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戶討論:Alexcn/2004年至2006年11月


您好,Alexcn!歡迎加入維基百科!

感謝您對維基百科的興趣與貢獻,希望您會喜歡這裏。除了歡迎辭外,也請您了解以下重要文章:

政策
政策
GNU
GNU
版權問題解答
貢獻內容必須是您所著或獲得授權
同意在GFDL條款下發佈
手冊
手冊
問號
問號
有問題?請到互助客棧詢問,或在我的對話頁提出。別忘記:討論後要簽名,方式之一是留下4個波浪紋「~~~~」。
If you have any questions about the Chinese Wikipedia, please leave a message here. Thank you for visiting!

--小為 17:06 2006年8月24日 (UTC)

歡迎您加入維基百科大家庭!在動手之前,請先抽出時間了解我們的版權資訊(還有一篇Wikipedia:簡明版權資訊幫助您理解),並閱讀Wikipedia:如何編輯頁面守則與指導中性的觀點Wikipedia:幫助。維基百科是自由百科全書,請不要加入受版權保護的內容。您可以到Wikipedia:沙盒中實驗一下,有什麼問題請到Wikipedia:互助客棧提出,或者直接與我聯繫。您也可以在右上方的參數設置「您的暱稱(簽名時用):」旁邊放下你喜歡的署名,在討論後便請簽名。希望您會喜歡這裏。

--Wing 14:23 2004年8月5日 (UTC)


當前進行中的QA計劃,由於有不同地域地人士參與,簡繁體混合是非常正常的,在計劃完成後應該會分開的。但是最終的解決方案只能是使用軟體來實現簡體繁體的自動轉換。請參看我們的Wikipedia:繁簡體問題裏面的討論。--Yacht (talk) 16:22 2004年8月7日 (UTC)


我在長城小站的首頁上添加了維基百科中國長城的連結,以可以讓更多的人來了解並參與這個辭條的編寫工作。--Rocket (talk) 13:50 2004年8月13日


關於圖片等問題,請與我mail聯繫,這樣比較快一些。zhangjun at ccoss dot com dot cn --Rocket (talk) 11:40 2004年8月16日

韓國 (戰國)

編輯

韓國春秋戰國時一直存在吧……以前的名字不好麼?--[[User:Zy26|zy26 (Talk)]] 15:04 2004年8月28日 (UTC)

  • 可以認為戰國是從三家分晉開始,按照這種觀點這個韓國在春秋時不存在。韓趙魏是同時被封為侯國的,改標題是為了和魏國 (戰國)格式上統一:-)。另外,可以介紹一下這種A (a)的格式用法麼?--Alexcn 15:11 2004年8月28日 (UTC)
參見Help:消除歧義,可以用[[魏国 (战国)|]]代表[[魏国 (战国)|魏国]],比較方便。--[[User:Zy26|zy26 (Talk)]] 15:28 2004年8月28日 (UTC)
  • 謝謝!--Alexcn 15:38 2004年8月28日 (UTC)

侵權通告格式

編輯

侵權通告格式如下:

{{copyvio|url=被侵權的網址}}

copyvio 其實就是英語「侵犯版權」(Copyright Violation)的簡寫。這樣的話就比較好記了。--石添小草 15:06 2004年9月18日 (UTC)

明白了,謝謝!--Alexcn 15:16 2004年9月18日 (UTC)

關於中國長城的修改

編輯

我覺得沒必要把戰國長城那一段裏面每一句話都拉出來做個段落。如果有更詳細的資料,就寫在戰國長城裏面吧,然後從中國長城連一個參看過去。--Alexcn 03:13 2004年10月7日 (UTC)

我覺得在中國長城的條目中,對於長城歷史的交代過於簡約,對於春秋戰國長城,這一長城的發端沒有很好的介紹。 我認為可以先在這裏豐富一下內容,待戰國長城的內容豐富了,在拉出去單獨做一個條目。否則哪一個條目都沒有多少內容。--用心閣 03:52 2004年10月7日 (UTC)

關於司馬遷與司馬遷簡繁合併

編輯

你好,本來我今天只是想把關於湖南長沙的幾個條目進行簡繁合併的,但偶爾看到了司馬遷這個條目也有繁體版,因為我前一陣子正好寫過韓城,讀過司馬遷的條目,所以就臨時起意,想做一下合併。 對於簡繁體的選擇,我首先考慮的是事物的屬性。像前幾天我曾做過大幅修訂或者全面修訂的倩女幽魂軒轅劍,因為分別是香港和台灣的作品,所有我全部是用繁體字來寫的。甚至我昨天請求刪除「倩女幽魂II」的請求本身,都是用繁體字來書寫的。 對於司馬遷這條我是按照有利於內部連接的因素來考慮的。因為簡體字的內部連接比較多且連接方便,所以決定留簡體。而且繁體版的內容只比簡體版多一項(太史公),說法還有誤(太史公其實是司馬遷的自稱,而非後人給予的尊稱),所以我把它稍作修正後,補充到了簡體版,同時把繁體版作為重定向。 就我個人而言,我是支持繁體字的,我認為當年改簡體字簡直是一種文化災難,中華文明的災難。一種語言,兩種寫法,還不一一對應,實在是給所有中文世界的人群造成極大的困擾。但現在的現實就是這樣,我們也不能為力。--hunry 12:18 2004年10月22日 (UTC)

繁體的內部連接的確是個問題。我去對那幾個不存在的繁體內鏈做幾個到簡體的重定向,然後把司馬遷改成繁體如何?我覺得對於不長的條目,如果繁簡版本都存在,還是刪簡就繁的好,畢竟我們讀寫繁簡都沒什麼問題。儘量增加繁體條目,即使不能吸引更多繁體用戶加入,也算我們盡力了。--Alexcn 12:31 2004年10月22日 (UTC)

個人認為有很多習慣簡體的人閱讀繁體有很大困難,這種困難明顯要大於繁體用戶閱讀簡體,對於司馬遷一條,頁面的起源以及多數貢獻是簡體用戶作出的,簡單的轉到繁體版本容易造成字詞的錯誤,破壞原有的內部連結,不利於維基百科的發展。--[[User:Zy26|zy26 (Talk)]] 15:01 2004年10月22日 (UTC)

我把司馬遷重定到繁體理由如下:
    • 此條目很短,無論轉繁或轉簡都無甚不可。
    • 考慮繁體用戶,儘可能保留繁體,特別是對應的簡體並沒有太多內容。
    • 司馬遷是歷史人物,條目中一定有引述的文言。學術上文言一般使用原文(繁體)避免歧義。
    • 我不是簡單的轉換。
    • 簡體讀繁體是多對一映射回簡體理解,相對習慣繁體的將簡體一對多轉回繁體理解還是容易不少。

--Alexcn 15:17 2004年10月22日 (UTC)

  1. If the subject is neutral (for example, science, etc.), the original contributor's usage should be followed.

程式語言

編輯

參見Wikipedia talk:命名常規/存檔2#語言,包括程式語言和普通語言,一個星期沒有人有任何意見,且的確不符合簡潔精確的原則。混淆程式語言和普通語言幾乎是不可能的。--[[User:Zy26|zy26 (Talk)]] 09:27 2004年10月24日 (UTC)

