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靈甫

抗日名将、中华民国陆军中将

張靈甫(1903年8月20日—1947年5月16日),名鍾麟,字靈甫,後以字行陝西西安人,黃埔軍校第四期畢業[3]:2848中華民國國民革命軍將領。抗日戰爭時任職於國民革命軍第七十四軍所屬部隊,被蔣介石譽為「模範軍人」。抗日戰爭後任整編七十四師師長。1947年5月,在第二次國共內戰孟良崮戰役陣亡[4]:376,為國共內戰中極少數陣亡的國軍高級將領之一。

張靈甫
中華民國中華民國國軍陸軍整編第七十四師師長
任期
1946年6月—1947年5月16日
前任自己
繼任邱維達 第一次重建
中華民國國民革命軍第七十四軍軍長
任期
1946年4月20—1946年6月
前任施中誠
繼任自己,七十四軍整編
個人資料
性別
出生張鍾麟
1903年8月20日
 大清陝西省西安府長安縣東大村
逝世1947年5月16日(1947歲—05—16)(43歲) /×
 中國山東省蒙陰縣孟良崮
國籍 中華民國
政黨中國國民黨 中國國民黨
配偶元配:邢鳳英(離異[來源請求]
第二任妻子:吳海蘭(被其槍殺)
第三任妻子:高艷玉(離異)
第四任妻子:王玉齡(2021年離世)
親屬長子:張居禮
長女:張清芳
幼子:張道宇
長孫:張建平
幼孫:張正甫
獲獎中華民國三等雲麾勳章,1946年[1]

中華民國三等、四等寶鼎勳章,1943年[2]
中華民國忠勤勳章,1945年

中華民國抗戰勝利勳章,1946年為慶祝抗戰勝利而頒發
軍事背景
效忠 中華民國
服役 國民革命軍
軍銜 中將
少將(國民政府銓敘部銓敘)
參戰國民革命軍北伐

中原大戰
第一次國共內戰
中國抗日戰爭

第二次國共內戰

學歷
經歷

生平

編輯

黃埔軍校時期

編輯

1903年8月20日,張靈甫出生在一個農民家庭。父親張鴻恩,被稱為「種莊稼的狀元」;母親靖秀英;哥哥張秀甫,職業經商;繼母滕氏,生有兩個兄弟。張靈甫在家鄉有一兒、一女。兒子張居禮,大學畢業,任中學校長;女兒張雲芳,中專畢業,在醫院任醫生,都建立幸福家庭[4]:376

張靈甫幼年時,在東大村村南私塾啟蒙,讀《四書》、《五經》。10歲那年,進長安縣高小念書,後考入長安中學。1921年,考入陝西省西安市第一師範學校。在學校念書時,國文成績優良,喜歡學習古文,對舊體詩詞興趣濃厚。愛寫字畫畫,師從韓兆鶚,經常臨摹何紹基字帖[5]。每逢假日,便帶着毛筆墨硯,到西安文廟(今西安碑林博物館)臨摹唐代各著名書法家碑帖,有時忘記吃午餐,就買一塊鍋盔(燒餅)充饑[4]:376。他愛好歷史,常與同學談古說今、評論中外[4]:376-377。因擅長書法獲民國開國元勛于右任讚為奇才,兩人結為忘年交[6]。1923年畢業於陝西省第一師範學校[註 1],回家鄉擔任了一段時間的小學教師[7][8]

1925年,張靈甫從師範學校畢業後,與同學數人赴河南,投入胡景翼部駐豫(國民二軍)軍官訓練團[4]:377。胡景翼死後[9]:14黃埔軍校正在開封秘密招生;他經友人介紹,通過考試被錄取。在上海轉接秘密關係時,遇到陝西鄉黨(同鄉)老同盟會于右任,請其寫介紹信[4]:377。是年秋,與劉志丹等陝西青年到達廣州,進黃埔軍校第四期步科。當時,按考生考試成績分為軍官團和預備軍官團,張靈甫編在預備軍官團第二連[4]:377

1926年10月,張靈甫在黃埔軍校畢業,被分配到國民革命軍第一軍第二師當見習軍官,旋任第一團第二營第三連第三排排長,隨軍北伐[4]:377。張靈甫所在第二營奉命進攻德安馬回嶺之敵。他根據敵強我弱之情況,建議夜戰偷襲,被營長採納[4]:377。隨即帶領全排當尖兵,乘黑夜襲擊敵人獲勝,在戰鬥中,右腿負傷;戰後升為第二營第三連連長[4]:377

1928年秋,第一軍駐徐州九里山,奉命縮編為陸軍第一師;張調任第一師第三旅第六團第一營第二連連長[4]:377。張靈甫參加過中原大戰等戰役,在進攻河南唐生智戰鬥中,右臂負傷;1931年,升任第一師第五團第三營營長[4]:377

第一次國共內戰時期

編輯

1932年參與對中國工農紅軍作戰,於六安、蘇家埠突破紅軍防線,將紅軍擊潰,獲蔣介石胡宗南讚賞。1934年,胡宗南任第一師師長,奉蔣命令,率部從湖北麻城黃陂追擊紅四方面軍[4]:377

張靈甫營為前鋒,行動迅速,一度與紅軍發生白刃戰,雙方傷亡慘重。戰鬥結束時受到胡宗南傳令嘉獎,升為獨立旅第一團中校團長,率部進駐甘肅[4]:377

1934年底,開往川甘邊境隴南碧口駐防,阻止紅軍北上,不久又移防川北廣元昭化一帶;次年獨立旅與紅四方面軍激戰一週,雙方傷亡慘重[4]:377。旅長丁德隆指揮一個團損失殆盡,而張靈甫團基本上沒有損失,再次受到胡宗南嘉獎[4]:377-378。紅軍長征(國民政府稱之被「圍剿」所移動)到達陝北後,胡宗南奉命「圍剿」陝北革命根據地[4]:378

張靈甫率部追擊紅一方面軍至甘肅岷縣,從馬上摔下來跌傷腿,將部隊交給副團長指揮,自己到西安養傷[4]:378。張靈甫進攻紅7師和紅20師陣地,紅軍大敗,而紅軍團、營、連幹部被俘若干,胡宗南連誇張靈甫是「黃埔英才,革命猛將」。當時,胡宗南第一師駐陝北,許多軍官家眷都住在西安,張靈甫第二個妻子吳海蘭也住在西安[4]:378

解放軍出版社《民國高級將領列傳》載,張靈甫在老家有元配邢瓊英。部隊駐防廣元時,諱言其事,經人介紹,與本地女子吳海蘭結婚。一天,張靈甫見一位同事(楊團長)打趣說看見在電影院門口,張太太穿着旗袍,與一名小伙子西裝革履,倆人親熱[4]:378。全國政協文史委員會《文史資料存稿選編》載,曾任國軍第二綏靖區人事處長的吳鳶的文章稱,1935年張靈甫在前線得知吳海蘭有外遇的消息[10]

