齒齦鼻音(英語:Alveolar nasal)是輔音的一種,使用於諸多語言當中。國際音標中用於表示齒齦齒齦後鼻音的音標符號為⟨n⟩,其等價的X-SAMPA音標為n[1]。在中文環境中,齒齦鼻音又被稱為前鼻音,與被稱為後鼻音的軟顎鼻音ŋ⟩相呼應[2]

齒齦鼻音
n
IPA編號116
編碼
HTML碼(十進制)n
Unicode碼(十六進制)U+006E
X-SAMPA音標n
ASCII音標n
IPA盲文英語IPA Braille⠝ (braille pattern dots-1345)
音頻範例

絕大多數語言都擁有齒齦鼻音或齒鼻音;一些語言雖然沒有[n]音,但擁有軟顎鼻音[ŋ] ,如薩摩亞語口語(將[n]併入[ŋ]);另有少數的語言兩者皆無,如巴布亞紐幾內亞中央羅托卡特語[3]盧紹錫德語英語Lushootseed language亦沒有齒齦鼻音[4][5],僅部分語言使用者會將[n]作為[d]同位異音[5]

齒齦後鼻音可以在數種澳大利亞原住民語言中找到,包括迪耶巴納語英語Djeebbana language金古魯語英語Jingulu language等。[6]

特徵

編輯

齒齦鼻音的特徵包括:

  • [n]共有4個變體:
    • 鼻音,調音時舌尖或舌緣與上牙接觸。這兩種不同的舌形英語Tongue shape分別被稱為「舌尖音」和「舌端音英語Laminal consonant」。
    • 齒齒齦鼻音,調音時舌緣與牙槽嵴接觸,且舌尖位置在上排牙齒之後。
    • 齒齦鼻音,調音時舌尖或舌緣與牙槽嵴接觸(兩者分別為舌尖音與舌端音)。
    • 齒齦後鼻音,調音時將舌尖或舌緣置於牙槽嵴之後(兩者分別為舌尖音與舌端音)。
  • 發聲類型是濁音,意味著發音時聲帶顫動。