古代書畫實物圖片的使用問題

編輯

真正古代人物的圖片,現在可以用,但是要在圖像葉面加上{{PD-art}}。這裏只包括二維圖畫的照片,不包括三維作品,如雕塑。英文維基現在還在討論這個問題。雖然圖片是古代,但是把圖像掃描的人(大多時博物館)擁有一些權利。美國法官在1999年曾判定版權過期的二位圖畫的照片沒有自己的版權,因為照片並沒有任何新的創作,但是英國法官不同意這樣的觀點。所有維基如使用這種圖像,必須標明。如果以後這種圖像算為侵權,剔除比較方便。

但是我覺得那張玄奘像不能用,除非在介紹那本書的時候可以標明{{logo}},算是合理使用。因為那裏不止有古代圖像,還有書名。書名的題字是一種藝術,而且作者沒有去世70年,現有版權。如果您有不同看法,我們可以繼續討論。--Vina 08:00 2004年11月15日 (UTC)

我指的是那個頁面的第三張圖片,這裏。--Alexcn 10:13 2004年11月19日 (UTC)
圖像介紹頁加上{{PD-art}}就可以了。--Vina 23:15 2004年12月14日 (UTC)

維基推廣文本

編輯

新修改的內容是有點長,是否我們可以做出不同長度的版本1、2、3來。我覺得關於「編輯」的內容應刪除,避免產生畏難情緒;注意事項和使用說明也稍微簡明些好。後續討論我們到Wikipedia_talk:維基百科推廣文本頁面進行吧^_^--冷玉 16:50 2004年12月3日 (UTC)

請參與討論

編輯

請到「Wikipedia:互助客棧#是大家的,而不只是專家的」那裏討論。--Mountain(Talk) 17:24 2004年12月5日 (UTC)


希望對刪除本人在「抗日戰爭」條目所添加內容的原因進行說明

編輯

本人並不覺得自己添加的內容有違中立原則,本人也沒有刪減他人的觀點 對於有爭議內容,如果你有不同觀點,應該提出質疑而不是隨便刪除 同時,本人也不想引發什麼類似於互相刪減的爭端,那對Wikipedia沒有任何意義Zhouxiao 00:29 2005年1月12日 (UTC)


原版本說「蘇聯紅軍在中國東北燒殺 搶 掠 無惡不作」本就已經很值得商榷(因為大陸方面從來沒有這類資料),考慮到中立原則,本人原封沒動 你竟然改成「蘇聯紅軍 軍紀卻甚壞, 在中國東北燒殺 婬 掠, 激起很大民憤」,這簡直就是胡扯麼,你有聽見過東北人咬牙切齒地談論蘇聯嗎?——退一萬步說,就算一開始是中國共產黨隱瞞,和蘇聯決裂後怎麼不提出來!

至於西安事變,更是全世界都聞名的事件,你就算想幫蔣介石掩蓋,也沒必要一個字都不留吧Zhouxiao 00:46 2005年1月12日 (UTC)


哪裏一字不差了?
我承認幾乎每一個字都是那邊複製過來的,但是,我不是整段複製過來的,只是複製了幾個要點再經過修正而已——如果這也算侵權,那你我也不要說話了,我們說的中文每個句子肯定有前人重複過。
侵權,一般至少要三句以上完全相同才算。
希望你再給個像樣一點的理由。
至於蘇聯的問題,你有沒有發現,第一頁幾乎全部的文章都是完全一樣的(後面的我沒看),這代表什麼,也不需要我多說了。
而且老實說,你有興趣也可以搜索一下「共產黨燒殺姦淫」「國民黨燒殺姦淫」什麼的試試看,本人保證收穫頗豐——原因何在?因為很簡單,網絡是一個典型的信息垃圾場,什麼人都可以寫文章,什麼都能找到。你能在網上找到,不代表一定是事實
只要你高興,就算讓「zhouxiao燒殺姦淫」、「Alexcn燒殺姦淫」上榜也是很簡單的事。
當然,這並不代表我就否定了「蘇聯有燒殺姦淫行為」,所以我並沒有刪掉原文,而且,後面附加的不是「沒有證據證明」,而是「但共產黨方面並無相關資料」,連這話也容不下,我想我也不必作過多評論了
還有,你別忘了,你還把我加的除中國外參戰者也刪掉了,這點你還沒給我說明(而我加的傾向於日本的話你倒留下了)zhouxiao 12:42 2005年1月12日 (UTC)
1、我想說明一點,本人並不想矛盾擴大化,也不想做一個不受歡迎人,否則,我就不會採用留言的方式了。對於「為了爭吵而爭吵」這頂帽子我可消受不起——實際上,除了現在這句話,本人可沒偏離過主題本身。
2、你說「在用戶討論頁進行對抗日戰爭條目的討論不太適當」,而實際上,這一問題的引發恐怕並不在於我吧——是你未經討論、說明就把我的內容刪了(就算本身有爭議好了)。而我,可沒有刪掉原文。
3、我不知道你對「請尊重他人的版權、勿直接張貼網絡上的文章」這句是如何理解的。實際上,我複製的又不是整篇文章,這和我根本無關。至於版權問題,你也是學生,你可以問問你的老師,「剽竊」文章的標準是什麼——而且,請注意,「剽竊」還不等於「侵犯版權」。
4、你提供的連結並沒有註明版權(原文章是說禁止下載)。
至於蘇軍的軍紀問題
首先,我想,我說過很多次了,我可沒否認蘇軍的軍紀有問題,難道當初我刪掉原文了?我加的是共產黨方面並無相關資料,說白了,就是沒有官方資料,你提供的資料難道和我說的有矛盾嗎?
其次,即使你的資料,依然不能說明「燒殺姦淫」了——這個是事件本身的定性問題,而且是嚴重的非中立評價,就好像,美軍照樣有「燒」有「殺」有「奸」有「淫」,但不能就因此說他是「燒殺姦淫」了。
至於「華僑」。
首先,那只是你個人的意見,就算你不經討論要刪,至少也請留下意見
其次,「華人」不等於中國人,「華僑」也不等於海外的中國人——對於這個問題,個人覺得作太多解釋也沒必要,你可以自己翻翻詞典(注意和「華裔」區別)


最後,有一點本人承認,雖然我知道蘇軍的軍紀有問題,但的確不清楚當年蘇軍在東北的情況。在此,非常感謝提供相關資料。同時,對於前面本人某些較為偏激的言語在此表示歉意。
不過,有一點我還是要強調,請不要把這解讀成「為了爭吵而爭吵」,這點和我前面說的是兩回事,本人只是傾向於就事論事、對事不對人而已。--zhouxiao 16:44 2005年1月17日 (UTC)

copyvio

編輯

不必謝,在{{copyvio|url=...}}後加上~~~~就可以了。:-) --Wing 16:21 2005年1月26日 (UTC)

提醒你一下,侵權條目是提交到Wikipedia:刪除投票/侵權,而不是Wikipedia:刪除投票與請求喔。: )--可夫 (talky? click me!) 19:23 2005年1月26日 (UTC)
謝謝。我以前都把copyvio錯交到刪除請求了……:(--Alexcn 04:51 2005年1月27日 (UTC)

關於《蘇德互不侵犯條約》

編輯

性質和影響本身就是一種執行情況麼。不過,中間的我正在加(這幾天被木馬折磨得要死,剛才要添加的時候又卡嚓了-_-b)--zhouxiao 07:11 2005年1月28日 (UTC)

韓信為什麼不能照搬《淮陰侯列傳》呢?