張靈甫脾氣變得越來越粗暴,認為恥辱難以容忍[4]:378。後來,他向胡宗南請假,帶一支手槍回家[4]:378。他借春節假期來到西安,攜妻兒回鄠縣省親,除夕之夜,命吳海蘭到後院菜地割韭菜做餃子[10]。張靈甫便尾隨在後,待妻子剛蹲下去割韮菜時,即拔出手槍,槍殺妻子[4]:378。張靈甫既沒聲張,也不掩埋屍體,就返回部隊[4]:378。但張靈甫後妻王玉齡聲稱吳海蘭是中共地下黨員,曾經偷拿了張靈甫的軍事文件,因此被張靈甫槍殺,且王玉齡聲稱赴西安求證發現吳海蘭之兄為中共地下黨員[11][需要較佳來源];王玉齡又聲稱張靈甫部屬劉光宇曾說「她偷拿了張靈甫的軍事文件,又不肯講,他只好斃了她」[12][13][需要較佳來源]

張靈甫槍殺妻子,吳海蘭娘家上告法院,但法院壓着狀子不辦[4]:378。後來在各界群眾強烈呼籲下,由西安婦女協會出面,吳海蘭娘家再次寫狀子,經張學良夫人于鳳至轉給南京宋美齡(國民政府婦女部長)[4]:378。蔣看信後生氣,電令胡宗南將張靈甫解往南京,監禁法辦[4]:378-379。胡宗南視張靈甫為心腹幹將,既沒有綁,也沒有派人押送,由張靈甫獨自到南京去[4]:379。抵達南京後,張靈甫請求見蔣,但蔣拒絕不見[4]:379。張靈甫關進「老虎橋模範監獄」,判處10年,甚至已被欽點在槍斃名單內。張靈甫在監獄裏,蔣也沒有把他當犯人看待,仍可自由活動。每天除吃飯、睡覺,就練習寫字,並寫字給監管人員作紀念[4]:379。蔣一直沒有指示有關部門審理,關起張靈甫一年多[4]:379。1937年蘆溝橋事變發生後,南京國民政府下令,所有服刑中的官兵,除「政治犯」外,一律調服軍役,戴罪立功,並保留原來軍銜[4]:379王耀武曾任張靈甫營長,向蔣求情[14]:379。隨即,張靈甫被秘密釋放,投奔第七十四軍第五十一師王耀武手下任上校候差員[4]:379。張原名張鍾麟改為張靈甫

中國抗日戰爭時期

編輯

「八·一三」淞滬會戰揭開序幕[4]:379。1937年10月[15],張靈甫就任第七十四軍第五十一師一五三旅三〇五團團長,隨王耀武開赴前線,參加上海保衛戰[4]:379。張靈甫率團前線構築工事。11月10日後,張靈甫參與第三戰區部隊撤離淞滬時的第二期掩護任務[16]:255-262[17],於16日至24日率三〇五團防守蘇州望亭陣地掩護其他部隊後撤[2]

1937年12月5日,張靈甫率三〇五團投入南京保衛戰在淳化鎮附近構建新陣地,當三〇一團棄守淳化後,三〇五團突進到上方鎮負責阻擊日軍掩護王耀武第五十一師退入南京,雙方展開肉搏戰,張靈甫的左臂中彈負傷不下火線,在戰役中張靈甫率部死守華嚴村以一團之力與日第18師團血戰一晝夜,最終也因傷勢嚴重,渡江後不久暫別部隊回到西安養傷[18]

1938年5月,張靈甫參加蘭封會戰,在三義寨攻堅戰戰役中,第七十四軍第五十一師在三義集圍攻土肥原師團,張靈甫率三〇五團接防紀鴻儒部三〇二團陣地,後進攻日軍陣地[19]

同年7月,張靈甫參加武漢會戰,在江西德安阻擊日軍[4]:379。日軍第106師團沿南潯鐵路南進,佔領德安[4]:379。張靈甫以第七十四軍第五十一師一五三旅旅長的身份參加萬家嶺戰役中的張古山戰鬥,指揮以本旅三〇五、三〇六兩個團為攻擊部隊突襲張古山制高點,並於前線親自督戰,組織力量進行固守陣地。一五三旅在張古山戰鬥中傷亡慘重[20][21][22]:255-262

不久,張靈甫率部隨第七十四軍開赴奉新高安一帶休整[4]:380。「長沙大火」後,第七十四軍駐防長沙。 張靈甫帶領官兵幫助當地群眾在灰燼中重建家園,並以軍紀嚴明受到群眾好評[23]:122;不久,他回陝西探親,由陝西第一師範學校老師韓兆鶚介紹,與西安名門望族姑娘高艷玉結婚,後來因感情不好而離婚[4]:380

1939年3月,第七十四軍奉調參加反攻南昌會戰,張靈甫帶領第一五三旅急行軍,趕赴江西錦江,他見官兵衣衫濕盡,旅途勞頓,頗有怨言,即令部隊適當延長休憩時間[4]:380。宿營時,張靈甫親至各連排慰問,並拿出自己薪水交給軍需官資助改善部隊伙食,使官兵深受感動,加快行軍速度,及時赴到錦江前線[4]:380。4月1日在贛湘公路祥符觀激戰中右膝中彈受傷[24]:153[25][2]。4月下旬,在第五十一師師長王耀武統一指揮下,第一五三旅協同各旅、團、連克高安祥符觀,兵鋒直逼南昌外圍[4]:380-381。6月,擔任第五十一師步兵指揮官[4]:381

張靈甫在1939年4月受傷後,先被送往桂林的後方醫院治療,效果不理想,又在同年底赴香港治療[2],後不顧英籍醫生勸告再治療一個月可以痊癒即提前歸隊,以致終身跛足,有「跛腿將軍」稱號[25]

1940年,張靈甫升任第五十八師副師長[4]:381。在這前後三年,張靈甫先後率部參加三次長沙會戰[4]:381

1941年,在上高會戰中,第七十四軍作為決戰兵團,負責正面防守,第五十八師奉第七十四軍軍長王耀武命令,在高安以西、棠浦以東一帶牽制日軍[4]:381。第五十八師師長廖齡奇當時去湖南嶽麓山參加軍官訓練團學習,不在任上。張靈甫代師長廖齡奇指揮作戰,命令戰士挖陷阱、埋地雷,阻止敵人重武器前進;組織機槍火網或白刃格鬥,對付敵人步兵衝鋒等,以消耗敵人有生力量[4]:381。由於日軍飛機、大炮多,攻勢兇猛,第五十八師官兵傷亡眾多[26]:381。張靈甫放下電話,即趕赴前沿陣地,出謀劃策,幫助團長指揮部隊,堅守陣地[4]:381。是役第五十八師以2,000餘人傷亡代價,協同第七十四軍其他部隊在上高縣、北下陂橋,頂住敵人攻勢[4]:381。陸海空軍武功狀第一、第二號為第七十四軍第五十一師李天霞部、第五十七師余程萬部分獲,第五十八師一無所獲。同年冬,五十八師師長廖齡奇被處死,張靈甫升任師長[4]:381[2]

