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房屋問題

香港房屋問題,是指香港住房各方面的問題。香港的房屋供應短缺、住屋開支高企,以及部分家庭居於不適切居所等問題一直備受社會關注,[1]被指「住得貴、住得細、住得擠」。[2][3]該問題令社會怨氣矛盾日漸加劇。[4]

原因 编辑

租金難以負擔 编辑

香港一直被評為居住成本最高的城市。由於香港地產業活躍,房地產市場過去普遍呈現上漲趨勢。2022年,國際公共政策顧問機構Demographia調查顯示,香港連續第12年成為全球樓價最難負擔的城市,負擔能力進一步惡化。樓價對入息比率由上一份報告的20.7,升至23.2,換言之港人須要不吃不喝23.2年才能置業,遠遠拋離第二位的澳洲悉尼的15.3,以及第三位的加拿大溫哥華的13.3。該數據反映房屋負擔能力持續下跌。[5]

香港大學房地產及都市經濟研究中心曾於2012年9月在《信報財經月刊》發表文章,提及2006至2011年間,樓價上升100%,租金上升50%。[4]而根據2014/15年住戶開支統計調查,住戶每月平均36%的收入用於支付住房費用。[6]

政府政策 编辑

香港政府一般會公開出售可作私人住宅及工商發展用途的政府土地。[7]香港的稅基相對狹窄,尤其依賴入息稅、賣地收入和投資收益來應付開支。[8]截至2022年11月4日,地價收入佔政府總收入的14.7%。[9]而香港市場由一手樓主導,政府政策亦被認為有利一手樓,新建樓宇趨向「納米化」,[10]發展商推出的主要是針對高購買力消費者的樓盤,[11]在樓價持續高企下,令普眾大眾更難置業。[12]

公屋輪候時間長 编辑

香港政府為沒有能力租住私人樓宇的低收入家庭提供公共租住房屋[13]為基層和低收入家庭提供安全網。[14]但公屋單位的需求於顯著上升,而公屋供應緊絀,使公屋一般申請(家庭及長者一人申請)的數目於達153,300宗;[15]而截至2023年3月底,在過去12個月獲安置入住公屋的一般申請者的平均輪候時間為5.3年,當中長者一人申請者的平均輪候時間為3.9年。[16]輪候時間之長令部分低收入人士未能獲得公營房屋的保障,令其面臨經濟和精神壓力。[17]

土地供應不足 编辑

政府認為香港土地供應和社會需要出現嚴重的落差,土地及房屋供不應求,造成價格和租金不斷上升,缺乏可供發展用的土地。[18]政府認為亞洲金融風暴後的香港經歷了長時間經濟低迷,政府減慢了規劃及開發土地的速度和規模,沒有預見經濟復蘇對發展用地的龐大需求,同時為改善環境,把大量土地規劃為郊野公園等非發展用途,並把新規劃發展土地的發展密度降低,造成了近年房屋供應嚴重不足。[18]有意見認為大陸居民透過單程證來港,是導致人口持續增長、土地嚴重不足的主要原因,認為政府需要檢討人口政策。[19]

問題 编辑

居住環境狹小 编辑

根據香港立法會數字,2021年香港的人均居住面積中位數有16平方米,而首爾新加坡台北等亞洲先進地方的人均面積可高達30-35平方米,反映香港居住空間低於世界水平。[20]

衍生不適切居所 编辑

不少未能長期負擔獨立私人住宅租金的家庭,僅能租住俗稱「劏房」的分間單位。[1]2021年,全港約有108,200個分間樓宇單位,較2016年的約92,700個增加。香港的分間樓宇單位合共為107,400個住戶及215,700名人士提供居所。2021年,居於分間樓宇單位的住戶的居所樓面面積中位數為11.0平方米, 而人均居所樓面面積中位數則為6.0平方米。[21]而2022年居於屬臨時構築物的單位的住戶(如木屋、寮屋和天台屋等)有23,700戶。[22]當局稱此類居所為「不適切居所」。[23]

夾心階層難以置業 编辑

由於公屋及資助出售房屋供應居屋旨在 「為不能負擔私人樓宇的低收入家庭解決住屋需要」,若住户入息或資產高於申請公屋的相應資格水平,其公屋申請將不獲批,因此不能受惠於公屋單位極高折扣的租金。夾心階層或要因居住私人樓宇單位,而需承受因市值租金上升對其財務狀況所帶來之壓力 。[24]

處理方法 编辑

外界曾經提及不同方式,以增加房屋供應量,滿足需求,但存在爭議。包括建議:

  • 收回粉嶺高爾夫球場
  • 發展棕地
  • 填海:時任行政長官林鄭月娥提出明日大嶼願景,興建人工島,認為但引起外界有關經濟成本等質疑。
  • 收回土地
  • 市區更新
  • 發展郊野公園邊陲地帶:香港的陸地面積約有1,108平方公里,當中25%土地已發展,其餘75%的土地仍保留較自然的面貌。大部分未發展的地方已被劃為郊野公園或其他形式的保護地區(包括郊野公園),受到法定保護。[25]

政黨及民間團體立場 编辑

  • 民主黨:2018年土地大辯論中,民主黨提出多項建議,包括過渡性房屋及不同收回土地方式,又建議政府收回粉嶺高爾夫球場,但對於公私營合作發展「首置上車盤」計劃有強烈保留,認為這個做法實為對地產商輸送利益。[26]
  • 公民黨:於發表的2018-19年度公民黨施政報告意見書中,公民黨要求政府開徵「非永久居民空置稅」、「非永久居民資產增值稅」及向非永久居民實施限購,又要求規管納米樓,限制單位最小面積。[27]
  • 民建聯:該黨未有明確立場,立法會議員柯創盛於接受香港01訪問時承認,黨內對粉嶺高爾夫球場議題未有統一立場。[26]
  • 工聯會:工聯會立法會議員陸頌雄主張收回高球場興建公營房屋,但香港01亦指,該黨以往對部分重大民生議題「講就堅定」,關鍵時候卻有所轉變。[26]
  • 新民黨:該黨主席、立法會議員葉劉淑儀曾經公開批評,提出收回高球場者是「仇富」。[26]
  • 前天文台台長,香港中文大學地理與資源管理學系客座教授林超英認為,香港房屋問題不單是土地供應問題,而是應該限制非香港居民買屋買地和徵收額外印花稅等,遏止外資炒高樓價。[28]