編輯

那個沒有侵權。可以等待古文翻譯。 --Exile 10:30 2005年1月31日 (UTC)

出生逝世年份

編輯

你好,關於出生和逝世年份的分類,其實不是我開始做的。當初這個工作是User:LiDaobing開始進行的,他自己已經先做了上百個的分類,我看到他做到已經有一定的規模了,所以就跟着做了。反正幫每個新建條目分類是目前我給我自己的固定工作,多打上幾個字對我來說還不算什麼,既然這個分類已經成形了,我想早做晚做總是有人要做的,那就我自己幫忙跟着做吧,也算是舉手之勞吧。--可夫 (talky? click me!) 16:22 2005年1月31日 (UTC)

做完後看着很爽,你說的那方法不準的,很不好用,你試試就知道了--LiDaobing 16:31 2005年1月31日 (UTC)

關於壽縣條目

編輯

Alexcn兄:

你好,我是hunry。

很抱歉,我今天才看見你在我的對話頁里提到的壽縣條目與某網站內容雷同的問題,在此我可以回答您:沒錯,是那家網站通篇抄襲了我為維基撰寫的內容。

關於此問題,有以下幾項證據可供佐證:

  • 我總共為壽縣條目撰寫了兩個版本。您可以看一下壽縣這個條目的編輯歷史,我在2004年10月30日撰寫了第一版,在2004年11月26日又進行了大幅補充和修訂,形成了第二版也就是現今的版本。第二版的內容更加豐富,但基本風格卻和第一版相同,而目前那個網站上的是第二版的內容。
  • 我文中說:「在1992年江淮地區特大洪水期間,壽春古城曾收容30萬難民,當時的中國國家主席江澤民前往視察時,所乘坐的直升飛機就降落在壽縣古城牆上。」,這個講法出自於阮儀三教授的《護城紀實》一書的第36頁「古代水防工程的範例壽縣」,但除此以外,我找不到任何其他資料可做佐證,互聯網上也搜不到,當時為了決定是否要寫進條目中,我也頗感躊躇。
  • 我文中提到「目前也是國家扶貧開發工作重點縣之一。」以及「古城曾長期維繫了宋代格局,但近年來,遭到地方政府的嚴重破壞,歷史風貌已大都無存。」,我想這並不是多光彩的事,如果是當地人士或者其他相關人士,則根本不會寫這些東西。

--61.171.197.99 12:50 2005年2月18日 (UTC)

你不給它設保護,Wikinu會一直來胡鬧

編輯

中國帝國大學跟帝國大學是Wikinu搞的飛機,得想辦法制止他

謝謝~

編輯

原來一直不知道啊~~呵呵~--有組織無紀律 (talk) 看看雪夜貓子是個啥 11:42 2005年3月6日 (UTC)

關於抗日戰爭中的圖片

編輯

應該過期了吧,都是這麼久遠的年代了--zhouxiao 02:10 2005年3月15日 (UTC)

這個可以參考一下帝國主義侵朝史、朝鮮人民反帝史與韓戰的由來(第二條就是金日成,雖然不是我貼圖的來源,但似乎是一樣的)--zhouxiao 03:39 2005年3月15日 (UTC)

都這麼久了,叫我到哪裏去找原文啊
如果真有版權嫌疑,刪了也就是了,反正當初我也是隨手貼的(其實,像這類照片,作者肯定早就放棄版權了)--zhouxiao 06:39 2005年3月20日 (UTC)
我不是說了麼,「如果真有版權嫌疑,刪了也就是了」
而且我還特別註明,「當初我也是隨手貼的」,當然不會太在意這一問題——何況你都已經特別向我說明了^_^--zhouxiao 07:27 2005年3月20日 (UTC)
有一點我還是要說明一下,我只是不反對你刪除,並不表示本人認為應該刪除——我也僅對自己負責--zhouxiao 07:54 2005年3月20日 (UTC)
不好意思,沒看見,回得晚了
實際上,每個人各自觀點的差異並不重要,我也並不是那種喜歡將自己看法強加給他人的人,重要的是沒有誤解就好^_^--zhouxiao 09:53 2005年3月20日 (UTC)

關於無錫惠山區

編輯

無錫的惠山泥人不是惠山區出產的,惠山也不在惠山區境內,而是在無錫市西郊。 --ViaVisa 13:47 2005年3月23日 (UTC)

想當然了,呵呵:)

農夫的留言

編輯

那段淨土宗十三祖的介紹,轉自: http://pure.nease.net/master/pure13.htm 裏面的贊(前十二位),是印光法師寫的;至於前面的介紹,可能是大安法師寫的。 我搞不明白,像教內人士寫的書,在網上是可以自由散佈的,到底是否符合FDL,就不得而知了。

最前面的一小段關於淨土宗的簡介,是我自己寫的,你覺得不夠中立嗎? 但我看這裏關於佛教的介紹,相當一部分,都很可笑,甚至大部分都是門外漢的囈語,所以刪了一點點,但沒有多刪,因為怕刪掉了,一時沒內容補上。 我是覺得疑惑,對於宗教的內容,怎麼才能做到最好的中立?

你也是南京人啊,呵呵。

--農夫 05:24 2005年3月28日 (UTC)

最前面的一小段關於淨土宗的簡介,是我自己寫的。 你如果不是覺得不中立,可以把那段恢復吧,是我自己寫的啊。

--農夫 07:19 2005年3月28日 (UTC)

感謝您的指點,我會爭取慢慢適應這裏的行規的。 --農夫 13:28 2005年3月30日 (UTC)

看到母校東南大學的條目,真是讓人慾哭無淚。 --農夫 03:14 2005年5月28日 (UTC)

關於熊姓條目

編輯

鑑於你所提出的文章侵權,已經作出修改,再次表示歉意,還希望多多監督。另外我有個問題:例如「熊姓」可能有很多意義相近的詞語如「熊氏」「姓熊」等,如果我想將它們都連結到「熊姓」,應該怎麼處理呢?--Flsxx 06:02 2005年4月17日 (UTC)

這些大學的淵源好複雜

編輯

這些大學的淵源好複雜,我只是把散落在各個學校的資料收集在國立南京大學的條目下,補充了一些信息,我想校史是可以共享的,沒必要每個學校都描述一便國立中央大學的歷史,當然可以指出源於什麼事或創辦的那個系/科/學部。目前的爭執還主要在南京大學和東南大學之間。--用心閣(對話頁)Wikimania 2005! 13:57 2005年4月28日 (UTC)

我只是看不慣他那種態度!