1943年5月至6月,七十四軍參加鄂西會戰,「克復公安」,張靈甫獲得四等寶鼎勳章[2]

同年11月,日軍集中第3師團第13師團第34師團第39師團等近10萬兵力,從石首、藕池口、彌陀寺出發,進攻常德;張靈甫率第五十八師在常德以北阻擊日軍[4]:381。11月17日拂曉,日軍第三十四師團佐佐木支隊、第13師團——6聯隊猛攻肩擔埡、赤松山、亞門關[4]:381。開始,第五十八師部分戰士面對強敵,產生怯戰心理;對此,張靈甫召集全師官兵動員釋疑[27]:381。經過一晝夜戰鬥,日軍寸土未進[4]:381。張靈甫見官兵十分疲勞,便將部隊換下來休息;考慮到日軍正面進攻未能得逞,可能夜晚會來「劫寨」[4]:381。於是命令預備隊第一七三團調撥一個營埋伏起來,防止日軍「偷營」[4]:381-382。半夜,果然日軍一個聯隊化裝成便衣隊,從羊角山左側迂迴襲擊過來;哨兵識破,埋伏營立即殲滅其大部[4]:382。最後在第五十七師近乎折損殆盡的狀況下國軍收復常德[7]。張靈甫指揮第五十八師阻止日軍屢次進攻,有力支援常德正面防禦作戰[4]:382,獲得三等寶鼎勳章[2]

1944年,長衡會戰展開後,張靈甫率領第五十八師從湘潭公路青樹坪轉到衡寶公路,參加衡陽外圍戰鬥,主攻雞窩山日軍據點[4]:382。指揮所部向衡陽進逼,抵達市郊五里牌[4]:382。守衛衡陽的第十軍軍長方先覺突然向日軍投降,衡陽終於陷落[4]:382。同年5月30日,張靈甫任第七十四軍副軍長;1945年2月20日,張靈甫任少將[28]:391-392。1945年3年,被選拔到陸軍大學將官班甲級第二期受訓[4]:382[29]。當時,他是少將級副軍長,本來只能進乙級班,經申報蔣批准,進入甲級班,成為該班唯一少將級軍官,他經常引以自豪[4]:382。1945年6月畢業。抗戰勝利後回到第七十四軍[4]:382。不久到南京,經人介紹,與女大學生王玉齡結婚[4]:382

第二次國共內戰時期

編輯
 
1947年國共戰爭期間的張靈甫

1946年6月,張靈甫出任第七十四軍軍長,並兼任南京首都警備司令[4]:382[30]

第七十四軍組建於「八·一三」淞滬會戰中,第一任軍長是俞濟時,其後是王耀武、施中誠[4]:382。第七十四軍一色美械裝備,長期受美國顧問訓練,時稱為五大主力中之主力,宋美齡經常代表蔣到該部視察、撫慰官兵[4]:382。第七十四軍駐在孝陵衛,衛戍京畿[4]:382。國民政府因財政困難,大力裁撤部隊及降編將軍團降編為師團,故1946年4月第七十四軍改編。中國國民黨整軍會議後,第七十四軍改編為整編第七十四師,仍有3萬多人,被蔣、陳誠捧為「國軍模範」[4]:382-383。當時蔣在遴選這個王牌師師長時,李天霞依仗錢大鈞作後台爭奪此職,但王耀武、俞濟時卻力保張靈甫任師長,為此李天霞一直懷恨在心[4]:383

1945年底至1946年初,八路軍新四軍與國軍爭奪日軍降地。1946年7月,整編第七十四師在南京誓師,之後被調至蘇北前線。張靈甫由徐州綏靖公署副主任李延年指揮,率整編第七十四師向蘇北新四軍進攻,連佔宿遷、泗陽、淮陰、淮安等城[4]:383。寶應等重鎮和十幾座縣城[7]。倍受蔣介石嘉獎,獲三等雲麾勳章[31]:383

1946年10月19日,張靈甫又率部進攻漣水,受到華東新四軍迎頭痛擊[4]:383,傷亡6,000餘人,其中整57旅170團僅餘百人生還,新四軍亦傷亡慘重,華中野戰軍第10縱隊司令員謝祥軍陣亡。12月16日,張靈甫再攻漣水,新四軍寡不敵眾,蒙受重大損失[4]:383

1947年3月底,國民政府中國共產黨控制的山東陝北區域實施重點進攻;以24個整編師,45萬人,開始向中國共產黨控制的山東區域大規模進攻。4月初,國民政府集中華東第一線13個整編師,34個旅,25萬人,組成個機動兵團,由顧祝同坐鎮徐州指揮沿臨沂泰安一線,齊頭北進,企圖一舉摧毀華東野戰軍主力部隊於沂蒙山區[32]:383。這時華東野戰軍在山東共有10個縱隊,東臨大海,北靠黃河,西隔津浦鐵路運河[33]:383。國軍企圖迫使華東野戰軍退至膠東狹窄地區[3]:2944

整編第七十四師依命令由孟良崮汶河攻取坦埠。第一兵團司令湯恩伯發現整編第七十四師上孟良崮這個計劃是個錯誤的計劃,於是向劉斐要求緊急更改作戰計劃,然而劉斐藉口蔣介石已就寢故意阻撓更改計劃[34][35][需要較佳來源]

張靈甫率部突出,與友軍相距30華里[36]:383-384。一路上,張靈甫受到解放軍追擊和側面襲擊,傷亡很大,當撤至孟良崮地區時,他看地形複雜,便想在此固守[37]:384。張靈甫接受副參謀長建議,立即命部隊在四周層巒疊嶂之孟良崮安營固守[38]:384

孟良崮在山東中部沂蒙山區,群山連綿,溝壑緃橫[39]:384。張靈甫整編第七十四師所佔領陣地,雖地勢險要,但都是岩石山地,無法構築工事,人員、馬匹、輜重等密集在各山頭和山谷裏[40]:384。華東野戰軍司令員兼政治委員陳毅,以第一、四、六、八、九縱隊分別對整編第七十四師發起猛烈攻擊[3]:2944

在華東野戰軍控制着水源,整編第七十四師被圍困,完全置於其熾盛火力下,退路和交通運輸被切斷[4]:384。時值初夏,天氣炎熱,官兵饑渴疲憊,士氣低落[41]:384。外圍國軍增援部隊在蔣介石嚴令逼迫下,一再想給整編第七十四師解圍,但受到華東野戰軍強力阻擊,寸步難行[42]:384。整編第八十三師李天霞不斷發報電台假裝已經在路上,而第五軍邱清泉部受宋時輪第10縱隊抵抗,遲遲未能攻入縱深;整編第二十五師黃百韜無法突破王必成6縱防線。李天霞雖與張近在咫尺,因素來有隙,只派出一個突擊連作一下象徵增援;黃百韜雖竭力支援,在解放軍和地方武裝強大阻擊面前無能為力[4]:384

