譯師藏語ལོ་ཙཱ་བ威利轉寫lo tsA baTHLlo tsa baLotsawa羅札瓦,意為「世間眼」),在佛教中是指能夠翻譯經論、並具備佛法修行體驗者,與一般社會的翻譯家不同。譯師通常都是出家眾玄奘大師、毗盧遮那譯師,但也有在家修行者的例子,如馬爾巴譯師。

漢傳佛教藏傳佛教中,譯師都是一種特別的頭銜,以敬重這些人在人類宗教、歷史、哲學、文化、語言等領域上的貢獻。在漢傳佛教歷史上,唐宋以前習慣用三藏法師尊稱譯師,這個頭銜在語言學上,可能與印度的班智達頭銜同源,但在文化用法上,小有不同。

漢傳佛教重要譯師

編輯
  • 在歷史上,有所謂的漢傳佛教五大譯師鳩摩羅什三藏法師(344—413),真諦三藏法師(499—569)、玄奘三藏法師(602—664)、義淨三藏法師(635—713)、不空三藏法師(705—774)。

除了五大譯師之外,在漢傳佛教歷史中不乏其他德高智深的譯師,例如:

  • 竺法護三藏法師。法護是梵文的意譯,音譯為曇摩羅剎、曇摩羅察,約生活在魏明帝景初元年(公元237年)至晉愍帝建興四年(公元316年)。竺法護祖先為月支人,世居敦煌,原姓支,他八歲出家,後拜外國沙門竺高座為師,改姓竺。竺法護精通西域各國語言。後攜帶大批經典至中國,在長安、洛陽等地專門從事翻譯經文,他翻譯了《般若經》、《法華經》等154部佛經,他翻譯的《法華經》首次把觀音菩薩介紹到中國。
  • 曇無讖三藏法師。(梵文:Dharmakṣema,385年—433年),又音譯為曇摩懺、曇無懺,意譯竺法豐,中天竺人(《魏書》說他是罽賓人),南北朝佛教高僧,為著名譯師,是涅槃宗的始祖。所譯經論舉例如:《大般涅槃經》、《方等大集經》、《方等大雲經》、《悲華經》、《菩薩地持經》、《優婆塞戒》、《金光明經》等。

藏傳佛教重要譯師

編輯
  • 毗盧遮那譯師,毗盧遮那意為「遍照護」、「大光明」。系吐蕃時期尼木地方耿甲巴果家族後裔,故號為巴果。吐蕃王赤松德贊最初命受戒出家的「預試七人」之一,約8世紀人。據說毗盧遮那譯師一直住世到吐蕃王朝的賽那勒(赤松德贊之子)繼位時期,他與其他譯師,翻譯了不少赤松德贊和牟尼贊普時期沒有譯出的佛經,對弘揚佛教貢獻甚大。
  • 馬爾巴譯師(1012—1097),出生於西藏南部的落札縣,十五歲時,因一心欲為佛教翻譯者,便開始向卓彌.釋迦意希學習梵文,也學習詩歌、戲劇,後來成為出色的藏梵雙語譯師。在卓彌.釋迦意希學習完成後,馬爾巴]譯師曾先後去過尼泊爾三次、印度四次。所學的教法,都成為以後噶舉派的主要傳承。回到西藏後,馬爾巴譯師致力於佛典的翻譯工作,將他從印度帶回來的梵文經典,翻譯為藏文,成為西藏的譯經大師之一。除了翻譯經典的事業以外,馬爾巴譯師以在家瑜伽士的身份教授學生,在他的門下有幾位傑出的弟子,人稱「四柱」,分別是梅、俄、祖爾及密勒日巴四位尊者。其中以密勒日巴尊者(1038—1122)最為傑出,是馬爾巴譯師的嫡傳弟子。馬爾巴譯師於西元1097年示寂,世壽86。

漢藏佛教重要譯師

編輯

在歷史的演進下,漢藏佛教關係越來越密切,從宋元開始陸續出現一些在漢傳佛教、藏傳佛教之間的譯師,比如將漢文佛經翻成藏文佛經為主的法成譯師等,也有將藏文佛經翻成漢文佛經為主的能海法師、法尊法師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