編輯

像個瘋狗一樣亂咬,總以為自己真理再握,幸好沒讓他當國家領導人,否則肯定是希特拉第二!要是這是bbs也就算了,可是這是wikipedia,很多人認為這就是最客觀公正的,難道就沒人能管得了他?為什麼不能把那幾個頁面保護起來,免遭他這種人的荼毒。--130.237.73.86 11:57 2005年5月4日 (UTC)

我以前只是用wikipedia,覺得裏面的東西比較客觀公正,所以今天才會受不了他的這種行為,他簡直是褻瀆了wiki精神。最噁心的地方就是他一直自以為自己是客觀的,絕對真理在握,所以他自己怎麼改都是對,卻容不得別人的意見。然後不停的滿嘴髒話,惡毒進行人身攻擊,可能因為我是學工科的,所以特別看不慣他這種主觀的自我中心論,莫非這就是南大做學問的人的素質?
你說的沒錯,我不會再和這種人渣一般見識,公理自有旁人評說。--130.237.73.86 12:21 2005年5月4日 (UTC)

你好!

編輯

呵呵,能在這兒見到校友真不錯,你是幾系的?--3dball 18:52 2005年5月4日 (UTC)

kaka,我想Alexcn應該是六系的吧^_^--Panda 22:18 2005年5月4日 (UTC)
人家是無線電系的,這可是我們學校的王派系呀,失敬失敬:-)熊貓也是東大的?--3dball 11:06 2005年5月5日 (UTC)
xixi,原來是四系,不好意思猜錯啦^_^您的建築學也是東大王牌的呀。我不是東大的,只是東大的仰慕者啦^_^。--Panda 19:49 2005年5月5日 (UTC)

條目質量提升計劃

編輯

條目質量提升計劃目前正在進行絲綢之路條目的質量提升,歡迎加入。--百無一用是書生 () 10:53 2005年5月16日 (UTC)

匿名用戶的修改

編輯

有匿名用戶修改了Talk:東南大學,其中有些話插到了你原來的對話中,不知道是否會造成別人的誤解,建議你去看一下。--Mountain(Talk) 00:24 2005年5月31日 (UTC)

Hadamard的讀音

編輯

謝謝你關於Hadamard讀音的提醒。我並不太清楚這個詞的法語發音,關於它的中文譯名哈德馬/哈德曼是來自於中文慣例。google哈德曼變換大約有88條結果,哈德碼變換約有266條結果。(sorry, 哈德馬是0)。在大陸的一些教材上也是這樣翻譯的。是不是可以想處理把John翻譯為約翰一樣作為慣例接受?(不過看來至少應該把哈德馬改為哈德碼)

謝謝你對這個名稱的調查。確實最常用還是直接寫Hadamard變換,這也是我把它作為主項目的原因。我同意你保留 "阿達瑪變換" "哈達馬變換",將"哈德曼變換" "哈德碼" 刪除 的建議,類似的還有詞條Hadamard矩陣Hadamard變換(視頻)的處理。刪除的事情請援手,新建的事情稍後我也可以進行--當然您來做也很好。再次感謝。--彳亍 05:53 2005年6月27日 (UTC)
Hadamard變換(視頻)我已經基本完成了。目前我主要的方向就是視頻相關的條目的翻譯,涉及到Hadamard變換也是這樣。英文裏面Hadamard Transform是Quantum information science的內容,我覺得不太合適,也不知道中文的Hadamard變換該怎麼去寫,所以在中文裏面加了Hadamard變換的消歧義頁,並先寫了Hadamard變換(視頻)。目前條目Hadamard矩陣在我的翻譯隊列中,隊列中還有6,7篇文章吧。--彳亍 06:22 2005年6月27日 (UTC)
有關於傅里葉變換我覺得翻譯起來會有點力不所及,需要再去看看相關的內容才可能動筆。目前的傅里葉變換的內容完全是英文翻譯過來的樣子,但是格式很難看,也許加一點圖片可以好一點。我準備把傅里葉變換也加入我的翻譯隊列,但是可能能投入的時間比較有限;有什麼相關的問題我們可以討論:")謝謝。--彳亍 06:22 2005年6月27日 (UTC)

信陵使造訪

編輯

不知道足下多次對我編寫的條目特別強調「以中國為中心」是為什麼呢?對這個很討厭嗎?我覺得在古代歷史中,東亞一國獨大的局面,各國的風土人情或歷史就不能不從中國的史書中來尋找,日本的歷史學家對與古代日本歷史還要從中國的典籍中找答案,他們的歷史出現了斷層,而因為向中國學習和交流,在中國的歷史中也留下了他們的一筆,這不好嗎? 「以中國為中心」是一個曲解的概念。

你古代東亞的朝貢體系意見里問,中國沒有得到什麼回報嗎?我覺得中國得到了邊境的安寧和共同的進步,中國有的東西周遍國家也會共享,這不能否定。你說的回報是對中國的臣服不是回報,應該是天朝思想做怪的產物。

不過還是感謝你關心這個條目,也希望我們多交流。呵呵。--信陵使 14:44 2005年6月27日 (UTC)

呵呵, 我只是將原來屬於Category:中國大學下的Category:國家重點大學子分類改為Category: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重點大學, 原先沒有的我並沒有動它. --  Moses+ 

我認為這類完全只有內部連接的列表內容應該以 "Category/分類" 取代, "XXXXXX列表" 這樣條目應該是有一定介紹以及實質性內容才可以成做一個條目的 --  Moses+ 
我並不反對列表這樣的條目啊, 我也寫過列表條目. 但像中華人民共和國全國重點大學這個條目, 如果有人補充內容的話當然歡迎. 但現在這個樣子我不認為它有必要存在. 另外關於分類名稱長度我不認為是個問題, 英文版上也有很多很細的分類, 當然, 現在中文版沒必要那樣細, 不過如果所有中國大學都放在Category:中國大學下是不是有點多了呢 (中國大學可是非常的多啊), 使用子分類可以很好的劃分它, 而且Category: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重點大學下條目的數量也有資格單獨分為一個子分類了. --  Moses+ 
呵呵~, 其實我並沒有做分類, 我只是將原先不恰當的分類名稱改了一下, 至於後面兩點, 我的觀點在上面已經表述過了, 望體察 :-) --  Moses+ 
Category:全國重點大學這個名稱有中國中心的傾向, 是不可以用的. 而原先這些條目的分類者分出的重點大學的意思大概是屬於221或985工程的吧. 另外, 分類中一個原則就是如果屬於一個小的分類的話, 就不必再屬於一個上層分類了, 這是我將Category:中國大學去除的原因. --  Moses+ 

原先Category:全國重點大學這個分類並不是我分的, 說我完全清楚是不對的, 但其中的大學大都是屬於985工程211工程的吧~ --  Moses+ 

如果有心分類的話, 請直接把它們分為221或985的細類吧, 謝謝 --  Moses+ 

呵呵, 分類的目的就是告訴讀者這個條目的主要主題. 我覺得還是必要的. 不過您又把相關的條目分為Category:中國大學, 我覺得是應該去除, 因為如果一個屬於Category:985工程Category:221工程的學校必然屬於Category:中國大學, 應該把Category:985工程Category:221工程作為Category:中國大學的子分類才對. ~~:) --  Moses+ 
Help:頁面分類這篇文章中說一個條目不應該屬於一個類別和它的子類. 我想這一個規則還是應該遵守的. --  Moses+ 
現在的分類亂了-_-"
有些屬於在Category:985工程Category:221工程的條目同時屬於Category:中國大學, 另一些屬於各自的分類, 還要一些只屬於Category:中國大學...
過一會我要整理一下了..... --  Moses+ 
OK :o) --  Moses+ 