5月15日拂曉前,華東野戰軍將整編第七十四師分割包圍於孟良崮山區[3]:2944。是夜,華東野戰軍發起總攻,以強大炮火轟擊孟良崮[43]:384。5月16日下午2時,全線崩潰,師、旅、團、營全部失去通訊聯絡[44]:384-385。張靈甫將指揮所副師長以下,團長以上軍官姓名報告蔣介石[45]:385。這時解放軍已經衝到洞口[46]:385

去世

編輯
 
孟良崮戰役中繳獲張靈甫用過的美國造0.32英寸英語.32 S&W史密斯威森3型轉輪手槍、望遠鏡與私章

1947年5月16日,經過四天激戰,整編第七十四師全部被殲,山洞裏屍首狼藉,經被俘輜重團上校團長黃政、第一七二團上校團長雷勵群及張靈甫侍從秘書張光第逐一辨認,才找到張靈甫屍首,用擔架將他抬着隨華東野戰軍轉移[4]:385。整編第二十五師黃百韜見張靈甫遭到解放軍圍困3天3夜又無法及時圍救,於是立即急電回南京跟蔣報告屬實,蔣要求李天霞立即馳援,然而當李天霞整編第八十三師到達孟良崮時,戰役早已結束,解放軍早已撤走。

關於張靈甫的死因存在爭議,一說張靈甫在最後自殺[47]:318-319[7][48][49][50][註 2],一說是被華東野戰軍擊斃[51]:105[51]:107[52]:300[53]:398[54][55][56][57]。此外,亦有張靈甫被華野俘虜後擊斃的說法[58]:387-402[59]:291[55][56][60][57]

張靈甫在死前有遺書:

「十餘萬之匪向我猛撲,今日戰況更趨惡化,彈盡援絕,水糧俱無。我與(蔡)仁傑決戰至最後一彈,飲訣成仁,上報國家與領袖,下答人民與部屬。老父來京未見,痛極!望善待之。幼子望養育之。玉玲[註 3]吾妻,今永訣矣! 靈甫絕筆 五月十六日 孟良崮」[61]

然而曾任國軍第二綏靖區人事處長的吳鳶則撰文回憶稱,遺書是第二綏靖區司令王耀武在與他以及第二綏靖區副參謀長羅幸理、第四兵站副總監鄭雍若、秘書主任鍾曉林等人商議之後令譯電科科長李嘯梓偽造的[10]:930-934[57]。兩天後,根據時任華東野戰軍6縱副司令員皮定均的命令,張靈甫的遺體被裹以新白布、用4寸厚的楸木棺材厚葬於孟良崮以北15公里處的山東省沂水縣野竹旺村(今臨沂市沂南縣馬牧池鄉董家莊)之山崗上,並築起了大墳丘,立有一塊標明張靈甫身份的木牌[56][62][63][57][64][65]。當時,新華社播發消息,希其家屬到該處收屍[4]:385

孟良崮戰役結束後,國防部保密局提交的戰報指出七十四師存在「延遲攻擊到達時間,以至企圖暴露」,「彈藥消耗過大,以至陷圍後補給困難」,「未能積極與友軍切取聯絡」,「全賴友軍來援,不做積極突圍」,「與各級司令部高級幕僚情感不甚協調,致被陷入重圍,呼救危急時,他人尚認其不肯出力,未信真正危急也」等過失,但並未提到李天霞部對戰敗負有責任。這份報告得到了蔣介石的肯定。[66]

2004年,王玉齡與兒子張道宇在位於上海浦東新區的玫瑰園墓園[註 4]為張靈甫設立了一個衣冠冢[68]。王玉齡於2021年10月9日晚在上海家中去世[69]

榮譽

編輯

對日抗戰期間,蔣以其戰功屢屢擢升,蔣譽其為「模範軍人」,被國民政府朝野視為「常勝將軍」。陣亡後入祀中華民國首都國民革命忠烈祠,被追晉為中華民國陸軍中將[70][28]:391-392[71]:85-86

1943年5月至6月,參加鄂西會戰,獲四等寶鼎勳章[2]

1943年11月,指揮第五十八師阻止日軍進攻,支援常德正面防禦作戰,獲三等寶鼎勳章[2]

抗戰勝利後,頒授抗戰勝利勳章忠勤勳章

第七十四軍奉命衛戍南京首都,被稱為「御林軍」[4]:382。張任中將軍長兼南京衛戍司令,也稱為御林軍統領,蔣介石心腹愛將。

王玉齡稱,張靈甫在戰死前為避免勳章被中共取走,親自將所有勳章銷毀。王玉齡2009年初寫信給時任中國國民黨黨主席吳伯雄,希望能協助向政府補發其勳章。但中華民國國防部要求依規定必須付款才補發,經媒體披露後國防部受各方指責,隨即召開記者會向遺族道歉,承諾專案補發並懲處相關失職人員[72][73][74]

有一艘英國贈送給中華民國的驅逐艦被命名為「靈甫號」。

位於台灣高雄市鳳山區鳳山溪東側、中正國防幹部預備學校北面的凱旋路,在高雄縣鳳山市時期曾被命名為「張靈甫路」;鳳山陸軍官校的第五棟宿舍,命名為靈甫樓(第六棟則以同時殉國的副師長蔡仁傑之名,命名為仁傑樓)[75]:11

2005年,中國抗日戰爭勝利60周年之際,張靈甫的長子張居禮得到了由中共中央中央軍委國務院頒發的「中國人民抗日戰爭勝利60周年紀念章」[76][77][62]

註釋

編輯
  1. ^ 《張靈甫烈士傳》先提到「迨肄業長安中學」,後又寫到1923年「畢業於長安中學」,可能有誤。
  2. ^ 張道宇所稱其友人贈與的《蔣軍七十四師的調查研究》複印本封面上有「道宇兄惠存 弟補生 2011.11.23」字樣。
  3. ^ 該遺書原文作「玉玲」而非「玉齡」。
  4. ^ 該墓園的投資者為方先覺的兒子方慶中[67]。張道宇和方先覺的女兒方曉梅是夫妻[68]