出現於

編輯

齒齦音或齒齒齦音

編輯
語言 詞彙 IPA 意義 註釋
白俄羅斯語[7] новы英語Belarusian alphabet [ˈn̪ovɨ] 新的 為舌端齒齒齦音[7]。與顎音化的齒齦鼻音相對。參見白俄羅斯語音系英語Belarusian phonology
保加利亞語[8] жена英語Macedonian alphabet [ʒɛˈn̪a] 女人 為舌端齒齒齦音[8]
加泰隆語[9] cantar [kən̪ˈt̪ä] 歌唱 為舌端齒齒齦音[9]。為/n//t, d/前的同位異音[9]。參見加泰隆語音系英語Catalan phonology
英語[10] month [mʌn̪θ] 月份 齒間音。為/n//θ, ð/前的同位異音。參見英語音系學
世界語[11] Esperanto英語Esperanto orthography [espeˈranto] 希望者 參見世界語音系英語Esperanto phonology
法語[12] connexion英語French orthography [kɔn̪ɛksjɔ̃] 連接 為舌端齒齒齦音,有時為普通的齒齦音。參見法語音系
希臘語[13] άνθοςánthos [ˈɐn̪θo̞s] 為齒間音。為/n/的同位異音。參見現代希臘語音系英語Modern Greek phonology
印度斯坦語[14] याنیا [n̪əjaː] 新的 參見印地語-烏爾都語音系
匈牙利語[15] nagyi英語Hungarian orthography [ˈn̪ɒɟi] 祖母 為舌端齒齒齦音。參見匈牙利語音系英語Hungarian phonology
義大利語[16][17] cantare [kän̪ˈt̪äːre] 歌唱 為舌端齒齒齦音[17]。為/n//t, d, s, z, t͡s, d͡z/前的同位異音[16][17] 。參見義大利語音系英語Italian phonology
卡舒比語[18] [比如?] 為舌端齒齒齦音。
哈薩克語[19] көріндіko'rindi英語BGN/PCGN romanization of Kazakh [kœɾɪn̪d̪ɪ] 看起來 為舌端齒齒齦音。為/n//t, d/前的同位異音。
柯爾克孜語 беделинде英語Kyrgyz alphabets [be̞d̪e̞lin̪d̪e̞] 當權 為舌端齒齒齦音。為/n//t, d/前的同位異音。
拉脫維亞語[20] nakts英語Latvian alphabet [n̪äkt̪s̪] 夜晚 為舌端齒齒齦音。參見拉脫維亞語音系英語Latvian phonology
馬其頓語[21] нос英語Macedonian alphabet [n̪o̞s̪] 鼻子 為舌端齒齒齦音。參見馬其頓語音系英語Macedonian phonology
馬拉雅拉姆語[22] പന്നിpanni英語Romanization of Malayalam [pən̪n̪i] 對某些語言使用者而言為齒間音。[22]
馬普切語[23] a英語Mapudungun alphabet [mɘ̝ˈn̪ɐ̝] 堂兄弟 為齒間音[23]
馬拉提語[24] [n̪əkʰə] 指甲 參見馬拉提語音系英語Marathi phonology
波蘭語[25] nos [n̪ɔs̪] 鼻子 為舌端齒齒齦音,在/t͡ʂ, d͡ʐ/前則為齒齦音。參見波蘭語音系英語Polish phonology
葡萄牙語 通用[26][27] narina [n̻ɐˈɾin̻ɐ] 鼻孔 為舌端齒齒齦音,可能會鼻音化其前面的元音(尤其是在重音音節上)。當與[j]組成輔音叢、或置於/i/前時,有同位異音[ɲ̟]
白話保利斯塔方言[28][29] percebendo [pe̞ʁse̞ˈbẽn̻u] 感知 為舌端齒齒齦音。在社會地位英語Prestige (sociolinguistics)較低的語言變體中,常作為/d/在重讀的鼻元音中的同位異音。參見葡萄牙語音系英語Portuguese phonology
羅馬尼亞語[30] alună英語Romanian alphabet [äˈlun̪ə] 榛子 為舌端齒齒齦音。參見羅馬尼亞語音系
俄語[31] наш [n̪ɑʂ] 我們的 為舌端齒齒齦音,與顎音化的齒齦鼻音相對。參見俄語音系
塞爾維亞-克羅埃西亞語[32][33] студент / student [s̪t̪ǔd̪e̞n̪t̪] 學生 為舌端齒齒齦音。為/n//t, d, s, z, t͡s/前的同位異音。參見塞爾維亞-克羅埃西亞語音系英語Serbo-Croatian phonology
斯洛維尼亞語[34][35] amarant英語Slovene orthography [amaˈɾaːn̪t̪] 莧菜 為舌端齒齒齦音;為/n//t, d, s, z, t͡s/前的同位異音[34][35]。參見斯洛維尼亞語音系英語Slovene phonology
西班牙語[36] cantar [kän̪ˈt̪är] 歌唱 為舌端齒齒齦音;為/n//t, d/前的同位異音[36]。參見西班牙語音系英語Spanish phonology
烏克蘭語[37] наш [n̪ɑʃ] 我們的 為舌端齒齒齦音,與顎音化的齒齦鼻音相對。參見烏克蘭語音系英語Ukrainian phonology
烏茲別克語[38] [比如?] 為舌端齒齒齦音。