關於都江堰

編輯

alexcn兄,抱歉,剛看到你的話。其實你寫的這個條目非常棒,我是為另外的目的來修改的,本來就打算改完後就完整地恢復成你之前的版本。只是請你採納以下幾件:

1、開篇處使用「1982年,都江堰被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公佈為第二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之一。2000年,青城山—都江堰被列入世界遺產名錄。」這樣的敘述。2、保留那個「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的模版」。3、外部連接處增加到世界遺產官方網站的連接。

之前我沒有說明我的意圖,多有得罪,實在抱歉。--hunry 03:03 2005年7月9日 (UTC)

說來慚愧啊。我業餘時間在建一個關於國保單位的微型數據庫,其中的簡介,打算全部自己來寫。同時我也準備整理目前維基所有的國保條目,兩者共同進行。所以從這個意義上來說,不管維基之前有沒有這樣的條目,寫得如何,我都會按我的尺度、標準和規範重寫一遍,就是寫完後有的發表,有的自己收藏罷了。我的數據庫用了關鍵字索引的體系(類似於維基的分類),將來我也會在我的用戶頁下做一個國保索引。但如果我沒給這個條目改點什麼東西的話,我自己都不好意思加到我的用戶頁中去。所以我會在正式版本中大幅修改,改完定稿後,再把它恢復成原來的版本,而讓我的版本僅僅存在於條目的歷史裏。這樣的話,我就可以厚顏一下,把這個條目加入到我的用戶頁中去了。--hunry 06:38 2005年7月9日 (UTC)
已經恢復成了早先的版本,在部分地方作了一些補充。加上這個,到現在為止我也只寫了18個國保單位,所有的一切還在摸索之中。目前我是打算寫成完備型的條目,就是面面俱到而不必深入。至於說結構,這也是我最最頭痛的,每次從好多地方組織了很多素材後,怎樣才能有條理的表述出來,實在是比較難的一件事。這也可能是和我的文字功底太爛有關。我的風格是,各章節之間的內容儘量不交叉,同一項內容不在幾個地方寫。章節太短就儘量合併,避免一節只有一句話。還有就是,要狠得下心刪除:),與主題關聯不大的,並且放着感覺累贅的,可以省的話就省掉。您的都江堰這個條目已經很好了,結構完備,內容翔實,如果你繼續寫下去的話,足可堪稱典範。--hunry 07:21 2005年7月9日 (UTC)

溥儀諡號

編輯

原有條目中寫明了是清皇室家族後代協商追諡,與滿洲國到底是不是傀儡或偽政權不同,這一點是客觀事實,所以我覺得完全沒必要刪除。比較妥善的做法,我認為是將原來的「但中國公眾尚未普遍知道此事。」改為「但此事尚未被中國公眾普遍知曉和接受。」--這個人很懶,什麼也沒留下:D 07:18 2005年7月10日 (UTC)

溥儀諡號當初是我從英文維基百科翻譯加上的。已經恢復,但不恢復「但中國公眾尚未普遍知道此事。」而用這個人很懶,什麼也沒留下建議的「但此事尚未被中國公眾普遍知曉和接受。」如果清皇室家族後代協商追諡就叫「私諡」而刪除,那英文維基百科要不要比照刪除其內容?英文維基百科也透露清皇室家族後代也在2004年給溥儀歷任妻追加諡號,但溥儀第一任妻en:Wen Xiu因為1931年離婚就被取消皇室頭銜,所以不給她追加諡號。--Jusjih 06:46 2005年7月30日 (UTC)

回復:新分類

編輯

Alex,您好。我也感覺這些語言可能不會有人使用。但是爲了完成巴別的建立,也只好這麽做。巴別是爲了方便跨語言交流,所以統一性要比其他部分來的更重要。我不是很明白您說的列表是什麽意思?能不能講的具體一點?--瀑布汗 瀑布屋 18:10 2005年7月27日 (UTC)

問一個問題:

編輯

「日本軍隊在佔領廣州武漢形成了一條北起山西、東至貴州的廣闊戰線,又面對其佔領區內此起彼伏的反抗鬥爭,放棄了以國民政府為主要目標的戰略,準備太平洋地區的戰場與美國決戰。轉而以抗日根據地為目標,進而鞏固已有佔領區。因此自1938年秋日本便開始大規模的政治誘降,希與國民政府議和。在這種情況下,抗日戰爭進入了相持階段。而汪精衛1940年3月在南京成立另一個「國民政府」,展開叛國運動。

此時美、英兩國也在面對法西斯力量令人窒息的壓力,希望以國民政府的退讓換取進攻蘇聯的承諾。1939年初,面對日本政治攻勢的國民政府反共投向的傾向日見明顯,中國國民黨五屆五中全會則確定了一系列違背抗日統一戰線的舉動,並展開對日秘密談話,希望展開停戰談判。

在這種情況下,悲觀、失望和投降妥協的思想瀰漫在國民黨統治區。中國面臨着空前的新危機。」

我想知道當初您是如何判斷這段文字侵權了?--學習第一|有事找我:P 07:38 2005年8月24日 (UTC)

百團大戰中 18:17 2005年7月22日。--學習第一|有事找我:P 14:36 2005年8月24日 (UTC)
這一段是我在2005年2月18日寫的,我想您給的頁面有可能是不遵循GFDL侵權轉載Wiki的一個紀錄:P。您能找一個2月18日之前的版本嗎?--學習第一|有事找我:P 07:16 2005年8月25日 (UTC)
沒事,這又不是您的錯誤,說到底是Tom或某政府新聞網站不遵循GFDL才導致有這樣的誤會,小小的抱怨一下Tom和那個網站:P--學習第一|有事找我:P 07:29 2005年8月25日 (UTC)
來一個小花絮:「1939年初,面對日本政治攻勢的國民政府反共投的傾向日見明顯」——錯別字是辨認出處的好方式,(我們可以看以前的編輯歷史)當然Wiki的版本已經被我修正了:P--學習第一|有事找我:P 07:45 2005年8月25日 (UTC)

請注意一下應該列什麼到刪除投票中?