參考文獻

編輯
  1. ^ 1.0 1.1 國民政府令. 國民政府公報 (國民政府文官處). 1946-12-26, 第2710號: 1頁 [2023-11-2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3-11-21). 
  2. ^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吳敏超. 论国民党将领张灵甫. 抗日戰爭研究. 2024, (2) [2024-07-26]. 
  3. ^ 3.0 3.1 3.2 3.3 辭海編輯委員會 (編). 《辭海》(1989年版). 上海辭書出版社. 1989. ISBN 7532600831. 
  4. ^ 4.00 4.01 4.02 4.03 4.04 4.05 4.06 4.07 4.08 4.09 4.10 4.11 4.12 4.13 4.14 4.15 4.16 4.17 4.18 4.19 4.20 4.21 4.22 4.23 4.24 4.25 4.26 4.27 4.28 4.29 4.30 4.31 4.32 4.33 4.34 4.35 4.36 4.37 4.38 4.39 4.40 4.41 4.42 4.43 4.44 4.45 4.46 4.47 4.48 4.49 4.50 4.51 4.52 4.53 4.54 4.55 4.56 4.57 4.58 4.59 4.60 4.61 4.62 4.63 4.64 4.65 4.66 4.67 4.68 4.69 4.70 4.71 4.72 4.73 4.74 4.75 4.76 4.77 王成斌等 (編). 《民國高級將領列傳(5). 北京: 解放軍出版社. 1998. ISBN 750651494X. 
  5. ^ 鍾子麟. 国民党王牌将军是非功罪的一生. 和訊讀書. 團結出版社. [2018-04-16].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8-04-16). 
  6. ^ 黃埔四期. 中國黃埔軍校網. [2014-09-1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2-03-09). 
  7. ^ 7.0 7.1 7.2 7.3 《張靈甫烈士傳》. 台北: 中華民國國防部史政局. 1959. 
  8. ^ 鍾子麟. 《蒋介石王牌悍将:张灵甫传》. 北京: 團結出版社. 2008 [2014-02-27]. ISBN 9787802143487.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2-03-09). 
  9. ^ 師哲口述;師秋朗筆錄. 我的一生——师哲自述. 北京: 人民出版社. 2001. ISBN 7010033218. 
  10. ^ 10.0 10.1 10.2 吳鳶. 〈我所知道的张灵甫〉. 全國政協文史委員會 (編). 《文史资料存稿选编·军政人物(上)》. 北京: 中國文史出版社. 2002 [2017-11-16]. ISBN 9787503412547.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3-10-29). 
  11. ^ 五大王牌軍之張靈甫傳-上. [2013-02-16].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2-03-09). 
  12. ^ 國共內戰時的諜報戰@關鍵時刻-pt.1. [2013-02-17].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2-03-09). 
  13. ^ 张灵甫古城杀妻案成其生平未解之谜. 鳳凰網. 2012-05-25 [2013-05-24].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2-03-09). 
  14. ^ 王成斌等 (編). 《民國高級將領列傳(5)》. 北京: 解放軍出版社. 1998. ISBN 750651494X. 「張鍾靈這個人作戰很有本事,現在抗戰需要幹部,莫不如讓他出來戴罪立功。」 
  15. ^ 周志道. 《八十憶往》. 1979. 
  16. ^ 邱維達. 〈第五十一师罗店防御战〉. 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全國委員會文史資料研究委員會《八一三淞滬抗戰》編寫組 (編). 《八一三淞沪抗战》. 北京: 中國文史出版社. 1987. ISBN 7503400048. 
  17. ^ 「{#王耀武#}電{#錢大鈞#}新編兩旅四團就緒派任{#李天霞#}兼旅長選任原三團幹部升任及羅店戰役奪得武器惟新編第三〇五團無槍派往前線構築工事。時間(起迄):1937-10-26~」-台北國史館
  18. ^ 據《第五十一師戰鬥詳報》記述:「當晚奉到司令長官唐命令,放棄淳化、方山陣地,向河定橋(不含)、麻田之線轉移……我三〇五團擔任之高橋門至河定橋之線,於七日晚,奉命交由八七師接替。當以該團位置於管頭左翼構築陣地,掩護淳化部隊之戰鬥。八日晚,我奉命放棄淳化,該團即負責掩護我第一線部隊之轉移,在管頭上方鎮附近與敵激戰甚烈,該團團長張靈甫負傷,連長傷亡五員,排長以下傷亡六百餘名。」(《抗日戰爭正面戰場》,中國第二歷史檔案館,428頁)
  19. ^ 據第七十四軍五十一師三〇二團中校副團長應承增回憶:「團長紀逢儒率兩個營正面阻擊敵人,我率領第3營在後面作為預備隊。……紀團長陣亡之後,由我指揮所餘部隊堅守黃河大堤。……午夜過後,王師長派張靈甫團長率一個團前來我團陣地接防。」
  20. ^ 據《第三十六軍團南潯線戰鬥詳報》載:「(七日)五一師以一五三旅為攻擊部隊(三〇六團在右,三〇五團在左)……,佔領張古山制高點之敵初亦頑強抵抗,經我四麵包圍白刃相接,於八日拂曉前將該敵大部殲滅,此制高點仍入我手。……天甫明後,……我守兵第五八師守北制高點之將士全數殉職,雖經派隊增援敵已藉飛機之掩護繼續進犯,激戰數小時張古山北部製高點重入敵手。」(《第三十六軍團南潯線戰鬥詳報》之《萬家嶺附近之戰鬥(九月三十日至十月十二日)》,詳見二史館檔案8203號案卷)
  21. ^ 《第三十六軍團南潯線戰鬥詳報》之《萬家嶺附近之戰鬥(九月三十日至十月十二日)》中多處提到張古山戰鬥中表現英勇之士,如: 「先是五一師攻擊張古山之際…………,三〇五團團長唐生海、營長胡雄負傷,黃昏後,三〇五團殘餘部隊乘敵攻擊頓挫之際,勇猛出擊隨將敵擊退,並再克復張古山最高點,旋以該團代團長於清祥陣亡,其餘官兵傷亡亦重,不得已仍撤回原陣地等機進攻。」,「督令五一師三〇六團團長常集德親率預備隊一連迎頭反攻,血戰一小時即將該敵擊潰,恢復原陣地,該團長以任務重大,奮不顧身,致連中數彈、身負重傷,但卒能挽回戰況與敵重創至堪獎許。」