齒齦音

編輯
語言 詞彙 IPA 意義 註釋
阿迪格語 нэфнэ [nafna]
阿拉伯語[39] 標準阿拉伯語 نار [naːr] 參見阿拉伯語音系
亞述新亞拉姆語英語Assyrian Neo-Aramaic nora [noɾaː] 鏡子
巴斯克語 ni英語Basque alphabet [ni]
泰語 曼谷標準音 นา [na33] 水田
壯語 左江方言 naj [na24] 臉面
孟加拉語 নাক [naːk] 鼻子 參見孟加拉語音系英語Bengali phonology
加泰隆語[40] nou英語Catalan orthography [ˈnɔw] 新的 參見加泰隆語音系英語Catalan phonology
漢語 官話[41] 刁難diāo nán [ti̯ɑʊ̯˥ nan˧˥] 刁難 參見現代標準漢語音系
客家語[42] 刁難tiâu-nàn [ti̯ɑʊ̯˨˦ nan˩] 刁難 此處採用四縣話聲調[43]
捷克語 na [na] 在…上 參見捷克語音系英語Czech phonology
荷蘭語[44] nacht [nɑxt] 夜晚 參見荷蘭語音系英語Dutch phonology
英語[10] nice [naɪs] 好的 參見英語音系學
他加祿語[45] nipis英語Filipino alphabet [nipis] 瘦的 參見他加祿語音系英語Tagalog phonology
芬蘭語[46] annan [ˈɑnːɑn] 我給予 參見芬蘭語音系英語Finnish phonology
喬治亞語[47] კა [ˈkʼɑni] 皮膚
希臘語 νάμα/náma [ˈnama] 聖餐酒 參見現代希臘語音系英語Modern Greek phonology
古吉拉特語 હી [nəhi] 參見古吉拉特語正寫法英語Gujarati phonology
夏威夷語[48] naka [naka] 搖晃 參見夏威夷語音系英語Hawaiian phonology
希伯來語 נבון英語Hebrew spelling [navon] 明智的 參見現代希伯來語音系英語Modern Hebrew phonology
義大利語[49] nano [ˈnäːno] 侏儒 參見義大利語音系英語Italian phonology
日語[50] 反対hantai [hantai] 相反的 參見日語音系
韓語 na [na] 參見韓語音系
柯爾克孜語[51] банан英語Kyrgyz alphabets [baˈnan] 香蕉
馬來語 nasi [näsi] 熟米飯
馬拉雅拉姆語[22] കന്നി [kənni] 處女
馬耳他語 lenbuba英語Maltese alphabet [lenbuˈba] 警棍
馬普切語[23] na英語Mapudungun alphabet [mɘ̝ˈnɐ̝] 足夠的
恩格威語英語Ngwe language Mmockngie方言 [nøɣə̀] 太陽
波斯語 نون英語Persian orthography [nun] 麵包
皮拉罕語 gíxai [níˈʔàì̯]
波蘭語[25] poncz [ˈpɔn̥t͡ʂ] 潘趣酒 /n/(通常應該是舌端齒齒齦音[])在/t͡ʂ, d͡ʐ/前的同位異音。參見波蘭語音系英語Polish phonology
旁遮普語 ਨੱਕ [nəkː] 鼻子
斯洛伐克語 na英語Slovak orthography [nä] 在…上
斯洛維尼亞語[52] novice英語Slovene orthography [nɔˈʋìːt̪͡s̪ɛ] 新聞
西班牙語[53] nada [ˈnäð̞ä] 沒有 參見西班牙語音系英語Spanish phonology
斯瓦希里語 ndizi [n̩dizi] 香蕉
土耳其語 neden [ne̞d̪æn] 理由 參見土耳其語音系
越南語[54] bạn đi [ɓan˧ˀ˨ʔ ɗi] 你正要走 只在齒齦音前出現。參見越南語音系
威爾斯語 nain英語Welsh alphabet [nain] 祖母 參見威爾斯語音系英語Welsh phonology
西阿帕契語英語Western Apache language non [nòn] 貯藏物
西菲士蘭語 nekke [ˈnɛkə] 脖子
彝語 na [na˧ ] 受傷
薩波特克語 蒂爾基亞潘薩波特克語英語Tilquiapan Zapotec[55] nanɨɨ [nanɨˀɨ] 淑女 與另一個「強的」(fortis)齒齦鼻音相對立,但此二者在拼寫上並無不同。


齒齦後音

編輯
語言 詞彙 IPA 意義 註釋
加泰隆語[9] panxa英語Catalan orthography ['pän̠ɕə][56] 肚子 /n//ʃ, ʒ, t͡ʃ, d͡ʒ/之前的同位異音,可以用齦齶鼻音取代[9]。參見加泰隆語音系英語Catalan phonology
迪耶巴納語英語Djeebbana language[57] barnmarramarlón̠a [ban̠maramal̠ɔn̪a] 他們倆游泳了 捲舌且齒齦化的[n][57]
英語 澳洲英語[58] enrol [əṉˈɹ̠ɔo̯ɫ] 註冊 /n//r/前的同位異音[58]。參見澳洲英語音系英語Australian English phonology
義大利語[59] angelo [ˈän̠ʲːd͡ʒelo] 天使 顎化的舌端音;為/n//ʃ, t͡ʃ, d͡ʒ/前的同位異音[59],參見義大利語音系英語Italian phonology