編輯

Alex兄,看到你在刪除投票中把「抗日戰爭」也列在裏面。我是認為,刪除投票中所應該列出的條目是那些無任何爭議(即明顯違法的條目)且可以馬上被刪除的條目,像抗日戰爭(某某國)這種條目,是不應該放在那裏的。因為他是一個有很大討論和發展空間,而且也沒有違規。另一方面,每個國家都有各自的抗日情形。所以也不適合合併。--阿仁 14:00 2005年8月29日 (UTC)

我希望集中討論,所以我將我的看法發表在這裏: http://zh.wikipedia.org/wiki/Talk:抗日战争_%28中国%29#.E6.8A.97.E6.97.A5.E6.88.98.E4.BA.89.E4.B9.8B.E5.90.84.E5.9C.B0.E7.A7.B0.E5.91.BC --阿仁 16:22 2005年8月30日 (UTC)

你好,關於抗日戰爭

編輯

看你最近在忙這個,正好昨天央視《兒女英雄傳》之1939年夏天講到了詹長麟投毒、當時在南京成立的中華民國維新政府以及1934年,日本領事館藉口一名領事館的官員藏本失蹤要挑起事端也是詹長麟提供情報後而延緩等,這些和抗戰很相關的內容條目里完全沒有提及,不知你是否可以在相關行文中補充呢?代表人民感謝你噢!--玉米^ō^麥兜 08:59 2005年8月31日 (UTC)

我已經把這些內容分別加入了中華民國維新政府抗日戰爭 (中國)。「日本與中國矛盾的加深」一節的「藏本事件」,另外我覺得「日本政策的轉變與分而治之的策略」一節時間劃分很有問題,比如中華民國臨時政府 (北京)1937年12月就成立了,中華民國維新政府也在1938年10月之前,按現在的行文所指那「日本政策的轉變」早就存在了。(由於這個條目過於龐大和混亂,我比較不想下真刀子)--玉米^ō^麥兜 13:57 2005年8月31日 (UTC)

如果隨便寫點還行,如果真要專門寫一章,實在無能為力,畢竟沒有那麼多知識儲備,只是不想忘記這段歷史。--玉米^ō^麥兜 06:45 2005年9月1日 (UTC)

原先的攝影家列表裏面就三個字: 水禾田, 所以將其刪除了

現在加 delete/deletebecause (快速刪除)的條目是不需要投票的, 而 vfd 的條目是需要投票, 那個條目加的雖然是 vfd, 不過我認為 delete 更為適合. 仍然謝謝您的提醒.

請幫忙撰寫有關漢學的條目,謝謝!

編輯

可供參考的資料:

20世纪国际汉学的趋势与偏向

http://www.guxiang.com/xueshu/others/guoxue/200106/200106260024.htm http://www.guoxue.com/xueren/sinology/wenzhang/qushi01.htm

哈佛燕京学社

http://www.harvard-yenching.net/

相關條目: 漢學漢學家伯希和哈佛燕京學社

謝謝!

納瓦拉

編輯

納瓦拉的西班牙語是Navarra,法語確實是Navarre。它是西班牙與法國之間的一個地區,文化上是屬於西班牙的,實際上西班牙其他三個基督教王國都是在桑喬大帝死後從納瓦拉分裂出去的。但是,由於王朝聯姻的關係,從1274年起就是法國人在統治了。後來,納瓦拉的南部(即上納瓦拉)被西班牙吞併,而下納瓦拉則在亨利四世時被併入法國的比利牛斯省。結果,現在法國已經沒有一個地名叫Navarre了。因此我採用了西班牙語的讀音。希望這個解釋還能讓你滿意。--Douglasfrankfort Usertalk 05:11 2005年9月18日 (UTC)

請見

編輯

這裏 --  Moses+ 

您現在試試可以了嗎, 剛才 NaOH 說他可以編輯了 --  Moses+ 
看來您可以了, 非常抱歉造成您的不便 --  Moses+ 
:o) --  Moses+ 

你已經設了我沒有權限給你發消息了讓我如何解釋?

編輯

我今天一天上課,現在中午剛下課,四十分鐘後又會上課,今天沒時間,明天如果有時間我會跟你解釋清楚,但是你已經設了我沒有權限給你發消息了。--3dball 10:20 2005年10月4日 (UTC)

法國皇后

編輯

已將該分類列入刪除投票。--Douglasfrankfort Usertalk 04:27 2005年10月13日 (UTC)


滿洲國

編輯

下面的陳述有什麼錯誤嗎?請解釋你為何將其刪除。

滿洲國1932年1945年)為前東北亞國家。領土包括現今天的中國遼寧吉林黑龍江三省全境,以及內蒙古東部、河北省北部。 --Manchurian Tiger 06:33 2005年11月7日 (UTC)

馬甲問題

編輯

你好。我很慚愧,自己才剛上任2天,對於管理員的權力和使用方法還很不熟悉。我將儘快學習有關操作功能。謝謝你的舉報。--Hamham 02:03 2005年11月28日 (UTC)

ccbync的圖片是不能使用的,因為他們不是版權自由的--百無一用是書生 () 11:54 2005年12月16日 (UTC)

ccbync要求非商業使用,因此不行。可以授權為cc-by-sa或者cc-by都可以。這個政策9月份左右jimbo做出的--百無一用是書生 () 12:01 2005年12月16日 (UTC)

以後政策如何變化,我也不知道。可以肯定,一方面是我們自己中文社群政策的變化,一方面是基金會方面的變化。--百無一用是書生 () 12:22 2005年12月16日 (UTC)

事實上,專注事實,避免評論,本來也是NPOV中應有之意,但操作起來,也就沒那麼簡單了,因為事實和評論間並沒有簡單的分界。--的的喀喀湖上的幽靈(talk to Louer) 17:39 2005年12月16日 (UTC)

只要是有益的方法,可以提出來試一試吧。--的的喀喀湖上的幽靈(talk to Louer) 18:28 2005年12月16日 (UTC)

wiki的自由和開放

編輯

我對wiki的自由開放始終是存着樂觀的態度的,因為英文wiki的成功證明了,自由和開放不會導致混亂。雖然我承認在中文文化氛圍中,有更為強烈的地域中心,學校中心,國家中心,和民族中心等等,使得建設自由開放的wiki更為困難。但現在的實踐證明也不是毫無希望的。而且,即使中文wiki的努力最後以失敗告終,我認為這種實踐還是有意義的,比wiki更重要的是wiki的精神,是那麼多的年輕人甚至少年,無論自己的觀點如何,在這裏實踐中立,自由,寬容的精神。我曾經在網上看到有人說「wiki百科教會了我中立的觀點」。對我而言,這就足夠了。--的的喀喀湖上的幽靈(talk to Louer) 17:09 2005年12月19日 (UTC)

你是說達斯·維達條目嗎?