  22. ^ 葉方華. 〈赣北南浔线战役片段〉. 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全國委員會文史資料研究委員會《武漢會戰》編審組 (編). 《武汉会战·原国民党将领抗日战争亲历记》. 北京: 中國文史出版社. 1989. ISBN 7503400587. 我第五十一師於十月二日從德安烏石門附近出發,……當時該師兵力配備是:第一五一旅佔領張古山制高點及通南昌之要路口,第一五三旅在張古山東側策應,並與第五十八師銜接。……四日拂曉,敵人又集中大約一個聯隊的兵力,向第一五三旅第三〇六團陣地猛攻,……情況非常緊急。該營營長李石見似有招架不住之勢,師部已經準備後撤,這時該旅旅長張靈甫親上前線督戰,將各營殘兵及雜役兵等都集中起來,由營附王鴻範率領加入李石見營之戰鬥,這樣才堵住敵人幾次進攻,戰局得以穩定。敵人在這兩處連日猛衝猛打,均不得逞,並且傷亡過重,不敢再攻,只得暫停。 
  23. ^ 鍾子麟. 第二章 抗日骁将“猛张飞” 第四节 张古山血染红. 《蒋介石王牌悍将: 张灵甫传》. 北京: 團結出版社. 2008 [2014-09-13]. ISBN 9787802143487.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4-09-13). 
  24. ^ 羅卓英. 〈罗卓英报告在赣湘公路激战情形密电(1939年4月1日)〉. 中國第二歷史檔案館 (編). 《中华民国史档案资料汇编·第五辑第2编军事3》. 南京: 江蘇古籍出版社. 本日高安方面戰況,據七四軍電話,拂曉後敵一零六師團一四七及一二三兩聯隊,戰車三、四十輛,炮十餘門,飛機掩護,主力向我五一師祥符觀一帶陣地猛攻,並混用催淚噴嚏性炸彈,一部攻一八四師。我官兵奮勇應戰,斃敵頗多。因當面地形不良,敵戰車不限公路,向我廣正面衝擊。我負傷一五三旅張旅長及營長三員,士兵傷亡頗眾,確數查報中。 
  25. ^ 25.0 25.1 〈社論:中共應誠實面對抗戰史實 讓先烈英名長昭〉. 《青年日報》. 2015-02-02.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6-03-04). 
  26. ^ 王成斌等 (編). 《民國高級將領列傳(5)》. 北京: 解放軍出版社. 1998. ISBN 750651494X. 張靈甫命令說:「哪怕打到最後只剩下你一個人,也必須守住陣地!」 
  27. ^ 王成斌等 (編). 《民國高級將領列傳(5)》. 北京: 解放軍出版社. 1998. ISBN 750651494X. 他說:「我們和日本鬼子作戰不僅要鬥勇,而且要鬥智。」「敵人武器精良,火力比我們強,這是他們的優勢。但是,他們是進行一場侵略戰爭,糧少彈缺,要求速戰速決,不能持久,這又是他們的弱點。我們雖然基本上是輕武器,但是人多勢眾,國土遼闊。……我們應該以自己的優勢對付日本鬼子的弱點!」 
  28. ^ 28.0 28.1 劉國銘 (編). 《中国国民党九千将领》. 北京: 中國工商聯合出版社. ISBN 7801000366. 
  29. ^ 陆军大学将官班甲级第二期同学录. 中國黃埔軍校網. [2015-02-12].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2-03-09). 
  30. ^ 璩慶友, 历史镜像中的张灵甫, 2016-01-28 [2017-02-14],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2-03-09) 
  31. ^ 王成斌等 (編). 《民國高級將領列傳(5)》. 北京: 解放軍出版社. 1998. ISBN 750651494X. (李延年)說:「有十個七十四師,就可以統一全中國。」 
  32. ^ 王成斌等 (編). 《民國高級將領列傳(5)》. 北京: 解放軍出版社. 1998. ISBN 750651494X. 第一兵團司令湯恩伯在臨沂指揮七個整編師分三路縱隊北進。張靈甫率七十四師居中,擔任主攻任務,李天霞的整編八十三師居右,黃百韜的整編二十五師居左,向坦埠進攻,擬從側面圍擊華東野戰軍主力。 
  33. ^ 王成斌等 (編). 《民國高級將領列傳(5)》. 北京: 解放軍出版社. 1998. ISBN 750651494X. 面臨敵人大軍壓境,陳毅司令員兼政委根據毛澤東主席的三點指示,「一,要有極大耐心;二,要掌握最大兵力;三,不過早驚動敵人後方。」果斷地提出:「要準備打大仗,打硬仗,打惡仗。」並指示部隊準備啃「硬核桃」(指張靈甫的七十四師)。 
  34. ^ 〈張靈甫遺孀:國民黨打仗 讓死守你就不能活著回來〉. 鳳凰衛視. 2012-05-24 [2013-07-23].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05-25). 
  35. ^ 〈25章 傅作义,张灵甫,王耀武,胡宗南,黄维,汤恩伯〉. 勸學網. [2013-07-23].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2-03-04). 
  36. ^ 王成斌等 (編). 《民國高級將領列傳(5)》. 北京: 解放軍出版社. 1998. ISBN 750651494X. 在遭到華東野戰軍迎頭痛擊後,以為坦埠附近集結有解放軍的重兵,便立即部署向南面的孟良崮、垛莊方面撤退。 
  37. ^ 王成斌等 (編). 《民國高級將領列傳(5)》. 北京: 解放軍出版社. 1998. ISBN 750651494X. (張靈甫)參謀長魏振鉞不同意,建議說:「此乃孤山,為兵家之大忌,不易固守。」 
  38. ^ 王成斌等 (編). 《民國高級將領列傳(5)》. 北京: 解放軍出版社. 1998. ISBN 750651494X. 而副參謀長李運良建議說:「軍座,此雖孤山,但地形險要,我們要置於死地而後生,臨險境而逢生。」 
  39. ^ 王成斌等 (編). 《民國高級將領列傳(5)》. 北京: 解放軍出版社. 1998年. ISBN 750651494X. 這裏也是歷代兵家必爭之地。 
  40. ^ 王成斌等 (編). 《民國高級將領列傳(5)》. 北京: 解放軍出版社. 1998. ISBN 750651494X. 華東野戰軍的領導看到張靈甫已成「瓮中之鱉」,認為全殲整編七十四師的時機已經成熟,遂以五個縱隊將該師團團圍困在孟良崮為中心的狹長地帶,同時分割兩翼,待機殲之;還以四個縱隊和魯南地方武裝分別阻擊增援的國民黨部隊。 
  41. ^ 王成斌等 (編). 《民國高級將領列傳(5)》. 北京: 解放軍出版社. 1998. ISBN 750651494X. 張靈甫急電南京求援,但飛機從徐州、南京運來的饅頭、米飯、彈藥和水,大多落在華東野戰軍據守的陣地上。 
  42. ^ 王成斌等 (編). 《民國高級將領列傳(5)》. 北京: 解放軍出版社. 1998. ISBN 750651494X. 面對這種情況,張靈甫率指揮所躲進一個山洞裏,用電話機頻頻呼救,對黃百韜、李天霞叫喊:「你們快快向我靠攏!」 
  43. ^ 王成斌等 (編). 《民國高級將領列傳(5)》. 北京: 解放軍出版社. 1998. ISBN 750651494X. 第七十四師雖只剩下幾個山頭,仍在負隅頑抗。 
  44. ^ 王成斌等 (編). 《民國高級將領列傳(5)》. 北京: 解放軍出版社. 1998. ISBN 750651494X. 張靈甫見敗局已定,便先用無線電台向蔣介石報告,訴說友軍見死不救,尤其是李天霞沒有遵照命令派出部隊掩護右側安全,乃為失敗的主因。 
  45. ^ 王成斌等 (編). 《民國高級將領列傳(5)》. 北京: 解放軍出版社. 1998. ISBN 750651494X. (張靈甫)說要「集體自殺,以報校長培育之恩」 