自由變異

編輯
語言 詞彙 IPA 意義 註釋
英語 蘇格蘭英語[60] nice [nəis] 好的

對於一些語言使用者為舌端齒齒齦音;其他使用者則唸成齒齦音[60][61]

威爾斯英語[61]
德語 標準德語[62] Lanze [ˈlant͡sə] 長矛 在舌端齒齒齦音、舌端齒齦音和舌尖齒齦音間自由變異[62]。參見標準德語音系
挪威語 城區東部挪威語英語Urban East Norwegian[63] mann英語Norwegian orthography [mɑn̻ː] 男人 在舌端齒齒齦音、舌端齒齦音間自由變異[63]。參見挪威語音系英語Norwegian phonology
瑞典語 中央標準方言[64] nu英語Swedish alphabet [nʉ̟ː] 現在 在舌端齒齒齦音和齒齦音間自由變異,但前者的發音較有優勢[64]。參見瑞典語音系

參見

編輯

註釋

編輯
  1. ^ Computer-coding the IPA: a proposed extension of SAMPA (PDF). [2019-07-09]. (原始內容存檔 (PDF)於2017-09-21) (英語). 
  2. ^ 洪建新. 教学生发前、后鼻音两法. 《小学语文教师》 2014年12期. 
  3. ^ Firchow, Jackie. Organised Phonology Data (PDF). 1992 [2019-07-09]. (原始內容存檔 (PDF)於2018-07-09). 
  4. ^ Bates, Dawn; Hess, Thom; Vi, Hilbert. Lushootseed Dictionary. University of Washington Press. 1994 [2017-04-15]. ISBN 9780295973234.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12-24) (英語). 
  5. ^ 5.0 5.1 Beck, David. Words and prosodic phrasing in Lushootseed narrative* (PDF). University of Toronto. [2017-04-15]. (原始內容存檔 (PDF)於2021-02-25). 
  6. ^ Chadwick, Neil J. A descriptive study of the Djingili language. Australian Institute of Aboriginal Studies. 1975. 
  7. ^ 7.0 7.1 Padluzhny (1989),第49–50頁.
  8. ^ 8.0 8.1 Klagstad Jr. (1958),第46頁.
  9. ^ 9.0 9.1 9.2 9.3 9.4 Rafel (1999),第14頁.
  10. ^ 10.0 10.1 Inventory English (SPA 160). phoible.org. [2019-07-09].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05-26). 
  11. ^ Burkina, O. (2005): "Rimarkoj pri la prononca normo en Esperanto", Lingvaj kaj historiaj analizoj. Aktoj de la 28-a Esperantologia Konferenco en la 90-a Universala Kongreso de Esperanto
  12. ^ Fougeron & Smith (1993),第73頁.
  13. ^ Arvaniti (2007),第15頁.
  14. ^ Inventory Hindi-Urdu (SPA 176). phoible.org. [2019-07-09].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12-24) (英語). 
  15. ^ Siptár & Törkenczy (2000),第75–76頁.
  16. ^ 16.0 16.1 Bertinetto & Loporcaro (2005),第133頁.
  17. ^ 17.0 17.1 17.2 Canepari (1992),第58頁.
  18. ^ Jerzy Treder. Fonetyka i fonologia.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6-03-04). 
  19. ^ Vajda, Edward, Kazakh phonology, Kaplan, E.; Whisenhunt, D. (編), Essays presented in honor of Henry Schwarz, Washington: Western Washington: 603–650, 1994 
  20. ^ Nau (1998),第6頁.
  21. ^ Lunt (1952),第1頁.
  22. ^ 22.0 22.1 22.2 Ladefoged (2005),第165頁.
  23. ^ 23.0 23.1 23.2 Sadowsky et al. (2013),第88–89頁.
  24. ^ Colin P. Masica. The Indo-Aryan Languages.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93. 
  25. ^ 25.0 25.1 Rocławski (1976),第136頁.
  26. ^ Cruz-Ferreira (1995),第91頁.
  27. ^ Barbosa & Albano (2004),第230頁.
  28. ^ (葡萄牙文) Unesp's digital collection – The deleting of /d/ in the morpheme of the gerund in São José do Rio Preto's accent Archive.is存檔,存檔日期2012-12-31
