乃蛮

古代民族

乃蛮蒙古语ᠨᠠᠶᠢᠮᠠᠨ西里尔字母Найман,又名粘八葛),古代突厥-蒙古混合部落,有可能是蒙古化突厥人或是突厥化蒙古人,於11世紀開始居住在蒙古高原西部。牧地在阿爾泰山之陽,北接斡亦剌惕,西界回鶻。讲突厥语,可能突厥語族蒙古語族語言在部落内混用,使用畏兀儿文字。又譯乃馬、乃滿、廼蠻、奈曼、奈蠻、耐滿、粘拔恩、粘八噶等。他们有一突厥名sakiz oghuz,八姓乌古斯人(乃蛮即蒙古语「8」之意)。乃蠻故地(今阿爾泰山以南及以稍偏西的一些土地)在元太祖二十年(1225年)被成吉思汗封給其子窩闊台至大二年(1309年),窝阔台汗国察合台汗國元朝瓜分。

乃蠻
?—1204年
成吉思汗統一前的蒙古高原形勢
前身
继承
大遼
蒙兀國
今属于 中华人民共和国
 蒙古
 俄羅斯

歷史 编辑

 
蒙古历史
蒙古高原历史系列条目
匈奴 东胡
南匈奴 北匈奴 鲜卑
鲜卑 丁零
柔然 高車
突厥汗国 鐵勒
東突厥
薛延陀
单于都护府·安北都护府
后突厥汗国
回鹘汗国
契丹 阻卜 黠戛斯
大辽 克烈 乃蛮
蒙兀
蒙古帝国
大元岭北等处行中书省
北元
韃靼(東蒙古) 瓦剌
喀爾喀 四衛拉特
大清清代蒙古·准噶尔汗国
內屬蒙古·外藩蒙古内札萨克·外札萨克
中華民国境内盟旗 博克多蒙古国
自治蒙古地方
蒙古人民共和国
中华人民共和国内蒙古自治区
蒙古国
民族 · 文化 · 地理 · 漠南 · 漠北
泛蒙古主義

部族起源 编辑

最早提到乃蠻,是遼天祚帝時期,第二次出現,在金朝,一個酋長撒里雅寅特斯,帶康里部長勃古的三萬戶內附。乃蠻人信薩滿教,但也有信仰佛教景教等的,他們是草原上最文明的部落,使用畏兀儿文字

遼金時期的乃蠻 编辑

史集》记载,起初乃蠻境内有别帖乞和乃蠻两个近邻的突厥部落。别帖乞比克烈和乃蠻更强,后被乃蠻吞并,成为乃蠻的属部,称为别帖乞乃蠻或别帖乞乃蠻万户。乃蠻也因此成为蒙古高原诸部中“国大民众”、势力最强的大部。他们游牧于大阿尔泰山及其周围广阔的地域内,东面与克烈部为邻,南隔沙漠与畏兀儿相望,西到也儿的石河(今额尔齐斯河)与康里人接壤,北抵阿雷和撒剌思河(今鄂毕河上游支流)地区,毗连吉利吉思之境。

最早见于记载的乃蠻国君是纳儿黑失·太阳及其弟亦难赤汗。亦难赤汗又称亦难赤·必勒格·卜古汗。他曾发兵助王汗之弟也力可哈剌王汗,夺取克烈部众给也力可哈剌。亦难赤汗死,其二子不和,终于导致分裂。長子拜不花继承其父太阳汗位;次子称不亦鲁黑汗,避居于黑辛八石(又译乞则里八寺海,今新疆吉力库勒和布伦托海)周围的山地,自成一支,称为“古出古惕乃蛮”。

滅亡之後的乃蠻 编辑

 
元太祖二年(1207年)的蒙古高原部落,乃蠻位於西南部。

金泰和四年(1204年),太阳汗被铁木真大軍所杀,太阳汗的儿子屈出律逃到西遼(屈出律為哲别所杀)。余下的乃蠻人被收编入蒙古大军,成为蒙古西征时期的重要力量。其中要特别指出的是乃蠻的国师畏兀儿人塔塔统阿。他不仅成为黄金家族的财政大臣,还教蒙古人以畏兀儿字书写蒙古语。成吉思汗黄金家族和乃蠻贵族通婚也很常见。 

成吉思汗的儿子,蒙古帝国的第二任大汗窝阔台的妻子乃马真后就是乃蠻人。乃蠻部中其他著名的人物是哈薩克汗國中玉茲乃蠻部哈剌克烈氏族中的卡班巴依巴圖魯,他是阿布賚手下的重要將領。

社会 编辑

蒙古兴起前,乃蛮国君专称为太阳汗。卜古(bügü)、不欲鲁(buyiruq,又译杯禄,唐译裴禄、梅禄、密禄,义为大君)则是借用突厥、回鹘的汗号和官称,其他王室和部将的名字也都是突厥语词,可见乃蛮主要是继承了突厥、回鹘的文化传统。乃蛮国家机构中通用畏兀儿文字,“出纳钱谷,委任人才,一切事皆用”畏兀儿字金印“以为信验”。基督教聂思脱里派在乃蛮得到广泛的传播,但是萨满教的影响无处不在,融入蒙古的乃蠻人則在16世紀信仰黃教

人口 编辑

哈萨克汗国时期乃蛮部有200万人。今天这些乃蛮人的后代分布在东哈萨克斯坦州阿拉木图州东北部、卡拉干达州中部,人口接近200万,是今天哈萨克三大玉兹里人口最多的一个部落。他们有三个氏族:terstamagaly,saryjomart,tolegetai。乃蛮人主体留在了哈萨克人里(人口中超过200万),但是在吉尔吉斯巴什基尔人诺盖人乌兹别克人塔塔尔族卡拉卡尔帕克族阿富汗哈札拉族中的一部分人也是蒙古西征后乃蛮人的后代,为什叶派穆斯林,中国哈萨克族裕固族也能找到他们。

蒙古也有乃蛮人,定居在蒙古帝国西部汗国的乃曼人最终都皈依了伊斯兰教,中国的乃蛮人的后代世居在新疆的伊犁哈萨克自治州和内蒙古的奈曼旗

著名人物 编辑