衍生影視作品 编辑

  • 電影維多利亞壹號主要講述何超儀飾演的鄭麗嫦,為了置業賺錢,但其後香港樓市急升,原業主提高叫價,取消和嫦原定交易,最終嫦狂性大發,實行以殺戮壓低樓價。[29]
  • 電視劇缺宅男女主要講述香港人在樓價高企下的生活。

參見 编辑

資料來源 编辑

  1. ^ 1.0 1.1 資料便覽 香港住屋情況及房屋供應 (PDF). 香港立法會. [2023-07-06]. (原始内容存档 (PDF)于2023-01-14). 
  2. ^ 01周報. 香港如何解決「住得貴、住得細、住得差」?. 香港01. 2022-01-25 [2023-07-0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3-07-08) (中文(香港)). 
  3. ^ 東方財經雜誌. 香港有望解決房屋問題. 灼見名家. 2018-09-11 [2023-07-0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3-07-07) (美国英语). 
  4. ^ 4.0 4.1 鄒廣榮; 黃紹基; 姚松炎. 剖析香港房屋問題癥結. [2020-04-1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4-11). 
  5. ^ 香港電台. 調查顯示香港連續12年成為全球樓價最難負擔城市. [2022-05-2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11-23). 
  6. ^ 圖54D:2014/15年住戶開支統計調查 - 按商品或服務類別劃分的住戶每月平均開支. [2020-08-0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7-27). 
  7. ^ 地政總署 - 賣地. www.landsd.gov.hk. [2023-07-0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3-09-27) (中文(香港)). 
  8. ^ 改革香港的稅制 (PDF). 香港特別行政區政府. [2023-07-06]. (原始内容存档 (PDF)于2022-06-27). 
  9. ^ 政府收入的主要來源 (PDF). 香港立法會. [2023-07-06]. (原始内容存档 (PDF)于2023-01-01). 
  10. ^ 地產新聞及樓市分析. 香港經濟日報. 2022-07-1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3-07-07). 
  11. ^ 《施政報告》全文(二). 香港新聞公報. [2023-07-0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3-07-07). 
  12. ^ Thomas Lam. 論香港的土地房屋問題 (PDF). [2022-05-29]. (原始内容存档 (PDF)于2022-06-03). 
  13. ^ 立法會六題:為基層市民提供公共房屋. 香港新聞公報. 2011-11-02 [2023-07-0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3-07-07). 
  14. ^ 資料摘要 香港夾心階層家庭的住屋狀況 (PDF). [2023-07-06]. (原始内容存档 (PDF)于2023-07-07). 
  15. ^ 房屋 (PDF). 香港立法會. [2023-07-06]. (原始内容存档 (PDF)于2022-12-16). 
  16. ^ 公屋申請數目和平均輪候時間 | 香港房屋委員會及房屋署. www.housingauthority.gov.hk. [2023-07-0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5-19) (中文(香港)). 
  17. ^ 4成劏房戶輪候公屋超過6年 經濟精神雙重受壓. on.cc東網. 2022-02-10 [2023-07-0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3-07-08) (中文(香港)). 
  18. ^ 18.0 18.1 二零一五年施政報告 - 施政報告. www.policyaddress.gov.hk. [2023-07-0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3-06-02). 
  19. ^ 土地供應專責小組報告 (PDF). 2018-12 [2023-07-07]. (原始内容存档 (PDF)于2023-07-07). 
  20. ^ 倫敦最低住屋面積的規管措施. 香港立法會. 2022-03-24 [2023-07-0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12-16). 
  21. ^ 2021 年人口普查 主題性報告:居於分間樓宇單位人士 (PDF). 香港特別行政區 政府統計處. [2023-07-06]. (原始内容存档 (PDF)于2023-10-12). 
  22. ^ 王潔恩. 全港逾12.75萬戶居不適切居所 逾10萬戶蝸居劏房再創新高. 香港01. 2022-10-31 [2023-07-0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3-07-08) (中文(香港)). 
  23. ^ 立法會十題:不適切居所. 香港新聞公報. [2023-07-0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3-07-07). 
  24. ^ 資料摘要 香港夾心階層家庭的住屋狀況 (PDF). 香港立法會. 2023-06-21 [2023-07-06]. (原始内容存档 (PDF)于2023-07-07). 
  25. ^ 香港的郊野公園和受保護地區. 香港立法會. 2016-12-08 [2023-07-0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3-07-07). 
  26. ^ 26.0 26.1 26.2 26.3 【土地大辯論.政策分析】民主黨走最前 民建聯沉默情何以堪?. [2020-04-1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4-11). 
  27. ^ 公民黨. 2018-19年度公民黨施政報告意見書 (PDF). [2020-04-11]. (原始内容存档 (PDF)于2020-04-15). 
  28. ^ 林超英. 香港房屋問題不單是土地供應問題. [2020-04-1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4-11). 
  29. ^ 港版《維多利亞壹號》到底被閹割了多少?. [2020-04-1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10-16). 
  30. ^ (繁體中文)經濟房屋. 澳門房屋局. [2011年10月11日].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1年9月26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