  29. ^ (葡萄牙文) The deletting of /d/ in the morpheme of the gerund in São José do Rio Preto's accent – PDF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
  30. ^ Chițoran (2001),第10頁.
  31. ^ Inventory RUSSIAN (UPSID 530). phoible.org. [2019-07-09].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12-24). 
  32. ^ Kordić (2006:5頁)
  33. ^ Landau et al. (1999:66頁)
  34. ^ 34.0 34.1 Šuštaršič, Rastislav; Komar, Smiljana; Petek, Bojan, Slovene, Handbook of the International Phonetic Association: A guide to the use of the International Phonetic Alphabet,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35–139, 1999, ISBN 0-521-65236-7, doi:10.1017/S0025100300004874 
  35. ^ 35.0 35.1 Pretnar, Tone; Tokarz, Emil, Slovenščina za Poljake: Kurs podstawowy języka słoweńskiego, Katowice: Uniwersytet Śląski, 1980 (波蘭語) 
  36. ^ 36.0 36.1 Inventory SPANISH (UPSID 553). phoible.org. [2019-07-09].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01-22) (英語). 
  37. ^ Danyenko & Vakulenko (1995),第10頁.
  38. ^ Sjoberg (1963),第12頁.
  39. ^ https://phoible.org/inventories/view/2157. Inventory Arabic (UZ 2157). [2019-07-09].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12-24).  外部連結存在於|title= (幫助)
  40. ^ Carbonell & Llisterri (1992),第53頁.
  41. ^ Inventory Mandarin Chinese (SPA 16). phoible.org. [2019-07-09].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12-24). 
  42. ^ Inventory Hakka Chinese (EA 2323). phoible.org. [2019-07-09].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08-08). 
  43. ^ 刁難 - 台灣客家語辭典. [2019-07-09].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12-24). 
  44. ^ Gussenhoven (1992),第45頁.
  45. ^ Inventory Tagalog (SPA 37). phoible.org. [2019-07-09].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12-24). 
  46. ^ Suomi, Toivanen & Ylitalo (2008:27, 28–29, 33–35頁)
  47. ^ Shosted & Chikovani (2006),第255頁.
  48. ^ Ladefoged (2005),第139頁.
  49. ^ Rogers & d'Arcangeli (2004),第117頁.
  50. ^ Okada (1999),第117頁.
  51. ^ Kara (2003),第11頁.
  52. ^ Pretnar & Tokarz (1980),第21頁.
  53. ^ Martínez-Celdrán, Fernández-Planas & Carrera-Sabaté (2003),第255頁.
  54. ^ Thompson (1959),第458–461頁.
  55. ^ Merrill (2008),第108頁.
  56. ^ Valencian pronunciation: ['pän̠t͡ɕä]. Note that what's transcribed /ʃ, ʒ, t͡ʃ, d͡ʒ/ in Catalan are actually alveolo-palatal sibilants [ɕ, ʑ, t͡ɕ, d͡ʑ].
  57. ^ 57.0 57.1 Dixon (2002),第585頁.
  58. ^ 58.0 58.1 Mannell, Cox & Harrington (2009).
  59. ^ 59.0 59.1 Canepari (1992),第58–59頁.
  60. ^ 60.0 60.1 Scobbie, Gordeeva & Matthews (2006),第4頁.
  61. ^ 61.0 61.1 Wells (1982),第388頁.
  62. ^ 62.0 62.1 Mangold (2005),第49頁.
  63. ^ 63.0 63.1 Kristoffersen (2000),第22頁.
  64. ^ 64.0 64.1 Riad (2014),第46頁.

參考文獻

編輯

外部鏈結

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