣打馬拉松賽事)
|
R969 | 天水圍市中心 | → | 銅鑼灣(摩頓台) | 只限特定日子服務(渣打馬拉松賽事)
|
4A | 香港仔(石排灣) | ⇄ | 銅鑼灣(景隆街) | |
4B | 香港仔(石排灣) | ⇄ | 灣仔(修頓球場) | |
4C | 香港仔(石排灣) | ⇄ | 銅鑼灣(景隆街) | |
5 | 香港仔中心 | ⇄ | 銅鑼灣(駱克道) | |
10 | 銅鑼灣(謝斐道) | ⇄ | 數碼港 | |
14M | 銅鑼灣(蘭芳道) | ↺ | 渣甸山 | |
21A | 銅鑼灣(蘭芳道) | ⇄ | 勵德邨 | |
21M | 銅鑼灣(蘭芳道) | ⇄ | 大坑(龍華花園) | |
24A | 金鐘站 | ↺ | 肇輝臺 | 只限平日繁忙時間服務 |
24M | 金鐘站 | ⇄ | 畢拉山 | |
25 | 寶馬山 | ⇄ | 銅鑼灣(百德新街) | |
26 | 銅鑼灣(利園山道) | ↺ | 香港港安醫院 | |
28 | 上碧瑤灣 | ⇄ | 銅鑼灣(新會道) | |
30 | 銅鑼灣(蘭芳道) | ⇄ | 跑馬地(冬青道) | |
31 | 田灣 | ⇄ | 銅鑼灣(謝斐道) | |
35M | 香港仔(東勝道)/石排灣(漁光村) | ⇄ | 灣仔(莊士敦道) | 只限平日上午繁忙時間服務 |
39M | 漁安苑 | ⇄ | 天后站 | |
40 | 赤柱監獄/赤柱正灘 | ⇄ | 銅鑼灣(登龍街) | 24小時服務 |
40X | 赤柱監獄 | ⇄ | 銅鑼灣(登龍街) | 星期日及公眾假期停止服務 |
56 | 北角(馬寶道) | ⇄ | 羅便臣道(麗祥樓) | 只限平日上午繁忙時間服務 |
56A | 羅便臣道(麗祥樓) | ⇄ | 銅鑼灣(嘉蘭中心) | |
69X | 數碼港 | ⇄ | 銅鑼灣(駱克道) |
渡輪编辑
未來编辑
港鐵编辑
未來發展编辑
灣仔舊區內的市區重建及活化,大多由市區重建局主導,包括利東街重建項目。除以上屋苑之外,還有單幢式大小型商住樓,例如嘉薈軒等。位於灣仔茂蘿街和巴路士街近百年歷史的戰前樓「綠屋」被評為二級歷史建築,經市區重建局完成活化後,命名為「動漫基地」,於2013年7月開幕,內裏設有動漫藝術家的工作室、活動室、展覽空間,以及一個收集印刷及電子漫畫書和雜誌的資源圖書館,地面則有售賣動漫相關產品的零售店鋪。
參考來源编辑
- ^ 1.0 1.1 香港二零一六年中期人口統計 - 主要統計數字 (PDF). [2017-06-13]. (原始内容存档 (PDF)于2017-07-13).
- ^ 香港2016中期人口統計,香港十八區: 中西區,灣仔區,東區,南區,油尖旺區,深水埗區,九龍城區,黃大仙區,觀塘區,西貢區,沙田區,大埔區,北區,葵青區,荃灣區,屯門區,元朗區,離島區. 香港2016中期人口統計,香港十八區: 中西區,灣仔區,東區,南區,油尖旺區,深水埗區,九龍城區,黃大仙區,觀塘區,西貢區,沙田區,大埔區,北區,葵青區,荃灣區,屯門區,元朗區,離島區. [2020-08-21].
- ^ 香港2016中期人口統計,香港十八區: 中西區,灣仔區,東區,南區,油尖旺區,深水埗區,九龍城區,黃大仙區,觀塘區,西貢區,沙田區,大埔區,北區,葵青區,荃灣區,屯門區,元朗區,離島區. 香港2016中期人口統計,香港十八區: 中西區,灣仔區,東區,南區,油尖旺區,深水埗區,九龍城區,黃大仙區,觀塘區,西貢區,沙田區,大埔區,北區,葵青區,荃灣區,屯門區,元朗區,離島區. [2020-08-21].
- ^ 18區人口統計 灣仔最富貴 晴報 2016-04-01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 ^ 楊穎賢. 《文化·地方·人情 灣仔風物誌》. 香港: 灣仔區議會文化及康樂事務委員會、香港大學建築學院和香港小童群益會. : 第12頁 (中文(香港)).
- ^ 存档副本. [2012-02-2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3-09-23).
- ^ 普查結果 - 2011年香港人口普查. [2020-01-2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3-01-25).
- ^ 重劃「版圖」 東區或縮水. [2020-01-2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4-26).
- ^ 梁國鴻:應撥更多選區予灣仔區議會. [2020-01-2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3-27).
- ^ 周潔冰:宜先劃東區兩選區予灣仔區. [2020-01-2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3-27).
- ^ 吳爾文 - 灣仔區議會 改名「銅灣區」? - 香港經濟日報 - 報章 - 要聞. [2013-08-0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4-01-09).
- ^ 政壇:小氣候:重劃版圖拯救灣仔區會. 太陽報. [2020-01-2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3-27).
- ^ 新任灣仔區民政事務專員履新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 ^ 馮余梅芬出任旺角政務專員 高思雅任灣仔政務專員. 華僑日報 (香港). 1985-05-07: 第二張第二頁(6).
- ^ 周守信任灣仔政務專員 高思雅調任助理銓叙司. 華僑日報 (香港). 1987-09-07: 第二張第一頁(5).
- ^ 灣仔政務專員文沛德獲委任. 大公報 (香港). 1987-01-29: 第七版(7).
- ^ [1]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香港政府統計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