  46. ^ 王成斌等 (編). 《民國高級將領列傳(5)》. 北京: 解放軍出版社. 1998. ISBN 750651494X. 洞裏的衛士負隅頑抗,解放軍用沖鋒槍、手榴彈還擊,順勢沖進去。 
  47. ^ 中國第二歷史檔案館 (編). 《中华民国史档案资料汇编 第五辑 第三编 军事(二)》. 南京: 江蘇古籍出版社. 1999. ISBN 9787806432280. 是時整七四師負傷官兵,復有陸續來歸者,綜合該師第五一旅一五一團團長王奎昌、第五七旅一七〇團團長馮繼異及其他官兵等先後口述……十六日拂曉後……迄午後六時,匪我相距咫尺,我張師長、蔡副師長等,皆於手斃匪徒後,以其最後之一彈,慷慨成仁。 
  48. ^ 國軍名將領張靈甫之死:謎霧重重的一出「羅生門」]. 2012-02-17 [2017-11-16].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3-10-29). 
  49. ^ 單補生. 《蒋军七十四师的调查研究》佐证张灵甫自杀. 中國黃埔軍校網. 2007-05-23 [2013-10-24].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2-03-09). 
  50. ^ 张灵甫生前身后的谜团和争论. 《東方早報》. 2015-01-27 [2015-02-03].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5-02-03). 
  51. ^ 51.0 51.1 臨沂行署出版辦公室 (編). 《孟良崮战役资料选》. 濟南: 山東人民出版社. 1980. 
  52. ^ 粟裕文選編輯組 (編). 《粟裕文选·第二卷》. 北京: 軍事科學出版社. 2004. ISBN 9787801377821. 據最後檢查證實,七十四師師長張靈甫、副師長蔡仁傑、五十八旅旅長盧醒,確於十六號下午二時解決戰鬥時,被我六縱特(務)團副團長何鳳山當場擊斃。當特團何副團長走近張靈甫等藏身之石洞,據師部副官出面介紹為張靈甫等人,現尚在俘官處可證。 
  53. ^ 粟裕. 〈英雄孟良崮〉. 《粟裕回忆录》 第2版. 北京: 解放軍出版社. 2007. ISBN 9787506554268. 十六日下午,(我軍)攻佔了所有高地,敵軍官兵紛紛就擒,猖狂一時的張靈甫及副師長蔡仁傑均被擊斃。 
  54. ^ 金子谷. 〈记孟良崮战役〉. 《文匯報》. 1987-08-25.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3-06-28). 戰役接近尾聲時,我六縱穿插部隊一個排,衝進張靈甫躲藏的山洞,張靈甫舉手投降,排長恨敵心切,端起衝鋒鎗將他擊斃。 
  55. ^ 55.0 55.1 崔維志、唐秀娥. 〈张灵甫死因揭秘〉. 《軍事史林》. 2001, (8): 9–12. 
  56. ^ 56.0 56.1 56.2 冷玉健. 〈孟良崮战役中张灵甫亡命之谜〉. 《百年潮》. 2007, (7): 65–67 [2013年5月18日].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2年1月23日). 關於張靈甫的下落,軍事檔案資料表明:時任華東野戰軍司令員兼政委陳毅、副司令員粟裕、副政委譚震林、參謀長陳士榘曾兩次電報中央軍委和毛澤東主席。一是5月17日上報戰果時,說張靈甫自戕。二是5月30日的電報,稱「張靈甫於5月16日14時解決戰鬥時,被六縱特務團副團長何鳳山擊斃」。
    1997年3月27日,離休在天津的何鳳山回憶說:「打死張(靈甫)的是我團一營三連,一營教導員叫胡玉隆,三連指導員叫邵至漢,邵至漢在這次戰鬥中犧牲了。」可見,何鳳山不認電報之說。但據了解,當時行文常有把部隊首長指代部隊的習慣。所以,也可以這樣認定,電報所指的六縱特務團和張靈甫的生死有直接關係。 調查人員在國防大學資料室,找到了時任華東野戰軍第六縱隊司令員、後任軍事科學院副院長的王必成撰寫的回憶文章《飛兵激戰孟良崮》,如是說:「下午2點鐘,總攻開始了。我特務團首先突破孟良崮西側,直取敵師指揮所所在的山洞。絕望的張靈甫急令他的參謀長魏振鉞率1000多名匪徒衝到山腰,拼命阻止我特務團前進。我特務團指戰員奮勇迎戰,猛撲過去與頑抗之敵展開激戰,衝上去,被壓下來,又衝上去,又被壓下來,經過反覆拼殺,將敵一部殲滅在山坡上,俘虜其大部,生擒敵參謀長,並乘勢向敵指揮所的山洞逼進。一營三連指導員邵至漢沖在最前面。他身上多次負傷,仍然堅持戰鬥,率領部分戰士首先攻至洞口,恰遇張靈甫指揮其衛隊100多名亡命之徒,從洞中衝出,佔據洞穴、石岩、山縫,作困獸之鬥。邵至漢不幸身中數彈,英勇犧牲。我三連幹部戰士怒火滿腔,奮不顧身,用抵近射擊和白刃戰消滅了敵人,擊斃了敵衛隊長,活捉了張靈甫,控制了洞口。後續部隊趕到後,立即集中火力向洞內猛烈射擊,子彈像雨點一樣向洞內傾瀉,手榴彈如冰雹似的砸向洞中,洞內鬼哭狼嚎。戰士們一擁衝進了敵指揮所內,只見洞內屍體狼藉,血污滿地。」此文先後刊登於1988年由中國人民解放軍陸軍第二十四集團軍軍史編寫辦公室編輯出版的《勁旅雄風》和解放軍出版社1992年出版的《虎將王必成》兩書中。在採訪的老幹部中,大部分都贊同王必成關於張靈甫被俘的說法。用時任華東野戰軍供應總站副總站長、後任上海市政協秘書長的范征夫的話說:「王必成的文章以及我和當年許多老同志的記憶是一致的。」
    關於張靈甫被俘後又遭槍亡之事,王必成將軍回憶道:「勝利了,我們的老冤家、死對頭,終於被徹底殲滅了。但在慶賀大捷之餘,也有點遺憾,那個雙手沾滿人民鮮血、死心塌地效忠蔣介石的『御林軍』師長張靈甫,在被我縱特務團活捉之後,又被一名對他懷有刻骨仇恨的幹部給打死了!」另據金子谷回憶「張靈甫在洞內舉手投降後,衝進洞內的六縱那個穿插排的排長恨敵心切,端起衝鋒鎗將其擊斃了」。1994年夏,調查組在上海訪問時任華東野戰軍《前鋒報》記者魯山時,他說:「孟良崮戰役後,陳毅司令員有一次講話中,在揭露國民黨報刊宣傳張靈甫是『自殺』的欺騙宣傳的同時,還批評了當時用槍打死張(靈甫)的我軍一排長。」魯山還補充說:「當年打死張靈甫的排長姓司,曾在解放軍上海部隊××公司任過顧問。此人早已病故了。凡是聽過陳毅司令員批評那位排長會議的人員及聽過傳達這次會議精神的人員都會知道此事。六縱隊還遵照陳毅的指示,將違反俘虜政策擅自擊斃張靈甫的那個排長關了禁閉。」可見,對我軍排長槍殺張靈甫一事,華東野戰軍的首長並不隱瞞、忌諱,而且對違反軍規者嚴肅處理,絕不姑息遷就。江青在文革中的講話也曾提起過,國民黨宣傳張英勇戰死,其實張是被我們的戰士打死的,為報偷襲淮陰之仇,因為違反俘虜政策,當時沒有說出。
    同時,調查還得知:孟良崮大戰剛剛結束尚未打掃完戰場,國民黨增援的重兵就圍攻上來,我軍為爭取主動,實施了迅速撤離戰術,華東野戰軍第六縱隊特務團官兵抬着張靈甫隨之向北轉移,次日(17日)抵達孟良崮以北約15公里的原沂水縣野竹旺村。調查人員在野竹旺村的自然村董家莊(即今沂南縣馬牧池鄉董家莊,當時的董家莊、野.竹旺、拔麻村為一個行政村,統稱野竹旺)實地取證時,老村民談到一個非常重要的新情況:張靈甫受槍擊後並未當即死亡,我軍將其抬至董家莊時尚有氣息。據說張靈甫當時僅被打成重傷,戰士受令急忙送其至位於董家莊以北之北大山的六縱野戰醫院進行搶救,不料行至董家莊村的汶河邊時咽了氣,因而就地埋葬在那裏。這一個信息,曾任山東省沂南縣史志辦主任的張建國前往調查時也獲得證實。因為上述的董家莊與野竹旺,是自然村與行政村的關係,為統一起見規範使用行政村名,即張靈甫死於野竹旺。
     