編輯

我真不知道怎麼會這兩天遇到這麼多這種人,那位寫達斯維達的也是一樣,他寫了以後我給他稍微改了點,誰知怎麼又惹到他了,一會兒說我「但也不用私自把全部內容砍光吧」,然後又是什麼「大筆一揮砍掉一半的文字內容」「光是紅字就顯示出修改幅度至少一半以上」,我簡直要暈倒了。本來他馬上把我的改回去以後我並沒有要跟他怎樣,我的原則是遇到這種人我走為上,所以該條目我再也不會動一筆了。但是我不能背黑鍋啊,我讓他好好看看歷史,他只看到一片紅就說什麼「你的判斷力真是"異於常人"啊!!!!!!!!!!!!!」云云,對這種人能怎樣?我只能一段一段跟他對照了理論,這老兄終於不吱聲了。

但是更搞笑的是隨後又來了一位台灣用戶啥也沒說又全改回我的版本了@_@;這叫什麼事啊?我只能去那位老兄哪兒留言讓他去說清楚,我可不想在背黑鍋了,這幾天我已經一黑到底了:-(--3dball 15:41 2005年12月20日 (UTC)

我就搞不懂為什麼這麼多人都如此武斷,天天背黑鍋的滋味不好受啊,你說的對,我要好好養生,不然會早死的。不過今天你這麼晚還沒睡覺?我的msn今天死活登陸不上去:-(王要回家了吧?你們可以開心過幾天小日子了,哈哈,Merry Christmas&^_^&--3dball 15:55 2005年12月20日 (UTC)

有黃酒喝爽啊,加梅子了嗎?還是國內爽啊,不過昨天喝的酒能興奮一天?^_^;--3dball 16:04 2005年12月20日 (UTC)

關於光滑函數

編輯

謝謝指正,不過可微和可導其實有區別,當然如果只討論單變量函數確實是無所謂的。 --Ross 18:18 2005年12月28日 (UTC)

交功課了

編輯

2006年第一天就給我佈置功課,你真狠心呀。呵呵。不過我不明白他為什麼是福澤的對偶。他的歷史地位應該低得多吧?還好文章不長。--Hamham 02:36 2006年1月1日 (UTC)

那也好。我也順便增長知識。不過今天要趕論文。只好先失陪了。過兩天見--Hamham 03:11 2006年1月1日 (UTC)

還沒睡覺吶?

編輯

沒想到新年第一天你還這麼勤奮啊,是不是又是昨天喝高了興奮啊^_^;--3dball 15:04 2006年1月1日 (UTC)

已經直接被貼了侵權刪除標籤啦:-p--3dball 15:06 2006年1月1日 (UTC)

戈林

編輯

謝謝你的細心修改!--Hamham 05:34 2006年1月4日 (UTC)

有些事情是要靠自覺的。我才不像有些人專給別人佈置作業呢!呵呵。。。新年快樂啦。--Hamham 05:48 2006年1月4日 (UTC)

是用的那個

編輯

139也可以噢,可圖片就是不能正常顯示,得直接輸入圖片的url才能看到。而公式圖片沒有url,就看了不囉,算了,應該沒問題的。--玉米^ō^麥兜 13:46 2006年1月24日 (UTC)

謝謝提示,果然是瀏覽器禁止了下載圖片!公式已覆核。--玉米^ō^麥兜 06:13 2006年1月25日 (UTC)

推廣聯絡工作小組

編輯

剛才在互助客棧/聊天看到您關於維基新人增長量的留言,得知您關心推廣維基的議題。因此,想邀請您一起參加推廣聯絡工作小組。相關頁面還有Wikipedia:維基推廣Wikipedia:維基百科推廣文本。 --mingwangx 02:55 2006年1月30日 (UTC)

Taking Adventure

編輯

雲中小憩 15:58 2006年2月4日 (UTC)not easy

DSP 中文頁面

編輯

我來作採樣吧,可以從英文的Sampling (signal processing)翻譯麼? http://en.wikipedia.org/wiki/Sampling_%28signal_processing%29 直接翻譯有什麼要求沒有? 生活在別處 16:39 2006年2月10日 (UTC)

中文維基年會地點選擇通知

編輯

您好,中文維基正在籌辦首屆年會,誠摯地邀請您一同參與年會的籌備工作。

目前已投票決定年會日期為2006年8月26日-8月27日舉行( http://0rz.net/1110P ),2月19日起開始進行年會地點的選擇投票( http://0rz.net/4114e )。

地點的選擇規則(採用vipuser案):

  1. 先進行為期2星期的第一輪投票,所有在投票前註冊的維基人都可以參與投票(每人投任意票)和討論,選出支持率最高的前3名的城市。
  2. 一星期討論並確定各個城市的舉辦條件,並進行SWOT分析(優點、弱點、機會、威脅),討論並進行審核確定符合條件的城市。
  3. 如果有2個以上城市符合基本條件,進行為期一星期的維基見習編輯參與的第二輪投票(建議結合,個人可能出席的城市)。

--Jasonzhuocn...._交流 21:58 2006年2月20日 (UTC)

請您幫忙提升中國這個條目

編輯

這麼大的一個條目非一己之力可以完成,請您幫忙提升這個條目,謝謝您了!--211.103.111.178 20:14 2006年3月17日 (UTC)

請參與「香港保衛戰」的集體提升!!

編輯

香港保衛戰條目正被選作今期wikipedia:香港條目提升計劃的主題,得知您曾經對條目貢獻過,如果您有仍興趣參與,請立即行動!也請加入Talk:香港保衛戰的討論,研究一下怎樣改善條目或可參考的網站/書籍。提升將在4月10日結束。^o^Stewart~惡龍->講! 22:21 2006年3月30日 (UTC)

歡迎您對中國條目提出修改意見

編輯

中國條目已經提請Wikipedia:同行評審,歡迎您前往發表修改意見。謝謝!--Pierre 17:17 2006年4月27日 (UTC)

關於滿洲國條目

編輯

我覺得你的建議很不錯,與其陷入編輯戰,不如我們自己添加內容來反制。我會盡力合作的。--涓生 16:52 2006年5月13日 (UTC)

對反對意見的進一步回應

編輯

百無一用是書生的反對理由是:"管理員並沒有名額限制,只要受到維基百科人的信任,都可以擔任。"回應:管理員的確沒有名額限制,採取了有限任期後仍然沒有名額限制,問題是現在的終身制只讓維基百科人投一次信任票,沒有定期的監督機制,如果某人小錯不斷,沒有辦法制約。

Alexcn的反對理由是:"管理員作為社區義工,只有在他本人沒有意願繼續這一工作,或者社區覺得他不適合這一工作時才需要執行「離任程序」。任期制並無必要。"回應:任期制正是要定期檢查社區覺得他適合不適合這一工作。

ffaarr的反對理由是:"覺得不適任可以用離任辦法處理,每到任期還要來投票浪費太多時間精力。"回應:定期的任期制度,是和臨時的投訴制度互為補充的,投訴是應急,定期的任期制度是算總賬。投票並不一定浪費時間和精力,而且會有好的回報,一個好的制度。

地球發動機的反對理由是:"查查歷史資料,有多少管理員是自行提名的?有多少管理員婉拒了管理員推選?前者不多,後者不少!所以在這種情況下搞任期制,會造成管理員短缺的現象。"有限任期影響的是已經當選的管理員,對於新人沒有多出來的新問題。對於已經當選的管理員,若他願意續任,只需要清輕車熟路地提出申請,如果他做的好,自然可以當選,如果不好,不能當選。若他不願干太久,正可以給他一個機會恢復普通用戶,否則讓他終身也沒有用。

石的反對意見是:"倒不如多點說如何寫好文章。"回應:好的民主制度可以幫助有更好的心情寫好百科全書。

長夜無風的反對意見是:"完善管理員罷免體制即可,沒必要搞任期制,否則的話,每次任期一到,管理員和選舉人都得浪費很多時間,還有那些選舉記錄的存檔,也得整天改來改去,中文維基百科這樣折騰的話,很快連芬蘭語維基百科都追上我們了。"回應:定期的任期制度,是和臨時的投訴制度互為補充的,投訴是應急,定期的任期制度是算總賬。選舉不一定浪費很多時間,存檔改就改了,芬蘭語追上來不是因為這樣的"折騰",另有原因。