  57. ^ 57.0 57.1 57.2 57.3 周炳欽. 〈张灵甫之死真相辨析〉. 北京日報. 2009-02-09.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3-06-28). 
  58. ^ 陳毅. 〈关于山东战局及军队建设问题〉. 《陈毅军事文选》. 北京: 解放軍出版社. 1996. ISBN 7506527014. 重傷兵殺俘虜,不老實,公開對黨進行欺騙,違反政策。張靈甫是我們殺的,報告說是自殺的,我們便騙了黨中央、毛主席、朱總司令。 
  59. ^ 江渭清. 《七十年征程——江渭清回忆录》. 南京: 江蘇人民出版社. 1996. ISBN 9787214017574. 我六縱特務團首先突破孟良崮西側,直搗敵七十四師指揮所……特務團一營三連在指導員邵至漢率領下,首先衝到張靈甫藏身的山洞前,他身上多處負傷,仍堅持戰鬥,不幸被從洞中衝出的亡命之徒擊中,英勇犧牲。三連指戰員怒不可遏,用抵近射擊和白刃戰消滅了佔據洞穴和石岩的殘敵,擊斃敵衛隊長,活捉了張靈甫……在孟良崮戰役中,要說還有什麼不足,那就是被我六縱特務團活捉了的張靈甫,卻被一名對張靈甫恨之入骨的幹部給打死了。 
  60. ^ 王基春. 〈毛泽东军事思想的光辉实践——孟良崮战役的追忆与思考〉. 《黨史縱橫》. 2002, (8): 33-35. 
  61. ^ 〈军令要活捉张灵甫 为何他还是“中弹”? 〉,2008年11月14日. [2014年10月21日].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2年3月4日). 
  62. ^ 62.0 62.1 潘京. 你所不知道的张灵甫. 《華商報》. 2007年12月26日 [2013年5月31日].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4年11月9日). 
  63. ^ 徐世平. 战场上与银幕上的张灵甫. 《同舟共進》. 2008, (11): 61 [2013-07-25].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05-25). 
  64. ^ 黎雲、梅世雄、陳輝、王經國、劉永華、樊永強. 势如破竹. 《中國青年報》. 2007-07-06 [2013-08-14].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5-07-13). 
  65. ^ 陸益峰、邵嶺、梅世雄. 仁义之师礼葬败军之将. 文匯報 (上海). 2007-07-12 [2013-08-14].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2-03-04). 
  66. ^ 保密局呈蔣中正有關毛定邦函報整七十四師在魯中孟良崮戰役失敗原因. 革命文獻—戡亂軍事:華中方面 (一). 國史館. 1947-05-31 [2019-05-08].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2-03-04). 
  67. ^ 寻访黄埔后人 解读如烟往事. 時代周報. 2009-07-22 [2024-05-29].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4-05-29). 
  68. ^ 68.0 68.1 陸幸生. 半个世纪后的归来. 新民周刊. 2004-01-20 [2024-05-29].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4-05-29) –透過新浪新聞. 
  69. ^ 蔡紹堅. 国军名将张灵甫遗孀王玉龄逝世 享耆寿94岁. ETtoday新聞雲. 2021-10-10 [2021-10-12].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2-06-04). 
  70. ^ 国民政府公报. 中華民國總統府公報影像系統. 1947-07-30 [2015-02-05].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3-05-28). 
  71. ^ 王逸峰. 张灵甫到底是什么军衔——国民党军队正式军衔和职务军衔关系探微. 歷史教學(高校版). 2007, (5) [2015-02-04].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05-25). 
  72. ^ 要求補發勳章,殉國中將得繳錢? 李慶華:國際大笑話!. [2010-01-20].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3-05-28). 
  73. ^ 中將遺孀盼補發勳章要花錢買?國防部致歉:馬上專案製發. [2010-01-20].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3-05-27). 
  74. ^ 這樣的國軍 還有希望?. [2011-01-03].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6-03-08). 
  75. ^ 周宇廷. 大高雄地圖集. 大輿出版社. 2001-08-01. ISBN 9789577913203. 
  76. ^ 胡锦涛向抗战老战士爱国人士抗日将领代表颁发纪念章. 新華網. 2005年9月3日 [2013年5月31日].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4年10月26日). 在中國人民抗日戰爭勝利60周年之際,中央決定向70多萬名抗戰老戰士和老同志、海內外愛國人士和抗日將領以及國際友人頒發中國人民抗日戰爭勝利60周年紀念章,表彰他們為中國人民抗日戰爭勝利作出的突出貢獻。胡錦濤題寫紀念章章名。紀念章正面鑄有象徵中國共產黨領導的各族人民大團結的5顆五角星,象徵和平的鴿子和橄欖枝,象徵革命聖地的延安寶塔山,以及軍民合力抗戰的戰鬥場面。 
  77. ^ 中共中央等向抗战老战士、老同志及抗日将领或其遗属颁发纪念章. 新華網. 2005年9月3日 [2013年5月31日].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3年11月21日). 在隆重紀念中國人民抗日戰爭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60周年之際,中共中央、國務院、中央軍委向全國所有健在的抗戰老戰士、老同志及抗日將領或其遺屬頒發中國人民抗日戰爭勝利60周年紀念章。 

外部連結

編輯
官銜
前任:
施中誠
(七十四軍軍長)
國軍整編第七十四師師長
1946年3月—1947年5月
繼任:
邱維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