Dracula的反對意見是:"1. 維基百科管理員屬義務性質,而現時管理員如果有濫權或長期沒有出現者,已經有一套機制撤職。 2.每次重選管理員會費時失事,同時新上任者要適應管理員權限亦需時間。 3. 維基百科的主要目的還是以貢獻知識為主,管理員只是協助處理百科事務,如果成立一個眾多管理員定期回覆及檢視的申訴版面就可以讓大家探討該管理員的處事是對還是錯 4. 原理上隨着百科條目的日漸增加,管理員人數理應越來越多以協助更新,如果有任期的話,那應一次選多少個?"回應:1,定期的任期制度,是和臨時的投訴制度互為補充的。2,重選不會費很多事,而且,這個議題和新管理員無關,只有老管理員才會有重選的問題。3,同1。4,管理員總數與任期無關,如果有任期,只要考慮的到期的管理員是否重選,沒有名額限制。

minghong的反對意見是:"與其投票連任,不如多些投票選出新的管理員,因為現時管理員不夠。"回應:管理員人手不夠,應該多選,但是和任期無關。

泅水大象的反對意見是:"如果有人認為目前的管理員做得不夠好,請推舉您認為更夠格的人擔任管理員來平衡之,如果推不出來更好的人那麼縱使重選也不會有改變現狀,所以任期制與改選根本是浪費大家時間,有這些閒時間窮磨菇,不如多花點時間寫條目!"回應:不好的管理員應該被選下去,而不被稀釋。如果推不出更好的,把不好的選下去也是有改進。好的制度讓人寫條目愉快。

mingwangx的反對意見是:"這樣做會給人管理員的確大權在握的錯誤印象"回應:管理員的確有很多的權力,有限的任期不會增加管理員的權力,只會限制管理員的權力,管理員到底有多大的權力,就是有多大的權力,別人的印象是事實的反映,多估不會給管理員多的權,少估不會給管理員少的權,所以何必關別人的印象呢?

涓生的反對意見是:"管理員是為了維護秩序,而現在我感覺維基的管理員還是太少,並且不可能很多人在線,自然管理上還是很需要人手的。在希望數量增加的情況下,不要作出還要減少的更麻煩的方式。如果很在意管理員終身制的話,可以作出定期檢查的方案,也就是說加強對管理員行為的監督。"回應:需要人手就多選新人,有限任期是刷下去不合格的老管理員、刷下不想繼續干的老管理員。定期的檢查方案如果定期查出了問題,如何處置?如果是定期查出問題就下台,那和任期制大同小異。

Gakmo的反對意見是:"完善罷免體制即可。(估計有不少管理員不會特意尋求連任,到時誰人當管理員啊……)"回應:定期的任期制度,是和臨時的投訴制度互為補充的,投訴是應急,定期的任期制度是算總賬。他都不想幹了,還讓他終身有意義嗎?何不下台清閒?願意當的人自然會去當。

阿儒的反對意見是:"選舉是件吃力不討好的工作,管理員一職卻又無利可圖,故反對。"回應:如果覺得管理員不好當就不要當。願意當就要當好。對不起,話直了一些,無意冒犯任何人。

Vina的反對意見是:"濫用剔除會退權的管理員應該儘快投票解除就好了。我有時一兩個月因工作太忙無法來,而且大陸用戶三天兩頭被擋住,到期時正好來不了怎麼辦?"回應:定期的任期制度,是和臨時的投訴制度互為補充的,投訴是應急,定期的任期制度是算總賬。到期來不了沒關係,可以遲幾天再申請續任,申請當管理員沒有時間限制的。

--travel 19:41 2006年5月22日 (UTC)

關於滿洲國條目

編輯

關於滿洲國條目,目前已經保護,希望就中立問題在其討論頁討論。另外,你有skype麼?很多維基人都是用skype作為1對1或群聊的工具,如果方便,請加我(我的用戶頁有我的ID)--用心閣(對話頁) 03:19 2006年5月23日 (UTC)

簡繁轉換移動

編輯

謝謝你 明白了... Msnox 17:46 2006年8月12日 (UTC)

Alexcn 兄 真是太感謝你了,讓我對維基編寫有更深的認識,非常謝謝你.Msnox 17:57 2006年8月12日 (UTC)

Alexcn 兄 你也辛苦了,我已全部移動完成了...晚安 :)) Msnox 18:24 2006年8月12日 (UTC)

二次動員令

編輯

為了增加中文維基的條目數量,8月15日到10月1日為止,請每個維基人編輯至少5個新條目,條目必須符合維基的規則,內容至少要達到條目標準,不可是小條目小小條目,如果可以的話,請儘量提高所編寫條目的質量、內容,甚至達到推薦新條目的水平,創建新條目,創建後請在「二次動員令」內設連結,謝謝!

收到此動員令的維基人,請將此動員令貼到至少5個還未收到此動員令的維基人討論頁上,就算不想建立新條目,也請幫忙散發動員令,因為能否將動員令傳播出去,是成敗關鍵之一,「首次動員令」效果不大,就是因為沒有在傳播。

現在中文維基百科有9萬註冊用戶,只要有4000人參加動員令,10月1日就會增加2萬條目,意味着中文維基將迅速超越俄文維基,進而突破10萬條目大關,且是很漂亮的突破10萬大關,因為增加的是有質量的條目,非濫竽充數者,請大家盡力幫忙完成這壯舉,就算是新人,也不要害怕,儘量創建新條目,若有問題就改正,參加這次動員令活動,也可讓新人們更快學會如何創建條目。--真實事求是 12:36 2006年8月16日 (UTC)

歡迎參與本期條目質量提升計劃

編輯

--百無一用是書生 () 03:17 2006年11月1日 (UTC)

Re:[編輯] 互助客棧與GFW

編輯

呼籲也是沒有用的,部分台灣背景的人不希望有更多大陸背景的人能上,甚至希望大陸繼續封禁下去,即使有一個人故意將GFW過濾詞貼上,就會將所有努力泡湯,況且封禁客棧未必是由於有過濾詞,可能是故意封禁。--方洪漸 00:42 2006年11月15日 (UTC)


第三次動員令

編輯

為增加維基百科條目素質以及增加維基人的團結性,第三次動員令將於12月內舉行,是次動員令會增加更多規則,參與是次活動的維基人,希望你能盡力,在活動時間內最少對新增及修改五條條目,我們極力鼓勵您將條目提升至新條目推薦,甚至是優良條目以及特色條目的水平。無論您對是次活動參加與否,也煩請閣下花兩分鐘的時間將此訊息傳遞給五名維基人,上一次的動員有已經有六十多名的維基人參與,由於上次動員令有廣泛的宣傳,所以在此亦無謂賣弄花巧,希望今次朝着200名維基人參加為目的,這樣的話,將會有1%的條目將會達到作為正式條目水平。詳情請參閱Wikipedia:動員令/正在進行的動員令 Lielei 21:48 2006年11月27日 (UTC)

返回到 "Alexcn/2004年至2006年11月" 的使用者頁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